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腱鞘囊肿(讲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腱鞘囊肿

【概述】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或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内含有无色透明或微呈白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属祖留医学“筋结”、“筋瘤”的范围。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常见于腕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较多。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慢性劳损有关,也有认为是局部胶样变性所致。囊肿的外膜为纤维组织内膜,白而光滑,内为白色粘液,有时与腱鞘或关节腔相通、对与关节腔相通者,则认为是关节腔或腱鞘的疝状物,疝的产生是因为关节或腱鞘内压力增大而出现的。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过度劳累,外伤筋脉,以致痰凝筋脉,或因经久站立、扭伤等致筋脉不和、气血运行失畅,阻滞于筋脉络道而成。

【辨证分型】

1.辨证要点

(l)好发于关节和肌腱附近,青壮年多见,尤其女性较多。

(2)多见于腕背部及足背部。表现为局部发展缓慢的小肿块,呈半球形,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大者有波动感,小者只有硬韧感。

(3)一般无痛苦,仅感累赘,活动多后内压加大,感到局部酸胀无力。日久可出现酸痛。

2.类证鉴别

腱鞘囊肿与挠骨茎突腱鞘炎

共同点不同点

腱鞘囊肿腕部肿胀腕背部,不痛,半球形肿块

挠骨茎突腱鞘炎腕挠侧,明显压痛,肿胀,可有颗粒样突出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活血散结,疏调经筋(在筋守筋)。以囊肿局部阿是穴为主。

主穴:囊肿局部阿是穴

配穴:发于手腕配外关,发于足背配解溪。

操作:囊肿局部常规消毒,在囊肿的正中和四周各刺入1针,针尖均刺向囊肿的中心,以刺破囊壁为度,留针 20~30min,并用艾条在局部温和灸,出针时尽量摇大针孔,。隔日 1次,至囊肿消失止。

2.其他治疗

三棱针法:选取阿是穴,在囊肿局部常规消毒,医者左手掐持囊肿,右手持三棱针对准囊肿高点迅速刺人,将表层囊壁刺破,并向四周深刺,但勿透过囊壁的下层,然后摇大针孔并快速拔针,同时左手用力挤压囊肿,尽量使囊内的粘稠状物全部排出,然后常规消毒并加压包扎3-5日,一般1次即可。若囊肿未全消或复发,可于1周后再行治疗1次。

【经验介绍】

1.俞国英用恢刺治疗腱鞘囊肿46例。取穴:囊肿顶部中点。方法:热敷后直刺,针尖刺破囊壁达囊中后,呈45度及75度角分别向四周

来回点刺,深度以刺破囊壁为度。起针后用力按压推动,使囊壁破

裂,粘液流散。结果;痊愈3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

率为93.5%。(俞国英.恢刺治疗腱鞘囊肿46例。中国针灸 1996;

16(10):40)

2.凌华用火针治疗腱鞘囊肿42例。方法:选取用直径0.8mm火针,对准囊肿高处点刺1~2针,即可见粘性胶冻状透明液体从针孔冒出,挤净后针孔用碘酒消毒加压包扎。3~4天后再用直径0.4mm的细火针局部散刺2~3针。结果:治疗一次后囊肿消失者40例,占95.2%。(凌华.火针治疗腱鞘囊肿。中国针灸 1997; 17(l):56)

【附注】

1.针灸治疗腱鞘囊肿效果甚佳。据有关14篇统计,针灸各法治疗本病804例,有效(包括治愈)789例,总有效率98%。

2.针刺时,一定要透过囊壁,按摩时注意要挤破囊壁,将囊液疏导至周围组织。且针刺同时配合温灸法则能提高疗效。

3.治疗期间应减少腕部活动,并可配合热敷。

【小结】

腱鞘囊肿古称“腕筋瘤”,发于关节的肌腱滑动处,常以腕关节背侧为多见。

本病主要是由于局部气血凝聚而成,与外伤可能有关。

治疗以行气活血、舒筋散结为原则,以局部取穴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