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02-03心衰回顾.ppt
合集下载
心衰完整课件PPT课件
心衰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 氧化磷酸化过程和ATP生成。
心肌能量底物利用障碍
心衰时心肌对葡萄糖、脂肪酸等能量 底物的利用障碍,导致ATP生成减少 。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
03
法
典型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
乏力、运动耐量下降
心衰患者常出现乏力、运动耐量下降等症状。
强、外周血管收缩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02
心衰时该系统过度激活,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
高。
炎症因子释放
03
心衰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等释放增加,进一步加重心肌
损伤和心功能恶化。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心肌缺血缺氧
线粒体功能障碍
心衰时心肌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心肌 缺血缺氧,影响心肌能量代谢。
量。
降低死亡率
通过积极的治疗措施,降低心 衰患者的死亡率,延长生存期 。
预防并发症
积极控制心衰的危险因素,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律失常 、血栓形成等。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
的治疗效果。
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利尿剂
通过促进肾脏排钠排水,减轻心脏前负荷,缓解水肿症状。常用药物 包括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心肌细胞损伤
心肌细胞坏死或凋亡,导致心肌 收缩力下降。
心脏结构改变
心脏扩大、心室壁变薄、心脏瓣膜 关闭不全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舒缩功能障碍
心肌顺应性降低、舒张期压力-容积 曲线左移,导致心室充盈受限。
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01
心衰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
心衰的ppt免费课件
正性肌力药物
如洋地黄类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缓解心衰症状。
非药物治疗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改善心脏不同步收缩,提高心输出量,缓 解心衰症状。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心衰患者,机械通气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血液净化治疗
对于严重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清除体内 多余水分和毒素,减轻心脏负担。
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血管病变 ,影响心脏供血,引发心衰。
肾功能不全
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 ,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衰。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
长期吸烟导致冠状动脉痉挛、 心肌缺血,增加心衰的风险。
过度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心肌病变、 心律失常,进而引发心衰。
不健康饮食
高盐、高脂肪、高糖饮食增加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而引发 心衰。
详细描述
心衰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液体潴留等。呼吸困难是心 衰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乏力也是常见的表现之一,液体潴留可导致下肢水肿、腹 腔积液等。
02
心衰的病因
心脏疾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心肌缺血、缺氧,进而
引发心衰。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负 担加重,心肌肥厚、心 脏扩大,最终导致心衰
。
心肌病
心肌本身的病变导致心 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
,引发心衰。
先天性心脏病
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 致心脏功能不全,引发
心衰。
其他疾病
01
02
03
04
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栓塞等影 响肺部正常功能的疾病,导致 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心衰。
如洋地黄类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缓解心衰症状。
非药物治疗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改善心脏不同步收缩,提高心输出量,缓 解心衰症状。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心衰患者,机械通气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血液净化治疗
对于严重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清除体内 多余水分和毒素,减轻心脏负担。
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血管病变 ,影响心脏供血,引发心衰。
肾功能不全
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 ,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衰。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
长期吸烟导致冠状动脉痉挛、 心肌缺血,增加心衰的风险。
过度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心肌病变、 心律失常,进而引发心衰。
不健康饮食
高盐、高脂肪、高糖饮食增加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而引发 心衰。
详细描述
心衰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液体潴留等。呼吸困难是心 衰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乏力也是常见的表现之一,液体潴留可导致下肢水肿、腹 腔积液等。
02
心衰的病因
心脏疾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心肌缺血、缺氧,进而
引发心衰。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负 担加重,心肌肥厚、心 脏扩大,最终导致心衰
。
心肌病
心肌本身的病变导致心 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
,引发心衰。
先天性心脏病
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 致心脏功能不全,引发
心衰。
其他疾病
01
02
03
04
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栓塞等影 响肺部正常功能的疾病,导致 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心衰。
心衰完整课件PPT课件
心衰的诊断与评估
心衰的诊断标准
存在引起心衰的病因,如冠心病、高 血压、心脏瓣膜病等。
辅助检查显示心功能不全,如心脏扩 大、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减低等。
有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 乏力、液体潴留等。
心衰的评估方法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症状、既往史、家 族史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心肺听 诊等。
01
心衰的治疗与管理
心衰的一般治疗
休息与活动
饮食调整
根据心衰的严重程度和医生的建议,合理 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摄入量,保持低 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习惯。
体重监测
心理支持
每日监测体重,保持稳定水平,如有异常 及时就医。
心衰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 BNP或NT-proBNP。
器械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心 功能检查等。
心衰的鉴别诊断
01
鉴别心衰与其他原因引 起的呼吸困难、乏力等 症状。
02
鉴别心衰与其他原因引 起的心脏扩大、心功能 不全。
03
鉴别心衰与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
04
鉴别心衰与肺部疾病、 肾脏疾病等其他系统性 疾病。
心衰发生的原因
01
02
03
04
心肌损伤
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导致心肌 细胞死亡或功能受损。
心脏负荷过重
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导致 心脏承受的负担过重。
心肌肥厚
长期高血压或容量负荷过重导 致心肌肥厚,影响心脏舒张和
收缩功能。
遗传因素
心衰的诊断标准
存在引起心衰的病因,如冠心病、高 血压、心脏瓣膜病等。
辅助检查显示心功能不全,如心脏扩 大、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减低等。
有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 乏力、液体潴留等。
心衰的评估方法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症状、既往史、家 族史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心肺听 诊等。
01
心衰的治疗与管理
心衰的一般治疗
休息与活动
饮食调整
根据心衰的严重程度和医生的建议,合理 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摄入量,保持低 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习惯。
体重监测
心理支持
每日监测体重,保持稳定水平,如有异常 及时就医。
心衰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 BNP或NT-proBNP。
器械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心 功能检查等。
心衰的鉴别诊断
01
鉴别心衰与其他原因引 起的呼吸困难、乏力等 症状。
02
鉴别心衰与其他原因引 起的心脏扩大、心功能 不全。
03
鉴别心衰与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
04
鉴别心衰与肺部疾病、 肾脏疾病等其他系统性 疾病。
心衰发生的原因
01
02
03
04
心肌损伤
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导致心肌 细胞死亡或功能受损。
心脏负荷过重
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导致 心脏承受的负担过重。
心肌肥厚
长期高血压或容量负荷过重导 致心肌肥厚,影响心脏舒张和
收缩功能。
遗传因素
内科学-心力衰竭PPT课件
31
慢性心力衰竭
(二)体征
1. 原有心脏病的体征: 2. 右心衰竭的体征 : 颈V充盈或怒张,肝一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肝脏肿大并有压痛,晚期,质硬,压痛和肝一颈静脉回流征
不明显,伴腹水,黄疸。 水肿。 胸水和腹水 胸水可同时见于左、右两侧胸腔,但以右侧较
多,胸水多见于全心衰竭。腹水大多发生于晚期,多由于心 源性肝硬化所引起。 紫绀。 神经系统症状:轻者,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 重者可发生精神错乱,此可能由于脑淤血,缺氧或电解质紊 乱等原因引起。 心脏体征:左、右心均可扩大。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吹风样 收缩期杂音。 肺淤血症状和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因 右心衰竭的出现而减轻。
5
心力衰竭
3. 6分钟步行试验:6分钟步行距 离<150米为重度心衰;150-45 米和>450米分别为中度和轻度心 衰
6
心力衰竭
病因
一、基本病因
(一)原发性心肌损害 :
1. 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梗塞。
2. 心肌炎,心肌病: 病毒性心肌炎,扩张 型心肌病最常见。
3.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性心肌病最 常见,继发于甲减、甲亢的心肌病以及心 肌淀粉样变性等。
10
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 一. 血液动力学异常
18mmHg
11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病理生理
收缩功能障碍 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CO↓ 肺淤血 右室收缩功能障碍 体静脉淤血 肺血正常
舒张功能障碍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左房压↑ 肺淤血 CO正常 右室舒张功能障碍 右房压↑体静脉淤血 CO正常 无肺淤血 舒张功能障碍占30%
13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改变
二.心脏肥大,心肌重塑 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间质的心肌胶原蛋白含量增多 机制 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肌重塑 RAS激活,AngII及醛固酮→心肌胶原蛋白含量↑
慢性心力衰竭
(二)体征
1. 原有心脏病的体征: 2. 右心衰竭的体征 : 颈V充盈或怒张,肝一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肝脏肿大并有压痛,晚期,质硬,压痛和肝一颈静脉回流征
不明显,伴腹水,黄疸。 水肿。 胸水和腹水 胸水可同时见于左、右两侧胸腔,但以右侧较
多,胸水多见于全心衰竭。腹水大多发生于晚期,多由于心 源性肝硬化所引起。 紫绀。 神经系统症状:轻者,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 重者可发生精神错乱,此可能由于脑淤血,缺氧或电解质紊 乱等原因引起。 心脏体征:左、右心均可扩大。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吹风样 收缩期杂音。 肺淤血症状和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因 右心衰竭的出现而减轻。
5
心力衰竭
3. 6分钟步行试验:6分钟步行距 离<150米为重度心衰;150-45 米和>450米分别为中度和轻度心 衰
6
心力衰竭
病因
一、基本病因
(一)原发性心肌损害 :
1. 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梗塞。
2. 心肌炎,心肌病: 病毒性心肌炎,扩张 型心肌病最常见。
3.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性心肌病最 常见,继发于甲减、甲亢的心肌病以及心 肌淀粉样变性等。
10
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 一. 血液动力学异常
18mmHg
11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病理生理
收缩功能障碍 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CO↓ 肺淤血 右室收缩功能障碍 体静脉淤血 肺血正常
舒张功能障碍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左房压↑ 肺淤血 CO正常 右室舒张功能障碍 右房压↑体静脉淤血 CO正常 无肺淤血 舒张功能障碍占30%
13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改变
二.心脏肥大,心肌重塑 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间质的心肌胶原蛋白含量增多 机制 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肌重塑 RAS激活,AngII及醛固酮→心肌胶原蛋白含量↑
第三节心力衰竭ppt文档
2.精氨酸加压素分泌↑:缩血管、抗利尿、增加血 容量,长期作用发生心衰。
3.内皮素水平↑:由血管内皮释放,有很强的收缩 血管作用,参与心脏、血管的重塑过程。长期可 使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细胞肥大增生。
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1.心肌损害: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 过重使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心室扩大或 心室肥厚。
每种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当心衰时,去甲肾上腺素水
平升高。
①去甲肾上腺素↑ → 刺激1肾上腺素受体→心肌 收缩、HR↑ → 提高心排量→心肌耗氧↑
②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直接有毒性,可使心肌细胞 凋亡。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代偿作用
1.增强心肌收缩力 2.提高心率 3.提高心排血量
不利作用
1.周围血管收缩,增加 心脏后负荷
2.心肌耗氧量增加 3.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神经体液代偿机制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心排血量降低,肾血流量减少,使RAAS被 激活。
利:心肌收缩加强,调节血液的再分配,保 证重要器官的血供。
弊:水、钠潴留,增加心脏前负荷。
体液因子的改变
1.心钠肽和脑钠肽减少:扩血管、排钠利尿作用, 心衰时,降解快,生理效应减弱。二者增高程度 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 症状,低于日常活动量即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不能从事任 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心力衰竭症状,体力 活动后加剧。
诱因
二、心律失常:各种快速及缓慢型心律失常。 三、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劳累过度、妊娠和
分娩、情绪激动; 四、血容量增加:如输液过快过多; 五、其他: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加重、合并
甲亢或贫血、失血等。
3.内皮素水平↑:由血管内皮释放,有很强的收缩 血管作用,参与心脏、血管的重塑过程。长期可 使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细胞肥大增生。
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1.心肌损害: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 过重使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心室扩大或 心室肥厚。
每种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当心衰时,去甲肾上腺素水
平升高。
①去甲肾上腺素↑ → 刺激1肾上腺素受体→心肌 收缩、HR↑ → 提高心排量→心肌耗氧↑
②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直接有毒性,可使心肌细胞 凋亡。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代偿作用
1.增强心肌收缩力 2.提高心率 3.提高心排血量
不利作用
1.周围血管收缩,增加 心脏后负荷
2.心肌耗氧量增加 3.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神经体液代偿机制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心排血量降低,肾血流量减少,使RAAS被 激活。
利:心肌收缩加强,调节血液的再分配,保 证重要器官的血供。
弊:水、钠潴留,增加心脏前负荷。
体液因子的改变
1.心钠肽和脑钠肽减少:扩血管、排钠利尿作用, 心衰时,降解快,生理效应减弱。二者增高程度 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 症状,低于日常活动量即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不能从事任 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心力衰竭症状,体力 活动后加剧。
诱因
二、心律失常:各种快速及缓慢型心律失常。 三、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劳累过度、妊娠和
分娩、情绪激动; 四、血容量增加:如输液过快过多; 五、其他: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加重、合并
甲亢或贫血、失血等。
心力衰竭ppt课件
心衰治疗的目标
❖ 改善生活质量
改善症状并防止恶化 避免治疗副作用 阻止和逆转心肌重构 减少疾病主要事件的发生
❖ 延长寿命
心衰的分期
近20年来CHF的治疗 干预血流动力学为主
改善神经内分泌异 常、阻止和逆转重构
提倡 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RAAS阻断剂为主 洋地黄制剂为辅导综合治疗
已列为标准治疗或常规治疗的药物
心衰的分期
——2005ACC/AHA指南
A期:有进展为心力衰竭的危险,但是心脏没 有结构性 病变,也没有心力衰竭症状。这类患者包括: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冠状动脉疾病、代谢综合征患 者以及有心肌病家族史或使用具心脏毒性药物者。
B期:有心脏结构性病变,但无心力衰竭症状。 这些患者可能先前有心肌梗死、左室收缩 异常或无症状心脏瓣膜疾病。
心衰的血液动力学
心肌收缩力↓→动脉Ο2↓,静脉郁血 ↙
肺淤血
(左心衰)
↘ 大循环淤血
(右心衰)
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激活的危害
(循环和组织)NE、AngⅡ、Adr、ET、加压素、醛固酮 等 钠水潴留、血管收缩 室壁张力↑,心脏毒性作用,刺激心肌纤维化 促进心室重构,加速心衰进展 不可逆心肌损害的终末期
二、阳气虚衰是病机关键
心的属性为“阳”,以“阳气”为用,其在五行中属性为 “火”,居高位,故《灵枢·阴阳系日月》曰:“心为阳中之 太阳”,心阳有温煦、推动作用,只有心阳的鼓动,气血津 液才得以布散营养周身;只有心阳充足,阳气布散于外,才 会使人外在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慢性心衰是心脏的长期的病变过程,心的阳动的生理功能必 然受损,所以心之阳气虚损是较基本和常见的。
中医对心衰的治疗
慢性心衰的温阳治疗
心衰课件ppt
脂肪浸润等,这些改变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和功能丧失。
02 03
神经内分泌激活
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系统会被激活,包括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 张素系统等。这些系统的激活会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和水盐潴留等 ,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
淤血与缺氧
心衰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导致淤血和缺氧。淤血是指血液在心脏 内淤积,缺氧是指心肌细胞缺乏足够的氧气供应。这些因素会导致心肌 细胞死亡和功能丧失。
心脏负荷过重是心衰的另一个常 见原因。它包括高血压、主动脉 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这些疾 病导致心脏负担过重,使心脏无
法正常泵血。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是由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 缺血性坏死引起的。心肌梗死会 导致心肌细胞死亡,进而影响心
脏的泵血功能。
心衰的病理生理
01
心肌重塑
心衰时,心肌细胞会经历重塑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细胞肥大、纤维化和
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可以考 虑植入人工心脏辅助装置。
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术
对于由瓣膜疾病引起的心衰,可以通过置换病变的瓣膜来改善心脏功能。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对于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衰,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来改善心肌供血。
05
心衰的预防与护理
心衰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 和限制饮酒等,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和 良好的心血管健康。
心衰课件
目录
• 心衰概述 • 心衰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 心衰的症状与诊断 • 心衰的治疗 • 心衰的预防与护理
01
心衰概述
心有效地泵血,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 理状态。
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
心衰PPT课件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心律失常监测和干预措施
持续心电监测
对心衰患者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及 时发现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植入
对于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患者, 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适当的抗心 律失常药物。
肺部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法0102 Nhomakorabea03
心衰PPT课件
目录
• 心衰概述 • 病理生理机制 • 临床检查与评估方法 •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心衰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心衰,全称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身体代谢需要的 一种病理状态。
根据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不同,心衰可分为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 衰和混合性心衰。
主要用于评估心脏血管病变及心包疾病。
风险评估工具介绍
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01
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用于评估心衰患者的心
功能状态。
6分钟步行试验
02
通过测量患者在6分钟内步行的距离来评估其运动耐量及心衰严
重程度。
心衰生存评分(HFSS)
03
基于多个临床变量构建的评分系统,用于预测心衰患者的生存
02
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
01
心肌细胞减少
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导致心肌细 胞数量减少,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02
心肌肥厚
长期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肥厚, 心肌收缩力减弱。
03
心脏舒张功能障碍
心肌顺应性降低、心室壁僵硬度 增加导致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影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心律失常监测和干预措施
持续心电监测
对心衰患者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及 时发现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植入
对于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患者, 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适当的抗心 律失常药物。
肺部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法0102 Nhomakorabea03
心衰PPT课件
目录
• 心衰概述 • 病理生理机制 • 临床检查与评估方法 •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心衰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心衰,全称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身体代谢需要的 一种病理状态。
根据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不同,心衰可分为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 衰和混合性心衰。
主要用于评估心脏血管病变及心包疾病。
风险评估工具介绍
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01
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用于评估心衰患者的心
功能状态。
6分钟步行试验
02
通过测量患者在6分钟内步行的距离来评估其运动耐量及心衰严
重程度。
心衰生存评分(HFSS)
03
基于多个临床变量构建的评分系统,用于预测心衰患者的生存
02
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
01
心肌细胞减少
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导致心肌细 胞数量减少,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02
心肌肥厚
长期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肥厚, 心肌收缩力减弱。
03
心脏舒张功能障碍
心肌顺应性降低、心室壁僵硬度 增加导致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影
中医内科学-02-03心衰_PPT课件
(二)病机
基本病机为心之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 失所养,心血不运,血脉瘀阻。病位在心,与肺、脾 、肾、肝密切相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心气 虚可累及肺肾,肺失肃降;肾不纳气,又加重心气虚 衰。脾阳不振,脾失健运,水饮内停,既可凌心犯肺 ,又能耗伤心气,使悸喘加重。心行血,肝藏血,心 阳亏虚则心血瘀阻,肝失疏泄则藏血异常,瘀结胁下 ,形成瘕积。
病机析要:气阴两虚,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心 悸,心烦,失眠;心气虚,则气短,乏力;心阴亏虚 ,津液不足,则口干咽燥,小便短赤;阴虚内热,则 潮热盗汗;肾气亏虚,气化不行,则尿少肢肿。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
方药:生脉散。
常用人参益气强心,麦冬、五味子滋阴养心安神; 红花、川芎、赤芍、丹参活血化瘀。偏于心阴亏虚、 虚烦不寐,加酸枣仁、夜交藤、西洋参;面白无华、 唇甲色淡,气血两虚,合用当归补血汤。外感之后, 邪毒侵心,损及气阴,合五味消毒饮,加黄芪;心动 悸、脉结代者,用炙甘草汤。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注射液,四逆加人参汤。
常用人参益气,熟附子回阳救逆固脱,佐炙甘草、干姜 鼓舞心阳。
当先用参附注射液急救。阴竭加山茱萸、麦冬敛阴固脱 ;喘甚,加五味子、蛤蚧纳气平喘;冷汗淋漓,加龙骨、牡 蛎潜阳敛汗;四肢厥冷,脉细微而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 人参、黄芪。并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心悸、气喘、水肿为本病的主要特征。 2.早期表现气短心悸,或夜间突发惊悸喘咳,端坐后缓解。随着病情
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持续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咳嗽咯痰, 或泡沫状血痰;水肿呈下垂性,以下肢为甚,甚则全身水肿。终末期出 现胁痛,或胁下积块,面色苍白或青灰,肢冷,唇舌紫黯,脉虚数或微 弱。常伴乏力、神疲、腹胀、纳呆、便溏。 3.多有心悸、胸痹、真心痛、心痹、心瘅、肺胀、眩晕、消渴等病史 ,或继发于伤寒、温病,也可见于一些危重疾病的终末期。以中老年人 为多。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五志过极等可能导致心衰发作 或加重。 BNP(B型脑利钠肽)或NT—ProBNP(N一末端原脑利钠肽)、心电图、动 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冠状动脉造影、心脏ECT(核素心肌灌 注显像)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中医内科学课件:心衰
本虚标实: 心之气血阴阳虚衰为本,血瘀、痰浊、水 饮、气滞为标。
病位: 主要在心,与肺(失肃降、通调水道)、脾 (失健运)、肾(不纳气)、肝(失疏泄)等脏腑 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诊断
主症: 心悸、气喘、水肿。
次症: 不能平卧、咳吐血痰;胁痛、胁下痞块;神 疲乏力、腹胀纳呆;肢冷、唇舌色黯。
既往史: 心悸、心痹、胸痹、真心痛、肺胀、眩晕、 消渴;继发于伤寒、温病;其他危重病。
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加黄芪、当归; 心动悸,脉结代,用炙甘草汤。
阳虚水泛证: 右心衰
症状: 心悸,气短喘促,动则尤甚,端坐不得卧,形寒肢冷, 尿少肢肿,面白或晦暗,口唇青紫;舌质淡黯,苔白,脉沉弱 或沉迟。 治法: 温阳,活血利水。 方药: 真武汤。(熟附子、生姜、桂枝温通心肾;茯苓、白术 健脾利水;泽泻、猪苓利水消肿;丹参、川芎、牛膝活血利水 ) 加减: 血瘀、水肿甚者,加泽兰、益母草;
《景岳全书》: 病机-虚为本
“虚微者动亦微, 虚甚者动 亦甚。” 凡治此者宜“养气养精, 滋 培根本” , “宜节欲节劳, 切戒酒色”。
心衰: 心之气血阴阳虚衰
明清时代: 病机-血瘀为标
《医参》 “心主脉, 爪甲不华, 则心衰矣。”
《血证论·怔忡》 “凡思虑过度及失血家去血过多者, 乃有此虚证, 否则多挟痰瘀, 宜细辨之。”
阴竭阳脱: 全心衰
症状: 心悸喘憋不得卧,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大汗淋漓, 四肢厥冷,颜面发绀,唇甲青紫,尿少或无尿;舌淡胖而 紫,脉沉细或脉浮大。 治法: 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 参附注射液,四逆加人参汤。(人参益气;熟附子回 阳救逆固脱;炙甘草、干姜鼓舞心阳) 加减: 阴竭加山茱萸、麦冬;
喘甚加五味子、蛤蚧; 冷汗加龙骨、牡蛎; 四肢厥冷,脉细微而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人参、 黄芪。
病位: 主要在心,与肺(失肃降、通调水道)、脾 (失健运)、肾(不纳气)、肝(失疏泄)等脏腑 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诊断
主症: 心悸、气喘、水肿。
次症: 不能平卧、咳吐血痰;胁痛、胁下痞块;神 疲乏力、腹胀纳呆;肢冷、唇舌色黯。
既往史: 心悸、心痹、胸痹、真心痛、肺胀、眩晕、 消渴;继发于伤寒、温病;其他危重病。
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加黄芪、当归; 心动悸,脉结代,用炙甘草汤。
阳虚水泛证: 右心衰
症状: 心悸,气短喘促,动则尤甚,端坐不得卧,形寒肢冷, 尿少肢肿,面白或晦暗,口唇青紫;舌质淡黯,苔白,脉沉弱 或沉迟。 治法: 温阳,活血利水。 方药: 真武汤。(熟附子、生姜、桂枝温通心肾;茯苓、白术 健脾利水;泽泻、猪苓利水消肿;丹参、川芎、牛膝活血利水 ) 加减: 血瘀、水肿甚者,加泽兰、益母草;
《景岳全书》: 病机-虚为本
“虚微者动亦微, 虚甚者动 亦甚。” 凡治此者宜“养气养精, 滋 培根本” , “宜节欲节劳, 切戒酒色”。
心衰: 心之气血阴阳虚衰
明清时代: 病机-血瘀为标
《医参》 “心主脉, 爪甲不华, 则心衰矣。”
《血证论·怔忡》 “凡思虑过度及失血家去血过多者, 乃有此虚证, 否则多挟痰瘀, 宜细辨之。”
阴竭阳脱: 全心衰
症状: 心悸喘憋不得卧,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大汗淋漓, 四肢厥冷,颜面发绀,唇甲青紫,尿少或无尿;舌淡胖而 紫,脉沉细或脉浮大。 治法: 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 参附注射液,四逆加人参汤。(人参益气;熟附子回 阳救逆固脱;炙甘草、干姜鼓舞心阳) 加减: 阴竭加山茱萸、麦冬;
喘甚加五味子、蛤蚧; 冷汗加龙骨、牡蛎; 四肢厥冷,脉细微而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人参、 黄芪。
内科学心力衰竭PPT优质课件
<100pg/ml (<35pg/ml )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 )<300pg/ml (<125pg/ml ) 内皮素(endothelin) 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炎性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症状
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dyspnea on exertion):左心 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端坐呼吸(orthopnea):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nocturnal paroxysmal dyspnea ) :“心源性哮喘(cardiac asthma)” 急性肺水肿(acute pulmonary edema)
C期(clinical heart failure ,临床心衰阶段):有器质性心脏 病且目前或以往有心衰症状 、体征。
D期(refractory end-stage heart failure ,难治性终末期心 衰阶段):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的分级(NYHA )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 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的比较
心力衰竭的分度 心力衰竭分期 心力衰竭分级
心力衰竭分期
A期(pre-heart failure ,前心衰阶段):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 素,但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B期(pre-clinical heart failure ,前临床心衰阶段 ):有器质 性心脏病,但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咳嗽、咳痰、咯血 乏力、疲倦 、头昏 、心慌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左心衰竭体征
肺部湿性罗音 心脏体征 心脏扩大 ,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炎性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症状
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dyspnea on exertion):左心 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端坐呼吸(orthopnea):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nocturnal paroxysmal dyspnea ) :“心源性哮喘(cardiac asthma)” 急性肺水肿(acute pulmonary edema)
C期(clinical heart failure ,临床心衰阶段):有器质性心脏 病且目前或以往有心衰症状 、体征。
D期(refractory end-stage heart failure ,难治性终末期心 衰阶段):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的分级(NYHA )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 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的比较
心力衰竭的分度 心力衰竭分期 心力衰竭分级
心力衰竭分期
A期(pre-heart failure ,前心衰阶段):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 素,但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B期(pre-clinical heart failure ,前临床心衰阶段 ):有器质 性心脏病,但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咳嗽、咳痰、咯血 乏力、疲倦 、头昏 、心慌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左心衰竭体征
肺部湿性罗音 心脏体征 心脏扩大 ,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中医内科学心衰培训课件
明代《景岳全书·杂证谟·怔忡惊恐》认为“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 ,治疗上“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
王清任强调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医林改错·卷上》说:“心跳心忙,用归 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程文囿《医述·卷一》引《医参》有“心主脉,爪甲不华,则心衰矣”的记 载。
1/8/2021
中医内科学心衰
6
心衰源流:
《内经》无心衰病名,但有相关症状和病机的论述。
汉代张仲景提出了与心衰有关的“心水”、“支饮”疾病的概念,其创制的真 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至今仍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方剂。
西晋王叔和在《脉经》卷第三中首先提出“心衰”病名,并在治疗上提出“ 固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汗 出正流。肝着其根,心气因起,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
3.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情志过极,心肝之气郁滞,血脉 运行不畅,心之营运失常,发为心衰。
1/8/2021
中医内科学心衰
11
4.劳逸失度体劳过度,劳则气耗,损伤心气,推动无力; 过逸少动,心之气内虚,血运瘀滞,心阳受遏,发为心衰。 心脏病人在妊娠期间或分娩努力时易诱发本病。
5.年老久病年老体虚,或久患心悸、心痹、胸痹、真心痛 、肺胀、眩晕、消渴等病,使肾之元阴元阳亏耗,阳虚则不 能鼓舞心阳,阴虚则不能上济心火,心血失运,发为心衰。
中医内科学心衰
1/8/2021 5
概述
心衰的概念: 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
证。多继发于胸痹心痛、心悸、心痹等疾病,是各种 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亦见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 段。早期表现为乏力,气短,动则气喘、心悸;继而 喘陲加重,喘不得卧,尿少肢肿,腹胀纳呆。每因外 感、劳倦和情志等因素使病情急剧加重,可发生猝死 。
王清任强调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医林改错·卷上》说:“心跳心忙,用归 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程文囿《医述·卷一》引《医参》有“心主脉,爪甲不华,则心衰矣”的记 载。
1/8/2021
中医内科学心衰
6
心衰源流:
《内经》无心衰病名,但有相关症状和病机的论述。
汉代张仲景提出了与心衰有关的“心水”、“支饮”疾病的概念,其创制的真 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至今仍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方剂。
西晋王叔和在《脉经》卷第三中首先提出“心衰”病名,并在治疗上提出“ 固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汗 出正流。肝着其根,心气因起,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
3.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情志过极,心肝之气郁滞,血脉 运行不畅,心之营运失常,发为心衰。
1/8/2021
中医内科学心衰
11
4.劳逸失度体劳过度,劳则气耗,损伤心气,推动无力; 过逸少动,心之气内虚,血运瘀滞,心阳受遏,发为心衰。 心脏病人在妊娠期间或分娩努力时易诱发本病。
5.年老久病年老体虚,或久患心悸、心痹、胸痹、真心痛 、肺胀、眩晕、消渴等病,使肾之元阴元阳亏耗,阳虚则不 能鼓舞心阳,阴虚则不能上济心火,心血失运,发为心衰。
中医内科学心衰
1/8/2021 5
概述
心衰的概念: 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
证。多继发于胸痹心痛、心悸、心痹等疾病,是各种 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亦见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 段。早期表现为乏力,气短,动则气喘、心悸;继而 喘陲加重,喘不得卧,尿少肢肿,腹胀纳呆。每因外 感、劳倦和情志等因素使病情急剧加重,可发生猝死 。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景岳全书·杂证谟·怔忡惊恐》认为“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 ”,治疗上“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
王清任强调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医林改错·卷上》说:“心跳心忙,用 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程文囿《医述·卷一》引《医参》有“心主脉,爪甲不华,则心衰矣”的 记载。
..。..
由于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心 系病证常可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同时,其他脏腑 的病变,也可影响心的功能,临床上常相兼为病,如 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 、心肝血虚证等。
心系疾病实证的治疗,宜损其有余,兼用重镇安神。 心火亢盛者,宜清心安神;心脉痹阻者,宜化瘀通络 ;痰蒙心神者,宜涤痰开窍;痰火扰神者,宜泻火涤 痰。虚性病证,当补其不足,兼以养心安神。心气虚 、心阳虚者,宜益心气、温心阳;心血虚、心阴虚者 ,宜滋心阴,养心血;心阳暴脱者,回阳救逆。同时 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攻补兼施,脏腑兼顾。
6.禀赋异常母体在妊娠早期感染邪毒,胎儿心脏受损,易 致先天性心脏病,血不循常道,日久可发心衰。先天禀赋不 足,精血虚于里,卫气弱于外,腠理失固,风寒湿热乘虚而 入,反复感邪,诱发心衰。
..。..
(二)病机
基本病机为心之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 失所养,心血不运,血脉瘀阻。病位在心,与肺、脾 、肾、肝密切相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心气 虚可累及肺肾,肺失肃降;肾不纳气,又加重心气虚 衰。脾阳不振,脾失健运,水饮内停,既可凌心犯肺 ,又能耗伤心气,使悸喘加重。心行血,肝藏血,心 阳亏虚则心血瘀阻,肝失疏泄则藏血异常,瘀结胁下 ,形成瘕积。
痹证,复迁延,内舍于心,则血瘀内阻,阻遏心阳,心气鼓 动乏力,心脉痹阻而发病。或外感风湿热、疫毒之邪,内陷 心包,损及于心,以致心之阴血耗伤,阳气衰竭。 2.饮食不节饮食肥甘厚味,饮食过量,或饥饱无常,Et 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浊上犯于心,心脉痹 阻,遏阻心阳而发心衰。吸烟、酗酒,损伤肺胃,痰热内蕴 ,痹阻心脉,也可导致心衰。 3.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情志过极,心肝之气郁滞,血脉 运行不畅,心之营运失常,发为心衰。
..。..
【病因病机】
心衰之病因,与外感风寒湿、风湿热、疫毒之邪,饮 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年老久病,禀赋异常 等有关。由于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失所 养,心血不运,导致气滞、痰阻、血瘀、水饮遏阻心 之阳气而发生心衰。
..。..
(一)病因 1.外邪侵袭久居潮湿之地,风寒湿邪内侵,损伤经脉而为
..。..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 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其经脉属心络小肠。心之 本脏病多因情志所伤、禀赋不足、年老体虚、久病失 养所致,证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心脉血液运行障碍和情 志思维活动异常。依据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 ,临床上将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寐等归属为心 系病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衰源流:
《内经》无心衰病名,但有相关症状和病机的论述。
汉代张仲景提出了与心衰有关的“心水”、“支饮”疾病的概念,其创 制的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至今仍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方剂。
西晋王叔和在《脉经》卷第三中首先提出“心衰”病名,并在治疗上提 出“固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 ,汗出正流。肝着其根,心气因起,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 。
..。..
第三节 心衰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
概述
心衰的概念: 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
证。多继发于胸痹心痛、心悸、心痹等疾病,是各种 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亦见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 段。早期表现为乏力,气短,动则气喘、心悸;继而 喘陲加重,喘不得卧,尿少肢肿,腹胀纳呆。每因外 感、劳倦和情志等因素使病情急剧加重,可发生猝死 。
唐容川在《血证论·怔忡》亦说:“凡思虑过度及失血家去血过多者,乃 有此虚证,否则多挟痰瘀,宜细辨之。
”1997年10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心 系病类》进一步规范了“心衰”的病名,明确指出该病是“因心病日久 ..。,.. 阳气虚衰,运行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
西医学中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 论治。
..。..
知识链接; 王叔和《脉经》首先提出心衰病名 王叔和(201一280),西晋著名医学家、当时太医令。他在中
医史上作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因战乱脱简的《伤寒论 》,一是著述《脉经》。将古时三部九候诊脉法归纳整理,改 作“独取寸口”诊断法。他首先在《脉经》中提出“心衰”的 病名:“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认为阳气虚 衰水停乃心衰的主要病机,脉沉伏是心衰脉象,并提出调其阴 阳,利其小便的治法。此心衰概念、症状、病机与现代西医学 心力衰竭颇为一致。王叔和学术成就启示我们,学习中医,先 要遵古、博古、习古以继承前学,方能知新、用新、创新理论 以发扬医理。
..。..
4.劳逸失度体劳过度,劳则气耗,损伤心气,推动无力; 过逸少动,心之气内虚,血运瘀滞,心阳受遏,发为心衰。 心脏病人在妊娠期间或分娩努力时易诱发本病。
5.年老久病年老体虚,或久患心悸、心痹、胸痹、真心痛 、肺胀、眩晕、消渴等病,使肾之元阴元阳亏耗,阳虚则不 能鼓舞心阳,阴虚则不能上济心火,心血失运,发为心衰。
中医内科学
..。..
第二章 心系病症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心痛 第三节 心衰 第四节 不寐
..。..
学习目的
掌握心系病证的发病特点,以及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 寐等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
学习要点 心悸辨证要点,分证论治,惊悸与怔忡鉴别;胸痹心痛概念 ,治疗原则,分证论治,预防调护;心衰概念,与哮病鉴别, 辨证要点,分证论治;不寐基本病机,分证论治。
王清任强调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医林改错·卷上》说:“心跳心忙,用 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程文囿《医述·卷一》引《医参》有“心主脉,爪甲不华,则心衰矣”的 记载。
..。..
由于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心 系病证常可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同时,其他脏腑 的病变,也可影响心的功能,临床上常相兼为病,如 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 、心肝血虚证等。
心系疾病实证的治疗,宜损其有余,兼用重镇安神。 心火亢盛者,宜清心安神;心脉痹阻者,宜化瘀通络 ;痰蒙心神者,宜涤痰开窍;痰火扰神者,宜泻火涤 痰。虚性病证,当补其不足,兼以养心安神。心气虚 、心阳虚者,宜益心气、温心阳;心血虚、心阴虚者 ,宜滋心阴,养心血;心阳暴脱者,回阳救逆。同时 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攻补兼施,脏腑兼顾。
6.禀赋异常母体在妊娠早期感染邪毒,胎儿心脏受损,易 致先天性心脏病,血不循常道,日久可发心衰。先天禀赋不 足,精血虚于里,卫气弱于外,腠理失固,风寒湿热乘虚而 入,反复感邪,诱发心衰。
..。..
(二)病机
基本病机为心之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 失所养,心血不运,血脉瘀阻。病位在心,与肺、脾 、肾、肝密切相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心气 虚可累及肺肾,肺失肃降;肾不纳气,又加重心气虚 衰。脾阳不振,脾失健运,水饮内停,既可凌心犯肺 ,又能耗伤心气,使悸喘加重。心行血,肝藏血,心 阳亏虚则心血瘀阻,肝失疏泄则藏血异常,瘀结胁下 ,形成瘕积。
痹证,复迁延,内舍于心,则血瘀内阻,阻遏心阳,心气鼓 动乏力,心脉痹阻而发病。或外感风湿热、疫毒之邪,内陷 心包,损及于心,以致心之阴血耗伤,阳气衰竭。 2.饮食不节饮食肥甘厚味,饮食过量,或饥饱无常,Et 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浊上犯于心,心脉痹 阻,遏阻心阳而发心衰。吸烟、酗酒,损伤肺胃,痰热内蕴 ,痹阻心脉,也可导致心衰。 3.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情志过极,心肝之气郁滞,血脉 运行不畅,心之营运失常,发为心衰。
..。..
【病因病机】
心衰之病因,与外感风寒湿、风湿热、疫毒之邪,饮 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年老久病,禀赋异常 等有关。由于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失所 养,心血不运,导致气滞、痰阻、血瘀、水饮遏阻心 之阳气而发生心衰。
..。..
(一)病因 1.外邪侵袭久居潮湿之地,风寒湿邪内侵,损伤经脉而为
..。..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 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其经脉属心络小肠。心之 本脏病多因情志所伤、禀赋不足、年老体虚、久病失 养所致,证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心脉血液运行障碍和情 志思维活动异常。依据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 ,临床上将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寐等归属为心 系病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衰源流:
《内经》无心衰病名,但有相关症状和病机的论述。
汉代张仲景提出了与心衰有关的“心水”、“支饮”疾病的概念,其创 制的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至今仍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方剂。
西晋王叔和在《脉经》卷第三中首先提出“心衰”病名,并在治疗上提 出“固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 ,汗出正流。肝着其根,心气因起,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 。
..。..
第三节 心衰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
概述
心衰的概念: 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
证。多继发于胸痹心痛、心悸、心痹等疾病,是各种 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亦见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 段。早期表现为乏力,气短,动则气喘、心悸;继而 喘陲加重,喘不得卧,尿少肢肿,腹胀纳呆。每因外 感、劳倦和情志等因素使病情急剧加重,可发生猝死 。
唐容川在《血证论·怔忡》亦说:“凡思虑过度及失血家去血过多者,乃 有此虚证,否则多挟痰瘀,宜细辨之。
”1997年10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心 系病类》进一步规范了“心衰”的病名,明确指出该病是“因心病日久 ..。,.. 阳气虚衰,运行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
西医学中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 论治。
..。..
知识链接; 王叔和《脉经》首先提出心衰病名 王叔和(201一280),西晋著名医学家、当时太医令。他在中
医史上作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因战乱脱简的《伤寒论 》,一是著述《脉经》。将古时三部九候诊脉法归纳整理,改 作“独取寸口”诊断法。他首先在《脉经》中提出“心衰”的 病名:“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认为阳气虚 衰水停乃心衰的主要病机,脉沉伏是心衰脉象,并提出调其阴 阳,利其小便的治法。此心衰概念、症状、病机与现代西医学 心力衰竭颇为一致。王叔和学术成就启示我们,学习中医,先 要遵古、博古、习古以继承前学,方能知新、用新、创新理论 以发扬医理。
..。..
4.劳逸失度体劳过度,劳则气耗,损伤心气,推动无力; 过逸少动,心之气内虚,血运瘀滞,心阳受遏,发为心衰。 心脏病人在妊娠期间或分娩努力时易诱发本病。
5.年老久病年老体虚,或久患心悸、心痹、胸痹、真心痛 、肺胀、眩晕、消渴等病,使肾之元阴元阳亏耗,阳虚则不 能鼓舞心阳,阴虚则不能上济心火,心血失运,发为心衰。
中医内科学
..。..
第二章 心系病症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心痛 第三节 心衰 第四节 不寐
..。..
学习目的
掌握心系病证的发病特点,以及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 寐等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
学习要点 心悸辨证要点,分证论治,惊悸与怔忡鉴别;胸痹心痛概念 ,治疗原则,分证论治,预防调护;心衰概念,与哮病鉴别, 辨证要点,分证论治;不寐基本病机,分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