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测量(讲义及答案)

合集下载

(密度)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问题—(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密度)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问题—(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6-3 测量物质密度地实验问题知识·解读一,测量固体地密度1,用天平测出固体地质量m。

2,用公式法,排水法,溢水法,重物法或针压法测出固体地体积V。

3,利用公式计算出固体地密度。

二,测量液体地密度1,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液体地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地总质量m2。

3,计算出液体地密度=。

典例·解读类型一:密度地探究实验例1,为研究物质地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 1铝块15420 2.72铝块210840 2.73松木11082164松木210200.5(1)将上表中地空白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其质量跟体积成________。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地不同物质,体积________。

(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液体密度地测量例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地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面各步骤前地字母按照正确地顺序排列_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地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地零刻度线处(2)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装适量盐水,放在调节好地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游码地读数之和为m 1。

b.把玻璃杯中地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地体积V 。

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读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地质量m 2。

d.计算出量筒中盐水地质量m 和密度ρ(由实验过程,完成下表实验数据地填写)。

密度的测量(人教版)(含答案)

密度的测量(人教版)(含答案)

密度的测量(人教版)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9分)1.测定石块的密度需要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①将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放入量筒,慢慢没入水中并记下总体积;②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④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⑤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④⑤①C.⑤①③②④D.③②⑤①④答案:B解题思路: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如果需要用排水法测体积,就应该先测质量。

因为,如果先测体积,固体表面沾的水会导致质量的测量值偏大。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刻度尺、天平和砝码D.天平(无砝码)、两只相同的烧杯、水、量筒、细线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公式,要测量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需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A:使用选项中的“刻度尺”可以测量长方体金属块的长、宽和高,从而得到体积。

但其它三种器材无法测量金属块的质量。

故该选项错误。

B:使用选项中的“天平和砝码”可以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使用“量筒、水、细线”可以测出金属块的体积。

故该选项正确。

C:使用选项中的“刻度尺”可以测出金属块的体积;使用“量天平和砝码”可以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故该选项正确。

D:金属块质量的测量步骤:①调节天平平衡,并把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左右两盘;②金属块放入左边烧杯,向右边烧杯中缓缓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

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金属块的体积可以使用选项中的“水、量筒、细线”测出。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3.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比水密度小的塑料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错误或多余的是( )A.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B.取一个铁块,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C.将铁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的水面差,就是铁块的体积D.将铁块和塑料块系到一起后再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记下水面差,就是铁块和塑料块的总体积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公式,要测量塑料块的密度,需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特殊方法测密度》 讲义

《特殊方法测密度》 讲义

《特殊方法测密度》讲义一、测量密度的基本原理在物理学中,密度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即:密度=质量÷体积。

通常情况下,我们直接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通过计算得出其密度。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直接测量质量和体积可能会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测量密度。

二、特殊方法测固体密度1、浮力法如果固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能在水中下沉,我们可以使用浮力法来测量其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 V₁。

(3)将固体用细线系好,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和固体的总体积 V₂。

(4)固体的体积 V = V₂ V₁。

(5)根据密度公式,固体的密度ρ = m÷(V₂ V₁) 。

2、漂浮法当固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会漂浮在水面上。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测量其密度。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m。

(2)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固体放入量筒中,用细针将其压入水中,使其浸没,记录此时水和固体的总体积 V₁。

(3)将固体取出,再次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 V₂。

(4)固体的体积 V = V₁ V₂。

(5)计算固体的密度ρ = m÷(V₁ V₂) 。

3、替代法如果固体的形状不规则,且难以直接测量体积,我们可以采用替代法。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 V₁。

(3)将固体浸没在水中,再加入与固体等体积的小铁块,记录此时水和铁块的总体积 V₂。

(4)取出固体和铁块,测量铁块的质量 m₁。

(5)根据铁块的密度计算出铁块的体积 V₃= m₁÷ρ铁。

(6)固体的体积 V = V₂ V₁ V₃。

(7)固体的密度ρ = m÷(V₂ V₁ V₃) 。

三、特殊方法测液体密度1、等体积法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空量筒的质量 m₁。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体的密度(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体的密度(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体的密度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如右图所示: (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 :1ml=1cm 3;1L=1000ml=1dm³; (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①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②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③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

2.测量固体的体积:(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相关的数据,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来。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排液法”间接地测定:V=V 2-V 1①下沉物体(如金属块、小石块等等)的测量方法;②漂浮物体(如石蜡、木块等等)的测量方法:沉坠法或针压法。

【例题1】要想一次较精确地用量筒量出125mL 的酒精,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

下列各项中,前面的数值是量筒的量程,后面的数值是量筒的分度值( )。

A .100mL 、1mL B .150mL 、2mL C .150mL 、5mL D .200mL 、10mL 【答案】C【解析】解:因为要一次量去酒精,所以A 不符合要求;最大量度为150mL 和20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要量取125mL的酒精,选用分度值为5mL的比2mL的更加容易精确,所以B、D不符合要求,C符合要求。

故选:C。

【变式1】要想一次测出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100g的煤油,有下列四种量筒可供选择,最好选用( )A.量程为50mL,分度值为2mL 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C.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5mL D.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2mL【答案】D【解析】解:煤油的质量m=100g,密度ρ=08×103kg/m3=0.8g/cm3煤油体积V=mρ=100g0.8g/cm3=125cm3=125mlA、B:因为要一次量取煤油,A、B都不能满足,因此答案A、B不符合要求;C、D:量程为0~200ml和0~25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0~250ml,分度值为2ml的量筒,所以D选项合适;故选:D。

密度的讲义

密度的讲义

一、密度1、密度定义:.●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1、密度的公式:m ρ= —-- (公式变形: m=ρv v=m / ρ)v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4)单位转化:: 1毫升 = 1cm3= 1×10-6 m3 1吨=1000千克=1×106克1毫升= 1×10-3升 1升=10 -3 m3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3、密度30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同种物质,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6.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13.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C.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7.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铝块、铜块、铁块(ρ铜>ρ铁>ρ铝),分别放在三个杯子里,水面升高最多的是(水未满出)()A.放铝块杯子 B.放铜块杯子 C.放铁块杯子 D.无法比较8.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3/4,则剩余气体的密度为()A.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8千克/米39.平常说“铁比木头重”,其实际含义是指()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体积比木头小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铁的重力比木头大10.甲、乙两个物体均匀的实心的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质量之比是1:2,则它们密度之比是()A.1:2 B.2:1 C.1:4 D.4:111.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质量为750克,改装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A.650克 B.750克 C.850克 D.875克3、测量小石头的密度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量筒B、天平C、酒精灯D、细线14.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1)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2)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3)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4)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顺序是()A.(1)(2)(3)(4) B.(4)(1)(2)(3) C.(2)(1)(3)(4) D.(3)(1)(2)(4)一、密度公式与单位的灵活运用1、一物体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20立方厘米,求物体的密度?2、一物体质量为500克,密度为2×103千克/立方米,求物体的体积?3、一物体体积为500立方厘米,密度为2×103千克/立方米,求物体的质量?二、密度公式的理解应用1、同种材料制成的甲和乙两球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为。

八年级物理下册《密度的测量方法》知识梳理(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密度的测量方法》知识梳理(含答案)

密度的测量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重要的测定性实验之一,是中考的常考点,考题一般涉及测量原理、测量工具、测量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测算结果、误差分析等,而用特殊测量方法的创新性实验则是中考命题的热点,着重考查实验方法、实验能力、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现将该实验的测量方法及其考题归类例析如下,以供复习备考参考。

一、常规方法测量依据密度公式mVρ=,用天平(测m)和量筒(测V)测量密度。

考题所给的待测物体可能不同,但测量原理与方法等基本上与教材实验类似,着重考查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容易出错的操作细节及相关问题。

要明确实验原理,会用测量工具,掌握实验方法,熟知测量步骤(完整性和合理性),根据测量量计算所测密度,对测量结果或实验方案作出分析评估等。

(一)测量固体密度测量方法:两测、一算。

用天平测质量;借助于量筒(量杯)和水,利用“排水法”间接测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所测密度。

该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不吸水、体积较小和密度大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测量。

例1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新买的马铃薯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①先将天平放在;再将游码移到。

在天平调节过程中发现指针所指位置如图1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②从马铃薯上取下一块,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其质量。

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置如图1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甲乙丙丁图 1③天平平衡时,右盘申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

④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再用细线吊着马铃薯块,使马铃薯块浸没在水中;两次量筒中的液面位置如图1丙、丁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测量,请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将测量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中。

(2)假设小明在完成实验后发现有一个砝码底部粘有污垢,则测得马铃薯的密度比其真实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小明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仰视,则所测得马.铃薯的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密度的测量方法》知识梳理(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密度的测量方法》知识梳理(含答案)

密度的测量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重要的测定性实验之一,是中考的常考点,考题一般涉及测量原理、测量工具、测量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测算结果、误差分析等,而用特殊测量方法的创新性实验则是中考命题的热点,着重考查实验方法、实验能力、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现将该实验的测量方法及其考题归类例析如下,以供复习备考参考。

一、常规方法测量依据密度公式mVρ=,用天平(测m)和量筒(测V)测量密度。

考题所给的待测物体可能不同,但测量原理与方法等基本上与教材实验类似,着重考查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容易出错的操作细节及相关问题。

要明确实验原理,会用测量工具,掌握实验方法,熟知测量步骤(完整性和合理性),根据测量量计算所测密度,对测量结果或实验方案作出分析评估等。

(一)测量固体密度测量方法:两测、一算。

用天平测质量;借助于量筒(量杯)和水,利用“排水法”间接测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所测密度。

该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不吸水、体积较小和密度大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测量。

例1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新买的马铃薯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①先将天平放在;再将游码移到。

在天平调节过程中发现指针所指位置如图1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②从马铃薯上取下一块,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其质量。

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置如图1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甲乙丙丁图 1③天平平衡时,右盘申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

④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再用细线吊着马铃薯块,使马铃薯块浸没在水中;两次量筒中的液面位置如图1丙、丁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测量,请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将测量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中。

(2)假设小明在完成实验后发现有一个砝码底部粘有污垢,则测得马铃薯的密度比其真实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小明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仰视,则所测得马.铃薯的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密度及其测量-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密度及其测量-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密度及其测量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公式:=ρVm ,推导公式有=ρm V ,=ρV m 。

(3)单位①国际单位:kg/m 3。

②常用单位:g/cm 3。

③单位换算:1g/cm 3=1×103kg/m 3。

(4)水的密度:ρ水=1×103kg/m 3,表示1m 3的水质量为1000kg 。

对密度公式的理解(1)同种物质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不同物质,体积一定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3)不同物质,质量一定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密度的影响因素(1)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密度变小。

(2)物态:同种物质的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例如:水、冰、水蒸气密度不同。

密度的测量 实验原理:=ρVm有天平、有量筒测固体密度注意事项:(1)先测量质量,再测量体积; (2)借助液体(水)测量体积;(3)若固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可采用助沉法或针压法测量固体体积。

Tips1:若无量筒、有烧杯时,可采用溢水法或标记法测固体密度。

Tips2:若先测量体积,物块沾水,会导致质量测量值偏大,密度偏大。

实验原理:=ρVm 有天平、有量筒测液体密度注意事项:(1)借助烧杯测量液体质量;(2)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 1,再次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m 2,则倒出去的(量筒中)液体质量为−m m 12。

常见考点:Q1:天平的使用与读数?A :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平衡螺母),左物右码;物体质量=右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左侧对应示数。

Q2:求待测物体的密度?A :从题目中分别得出待测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再根据公式=ρVm即可求得待测物体的密度。

Tips :(1)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测体积,这样由于烧杯内液体倒不尽,使得所测体积偏小,导致所测密度偏大;(2)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最后将液体倒出测质量,这样会因为量筒中有液体残留而使所测质量偏小,导致所测密度偏小。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密度试验是工程实验中普遍应用的一种试验,用于确定材料的密度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介绍密度试验的基本概念、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附上一些常见的密度试验题目及其答案,供读者参考。

基本概念密度的定义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其计量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密度试验的定义密度试验是一种利用密度计或水浴法等方法对材料的密度进行测量的试验。

方法密度计法密度计法是一种利用密度计进行密度测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浮力平衡原理对密度进行测量。

该方法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状态下密度的测量。

密度计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将密度计放入待测物质中,使其达到平衡。

2.读取密度计上的数值。

水浴法气体和固体的密度可以通过水浴法进行测量。

该方法利用浊玻璃比重瓶或小型密度管,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沉浮时的位移量和重量差值的方式来计算其密度。

水浴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在温度恒定的水槽内,将待测物质放在浊玻璃比重瓶或小型密度管中,浸入水中。

2.读取比重瓶或密度管中的水面高度,以及物体的质量。

3.计算出体积与密度值。

注意事项1.在进行密度试验时,必须注意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需要较高精度的试验,例如金属材料密度的测量。

2.如果使用密度计法测量液态或气态物质的密度,则需要进行温度和压力的校正。

3.在进行水浴法时,必须避免公称水温和实测水温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试题试题一有一块正方体铁块,其体积为8000立方厘米,重量为48公斤,求其密度,单位为克/立方厘米。

答案:体积=8000立方厘米重量=48公斤=48000克密度=重量÷体积=48000÷8000=6克/立方厘米试题二测定一根直径为8毫米、长度为100毫米的钢棒的密度,用密度计法测得其重量为15克,浮力为8.6克,求其密度,单位为克/立方厘米。

答案:重量=15克浮力=8.6克体积=重量÷(重量-浮力)×容积=15÷(15-8.6)×π×(4毫米)^2×100毫米=88.2立方毫米密度=重量÷体积=15÷88.2×10^(3) = 1.70克/立方厘米密度试验是工程实验中常用的试验之一,通过对本文中所提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更加准确和精确地测量材料的密度,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提供有力支持。

密度讲义

密度讲义

课 题密度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和内涵,对物质物理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讲解掌握与密度相关的基本计算,认识对密度考察的题型,能应对密度、体积、质量的综合题型,明晰三者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内容 一、密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密度=体积质量即ρ=Vm 3.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Kg/m 3),克/厘米3(g/cm 3)4.密度单位的读法:千克/米3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克/厘米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5.密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1kg/m 3=10-3g/cm 36.密度的含义:①每种物质都有它一定的密度,对同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两者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②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③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也有关.7.一些常见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密度见教材注意:查密度表可知(1)铜、铁、铝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铜>ρ铁 >ρ铝还要知道水,酒精,各种油,酱油,海水相互之间的密度比较(2)水的密度为1.0×103㎏/m 3,那么一桶水的密度是1.0×103㎏/m 3,一滴水的密度是1.0×103㎏/m 3,冰的密度为0.9×103㎏/m 3,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3)固体中金属的密度大,水银虽然是液体但它是金属,所以密度也大,气体的密度小.8.密度的物理意义水的密度为1.0×103㎏/m 3,它表示每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基础拓展1.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原理:ρ=V m ,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用量筒或量杯测出物体的体积V,根据密度公式ρ=Vm 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1)密度大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测量①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③用细线拴住固体放在量筒中使其浸没,测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 2;④计算出固体的密度ρ=12V V m -(2)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测量.①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③用细铁丝或大头针将固体按压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 2;④计算出固体的密度ρ=12V V m -2.液体密度的测量(1)用天平测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2)把杯中的液体倒出适量于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3)测出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m 2;(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Vm m 21-易错点:(不注意误差而选用不合理的实验测量方法)(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 2;(2)用空烧杯盛一定量的被测液体,并用天平称出质量m 1;(3)把烧杯中的液体(盐水)倒入量筒(杯)中,测出体积V ;(4)计算被测液体的密度Vm m 21-=ρ3.“合金”密度问题的解题思路“合金”指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配制不同浓度的盐水选种,盐水就相当于盐与水的“合金”,黄河水中泥沙的含量,金首饰中的含金量,运输过程中如何放置密度不同的物质才能既充分利用车厢容积又不超重等问题均属“合金”问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总体积等于各物质体积之和,总质量等于各物质质量之和,再依据ρ=Vm 列出有关方程联立求解.4.判断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方法(1)比较密度法:利用题设条件求出密度ρ,如果ρ=ρ物,物体是实心的,如果ρ<ρ 物,物体是空心的;(2)比较质量法:设物体是实心的,求出质量m ,如果m =m 物,物体是实心的,如果m>m 物,物体是空心的;(3)比较体积法:设物体是实心的,求出体积V ,如果V=V 物,物体是实心的,如果V< V 物,物体是空心的,且空 心部分的体积V 空=V 物-V例题: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 )A .铜球B .铁球C .铝球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讲解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Vm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因为ρ铜>ρ铁>ρ铝,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体积相等)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含有物质部分的体积最小的是铜球,所以中间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铜球,如图1—3—4示.选项A 是正确的.图1—3—45.巧测密度(1)无量筒测液体的密度原理:借助水和一只空瓶,用V 水= V 液转换的方法①测出空瓶的质量m 0;②测出满瓶水的总质量m 1;③测出满瓶液体的总质量m 2;④液体的密度ρ=321m m m -ρ水(2)无量筒测不规则固体的密度原理:借助水和一只空瓶,用V 固=V 水转换的方法①测出固体的质量m 1②测出满瓶水的总质量m 2;③将固体浸没水中并取出;④测出剩下水和瓶的总质量m 3;⑤固体的密度ρ=321m m m -ρ水 6.密度与温度(1)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由于一般物质都遵守热胀冷缩的规律,质量一定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膨胀,体积增大,密度变小.(2)温度能影响密度:其中气体最明显,固体、液体不太明显.温度对密度影响的实例比较多,如空调器安装时位置的选择、烧开水等.(3)风的形成: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4)水的反常膨胀:一般物质都遵守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水在结冰时体积要增大,如果膨胀受到阻碍会产生较大的力,可能有破坏作用,如在北方的冬天室外裸露的水管中的水在结冰时由于体积膨胀而将水管胀裂.经典例题例1.有一只空瓶的质量是250g ,装满水后称得质量是750g ,倒干净后再装满油称得质量是650g ,问这瓶里装的是什么油?分析:要想知道瓶里装的是什么油,就是要我们求出该油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可判断出该油的类别.说明: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对各物理量的脚标加以区别并能正确使用;运用公式计算时三者的单位必须统一,ρ、m 、V 三者在同一公式中应该对应于同一物质。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3课时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3课时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含答案

第6.3课时测量物质的密度1.结合学过的密度知识,想一想、填一填。

(1)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

(2)若想测量物质的密度,只要测出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通过公式__________就能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3)用_________测质量,用_________测体积。

2.观察如图所示的量筒,想一想、选一选、填一填。

(1)量筒是以______为单位标度的。

A.mLB.cm3(2)图中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同学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

答案:1.V m =ρ质量 体积 Vm=ρ 天平 量筒 2.mL 100mL 1mL 丙 50mL考点1 测量固体的密度【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原理:Vm=ρ2.天平的使用和读数:(1)天平的使用:①放(天平放水平);②移(游码左移0);③调(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④测(左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当最小的砝码放上太重时,去掉太轻时,应去掉最小砝码并调节游码);(2)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操作:3.量筒的使用和读数;4.实验装置5.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固体物块的质量为m ;②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 1;将待测小固体用细线拴住,轻轻地浸没于量筒内的水中;正确读出水面上升后的总体积V 2;被测小固体的体积:V=V 2-V 1;③石块的密度为:12V V m -=ρ【交流与讨论】6.误差分析:特殊情况密度表达式实验误差将物块放入量筒中,操作过程中有水溅出ρ=m V 2-V 1V 2偏小,密度偏大细线对测量结果有影响ρ=m V 2-V 1V 2偏大,密度偏小先测体积,再测质量ρ=m V 2-V 1物块沾有水,质量偏大,密度偏大7.特殊法测量密度;考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原理:Vm =ρ实验器材:量筒、天平、烧杯、盐水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1m ;②把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2m 。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含答案

乙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答案】A【解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密度的原理是:ρ=mV,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合理的步骤为:B、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1,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m2;则牛奶的密度为:ρ牛奶=m牛奶V牛奶=m1−m2V,可见,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不需要的。

11.(2021铜仁市)为了测量花生油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将烧杯中的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记下花生油的体积;②将待测花生油倒入空烧杯中,测出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③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平;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花生油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①③⑤C.④②③⑤①D.④①②③⑤【答案】B【解析】测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最合理的是:先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液体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再测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液体密度;故合理的实验顺序为: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平;②将待测花生油倒入空烧杯中,测出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①将烧杯中的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记下花生油的体积;③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花生油的密度。

综合分析,合理的步骤为:④②①③⑤。

12.(2021衡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D、樱桃取出时,沾了少量的盐水,使得测量剩余盐水体积偏小,樱桃体积偏大,由密度公式知,计算所得密度偏小,故D错误。

【拓展探究】20.我市引进的小麦新品种颗粒饱满,出粉率高,小红猜想这种小麦的密度可能较大,为此,她请教了相关专家,专家说:“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这种小麦的密度比水的大,具体的数值还需要你自己去测定”.于是,小红找来了天平、量筒和适量的水,请你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麦的密度,要求:(1)写出测量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2)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小麦密度的表达式.(3)测量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需注意什么事项?(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测量小麦密度的步骤是:①取适量麦粒,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②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量筒的示数V1;③把称出的麦粒放入量筒中,且全部没入水中,记下量筒的示数V2. (2)小麦的密度表达式为ρ小麦=mV2-V1. (3)为减小误差应注意的事项有:①除去瘪粒;②选用的小麦要干净;③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④小麦倒入水中后要适当摇晃,排出气泡;⑤小麦不要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⑥再次测量要换用新小麦等.【解析】(1)测量小麦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适量小麦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将小麦放入量筒并浸没在水中,读出小麦和水的总体积值为V2,则小麦的体积V=V2-V1,根据密度公式ρ=mV,已知小麦的质量m,小麦的体积V,就能计算出小麦的密度.(2)根据密度公式ρ=mV ,已知小麦质量m,小麦体积V=V2-V1,可得公式ρ小麦=mV2-V1.(3)根据密度公式ρ=mV,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小麦的质量和小麦的体积,减小实验误差就要减小小麦质量和小麦体积的测量误差,减小小麦质量测量误差就要做到:①除去瘪粒;②选用的小麦要干净;③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减小小麦体积测量误差应做到:①小麦倒入水中后要适当摇晃,排出气泡;②小麦不要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③再次测量要换用新小麦. 21.小华有一枚质量为3.1g的金币,经查阅资料知,制作金币所用材料的类别及密度如表所示黄金类别24K黄金22K黄金18K黄金密度(103kg/m3)19.2617.6515.45;不能,由于金币的体积太小,小于量筒的分度值【答案】80.4;1.2;1000;1.2【解析】(1)首先可以从丙图中读出皮球和剩余空气的质量是: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50g+20g+10g)+0.4g=80.4g。

2020中考物理重点知识专题九:密度的测量(解析版)

2020中考物理重点知识专题九:密度的测量(解析版)

2020中考物理重点知识专题九:密度的测量考点一:固体密度的测量1.(2019广安)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g;(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密度为kg/m3。

(4)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 、ρB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 ρB(选填“>”“=”或“<”)。

2.(2019丹阳)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矿石的密度。

(1)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右盘中加 5 g 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A.向左调平衡螺母B.向右调平衡螺母C.取下5 g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D.继续往右盘中加砝码(2)图甲是正确测量矿石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则矿石的质量是g;(3)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于是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乙方法进行测量, 矿石的体积是cm3,则矿石的密度是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若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再加一个烧杯,也可按以下步骤测出矿石密度:;①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m1②将适量水倒入烧杯并称出总质量m;2③将矿石放入烧杯内,标记此时水面位置;;④将矿石从水中取出,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称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矿石密度表达式为(水的密度记为ρ)。

水(5)实验步骤④中矿石从水中取出时带了一部分水,则测得的矿石密度(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2019莆田)小晗同学想测量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改进了实验,步骤如下:(1)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g;;(2)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3)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记录此时量筒示数为;V2(4)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量筒的示数为V;3(5)计算出塑料球的体积V= cm3,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6)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需再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讲解附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讲解附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3.学会测量液体和小石块的密度.自主探究一、密度的测量原理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密度是量(选填“间接测量”或“直接测量”).2.物质的质量可以用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来测量.二、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3.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4.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固体体积也利用量筒测量,即先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固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三、测量液体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四、测量固体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3.根据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课堂检测1.实验室里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和分度值,要求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前者标的是量程,后者标的是分度值)( )A.500 mL,10 mLB.100 mL,2 mLC.250 mL,5 mLD.50 mL,2 mL2.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3.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并画出相关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的是( )4.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A.20 g,1.0×103 kg/m3B.60 g,0.8×103 kg/m3C.60 g,1.0×103 kg/m3D.20 g,0.8×103 kg/m35.小平同学想知道一块均匀大岩石的密度,于是他从这块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用天平称得其质量是27 g,将其放入装有8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90 mL,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是kg/m3,它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6.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称量的小颗粒质量是g.(2)因小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小颗粒体积是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g/cm3.(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参考答案自主探究一、密度的测量1.ρ=质量和体积间接测量2.天平量筒或量杯二、量筒的使用1.液体体积2.mL量程分度3.垂直平行相切相切三、测量液体的密度4.ρ=四、测量固体的密度3.ρ=课堂检测1.C2.D3.B4.A解析: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V=0时,所对应的质量m为量杯的质量,故量杯的质量m杯=20 g;要计算液体的密度,可任选表格中的一组数据,如选取第三组数据可得到:m杯+m3=1.0×103 kg/m3.液=80 g,即20 g+ρ液V液=80 g,故ρ液==1 g/cm5.答案:2.7×103相等解析:小岩石的体积V=90 mL-80 mL=10 mL,则小岩石的密度为ρ= =2.7 g/cm3=2.7×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小岩石的密度和大岩石的密度是相等的.6.答案:(1)零刻度线平衡螺母147.6 (2)60 (3)2.46 (4)小解析:在调节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读数时把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表示的质量加起来,读游码时要读左端刻度线表示的示数,读得示数为147.6 g.颗粒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细铁砂的体积,总体积为160mL,细铁砂的体积为100mL,则颗粒体积为60mL.该物质的密度为ρ==2.46 g/cm3.若摇动不够充分,所测出的颗粒体积将比实际的偏大,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偏小.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能用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自主探究一、密度与温度1.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 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 升高,体积,密度; 降低,体积,密度.2.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3.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4.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1.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其基本思路:先求出该物质的密度数值,再查密度表确定属于哪种物质.此法可以来判断物质的真伪,如阿基米德判断皇冠的真伪.2.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由于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某同学找到质量为0.6 kg 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65L.试计算该地沟油的密度ρ;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0.93)×103 kg/m3]课堂检测1.体育课上用的“铅球”其实是用铜和铅混合而成的,关于“铅球”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比铜小B.密度比铅大C.密度介于铜与铅之间D.无法判断2.姗姗的妈妈为了增添家宴的喜庆气氛,自己调配了鸡尾酒,如图所示.这种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A.质量B.体积C.温度D.密度3.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水在温度升高时,体积一直变大B.水在温度升高时,密度保持不变C.水的温度从0℃升高到8℃过程中,密度先变小后变大D.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4.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立方体,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5.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6.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用所谓的“金砖”行骗,这些骗子一般自称:在田地里挖出一块(或祖传下来)质量约为300g的小长方体“金砖”,百分百黄金.因急着用钱不得不出手,要价很低,常使一些贪小便宜的人上当.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鉴定“金砖”是否为纯金,以揭穿骗局.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A.天平,B.刻度尺,C.大量筒,D.水,E.细线等.(1)你需要依据的物理原理是.(2)根据你的实验方案,应当选择以上哪些器材? .(3)根据你选择的器材,简要写出测量过程.参考答案自主探究一、密度与温度1.温度质量温度热胀冷缩质量温度变大变小温度变小变大2.热胀冷缩密度热胀冷缩密度3.变大变小变大变小4.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流动,可以使整个房子暖和起来.二、密度与物质鉴别1.基本性质不同2.0.92×103 kg/m3不能课堂检测1.C2.D3.D4.C5.C解析:因为水的密度大,冰的密度小,所以水结冰后体积膨胀,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将铝膜牢牢地压在了钢罐的内表面.6.答案:(1)ρ=(2)AB(或ACDE)(3)方案一:先用天平测出“金砖”的质量,然后用刻度尺测出“金砖”各边长,求出金砖的体积,根据公式ρ=求出“金砖”的密度,然后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对比,看是否为纯金.方案二:用天平测出“金砖”的质量,用量筒和水、细线测出“金砖”的体积,根据公式ρ=求出“金砖”的密度,并与密度表中的金的密度对比,看是否为纯金.解析:根据密度,可以鉴别和区分物质,所以本题可考虑测出质量、体积,求出“金砖”的密度,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对比,辨别是否为纯金.。

个性化讲义之密度及测量(附录答案)

个性化讲义之密度及测量(附录答案)

学科:物理 学段: 学生姓名 教师联系电话:教学内容密度及测量教学目标1、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建立密度的概念2、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3. 熟悉液体密度测量和固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方法以及误差分析教学重、难点 1.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熟悉液体密度测量和固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方法以及误差分析3、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探究问题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相同吗?铁柱78.2g铝柱27.3g探究问题2:体积不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有可能相等吗?1. 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反映了物质的某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在温度、压强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质密度总是一定的.密度的定义式:ρ=Vm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

说明: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有关;气体密度与压强有关。

2. 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 3) 换算关系:1克/厘米3(g/cm 3)=103千克/米3(kg/m 3)要求同学们:(1)理解密度定义和公式。

(2)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ρ水=⨯101033./kg m 要知道ρρρ铜铁铝>>3. 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密度ρ=Vm 为我们提供了测量密度的原理,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由公式ρ=Vm 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关于量筒的使用,首先要观察量筒(或量杯)的刻度,知道它的最大容量和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体积。

注意:读取量筒的数据时,若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以凹形底部为准;若液面是凸形的,以凸形的顶部为准.例如: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水面是凹面,如图示。

若用量筒测银的体积时,水银面则是凸面,如右图示。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密度测定)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密度测定)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密度测定)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常用的物理量,是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物质的重量和体积来求出其密度。

本实验利用吊秤法和水位计法分别测定不同物质的密度。

一、吊秤法测定密度实验器材:电子称、吊秤装置、砝码、试样(铁块、铜块、铝块、锌块等)。

实验原理:将试样通过挂钩架悬挂于天平下方,测得其重量;然后将试样完全浸入量满水的容器中,测出水位上升高度,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求得物质的密度。

实验步骤:1. 确定天平的零点,将待测试样挂于吊秤上,并测出其质量(m)。

2. 将已盛满水的容器放在桌面上,用木棍调整水平度并记录水位读数(h_1)。

3. 将试样放入容器中,让其完全浸入水中,此时水位上升高度为h_2。

4. 用吊秤将试样取出,记录重量(m_1)。

5. 计算物质密度ρ:ρ = m / (V_s - V_w )其中V_s为试样的体积,V_w为水的体积。

实验注意事项:1. 确保吊秤的准确性,及时校准天平的零点。

2. 确保试样完全浸入水中,避免空气被浸入水中影响实验结果。

3. 确保容器平衡稳定,避免水的波动和震动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器材:水位计、烧杯、试样(木块、塑料块、泥土等)。

1. 用水注满烧杯,记录水面高度为h_1。

2. 将待测试样放置于水中,记录水位的高度为h_2。

1. 测量时注意正确读取水位计的读数,避免读错或者漏读。

本实验通过吊秤法和水位计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物质的密度,验证了密度的定义。

实验中要注意保证实验器材的精度和稳定性,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避免误差的发生,从而取得高精度的实验结果。

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与练习

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与练习

11.4 测量物质的密度引例:有两种液体,要尽快判断出哪种液体的密度更大一些,你准备怎么办?智 能 提 要问:怎样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答:根据密度公式Vm =ρ来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因此,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

对于规则的几何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宽、高等有关数据,根据体积公式算出体积。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利用量筒(量杯)采用排液法测出但对于不规则且不沉于水的固体可用沉锤法,如测石蜡的体积,方法有二:(1)在量筒(杯)中放适量水V 1,用大头针压着石蜡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 2,则V 2-V 1就是蜡体积;(2)在盛水的量筒(杯)中放入一铁块,读出体积V 1,然后取出铁块并用细线与石蜡拴在一起,沉入量筒(杯)中,读出体积V 2,则V 2-V 1就是石蜡的体积,值得注意的是用此法测固体的体积,该固体必须是不溶于水的。

使用量筒(杯)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

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

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中 考 撷 要如何设计实验来测量物质的密度是最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解题思路则是如何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题中一般会因缺少量筒而无法直接测出体积,此时往往要利用水来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这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最后根据Vm =ρ 求出密度.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可操作性和最优化原则.因为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法可能有很多种,我们应该选择哪些最简单同时实验误差又小的实验方案. 智 能 归 例题型一 有关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题例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10-16甲为________cm 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 3 ,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培优提高”秋季班讲义(十二)密度的测量【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培优提高”秋季班讲义(十二)密度的测量【含答案】

一、密度测量1、实验原理:Vm =ρ 2、天平、量筒的使用及读数3、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步骤(1)测量固体的密度(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①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②测固体体积通常有两种测量方法:A. 排水法测(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再将固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水和固体总体积V 2,则固体体积V =V 2-V 1)B. 溢水法测量(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固体逐渐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V 溢,则固体体积V =V 溢)③根据Vm =ρ计算密度或写出密度表达式密度的测量202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培优提高”秋季班讲义(十二)(2)测量液体的密度①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 1②将烧杯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的示数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 2,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m 1-m 2 ④根据V m =ρ计算密度或写出密度表达式.二、误差分析(1)天平引起的①天平调平时游码未归零:测得固体质量偏大,所测固体密度偏大②砝码磨损或生锈:砝码磨损(缺角)导致所测固体质量偏大,密度偏大;砝码生锈(粘东西)导致所测固体质量偏小,密度偏小(2)量筒读数视线错误:俯视,使体积测量偏大,则密度测量值偏小;仰视,使体积测量值偏小,则密度测量值偏大(3)实验测量步骤引起的①测固体密度时:先测固体体积,再测固体质量,固体上会沾水,所测固体密度会偏大 ②测液体密度时:A. 把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时,量筒壁上残留少许液体,使质量测量值偏小,所测密度会偏小B. 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时,烧杯上残留少许液体,使体积测量值偏小,所测密度偏大(4)实验操作不慎:测固体体积时,有水溅出,则所测固体体积会变小,所测固体密度会偏大(5)固体吸水(火山石、吸水性大理石):由于物质的吸水性使测得的体积偏小,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三、常见实验测量方法1.直接法:直接利用天平及量筒测量出质量和体积进行计算2.体积等效法:在以知某种物质的密度的情况下,测量已知物质与未知物质质量比;进一步利用体积相等条件建立方程进行数学推导计算3.质量等效法:在以知某种物质的密度的情况下,测量已知物质与未知物质体积比;进一步利用质量相等条件建立方程进行数学推导计算例1、王华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点睛
密度的测量(讲义)
1.原理:ρ= 。

2.量筒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量筒的和。

常见的单位有mL 和cm 3,1mL=1cm3。

(2)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如图甲)。

(3)如图乙俯视读数偏,图丙仰视读数偏。

注意: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甲乙丙
3.测量液体(例:盐水)密度量筒(1)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盐水。

(2)实验步骤:
将待测盐水倒入烧杯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盐水和
烧杯的总质量m1;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并
记录数据;
用天平再测出烧杯中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
代入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4.测量固体(例:石块)密度
(3)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石块。

(4)实验步骤:
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
用细线将石块系住,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此时读出水和
石块的总体积V2;
计算出石块的体积V= ;
代入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ρ=。

1
2
3
4
5
1
2
3
4
5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测量液体密度
1.欲量取80mL 的食盐水,应选择()
A.5mL 的量筒B.50mL 的量筒
C.100mL 的量筒D.500mL 的量筒
2.下列是各种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要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
100g 的酒精(酒精密度为0.8×103kg/m3),应选用的量筒是
()
A.50mL,1mL B.100mL,2mL
C.250mL,5mL D.500mL,10mL
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量筒是用来取用一定量液体,读数时,
视线与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应是mL。

4.某同学为了测量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 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将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构记录在下表中。

烧杯与老醋的总质量/g
烧杯与
剩余老醋
总质量/g
量筒中
老醋的
质量/g
量筒中
老醋的
体积/cm3
老醋的
密度/(g/cm3)
第 3 题图
5. 用天平和水测定一个空玻璃瓶容积的实验步骤如下: (已知ρ水=1.0×103kg/m 3)
A .用天平称量装满水的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300g ;
B .用天平称量空瓶的质量为 100g ;
C. 利用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
D. 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E.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

(1) 请在步骤 E 的横线上将该步骤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2) 将以上各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在横
线上。

(3)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空玻璃瓶容积是
cm 3。

(4) 用上面的空玻璃瓶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在玻璃瓶内
装满该液体,用天平称得该液体和瓶总质量为 260g 。

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 3。

【板块二】测量固体密度 6.
小英同学想测量一个正方体小木块的密度,所需要的器材有天平、刻度尺。

下面是具体的实验步骤:
(1) 用刻度尺测量小木块的边长,如图甲所示,小木块的边长

cm ,经计算小木块的体积是 cm 3。

第 5 题图


(2) 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后,没有放砝码,而
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 m =
g 。

(3) 经计算知小木块的密度是
kg/m 3。

7.为确定某金属块的密度,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后,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 g。

(2)用量筒测金属块密度的体积,应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这里的“适量”的含义是指。

(3)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
金属块的体积V= cm3。

甲乙丙
(4)利用密度公式可得金属块的密度ρ= g/cm3,相当于
kg/m3。

三、回顾与思考
4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睛
1. m
V
2. (1)①量程,分度值②大 小
3. (2)④m 1-m 2 ⑤ m 1 m
2
V
4. (2)④V 2-V 1 ⑤
二、精讲精练
1. C
2. C
3. 液体凹液面,47
m
V 2 -V 1 4. (1)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
(2)BCA
(3)82.4,37.4,45,40,1.125 5. (1)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
(2)EDBAC (3)200 (4)0.8×103kg/m 3 6. (1)2.00,8
(2)4.0 (3)2.0×103 7. (1)39
(2)水能浸没金属块且浸没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3)5
(4)7.8,7.8×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