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历史课堂中渗透思想教育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或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往往觉得自己距离历史太遥远或与自己关系不大,这与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我想通过精选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如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历史老师备课的重点。学校进行了一次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我有幸承担执教任务,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7
课《大变革时代》,我试图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这堂课的教学。
二、案例的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事先制作了课件,出示了该课的插图,大量地运用直观的图片来展现历史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量避免成人化倾向,选择图片能够体现时代性,比如我选择了“立木为信”图片展示和故事导入,学生和我的距离就拉近了,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投影]出示“立木为信”的图片,[导入]:
(师微笑)谁知道“立木为信”的故事?
(生答)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故事。
(师)是啊,商鞅为了博得秦国人民的信赖,支持变法,通过“立木为信”的举动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威信,掀起了著名的“商鞅变法”运动,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商鞅为什么能在那个时代掀起变法运动,这要从生产力的发展说起。
[投影]出示课题:7《大变革的时代》
(二)、自主学习:
为什么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呢?是因为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框题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并适当表扬)
(师微笑)同学们在前面的课文中学过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的耕作工具是什么?
(生答)耒耜!
(师)耒耜的材质是什么呢?
(生答)骨耜、木耜。
[投影]展示骨质、木质耒耜图象。(师问)如果用铁制成耒耜用来翻地会怎样呢?
(生齐答)会很快了。(那时候开始,我发觉和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学生自读铁农具的出现的相关段落,进一步了解。
(师)假设一个人用铁质耒耜翻地,另一个人用牛耕犁地,效果会如何呢?想不想表演一下?
(生)纷纷举手。
我任意选了两人上讲台表演,两人的表演立刻引来一阵哄笑,学生从中立刻发现使用牛耕的效率会更高。自然而然得出这一框题的重点: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教师进一步指出,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各国竞相变法图强。同时,战国时期,各国注重兴修水利,相继出现了郑国渠、都江堰等重大水利工程,最为著名的要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投影]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李冰塑像图片。(学生看到这里对都江堰工程产生亲近感)。
(师)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岿然不动,至今任然发挥着作用,一直影响到现在。那么李冰依据什么原理设计修建了如此浩瀚的工程?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著名的都江堰”。学生读框题二:“著名的都江堰”。
(师)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一下都江堰为什么会如此坚固呢?
这时因为学生熟读了课文,了解了都江堰的设计原理,我就叫一名学生上讲台指着图讲述有关都江堰的建造背景、设计者及设计原理,学生不仅介绍了其设计者李冰,还强调了“鱼嘴”中流作堰分洪,“宝瓶口”引流灌溉的原理。由学生讲述,其他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接着教师归纳总结:都江堰水利工程消除水患、灌溉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从而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经济基础。
(师)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成为奴隶主私有财产,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新兴的封建地主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生)自读框题三“商鞅变法”。
(师)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投影]: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免除徭役;
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指派官吏治理。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商鞅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能得到秦孝公和人们的支持。[投影]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学生了解了商鞅为了博得秦孝公的支持而采取的这场辩论,进一步感悟到商鞅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大胆改革的创举。学生将这种创新精神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受到了改革创新,复新中华的思想教育。
(三)、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商鞅变法给秦国带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生)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生)讨论后归纳: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师)进一步明确:以上也是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大变革的历史意义。
(师)据《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同学们讨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这时,同学们有的说成功了,也有的说失败了。
经过讨论,大多数同学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评价商鞅变法带给秦国的巨大变化,也想到了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大功绩,得出了“商鞅虽死,但变法是成功的”的结论,还有些同学谈到了商鞅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荣辱之上的高风亮节,受到了思想教育。
(四)练习检测
(师)你能不能说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生)概括展示
学生在概括时条理非常清楚,说明这堂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五)活动与探究
(师)分析材料:把文献资料与出土的文物结合起来,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文献记载与出土的战国墓葬“牛尊”说明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将驯养的家畜——牛,作为耕作的劳力,牛耕在当时已经得到进一步推广。
三、案例反思与提升
课堂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前哨阵地,让学生感受是一种最优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我们所要传授的知识往往只能对他们形成平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恰如其分的时候真正应该做的是如何使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内化”知识,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个性得以张扬,以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做到这些,我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通过假设性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得到合理的引导。
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氛围之中体验历史。我就假设、如果让你们用耒耜和牛耕两种方式种地,那种耕作方式效率高呢?
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耒耜。”“牛耕。”当我叫两名同学表演时,同学们都从中看出了端倪,使用耒耜不仅慢,而且费力多了。教室里很快平静下来,过了一会,有人说:“牛耕的使用比较先进。”有人补充:“生产力提高了。”真是一语道破了“玄机”。
(二)、教师要善于选择恰当而典型的历史片段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意识的培养和价值观的体验。
历史知识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为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我在这堂课利用了典型的历史材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观体验。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死了。请同学们讨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我组织学生讨论他的这种行为,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升爱国主义情操。
讨论中一部分学生认为商鞅变法失败了,因为变法不被秦王室贵族认可,没有得到新秦王的支持,导致被处死。另一部分同学认为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变法带给了秦国巨大的变化,强大后的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认为变法是成功的,商鞅虽死,却换来了强大的秦国,死得其所;还有一部分学生谈到了商鞅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荣辱之上的高风亮节,值得我们学习。这些争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这样的争论体现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而是用心灵去感悟,主动探究与体验历史,这样有效地形成一种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再现,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