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
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1创新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
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家电、电器元件、机电产品等,这些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是来料加工或来件组装产品。
在合资企业中,外商掌控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们一边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一边用低廉的劳动力制造外国品牌的产品,换来的是微薄的利润。
低廉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事实上我们不是制造强国,而是替人打工意义上的制造大国。
2产品附加值低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整个国家缺乏科技发明创新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科技研发,宁愿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也不愿投入巨额资金、时间、人力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研发,造成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号称“制造业大国”,实际上相当于世界的加工厂。
比如东莞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出厂价只有1美元,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而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10美元。
10美元减掉1美元后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
以2007年为例,毛利可以高达40%,巨额利润都被具有研发与管理优势的跨国公司赚走了,而中国的企业只有“六加一”的“一”,没有“六”,生产再多也没有意义。
“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
“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发展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痼疾”。
自“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政府将治理产能过剩列入了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重点,不断出台各种整顿治理措施,但产能过剩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已陷入“越调控越扩张”的怪圈。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并转而进入“新常态”。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并正不断加剧宏观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
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根源、寻找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法显得意义重大。
本文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立足于西方经济学及供给学派理论的相关原理,从供给端切入。
该选题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国情,对实际的产能过剩化解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力图将研究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分析与坚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研究方法、全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
对于产能过剩,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存在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和判断,甚至是在政策层面。
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的概念、判断指标及其在部分行业测算中的应用一、问题的提出1、对于产能过剩的理解存在概念上的差异和分歧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研究领域,对“产能过剩”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有人认为,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有人认为,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产能过剩应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阶段性特征,应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有人则认为,产能过剩是一个结构性概念;甚至还有人认为“产能过剩”是计划经济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一定的产能过剩,就不会有充分的市场竞争。
由于对“产能过剩”的判断存在较大差异,引发了许多争议。
2、对于产能过剩的判断指标也比较含混模糊针对产能过剩问题,不少学者根据主要行业所表现的过剩特征,提出了一些效益指标作为判断指标,比如:产品库存、产销率、产品价格、亏损面、资金利税率等。
但这些指标都只能间接反映产能利用的情况,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判断时往往是依据经验,缺乏预警体系。
其次,影响效益指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产能过剩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应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考虑。
另外,对产能是否过剩的判断往往是对趋势的判断,如果只进行较短时期内的数据比较,缺乏长期的连续的跟踪分析,对产业未来的走势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
3、不同行业的产能过剩由于其产业发展特性会表现出不同特征,产能利用水平存在差异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下,产能过剩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行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产能形成过程也不尽相同;不同类型的行业产能可能变动的幅度也不一样;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的产能利用水平也有区别。
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产能过剩特征加以具体分析。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要研究目前一些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首先应对产能过剩的概念、判断指标等进行更为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再对不同行业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分析,对产能过剩问题才能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二、产能过剩的概念关于产能过剩概念的内涵,存在着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上的不同解释,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产能过剩是指实际产出数量小于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而形成的生产能力的过剩这是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来对产能过剩加以定义。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一点思考
刘 燕
当今 中国行业产能过剩现状 就传统行业而言 ,目前 中国钢铁行 业产能 过剩 1 .6 亿 吨 以上 ,水 泥产能过剩超过 3 亿 吨。此外 , 有 色金 属行业 的电解 铝这些年 的无序扩 张也导致了长期产能 过剩 的风 险。其 产能 利用 率在 2 0 0 7年将 近 9 0 %, 由于盈 利丰厚 ,各地一窝蜂而上的结果 是产能扩张太快 ,行业 产能利用 率迅 速降低 。近两年已经降至 6 5 %左右 。 新 兴产业 也难逃 产能过剩的厄运 :风力发电机组 制造业 目前产 能闲 置逾 4 0 % ;光伏产业产能也严重过剩 ,据工信部下属 的光伏产业联盟的 统计 ,产能己经达 到了 3 5吉瓦 ,全 国光伏企业 总 产能在 4 O吉瓦 上下 , 比世界其他 国家的总装机量还 多。 从传统 的钢铁 、水泥 等基建行业 ,到光伏产业等代 表未来新兴 产业 发展方 向的高科技产 业 ,中国的产能过 剩是普 遍的 、全方 位的 。然 而 , 中国现在进入经济转 型期 ,当产能过剩遇 到经济转 型,产能过剩就成 为 更加棘手 的问题 。产能过剩将会成 为这五年新一届政府宏 观调控 中的巨
一
、
( 二 ) 地 方政 府 的绩 效 评 价 机 制 不 合 理 以及 市场 机 制 的 缺 失
中央对地方的绩效 评价机 制—— 唯 G D P是 图,是 形成 当今 中国独 特市场结构的关键所在。 中国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 的支持 :如政府给予企业 的土地价 格优惠 、税收优惠、出 口补贴等等 ;政府 的运行也离不开企 业 :企业是 个地方 G D P的 “ 贡献大户”,是地方政府政 权稳定 的 “ 定 心丸”,在 以G D P作 为地方政府绩效评 价唯一 标准 的今天 ,企业 的生存 状况 与政 府息息相关 。 所以 ,中国市场形成 了其独特 的现象 :经济学上基于企业追求 效益 最大化的优 化资源配置 的假设 ,很 多 时候 ,在 中 国企业 的身 上并不 适 用 ,地方政府对政绩 的追求才是最高 目标 ,G D P 、就业和税收 的重 要性 远远超过 了企业盈利 。在 GD P领导下 的地方 政府与 企业 ,市 场机制 荡 然 无存 。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现产能全面过剩
1.汽车技术人才培养:提升教育和培训系统 提升教育和培训系统。通过改进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加强对汽车技术的培养,培养更多的汽车工程师和技术人才。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技能培训。
2. 汽车企业投资培训中心/实验室,提升员工技能,促进行业发展 加强企业内部培训。鼓励汽车企业投资建设培训中心或实验室,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更新。通过内部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电动车发展势头
1. 销售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我国自2015年以来电动车销量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电动车销量达到142万辆,同比增长3.1倍,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85%。这一增长趋势表明电动车在我国汽车市场中的地位不断巩固。
2. 政策支持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电动车发展,在补贴政策的引导下,电动车市场稳步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投入达到137亿元人民币,这对于电动车的成本降低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eveloping new energy vehicles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方向
02
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
1. 政策刺激和支持措施我国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免费停车、用电优惠等政策措施,以鼓励消费者购买并使用新能源汽车。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03
技术创新是关键
技术创新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传统的汽车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推动了汽车产业的进步和转型升级,成为促使我国汽车产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关键要素之一。
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震惊世界
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震惊世界由于地方GDP主义的驱动,中国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
有分析称,产能过剩成中国经济"核威胁"。
而近期房地产投资减速更让这个"核威胁"明显可见。
无论是属于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和风电,以及造船和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公认为“产能过剩”。
下面,九哥就带你来看,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究竟如何有多"过剩"?1、钢铁业据日经中文网报道,上海市郊外的钢材市场"松江钢材城"。
一度被认为是云集了2000家钢铁贸易公司的上海最大的钢材市场,如今已经门可罗雀,关门大吉的公司也不在少数。
然而,中国企业的增产意愿仍然旺盛。
据中国钢铁相关网站"中联钢网"统计,2014年中国将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
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
虽然与2013年新增加的7000万吨相比减少了约一半,但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
据悉,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已持续好几年,在2007年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
2、煤炭2010年的"煤飞色舞"行情,至今被投资者津津乐道,不过彼时的人们,很难预见到:这竟然是煤炭股最后的绝唱,从2010年至今的整整四年里,煤炭股迎来的是惨烈杀跌,一跌再跌,持有煤炭股的投资者,则亏损累累深度套牢。
根据统计显示,煤炭行业亏损面已高达80%左右。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24日,19家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煤企,有8家煤企净利润亏损,有14家煤企净利润同比下降。
其中,煤气化预计上半年亏损3亿元-3.3亿元;神火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3.4亿元-3.7亿元;而国投新集更是预计上半年亏损6.5亿元,同比下降594.50%。
而对于亏损的原因,多家煤企都提到,是由于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不断下跌造成的。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去产能政策建议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去产能政策建议一、我国工业产能利用总体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实力大幅增强。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目前,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表1 2014年中国主要工业品生产规模及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和各行业协会2014年,我国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约为78.7%,处于近4年来的较低水平,不少行业的产能利用情况令人担忧。
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有19个制造业行业产能利用率都在79%以下,有7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70%以下,属于严重过剩状态。
产能利用率过低的行业范围已经从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等传统行业扩展到光伏、多晶硅、风电等新兴产业。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产能利用率超过90%为产能不足,79%-90%为正常水平,低于79%为产能过剩,低于75%为严重产能过剩。
据此判断,目前我国工业总体处于产能过剩状态,部分行业已经属于严重产能过剩。
二、主要产能过剩行业的状况(一)钢铁行业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首次成为全球第一产钢大国,此后粗钢产量持续增加,国际钢铁协会数据显示,至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高达8.2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0%,是日本粗钢产量的7.4倍,美国的9.3倍,印度的9.9倍,俄罗斯的11.6倍,巴西的24倍。
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038亿吨,下降2.3%,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从产能利用程度来看,粗钢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情况更严重,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67.0%,较2010年下降15个百分点,比全球平均水平低约3个百分点,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状态。
表2 中国及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变化趋势(单位:%)数据来源:工信部、国际钢铁协会(二)煤炭行业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38.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6.9%,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0.6%,均高居世界第一位。
李克强: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主要任务(产能过剩的分析)
李克强: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主要任务时间:2013年07月19日 06:44:50 中财网导读:李克强: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主要任务稳增长政策下限承压地方发改委加速审批项目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跨过生产过剩陷阱中国经济踏入增长换速敏感区李克强: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主要任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8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
李克强说,中瑞是开展互利合作的密切伙伴。
两国签署自贸协定给双边关系注入了新动力,为欧洲国家对华合作树立了样板。
中方愿与瑞方推动自贸协定的“转盘”加速转起来,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带动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大踏步向前。
李克强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
他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我们将科学把握经济走势,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科学性、针对性、预见性,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内,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为着力点,释放改革开放的红利,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上.证)稳增长政策下限承压地方发改委加速审批项目经济下滑迹象愈发明显,各地发展压力日益增大。
昨日(7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各地发改委加快了项目行政审批步伐。
在当前我国GDP增速由一季度的7.7%,下降到二季度7.5%的背景下,各地政府是否力求通过加速审批来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一方面是地方加快审批步伐,另一方面是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后,各地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引进投资便成为重头戏,而资金问题是关键。
地方审批频现提速来自福建省发改委的消息显示,该省发改委精简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仅保留8个项目,除跨设区市项目和国家明确规定须省级审批的项目外,一律下放管理层级。
同时,该省发改委要求一般的行政审批项目实行“一审一核”,复杂项目的办理不超过5个环节,审批承诺缩短至法定时限的60%以内,积极推行联审联办、同城通办。
怎样认识中国的产能过剩
中国产能过剩是企业盲目扩张和政府盲目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存在,不仅仅是我们熟知的钢材、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光伏等过剩,其实其他产业如饭店、宾馆、服装、鞋帽、手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各个产业都过剩,但为什么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前者而没有集中在后者,有人说前者都是生产资料,后者是消费资料,我认为这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问题的实质是后者在自由竞争中由企业做出理性选择,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有那么多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的生产线,为什么今天大多数生产厂家都消失了呢,这就是竞争的结果。供大于求价格就下降,直至下降到了成本以下,谁生产谁赔本,当然就有厂家实在撑不下去,只好关张停业,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没有形成经济规模,对地方的经济及社会影响没那么大。而前者表面看是企业产品以及产能的过剩,是企业盲目上马的结果,实质是地方政府干预的结果。在现有的对地方政府考核目标和指标体系下,各个地区都在努力追求经济增长,实现所谓跨越式发展,都在尽一切可能招商引资,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为外商提供最优惠的条件,都在争取大项目,最终结果是生产项目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特别是同一项目在各个地区同时上马,出现了结构趋同,进而出现了产能过剩。因此,产能过剩表面看是企业投资过剩,实质是区域经济恶性竞争和地方政府过度引资的结果。特别是我们看到,一方面是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乐此不疲地继续引进这些过剩产能,而在国家的相关部委居然能够获得审批通过。进一步讲,所有产能过剩的项目都经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批,可见,我们常说的钢材、水泥、电解铝等过剩项目又是审批的结果。
八个关键行业为何出现产能过剩
八个关键行业为何出现产能过剩中国工业领域多年来一直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过剩的影响波及数十个行业,对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会造成长远损害,过去六年,中国产能过剩的情况持续恶化。
中国钢铁、铝和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规模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中国的钢铁生产完全脱离了真实的市场需求,其产量超过日本、印度、美国和俄罗斯4个钢铁生产大国钢铁总产量的两倍;中国铝业有60%的产能遭遇负现金流;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2至2022年的两年间,中国生产的水泥与美国整个20世纪的水泥产量相当。
本文聚焦这一问题怎样影响8个关键行业,并分析这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具体驱动因素。
受调查的行业包括:粗钢、电解铝、水泥、化工、炼油、玻璃、造船、纸和纸板行业。
粗钢中国是全球第一钢铁生产大国。
荣鼎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2年,全球钢产量增长57%,其中中国的贡献比例达到惊人的91%。
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超过其后四大钢铁生产国日本、印度、美国和俄罗斯钢铁总产量之和的两倍。
中国钢铁行业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产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政府数十年来一直推行鼓励性产业政策,以实现这一“战略性”行业的繁荣发展。
直至2002年,中央政府仍对钢铁行业实行优惠政策。
探究过去十年中国钢铁产能急速扩张的原因,市场力量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经济增长(尤其在2022年金融危机之前)是钢铁行业发展的最强动力。
来自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机械和汽车行业的强劲需求和过高的市场预期推动钢铁价格大幅上涨。
产品价格高企在刺激大型钢企新建生产线的同时,还吸引众多中小企业进入钢铁行业。
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主要有以下驱动因素:地方希望自给自足,导致全国产能翻倍;国有企业对盈利/亏损不敏感,小型/高污染/低效益钢厂在价格下跌时停产,市场回暖时又恢复生产;刺激的负面效应促使大型钢厂增加产能,并使政府希望关闭的中小型钢厂获得盈利能力;地方政府提供能源补贴。
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浅析
煤炭 、 化工等行业 的兼并重组 , 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 提 高产业集中度。 ”
三、 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浅析
从 目前情况看 , 我国大致 已有 1 个行业出现或者潜存 1
着产能过剩的问题。我国产能过剩 有着非常复杂 的背景和
机制, 它是多个因素共 同起作 用的结果。但总的来说 , 产能 过剩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供给过度导致 的
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 关闭破产和职工失业就会 显著增 企业 加。产能过剩最后会使得经济在恶性循环 中越走越低。不 妨想一想, 面对我们 日益增长的存货, 面对市场的不断萎缩 , 面对销售价格的停止上涨或进一步下降 , 企业第一个反应是 停止投资。于是 , 生产能力越过剩 , 价格越下降, 价格越下 降, 利润空间越小 ; 利润空间越小, 大家就越不投资。投资需 求是总需求 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 投资需求越小 , 总需 求越 小; 总需求越小 , 价格越走低 ; 价格越走低, 利润空间越低 ; 利
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 我们已到了不得不考虑化解 产能过剩这一棘手问题的时候了。
一
底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 的通知》 《 指出 :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 良后果 已经显现, 品价格下 产 跌, 库存上升 , 企业利润增幅下降, 亏损增加。如果任由其发
展下去, 资源环境约束 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 结构不协调 的
万 吨。 电力 行业 20 04年新增 火 电装 机 70 00万千 瓦 , 规 在 违
价格越走低……产能过剩就是这样使经济在恶性循环中越 走越低。 当然 , 产能过剩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非一无是处 , 正 像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 部分行业 的产能过剩 , 一方面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 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 推动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马凯表示 ,要鼓励钢铁 、 “ 水泥、
中国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及对策
中国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产能过剩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还导致了工业生产效率的下降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本文将分析中国目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一、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表现产能过剩指的是生产能力大于需求的情况,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产品库存过高。
由于经济增长的减缓和市场需求的下降,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库存逐渐积累,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并造成价格下跌。
2. 工业生产效率低下。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部分企业难以实现生产成本的收回,进而影响工业生产效率。
由于资源和成本的支出不得不限制、降低,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3. 资本和能源资源被浪费。
由于产能过剩,很多企业为了维持生产线的正常运作而不得不倾向于使用更多的资源和能源,从而导致了这些资源的浪费。
二、产能过剩背后的原因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规模过大。
由于短时间内大量的投资使得生产能力过剩,这也被称为投资误区,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同行业、重复建设。
中国在建设特定产业或区域时,往往重复地建设同类型的工厂,从而形成同行业、重复建设的现象,这也导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3. 设计和技术不成熟。
由于科技供应商实力薄弱,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成熟,往往会导致产能过剩问题。
三、如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对策:1. 防止投资规模过大。
保持适量的投资规模,同时确定合理的投资期限和回报标准,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产能过剩,有利于企业持续地发展。
2. 加强产业整合,避免同行业的重复建设。
建立完善的用地计划、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和规划,可有效避免产能过剩问题。
3. 改善技术和生产工艺。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长期风险
是低利 或者亏 本的行 业 , 央企也 不会 轻 易退 出 _ 这 一方 面是 因为央企 必须在 关键 行业 立 足 , 无论周期 是升是 降 ; 另一方 面 , 央 企有 足够 的成本耗 得起 时间 , 他 们有税 费优 惠 、 能 源价格优 惠 、资金 成本优 惠 。大型 央企贷 款 成本仅是 民企 中小企业 贷款成 本的四 分之 一 以下 , 甚至更低 , 在经 济下行 周期 , 他 们 能够赢得任何 一场体力消耗 战 以央 企 为 首 , 所有 受 到政 策保 护 的 企 业 , 都 有市场之 外的 生存 逻辑 虽然企 业不
74 评论 } Comment on
产 能过剩是 中国经济 长期风 险
文 }叶 檀
央 企 退 出房 地 产 , 可 能 要 到 市 场 崩 盘 的
那天 。
村五 大发 电集 团( 华能 集团 、大唐集 团 、华 电 集团 、国电集 团和 中 国电力补 充资本金 , 国 资注资 的规模 可能高达 百亿元 。央企上级 的 红利 , 以及 烟草公 司 的国有资本 经营 收益 ,
政 府 插 手 市 场 的理 由 , 而 是 政 府 插 手 市 场 的
后 果 。 因 为 政 府擂 手 市 场 , 让 低 效 企 业 获 得 不要 说 高赢 利 行 业 央 企 不会 退 出 , 就 了廉价 资金 ; 因为政府 插手 市场 , 让 亏损 企 业 通过补 贴获得 账 面赢利 ; 因为政府 插手 市 场 , 使得 中国的能 源被 低效 者消耗 , 加剧 未 来危机风险 在 市场 配置资 源的领域 , 政府 完全 不必 对产 能过剩过 于惊 恐 , 例如 电子商 务领 域大 打价格 战 , 但 纳税人 没有受损 , 聪 明的 民间 投 资 资金 看到 未来前景 , 仍在 源源 不断地投 入 , 他们 听命 于市 场 , 为 自己的投 资 负责 政 府 扭 曲 价 格 一 手 制 造 的 产 能 过 剩 , 才是 目 前 以及 未 来 中国经 济的长期 风险 , 这意味 着 市场配置 的失灵 , 必然滑 向越 失灵政府 管制 越 多的逻辑 。只有 家电等传 统制造 领域 , 优 惠红利 不起 作 用 , 国企 才可能退 出 , 让 路于
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几点认识
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3月155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几点认识马 杰 杜永喜(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摘 要:近些年来,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困扰着我国经济,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也给我国今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对产能过剩有较清晰的认识,本文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能过剩的含义、原因、后果及对策进行梳理,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产能过剩 含义 原因 后果 对策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3—0155—01 学术界对产业过剩的研究已经众多,本文只想把以前研究中存在的误区加以梳理,以期得到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一、产能过剩与通货紧缩通常人们认为产能过剩会造成产品存在积压、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率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因而通常伴随着通货紧缩。
而茅于轼(2006年)认为,经济紧缩只发生在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的时候,它和生产能力过剩并无直接的联系,只要这部分过剩的生产能力没有投入使用,就不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因此提醒我们在分析产能过剩时要与生产过剩加以区别。
二、产能过剩的原因再分析多数学者在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时一般认为投资过快增长是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而投资过快增长一方面是由于资源价格扭曲,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强造成政府及政府所属企业在投资中所占比重过大且非理性增长,而政府如此强烈的干预经济则是由于中央对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及不合理的地方财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
但本文认为,这样一套逻辑只能从表面上解释产能过剩,现实中私有企业同样存在产能过剩,而当政府每次采用行政手段治理产能过剩过后,依然有大量私有企业进入,如果真的是库存积压、企业利润率下降,那么这些更为理性的私营企业为什么还要坚持进入呢?周其仁(2005年)认为,我国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行业一般是多种所有制并存、市场易入不易退且政府干预频频的行业。
最新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
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公布的 数据,2006年~2012年累计淘汰的炼钢能力有1亿吨,炼 铁能力1.6亿吨。但如今,单靠片面
的追求规模效益似乎行不通。当淘汰落后产能进入第二 阶段,仅仅靠淘汰已经淘汰不掉了,剩下的都是高手。
完!谢谢观赏,转载请注明出处!
水泥栏杆/
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到底有 多严重?
综合产能约9.76亿吨,按统计粗钢产量7.31亿吨,产能利 用率74.9%。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公 布的数据,2006年~201
2年累计淘汰的炼钢能力有1亿吨,炼铁能力1.6亿吨。国 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以2006年~2012年为例,8年累 计减少的粗钢产能为7600万
.96亿吨,平均吨钢投资是4318元。”迟京东说。但总量 激增,实际需求并未随着产能的增加而增加。迟京东分 析,根据国内外消费需求趋势பைடு நூலகம்经验来判
断,国内钢铁去年消费了6.7亿~6.8亿吨,预计峰值会在 7.3亿~7.8亿吨,未来中国钢铁消费量也会在这一范围上 下波动。“我们国内钢铁消费需
求增长小于产能扩张,控制新增产能是化解长期产能过 剩非常关键的一步。”实际上,最近几年,钢铁产能过 剩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按国家产业政策,淘汰产能
亿吨,产能利用率74.9%。其中,中钢协的会员单位去年 炼钢产能是7.94亿吨,比2008年增54.8%,产能利用率 76.4%。中钢协首席分析
师迟京东表示,这些产能都是经各个省区市政府主管部 门认可的钢铁企业产能,属于比较有效的产能范畴。根 据这份统计,2012年,国内炼铁炼钢轧钢工序
完成投资共计4320亿元,按照新增产能折算,吨钢投资 为3800元。“近五年,将投资加在一起同口径一共是1.71 万亿元,新增产能对应的数据是3
中国产能过剩困局几乎无解
决 策 层 对 于 一 季 度 暴 增 的 信 贷 可 能 导 致 产 能
过剩 的 不 菲 的增 量 的担 忧 。
如果在 20 0 9年 ,不 能 将 前 期 的 产 能 过 剩 有效 消化 掉一 部 分 , 么在 经历 完 现今 的 信贷 那
和 投 资 双 “ 喷 ”之 后 ,中 国 的 产 能 过 剩 局 面 井
的 低水 平重 复建 设 也就 不 可避 免 , 剩 产 能的 过 持 续 增 加 更 是 积 重 难 返 。目前 的 大 致 产 能 过
剩 情 况 是 ,钢 铁 产 能 过 剩 约 2 5 吨 , 炭 产 .亿 煤
能 过 剩 约 4 吨 ,汽 车 产 能 剩 约 3 0 辆 , 亿 0万 水 泥 、电 力 、纺 织 等 产 能 过 剩 亦 十 分 突 出 。 管 尽
路 、港 口以及 房 地 产 等领 域可 能都 存 在 过度 投
资现 象 。 些 领 域 在近 8 的 经 济增 长 中 , 这 年 有 些 年 份 所 占 比 重 高 达 七 成 以 上 , 总 固 定 投 资 在 中所 占 比 也 高 达 六 成 。 不 可否认 , 20 年 到2 0 从 03 0 8年 ,中 国 的 这 一 轮 固定 资 产 投 资 热 潮 是 以 重 工化 为标 志 的 。多 数 项 目是 在 2 0 年 和 2 0 03 0 4年 左 右 开 始 基 本 的 包 括 土 建 建 设 、厂 房 建 设 以 及 设 备 奠 基 等 为 核 心 的 前 期 工 程 建 设 。 随 后 的 几 年 则 是 而
而 且 由于 目前 中 国 的 投 资 GDP比 例 已 经 接 近 6 % ,从 2 0 年 左 右 的 3 % 的 比 重 这 几 0 03 0
追究我国产能过剩历史过程以及解决办法
一、事件背景。
最新消息,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公布,我国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1.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同比下降2.7%。
这是中国11月PPI年率亦连续第33个月下跌,进一步佐证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
而另一重要的方面,PPI下降也表明了我国产能过剩严重。
二、我国产能过剩的历史。
与理论意义上的产能过剩和发达国家的产能过剩源自私人投资不同,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形成于政府投资。
从解放初到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工业产能(最典型的是钢铁工业)来自于没收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和前苏联的有偿援助,甚至不惜砸锅卖铁,全民“大炼钢铁”。
在这种“大会战”、“大帮哄”而不讲科学的指导思想下,许多炼出来的钢质量极差,根本就不能用,这是典型的产能过剩(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也是导致1960年国内大饥荒的首要原因。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在“备战备荒”战略下,国家通过索取农业剩余、最大限度压缩消费等方式完成了全面、高速发展重工业的资本原始积累,钢铁、煤炭、化工、机械等重工业发展一马当先,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矛盾达到了顶点。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国家虽然进入了改革开放阶段,但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高速发展的经济动力还是来源于政府投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还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如投入巨资建设的上海宝钢),热得发烫的经济直到1996年才减速放缓。
然而到2002年,伴随亚洲金融风暴的过去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滞后效应,新一轮经济热再次登场。
由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成了这次经济热的主角,但经济增长模式丝毫未变,依然是传统的靠政府投资大上项目来实现增长。
在粗放的增长模式下,“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三高一低”项目依然是这轮经济热的主力军。
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下,许多旧的过剩产能还没有消化掉,大量新增产能又纷纷加入其中。
直到2006年中央对内蒙新丰热电厂事件件做出严肃处理后,这轮投资热才有所降温。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产业一直面临着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和低端制造等问题。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并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问题分析1. 产能过剩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行业,如钢铁、煤炭等领域。
产能过剩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加剧了市场竞争,降低了行业整体效益。
2. 环境污染传统产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成为困扰我们的严重环境问题。
3. 低端制造我国传统产业以低端制造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导致产品陷入低价竞争,盈利能力较低。
二、对策建议1. 淘汰落后产能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应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
2. 加强环保治理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加强自主创新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兴产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4. 优化产业结构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智能方向转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总结与展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高度责任感。
只有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保治理、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一系列举措,才能有效解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产业结构一定会不断优化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繁重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中国的产能过剩有多严重?
2. 中国产能过剩有多严重?昨天05:04:57>>阅读原文陈乐天随着经济增长下行,中国产能过剩的矛盾又变得比较突出。
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来衡量产能过剩的程度,但中国缺少产能利用率的官方指标。
因此,在探讨中国产能利用率的具体数据与过剩程度之前,有必要对产能利用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一个简单介绍。
产能利用率的计算方法产能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大体分为两套体系,一是自下而上的调查统计方法,一是自上而下的宏观计量方法。
自下而上的体系是采用调查统计方法,即在细分行业内设定几家样本企业,定时调查其产出与产能,然后以样本企业在行业内占比推算整个行业的产出与产能,就可以计算出这一细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
对于上一级行业,方法类似。
自下而上的调查统计方法得到的产能利用率客观可靠,能够真实衡量产能利用情况。
但这种方法对人、财、物、时间要求较高,多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所采用。
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多由政府部门主导进行,发布产能利用率数据。
自上而下的宏观计量方法,包括峰值法、产出缺口法、企业投资决策模型优化法、资本存量法等等,多为学术研究人员所用。
这些方法只需要对宏观计量模型熟悉,有宏观产出、投资数据等即可。
从具体数值来看,各种方法估算的产能利用率并不相同,但从波动趋势来看并没有太大区别。
(见图1)对于各种宏观计量方法估算的产能利用率,单独某一年份产能利用率的具体数值并无多大意义。
这是因为,自上而下的推导缺少微观基础,难以准确反映企业层面实际的产能利用情况。
但产能利用率这一指标的意义不在于某一具体数值,而在于变动趋势,它对于判断经济运行与产出效率,仍具有指导意义。
如何使用产能利用率?我们选取资本存量方法计算得到了中国1952-2012年的年度产能利用率(图2)。
与市场认可的IMF估算的产能利用率数据相比,我们估算的产能利用率走势,除1995-1999这段时间有所不同之外,其他基本一致;在具体数值方面,2003年以来差别也不大。
产能过剩挑战中国经济
产能过剩挑战中国经济近日,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开禄留下数十亿债务“外逃”传闻一度引起轩然大波。
尽管1月4日倪开禄回国打破其“跑路”传言,但超日太阳资金链紧张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在光伏行业整体困境面前,超日太阳显然只是“冰山一角”。
数据显示,中国最大10家光伏企业累计债务已高达1100亿元,此外还有数目庞大的应收账款,光伏企业的财务危机更显严峻。
笔者认为,造成光伏企业高应收账款运营、资金链紧张的罪魁祸首在于产能严重过剩,而非行业本身问题——毕竟巴菲特还刚出手25亿美元投资美国的太阳能产业。
产能过剩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痼疾”。
产能利用情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即为产能利用率 ( capacity utilization) ,被定义为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与最佳生产能力之间的差异。
美国、日本等国家很早就开始对产能利用率指标进行工业统计和跟踪分析,是用于反映工业经济实力和工业经济走势的一个主要月度指标。
可惜中国国家统计局没有编制及公布这个指标。
虽然中国没有产能过剩的指标,但无论是属于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和风电,以及造船和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公认为“产能过剩”。
传统行业而言,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中指出,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1.6亿吨以上。
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
有色金属行业的电解铝这些年的无序扩张也导致了长期产能过剩的风险。
其产能利用率在2007年将近90%,由于盈利丰厚,吸引了许多企业新建大规模产能。
各地一窝蜂而上的结果是产能扩张太快,行业产能利用率迅速降低,近两年已经降至65%左右。
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已持续好几年,在2007年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
新兴产业方面也有不少案例。
据报道,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业目前产能闲置逾40%;光伏产业产能也严重过剩,据工信部下属的光伏产业联盟对所属160多家企业的统计,产能己经达到了35吉瓦,全国光伏企业总产能在40吉瓦上下,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装机量还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
中国行业研究网2014-02-20
当淘汰落后产能进入第二阶段,仅仅靠淘汰已经淘汰不掉了,剩下的都是高手。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与淘汰落后产能一直如影随形,2012年底,国内钢铁实际综合产能约9.76亿吨,按统计粗钢产量7.31亿吨,产能利用率74.9%。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2012年累计淘汰的炼钢能力有1亿吨,炼铁能力1.6亿吨。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以2006年~2012年为例,8年累计减少的粗钢产能为7600万吨,但这期间,国内累计新增的粗钢产量产能达到4.4亿吨。
根据中钢协的调研,目前在建产能规模依然很高,今后三年分别新增1.1亿吨的炼铁产能和1.3亿吨的炼钢产能。
新增加的粗钢产能是已淘汰掉产能的近六倍。
在越亏损越生产的怪圈下,中国钢铁产能不降反增,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
先看看中钢协最新调研的汇总数据:2012年底,国内钢铁实际综合产能约9. 76亿吨,到2012年,按统计粗钢产量7.31亿吨,产能利用率74.9%。
其中,中钢协的会员单位去年炼钢产能是7.94亿吨,比2008年增54.8%,产能利用率76. 4%。
中钢协首席分析师迟京东表示,这些产能都是经各个省区市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钢铁企业产能,属于比较有效的产能范畴。
根据这份统计,2012年,国内炼铁炼钢轧钢工序完成投资共计4320亿元,按照新增产能折算,吨钢投资为3800元。
"近五年,将投资加在一起同口径一共是1.71万亿元,新增产能对应的数据是3.96亿吨,平均吨钢投资是4318元。
"迟京东说。
但总量激增,实际需求并未随着产能的增加而增加。
迟京东分析,根据国内外消费需求趋势和经验来判断,国内钢铁去年消费了6.7亿~6.8亿吨,预计峰值会在7.3亿~7.8亿吨,未来中国钢铁消费量也会在这一范围上下波动。
"我们国内钢铁消费需求增长小于产能扩张,控制新增产能是化解长期产能过剩非常关键的一步。
"
实际上,最近几年,钢铁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按国家产业政策,淘汰产能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20 12年累计淘汰的炼钢能力有1亿吨,炼铁能力1.6亿吨。
但如今,单靠片面的追求规模效益似乎行不通。
当淘汰落后产能进入第二阶段,仅仅靠淘汰已经淘汰不掉了,剩下的都是高手。
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
钢铁、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
《指导意见》提出,要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钢铁、电解铝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基础上,通过提高财政奖励标准,落实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等措施,鼓励地方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2015年底前再淘汰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
中央企业在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方面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指导意见》强调,要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总原则,着力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着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配套政策,分别“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行业特点,《指导意见》分别提出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分业施策意见,并确定了当前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8项主要任务:一是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二是清理整顿建成违规产能;三是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五是努力开拓国内市场需求;六是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七是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八是创新政府管理,营造公平环境,完善市场机制,建立长效机制。
除此之外,《指导意见》还特别明确了行业管理、财税、价格、金融、土地、环保、职工安置、信息公开、监督检查等9项政策措施。
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也将陆续出台价格、财税等相关配套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和风电这两大行业之前一度被划入产能过剩行业,考虑到其远期战略发展需求,没再纳入此次具体办法。
□(宗和)
我国十大行业产能过剩状况一览
钢铁2005年底我国炼钢能力已达4.7亿吨,在建能力和拟建能力为1.5亿吨,
2010年将达6亿吨以上。
从需求来看,我国近期粗钢表观需求为3亿吨左右,
2010年为3.2亿吨左右,如按在建和拟建项目匡算,炼钢产能约超过实际需求
1.5亿吨以上。
电解铝2005年我国氧化铝生产能力为89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达1070
万吨,铝加工能力为710万吨,电解铝生产总量为781万吨,产能平均利用率
为75%左右。
出口未锻轧铝132万吨,铝加工材产量594万吨,据资料显示,
近期电解铝的表观需求量为720万吨左右。
水泥2005年底,我国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共有5100多家,水泥生产能力高
达13亿多吨。
目前水泥市场表观需求总量约为10.5亿吨,现有水泥产能比市
场表观需求高出2.5亿~3亿吨,水泥产能过剩率(剩余产能/总产能)达20%
左右。
铁合金目前,我国共有铁合金生产企业1570家,总生产能力已达2213
万吨。
2005年铁合金产量为1067万吨,国内消费总量为930万吨,出口量为
174万吨,进口量为37万吨,表观需求量也只有1067万吨。
全国产能利用率
仅为48%,部分地区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30%。
焦炭我国炼焦总产能近3.2亿吨。
2005年我国焦炭总产量为2.3亿吨,2006年国内焦炭需求总量预计为1.85亿吨,今年表观需求总量为2亿吨左右,焦炭产能高出表观需求总量1.2亿吨。
铜冶炼2005年我国全年铜产量为258万吨,其中利用国内铜精矿的产量仅为65万吨,仅占总产量的25%左右,75%左右是靠外国矿粉生产的。
目前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总生产能力达205万吨,预计2007年底将形成370万吨铜冶炼生产能力。
汽车2005年底,我国仍有近120家整车组装企业,我国汽车行业总生产能力近1000万辆。
按目前市场需求600多万辆计算,生产能力已超过实际需求约300万辆。
纺织我国现有纺锭已超7000万锭,比上世纪末压锭时的4500万锭又净增2500万锭以上。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中,只有10%左右的生产能力是自主品牌生产。
出口加工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
电力2005年底,我国电力行业发电总装机容量达50841万千瓦。
据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合同订货发电设备达1.4亿千瓦,2007年为6700万千瓦。
据有关专家估计,如在建、拟建项目继续投资,未来几年将有5亿千瓦装机容量投产,届时我国电力产能将达10亿千瓦。
煤炭2004年整顿前,我国共有小煤矿2.3万个,占全国煤矿总数的88.9%,平均单井规模仅为4.2万吨/年,第一阶段关闭了近6000个“问题矿”,尚有1.7万个小矿,今明两年再关闭7000个“问题矿”,小煤矿总数需控制在1万个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