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答案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他主编的《教育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恿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考点教育的属性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而不是根本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答案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考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分值2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考察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答案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考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
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答案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考点义务教育制度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体质。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 )。
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1.【答案】C。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2.【答案】A。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B.赫尔巴特C.洛克D.康德3.【答案】D。
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A.幼儿阶段B.青少年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4.【答案】B。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5.【答案】B。
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杜威D.博比特6.【答案】B。
解析:1859年,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
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
这种现象属于( )。
A.连带学习B.附属学习C.正规课程D.显性课程7.【答案】A。
解析:杜威曾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出过"连带学习"的概念。
他认为"连带学习"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正规教学内容有更重大的教育影响。
例如,一个学生可以得到优秀的数学成绩,但如果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学会"了对数学的厌恶,那就可以预料,在离开学校后,他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去主动钻研数学问题了。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也曾提出一个"附属学习"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正规课程内容时,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的态度、兴趣和情改的熏陶。
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 - 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
答案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他主编的《教育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恿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答案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考点教育的属性分值 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而不是根本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答案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考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分值 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考察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答案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考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分值 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
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
答案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考点义务教育制度分值 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体质。
2012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2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2012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2.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3.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4.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6.()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7.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8.()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C.涂尔干D.沛•西能12.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B.华虚朋C.伯克赫斯特D.克伯屈1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14.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管理模式15.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B.领导批评C.家长意见D.社会舆论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2.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3.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4.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2.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5.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小明转学到A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属于学习范畴?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在()阶段开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下列哪一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需求?请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而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新的意义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深化我们对学习的理解,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A.学生心理健康B.学生学习动机C.学生个性差异D.学生认知发展A.形式运算思维B.自我中心降低C.思维独立性增强D.记忆能力提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B)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倒相关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效果?(ABCD)A.学习动机B.学习环境C.学习方法D.认知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方面?(ABCD)A.智力正常B.人际关系和谐C.情绪稳定D.适应环境答:中学生认知发展主要特点包括:形式运算思维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独立性增强,对问题能够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但有时会产生片面性。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记忆容量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但信息加工速度仍较慢。
元认知能力有显著提高,但发展水平仍较低。
答: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具有最佳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都不利;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小李是某中学的一名初中生,他平时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但在最近一次考试中成绩大幅下滑。
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1)
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1)一、单项选择题(20题)1、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
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3、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的教育的是()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4、“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儿童学理论5、奠定活动课程论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杜威 B.夸美纽斯 C.布鲁纳 D.洛克6、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讨论法 B.谈论法 C.谈话法 D.讲授法8、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原因是因为近期喜欢上班内的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
这种归因属于()A.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 B.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C.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 D.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9、小志很喜欢看武打片,经常将影片中的暴力镜头重现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可以用理论进行解释。
()A.试误说 B.强化原理 C.观察学习 D.普雷马克原理10、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教养方式下形成的人格特点。
()A.放纵型 B.权威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1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感觉的()A.对比 B.差别感受性 C.适应 D.后象12、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肯定地回答是“1”,刘晓翔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0’。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最新考题及答案(8)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期末考试一结束,教务主任就召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会议。
会上,主任对在这次“无监考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高二(3)班的50名学生提出表扬。
这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种()。
A.正强化B.负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2、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
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
这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3、教师授课时,通过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
A.有意后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4、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单词发音感觉比较困难。
其中,汉语拼音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的影响属于()。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逆向迁移5、我国现行的学制是()。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综合学制D.分支型学制6、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A.“六艺”B.“七艺”C.《四书》《五经》D.《论语》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3、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提现了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4、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哪种因素的教育意义?()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15、班级授课制的明显缺陷是()。
A.不利于传授系统的知识B.不利于因材施教C.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D.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二、辨析题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能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2、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教学。
3、赫尔巴特继承和弘扬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精华,猛烈地批判了旧教育的理念与做法,并在教育界首次将其称之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概念的由来。
2012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_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教育学填空题填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吉林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教师考试测试试题及答案
吉林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教师考试测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2012年单项选择: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答案::C解析::略。
2.小敏原来很怕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敏身上发生了()学习。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态度D.言语信息答案::C解析::小明上幼儿园后,习得了一种对人反应的新的倾向,属于加涅所讲的态度学习。
3.下列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相同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答案::B解析::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不相同。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所以说,学科只是课程的一种狭义的概念。
教材又称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表现之一。
4.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A.学校精神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答案::B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
5.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问题结构B.问题线索C.问题内容D.问题空间答案::D解析::认知心理学将问题解决看作对问题空间的搜索,理解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
6.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专著的识记情况。
苏联凯洛夫所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曾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作为科学一般方法论基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关于文化和教育的学说;经过批判地改造过的教育学的历史遗产,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工作与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苏联进步的教育学对于科学的贡献;苏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现代工作经验以及家庭教育的经验。
故D项正确。
A项:《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重要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大教学论》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他在此书中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当作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2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C项正确。
A项: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水平、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目的的确立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观念,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影响教育技术。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解情况。
教育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历史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并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故C项正确。
A项: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一种研究方法。
2012年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1.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答案: D解析: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答案: A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社会生产力是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答案: C解析:历史研究法是以系统方式收集、整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史料,诠释理解史料及事件关系的方法。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 B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
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5.我国2006年修订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答案: B解析: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6.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社会课程答案: A解析:略。
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答案: C解析: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要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解析)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学生观之学生是独特的人。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不同方面的平均发展,也不是所有的人按平均水平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承认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同可能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题干中“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每一个手指都不同,用在学生观中,就证明了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
因此D项是符合题干要求的。
A 项:顺序性是学生个体身心发展情况,但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B 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C 项: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D。
2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学生观之“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题干中,李老师的批评和雷老师的耐心解答反映出了两位老师是否尊重了学生,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这一学生观,而学生观属于教师职业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这三大组成部分。
A、C、D 三项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3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教育观之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把握新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
从2001 年开始,国家为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建立起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改革内容中,最主要的改革项目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课程评价等。
在课程评价中,旧课程强调甄别与选拔,而新课程强调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2年上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体差异性2、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A,职业知识的差异B,职业理念的差异C,职业能力的差异D,职业认同的差异3、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A,综合性取向B,选拔性取向C,发展性取向D,同一性取向4、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
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C,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5、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不包括A,业务水平B,工作态度C,工作成绩D,工作年限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A,机会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区域公平7、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罚打手心30下。
班主任的这种做法,A,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B,错误,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C,正确,这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D,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度8、王某和郑某都是年满十周岁的小学生,两人在课间争吵扭打,老师未能及时制止,王某不慎击中郑某耳部,导致郑某失聪。
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A,郑某和其监护人B,王某和学校C,郑某和学校D,王某和其监护人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场馆是,A,展览馆B,纪念馆C,图书馆D,影剧院10、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推进当地教育发展,决定设置一批重点学校并给予财政、师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中学)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中学)教育心理学(中学)一、选择题:1.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
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B )。
A. 初创时期B. 成熟时期C. 发展时期D. 完善时期2. 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发展( C )。
A. 自主性B. 主动性C. 自我同一性D. 勤奋感3. 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 A )。
A. 负强化B. 正强化C. 替代强化D. 自我强化4.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B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B. 自尊的需要C. 认知的需要D. 审美的需要5. 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D )。
A. 顺向正迁移B. 顺向负迁移C. 逆向负迁移D. 逆向正迁移6. 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 )。
A. 学习的定义B. 产品的使用说明C. 汽车驾驶方法D. 问题解答思考过程7.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 C )。
A. 定向阶段B. 模仿阶段C. 熟练阶段D. 整合阶段8. 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B )。
A. 寻求他人支持策略B. 复述策略C. 时间管理策略D. 监控策略9. 某学生过分害怕猫。
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中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他对猫的恐惧反应。
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D )。
A. 理性情绪法B. 自我控制法C. 松驰训练法D. 系统脱敏法10. 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
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
2012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2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2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2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2.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3.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4.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
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6.()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7.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8.()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
2012年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全四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A】A.爱人B.人心C.诚信D.谦让【答案解析】:教育以人本,因此“爱人”既是“仁”,作为教师应具备“仁”的基本理念。
2.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
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A】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C.教师缺乏信心D.教师缺乏爱心【答案解析】: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沟通与做法让学生感受的教师对自己的爱。
3.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4.“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句话出自【B】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这句话出自孟子。
5.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D】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A】。
A.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B.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C.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D.绝对真理的完美体现【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它的出现,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7.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质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答案解析】: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哲学派别,它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答案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他主编的《教育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恿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考点教育的属性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而不是根本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答案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考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分值2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考察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答案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考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
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答案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考点义务教育制度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体质。
6,在中学阶段开设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答案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社会课程考点课程的类别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答案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考点课程的概念分值2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8,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答案A,儿童、教材、活动B,教师、活动、经验C,儿童、活动、经验D,教师、经验、教材考点课程理论流派分值2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杜威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活动”“经验”的“新三中心论"9,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的世界认识主要借的是()答案A,生产经验B,生活经验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考点教学的内涵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间接经验。
10,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答案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
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答案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考点德育的意义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性。
12,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课。
这属于()答案A,注意分配B,注意广度C,注意分散D,注意转移考点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分值2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
13,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胶等不可食使用的例子,这种教学法称为()答案A,变式B,范式C,原型D,演义考点教学方法的概念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运用变式是使学生形成一般表象的必要条件。
讲果实的概念时,不只选周可食的果实,还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以避免学生把“可食性”作为果实的本质特征。
14,“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答案A,直觉思维B,发散思维C,动作思维D,集中思维考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一般应用“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15,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
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示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答案A,稳定性B,持久性C,掩饰性D,短暂性考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分值2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掩饰性。
16,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答案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考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多血质的典型特征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17,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他的主要问题是()。
答案A,焦虑B,强迫C,抑郁D,恐怖考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主要问题是抑郁18,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虑。
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
答案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一情绪疗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考点心理辅导概述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19,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答案A,服从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考点德育的涵义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
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20,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
答案A,教师促成纪律B,群体促成纪律C,任务促成纪律D,自我促成纪律考点学习策略的概念分值2分文字解析学生兴趣小组属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促成的纪律是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属于集体促成的纪律。
21,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
答案A,认知能力B,监控能力C,操作能力D,效能感考点教学的内涵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四、简答题1,辨析动物也存在教育。
考点教育的属性分值8分正确答案观点错误。
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文字解析先回答对错,回答是以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回答就好。
2,辨析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
考点学习策略的特征分值8分正确答案说法片面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
知识与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能力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
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越多。
机械地说知识与能力成正比,说法有失片面。
文字解析知识与能力高低有关系,知识积累对能力提高有积极作用,但不是绝对。
3,辨析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考点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分值8分正确答案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学习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如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
由此,笼统地说学习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是不准确的。
文字解析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
4,辨析个体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考点德育的涵义分值8分正确答案说法错误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文字解析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
考点课程内容分值10分正确答案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其中,教学科目的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
文字解析考察课程这一章的知识教材知识,加强这个知识点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