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期第1~10天
28
• 3.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 与细胞的分裂活动呈正比,而与其分化
程度成反比 • 4.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敏感性 • DNA>mRNA>rRNA和tRNA> 蛋白质
29
第3节 电离辐射对正常口腔颌面组 织的影响
• 一、口腔黏膜及颌面皮肤损害 • 1.临床表现:由轻到重 • (1)轻度黏膜疹 • (2)明显黏膜疹 • (3)斑点状黏膜炎 • (4)融合性黏膜炎,斑块直径>0.15cm • 水肿大量渗出,伪膜形成。
• 一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
• 1 实践的正当性:首先判断X检查的必要 性。 2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剂量。 3 个人剂量的限制:限制个人所受总照射量。
44
二 放射防护的具体方法
• 1 减少照射时间:
• (1)尽量用摄影代替透视; • (2)提高记录和现象系统的灵敏度; • (3)提高成像质量减少重复检查。
19
第2章 口腔放射生物学
• 定义:是对放射线的生物效应和致病作用 • 机制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20
第1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的 基础
• 电离辐射是指能引起被作用物质电离的射 • 线,分电磁和粒子两大类
21
:
一. 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
• 电磁辐射: • 1是以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变化
• 6 现已由单纯牙科放射学发展为口腔颌面放 射学,并逐渐发展为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
• 7 口腔颌面部介入性放射学和实验放射学开 始得以发展。
16
(二)历史人物
• 1 美国人C.E.Kells拍摄第一张根尖片。 2 芬兰人Vellebonna设计出曲面体层 机。
• 3 1971年英国物理学家Hounsfild创制了CT装置。 • 4 1961年iedses des plantes发明图像减影法。
32
二 涎腺损伤
• 1.临床表现:单一剂量 >10 Gy,口干,2~6
•
小时出现。
•
<10Gy 口干 6小时后出现。
• 2.剂量效应
• 浆液性腺泡高度敏感,2~5Gy明显变性,10Gy可 坏死。
• 3.照射后造影及病理形态改变
• 随时间延长,腺体功能逐渐降低。可发生废用性 萎缩。
33
• 4.放射对涎腺功能的影响 • 腮腺受照射10Gy后其流率降低50%左右,唾液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1
第一章 概述
2
一 学科内容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 内 容:
• 1口腔颌面放射生物学 • 2 口腔放射防护;
3
4
5
• 3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 4 牙及牙周组织病
变; • 5 颌面骨炎症;
6
7
8
• 6 颌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 • 7 外伤; • 8 涎腺疾病; • 9 颞下颌关节疾病; • 10 系统病在口腔、颅、颌面骨的表现 • 11 CT在口腔颌面部诊断中的应用。
而交变振荡向前运动的电磁波。 • 如:x线,r线----电离辐射 • 非电离辐射:无线波、微波、可见光、紫
外线。 • 波长短-频率大-能量高-穿透力大
22
• 电磁辐射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 子对产生转移能量
• 放射诊断-----光电效应 • 放疗--------康普顿效应
23
粒子辐射
• 定义:一些组成物质的基本物质,或由这 些基本粒子构成的原子核,通过消耗自己 的动能,把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第4节 口腔诊断用X线对机体组织 的影响
• E值:指当机体局部收到辐射时会引起相同
•
放射效应几率的相当的全身辐射剂量
•
的估算。
• 放射量大的全口牙片和曲面体层危害性比 放射剂量小的胸片小
• 小剂量X线潜在危险是导致白内障,潜伏期 10年。
43
第3章 口腔X线检查的放射生物学损 害和防护
30
• 皮肤:由轻到重 • 毛囊性丘疹与脱毛、红斑反应、水疱、及
坏死。
31
• 2.剂量与临床表现 • 伽马射线分割照射每次2Gy,累计20Gy, 可出
现融合性黏膜炎。 • 20Gy一次,隔2周则看不到累计效应。
• 3.照射口腔黏膜的病理改变 • 成纤维细胞浸润,易溃烂,放疗后一年内
避免使用义齿及吸烟饮酒
24
• 二、 电离和激发 • 三、自由基 • 四、靶学说和靶分子
25
五、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 要因素
• 1、辐射种类 • 不同种类的辐射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 • 2、辐射剂量 • 总的规律剂量越大,效应越显著但并不呈
完全直线。
26
• 3、辐射剂量率 • 定义: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 • 当大于0.05~0.1Gy/min是可能引起急性放
9
10
11
12
13
14
• (一)
二 发展简史
• 1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2周之后用于拍摄牙科X 片。
• 2 近30年,口腔放百度文库学才得以发展。
• 3 1968年第一界国际牙颌面放射学学术会议召开。
• 4 1987年我国召开第一界全国口腔放射学学术会 议。
15
• 5 口腔放射学现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年轻学 科。
成分Na 、Cl、Ca、Mg及蛋白成分升高, HCO3 降低,免疫球蛋白早期升高,后期降低。
34
• 三 对味觉的影响 • 累计剂量10Gy开始有损害,20~50明显增
加。 • 四 对牙合系统的影响 • 牙齿: 龋坏增多,口干 • 儿童接受30Gy,牙齿停止或发育迟缓。 • 成人65Gy,发生骨坏死。
射病 • 4、分次照射 • 多次给于的生物效应低于一次给予 • 5、照射方式 • 内、外、混合。
27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 1.种系的放射敏感性 • 一般来说进化越高,机体组织结构越复杂,放射
敏感性越高。 • 2.不同个体发育时间的放射敏感性 • 一般规律随个体发育过程而逐渐降低。 • 0.05~0.15Gy可杀死受精卵 • 受孕35天最容易致畸 • 孕龄妇女避免检查下腹部。如必须检查宜在月经
17
三 医学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 1 面对如此复杂的多种可供选择的影像学 检查技术,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深刻了解 不同检查技术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切实 和具体的帮助。 。
18
• 2 影像医生要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丰 富的工作经验及对疾病相关临床特征、发 生、发展规律及其病理学基础的深刻理解。 因同一种疾病的影像表现可以有较大的区 别,甚至完全不同;完全不同的疾病亦可 有类似的影像学表现
28
• 3.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 与细胞的分裂活动呈正比,而与其分化
程度成反比 • 4.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敏感性 • DNA>mRNA>rRNA和tRNA> 蛋白质
29
第3节 电离辐射对正常口腔颌面组 织的影响
• 一、口腔黏膜及颌面皮肤损害 • 1.临床表现:由轻到重 • (1)轻度黏膜疹 • (2)明显黏膜疹 • (3)斑点状黏膜炎 • (4)融合性黏膜炎,斑块直径>0.15cm • 水肿大量渗出,伪膜形成。
• 一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
• 1 实践的正当性:首先判断X检查的必要 性。 2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剂量。 3 个人剂量的限制:限制个人所受总照射量。
44
二 放射防护的具体方法
• 1 减少照射时间:
• (1)尽量用摄影代替透视; • (2)提高记录和现象系统的灵敏度; • (3)提高成像质量减少重复检查。
19
第2章 口腔放射生物学
• 定义:是对放射线的生物效应和致病作用 • 机制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20
第1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的 基础
• 电离辐射是指能引起被作用物质电离的射 • 线,分电磁和粒子两大类
21
:
一. 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
• 电磁辐射: • 1是以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变化
• 6 现已由单纯牙科放射学发展为口腔颌面放 射学,并逐渐发展为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
• 7 口腔颌面部介入性放射学和实验放射学开 始得以发展。
16
(二)历史人物
• 1 美国人C.E.Kells拍摄第一张根尖片。 2 芬兰人Vellebonna设计出曲面体层 机。
• 3 1971年英国物理学家Hounsfild创制了CT装置。 • 4 1961年iedses des plantes发明图像减影法。
32
二 涎腺损伤
• 1.临床表现:单一剂量 >10 Gy,口干,2~6
•
小时出现。
•
<10Gy 口干 6小时后出现。
• 2.剂量效应
• 浆液性腺泡高度敏感,2~5Gy明显变性,10Gy可 坏死。
• 3.照射后造影及病理形态改变
• 随时间延长,腺体功能逐渐降低。可发生废用性 萎缩。
33
• 4.放射对涎腺功能的影响 • 腮腺受照射10Gy后其流率降低50%左右,唾液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1
第一章 概述
2
一 学科内容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 内 容:
• 1口腔颌面放射生物学 • 2 口腔放射防护;
3
4
5
• 3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 4 牙及牙周组织病
变; • 5 颌面骨炎症;
6
7
8
• 6 颌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 • 7 外伤; • 8 涎腺疾病; • 9 颞下颌关节疾病; • 10 系统病在口腔、颅、颌面骨的表现 • 11 CT在口腔颌面部诊断中的应用。
而交变振荡向前运动的电磁波。 • 如:x线,r线----电离辐射 • 非电离辐射:无线波、微波、可见光、紫
外线。 • 波长短-频率大-能量高-穿透力大
22
• 电磁辐射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 子对产生转移能量
• 放射诊断-----光电效应 • 放疗--------康普顿效应
23
粒子辐射
• 定义:一些组成物质的基本物质,或由这 些基本粒子构成的原子核,通过消耗自己 的动能,把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第4节 口腔诊断用X线对机体组织 的影响
• E值:指当机体局部收到辐射时会引起相同
•
放射效应几率的相当的全身辐射剂量
•
的估算。
• 放射量大的全口牙片和曲面体层危害性比 放射剂量小的胸片小
• 小剂量X线潜在危险是导致白内障,潜伏期 10年。
43
第3章 口腔X线检查的放射生物学损 害和防护
30
• 皮肤:由轻到重 • 毛囊性丘疹与脱毛、红斑反应、水疱、及
坏死。
31
• 2.剂量与临床表现 • 伽马射线分割照射每次2Gy,累计20Gy, 可出
现融合性黏膜炎。 • 20Gy一次,隔2周则看不到累计效应。
• 3.照射口腔黏膜的病理改变 • 成纤维细胞浸润,易溃烂,放疗后一年内
避免使用义齿及吸烟饮酒
24
• 二、 电离和激发 • 三、自由基 • 四、靶学说和靶分子
25
五、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 要因素
• 1、辐射种类 • 不同种类的辐射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 • 2、辐射剂量 • 总的规律剂量越大,效应越显著但并不呈
完全直线。
26
• 3、辐射剂量率 • 定义: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 • 当大于0.05~0.1Gy/min是可能引起急性放
9
10
11
12
13
14
• (一)
二 发展简史
• 1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2周之后用于拍摄牙科X 片。
• 2 近30年,口腔放百度文库学才得以发展。
• 3 1968年第一界国际牙颌面放射学学术会议召开。
• 4 1987年我国召开第一界全国口腔放射学学术会 议。
15
• 5 口腔放射学现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年轻学 科。
成分Na 、Cl、Ca、Mg及蛋白成分升高, HCO3 降低,免疫球蛋白早期升高,后期降低。
34
• 三 对味觉的影响 • 累计剂量10Gy开始有损害,20~50明显增
加。 • 四 对牙合系统的影响 • 牙齿: 龋坏增多,口干 • 儿童接受30Gy,牙齿停止或发育迟缓。 • 成人65Gy,发生骨坏死。
射病 • 4、分次照射 • 多次给于的生物效应低于一次给予 • 5、照射方式 • 内、外、混合。
27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 1.种系的放射敏感性 • 一般来说进化越高,机体组织结构越复杂,放射
敏感性越高。 • 2.不同个体发育时间的放射敏感性 • 一般规律随个体发育过程而逐渐降低。 • 0.05~0.15Gy可杀死受精卵 • 受孕35天最容易致畸 • 孕龄妇女避免检查下腹部。如必须检查宜在月经
17
三 医学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 1 面对如此复杂的多种可供选择的影像学 检查技术,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深刻了解 不同检查技术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切实 和具体的帮助。 。
18
• 2 影像医生要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丰 富的工作经验及对疾病相关临床特征、发 生、发展规律及其病理学基础的深刻理解。 因同一种疾病的影像表现可以有较大的区 别,甚至完全不同;完全不同的疾病亦可 有类似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