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合集下载

中国骨质疏松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指南。

以下是一篇简要的关于中国骨质疏松症指南的介绍,具体内容可能需要查阅最新的指南以获取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中国骨质疏松症指南简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

为了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指导,中国卫生部及相关医学学会制定了骨质疏松症的指南,旨在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诊断、治疗和预防该病。

1. 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
指南可能包含详细的骨密度检测标准,以及其他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的指引,用于确诊骨质疏松症。

评估患者骨折风险的方法,以便医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治疗和管理建议:
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对于骨质疏松症常用的药物的使用和剂量指南。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个性化治疗建议,可能包括老年人、更年期妇女等。

3. 预防和生活方式建议: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措施,包括饮食、锻炼、阳光暴露等生活方式建议。

针对特殊人群的预防指南,例如孕妇、乳腺癌患者等。

4. 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指导:
针对不同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建议,以便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中能够实施指南提供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提供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合作的指引,以实现综合治疗。

5. 患者教育和支持:
提供患者教育资料,使患者了解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管理和预防。

提供患者支持的建议,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管理过程。

在使用这些指南时,医疗专业人员和患者应该密切关注最新的指南版本,以确保他们获得的信息和建议是最为准确和最新的。

这篇文章仅提供一般性的指南内容,具体信息还需查阅最新的骨质疏松症指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要点解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要点解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要点解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人群。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所致的残疾及死亡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然而,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为减少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国内同仁在骨质疏松症防治领域完成了大量重要工作。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分别于2006年、2011年、2017年发布了三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成为我国不同时期骨质疏松症防治领域的重要学术经典,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理念、治疗药物等不断推陈出新,且我国骨质疏松症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也进行了很多更新[3]。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好地适应学术前沿进展、做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于2022年12月发布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下文简称“指南”),现对指南要点进行解读,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更新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数据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2018年公布的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5],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9%;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

据此估算,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约为7000万。

同时,我国40岁以上人群椎体骨折的患病率男性为10.5%,女性为9.5%[3]。

虽然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但男性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却与女性相似,这警示我们同样需关注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要点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要点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要点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水平,制定和推广科学、规范的防治策略,我们特制定《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

二、定义与诊断2.1 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2.2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如腰背痛、身高缩短、骨折等)、骨密度测定和生物标志物检测。

三、骨质疏松症的评估3.1 骨折风险评估采用工具如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以确定治疗指征和治疗强度。

3.2 骨密度测定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进行骨密度测定,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四、治疗策略4.1 基础治疗4.1.1 生活方式干预- 均衡饮食:确保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

- 适量运动: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

4.1.2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钙剂:每日推荐摄入量1000-1200mg。

- 维生素D:每日推荐摄入量800-1000IU。

4.2 药物治疗4.2.1 抗骨质疏松药物- 抑制骨吸收药物:如二膦酸盐、降钙素等。

- 刺激骨形成药物:如雷洛昔芬、阿仑膦酸钠等。

4.2.2 骨折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移位较小的骨折。

- 手术治疗:适用于有移位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

五、骨质疏松症的长期管理建立长期随访计划,监测骨密度、评估骨折风险,调整治疗方案。

六、宣传教育加强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早期诊断意识。

七、总结《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为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通过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骨折风险,有助于改善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 解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 解读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2011 年) .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 2 - 17.
8
01 概述
02 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 2.1.1 ] 不可控因素
[ 2.1.2 ] 可控因素
04 预防及治疗
— 2—
3
01 概述
02 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04 预防及治疗
(一)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和分类
1.1.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定义-WHO(世界卫生组织, 199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 是一种以骨量低, 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 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目录松页诊治新0进1 概述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
Contents 疗指南》(022 0危1险7版因素) 及解风读险评估
Page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04 预防及治疗
— 1—
目录页主要内容01 概述
Contents
Page• 概述
02 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危险因素与0风4 预险防评及治估疗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预防及治疗
风险级别 低 中 高
OSTA指数 > -1
-1 ~ -4 < -4
Koh LH, Sedrine WB, Torralba TP, et al. Osteoporosis Int, 2001, 12: 699-7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01 概述
02 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新指南解读PPT课件

骨质疏松新指南解读PPT课件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症诊疗体系,包括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疗效评估等,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骨质疏松症监测网络,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 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干预骨质疏松症。
3
诊疗体系和监测网络协同作用
通过诊疗体系和监测网络的有机结合,实现骨质 疏松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预后。
详细描述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密度降低,易患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 骨密度逐渐降低,骨折风险增加;有家族史的人群遗传了骨质疏松症的易感基因,患病 风险较高;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骨骼得不到有效刺激,骨密度下降,易患骨质疏松症。
03
2023版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主要内 容
诊断标准及流程
骨质疏松新指南解读
• 引言 •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 2023版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 • 新指南的特点与亮点 • 新指南的实施建议 • 新指南的影响与展望
01
引言
骨质疏松症的概述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为骨量减少和骨组织 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02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全球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要疾 病之一。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球约有2 亿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年有大量患者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而致残或死亡。
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综合治疗
新指南提倡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以全面改善患者的骨骼健康状况。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
提高生活质量
新指南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倡通过 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降低骨质疏松 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要点

《骨质疏松症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要点

《骨质疏松症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要点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和骨质强度降低为特征的慢性骨代谢疾病。

临床上,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折和不同程度的疼痛。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增加的背景下,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成为了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指导依据。

一、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标基层合理用药指南首先明确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主要包括减少骨折风险、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阻止疾病进展,延缓疾病演变。

二、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指出,每天坚持进行体力活动,如散步、跳绳等,可以提高骨密度、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有助于预防骨折。

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

此外,均衡膳食、戒烟、限制酒精摄入等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

三、用药治疗1.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症基层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补充药物。

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建议,成人每天摄入800-1000毫克的元素钙,50岁以上的女性和男性每天补充800-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通过摄入食物或者口服补充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2.抗再吸收药物抗再吸收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药物。

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建议,在短期内复杂骨折的患者,选择抗再吸收药物进行治疗。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双磷酸盐类药物、肾上腺素类药物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抗再吸收药物可以减少骨质矿物质丢失,提高骨密度,预防骨折。

3.促骨形成药物促骨形成药物是另一类常用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

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指出,对于高龄患者、脊柱骨折患者和不能耐受抗再吸收药物的患者,可以选择促骨形成药物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通过促进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增加骨骼形成,提高骨密度,预防骨折。

四、用药的注意事项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要求,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胃肠道反应等。

定期监测血沉、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相关指标,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整用药方案。

【全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一部分

【全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一部分

骨重建过程
骨骼的完整性由不断重复、时空偶联的骨吸收和骨形成过程维持,此过程称为“骨重建” 骨重建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等组成的骨骼基本多细胞单位(Basic Multicellular Unit,BMU) 实施
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生机制
国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细胞衰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发病机制
3. 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 折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新增:低骨密度、既往脆性骨折史 更新:更新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更详细介绍了需要治疗的FRAX®阈值与局限性
跌倒及其危险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
4.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检查
新增:PET-CT、PET-MRI及放射吸收法(RA)等影像学 检查
(2001 NIH)
骨质疏松症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Ⅰ型)
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 (Ⅱ型)
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 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千万,其中女性约7千万
关于疗程的建议;关于骨折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 物;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和序贯治疗
新增:高骨折风险、极高骨折风险患者如何区分,不同骨 折风险的患者如何进行药物选择

指南更新 2022版 vs. 2017版
更新内容
12. 关于疗程的建议
2022版
更新:双膦酸盐及短效药物的疗程;药物假期的内容做了更新
2017版
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4亿(约占总人口的18.7%), 65岁以上人口超过1.9亿(约占总人口的13.5%) 来自2018及2021年公布的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 32.1%,男性为6.9%;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特点突出
新指南注重个体化诊疗,强调综合考虑患者年龄、 性别、病情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实用性强
新指南内容详实、具体,为医生和患者提供 了可操作的诊疗建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2
诊断与评估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疼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出现腰背痛或全身 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起坐或长时 间行走后出现,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 。
脊柱变形
脆性骨折
指低能量或非暴力性骨折,如日常活 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常见部 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 和肱骨近端。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出现身高变矮 、驼背等脊柱畸形,甚至导致胸廓畸 形,影响心肺功能。
骨密度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
双能X线吸收法(DXA)
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作为骨质疏 松症的诊断金标准。
骨密度检测
推荐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 及时发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 。
生活方式干预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钙和维
生素D的摄入。
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
风险评估
针对男性患者,应关注 年龄、体重指数、骨折 史等因素,以评估骨质
疏松风险。
骨密度检测
建议男性患者进行骨密 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 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
控制盐的摄入
高盐饮食会增加钙的流失,老年人应控制盐的摄 入量。
运动锻炼对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 身体素质,对骨骼健康也有益。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 力,减少跌倒风险。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能够增加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 力,对预防骨质疏松也有帮助。

中国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诊断流程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检查结果,如骨密 度测定、X线摄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 以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与评估
双能X线吸收法
01
该方法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可以测定骨密度并评
估骨折风险。
X线摄片
02
对于骨折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可以辅助骨密度
的测量。
其他类型的骨质疏松
骨软化症
肾性骨营养不良
脆骨病
03
骨质疏松的诊断
临床表现
疼痛
骨质疏松患者可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以腰背痛 最为常见。
身长缩短
骨质疏松可导致脊椎压缩变形,使患者身高缩短 。
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大大增加,常发生于髋部 、腕部和椎体等处。
诊断标准与流程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
基于骨密度降低和/或脆性骨折史,可将骨质疏松症分为正常 、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三种类型。
其他相关检查
03
如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可了解患者的钙、磷、碱性磷酸酶等
矿物质代谢状况。
04
骨质疏松的治疗
药物治疗
基础药物
包括钙剂、维生素D等,可降 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双磷酸盐类药物
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钠等, 可抑制骨吸收,降低骨折风险。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如雷洛昔芬等,可有效预防骨折和 椎体变形。
减少医疗支出
积极诊治骨质疏松可减少因骨折等并发症导致的医疗支出。
02
骨质疏松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原发性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 老年性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
• 继发于内分泌疾病 • 糖尿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库欣综合征 • 继发于消化系统疾病 • 胃肠道疾病 • 肝脏疾病 • 胰腺疾病 • 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 • 贫血 • 白血病 • 多发性骨髓瘤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提高生活质量策略分享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对骨质疏松症 患者至关重要。建议增加钙和 维生素D的摄入,如牛奶、豆 制品、绿叶蔬菜等。同时,减 少盐、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以降低钙流失的风险。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力 量和平衡能力,降低摔倒和骨 折的风险。推荐的运动包括散 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 动。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
营养补充剂使用建议
01
钙剂补充
适量补充钙剂可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建议每日钙 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分次服用效果更佳。
02 03
维生素D补充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建议每日摄入量为400800国际单位。同时,适当晒太阳也有助于提高体内维生 素D水平。
注意事项
营养补充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摄入导致不良 反应。
06
并发症处理与康复管理
常见并发症识别和处理方法
骨折
疼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 折,尤其是髋部、脊柱和腕部骨折。 对于疑似骨折的患者,应及时进行X 线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 括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牵引等) 和手术治疗(如内固定、关节置换等 ),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 类型和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1 2
运动类型选择
推荐进行负重运动、抗阻运动和平衡运动,如步 行、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骨骼质量和肌肉力 量。
运动强度与频率
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强 度运动,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荷。
3
注意事项
运动前需进行充分热身,避免空腹运动,运动过 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专业指导。
1 2
3
规范诊疗行为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一、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其主要症状包括骨痛、身形改变和骨折。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步骤,包括一般风险评估和个体化风险评估。

一般风险评估主要考虑年龄、性别、家族史、种族、内分泌因素、药物使用、生活方式等。

个体化风险评估则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既往骨折史、身高变化、骨密度等。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三、预防策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策略主要包括基础预防和特殊预防。

基础预防是指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提高骨密度和预防骨折。

特殊预防则是针对已经存在骨质疏松症风险或已经患病的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

四、诊断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症需要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其中,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可以评估患者骨质情况。

同时,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可以预测患者未来骨折的风险。

五、治疗措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目标是降低骨折风险和提高骨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等。

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和康复等。

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六、康复与患者教育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疗法等。

同时,患者教育也非常重要,通过教育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可以降低骨折风险。

七、长期管理与监测长期管理和监测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环节。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0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 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 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 增加,易发生骨折。
02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 松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 重要问题。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 可导致疼痛、残疾甚至死亡,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指南制定背景和意义
为规范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减 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制定本指南。
均衡饮食
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奶制品、豆制 品、海产品等。
适量运动
推荐进行负重运动和平衡训练,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提高 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充足日照
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 D。
心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作用
缓解疼痛与不适
通过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 者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管理要点
合并心血管疾病
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同时,注意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避免与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相互作用。
合并糖尿病
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注意钙磷代谢平衡,预防糖尿病肾病导致的 骨质疏松。
合并慢性肾脏病
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钙剂和维生素D的剂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
营养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23)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26
目录
• 指南概述与背景 • 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断 • 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原则与策略 • 特殊情况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概述与背景
Chapter
骨质疏松症现状及危害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是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领域的权威指南,是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治疗和预防的重要依据。

该指南于2024年发布,其中包含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全面内容。

下面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

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是基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根据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身高减少、背痛、体位性脊柱变形等。

而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通过骨密度检测(如DEXA)和骨折类型(如脊椎骨折)来确定。

2.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目标是减轻疼痛、修复骨折、预防再骨折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的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体位矫正、物理治疗、运动训练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补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类药物、雌激素、骨形态发生蛋白类药物等。

其中,对于高危骨折患者,强烈推荐使用抗骨吸收剂。

3.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包括非药物预防和药物预防。

非药物预防主要包括增加体力活动、改善营养、戒烟限酒等。

药物预防主要包括补钙剂、维生素D和抗骨吸收剂等。

根据指南,对于50岁以上有骨质疏松风险因素的女性和男性,强烈推荐进行骨折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特殊人群: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即妊娠期、青少年、高龄等人群给出了特殊的诊疗建议。

对于妊娠期妇女,根据指南,应合理控制钙的补充,并且避免长期补充维生素D。

对于青少年,应重视骨密度的监测,并及时进行治疗。

对于高龄人群,应该进行个性化的骨折风险评估,并针对性地给予治疗和预防。

综上所述,2024年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全面介绍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于临床医生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希望通过该指南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水平,减少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二部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二部分
• 已使用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需行复杂侵入性口腔手术时,建议暂停 双膦酸盐治疗3-6个月后,再实施口腔手术,术后3个月如无口腔特殊 情况,可恢复使用
非典型性股骨骨折(AFF)
• AFF在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中,绝对风险非常低(3.2-50例 /100,000人年)
• 其发生可能与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疗程时长有关 • 一旦发生AFF,应立即停用双膦酸盐等骨吸收抑制剂,停药后AFF风险
药品名 适应证
鲑降钙素 NMPA批准用于预防因制动引起的急性骨丢失及创伤后痛性骨质疏松症
疗效
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及非椎体骨折风险
用法 注意事项
鲑降钙素鼻喷剂,2mL(4400IU)/瓶,鼻喷200IU,每日或隔日一次 鲑降钙素注射剂,50IU/支,50IU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或100IU皮下或肌肉注射,隔日一次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钙参考摄入量
年龄段 <6月 7-12月 1-3岁 4-6岁 7-10岁 11-13岁 14-17岁 18-49岁 >50岁 孕早期 孕中晚期、哺乳期
膳食钙参考摄入量(mg/d) 200 250 600 800 1000 1200 1000 800 1000 800 1000
不同钙剂元素钙含量
化学名 碳酸钙 磷酸钙 氯化钙 醋酸钙 枸橼酸钙 乳酸钙 葡萄糖酸钙
元素钙含量(%) 40
38.76 36
25.34 21
18.37 9.3
• 使用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并不能纠正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 不建议一年单次口服较大剂量普通维生素D的补充
1. *引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速查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偶有过敏现象,可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确定是否 做过敏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and Therapy. JAMA 285:785-795, 2001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骨折
❖ 定义:
骨质疏松性骨折,也称为脆性骨折,或者低 应力骨折,是指在日常活动状态下或者轻微 创伤(从站立或者更低高度跌倒)即可发生 的骨折
❖ 常见骨折部位:
脊椎、髋部、前臂远端
骨质N疏IH松2指00南1 解析
8
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
❖ 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
❖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测工具(OSTA)
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9
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根据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在生活
中的具体表现,设计的一套自我测试题,每当一道题的答
案为“Yes”,则代表回答者伴随有该题目所包含的风险因子
2011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一、概述(定义、分类、流行病、危害)
可防可治
骨折、疼痛、脊柱畸形
二、临床表现
三、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预防和治疗
新关注
六、 附件三个(骨量骨质测疏松定指、南解鉴析 别诊断、参考文献) 1
新指南更新内容
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2
骨质疏松症定义
❖ WHO (1994)
因素相关性的分析,选取与骨折发生风险有较高相关性的因素
建立计算查机表模方型法,预:测(未年来1龄0年、髋临部床及其危他险主因要素部位)脆性骨折 风险 --基于股骨颈BMD(可由全髋BMD替代)
--基于BMI(结合临床危险因素)
Chin骨a G质u疏id松eli指ne南2解01析1
18
WHO骨折风险评估方法:FRAX
7
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
❖ 年龄(老龄)
❖ 吸烟
❖ 性别(女性) ❖ 体重(低体重)
❖ 身高(降低) ❖ 骨折史
❖ 家族髋部骨折史
❖ 使用糖皮质激素
❖ 类风湿关节炎 ❖ 继发性骨质疏松
❖ 饮酒(≥3单位/天)
❖ 低BMD
很多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与骨质疏松症
的危险因素是相同的
Osteoporos 骨Int质. 2疏00松8指Ap南r;解19析(4):399-428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 以骨量低下,骨微 结构破坏,导致骨 脆性增加,易发生 骨折为特征的全身 性骨病.
❖ NIH (2001)
❖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 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 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 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 密度和骨质量。
The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骨Pa质ne疏l 松on指O南ste解o析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4
骨质疏松的防治
骨质疏松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预防骨质疏松 --预防首次骨折 --预防再次骨折
骨质疏松
隐蔽的杀手 发生骨折才被发现
找到那些没有发生骨折但有骨折危险的目标人群
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5
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骨折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骨质疏松风险评估
骨折风险评估
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6
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
➢ 人种 ➢ 老龄 ➢ 绝经后 ➢ 母系家族史
➢ 低体重 ➢ 影响骨代谢药物 ➢ 低雌激素状态 ➢ 吸烟, 过量饮酒等 ➢ 缺乏锻炼 ➢ 钙摄入不足 ➢ Vitamin D 摄入不足 ➢ 高钠饮食 ➢ 蛋白质摄入过高或者过低
China Guid骨e质lin疏e 2松0指11南解析
血Ca、P、ALP、Cr(正常)
DXA:腰椎T(-2.2)
股骨颈T(-2.0)
是否有骨折危险?
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17
骨质疏松骨折风险评估
评估个体脆性骨折的绝对风险(概率)
基研于究欧原洲始网、资上北料评美和、大估亚样洲本、荟澳萃洲分多析个,独包立括的对大骨样折本发前生瞻率性、人预群期 寿命、人ht群tp死:/亡/w率w等w流.s行he病ff学ie数ld据.a与c主.u要k/脆FR性A骨X折/临床危险
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10
新指南引用的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 Nhomakorabea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或者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cm)?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由于消化道疾病或者肠炎引起的)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你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 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只要其中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
China Guid骨e质lin疏e 2松0指11南解析
年龄、性别 体重、身高 以往骨折史 父母髋部骨折
吸烟 应用糖皮质激素 风湿性关节炎 继发性骨质疏松 过量饮酒≥3单位/天 低骨密度(BMD)
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19
基于FRAX风险评估的治疗阈值
因为缺乏中国的大型研究数据支持,暂 借用美国的推荐阈值
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3% 未来10年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骨折概率
王女士:体重58kg,年龄65岁 OSTA指数=(58 - 65) ×0.2=-1.4
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14
OSTA指数判断骨质疏松风险级别
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15
年龄、体重与风险级别
骨质疏松指南解析
16
病例:王女士
身高:156cm 体重:58kg
OSTA指数=-1.4 骨质疏松中度危险
BMI:23.8
12
简化成 2个变量(年龄和体重)
11 个变量 2 个变量
AUC(曲线下面积)
0.85
0.79
灵敏度
95%
91%
特异度
47%
45%
L. Koh, et al. O骨st质eo疏po松ro指s I南nt解20析01, 12:699-705
13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OSTA指数=(体重kg-年龄)×0.2
11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中国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新加坡 韩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泰国
860例
59%种族 自称中国
日本人群(效度检验)
调查问卷 16项危险因素
筛选
11项显著性差异的 变量
多变量回归 模型分析
绝经后妇女
2项简化的 变量
年龄、体重
L. Koh, et al. O骨st质eo疏po松ro指s I南nt解20析01, 12:699-7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