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合集下载

专题08 动作描写-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

专题08 动作描写-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
【分析】写出了老王在临死前一天晚上,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艰难。表现了“我”对老王身体状况的震惊,对他的同情,也为下文写“我”的愧怍做铺垫。
五、学生常见错误。
1、不能区分叙述性的语句和描写的区别,以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
看下面的例子:
我拎着马桶向倒桶站走去,心想别人一定在嘲笑我,恨不得一下子完成这个天底下最耻辱的任务。
【分析】这段修改文字,综合运用修饰词和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祖母对祖父的爱,一幅令人感动的温馨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
六、课堂练习:
1、填上准确的动词或修饰词。
天啊!要迟到了!我()开被子,从床上()下来,( )地()过校服,()上鞋子,几步()进卫生间,()出牙刷,()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了几下,然后,()下毛巾,在脸上()了两把,飞快地()出屋子。
同学们还记得这是哪篇文章的选段吗?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这些大臣们的动作能反应出什么呢?
这些大臣明明没有看到衣服,非要装成有衣服存在一样。他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人,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装得有模有样,表现了他们虚伪、狡诈的本性,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强烈嘲讽。这个情节也为下文皇帝进行游行大典的情节设置做铺垫。可见,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析动作描写的作用。
四、动作描写的要求:
1、合理展现动作的过程。
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这段话中用了哪些动词?“拿”“伸”“夹”“端”“跟随”“放”“品尝”。你能做出整个动作的过程吗?
调换动作的顺序行不行?
不行,描写人物的动作,要注意顺序,分解动作。
这段中哪些动词用的很准确?

老师讲作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句子

老师讲作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句子

老师讲作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句子
《老师讲作文时》
我们的语文老师可有意思啦!每次讲作文的时候,那动作、语言和神态,就像一场精彩的表演。

有一次,老师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篇同学的作文,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

读到精彩的地方,她会突然停下,眼睛睁得大大的,兴奋地说:“看这里,这个比喻用得多妙啊!就像给文章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花衣裳。

”说着,还竖起了大拇指。

还有一次,有个同学写的作文语句不通顺,老师皱起了眉头,用手指着那段文字,严肃地说:“这可不行呀,读起来磕磕绊绊的,就像走在崎岖的小路上。

”然后,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正确的句子,边写边耐心地讲解。

老师讲作文的时候,一会儿眉飞色舞,一会儿表情严肃,我们都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也明白了怎么才能把作文写好。

《有趣的作文课》
在我们的作文课上,老师总是充满激情。

记得有一回,老师在讲一篇写景的作文。

她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景色,缓缓地说:“同学们,想象一下,这美丽的风景就像一幅画。

”然后,她转过身,双手在空中比划着,好像在描绘那幅画的轮廓。

当说到如何描写人物的神态时,老师模仿着生气的样子,双手叉腰,瞪着眼睛,大声说道:“就像我现在这样,是不是能感觉到我的愤怒?”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在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下,我们不再害怕写作文,而且还爱上了写作文。

老师讲作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句子

老师讲作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句子

老师讲作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句子我记得上周老师讲课的时候,突然提到了动作语言,说这玩意儿是写作的绝学。

老师特别卖力地示范起来,说:“你们看,一个人不光是说话,还有一堆没说的东西要靠动作表达出来!比如说,要形容一个人生气,可以说:他气得直跺脚,嘴角一耸,眉头都快拧成一团了!”当时我们全班都笑了,因为老师一副认真的样子,还配合着各种夸张动作。

我还看见小王偷笑,小李悄悄在角落里模仿老师的表情,结果被老师发现了,又是一阵捧腹大笑。

后来老师让我们分组,互相练习动作语言。

我跟小明成了搭档,他刚开始有点不好意思,手舞足蹈地描述起“开心”的表情,我看得直笑,觉得他像个跳舞的小丑。

但慢慢地,我们都找到了感觉,开始互相竞赛,看谁的表情最逼真。

有趣的是,小芳居然用动作来描述我们的老师。

她模仿老师一副严肃的面孔,手里拿了根粉笔,假装在黑板上写字,然后又耸耸肩,像是在问:“你们明白了吗?”全班都笑翻了,连老师自己都笑出了眼泪,觉得小芳的表演简直把他活生生地复制了一遍。

后来,我们才发现动作语言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它可以让文字更有趣味性。

比如,如果要形容一个人害羞,不一定要直接说“她害羞”,可以写成:“她一把扎起头发,不停地咬嘴唇,眼睛不敢看任何人”。

这样读者一看就明白她内心的躁动。

我觉得老师这一课真是意外的收获。

以前总觉得写作很难,觉得文字不够生动。

现在想想,其实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只要用心观察,用动作语言来描述,一切都能变得活灵活现。

总之,老师讲的动作语言,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写作技巧,还让我们在笑声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就像老师说的那样:“生活就是一本大百科,动作语言是其中最精彩的一页!”。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动作描写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
些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用动词丰富描述:动词是动作描写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选择准确的动词可以让读
者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

不要用“走”,而是用“跑、踱步、飞奔”等形象生动的词
语来描述。

2. 利用形容词描绘细节:在描述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形容词来描绘动作的细节。

可以用“轻盈地跳过”、“沉重地踏入”等来使动作更加具体、生动。

3. 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描写:在动作描写中,要注意描述人物的动作节奏和速度,比
如“迅速地”、“缓慢地”等,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状态。

4. 注意人物情绪的描绘:动作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人物动作,还需要考虑人物
的情绪在动作中的影响。

可以描述人物的紧张、兴奋、疲惫等情绪,以增加动作描写的真
实感。

5. 多维度的描写:在描述动作时,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比如描写人物的动作、情感、环境等,这样可以使动作描写更加丰富多彩。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推荐6篇)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推荐6篇)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推荐6篇)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1片段作文——动作描写例文赏析: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动作描写练习一:请你挑选。

1、我(拿捏)了一小团汤圆粉,(搓揉)成个圆球,中间(弄按)了个窝,把准备好的汤圆馅子(放塞)进窝里,然后使劲地(搓揉)。

过了一会,我想,汤圆一定很圆了吧?可当我(放摊)开手一看,却傻了眼,汤圆馅都出来了。

我只好又在大碗里(拿捏)了一小团粉子,把破了的地方补上,再(搓揉)了(搓揉)。

第一个汤圆终于做成功了。

2、她把饭盒盖好,模仿着电视里店小二的动作,把右手往前一(伸扬摊),偏偏一脚(踩踏踢)空,装菜的饭盒一下子(飘滑飞)了出去,砰地一声(撞碰)到墙上。

盒盖(弹碰)开了,菜(泼散撒)了一地,本来黄澄澄的鸡蛋,这下(掉落)在灰尘里,变成了灰鸡蛋了。

她从地上(爬站)了起来,看着这幅“惨景”,眼泪慢慢地(流落渗)了出来。

动作描写练习二:请你换词。

“拿”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大家干得真欢,有的把桌子拿到一边,有的把讲台拿()到了走廊里,小明刚拿()来一脸盆清水,小华又拿()起桶朝水龙头跑去几个力气较小的女同学立刻拿()起扫帚,扫起地来动作描写练习三:片段填空。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起来,左手()住菜,右手()起刀,一刀一刀地()着,把白菜()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

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起一股香味,又把菜()进锅里,()起锅铲,不停地()着。

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入酱油、醋、()上盐,接着用铲子()几下,()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下来,()几下,就出锅了。

要想作文好,动作描写不可少,人物描写动作5大技巧+例文

要想作文好,动作描写不可少,人物描写动作5大技巧+例文

要想作文好,动作描写不可少,人物描写动作5大技巧+例文作家老舍先生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人记事的作文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动作描写,我们也知道有哪些动作,可怎么写才能把短时间发生的动作,写得具体生动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认真阅读本文,配合布置的练习,你就不是一般的你啦!一个个就会成为动作描写的大师啦!1给动作“化功大发”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李老师喝茶。

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

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他砸巴砸巴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李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砸巴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学了就要用,刚才同学们在纸上写的“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你能把这个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吗?试试?2给动作“涂脂抹粉”写好人物的动作,选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不是就很美呢?《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话: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做作业时动作描写的作文素材

做作业时动作描写的作文素材

做作业时动作描写的作文素材段落一,笔尖的舞蹈。

哎哟,小明这手速可真快!笔尖在纸上跳起舞来,一串串字儿
像糖葫芦似的串起来。

看他那专注劲儿,连旁边小猫叫都不带理的。

段落二,卡壳的瞬间。

咦?小明这咋突然停下来了?眉头皱得跟小山似的,肯定是碰
到难题了。

他一会儿翻书,一会儿咬笔头,看来得费点儿劲儿才能
搞定。

段落三,灵机一动。

哈哈,小明眼睛一亮,看来是想到啥好主意了!他赶紧拿起笔,唰唰唰地写起来,看这样子,问题应该是解决了。

段落四,搞定啦!
搞定啦!小明一拍大腿,把作业本一合,满脸都是得意。

他瞅瞅自己的作业,嗯,不错不错,这下子可以放心玩去了!。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篇一:学生写好人物动作描写速成法如何写好人物动作描写之速成法——动作分解金中乐在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写“人”类作文抑或是写“事”类作文,而写“人”“事”都离不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描写。

这这么多描写方法之中,动作描写却是重中之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作描写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

一、动作分解什么叫动作分解?其实在作文中并没有“动作分解”这一说法。

动作分解是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生涯中,不断研究,不断挖掘的一种写好动作描写作文速成法之一。

所谓动作分解,就是我们对肉眼直接看到的人物动作进行有机的分解,同时结合联想,对人物动作进行润色,最后将分解后的若干个动作行为进行重新组装的作文方法。

二、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显性动词,即我们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动作,如喝,吃,笑,哭等;隐性动词,即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需要结合思考联想得到的动词,如想,思索等。

三、如何进行分解:找出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以图片为例:观察图片,我们不难找出几个动词,如拿起,倒下,张嘴,喝水,这几个动词都是我们肉眼直接能看到的,称之为“显性动词”。

下面我们将这些动词用箭头连起来:拿起→倒下→张嘴→喝水大家都清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光靠以上几个显性动词显然很难顺利喝到水,因为你不伸出手去捡瓶子,如何拿起瓶子,自然就没有了“拿起”这个动词。

所以接下来我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在拿起瓶子之前又有哪些动词呢?有生活常识的同学不难发现,其实在“拿起”瓶子这个动作之前其实还有一连串的动词,如伸出手的“伸”,张开手的“张”,握起瓶子的“握”;在“倒下”瓶子的时候,我们还要“伸”手指“拧”瓶盖子;在“喝”水的时候,我们还要“张”开嘴巴,“仰”起头,“咽”下去;这些我们通过思索的动词便是“隐性动词”。

下面我们把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用箭头连起来:伸→张→握→伸→拧→倒→张→仰→咽→喝利用肉眼和联想找出的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这一过程便是动作分解过程。

老师指导跳舞动作的描写片段作文

老师指导跳舞动作的描写片段作文

老师指导跳舞动作的描写片段作文
《老师指导跳舞动作》
我们班最近在准备一个舞蹈节目,老师可认真地教我们啦!
老师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轻盈地在我们中间穿梭。

她的眼睛特别厉害,谁的动作不标准,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就说我吧,我老是抬手的动作做得不对,老师轻轻地走到我身边,握住我的手,慢慢地往上抬,说:“宝贝,手要这样抬,才有优美的感觉。

”我照着老师的样子做,果然好看多啦。

还有一次,小明总是跟不上节奏,老师没有生气,而是笑着对小明说:“来,跟着老师的口令,一、二、三,跳!”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小明终于跳对啦!
老师的指导让我们的舞蹈越来越棒,真期待能在舞台上大放光彩!
《老师指导跳舞动作》
上舞蹈课的时候,老师可细心啦!
她会一个一个地纠正我们的动作。

有个同学弯腰的姿势不好看,老师就做了个示范,只见老师的腰弯得像弯弯的月亮,可漂亮啦,同学一下子就学会了。

我跳舞的时候总是站不稳,老师拉着我的手说:“别着急,双脚要用力,像扎了根一样。

”然后带着我跳了好几遍,我终于能站稳啦。

老师还会给我们讲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舞蹈的意义。

比如说,有个小公主通过优美的舞蹈找到了幸福,这让我们更有动力好好跳。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都越来越喜欢跳舞啦!。

中考作文指导:动作描写PPT课件

中考作文指导:动作描写PPT课件

拿、捏、揉搓、变、分、托、摆弄、戴
那么,什么是动作描写呢?

动词把人或动物的动作
形象地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来,这就是 语言描写。
在写人叙事的作文里,描写动作,
是刻画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的一 种方法。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 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 加鲜明。读下面的例文,请同学们 分析人物的动作体现了他什么样的 思想品质。
练习一:动词填空
下了雪,我( 扫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
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 )下秕谷, (看 )鸟雀来( 吃 )时,我远远地将 (缚 )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拉 ),那 鸟雀就(罩 )在竹匾下。
人物动作描写练习二

看电影片段写一段话,请把握人物的动作。
作业: 人物动作描写练习
推菜车 放学后,小明看见一老人拉着一辆菜车正 上坡……小明可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同学啊! 把中间省略的情节动作等写下来。
动作描写
常见的人物描写有哪些呢?
1、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2、神态描写 4、外貌描写
5、心理描写
6 、细节描写
一、上次作文回顾
上次作文主要练习了
语言 描写和 神态

( )描写

二、本次作文训练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例子,请大家分
析这是什么描写,说出理由并找出 关键词。

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 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 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 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 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 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 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 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 着眉头硬咽下去。”

小学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专题训练

小学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专题训练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一、读故事,思考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

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

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思考:为什么顾客争相购买哑女的菜刀?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进行细致描写,那么所写的人物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什么是动作描写呢?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和状态的写作方法。

二对比下面两段文字,感受动词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

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

思考:哪种方式更形象可感?三、了解动作描写的内容①头颈动作如:鲁迅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的,他已知道。

②眼耳动作如:所有的战士都翘首西望,向天空中寻找那架从延安起飞的飞机,谛听着飞机的声音。

③嘴巴动作如:那同志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几个字。

④手肩动作如:她右手拉住我,左手扶着肩上挑着的担子。

⑤腰身动作如: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鞠了一个“半躬”。

⑥腿脚动作如:接着听他骂道……说着,举起腿来,又是一脚。

小结:头颈、动作,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动作等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

这些描写可以把被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四、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1)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镜头,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中考作文指导:动作描写课件[27张]

中考作文指导:动作描写课件[27张]

怎样才能做到具体准确呢?
一、分解法
一个简单的动作分解为一 系列具体的协助性动作, 然后组合在一起。
•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仍然一片喧闹。 这时,教室外传来老师的脚步声…… 怎样才能做到具体准确呢? (请用分解法具体描述“回”座位这 一动作。)
我立马___ (提、竖) 起耳朵, _____ (缩、弯) 下身子,
一、抓住特征,选准动词
也可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有一段关于雪地捕鸟动作的描写:
扫开一块雪, 露 出地 面,用一支短棒 支起一 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 些秕谷,棒上 系一条长 看 绳,人远远地 牵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 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 一 拉 ,便 罩 住了。
怎样才能做到形象传神呢?
伍嘉静 小狗“叫” 一看见陌生人就会立即 竖起两只小耳朵,然后 用雄壮的声音“汪”他 几下,活像一位威武的 勇士!
怎样才能做到形象传神呢?
二、修辞法
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 修辞手法把某一动作写得 形象生动。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扑的只一拳,……却便似开了个油酱
பைடு நூலகம்作描写出神韵
小作文训练

动作描写
一、抓住特征,选准动词
选择那些最有表现力,符合人物的 身份和年龄特点、最能揭示人物性 格、心理的动作进行描写。
(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 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 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 来。……鲁达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 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 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 的都绽将出来。…… 又只一拳,太阳 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 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老师指导我跳舞的过程动作描写的作文

老师指导我跳舞的过程动作描写的作文

老师指导我跳舞的过程动作描写的作文从小我就是个肢体不太协调的孩子,对于跳舞这件事儿,那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可谁能料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竟然鬼使神差地参加了学校的舞蹈社团。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社团活动开始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站在队伍里,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怦怦直跳。

就在这时,一位身材高挑、气质优雅的老师走进了教室,她就是我们的舞蹈老师——李老师。

李老师先让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热身动作,像伸伸胳膊、踢踢腿啥的。

可就这么几个小动作,我都做得别别扭扭的。

李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窘态,她微笑着朝我走来,那笑容就像春天里的阳光,温暖而亲切。

“来,孩子,别紧张。

”李老师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咱们先从最基本的站姿开始。

”说着,她亲自示范起来。

只见李老师双脚并拢,挺直了腰杆,头微微上扬,整个人就像一棵挺拔的小白杨。

我也赶紧学着她的样子站好,可没一会儿,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脚也开始发酸。

“别着急,慢慢来。

”李老师耐心地说,“注意肩膀要放松,不要耸肩,收腹提臀,对,就是这样。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轻轻地帮我调整姿势。

接下来是练习手位。

李老师伸出她那修长的手臂,优雅地比划着:“看,这是一位手,手臂要呈弧形,像抱着一个大西瓜。

”我跟着做,可我的手就像不听使唤似的,怎么也摆不对位置。

李老师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她握住我的手,一点点地帮我纠正:“手指要自然弯曲,不要太僵硬,对,很好。

”然后是压腿。

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啊!我刚把腿放到横杆上,就疼得龇牙咧嘴。

李老师走到我身边,温柔地说:“别怕疼,压腿是跳舞的基础,只有把筋拉开了,才能跳出优美的动作。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按住我的膝盖,给我施加一点压力。

我感觉自己的腿都要断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加油,坚持住!”李老师鼓励着我,“再坚持十秒钟,十、九、八……”在她的鼓励下,我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练习旋转的时候,我更是状况百出。

我转得东倒西歪,像个醉汉似的。

李老师笑着说:“旋转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的平衡,眼睛盯住一个点,头先转,身体再跟着转。

动作描写作文

动作描写作文

动作描写作文关于动作描写作文6篇动作描写作文篇1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动作描写中凸显性格、展示心理、合理修饰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口语、行文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外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我国人民艺术家老舍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看来,动作的确是刻画人物的关键功夫。

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其行,现其人”,学习动作描写,让你笔下的人物站起来。

二、读文猜人,感受动词请学会读文字,根据动词的改变和细化,判断人物的身份。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惊悚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总结:动作刻画的原则:要凸显人物特征,展现内心活动,还有必要的动作修饰语。

三、动作描写方法指导(一)让动作凸显“性格特质”1、请学生分别阅读两端文字,感受动词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的老师》思考:她是怎样的一位老师?2)“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

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

思考:哪种方式更形象可感?印证老舍名言:“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2、回顾经典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请根据动词分析“父亲”的性格特征:中年、肥胖、爱子(二)让动作传递“内心活动”回顾经典:1、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动作描写 作文指导

动作描写  作文指导

朱自清《背影》中的老父亲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 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攀

生动、形象的表现父亲 缩 买橘子时的艰难,表现 深沉的父爱。 倾
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到体育馆去学 游泳。爸爸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去体育 馆。到了体育馆,我从自行车上面跳 下来,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 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 最后终于学会了游泳。
——《精彩校运会》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 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 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用比喻写出了运动员的强健有力,蓄势待发的 状态。
• 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形象地 描绘下来,这就是动作描写。 •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描作描写: 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 软.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 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 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 地学,总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 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 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 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 复,终于学会了游泳。
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听着老师的表扬)她红彤彤的
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一双手 不停地抚弄着衣角,头低得简直 快要埋进衣领里了„„
——《我的同桌》

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 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了些开 水,用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 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桔 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 勺送到我嘴边,我喝着这酸中带甜的水, 感到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 ——《我的妈妈》

老师指导我跳舞的过程动作描写的作文

老师指导我跳舞的过程动作描写的作文

老师指导我跳舞的过程动作描写的作文“哎呀,老师,我真的能学会跳舞吗?”我睁着大眼睛,满是担心地看着老师。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舞蹈教室里的镜子反射着温暖的光线。

我站在教室中央,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老师微笑着走过来,温柔地说:“当然能啦,宝贝,只要你肯努力呀。

”老师开始指导我跳舞啦。

“来,先把脚这样分开,对,就是这样。

”老师一边说,一边轻轻地摆弄着我的脚。

我小心翼翼地按照老师说的做,心里默默念叨着可千万别做错呀。

“然后呢,手臂要这样伸展出去,像一只美丽的小鸟展开翅膀一样。

”老师的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渐渐放松下来。

我努力地伸展着手臂,感觉自己真的像一只想要飞翔的小鸟。

“哇,做得很棒呀!”老师的夸赞让我心里美滋滋的,瞬间有了更大的动力。

“接下来,我们试着跳一小段。

”老师说着就放起了音乐。

我跟着音乐的节奏,开始慢慢地跳动起来。

哎呀,我感觉自己的动作好笨拙呀,我心里暗暗着急。

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道:“别着急,慢慢来,你已经很不错啦。

”我深吸一口气,继续跳着。

老师在旁边一边看着,一边不时地提醒我:“这里动作再大一点,对,就是这样,非常好。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而老师就是那个耐心引导我的大人。

“哇塞,你看你现在跳得多好呀!”老师兴奋地说道,“继续保持哦。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好像真的比刚开始的时候进步了好多呢,这可都是老师的功劳呀。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汗水渐渐湿透了我的衣服,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

我越来越投入,越来越享受跳舞的过程。

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我开心地对老师说:“老师,我真的好喜欢跳舞呀!”老师笑着说:“我就知道你行的呀,宝贝。

”我知道,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在跳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也明白了,只要有信心,有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这不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吗?只要我们勇敢地去尝试,去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描写人物动作”导语:小朋友,我们夸奖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有时会说:“看,他把人物都写活了。

”这里的“写活了”,可是一种真功夫。

文章中的人物正是在动作和语言描写中鲜活生动起来的,而其中的动作描写是写人记事文章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成功的动作描写能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离不开对动作的传神描写。

这次,我们就来练练把人物写活的功夫——描写人物动作。

一、积少成多捎掏数攥凑塞点擦扎推拔念叨娴熟转交推辞推搡小心翼翼蹦蹦跳跳昂首阔步目不转睛东张西望手舞足蹈张牙舞爪眼疾手快声泪俱下抓耳挠腮挤眉弄眼嬉皮笑脸胖胖无可奈何地把手比作手枪,对着鸽子,“叭叭”地打了两枪,然后蹦蹦跳跳地走了。

只见女护士用酒精棉球擦擦张毅的胳膊,然后迅速地把细长的针头扎进他的肌肉,接着缓缓地把药水推进去,最后有敏捷地把针头拔出,动作十分的娴熟。

她总是笑眯眯的,一会儿清晰地报站名,一会儿眼疾手快地点钞票、售票,一会儿离开座位、从车头走到车尾、耐心地回答外地乘客的问题。

二、帮你读中学写我们读过的文章中有许多动作描写的成功范例。

请欣赏一下吧!1.《槐乡的孩子》一文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采摘槐米的情景,表现了槐乡孩子的纯朴勤俭的品质。

文章重点段有这样一处描写: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这这些精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槐乡孩子采摘槐米时敏捷地动作和勤劳快乐的身影。

同学们,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是不是感觉像看电影一样?要相信:我们也能写出这样的动作细节。

2.《绝招》这篇文章写的是小伙伴们在一起比赛绝招,说明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出有用的绝招这个道理。

文章有这样的描写:三胖腆着大肚皮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得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憋了气,惟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绝招!绝招!”……他俩表演完,都把目光投向瘦小的小柱子。

小柱子的鼻尖出了汗。

他想了一会,站起身,面向大树,两只胳臂往地上一撑,脚掌靠树来了个倒立,不料,二福立刻还他个不靠树的倒立。

以上动作细节描写,让我们眼前想象出现了小伙伴使出浑身解数比试绝招的劲头,正是因为有了动作细节,事情叙述得才具体、生动,小伙伴互不服输的心理表达得惟妙惟肖。

三、为你分析学情同学们习作时也经常会写到人物动作,但是大家进行动作描写时总是很单调,不够生动形象,如,写伙伴在一起游戏,总是写我们玩儿啊玩儿啊,玩得可高兴啦,最后恋恋不舍地回家了;写自己在家里做家务擦桌子,总是“擦呀擦呀,擦得满头大汗,最后终于把桌子擦干净了”;写拖地,也写“拖呀拖呀,累得我满头大汗,终于把地拖得干干净净”;写摘苹果,也就是“我摘呀摘呀,我累得腰都酸了,终于摘了满满一大筐”等等……大家看,这样的文章是不是像流水账?读者读起来干巴巴的,怎么会喜欢呢?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动作描写写得生动想象呢?四、给你写作小窍门1.亲自体验,用心观察生活中的我们,每天都在会完成一串串丰富的动作,你要注意体验、用心观察哦!如:做值日的时候,如果你的人物是扫地,你在体验扫地过程的时候每一个细节。

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有的地方不容易扫干净,比如,地上有谁吐的泡泡糖扫不下来,角落里桌子下的废纸不容易扫出来,用灰斗搓垃圾时垃圾总会冒出来等等,你要用巧妙的办法和动作克服困难,这就会为你写好动作细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分解动作,用好动词同学们,你们都爱上体育课吧?体育课上老师教我们学习某个体育动作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要给我们分解动作呢?老师交分解动作,是为了让体育动作在我们脑子里更加清晰、准确。

同样,我们写作时能够分解动作,用好一系列的动词,也是为了让读者清楚、准确地想象出人物做这件事时的具体情景。

比如三八节有的孩子要给妈妈“擦皮鞋”,要想把皮鞋擦干净,绝对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我擦呀擦呀擦呀擦呀”,从取鞋油到用擦鞋布把鞋擦亮,这中间有很多的细微动作。

今天就试试吧!“拿、拧开、挤、抹、放、涂、转动、蹭、打、拍、晾”等等,这些动词都会派得上用场呢!我们祖国的语言十分丰富,例如:表示手拿物品的动词有:拿、提、拎、握、攥、捏等等,具体到一处描写应该运用哪些词语呢?这就要看文章的具体环境了。

因此,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准确使用词语,精选动词,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

3.关注细节,写出趣味。

干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很多意外、有趣的事情发生,比如说擦皮鞋吧,鞋油挤多了挤少了,一小心蹭手上了等等,这些有趣的事情写出来,一定很有意思的!四、请你欣赏佳作特别的作业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为辛苦的妈妈擦一次皮鞋给父母擦皮鞋。

听到老师布置这个作业,我心里一下子沸腾起来,我恨不得现在就大显身手。

回到家,妈妈像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问:“今天是什么作业啊?”“保密!”我冲妈妈做了个鬼脸,“今天的作业你不许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哇?还不让管!”妈妈纳闷地说。

我从鞋柜里取出妈妈的皮鞋,找到一管鞋油、一块抹布、一个鞋刷,就开始擦皮鞋了。

我先抓起抹布,把皮鞋上的尘土给擦去。

我又拿起鞋油挤呀挤,怎么也挤不出来,嗯,可能鞋油好久不用了。

我找了根牙签,轻轻捅了捅,然后用力一挤,只听“扑哧”一声,鞋油从里面喷出来了,溅得我满手都是,我急忙去洗手间洗了洗手接着干。

【小作者把擦皮鞋的动作分解开了,还准确选用了动词“取”、“找”、“抓”、“擦”、“挤”、“捅”、“喷”、“溅”,使得擦皮鞋的情景活灵活现,尤其是使用牙签捅鞋油,最后溅手上鞋油的意外情景,更是给文章增添了趣味】这次我可不乱挤了。

我先把鞋油挤到鞋油口处,感觉鞋油快出来了,就慢慢地挤,让鞋油一点一点地出来,再抹到皮鞋上,再学着妈妈的样子,先用小的刷子把鞋油平均的抹开,用大的刷子在鞋面上来回的刷来刷去,鞋子一点一点地变黑变亮。

我再用抹布把两只鞋上的鞋油给擦去,一双做过美容的鞋就显得明亮、美丽了!原来擦皮鞋这么不简单,以后我就是爸爸妈妈芙的擦鞋匠了!下面这篇文章写的小作者“摘苹果”的经历,请你关注其中的动作细节的描写。

摘苹果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妈妈提议说:“咱们去南乐摘苹果吧,那里的苹果可是远近闻名的好吃。

说去就去,吃过早饭,我们约上表哥就马不停蹄地来到果园,“快看,苹果园到了”哥哥大声地叫着,我透过车窗一看,马路两边到处是成片成片的果园。

真是一眼望不到边。

一下车,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地跑进果园,我抬头一看,啊!苹果真多啊!一棵棵苹果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好像一个个小灯笼,把树枝都压弯了腰。

在阳光下一晃一晃的,真是美丽极了。

我小心翼翼地爬上弯弯的果树,踮起脚,轻轻地伸开胳膊,左手抓住树干,右手握住苹果,使劲一拧,苹果就乖乖地落到了我手里,我使劲咬了一口,啊!苹果的汁就飞花四溅,喷了我一脸,嘴里立刻感觉甜丝丝的,脆脆的,好吃极了。

【你发现了吧?“爬”、“踮起”“伸开”、“握住”、“一拧”等等,怎么样?小作者很会分解动作,动词也使用得很准确,苹果汁飞溅的细节也很有趣。

】不一会儿,我们就摘了几袋子的苹果,通过这次摘苹果,我知道了,自己摘的苹果,才是最甜的。

五、阅读穷人的风骨一天,我正要去上课,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我扭过头看去,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你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装交给他。

唉,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

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可是迟迟不肯给我,他不断地数着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一张是100元,里边有2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两元一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我问:“少了多呢?”“5块。

”家长有些捶胸顿足,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呢?这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

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着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在搭上自己的5元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

给我的学生的时候,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点头便走了。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我,他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这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事情的原委,并且想到肯定是你垫进去了5元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

”我百般推辞,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

但家长却极认真的样子,半天推搡过后突然好像生气了,一把把那5元钱塞到我的手里,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以后吧,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突然想起了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

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着自己的把灵魂活着的人不多。

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猝然跌倒。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模数塞()——-- ()——()——2、辨字组词。

钞()凑()魂()即()抄()揍()魄()既()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文中写这位父亲第一次送钱时数的遍数之多,用了一个“————”来形容,表明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第二次给“我”还钱时用了动词————、——-,充分升华了文章中心:人穷志不穷。

4、从简短的对话和不多的动作中,说一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5、“我”为什么觉得那位学生“可爱”,又更喜欢那位父亲呢?五、帮你拓宽思路我们每天都在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除了在学校搞活动、做值日,有时候还在家里帮助妈妈做家务,有时候还和父母一起去野外游玩,如钓鱼,采摘,去老家体验田间劳动,节假日还会和小伙伴捉蛐蛐,放风筝,踢足球,没事了在家里翻跟头,做手工,收拾房间等等。

以上活动,哪一项离得开人的动作呢?怎么样?不愁没啥写吧?六、温馨写作提示同学们,你打算写什么内容呢?提示你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一定选择真实的生活片段,要注意观察、体验一下每一个动作细节。

2.一件事往往有一系列的动作完成,别忘了分解动作,用一连串的动词去描写过程中的重点。

3.要学会选择动词,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不同的动词去描写,但最准确的往往只有一个。

习作时一定用反复琢磨,把动词用得准确、生动。

4.做一件事会有意外、有趣的情况发生,要善于捕捉当时的细节,把文章写得活灵活现,把当时的情景具体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