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df1b1059482fb4daa58d4bbe.png)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传染病流行期,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
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2.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3.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笔记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92363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9.png)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笔记
以下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笔记,主要包括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需要注意的内容:
一、重点知识点
1. 时、分、秒的认识
知道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能够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如:2小时=多少分钟?
2. 时间的读写法
正确读出钟表上的时间,如:7时30分,读作“七时三十分”。
学会在钟表上标出指定时间。
3. 时间的顺序与逻辑
明白时间顺序的概念,如:早上起床后先刷牙再吃饭。
知道哪些活动需要计时的,并能对活动进行合理的排序。
4. 时间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时间概念,如计划一天的活动。
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养成守时的习惯。
二、需要注意的内容
1. 时间的单位换算
这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需要多做练习题以加深理解。
2. 时间的表达方式
注意时间的两种表达方式: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
3. 时间的逻辑关系
时、分、秒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1小时=60分钟。
要理解这种关系,以便进行时间的计算和排序。
4. 实际应用
学习时间概念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所以,要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提问。
六上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上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6202d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6.png)
六上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重点词语:
雕刻:在金属、木材、石头等材料上刻划或塑造形象。
缠绕:环绕着某个物体。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致敬的态度和言行。
灿烂夺目:形容光彩鲜艳耀眼。
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2. 重点句子:
他先是一愣,然后微笑着说:“老爷爷,您真爱开玩笑!”
爸爸拿起一幅画,沉思起来。
3. 重点段落:
课文第3自然段介绍了这幅画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突出了画家的艺术成就和画作的历史价值。
4. 中心思想: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
5. 写作方法:
本单元的课文采用了多种写作方法,如记叙、描写、议论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积累各种写作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6. 文学常识:
学生可以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有很大帮助。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8单元笔记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8单元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718bd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c.png)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8单元笔记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英语第8单元的笔记,涵盖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点:
1. 重点词汇:
hurt 伤害,受伤
ankle 脚踝
knee 膝盖
elbow 肘部
head 头
cut 割伤,切伤
hurt oneself 受伤
2. 重点短语:
go to the hospital 去医院
be careful 当心,小心
be careful not to do sth. 当心不要做某事
be careful with sth. 对某事小心
3. 重点句型:
I hope you feel better soon. 我希望你很快好起来。
Don’t worry. It’s not serious. 别担心,不严重。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cut yourself? 如果割伤了自己,你应该怎么做?
4. 语法知识点:
现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结构为“be + -ing”。
现在进行时的否定形式是在be动词后面加not,例如“I am not doing my homework”。
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形式是在be动词前面加助动词“Are”,例如“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
5. 学习建议:
多听录音,模仿发音和语调。
多做笔记,积累词汇和短语。
多练习写作和口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避免出现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1d306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b.png)
play football踢足球play basketball打篮球play baseball打棒球
【语法重点】
第八单元的语法重点是:情态动词表推测。
情态动词表推测
情态动词must,may,might,could,may,can表示推测含义与用法后面都接动词原形,都可以表示对现在情况的揣测和推断但他们含义有所不同。
Please wake me up at 8 o'clock.请在8点钟叫醒我。
11.look for:寻找,强调找的过程(重要);find:找到,强调找的结果,如
I am looking for a pen.我正在找一支笔。
I found my pen just now.我刚刚找到了我的笔。
12.hear:听到,强调听的结果;listen:听,强调听的过程,如
(1)must:一定,肯定(100%的可能性),如
The dictionary must be mine.这本词典一定是我的。
(2)may,might,could:有可能,也许(20%-80%的可能性),如The CD might/could/may belong to Tony because he likes listening to pop music.这个光盘也许属于托尼,因为他喜欢听流行乐。
6.neighbor:邻居,指人;neighborhood:街区、街坊,指附近的地区。
7.当形容词修饰something,anything,nothing,everything等不定代词时,放在这些词的后面(重要,切记),如something strange奇怪的某物。
8.escape from…:从...逃跑出来(常考短语),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的熔点和沸点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的熔点和沸点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63e5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2.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知识点总结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是金属性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我们了解金属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金属熔点和沸点的相关知识点总结:1. 熔点和沸点的定义:- 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 沸点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的温度。
2. 影响金属熔点和沸点的因素:- 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的熔点和沸点与其晶体结构有关,通常具有紧密排列的金属原子结构,使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金属原子之间的金属键强度越大,对外加热的抵抗能力越强,熔点和沸点也就越高。
3. 金属熔点和沸点的规律:- 周期表上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趋势:从左至右在同一周期内,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
这是因为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金属原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增强,导致金属键变强,熔点和沸点升高。
- 周期表上同一族元素的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趋势:从上到下在同一族元素中,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随着原子序数增加,核电荷增大,原子半径增加,金属原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减弱,导致金属键变弱,熔点和沸点降低。
4. 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对比:不同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有较大差异,这与金属的特性有关。
一般来说,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较高,如铁的熔点为1535℃,沸点为2750℃;钨的熔点为3410℃,沸点为5660℃。
而一些特殊金属如汞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汞的熔点为-38.87℃,沸点为356.58℃。
总结: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是金属重要的物理特性,受到金属晶体结构和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在周期表上,金属熔点和沸点的变化与元素的位置有关,从左至右逐渐升高,从上至下逐渐降低。
不同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存在较大差异,反映出金属的性质差别。
参考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张定之,陈诚,徐建华.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实验[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fcb53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a.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单元主题与课文概述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是人物单元,主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该单元可能包括的课文有 《少年闰土》、《好的故事》等,这些课文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课文详解1. 《少年闰土》作者与背景: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 《故乡》,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
人物形象:课文通过 “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闰土的形象鲜明,他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见闻与 “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农村少年与城市少年之间的不同。
关键情节:课文主要写了 “我”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描述了闰土给 “我”讲的新鲜事,如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等,这些情节生动展现了闰土的聪明能干和见多识广。
中心思想:课文反映了 “我”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 “我”对他的怀念之情。
同时,通过对比 “我”与闰土的不同生活经历,表达了 “我”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
2. 《好的故事》作者与背景: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野草》,创作于1925年。
当时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苦难。
内容概述:课文通过对梦境中美好故事的描绘,表现了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梦境中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但同时又虚幻易逝,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残酷和无奈。
艺术特色:课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梦境中的美好故事描绘得栩栩如生。
同时,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的差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三、字词与知识点字词盘点:该单元包含了许多难读的字和必须掌握的词,如 “捕”、“撒”、“缚”等难读字,以及 “一望无际”、“家景”、“供品”等必须掌握的词。
近义词与反义词:通过对比近义词和反义词,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949f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c.png)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主要讲述了《传说中的爱情》这个话题,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知识点:
1. 课文内容:该单元以一个传说中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和一只小狐狸之
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爱情的美好和珍贵。
2. 人物形象描写:课文中对小姑娘和小狐狸的形象进行了描写,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故
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3. 传说的特点:介绍了传说的特点,包括故事情节的奇特、与真实事件相关联、有文
化内涵等。
4. 情节布局:通过分析课文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起承转合,了解故事情节
的布局和发展。
5. 阅读理解: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能够领会故事的含义和深层次的启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感悟故事中的道理:课文中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爱情的真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生观。
7. 作文写作:通过对故事的复述和表达,引导学生以《传说中的爱情》为题材写作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8. 古诗赏析:通过赏析古诗《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对爱情的描述,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并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以上是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增加对文学作品和传说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感受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6a110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1.png)
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一、物质性质1、物质定义:物质是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质组合。
它具有常量质量,具有温度、压力和浓度等性质。
2、温度:温度描述的是物质的温度,单位为K(开尔文)。
它可以表明物质的内部能量。
3、压力:压强描述物质的压强,是物质内部能量的一个度量。
它是指力空气或液体受到物体挤压时产生的力,单位为帕斯卡(Pa)。
4、浓度:它指的是某种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含量多少,表示为摩尔浓度(mol/L)或者比重(g/L)。
二、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定义:物理性质指物体某种性质的定性和定量特征,根据数据可以判断物质的某些特征,如物理变性、密度、粘度等。
2、物理变性:温度、压力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会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产生影响,称为物理变性。
有些物质在给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发生变化,有些则不变,称为整体耐变性。
3、密度:密度描述的是物质的质量密度,即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大小。
它是指物质重量与体积成比例的一种物理量,常用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4、粘度:粘度是描述液体静态和动态流变性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帕斯卡粘度(Pa·s),它可以判断液体流动性能。
三、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定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常用强、弱、还原、氧化、催化剂等来描述。
2、强和弱:强是指物质的有机或无机特性,如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数量或物质之间的复合物质反应特点等;弱是指物质的持有半导体性质或者对外界压力等而产生变化的特性。
3、还原和氧化:还原和氧化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发生机制,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应:当某一贮存的电子到达某一原子核处时,该原子的活性就降低,就成为还原反应;如果原子核失去电子,其活性就提高,则为氧化反应。
4、催化剂:催化剂是指分子对特定的反应进行加速的物质,它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大增加,而反应本身几乎不受影响,一旦反应结束,催化剂也会产生原反应反应态。
八年级物理八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八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edd8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4.png)
八年级物理八单元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八单元的知识点:
1.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描述了光电效应的发生和电子的能级理论。
2. 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并从金属中被释放出来的现象。
3. 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如果光的频率小于某个临界频率,无论光的强度多强,也无法引起光电效应。
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等于临界频率时,才能引起光电效应。
4. 光电效应的解释: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认为光具有粒子性,称为光子。
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5. 光电二极管:一种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常被用于光电效应的研究和应用。
6. 波粒二象性:物质既可以表现出波动性,也可以表现出粒子性,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事物的性质可能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性。
7. 光的波动性:光的传播行为与波动律相符,光可以进行干涉、衍射和折射等波动现象。
8. 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和光子假说实验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用光子来解释光的行为。
9. 量子理论: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能量和运动状态的理论。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cc2de61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0.png)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O、H、Cl、Na、Mg2.海水中的物质由多到少的顺序:H2O、NaCl、MgCl23.从海水中提炼金属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MgCl2 + Ca(OH)2 = Mg(OH)2↓ + CaCl2(从海水中分离出镁元素)②Mg(OH)2 + 2HCl = MgCl2 + 2H2O(转化成可电解的氯化镁)③MgCl2 通电Mg + Cl2↑二、海底矿物1.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产生的能量多,污染少。
3.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三、海水淡化1.常用方法:蒸馏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
2.其他海水淡化的方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结晶法”“膜法”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海水晒盐的过程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二、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注意:⑴饱和溶液只是针对某一种溶质来说的,对于其他溶质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如饱和食盐水,对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而该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蔗糖。
(2)描述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
如“100g,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而不能说“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
2.判断:①根据食盐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固体来判断,如果有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存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如果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注意:1)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质量;⑤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克,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7.2g 氯化铵达到饱和。
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87a2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5.png)
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知识点单元名称:百分数(二)
1.百分数的应用
-学习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习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会正确列式并计算。
-掌握解决与“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有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2.纳税和折扣
-了解纳税的概念和意义,初步理解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理解折扣的意义,掌握折扣销售中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3.利率
-了解储蓄存款的方式,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学会计算简单的利息。
-掌握按年利率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成数
-了解成数的概念,知道“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能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fa2bb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3.png)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八单元 知识点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岂(qǐ) 斩(zhǎn ) 浒(hǔ) 煞(shà) 寇(kòu )琐(suǒ) 栩(xǔ) 瘾(yǐn ) 籍(jí) 偿(chánɡ)馈(kuì) 酵(jiào ) 鉴(jiàn )(.2.).难写的字....诵:左小右大,右边部分不要少点。
舅:上下结构,上部较扁,下部是“男”字。
凯:左右结构,左部“岂”下面的“己”要变形,右部不要写成反文旁。
衰:注意与“哀”区别开来。
岂:下部是“己”字,竖弯钩的弯伸展。
篇:“户”略扁,撇要写舒展。
(.3.).多音字...识{zℎì(默而识之)sℎí(知识)传{zℎu àn (水浒传)cℎu án (传说) 煞{sℎà(地煞)sℎā(煞尾) 卷{ju àn (万卷)ju ǎn (卷成) 差{ cℎāi (出差)cℎā(差别)cℎà(差不多)c ī(参差不齐) 似{s ì(如饥似渴)sℎì(似的)2.词(.1.).必须掌握的词......津津有味 豪杰 无限 消遣 索然无味自作多情 风花雪月 篇章 刊物(.2.).近义词...好~爱谓~说自足~自满居然~竟然着力~用力厌烦~讨厌消遣~游玩质朴~朴实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愉悦~喜悦特别~特殊馈赠~赠送领悟~领会增强~加强赞誉~赞美模仿~借鉴遭遇~遭受悲惨~凄惨(.3.).反义词...耻→荣仔细→马虎急→缓居然→果然厌烦→喜爱消遣→工作浅显→深奥津津有味→索然无味一知半解→心领神会特别→普通悲惨→幸福丰富→贫乏赞誉→谴责千篇一律→与众不同(.4.).词语归类....①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类似的词语:侃侃而谈高高在上赫赫有名格格不入朗朗上口②AABB式词语:勉勉强强哭哭啼啼朦朦胧胧类似的词语:欢欢乐乐轰轰烈烈摇摇摆摆密密麻麻嘻嘻哈哈③“如×似×”式词语:如饥似渴类似的词语:如狼似虎如胶似漆如花似锦如痴似醉如花似玉④四种事物并列的词语:风花雪月类似的词语:镜花水月豺狼虎豹风雨雷电牛鬼蛇神琴棋书画柴米油盐江河湖海⑤量词:一幅画页一阕乐章几百册图书一段范文一次委屈一轮玉盘⑥动词:飞过花丛流经山谷涌起愉悦之情撒给大地挡着风寒捧起果实奉献人间发挥作用⑦修饰词:生动的性格风花雪月的文字质朴浅显的篇章流光溢彩的画页欢快音符的乐章卖力地呐喊助威宽大的衣衫沉甸甸的果实呕心沥血的创造⑧有关读书的词语专心致志凿壁偷光好学不倦学富五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开卷有益学而不厌博览群书韦编三绝悬梁刺股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3年级第8单元知识点总结
![3年级第8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a133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e.png)
3年级第8单元知识点总结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数学和语文知识,包括数学方面的加减法和语文方面的作文和阅读理解。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数学知识
1. 加法和减法
加法和减法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运算方法。
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我们需要
掌握各种算式的计算方法,并且要注重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进位和借位
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如果个位的和或差大于10,就需要进位;如果个位的减数大于被
减数,就需要借位。
了解进位和借位的规则,并能熟练灵活地运用进位和借位,是学习加
减法的重要内容。
3. 口算
口算是指在不借助计算工具的情况下进行简单运算。
在学习加减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口算
的训练,提高孩子们的头脑运算能力。
4. 算术题
算术题是对加减法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练习题,通过解算术题,可以检测孩子们对加减法
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计算水平。
二、语文知识
1. 作文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描写动物的作文,描写自然风
景的作文,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等。
在写作文时,要注意观察和感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
事物,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通过阅读文章和问题,并进行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等方式来理解文章内容和
解答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阅读理解时,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
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以上就是本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掌握数学和语文
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c8644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c.png)
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主要涉及代数学方面的知识点。
这个单元主要包含了代数式、方程式等基本概念的介绍,同时还讲述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相关的解法方法。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及运算符组成的式子。
在代数式中,字母代表的是一类数或一组数,这种数叫做变量。
代数式可以看成是一个表达式,其包含了一些数字或变量之间的计算关系。
同时,代数式也具有一定的代数性质,如可加性、可乘性等。
二、方程式的概念方程式就是用于描述一些事物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数学式子。
方程通常是由等式、不等式、恒等式等构成的。
其中,等式是由两个代数式用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不等式则是由两个代数式用不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
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又被称作一次方程,它的常见形式如下:ax+b=c,其中a、b、c是已知的常数,而x则是未知数。
为了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我们需要将其转化为等价的式子,然后进行变形、简化,最后求解出未知数x的值。
四、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也被称作二元线性方程,它由两个未知数和两个已知数构成。
一般的形式为:ax+by=cdx+ey=f其中,a、b、c、d、e、f均为已知的常数;x和y为待求的未知数。
将上述方程式求解出未知数的值,可以解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条直线的交点。
综上所述,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介绍的代数学方面的知识点包含了代数式、方程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等多个方面。
对于这些知识点,我们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实践,练习一些题目,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八年级上册u8笔记
![八年级上册u8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51af7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7.png)
八年级上册u8笔记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Unit 8的笔记,供您参考:
1. 重点单词:掌握课本中的重点单词,包括它们的拼写、发音和用法。
2. 语法点:掌握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过去时的用法,特别是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和动词的-ing形式。
3. 常用表达法: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法,如询问对方正在做什么,询问对方是否在做某事等。
4. 课文理解:理解课文中的对话和短文,掌握其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法。
5.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6.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训练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掌握一些常用的听力技巧。
7. 口语训练:通过口语训练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掌握一些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
以上是Unit 8的主要学习内容,建议您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及时总结
笔记,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da71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9.png)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
以下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1. 重点词汇:季节、菊花、枫叶、蜜蜂、莲蓬、橙子、柿子、雁群、丰收。
2. 重点短语:金色的秋天、丰收的季节、秋天的雨、一把钥匙、清凉的水、香甜的水果、甜甜的梦。
3. 重点句型:
“黄黄的”用来形容银杏树和落叶,“红红的”形容枫叶和果树,这些都是描述事物颜色的词语。
“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争先恐后”这些词语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4. 重点语法:在学习四季时,学生可以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天气变化,掌握描述季节的词汇和句型。
在描述秋天的课文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形容词来描述事物,以及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5. 文化常识: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如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等。
同时,学生也可以了解到一些西方国家的秋季习俗和文化。
以上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或咨询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e568bc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f.png)
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词语解释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时间跨越了从公元
前770年到221年。
2.尝矢:试了味道的箭。
3.供需队:带着货物去供给队里士兵的人。
4.阖庐:列为徒弟的人的院舍。
5.大弟子:徒弟们。
6.庹:指定辅助的从事人员。
7.礼让升堂:礼仪和宽容的待人行为使人者受到提拔。
二、文学常识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古代战争中的文学作品,涉及到《论劫》、《寿亨》和《春秋》等作品。
这些作品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和智谋,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战争的思考与感悟。
三、作者简介
•司马迁:古代文学家,代表作品有《史记》等。
•左丘明:古代文学家,代表作品有《左传》等。
四、历史知识
本单元介绍了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荆轲刺秦王、孙膑、庞涓等。
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五、生字生词
1.噤若寒蝉:形容受惊吓后不敢作声。
2.寿亨:寿命长久。
3.沉默寡言:指人不爱言谈。
六、思维拓展
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
2.你认为古代战争中的智谋和策略对今天的生活有何启示?
3.你如何理解礼让和宽容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结语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战争和文学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历史意识和文学修养。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有思想有修养的人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c82e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1.png)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词汇与短语● 重点单词A部分1.shake n.& v. 摇动;抖动2.peel v. 剥皮;去皮3.pour v. 倒出;倾倒4.yogurt n. 酸奶5.honey n. 蜂蜜6.watermelon n. 西瓜7.spoon n. 勺;调羹8.add v. 增加;添加9.finally adv. 最后;最终10.salt n. 食盐11.sugar n. 食糖12.cheese n. 干酪;奶酪13.corn n. 玉米;谷物14.machine n. 机器;机械装置15.dig v. 掘(地);凿(洞);挖(土)16.hole n. 洞;孔;坑B部分1.sandwich n. 夹心面包片;三明治2.piece n. 片;块;段3.traditional adj. 传统的;惯例的4.autumn n. 秋天;秋季5.celebrate v. 庆祝;庆贺6.prepare v. 使做好准备;把…准备好7.pie n. 果馅饼;果馅派8.mix n. 混合配料v.混合;融合9.pepper n. 胡椒粉;柿子椒10.fill v. (使)充满;装满11.plate n. 盘子;碟子12.cover v. 遮盖;覆盖n. 覆盖物;盖子13.serve v. 接待;服务;提供14.temperature n. 温度;气温;体温● 重点短语A部分k shake 奶昔2.turn on 接通(电流、煤气、水等);打开3.cut up 切碎4.pour…into…把…倒进…里面5.how many/much 多少6.put…into…把…放进…里面7.one cup of yogurt 一杯酸奶8.make fruit salad 做水果沙拉9.make sth. for sb. 为某人做某物10.Russian soup 俄式汤/罗宋汤11.take out sth. from…从…取出某物12.one more thing 另外一件事13.cook for another 10 minutes再煮十分钟B部分1.in most countries 在大多数国家2.traditional food 传统食物3.on special holidays 在特殊的假日里4.in the United States 在美国5.a time to do sth. 做某事的时间6.give thanks for…因…而感谢7.see…as…把…看作是…8.mix together 融合在一起9.fill…with…用…装满…10.cut…into thin pieces 把…切成薄片11.cover…with…用…遮盖…12.one by one 一个接一个地13.for a long time 好长时间● 重点句子A部分1.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你怎么制作香蕉奶昔?2.Turn on the blender. 打开搅拌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分为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2、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三种金属是铁、铝和铜。
3、金属除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如有光泽、能够导电、有导热性,能拉成丝,能压成片,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除此以外还具有各自特性,如铁、铝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在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金属汞却是液体。
4、合金即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得到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5、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的合金。
6、钛和钛合金被称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
7、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高,熔点比组成它的任何一种金属都低。
8、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能和氧气、酸和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一、金属和氧气的反应
1、镁在常温下能发生缓慢氧化,但在点燃情况下能发生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为2Mg+O2==2MgO。
2、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会发生缓慢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以避免铝被进一步被氧化,因而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3、铁在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
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作用红色疏松物质铁锈(主要成分化学式为Fe2O3)。
二、金属和酸的反应
1、金属能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反映金属的活泼性程度,也即金属活动性。
2、写出镁、锌、铁、铝和盐酸、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 H2↑;
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 H2↑;
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 H2↑。
2Al+6HCl==2 Al Cl3+3H2↑、2Al +3H2SO4== Al 2(SO4)3+ 3H2↑;
3、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三、金属和盐的溶液的反应
1、铝丝和硫酸铜溶液、铜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1)铝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3CuSO4===3Cu+Al2(SO4)3。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2)铜丝和硝酸银反应:
化学方程式:Cu+2AgNO3==2Ag+Cu(NO3)2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结论: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少数不活泼的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
常见的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3、炼铁的过程:
⑵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⑶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焦炭的作用:提高炉温;制取还原剂一氧化碳
石灰石作用: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
⑷炼铁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Fe 2O3+3CO2Fe+3CO2。
⑸在实际生产时,所用的原料和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因此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杂质问题。
纯物质质量=含杂质物质质量×纯度。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⑴实验装置图:
⑵实验现象: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硬质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导气管末端有蓝色火焰。
⑶在实验中应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然后继续通一氧化碳一直到玻璃管冷却,主要是为了防止还原出来的铁被氧化。
尾气处理装置: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
5、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其实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生成物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生锈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6、防锈的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水。
方法有刷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
7、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
回收废旧金属的好处: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