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合集下载

人教闽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闽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闽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春天的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词汇,描述春天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和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春天的特征1. 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

-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春天的特征。

- 学生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天的特征。

-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第二课时:春天的植物1. 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植物。

-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植物的认识和观察。

2. 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春天植物的特征。

- 学生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天植物的特征。

-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春天植物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 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学生对春天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 小组合作所需的材料。

五、教学建议-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时,动物的生长。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

2.能够描述动物的生长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难点,能够描述动物的生长特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幼儿园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2.准备幼儿园小动物的生长记录表。

3.准备幼儿园小动物的生长环境。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出示幼儿园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动物的生长特点。

2.学习新知,通过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生长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长过程。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动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并填写生长记录表。

4.展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与全班分享。

5.课堂练习,老师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生长特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动物的生长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二课时,植物的生长。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能够描述植物的生长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难点,能够描述植物的生长特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的种子和幼苗。

2.准备植物的生长记录表。

3.准备植物的生长环境。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植物的种子和幼苗,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生长特点。

2.学习新知,通过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并填写生长记录表。

4.展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与全班分享。

5.课堂练习,老师出示一些植物的种子和幼苗,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生长特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苏教版全篇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苏教版全篇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苏教版全篇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掌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内容,通过简单的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动物世界1.1. 学习目标:- 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1.2. 教学策略:- 利用图片、实物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讨论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2. 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2.1. 学习目标:- 了解不同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掌握植物的基本分类方法- 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2.2. 教学策略:- 利用实物、图片和植物标本等教具,生动展示不同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进行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3. 第三单元:日常物品与材料3.1. 学习目标:- 了解日常物品的材料组成和用途- 掌握一些简单的材料分类方法- 培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3.2. 教学策略:- 利用实物和图片等教具,生动展示日常物品的材料组成和用途-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利用问答、观察实验和综合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注意事项:- 本教案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以上为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苏教版全篇的简要内容,供教师参考使用。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新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表演和聆听,能够体会音乐情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演唱情绪活泼欢快的歌曲,并在学完歌曲后跟随老师根据声音准确唱出点名。

3、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并积极参与。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能够表达歌曲内容、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歌曲第二句、自制乐器、编排表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一些废旧物品:饮料盒、沙子、豆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师播放校园歌曲《去秋游》,生边听边律动进教室。

2、师操作多媒体,看有关郊游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3、“听!他们哼起了歌。

”师放《郊游》音乐,生结合图欣赏。

4、揭题:今天,我要带你们到大自然中走走、看看。

以类似的、熟悉的歌曲,以视觉、听觉的感触,初感大自然和郊游的气氛,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二、演唱活动。

(一)准备:组织排好队伍。

1.第一次听完整首歌:在教室周围排队的时候听音乐。

(二)出发:2、再听一遍整首歌:学生用手指指着旋律,教师用多媒体连接。

3、第三遍:学生原地行走或伴有手的摆动或简单节奏。

4.试着唱第一句和第二句,纠正音高和节奏。

5、“看!路上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锈”。

师边说边操作多媒体出示图片。

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师放第二句音乐,引导学生唱准音并声情并茂地歌唱带动学生的情感。

6、唱全曲:师问:“为什么来郊游?”“心情怎样?”生先跟伴钢琴唱,再与磁带伴奏唱。

7.通过声音看老师准确唱出点名。

(三)、到达:“到达目的的,你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想做的第一件事又是什么?”以“郊游“的过程为线索展开教学。

让学生在情景活动中熟悉歌曲。

唱好第一、二句的音准和节奏。

通过有感情地引导、演唱,从而解决“小难点”激发情绪,非常有感情的唱整首歌。

情境渲染,承上启下。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新版篇2一、教学目标: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案全本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案全本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案全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了解水的沸腾过程。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第1课:水的液态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液态特点。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水的液态特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2.2 教学难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3. 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状态。

3.2 探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液态特点和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2课:水的固态和气态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2.2 教学难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3. 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冰和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状态变化。

3.2 探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和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二单元:磁铁第3课:磁铁的认识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磁铁的基本性质。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2 教学难点:磁铁的吸引和排斥规律。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一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试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

能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2、情感价值观: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3、科学知识: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在学生对磁铁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对同一问题寻找不同的实验方法。

三、器材准备:磁铁、探究磁性的材料(导线、纸、橡皮、铁钉、泡沫、订书钉、钥匙、光盘、磁盘、塑料纸、玻璃片、布、回形针)、硬币、长颈瓶、记录表等四、教时安排:1课时5、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出示乒乓球,让其吸在自己的身上。

问: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回答,师板书《磁铁》)2、师:是不是有了磁铁乒乓球就能吸在任何物体上了呢?《学生答,师演示》到底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大家想不想来研究一下呢?(设计思路:充分使用学生认知基础和进修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味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起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1、教师提供材料,学生猜测分类(1)XXX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课件出示材料),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么多物体来测试吗?(课件展示文中小朋友的对话图)在这些物体中,有的能被磁铁吸引,有的不能被磁铁吸引,你们能将他们分成两类吗?(2)那好下面请资料员上来领取取材!(分发器材)学生分类!2、领取磁铁,进行考证(1)好!XXX发觉大家都已经分好了!那末同学们分的到底对不对呢?要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分对?你有什么办法?——用一根磁铁进行试验考证!(课件展示文中小同伙的对话图)(2)教师分发磁铁!学生验证!3、归纳总结,形成“磁性”概念(1)学生交流验证结果,教师课件展示。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周围的物体2. 动物和植物3. 空气和水4. 常见材料5. 力与运动6. 电和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变化、电和磁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物体、认识动植物、了解空气和水的性质、区分常见材料、探究力和运动关系、初步认识电和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放大镜、直尺、画笔、记录本、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动植物、自然现象等,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发表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章节名称。

2. 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列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

3. 图表:绘制相关挂图、示意图,辅助说明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我们周围的物体:观察家里的物体,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动物和植物:观察并记录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空气和水:实验探究空气和水的性质,如溶解、浮力等。

(4)常见材料:收集不同材料,分类并说明其特点。

(5)力和运动:通过实验,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6)电和磁:制作简单的电路,观察电磁现象。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研究,参加科普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同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

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设计意图】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

“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

“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举动一:磁铁能吸收什么物体?(1)师:磁铁为何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

(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册的表格里。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学生进行探究举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举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设计意图】(三)活动二:哪些物体是铁做的?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下册

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下册

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下册教案一:观察水的沸腾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2. 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 水壶、热水、火源、温度计、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水的沸腾现象,并提出相关问题。

2. 实验操作:教师将水壶加热,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4. 总结:教师总结水的沸腾现象的特点,并与学生一起归纳出规律。

教案二:探究空气的存在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及其重要性;2.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1. 空气球、吸管、瓶子。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空气是什么?我们能看到空气吗?”2. 实验操作:教师用吸管将空气吹入空气球,然后用瓶子封住空口,学生观察瓶子内的空气现象。

3.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4. 总结:教师总结空气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探讨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三:认识简单的机械设备教学目标:1. 认识简单的机械设备;2. 了解机械设备的作用和原理。

教学准备:1. 手摇风扇、扭力棒。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手摇风扇,并提问:“手摇风扇是如何工作的?”2. 实验操作:教师示范使用扭力棒使手摇风扇转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观察风扇的转动。

3.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4. 总结:教师总结手摇风扇的工作原理,并与学生一起思考其他机械设备的作用和原理。

以上是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的简要内容,通过这些教案,学生可以在简单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以及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了解春天的特点,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第2章《动物的秘密》:探索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3. 第3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重要性,了解空气的性质。

4. 第4章《力和运动》:探索力的作用,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然,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力的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植物的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并进行交流分享。

4.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空气实验,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气温上升、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2. 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生存环境等。

3.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占据空间、支持燃烧等。

4. 力的作用:推、拉、提、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附近的植物,记录它们在春天的生长变化。

答案:学生需根据观察到的植物,描述其生长变化,如发芽、开花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动物的特点,并说明它们如何适应环境。

答案:学生需根据教材所学,举例说明动物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观察其他季节的植物变化,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力的概念。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最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班级:任课教师:单元课程1.1磁铁能吸引什么课时备注2.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2.3磁铁的两极第一单元2.4磁极与方向磁铁2.5做一个指南针2.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2.1观察我们的身体2.2通过感官来发现第二单元XXX我们自己2.4测试反应快慢2.5发现生长2.3观察与比较2.6身体的“时间胶囊”1.1磁铁能吸引什么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①科学知识目标: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6.5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6.5.1磁铁能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②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简要讲述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③科学态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法认识事物。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中的第一课,首要通过“磁铁能吸引甚么样的物体”这个问题来举行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胆的猜想、实验探讨等得出磁铁能吸引铁质材料的物品,在拓展材料中又得出磁铁还能吸引镍和钴,终究培养学生能将运用磁铁巧妙灵活的解决生活中问题。

二.研究目标1.通过教师指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能够大胆的猜测出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2.通过教师的引导、实验探究等方式,能够正确说出磁铁能吸引铁质材料的物品。

3.结合实际,能够运用磁铁巧妙灵活的解决生活中问题。

三.研究重难点1.研究重点能够正确说出磁铁能吸引铁质材料的物品。

2.研究难点结合实际,能够运用磁铁巧妙灵活的解决生活中问题。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多媒体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沙子、橡皮、尺子、铅笔等)、磁铁等。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磁铁的两极》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磁铁的两极》教科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磁铁的两极基本概念、相互作用规律和实际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磁铁两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磁铁的两极》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磁铁的两极特性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在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中都非常积极。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学生们对科学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磁铁的两极基本概念。磁铁有两极,即南极和北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这一特性在许多科技应用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磁铁如何用于磁性挂钩,或是在电动马达中发挥作用。这个案例展示了磁铁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磁铁除了做玩具,还能用在哪些地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磁铁两极相互作用规律这个难点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我意识到,可能是因为我的讲解方式还不够直观,举例不够贴近生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生动、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合作意识较强,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我觉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细节,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案一:探究花的种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的结构及花的种子形成过程。

2.掌握观察花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科学》下册。

2.图片或实物花朵、种子。

3.显微镜。

4.实验器材:小刀。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呈现一张图片或实物花朵,引导学生观察,并发问:“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花朵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2.寻味花的奥秘(1)教师再次呈现花的图片或实物,并指着花的不同部分询问学生。

学生通过对花的细致观察,以及教师的引导,了解到花有花冠、花萼、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

(2)教师分发显微镜,让学生自由探究花的细节。

学生可以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花冠上的花瓣,花的中央的雄蕊和雌蕊等。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3.探究花的种子形成过程(1)教师介绍花的种子形成过程:受精-->花的雄蕊结实-->花的子房发育-->子房结实-->花的子房转变为果实。

(2)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形象地了解花的种子形成过程。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细节。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可以使用小刀将花的部分剖开,让学生通过观察花的内部结构,理解花的种子是如何形成的。

四、巩固与拓展1.小结与总结。

2.请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3.布置课后作业:观察家庭中的花朵,并画出花的结构图。

教案二:探究水的物态变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三个物态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

2.掌握观察物体物态转化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科学》下册。

2.实验器材:烧杯、热水壶、冰块。

3.实验用品:温度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用热水壶为学生泡上一杯热茶,引导学生观察热水冷却的过程,并提问:“你们觉得热水是怎么变凉的呢?”2.探究水的三个物态(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水的三个物态,引导学生观察并辨认。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主题一:我们周围的物体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2. 能够通过比较和分类,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归类。

主题二: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

2. 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主题三:动植物的世界1. 能够观察和描述动植物的特征和习性。

2. 能够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能够运用合作、交流、分享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有趣的物体》1. 认识不同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

2. 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

第2课《比较和分类》1. 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2.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如按形状、颜色等分类。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第3课《水的世界》1. 了解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

2. 学习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第4课《天气与季节》1. 认识天气现象,如晴、雨、风、雪等。

2. 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如地球公转、太阳高度角变化等。

第三单元:动植物的世界第5课《我们的好朋友——动物》1. 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动物,如鸟类、哺乳动物等。

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如捕食、迁徙、繁殖等。

第6课《植物的秘密》1. 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2.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1、认识常见的材料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教室或家里的物品,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初步认识常见材料。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张、金属等等,能观察并描述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

3、认识到一种物品可以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因此我们的生活才如此方便。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相互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物品,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这些材料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在初步认识各种材料的基础上学会辨认材料,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一些常见物品的图片、各种文具袋及文具、鞋子、活动手册、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家中的物品,看一看这些物品分别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初步认识常见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第一单元篇头的一首小诗:什么软,什么硬?什么重,什么轻?什么不怕水?什么不透明?什么容易碎?什么有弹性?经常辨一辨,感官更灵敏。

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想一想这首小诗中的问题,全班交流。

3、同学们:我们刚才讨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软,有的硬,有的不怕水,有的不透明……那为什么不同的东西会有不同的特点呢?因为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的。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认识常见材料。

4、板书课题:1、认识常见材料二、观察身边的常见材料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

2、出示教材第四页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这是老师家的客厅,你们看老师家的客厅漂亮吗?(漂亮。

)老师家的客厅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由什么材料做起来的呢?3、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客厅里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分别由什么材料制成的?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啊!老师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大家看出来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又是用什么材料做起来的?5、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说一说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6、教师指导并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概念加以纠正。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的】1.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磁铁可以吸引铁一类的物体2.根据已有的经历,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测和预测;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通过屡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3.感受对磁铁进展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通过屡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4.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学难点:通过屡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组: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提醒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1.出示钓鱼套件,提问:谁想来试一试?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

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答复后引出磁铁。

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

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4.提醒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二、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预设20分钟〕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组织反响,师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进展分类,按磁铁能吸、不能吸分成两类,记录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

2.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材料准备: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1〕说明实验步骤:1.编号;2.预测;3.实验;4.记录〔2〕各组领检测器材,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里。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学会依据太阳的位置区分方向。

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

2.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太阳的位置区分方向及冷热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发言,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舞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觉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太阳位置区分方向。

教学难点:利用太阳位置区分东、南、西、北。

教学预备1.小组活动:每组东、南、西、北、太阳、早、午、晚8张图片。

2.教师预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预设8分)1.太阳从哪里升起?(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索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2.你知道如何依据太阳的位置区分方向吗?(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动画)3.当我们来到大自然如何识别方向呢?让我们一起去操场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区分方向(预设22分)1.教师把学生带到操场,选出一组示范。

教师依据太阳位置确定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

找4名同学举着图片分别站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

一名同学举“早”站在东,一名同学举“午”站在南,一名同学举“晚”站在西方。

2.教师手举“太阳”图片边走边说,早晨在东、中午在南、晚上在西。

3.小组活动各小组分别确定方向,观看兵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东西?学生在记录单上登记各方向的东西。

沟通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三、带回学生争论:(预设5分)早晨、中午和黄昏,面对太阳我们如何推断前、后、左、右的方向。

争论一天中什么时间最热,记录我们的冷热感觉。

四、沟通总结:(预设5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怎样利用太阳区分方向?早、午、晚,什么时候最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五、板书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太阳东升西落早晨:太阳在东中午:太阳在南黄昏:太阳在西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中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1、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课:磁铁能吸引什么?科学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的磁性能吸引铁制物品。

2.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不能吸引哪些物品。

3.了解如何用磁铁判断物品是否为铁制品。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认识磁铁吸铁制品的性质。

难点:学会用磁铁判断不易识别的铁制品。

器材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小魔术:出示乒乓球和一张纸,让学生猜怎样让乒乓球停在纸上。

教师进行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为什么会粘在纸上?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 活动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1.教师问:为什么磁铁叫吸铁石?它只能吸铁吗?学生回答:因为它能吸铁,好像只有铁才能被吸住。

学生互相讨论,有些学生认为可能还有其他物品能被磁铁吸住。

2.教师提出: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

学生动手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练册的表格中。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磁铁主要能吸铁制品。

教师补充:这些物品具有磁性。

二) 活动二:磁铁能隔着物品吸铁吗?1.教师出示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和布条,并问学生:如果用这些物品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2.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实验结果。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磁铁隔着一些物品仍能吸住铁。

4.教师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品能吸住铁。

同时指出,“一些物品”指的是非铁制品。

因为磁铁隔着铁制品吸铁情况比较复杂,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

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回家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告诉教师。

三) 活动三:如何判断物品是否为铁制品?1.教师出示一堆硬币,询问学生:哪个硬币是铁制品?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老师判断?2.学生猜测,但没有确切答案。

3.教师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磁力使小车运动起来。

有些方法效果不佳,如用嘴吹或利用风力。

但有一种方法效果很好,只需要一块磁铁就能让小车运动起来。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案一:观察种子发芽教学目标- 能够观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过程- 了解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教学准备- 纸巾- 水- 种子- 小花盆- 笔和笔记本教学过程1. 介绍种子发芽的重要性和过程,并让学生思考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2. 学生分组观察种子发芽实验。

3. 每个小组将纸巾折成适合放入花盆底部的大小,湿润纸巾后放入花盆。

4. 将种子均匀分布在纸巾上,轻轻按压使其紧贴纸巾。

5. 每组按照不同条件进行实验,如给水、不给水、放在阳光下等。

6. 学生观察并记录每天种子发芽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7.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和结论,并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尝试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发芽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 学生可以用其他方法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如控制温度、光线强度等。

教案二:磁铁的吸引力教学目标-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吸引力- 能够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对磁铁的吸引程度- 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教学准备- 磁铁- 不同物质,如纸张、木头、铁钉、橡皮等- 笔和笔记本教学过程1. 介绍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吸引力,并让学生思考磁铁的使用和应用场合。

2. 学生分组进行磁铁吸引实验。

3. 将不同物质单独放置在桌面上,然后使用磁铁靠近这些物质并观察现象。

4. 学生观察并记录每个物质对磁铁的吸引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5.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和结论,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吸引程度。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磁铁进行实验,并观察其吸引力的区别。

- 学生可以将不同物质按照吸引程度进行分类,了解哪些物质对磁铁有较强的吸引力。

教案三:水的凝固和融化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凝固和融化的过程- 能够观察和记录水的凝固和融化现象- 培养实验和观察的能力教学准备- 冰块- 热水- 温水- 盖子- 温度计- 笔和笔记本教学过程1. 介绍水的凝固和融化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思考冰块的融化速度受什么因素影响。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苏教版全篇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苏教版全篇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苏教版全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2. 利用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认知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植物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科学态度。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动植物1. 第一课时:认识常见的植物教学内容:了解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草本植物等,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

2. 第二课时:探索植物的生长教学内容: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肥料等条件。

3. 第三课时:关爱身边的动植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的情感,学会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第四课时: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教学内容:认识简单的机械,如杠杆、滑轮等,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第五课时:身边的科学现象教学内容: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影子等,探究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3. 第六课时:探索身边的物质教学内容:了解物质的性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探究物质的变化现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掌握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1.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观察与比较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进行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看、听、闻、尝、摸等一系列的方法。

2、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巩固对多种感官的认识。

3、通过学习,明白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可以更确切、更全面的了解事物。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认识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水果若干、仿真水果若干、玻璃杯、滴管、酱油、自来水、塑料桶、大毛绒玩具、小毛绒玩具、铅笔、橡皮、钥匙、图片等等。

预习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感官全面地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通过感官来发现》,知道了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利用感觉器官观察周围的世界。

2、揭示课题:3、观察与比较二、聚焦教师引导:感觉器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一)探索实践一1、教师出示课本第31 页的上面两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

2、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3、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这两幅图中的五处不同点,教师引导并表扬那些找的又快又准的同学,颁发“火眼金睛奖”。

(二)探究实践二1、教师引导: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呢!下面我们再来考考大家耳朵的听力怎么样?2、出示器材:一个塑料桶、一个大毛绒玩具、一个小毛绒玩具、一串钥匙、一把小尺、一个杯子、一支铅笔等等。

3、测试方法:一人把物品丢进塑料桶,测试者背对着塑料桶,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扔进了桶里,并说明理由。

4、教师强调测试的要领:东西被扔进桶里的时候,要高一点,发出的声音要响亮一点,让测试者能够听到,并以此来判断。

这个实验可以反复的对比来听,同小组的每个同学都要有测试的机会。

5、学生分小组开始进行测试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测试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引导,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6、全班交流讨论,汇报测试的结果,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7、教师小结并表扬合作比较好的小组和听力比较棒的同学,颁发“最佳听力奖”。

(三)探索实践三1、出示实验材料:玻璃杯、自来水、滴管、酱油。

2、实验要求:往三杯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酱油,然后按照颜色深浅排序。

3、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杯中的水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多或者太少实验效果都不太明显。

酱油要用老抽,生抽或者白抽效果都不理想。

4、同小组同学合作进行实验,一人往玻璃杯中滴入酱油,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序。

5、实验结束之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排序的,按照什么方法排序的。

6、教师引导:我们除了对杯子中液体的颜色深浅进行排序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排序?7、学生交流讨论:可以对玻璃杯中液体的多少进行排序,还可以对玻璃杯中液体的咸淡进行排序……(四)探索实践四1、教师出示情境题: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堆水果,(相机出示一堆水果),不过,这堆水果当中还有一些仿真水果,看看谁能把仿真水果挑出来。

谁就能获得真正的水果奖品,吃到真正的水果。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仿真水果挑出来?3、全班交流讨论,预设:可以用手摸一摸,真的水果摸在手上凉凉的,而仿真水果没有这个感觉。

可以用手掂一掂,真正的水果是有重量的,而仿真水果比较轻。

可以用鼻子闻一闻,真正的水果有水果的清香,而仿真水果是没有的。

可以用手掐一掐,真正的水果一掐,果汁就会冒出来,而仿真水果掐了也没用。

……4、学生提出自己的辨别方法,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学生提出来的方法进行验证。

5、教师小结:看样子这个问题难不倒大家,大家的方法真是变化多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仿真水果给挑出来了,你们可真厉害。

下面谁来说一说,在挑仿真水果的时候,运用了我们的哪些感官?6、引导学生明白挑水仿真水果的时候,运用了我们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官,进一步复习学习的内容。

四、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多种感官来观察与比较不同的事物,下面谁来说一说,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呢?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同学们,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比较和观察,可以对事物有一个更全面、更确切的了解。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一定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测试与反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翻拍手游戏中,我们会用到皮肤、眼镜等感觉器官。

2、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3、大多数情况下,感官都是协同作战的。

能力目标:1、通过“测定反应快慢”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汇报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教学准备:1、实验用具:8支30cm长的塑料尺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15cm长的塑料尺。

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测定反应快慢”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游戏情境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学们熟知的翻拍手的游戏。

设计思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态。

2、创设问题情境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

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

回到课堂学习当中来。

二、探究实验1、做一个“反应速度尺”玩抓尺子的游戏2、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设计思想:由于不同的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同,教师可从中抽出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最终确定探究以下四个问题:①抓尺子的游戏需要用到那些感觉器官?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2)作出假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根据教师的提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如下假设:①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训练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3)制定计划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推荐的具体方法,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

并讨论以下内容:1、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2、抓住尺子时,应怎样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每次测量时,读取数值的方法应当一样吗?3、每个人的测量次数应该是几次?4、人员分工(分工明确,合作愉快,提高效率)5、记录结果是否需要设计表格?怎样设计表格?(4)实施计划本节课共探究四个问题,所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分组选试验课题。

做完实验后,小组长负责填写表格并计算出全组的平均值。

教师巡回指导,观看学生分组实验情况,对操作不正确的地方给予纠正。

(5)得出结论由组长公布每一组的实验结果,并针对数字进行说明,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学习目标1. 能够搜集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料;愿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观察和测试,找出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了磁铁。

2. 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能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能对“磁铁的应用实例中用到了磁铁的什么性质”作出说明。

4. 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分享自己寻找的有关磁铁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难点重点:寻找发现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品应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难点:电器中磁铁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讲述故事:晋朝时,马隆率兵讨伐叛军。

他下令把大量磁石堆放在通道两侧,身披铁甲的叛军进入夹道时就像中了定身法,马隆一举胜利。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马隆是怎么胜利的吗?生:磁石(磁铁)。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古代人应用磁铁的例子?(引领学生简单了解司南、罗盘的发明和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师:这两个实例中用到了磁铁的什么性质?我们还学习了磁铁的哪些性质?教师以课件出示:磁铁能吸引铁制物体;磁铁两端极磁力最大;磁铁的两极分别叫做N 极和S 极,且具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二、自主探究(一)找找磁在生活中的应用师:古人都知道应用磁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人们越来越聪明,科学技术也这么发达,现代人是如何利用磁铁的?师:同学们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搜集到了很多有关磁应用的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资料同其他人分享一下。

组织小组交流。

(二)哪里有磁铁?教师出示小电动机、小喇叭和话筒,并请学生观看解剖图,问:同学们想一想,这里面有磁铁吗?学生思考回答。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教师提供实物、大头针和曲别针,检验方法由学生选择,学生提供方案并实施后,教师对结果进行点评。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台机器,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磁铁的位置吗?思考为什么磁铁要放在这个位置,它是应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有什么好处?(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还有哪些家用电器用到了磁铁,使学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有初步的了解。

)(三)磁悬浮列车师:目前比火车还快的车是什么车?你知道图上列车的名字吗?(由此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

)师:磁悬浮列车所采用的科学原理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

你们能利用环形磁铁模拟磁悬浮列车工作吗?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感受“磁悬浮”的力量。

三、拓展延伸师:你们知道吗?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

录音机就是用磁带来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也是用磁来储存信息的。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磁应用的图片或实物,如磁带、磁卡、磁记录示意图等,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从而丰富学生关于磁记忆的认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