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生命之源——水 全国通用

《生命之源——水》综合实践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水的重要性,了解水资源的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感受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懂得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从小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和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资料、调查讨论、计算、合作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养成爱护水资源和节约水资源的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介绍水在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搜集水的用途、水资源现状、污染水、浪费水的现象及节水方法等资料、图片。
实践形式:(1)收集资料和信息;(2)研究、实践和亲历感受;(3)小组交流和合作;(4)宣传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感受水的重要性。
1、导入:请同学们猜猜看“一种东西真奇妙,无形无色无味道,动物植物离不了,竹篮装它全漏掉。
”(水)2、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够快!对,就是水,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生命之源——水》这一课题。
生齐读。
二、综合探索(一)了解水的用途1、师: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查资料,说一说: 我们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展示课件:水有哪些用途呢?(生答)2、同学生知道得真多,你是怎么收集到这些信息的?(仔细观察、善于积累)老师也准备了一组图片,请看(展示图片)3、学生谈观看图片后的感受(二)了解水资源状况1、导语: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水,可见水多么重要,那你们想不想了解我们可用的淡水到底有多少呢?(想)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调查了水资源状况,下面请他们上来做出汇报。
2、学生做水资源状况汇报3、小结:是的,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调查到这些信息的?(网络收集、查阅资料)(三)了解水的浪费现象1、导语:我国的水资源已经缺得不能再缺了,可是令人痛心的是,水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居然到了惊人的地步。
谁来说说看,水都浪费在了什么地方?2、学生汇报3、(课件展示)浪费水的图片(四)水受污染1、导语:我们身边的水除了被浪费之外,还有一个严重的现象,那就是污染。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推荐5篇)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推荐5篇)第一篇: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活动目的: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知识与技能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六年级下册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实践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分数的基本概念1. 学生回顾分数的定义,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2. 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分数的计算。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如何分配物品等。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2. 教师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课堂实践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教师给出的数学问题。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相关的数学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学生评价1.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通过同伴评价,了解彼此的学习情况,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教师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与百分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与百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及常见的表示法;2.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3.学会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计算百分数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百分数的概念;2.百分数的读法、写法、意义及表示法;3.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转换;4.初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百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2.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转换。
四、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及投影仪;2.教学PPT;3.教案、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进行课堂开场,通过提问学生的日常经验和认知引入;2.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直观感受0.5、50%、1/2这三种不同的表达方法代表的含义;3.老师简单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
2. 发现问题、巩固知识1.教师展示一个表示成百分数的三位数,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特殊数字,并提问这个数字表示什么?2.建构出现问题的情境:如果一份工资涨了20%,那么表示为百分数是多少?3.导入幻灯片,介绍课堂要学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常见表示法,以及它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3. 提供练习、自主巩固1.阅读和解决相关的题目,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老师把练习题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写下答案,再分组进行讨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巩固。
4. 拓展知识、提升能力1.准备一些幻灯片或者实物,在课堂上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提升对百分数的理解和使用;2.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制作一张消费记录表,鼓励学生们把日常花销数据都转化为百分数的形式,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3.老师可以设计出关于百分数的小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5. 总结、检验1.整合课堂知识,做一次全方位的复习和总结;2.教师可以出相关试题并进行测验,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3.老师或者学生进行一个总结性的发言,让全班学生一起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和复盘,让大家在课堂结束之前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
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一课小读者与大作家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读名家的作品,不仅要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有自己的见解。
2.选读一位或几位你感兴趣的作家的作品,和同学交流见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通过不同的形式采访作家,在与名家进行思想碰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运用阅读.调查.研究的方式体会作家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创作源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名作家的作品进行品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自己的见解。
2.通过不同的形式采访作家,在与名家进行交流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要求学生课前精读一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教师准备电子课件(课本中的朗读材料)。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最喜欢阅读哪类作品?为什么?但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怎样的作品才最适合我们?……二、作家与读者:作家写作时要考虑作品的阅读对象,而读者阅读作品就是和作家对话.交流思想.探讨问题。
阅读《岁久情愈真》,了解读者从作家那里获得了精神食粮。
三、阅读思考。
1.读《蜘蛛大婶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小组交流:①文章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②文章中还有哪些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3.将交流的观点填入P5的“谈一谈”中。
4.教师小结。
5.阅读作品《爱的教育》——“灾难”,你有什么感受?四、实践探索,了解分类的好处。
1.针对课前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谈自己的读后感。
2.你认为要读懂一篇优秀的文章,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3.以语文教材为例,如果我打乱课文的排列顺序和目前的分组做比较,你觉得哪种更好?为什么?4.教师小结:将作品进行分类,更有利于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时,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从而找到更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方式,提升自己。
5.大屏幕显示一组同类文章,学生阅读后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五、实践活动(采访作家)。
1.你觉得采访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2.你准备在采访时提出怎样的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针对采访需要注意的问题做补充。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综合实践:生活与百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综合实践-生活与百分数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2. 百分数的计算:包括百分数的转换,百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3.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折扣、利率、税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场打折、存款利息等,引入百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进行解决,如计算折扣后的价格,计算利率等。
4.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百分数的掌握程度。
3. 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评估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
2. 教具:计算器、黑板、粉笔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百分数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百分数。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谁的套圈水平高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谁的套圈水平高01.活动主题为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开展套圈游戏活动。
请你比一比,谁的套圈水平高?02.活动说明通过套圈活动,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百分数可以对随机数据进行刻画与表达,认识到百分数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判断和预测,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培养数据意识。
具体可作如下设计。
(1)如表7,先只出示1号和2号同学的套中次数。
让学生经过讨论知道,只有套中次数的数据,无法比较判断。
然后出示1号和2号同学的套圈总次数,再经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关键是要找到套中次数与套圈总次数的关系(命中率)才能进行比较。
(2)出示3号和4号同学的套圈总次数和套中次数,让学生自主尝试进行比较,体会统一比较标准的重要性。
再通过对不同标准的比较,感受以百分数为标准进行比较既直观又方便。
(3)深入讨论:如果这四名同学再进行一次同样的套圈比赛,排名还会是这样吗?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对随机数据的刻画与表达,体会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发展数据意识。
教学中需要体现出百分数对随机现象和数据表达的统计价值,在对随机数据信息不断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中发现规律,为判断和决策提供服务。
03.活动设计活动一:感受两个数的关系1、师:为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开展套圈游戏活动,请你比一比某班第一小组中的1号和2号同学谁的套圈水平高?2、出示表中相关部分,师:1号套中9次,2号套中5次,你能判断谁的水平高吗?生1:因为9>5,所以,1号水平高。
生2:不一定,因为总数我们不知道,假如1号套了100次中9次,2号套了10次中5次,就是2号水平高了。
3、师:看来需要将套中的和套了的次数联系起来看。
出示1号和2号同学套圈总次数“20次”和“10次”,师:现在可以判断谁水平高吗?生1:算差,比较未套中次数。
生2:这样也不行。
例如1号套了10次,2号套了6次,每人套了的次数与套中的次数都是相差1次,也就是都有1次未套中,但他们套圈水平应该不一样。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身边的科学1.1 走进科学实验室1.2 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2.第二章:生活中的数学2.1 购物中的数学2.2 旅行中的数学3.第三章:我与环境3.1 环保小卫士3.2 垃圾分类与回收4.第四章:我们的传统节日4.1 春节4.2 中秋节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数学、环保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交流等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数学、环保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购物、旅行中的数学计算。
垃圾分类与回收的实际操作。
2. 教学重点:科学、数学、环保和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
实践活动中合作、探究、交流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购物清单、地图、环保宣传材料、传统节日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计算器、画图工具、垃圾分类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清晰、系统。
2. 采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增加趣味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科学实验报告、购物清单计算、环保宣传画、传统节日手抄报等。
2. 答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数学、环保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竞赛、活动。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从节约一滴水做起”活动内容:在课前测量一滴水的重量,然后在课堂上统计出一滴水的平均重量值和全国13亿人每人节约一滴水的总量值,引出做有关水资源的电子作品,分小组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共同设计出本组电子作品。
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增强数学意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以及测量方法,掌握体积、容积、重量单位之间的转化。
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生能在团队中自主组织活动,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共同工作、研究出成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世界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课前实践活动研究一滴水的重量。
2、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
活动过程:(一)、用世界水危机这一事实导入活动:3月22日是什么日子你们知道吗?看来这个日子不被大家所重视,它是“世界水日”(电脑显示世界水日宣传图片)。
目前水危机已是全球性的事实,据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们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
3月22日到3月28日是中国水周,在这一周里老师已交给你们一个任务,研究一滴水的重量,现在大家来说说,你是怎样采集到一滴水的?(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全球已形成水危机,而节约用水又不被学生所重视,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更不为学生所知,引导学生对水问题的探究,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恰当利用信息引起对水资源的关心,引起对世界水危机这一事实的重视,并在测量一滴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积极主动探索,融各学科知识为一体,激发他们创新。
)(二)小组合作交流测量一滴水的的方法你们的办法真不错,那你们又是怎样测出一滴水的重量的呢?肯定也有不少方法吧,今天把你的实验成果带来先小组互相交流,互相提出建议,再向全班同学展示怎么样?(三)向全班展示实验成果:1、各小组逐一汇报测量方法和数据,教师在表中记录数据。
2024年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多场景)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多场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活动一:测量与估算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和估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材料:米尺、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测量对象(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步骤:(1)教师讲解测量和估算的基本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和估算,记录结果。
(3)学生汇报测量和估算的结果,教师点评。
2.活动二:几何图形的制作目标: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步骤:(1)教师讲解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制作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3)学生展示制作的几何图形,教师点评。
3.活动三:数学游戏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材料:数学游戏卡片、计时器等。
步骤:(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速算比赛、数学接龙等。
(3)学生汇报游戏结果,教师点评。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布置好活动场地。
2.导入: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主题。
3.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活动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如测量和估算的准确性、几何图形的制作精美程度、数学游戏的完成情况等。
3.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活动内容和难度,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上册全册

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数学课教学目标- 学习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能够灵活运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整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整数的加法运算3. 整数的减法运算4. 整数的实际应用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整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整数的意义和作用。
步骤二:概念讲解- 介绍整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与学生一起讨论整数的特点和规律。
步骤三:加法运算-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规则,进行相关练习。
步骤四:减法运算- 介绍整数的减法运算规则,通过实例让学生巩固掌握减法运算方法。
步骤五:实际应用- 利用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整数概念和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多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如解决具体问题、设计数学游戏等,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教案二:语文课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和理解2. 词语解释和运用3. 作文写作和创新思维拓展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制定小组合作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步骤二:课文阅读和理解-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三:词语解释和运用- 通过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学习词语解释和运用方法。
步骤四:作文写作和创新思维拓展- 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进行作文写作,并鼓励他们展示创新思维。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文质量等进行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案的大致内容和步骤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和语文能力。
具体教案中的细节和活动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节约用水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每个人的责任,而作为学生更应该积极参与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我们决定开展一场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并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一、活动主题: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二、活动目的: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掌握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活动内容安排:1.学习水资源知识: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我国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引导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紧迫性。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水源地进行考察,了解水资源的来源和利用情况,感受水资源的珍贵。
3.数学实践活动:设计节约用水的数学实践活动,如计算家庭用水量、比较不同用水方式的节水效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深入体会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制定水资源保护计划:让学生结合实践活动,制定个人或班级的水资源保护计划,包括节约用水、杜绝浪费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并进行实施。
5.总结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分享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活动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水资源保护计划的执行情况、总结报告的内容和质量等方面对活动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和节约意识。
五、活动预期效果:通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节约用水观念,加强学生对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使数学知识得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结语:通过此次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节约用水观念,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体会到水资源的珍贵,培养起节约用水的习惯,为未来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也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适合五六年级)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适合五六年级)[一: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适合五六年级)]活动内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旅游中的常见问题。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
活动目的:1.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和时间等数学知识来解决旅游中的有关实际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2.在比较、分析、观察和思维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决策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品质;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并有机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简易北京旅游地图、列车时刻表、方案设计表。
活动过程:活动一:旅游之前细准备一、情景导入(多媒体画面)小岚和大林两家是一对好邻居,他们两个也是一对好朋友,不过小岚今年刚上二年级,已读五年级的大林自然就肩负起了做哥哥的责任。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恰逢中国两件盛事——2008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梦圆世界杯。
两家大人经商量决定后来一趟“欢乐北京五日游”,计划游玩以下这些景点: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圆明园、颐和园和长城。
但是他们把旅游的一切准备工作都交给小岚和大林去完成。
这可愁死他们俩了!他们只好请大家帮忙了。
二、活动前交流(一)了解学生的旅游情况,说说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二)提供活动中需要的用具:简易北京旅游地图、方案设计表、列车时刻表等。
(三)说明活动要求:分小组讨论,可借助于多种渠道,如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等。
三、方案探究(一)小组讨论。
初步制订包括各项费用的预算工作、日程安排、必备行礼等内容的计划。
(二)按计划分工合作。
由组长记录你们得到的认为最有用的信息,并善于从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保证旅途顺利愉快!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好!(三)交流设计方案1.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方案,并说说获得信息的方法。
《校园运动场设计——我是小小“测算师”》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作业设计方案

《校园运动场设计——我是小小“测算师”》六年数学综合实践作业设计方案第一板块“操场平面图测绘”实践活动一、活动准备1. 了解测量操场和绘制平面图所需工具及用法。
2. 准备测绘工具,能正确使用。
3. 公布运动场功能区域划分4. 根据区域划分,将学生进行分组。
1. 创意构思“我的运动场我设计” ,将所有功能区合理布局,注意合理性和科学性。
2. 实际测量运动场数据。
(1)老师将学生带到操场,讲活动要求:①组长组织学生到相关功能区;②测量运动场区域总体尺寸与功能区布局数据;③分区域测量,采用各自准备的工具准确测量;④绘制草图,记录数据。
(2)组长带领组员完成测量,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安全。
(3)完成测量的小组到指定区域等待,所有小组完成测量后由老师带回教室。
3. 各组将测量的数据与设计所需尺寸进行比对:能否安放得下,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4. 调整设计图纸布局。
5. 按比例设计平面图。
三、活动总结1. 从运动场规格了解、实地测量、布局设计、绘制平面图进行总结,在实践过程中注意收集过程资料。
2. 教师总结。
第二板块“操场找平面积收方”实践活动一、活动准备1. 教师了解需要收方的区域,以便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下发任务。
2. 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
3. 抛出问题:(后勤提供的短视频),各组商讨收方方案。
(比如可商讨:需收方区域不是规则图形时怎么办?怎么确定图形的边长?用什么工具测量?测量工具谁准备?)1. 老师将学生带到操场,讲活动要求:①组长全权负责;②严禁在操场奔跑嬉闹;③分散测量,不要都围着一个区块测量,如果一个区块有两个以上组时,请按秩序测量,不得争抢;④不得干扰别人测量。
2. 组长带领组员完成测量,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安全。
3. 完成测量的小组到指定区域等待,所有小组完成测量后由老师带回教室。
4. 各组根据测量的数据完成方量计算。
5. 各小组进行活动总结。
三、活动总结1. 各组进行交流汇报。
2. 教师总结。
第三板块“运动场分区域预算”实践活动一、活动准备1. 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
《数学综合实践--节约用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综合实践节约用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百分数》的实践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运用百分数知识进行分析;设计节约用水的措施,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应用,能够运用百分数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情况进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百分数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情况进行分析,设计节约用水的措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调查表、计算器、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水资源状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引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调查分析(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学生可以借助调查表进行记录,如:洗澡时间过长、水龙头未关紧等。
3. 数据分析(10分钟)各小组将调查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出浪费水资源的占比。
如:洗澡时间过长的占20%,水龙头未关紧的占15%等。
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浪费的严重性。
4. 设计节约用水措施(10分钟)让学生结合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提出节约用水的措施。
如:洗澡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如:洗澡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的措施实施后,可以节约20%的水资源。
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数据分析以及节约用水措施。
通过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浪费水资源现象占比节约用水措施洗澡时间过长 20% 洗澡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水龙头未关紧 15% 及时关闭水龙头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本节课的调查结果,写一篇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同步配套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综合实践活动《绿色出行》-人教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绿色出行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绿色出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为环保出行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其次,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在讨论绿色出行的问题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合理的建议。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思考、交流,他们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重点难点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此外,学生在总结回顾环节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绿色出行等。这些问题提醒我,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点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引导,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最后,本次教学让我认识到,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绿色出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小学六年级上全册综合实践教案

教案一教学内容: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的认识与运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读写小数;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将小数与分数进行转化;能够灵活运用小数进行四则运算。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小数的认识与读写;2.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3.小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1.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2.小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通过比较图中不同长短的线段来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小数与整数的不同之处。
2.回顾学生已学过的分数知识,并与小数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二、概念讲解与拓展(25分钟)1.展示小数的表示方法,如0.1、0.01等,并解释小数点的作用和意义。
2.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读写小数,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灵活应用小数进行问题解答。
3.引导学生利用小数和分数的关系进行转化,如0.25可表示为25/100。
三、巩固练习(3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给一些小数和分数的例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找出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化方法。
2.教师巡视各组的讨论过程,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3.随堂练习:在黑板上出示一些小数和分数的例题,让学生上台解答,让全班同学评论答案是否正确。
四、拓展延伸(30分钟)1.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小数进行四则运算,如加减乘除等,并与分数进行对比。
2.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打折折扣等,让学生通过小数计算结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小数的认识与运用,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小数相关的规律和技巧。
2.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难。
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了解学生对小数与分数转化的掌握情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关于鸡鸭鹅孵化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关于鸡鸭鹅孵化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关于鸡鸭鹅孵化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
六年级数学知识融合鸡鸭鹅孵化期习题,是常规教学课程扩展学习,充分发挥及体现课堂扩展学习主题实施活动。
本活动是在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实践活动基础上,扩展出来的一个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鸡鸭鹅孵化期习题,让学生理解鸡鸭鹅的孵化期的奥秘。
二、活动内容
(一)、介绍孵化期
教师介绍鸡鸭鹅孵化期的概念,包括孵化时间、孵化温度等,利用图片、表格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分组练习
把学生分为小组,每组6-7人,在小组内进行孵化期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使用彼此资源进行综合的练习;
(三)引导数学分数
运用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利用游戏形式对学习过程进行有趣的引导,融汇数学分数乘除法,和鸡鸭鹅孵化期的习题,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情景相结合;
(四)探究讨论
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探究讨论,讨论自己探究到的新内容,及学习内容中出现的个人困惑,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思路,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
三、展现效果
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更加充实的掌握知识,并且以小组的形式融汇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分数乘除法解决鸡鸭鹅孵化期习题的能力,同时也形成了团队意识,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合作性。
四、体会感悟
本次活动,我体会到了学习数学不仅仅只是学习数字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综合利用一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体会,进一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内涵,并加深对学科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备课组2012学年第二学期《早餐的学问》(3课时)一、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1. 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2. 跟家长买一次早餐3. 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一)制定活动方案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好。
早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
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
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
(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
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
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
(课件强调:单一)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
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
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
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
《圆的秘密》
活动内容:根据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数学课本第一单元“圆”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圆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
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活动渗透美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1、让学生通过网络、杂志等途径收集圆周率的历史。
2、分成若干小组。
活动学具:档案夹、铅笔、彩笔、A4纸、橡皮、直尺。
活动过程:
1、学生优化组合,确定分组。
2、小组分工,明确任务,收集资料。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可选用日记、绘画、介绍、表
演等方式汇报。
)(引导学生思考:在交流过程中,
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
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
美丽的图案圆的周长
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
4、对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想法?(学生讨论交流)
5、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出。
6、拓展体验: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
为父母讲述本次活动的内容或者写成日
记让父步母看。
7、活动评价:先自评,然后小组互评,最后全班评价,教师并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简易北京旅游地图、列车时刻表、方案设计表。
活动过程:
活动一:旅游之前细准备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画面小岚和大林两家是一对好邻居,他们两个也是一对好朋友,不过小岚今年刚上二年级,已读五年级的大林自然就肩负起了做哥哥的责任。在这个秋高气爽的金
食每天约80—100元400—500
游估计800—1000元800—1000
购控制在200—600元200—600
预算合计4840—5540
实际合计
评价
自(互())评很好()较好()一般()需改进评很好()较好()一般()需改进老师评很好(())较好()一般()需改进2.比较本组方案与集体方案,评出设计最合理的那个小组为胜利者。四、拓展质疑:还有其他准备工作吗?(出发时间、必备行礼、旅途安全问题等)五、总结延伸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感想)教师总结:我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知识解决了旅游中许许多多的问题,学会了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们感到数学处处在我们的身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仿佛同小岚和大林进行了一次北京之旅,看到了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祖国母亲的日益强大。让我们为北京祝福,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吧!
1讲求实惠可选择档次稍低一点的旅馆,但大多较偏僻,交通不便。
2旅游中交通便捷会使心情舒畅,可选公交车停*站多的那些旅馆,但价格可能会比较贵一点。
3为了减轻行李的负担,选择火车站附近的旅馆。
4考虑旅馆与景点的地理位置、旅馆附近的环境商业
情况。
……
(2确定最佳方案:从地图中观察得知,火车站在崇文区,离天安门、故宫、天坛都不远,而且交通便捷,商业发达,可在附近选择。
(3质疑
如果你去买票,你会怎么买?(让学生懂得身高在1.1—1.4米之间的小孩可随同大人买座别相同的半价票。小岚读二年级,身高可能不到1.4米
除了火车费,还有其他的车费吗?(旅馆到各景点的车费,估计需200元
(4计算经费:(200×5+100×2+200=2400(元
[住]
(1旅馆选择,说说你的方案的优点是什么?
秋十月,恰逢中国两件盛事——2008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梦圆世界杯。两家大人经商量决定后来一趟“欢乐北京五日游”,计划游玩以下这些景点: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圆明园、颐和园和长城。但是他们把旅游的一切准备工作都交给小岚和大林去完成。这可愁死他们俩了!他们只好请大家帮忙了。
二、活动前交流
[购]
(1购物地点:王府井、西单等。
(2购物内容:北京著名食品——烤鸭、工艺品、景点纪念品等。
(3估计花费在200—600元之间。
(四评出最佳方案
1.集体计算讨论后的方案所需的经费。(见下表
旅游人数4个成人、2个儿童
项目要求费用(元
行火车(5张成人票、1张儿童票其他(2002400住双人房、三人房各一间,住四晚1040
(3房间挑选
(多媒体网上查到符合条件的有一家,但由于正值旅游高峰,故房间紧张,只剩3间双人房(110元和2间三人房(150元。你会怎样选择?要考虑哪些呢?(人数、性别、时间等
13间双人房:110×3=330(元
22间三人房:150×2=300(元
31间双人房和1间三人房:110+150=260(元(小岚才读二年级,可以跟妈妈一块睡,两个妈妈和两个小孩睡三人房,பைடு நூலகம்个爸爸睡双人房
旅游中的常见问题。
阿沿沟小学赵玉珍
活动内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旅游中的常见问题。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和时间等数学知识来解决旅游中的有关实际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2.在比较、分析、观察和思维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决策能力。
(4选择第三种。
(5计算经费:(110+150×4=1040(元
[食]
(1集体商量可能需要的费用。(总共500元左右
(2你觉得出门在外,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吗?(卫生、适量等
[游]
(1如果学生已安排好具体旅游线路,可适当肯定鼓励,但不作具体讨论。
(2关于旅游线路的安排,最好能先阅读详细地图,了解公交车的情况,最好是参考当地人或有经验的人的意见再作决定。
(一了解学生的旅游情况,说说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二提供活动中需要的用具:简易北京旅游地图、方案设计表、列车时刻表等。
(三说明活动要求:分小组讨论,可借助于多种渠道,如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等。
三、方案探究
(一小组讨论。初步制订包括各项费用的预算工作、日程安排、必备行礼等内容的计划。
(二按计划分工合作。由组长记录你们得到的认为最有用的信息,并善于从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保证旅途顺利愉快!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好!
(三交流设计方案
1.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方案,并说说获得信息的方法。(投影部分方案设计表
2.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各项所需费用主要包括行、住、
食、游、购等五个项目,并展开集体讨论。
[行]
(1方案交流
节约型:来回都坐火车(每人200元。
舒适型:一飞一卧。
豪华型:双飞。
(2选择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统一选择方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