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618-201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

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

GB50618-2011讲座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李惠强

李惠强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李惠强

李惠强建设工程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

培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973973973号

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 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618-2011,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3、3.0.4、3.0.10、3.0.13、4.1.1、4.2.1、4.4.10、

5.4.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前言

自2008年9月开始,《规范》编写组进行

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收了有关方面的建议,并保持与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结构检测、鉴定标准相协调,在此基础上,历时2年多

完成了《规范》编制。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检测机构能力;

4.1 检测人员;4.2 检测设备;

4.3 检测场所;4.4 检测管理。

5 检测程序; 

5.1 检测委托;5.2 取样送检;5.3 检测准

备;5.4 检测操作;5.5 检测报告;5.6 检

测数据的积累利用。

6 检测档案

附录A 检测项目、检测设备及技术人员配备表;

附录B 检测机构技术能力、基本岗位及职责;

附录C 常用检测设备管理分类;

附录D 检测合同的主要内容;

附录E 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

1 总总 则则

1

l·0·l 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活动,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制定本规范。

l·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关建筑材料、工程实体质量检测活动的技术管理。

l·0·3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

本章就工程质量检测的技术标准、检测机构的资质证书、从业范围、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及准确性、见证取样要求、管理信息系统及日常资料管理制度等作了基本规定。其中强制性条文有以下4条:

检测机构必须在技术能力和资质规定范围

3.0.3

3.0.3 检测机构必须在技术能力和资质规定范围内开展检测工作。

检测机构应对出具的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0.4 检测机构应对出具的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0.4

准确性负责。

检测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留置已检试件。

3.0.10检测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留置已检试件。

3.0.10

有关标准留置时间无明确要求的,留置时间不应少。

于72h

72h。

�桩基承载力静压试验

�桩基承载力静压试验——反力钢桁架梁

�桩基承载力静压试验——油压千斤顶

�桩基静压试验沉降变形监测——千分表

高应变动测试验

高应变动测试验——————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主要设备:高应变动测仪、不低于8t 的重锤和锤架等。试验方法:用重锤冲击桩顶,同时测量桩顶附近截面上承受的力和质点加速度。要求锤重大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或桩身重量的1/8~1/10。保证足够的冲击能量使桩-土间产生较大的位移(>2.5mm ),桩周土进入塑性状态,激发出极限阻力。

技术规程:《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

低应变动测试验

低应变动测试验——————桩身完整性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主要设备:低应变动测仪、不同锤重的激振锤等。试验方法:使用质量较小的手锤敲击桩头,产生传向桩底的声脉冲波,根据声脉冲波在桩身传递的速度及检测到的波形变化图像判断桩身的完整性。技术规程:《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声脉冲波形图声脉冲波形图

检测设备

4.2 检测设备

4.2

本条对检查设备的配备作了规定,其中强制性条文1条。

4.2.1检测机构应配备能满足所开展检测项目要求的检测设备。

4·2·2 检测机构检测项目的检测设备配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并宜分为A、B、C三类,分类管理。具体分类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要求。

说明] ] A类:指本单位的设备;精密度高或用途重要[说明

的检测设备;使用频繁,稳定性差,使用环境恶劣的检测设备。

如:压力试验机、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超声 如:压力试验机、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超声波检测仪、X射线探伤仪、回弹仪、……。

B类:对测量准确度有一定的要求,但寿命较长、可靠性较好的检测设备;使用不频繁,稳定性比较好,使用环境较好的检测设备。

如:抗渗仪、游标卡尺、高精密水银温度计、紫外老化箱、维勃稠度仪、压力泌水仪、……。

C类:只用作一般指标,不影响试验检测结果的检测设备;准确度等级较低的工作测量器具。

如:钢卷尺、普通水银温度计、环刀、塌落度筒、……。

4.2.6 A类、B类检测设备在启用前应进行首次校准或检测。

4.2.8 A类检测设备的校准或检测周期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检测设备出厂技术说明书等,并结合检测机构实际情况确定。

4.2.9 B类检测设备的校准或检测周期应根据检测设备使用频次、环境条件、所需的测量准确度,以及由于检测设备发生故障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4.2.10检测机构应制定A类和B类检测设备的周期校准或检测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4.2.11 C类检测设备首次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检测,经技术负责人确认,可使用至报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