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前中国的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问题【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本文就当前中国的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问题展开论述,尝试提出若干意见,以期望中国的养老保障事业和社会福利问题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养老保障;社会福利;现状;措施

一、当前我国养老保障的现状分析

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85亿,占总人口数的13.7%,预计到2013年底老年人口会突破2亿,这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形成了严峻的挑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文炯认为,总体上看,社会养老服务在各地都有发展,但资源配置不合理,既不公平,也缺乏效率。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养老服务数量与质量差异很大,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之间、护理型养老服务与非护理型养老服务的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我国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未总体改变,居家养老仍是主流,随着我国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持续弱化,急需社会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已基本建成了“三险一贴”的养老保险体系,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城乡老年津贴基本上实现制度全覆盖。但是,目前总体上保障水平低,不同人群待遇差别悬殊,又形成了新的不平等,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仍处于象征意义阶段,不能够满足老年人口的经济需

求。养老保障的“9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模式尚未彻底形成,机构养老尚得不到老年人的广泛认同。

目前中国有大量的失能老年人口,由于生理原因给老年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堪忧。此外,我国城乡空巢老人数量巨大,老年人精神上、经济上都经受着严峻考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实现全国流动,“养儿防老”观念似乎已成为历史,在当今中国,子女仅仅是在经济上给予老人保障,至于服务和精神保障,似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总之,我国当前养老保障现状不容乐观仍需加强,构建全方位的养老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二、解决我国养老保障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首先,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应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实现由制度覆盖向实质公平发展,缩小各类养老保险金的差距。适当调整养老保障水平,建立随物价变动调整保障水平的机制,让老年人真正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切实保障老年生活。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构建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具备了经济的现实可能性,中央政府应尽快实现顶层制度设计,改变过去由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地方政府必须贯彻执行相关政策,只有从上而下的推进才能保障政策的实施和公平。

其次,继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发展补充养老保障。我国制度层面的养老保障是基本保障,保障的是老年基本生活,要提高

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还需要发展相关补充养老保障,例如,鼓励企业发展企业年金、员工福利,既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忠诚感,不失为一种组织人力资源策略,又能提高退休员工的生活质量。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某种程度上是第三次分配,发展慈善事业既能满足捐助者的爱心需求又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受保障

着的受益水平,可谓“双赢”策略。支持发展商业保险,尽管商业保险属于等价交换的市场商业行为,但是诸如人寿保险能实现分散风险、体现大数法则、体现互济性,能够有效满足国民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因此,应鼓励支持引导商业保险的发展。除此之外,鼓励民办养老院和社区的发展,大力发展“973”模式中的机构养老,拓展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提高国民的志愿活动参与率也可一定程度上促进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再次,充分发挥家庭保障的基础作用。我国具有家庭养老的历史传统,尽管传统家庭结构被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结构模式取代,家庭保障持续弱化,但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家庭养老的主导地位,因此有必要继续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

三、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现状和解决措施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旨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然而,我国当前社会福利事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还需要加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福利总体投入明显不足。据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成海军教授介绍,2011年民政部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资金为

3769亿,约占我国gdp的0.3%,占财政支出的2.6%左右,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比例更小(约占民政部财政支出的7.3%),并且集中于妇女、儿童、残疾人福利,难以满足中国13亿人口的社会福利需求。因此,解决我国社会福利事业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大社会福利的投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包含社会救助在内的社会福利支出应达到gdp比重的8%左右,以切实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社会福利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的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要求来看,现有的服务队伍还远不能适应社会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专业水平较低,专门技术人员、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鉴于此,我国高校可以增设相关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并且高校之间展开学术交流和专业交流,提高相关专业毕业生质量,满足社会的需求。

再次,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程度较低。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中,由政府和集体兴办的占绝大多数,真正由社会兴办的福利机构比例很小。而且,多数社会办的福利机构在地理位置、规模、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很不尽如人意,像一些npo、ngo人员尚有行政事业编制,与政府存在千丝万缕联系。因此,应大力推进社会化改革,逐步尝试取消npo、ngo人员的事业编制,真正实现社会化,增进国民福利。同时,建立慈善事业透明机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使人民大众的爱心在阳光下绽放。

最后,儿童福利事业现状。我国目前有2.6亿14岁以下儿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是应有之义。然而应该看到,中国大约有150万流浪儿童,4000万留守儿童,4000万流动儿童,1000万低保家庭儿童,2000万残疾儿童,800万左右的儿童受艾滋病和其他大病影响,同时面临适龄儿童入学难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和谐事件,如流动儿童长大后的异地高考问题等。前不久发生的五名流浪儿童垃圾箱取暖窒息事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切实采取措施保护弱势儿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宏观方面着手,(1)提升儿童福利服务专业化水平,引进现代康复技术;(2)完善我国的收养孤儿政策,让更多有爱心国民能够收养孤儿;(3)大力发展儿童福利院,让无家可归的儿童能够得到政府的救助;(4)加大幼儿园建设的投入,满足幼儿的入园的需求,规范幼儿园收费,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等。

概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已取得了很大发展,令世界瞩目,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美好局面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应重视当前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唯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商务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