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典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共15张PPT)优秀
③作者经过陆鸿渐这一笼统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 往和追求。〔意义〕
第十一页,共15页。
总结:关注侧面描写 〔1〕环境烘托,以景写人 〔2〕经过其他人物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主 要对象
第十二页,共15页。
人物笼统鉴赏题答题方式
〔1〕用两三个词概括笼统特点(性格+身份)
〔2〕分析笼统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据 〔3〕总结指出笼统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 想、追求、品性等〕
总结: 扣住正面描写的文字 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言语、心思等角 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Hale Waihona Puke (情 语)。第九页,共15页。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接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笼统?请简要分析。
第十三页,共15页。
练一练: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料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笼统。
第十四页,共15页。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料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请参考结答合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笼统。
古典诗歌鉴赏之
人物笼统
第一页,共15页。
自我笼统
〔诗人本人的
古
笼统〕
典
静夜思 李白
诗 歌
床前明月光,
之 疑是地上霜。 人 物 举头望明月,
笼 统
低头思故土。
他人笼统 〔诗人塑造的笼统
第十一页,共15页。
总结:关注侧面描写 〔1〕环境烘托,以景写人 〔2〕经过其他人物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主 要对象
第十二页,共15页。
人物笼统鉴赏题答题方式
〔1〕用两三个词概括笼统特点(性格+身份)
〔2〕分析笼统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据 〔3〕总结指出笼统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 想、追求、品性等〕
总结: 扣住正面描写的文字 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言语、心思等角 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Hale Waihona Puke (情 语)。第九页,共15页。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接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笼统?请简要分析。
第十三页,共15页。
练一练: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料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笼统。
第十四页,共15页。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料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请参考结答合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笼统。
古典诗歌鉴赏之
人物笼统
第一页,共15页。
自我笼统
〔诗人本人的
古
笼统〕
典
静夜思 李白
诗 歌
床前明月光,
之 疑是地上霜。 人 物 举头望明月,
笼 统
低头思故土。
他人笼统 〔诗人塑造的笼统
高三语文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公开课课件(共26张PPT)
方法一:一颦一笑总关情,言行肖貌要留心 采莲子
提示身份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动作描写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心理描写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明作用
(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 情窦初开、大胆 热情 、纯真羞涩 )的( 采莲女 )的形象。 (步骤二)通过(动作描写)描绘( 采莲女出神 凝视意中人,向意中人抛掷莲子表达爱意 )的 情形,体现采莲女 (情窦初开、大胆热情)的特点 ;通过( 心理描写 )写出采莲女被人发现行为后心 理活动,体现她( 纯真羞涩 )的特点。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细看题目,巧看注释。 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 思想抱负,在整体理解的 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 物形象的身份。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动作描写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心理刻画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众里寻他 慧眼识人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学 习 目 标
1 2
3
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掌握答题三步骤并规范组织 答案。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明 确 概 念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 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 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抒情主人公自己和作者塑造的形象)
形 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课 内 复 习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江月。
第一讲:诗歌鉴赏之形象公开课PPT课件
古 诗 词 鉴 赏
-
1
考点透视,分值11分,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鉴赏
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评价
-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2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春”字在抒发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
• 无中生①有春天, 是一年的开始,代表着万物复苏,是给人带 任来意希望拔的高季节,作者陶醉于春天,体现了热爱生活,乐观
-
32
•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 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 流水,村庄,绿岸,浮萍, 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
33
☆如何鉴赏诗 中的景物形象?
-
34
( 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
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A、 找出景物描写的文字 B、体味景物描写的声音、颜色、 形态、气味、动态、静态、虚实、感官、角度等 C、联想和 想象,充分发掘其中包含的画面感和意境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
35
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幽美的风景画。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
人形象(步骤一)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
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
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
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二)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
社会的傲视和嘲弄(步骤三)- 。
19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术形象。
形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
1
考点透视,分值11分,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鉴赏
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评价
-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2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春”字在抒发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
• 无中生①有春天, 是一年的开始,代表着万物复苏,是给人带 任来意希望拔的高季节,作者陶醉于春天,体现了热爱生活,乐观
-
32
•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 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 流水,村庄,绿岸,浮萍, 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
33
☆如何鉴赏诗 中的景物形象?
-
34
( 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
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A、 找出景物描写的文字 B、体味景物描写的声音、颜色、 形态、气味、动态、静态、虚实、感官、角度等 C、联想和 想象,充分发掘其中包含的画面感和意境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
35
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幽美的风景画。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
人形象(步骤一)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
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
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
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二)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
社会的傲视和嘲弄(步骤三)- 。
19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术形象。
形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21页PPT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பைடு நூலகம்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பைடு நூலகம்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诗歌鉴赏之形象精品PPT课件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乐府《行路难》
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 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七古《把酒问月》
2.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4、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示儿 陆游
4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象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方法二: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刻时画是一了个佳重节要之节夜日。客居旅馆,彻夜难
(1)人物形象的特征 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2)、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
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 (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等。 • Hale Waihona Puke 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
象,感知形象。 • (4)注意细节描写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把握形象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作者是怎样写“想家”的?
32、作“者抱膝用”虚二实字结生合动手形法象来地写勾想画家出。作先者写默冬默至呆夜 自坐己的旅神居态在,外用的“孤灯寂前情’景’,自再然想引象“家影人”围,坐而灯 前“,伴谈”论字着又自将己影这和个身夜联行系起之人来,只这有样构影陪成伴两着地 身,显得形相影思相,吊使。想这家充情分绪反更映浓出。作者思家时
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 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七古《把酒问月》
2.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4、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示儿 陆游
4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象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方法二: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刻时画是一了个佳重节要之节夜日。客居旅馆,彻夜难
(1)人物形象的特征 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2)、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
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 (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等。 • Hale Waihona Puke 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
象,感知形象。 • (4)注意细节描写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把握形象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作者是怎样写“想家”的?
32、作“者抱膝用”虚二实字结生合动手形法象来地写勾想画家出。作先者写默冬默至呆夜 自坐己的旅神居态在,外用的“孤灯寂前情’景’,自再然想引象“家影人”围,坐而灯 前“,伴谈”论字着又自将己影这和个身夜联行系起之人来,只这有样构影陪成伴两着地 身,显得形相影思相,吊使。想这家充情分绪反更映浓出。作者思家时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ppt课件
诗歌形象的类别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
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 “我”(非作者本人)。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在抒情
诗中,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 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
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
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 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我”还 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当堂训练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分析解答
①是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
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 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 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超脱,孤傲 一世。
第一步 概括诗中塑造的是怎样的形象 第二步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第三步 概括诗歌所塑造形象的意义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怎样把握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象
(1)要知人论世,了解诗人遭遇、风格、流派、 志趣、抱负。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
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 “我”(非作者本人)。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在抒情
诗中,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 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
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
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 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我”还 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当堂训练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分析解答
①是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
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 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 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超脱,孤傲 一世。
第一步 概括诗中塑造的是怎样的形象 第二步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第三步 概括诗歌所塑造形象的意义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怎样把握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象
(1)要知人论世,了解诗人遭遇、风格、流派、 志趣、抱负。
公开课课件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共24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公开课课件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55、 为 中 华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公开课)ppt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 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 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 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 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 《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7.献身边塞征夫的形象。如王翰的 《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 苦,反对战 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 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 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 情长的艺术形象。
3、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 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 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 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步骤一:词人用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 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 (闺中女子)形象。 步骤二: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 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 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 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 寞。 步骤三: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 来的急切心情。
、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 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 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 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2
答案展示 步骤1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 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 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 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 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 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 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提示:抓意象 看环境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 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 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 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PPT课件
忆山东兄弟》 •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 痛苦,反对战争。 • 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
第23页/共59页
如 何 鉴 赏 诗 歌 中
景的
象
第24页/共59页
鉴赏(二) 诗歌中的景象
•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 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第28页/共59页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 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 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 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 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第11页/共59页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 规范作答?
第12页/共59页
举例示范1: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 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扩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 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 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 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 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 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 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形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
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 痛苦,反对战争。 • 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
第23页/共59页
如 何 鉴 赏 诗 歌 中
景的
象
第24页/共59页
鉴赏(二) 诗歌中的景象
•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 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第28页/共59页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 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 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 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 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第11页/共59页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 规范作答?
第12页/共59页
举例示范1: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 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扩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 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 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 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 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 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 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形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
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古典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38页PPT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 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
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 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 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
(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性 格).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性格如何展现的) (3)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 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 超人才智。 (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 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
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
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参注考]①答秦案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 (荐步为骤工1)部本侍诗郎描。写了②一俭位:哀通伤“、险惆”怅,的怪贫异女。形时象世。:当代。白居易 (《步新骤乐2)府她·风时采世优妆雅》、:品“德时高世尚妆、,勤时劳世能妆干,,出针自线城刺中绣传精四巧方,…但… 生乌于膏蓬注门唇陋唇户似,泥伤,叹双无眉媒画人作可八托字,低只…能…为”他人③作压嫁金衣线裳:。用金线刺 (绣步。骤压3):诗手人指借按她住表,达刺了绣因的怀一才种不方遇法、。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 想感情。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2.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 的答题模式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 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 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 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 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
(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性 格).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性格如何展现的) (3)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 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 超人才智。 (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 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
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
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参注考]①答秦案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 (荐步为骤工1)部本侍诗郎描。写了②一俭位:哀通伤“、险惆”怅,的怪贫异女。形时象世。:当代。白居易 (《步新骤乐2)府她·风时采世优妆雅》、:品“德时高世尚妆、,勤时劳世能妆干,,出针自线城刺中绣传精四巧方,…但… 生乌于膏蓬注门唇陋唇户似,泥伤,叹双无眉媒画人作可八托字,低只…能…为”他人③作压嫁金衣线裳:。用金线刺 (绣步。骤压3):诗手人指借按她住表,达刺了绣因的怀一才种不方遇法、。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 想感情。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2.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 的答题模式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 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 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典故
知人 论世
作者、标题、注释
抓描写
赏景物
烘托
行动、神态、心理、细节等 16
牛刀初试1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 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 分析。
6
学习目标:
1、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 并能规范组织答案。(难点)
7
一、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 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 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 象?请简要分析。
17
①(说特点)诗中刻画了邹明府 的官员形象。
②(析例句)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 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 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 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
,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 象。
③(明作用)表现了诗人对其清廉品德 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18
牛刀小试2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4
从角色上分,常见人物形象
人物类型
人物特征
典例
狂士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放荡 风流
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英雄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建功 立业
辛弃疾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隐士 谪客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英雄 迟暮,报国无门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诗
加以分析。
9
答: ①本词刻画了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
形象。 ②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
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 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 国忧民的情怀;
③“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 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 落高洁。
本诗刻画了一个佳节之夜客居旅馆, 彻夜难眠、辗转反侧思念亲人的孤独的 游子形象。
11
鉴赏方法三,赏景物 。通过环境景物的描写侧面
氛围,加强抒情效果。 江 汉
人物形象,或渲染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10
鉴赏方法二,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 对诗中人物的描写,其语言、动作、心里、神态、肖 像,特别是细节描写,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要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8
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四大思考角度
鉴赏方法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个人境遇,联系背景 与注释,恰当把握诗中的形象特点。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污罢官,长期闲居在上 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 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 词,无义。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
专题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
诗歌形象考查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或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2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中创 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 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中借以抒发情感的景物即景 象,也叫意象) 物(咏物诗或杂事中的物象)
此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试加以分析。
19
答: ①此诗刻画了一个泪眼朦胧、凄凄道别 、伤
心欲绝的离人形象。(说特点) ② 诗的前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
浦”,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 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令人顿生离 忧。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 令自己肝肠寸断。(析例句)
①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
却不忘报国的儒士形象。②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
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
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
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12
三、规范答题——三步骤
答题思路:
第一步:说特点
人物特点+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
5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小儿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①本诗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聪明(机灵)的学垂钓 的孩子的形象。
②“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 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③表达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3
1、诗人自己(或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李白的《静夜思》,我们看到一个漂泊在 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2、诗人之外的主人公形象。孟郊的《游子 吟》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在儿子远游前为儿 子缝补衣服、疼爱儿子的慈母形象。 3、写景诗中描写的景象。 4、咏物诗中借托的物象。
4
高三语文备考之
鉴赏古诗词的人物形象
悲士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游子 征人 思妇
宫女
赠友送别,怀亲念友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戍边报国,反对征伐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凄冷寂寞,美人迟暮,思念 远客,生离死别
柳永的《雨霖铃》
百无聊赖,愁苦幽怨
张祜的《赠内人》
15
鉴赏人物形象“四大角度”
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
第二步: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 入表达技巧。
第三步:明作用 明确诗中所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
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第三点有时可以不涉及。
13
答题总体模式:
此诗描写了一个X X(特征)的 X X(身份)形象。诗句用X X 手 法写出来了X X(或翻译重点诗 句)。作者通过X X形象表达X X感 情。
知人 论世
作者、标题、注释
抓描写
赏景物
烘托
行动、神态、心理、细节等 16
牛刀初试1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 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 分析。
6
学习目标:
1、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 并能规范组织答案。(难点)
7
一、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 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 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 象?请简要分析。
17
①(说特点)诗中刻画了邹明府 的官员形象。
②(析例句)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 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 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 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
,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 象。
③(明作用)表现了诗人对其清廉品德 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18
牛刀小试2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4
从角色上分,常见人物形象
人物类型
人物特征
典例
狂士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放荡 风流
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英雄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建功 立业
辛弃疾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隐士 谪客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英雄 迟暮,报国无门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诗
加以分析。
9
答: ①本词刻画了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
形象。 ②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
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 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 国忧民的情怀;
③“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 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 落高洁。
本诗刻画了一个佳节之夜客居旅馆, 彻夜难眠、辗转反侧思念亲人的孤独的 游子形象。
11
鉴赏方法三,赏景物 。通过环境景物的描写侧面
氛围,加强抒情效果。 江 汉
人物形象,或渲染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10
鉴赏方法二,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 对诗中人物的描写,其语言、动作、心里、神态、肖 像,特别是细节描写,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要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8
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四大思考角度
鉴赏方法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个人境遇,联系背景 与注释,恰当把握诗中的形象特点。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污罢官,长期闲居在上 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 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 词,无义。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
专题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
诗歌形象考查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或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2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中创 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 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中借以抒发情感的景物即景 象,也叫意象) 物(咏物诗或杂事中的物象)
此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试加以分析。
19
答: ①此诗刻画了一个泪眼朦胧、凄凄道别 、伤
心欲绝的离人形象。(说特点) ② 诗的前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
浦”,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 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令人顿生离 忧。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 令自己肝肠寸断。(析例句)
①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
却不忘报国的儒士形象。②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
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
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
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12
三、规范答题——三步骤
答题思路:
第一步:说特点
人物特点+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
5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小儿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①本诗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聪明(机灵)的学垂钓 的孩子的形象。
②“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 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③表达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3
1、诗人自己(或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李白的《静夜思》,我们看到一个漂泊在 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2、诗人之外的主人公形象。孟郊的《游子 吟》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在儿子远游前为儿 子缝补衣服、疼爱儿子的慈母形象。 3、写景诗中描写的景象。 4、咏物诗中借托的物象。
4
高三语文备考之
鉴赏古诗词的人物形象
悲士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游子 征人 思妇
宫女
赠友送别,怀亲念友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戍边报国,反对征伐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凄冷寂寞,美人迟暮,思念 远客,生离死别
柳永的《雨霖铃》
百无聊赖,愁苦幽怨
张祜的《赠内人》
15
鉴赏人物形象“四大角度”
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
第二步: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 入表达技巧。
第三步:明作用 明确诗中所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
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第三点有时可以不涉及。
13
答题总体模式:
此诗描写了一个X X(特征)的 X X(身份)形象。诗句用X X 手 法写出来了X X(或翻译重点诗 句)。作者通过X X形象表达X X感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