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找准三处采分点,三法”破解“卡壳”处-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找准三处采分点,三法”破解“卡壳”处-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e7ac9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b.png)
[参考译文] 徐勉字修仁,是东海郯人。徐勉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很小就自我勉励,恪
守高洁的节操。六岁时,恰逢连绵大雨,家人祈祷放晴,徐勉随意写了一篇祷 文,竟被有名望有学问的老人称道。年龄稍大后喜爱学习,同族人徐孝嗣见到 他赞叹说:“这就是所说的人中的骏马,一定能到达千里之外啊。”十八岁时, 被召为国子生,他就闭门苦读,专攻学业,不知疲倦。当时同辈人都对他肃然 起敬。祭酒王俭每次见到他,都目送他离去,说:“这个人不是普通人。”常 称赞他有宰辅的气度。
【对点训练】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文言句式类型,并把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 徐勉字修仁,东海郯人也。勉幼孤贫,早励清节。年六岁,属霖雨,家人祈
霁,率尔为文,见称耆宿。及长好学,宗人孝嗣见之叹曰:“此所谓人中之骐骥, 必能致千里。”年十八,召为国子生,便下帷专学,精力无怠。同时侪辈肃而 敬之。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此子非常器也。”每称有宰辅之量。
(节选自《南史·徐勉传》)
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此子非常器也。” 句式类型:
“祭酒王俭每见(之)”为省略句;“此子非常器也”为 判断句,“非”表否定判断,译为“不是”。
译文: 祭酒王俭每次见到他,都目送他离去,说:“这个人不是普通人。”
[解析]“目”,名词做状语,用目光;“常器”译为“普通人”。
任务三
关键虚词:两个“之”(“而”次之) 译文:现在我请求找来老弱而没有人养活、丧妻丧夫却没有房屋的人,评定之 后供给用度。(“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老弱之不养”指没有人养活的 老弱的人。“而”,连词,表承接,可以不译)
任务三
【对点训练】
10.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关键虚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和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d7bee066bec0975f465e2c8.png)
⑥固定句式——固定义 “不亦——乎”——不是吗 以此为政,不亦惑乎
④调整词序(调)
总结四: 由于古今语法的变化,有的句型表 达方式古今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 法习惯调整。比如各种倒装句。
翻译时就要根据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的某些规律, 对原文的词序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它们合乎 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也。《烛之武退秦师》 翻译: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 对文公无礼,并且依附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勾践灭吴》 翻译: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翻译:褒禅山也叫做华山
②删除原词(删)
总结二: 文言文句中用在句首的发语词、凑 足音节的助词、倒装句标志词、句中表停 顿的词、偏义复词中起陪衬作用的词等。
它们没有实在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 但译成现代汉语时,因为没胡相当的词可以用来 表示它,所以不能硬译,应该删除不译。
偏义复词: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 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 意义。
如:便可白公姥 我有亲父兄
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 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
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古代的人不欺骗我呀。 《石钟山记》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
就像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用处呢? 《信陵 君窃符救赵》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状语后置)
赵国曾经和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胜了 三次。《六国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
响亮地发出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石 钟山记》
(贯)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fc9e1a77fd5360cbb1adb3a.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文言文翻译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abfd1f7aef8941ea76e05c2.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古典诗文01-03 0758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教学目标1.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在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
(1)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雅达1.信忠于原文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不随意增减内容。
2.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文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二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㈠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⒈赵惠文王十六年⒉庐陵文天祥⒊汝今得与李、杜齐名。
《范滂传》㈡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如:夫赵强而燕弱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㈢换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例: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⒉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字字抓落实留删换㈣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⒈夫晋,何厌之有?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如互文:例:⒈主人下马客在船⒉秦时明月汉时关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例:⒈沛公谓张良曰:“(你)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省略主语)⒉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谓语)⒊竖子,不足与(之)谋。
(省略宾语)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省略介词)文从字顺调补贯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他)曰:“画孰最难者?” (客)曰:“(画)犬、马最易难。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59c4a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a.png)
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导语:文言文翻译占高考总分的十五分之一,要想拿下高考语文就必须要拿下文言文,要想拿下文言文就必须要懂得翻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当中的一大难点,但却并非无法攻克,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文言文翻译将不再是问题。
本章节将会给同学们介绍一些文言文翻译的小技巧。
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回顾课文教学目标:1.回归课本,掌握翻译技巧2.文本再现,巩固翻译方法一、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
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
句子的翻译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特别是在翻译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以及多义词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翻译。
文本再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前”“后”在句中不是作为方位名词,而是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这里作为时间词译为“先前”“之后”。
句中的“太守”“逵”“孝廉”“荣”“秀才”是专有名词,在翻译时直接写过来即可。
同时句中的“察”“举”是汉代举荐人才的一种制度。
了解了这些之后,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出来了“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
”二、注意特殊句词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等,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
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
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
文本再现:如《过秦论》当中写到“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句中的“云”是名词活用为状语,而“景”则是通“影”。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当中的“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这两个句子在句式上是相对的,“引”“眄”“眄”“审”几个字都是动词,分别是“拿起”“斜视”“倚靠”“知道”理解了这几个词的意思之后想要理解这个句子就容易了。
三、联系前后文推导分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推敲分析义项等方法进行理解。
高三语文错题集20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翻译(解析版)
![高三语文错题集20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翻译(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fb53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c.png)
高三语文错题集20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目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易错原因——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留字诀:原封不动保留国名、人名、地名、官职官署名、年号、谥号等。
【攻略二】删字诀:删掉句中的衬字、虚词(发语词、主谓之间助词、凑足音节助词)【攻略三】换字诀:换掉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单音节词、词类活用词。
【攻略四】调字诀:将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换为现代汉语语序句。
【攻略五】补字诀:补充句中的省略部分(主语、宾语、介词、代词等)【攻略六】变字诀:将句的借代词与修辞句用同语义词句变换出来。
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文言文翻译题是文言文重点考题。
解答翻译题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两个“要点”。
一个“原则”,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两个“要点”:一是有强烈的采分点意识,即明确考题赋分词或句式;二是切实掌握并运用好翻译“6字诀”。
★易错原因——不会运用6字诀,即:留、删、换、补、调、变。
(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5a51fe4998fcc22bcd10d90.png)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 , 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 己安身立足呢?
(五)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 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 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 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 其本来的意思。
第二课时
温故知新
字字落实第一式: 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 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 度量衡等专有名词和古今同义 词 Nhomakorabea皆保留不动。
温故知新
字字落实第二式: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的发语词、 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起取独 或补充音节作用的助词、只起 语法作用的连词。
温故知新
字字落实第三式:
活用的词语、古今异义的词语、现代不 用的词语、通假字都必须换用现代汉语 的词语,绝大部分单音词换作双音词。 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 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 重点所在。 。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 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4 .通五经,贯六艺 译:精通五经六艺。 5.加以官贪吏虐 译:加上当官的和差役们都贪婪暴虐
(三)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 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 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 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 2.得楚和氏璧 。
器物名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思维导图及讲解)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思维导图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89d64d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a.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观句式、辨用法观句式——特殊句式要留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特殊句式往往都有特殊的词语标志;只要抓住这些标志便可判断出来..而无标志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尚需借助语意、语境作出判断..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翻译要求;译时要把这些要求体现出来;如判断句要加“是”或“不是”;被动句要加“被”或“受”;倒装句式要回归到现代汉语语序中..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金亡;还乡里..严实行台东平;辟为掾..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昉独别白出数百人;实才之;进幕职..节选自《元史·张昉传》;有删改译文:答案:有用歪门邪道蛊惑人心图谋不轨的乡里人;事情败露后被捕;牵连的人很多;各位幕僚没有人敢说话..采分点:“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定语后置;“事觉逮捕”被动句;“诖误”;大意对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宗越;南阳叶人也..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①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每一捷;郡将辄赏钱五千;因此得市马..臧质、鲁爽反;越率军据历阳..越以步骑五百于城西十余里拒战;大破斩胡兴、蜀等..爽平;又率所领进梁山拒质;质败走;越战功居多..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②..寻被宥;复本官;追论前功;封筑阳县子;食邑四百户..节选自《宋书·宗越传》;有删改注:①楯:盾牌..②尚方:服苦役的监所..1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译文:2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译文:答案:1宗越家中贫穷;没有办法买马;常提着刀和盾步行出阵;单独挺身出战;敌众没有人能抵挡..采分点:“无以”;固定结构;“市”“当”;“刀楯”;名词用作动词;大意对2后来宗越又胁迫掠夺南郡王刘义宣的子女;因此获罪而被免官;被囚禁在监所服苦役..采分点:“逼”“略”“坐”;“系”;无标志的被动句;被囚禁;大意对参考译文:宗越;南阳叶人..宗越家中贫穷;没有办法买马;常提着刀和盾步行出阵;单独挺身出战;敌众没有人能抵挡..每一次取得胜利;郡中吏员就得到五千钱奖赏;宗越凭这钱才得以买马..臧质、鲁爽反叛;宗越率军驻守历阳..宗越率领步兵骑兵五百人在城西十余里处迎战;大破敌军;斩杨胡兴、刘蜀等人..鲁爽叛乱平息以后;宗越又率领自己统领的部队进军梁山迎战臧质;臧质败逃;宗越的战功居多..后来宗越又胁迫掠夺南郡王刘义宣的子女;因此获罪而被免官;被囚禁在监所服苦役..不久就被宽宥;恢复原有官职;并追评以前的功劳;被封为筑阳县子爵;食邑四百户..辨用法——重点虚词要体现所谓重点虚词;是指《考试说明》所列的18个虚词;尤其是“以”“其”“之”“为”“于”等高频虚词..另外指在文意中有实在意义的常见副词及代词等..翻译中;应结合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判断其用法;再把意义译出来..如“以”;首先要分清它在句中是作动词、连词还是介词;只要是动词、介词;必须译出意义;作连词时翻译可以虚化..“以”作介词时;表示工具、凭借的“用、拿”与表提宾作用的“把”容易混淆;需要用试译法来区分..根据翻译“字字落实”的原则;对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删去不译时应当慎重..边练边悟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重点虚词的落实..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翁闭门力学;尽读先世所遗书..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节选自王阳明《遁石先生传》;有改动译文:答案: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他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采分点:“或”“辄”“相”;大意对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重点虚词的落实..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历扬州泰兴尉..县大水;亡稻麦;郡蠲租税至薄;迥白于府曰:“是驱民流徙耳赋不可得;徒存欠籍..”乃悉蠲之..调信州上饶县..岁纳租数万石;旧法加倍;又取斛面米..迥力止绝之;尝曰:“令与吏服食者;皆此邦之民膏血也..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州郡督索经总钱甚急;迥曰:“斯钱古之除陌之类;今其类乃三倍正赋;民何以堪”反复言之当路..节选自《宋史·程迥传》;有删改1是驱民流徙耳赋不可得;徒存欠籍..译文:2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译文:答案:1这样做就是逼迫人民流离失所租税不可能收到;空留记录亏欠租税的账簿..采分点:“是……耳”“流徙”“徒存”“欠籍”2竟然不想着这种恩德;却横征暴敛虐待百姓;天地鬼神难道真的不明察人间的事吗采分点:“曾”“思”“其”参考译文: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县人..隆兴元年考中进士;担任扬州泰兴县尉..县里发了大水;庄稼没有收成;郡里免除百姓的租税极少;程迥向官府报告说:“这样做就是逼迫人民流离失所租税不可能收到;空留记录亏欠租税的账簿..”于是全部免除了百姓的租税..调任信州上饶县..上饶每年缴纳租税数万石;过去的做法加倍征收;官吏又巧取斛面米量米时用手段多征的米..程迥极力制止杜绝这种现象;曾经说:“县令和官吏所食用的;都是这地方老百姓的膏血..竟然不想着这种恩德;却横征暴敛虐待百姓;天地鬼神难道真的不明察人间的事吗”州郡催讨经总钱宋代的一种附加杂税非常急迫;程迥说:“经总钱就是古代的除陌钱唐代的一种杂税;现在这钱征收的却是主要赋税的三倍;老百姓怎么能够承受得起”反复把这话说给执政者听..。
高考语文文言文各题型答题技巧_文言文答题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各题型答题技巧_文言文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73970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5.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各题型答题技巧_文言文答题方法高考语文文言文各题型答题答题技巧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文言翻译题答题技巧文言文翻译四个步骤1.审。
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语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1)切。
将文言文语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
2)连。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3)誊。
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
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文言翻译关注六个采分点:1)句子大意。
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译出句子的大意。
2)关键实词。
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3)重要虚词。
一般情况下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也就是说句子翻译时,往往涉及句子的通顺,包括语气、衔接、上下句连贯等,都要注意重要虚词的用法。
4)词类活用。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要将活用的词准确地译出来。
5)固定结构。
古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
6)特殊句式。
要特别注意译出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高考语文:文言文6大翻译技巧,实词记不住也能用!
![高考语文:文言文6大翻译技巧,实词记不住也能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2a106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9.png)
(利用汉字字形)汉字中的形声字占 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
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课内实例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解析】“畴”的含义可根据“田”字旁能推出“田地”之意。
课外实例1、启听淮北取籴。
【解析】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 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2、袖空牒窃印【解析】部首“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 的意思。
(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
课内实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解析】句中“用”和“以”位置相同,而“用”的意思又是我们拿得准的,“以”的意思是“任用”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解析】见:被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解析】弥:愈,越4、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解析】固:险固的地势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解析】族:族灭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解析】“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7、追亡逐北【解析】亡,北对应,均为溃败。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最新)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26ab75885022aaea998f0f6a.png)
本网整理了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希望同学们把握好五步法,勤加练习。
更多资讯敬请及时关注本网站。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文言文翻译题,赋分值高而得分率低。
考生翻译存在随意性、盲目性等错误倾向,其实,翻译当中有一条主线,即什么词需要翻译以及如何翻译。
如果沿着这条主线思考,分“五步”进行精细到位的翻译,就能突破文言文翻译这个难关。
第一步:左顾右盼,通句意准确翻译句中重要词语的前提是“通句意”。
“通句意”,即大体通晓要求翻译语句的意义;“左顾右盼”是“通句意”的具体方法,即根据“句不离段”的原则,将句子置于段中,根据语境把握句意,包括人物、事件,句内、句外的各种关系等。
例: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2高考新课标卷)出知严州。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
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
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岁旱。
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错误译文:萧燧说:“东西在不同的地区,不应该给(东西),但是(你们)怎么可以坐视不问,还用过去的治理方法呢?”【解析】从译文可以看出,考生没有“通句意”,就生拉硬扯地翻译,深层原因则是不懂“左顾右盼”之法。
根据上文的“严州”“婺州”“浙西常平司”等,可以判断出“东”指婺州,“西”指严州,根据上文(萧燧)先“出知严州”,再“移知婺州”,可知“旧治”即指原管辖地区(严州)。
通过此番“左顾右盼”,联系“岁旱”“移粟”等处,粗通句意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正确译文: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第二步:查找标志,识句式“识句式”,即认识古今不同的句式,并在翻译时进行恰当的转换。
“识句式”的重要方面是查找标志。
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60a066a01f69e314332942c.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通常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2、意译为辅,文从字顺;3、要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留、删、换、调、补、猜。
【留】凡是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比如:①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②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③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④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比如:①夫战,勇气也。
译: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句首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之,语助词,可删去。
③偏义复词:遇到偏义复词时,只需要翻译出偏重的那个词的词义即可。
比如:勤心养公姥(“公姥”翻译为“婆婆”)我有亲父兄(“父兄”翻译为“哥哥”)【换】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或词的结构古今相同意义却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比如:单音词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本字字本义字的引申义、比喻义古今异义该词的现代词义①璧有瑕,请指示王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一道题彻悟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大原则
![一道题彻悟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3bde40dad02de80d5d84051.png)
一道题彻悟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大原则原创宋亚军老师建模作文2020年2月14日【视频】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难点之一。
而方法失当,是考生失分的原因之一。
考生如能掌握方法,即使储备的知识已经固定,仍然可能多得1至5分。
【翻译示例】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文言文翻译,注意六大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单音双音,活用句式,省略补充,现汉习惯。
下面就上述翻译试题,结合六大翻译原则逐一解说。
(一)原则一:直译为主请比较原文及译文黑色字提示的“直译为主”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全活甚众”,如果译成“让很多人保全而活了下来”,或者“很多人因此保全、活下来”,从意思上是正确的,但不是“直译”。
唯有译成“保全救活的人很多”,才是“直译”。
只有当直译无法表达,或者直译会违情背理,甚至啼笑皆非之时,方可意译。
(二)原则二:字字落实请比较原文词语与译文词语的“一一对应”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原文中的每个词,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译文中都要有对应的词语。
如上例中,译文的“自己的”对应“私”,“来”对应“以”,“百姓们”对应“之”等等。
(三)原则三:单音双音请比较原文词语与译文词语的“单音双音”表现。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2dc87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7.png)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高考文言文高分技巧一:文言文翻译方法“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高考文言文高分技巧二:文言文归纳要点概括中心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
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1)*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说了一些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
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1e43b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b.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想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学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的翻译虽然说比较难,但是仍旧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盼望大家喜爱!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一1.把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
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推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
系统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分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2.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诵读可以培育语感,达到娴熟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
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会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爱好。
3.词性法解答文言文,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解某一干扰项。
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关心解题。
4.代入法文言文课外学问是课内学问的拓展和延长,把握了课内学问点,特殊是把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
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5.对比法文言文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挨次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比,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留意是否张冠李戴、大事的时间是否精确、人物性格是否精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谈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二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挨次,首览全篇,把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看前文,联系后句,认真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注意词义活用,译出活用现象
3.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
4.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5.熟记文言固定句式。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主谓倒装)
译文: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宾语前置)
译文: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定语后置)
3、将下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译文:
6、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意译就是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文中的修辞,像比喻、借代、用典、夸张、互文、委婉等修辞可以意译。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比喻)
译文:
①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古今异义,实词)
译文: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译文:
2、保留法(留):
(一)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二)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原句有哪些词语可以用保留法翻译。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四、练习
1、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妻子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译文:
2、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德彝视事三年,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唯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夫君子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之不能知,安可诬今人以无才。”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译文: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文: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译文: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有时为了使句子衔接更好还要加上关联词。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资治通鉴》)
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
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
4、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借代)
译文:蔺相如只不过凭借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多之上
③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夸张)
译文: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互文)
译文: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用典)
译文:
三、其他注意事项: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题型答题技巧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2.能结合所学的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浅易文言句子
二、文言语句翻译方法
1、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一)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二)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1:请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哪些词语可用替换法翻译。
注:菘,古代指白菜一类的蔬菜。
①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译文: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译文: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译文: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如:①部分句首发语词(如夫、盖)。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虚词。③调节音节的虚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翻译句子,并标明翻译时哪些词语可以不译出来。
①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
②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
译文:
6、把下面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范元琰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注,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南史?隐逸下》)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译文: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译文:
③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①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
译文: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译文:
5、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学者之患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