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
乐清市建设路小学叶小琴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2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下面,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学生、教学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简析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继前一课之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有关人类人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了解古代科学家是如何追求真理的。要知道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必须认识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史料,让学生继续研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上两个有代表性的学说,即“地心说”和‘旧心说”。“地心说”也称“地球中心说”“地静说”。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日心说”又称“太阳中心说”“地动说”‘日静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
本课不仅提供了两种学说,还选择性地提供了两种学说的一些主要观点。书中提供的证据有一些属于理性的推理,而非来自天文的客观观察。希望学生认真对证据进行比较,自由地对所提供的证据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将这些证据和他们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结合起来。
2.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3、认识到在资料分析和交流中,大胆质疑和虚心接受同样重要。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4.说教学准备:给全班学生准备:有关“地心说”“日心说”的资料、课件和图片。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对“地心说”和“日心说”现象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对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也有一定的联想。但解释地心说”和“日心说”现象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我们让学生独立去经历这个解释过程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所以我们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明白在证据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只有当我们掌握的证据和信息越多的时候,我们的解释才越接近真理。
本节课就将利用这些学生认知基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究活
动过程中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又产生新问题。从而达到进行持续的长时间观察和研究活动。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观察、研讨、推测假设、验证,以进一步研究“地心说”和“日心说”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假设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途径对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我将本课教学划分为四个分: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教科书上提到的几种假设都有可能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那么人类是如何认识地球和地球的运动的呢?让我们了解主要的学说和观点。
(一).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课件出示地心说,同时出示阅读思考:学生自由阅读,小组交流。
“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托勒密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你们如何看待他的观点和证据?
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吗?
教科书选取了托勒密《天文学大成》中的一些观点。鉴于学生的理解力,并没有展示他学说中的有关本轮、均轮等观点,呈现的是地心说的代表性观点:地球是球体、地球不动、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对于“地心说”观点的论证,托勒密采用了一些可观察到的日常事实或现象加以证明。这些事实或现象也是学生可以观察到的。但有些论据与所要论证的观点没有必然联系,如云彩的变化。
我将让学生对这些论据展开讨论,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能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讨论得出哪些观点与我们现实生活是不同的。他的观点(地心说)与前一课模拟实验中哪个假说是一样的?
(目的:这样的思辩过程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证据意识。)(二). 日心说
课件出示日心说观点,学生自由阅读,小组交流:
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哥白尼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你们如何看待他的观点和证据?
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吗?
科书中选择了与“地心说”相对应的三个主要观点。借此让学生先理解和分析“日心说”再与“地心说”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在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用了大量的观察数据来论证他的观点。但教材
没有选用这些数据和详细的论证过程,因为学生没有观察的基础,不能理解教科书中的一些论据,也出自《天体运行论》,它带有较明显的思辨色彩,即事实论据不多,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也反映了当时哥白尼尚未获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直接证据。
(三).对两种学说进行分析比载
学生了解了两种主要学说之后,分别对他们相应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日心说”和“地心说”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日心说”是如何反驳“地心说”的观点的?
你们认为‘旧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如果按这两种学说的观点来做实验,昼夜交替现象都能发生吗?
你们还有哪些新的资料或证据要和大家交流吗?
这样有助于学生原有认识和两种学说产生冲突或同化,使学生更加关注人类最终是如何形成地球运动的共识的。
经过交流后,学生得出这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是:地球是球形。不同点是:“地心说”认为地球不运动,处于宇宙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地球在运动,并且围绕太阳运动,所以它不处于宇宙中心。
经过对比与分析,学生应该知道这两种学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天体的相对圆周运动都可导致昼夜现象发生。在没有新证据的情况下,很难分清到底哪一种运动才是昼夜交替现象发生的真实原因。
(四).修正昼夜现象的解释
回忆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修正自己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的解释。希望修正解释的结果,学生还能保留他们的多种解释: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太阳围绕地球转、太阳围着自转的地球公转等。也就是说,希望学生明白,在没有新证据时,不能轻易对解释加以否定。如果学生只想保留一、两种解释,那么就必须寻找更多的证据,如更多其他天文学家和科学的话,看看他们对地球运动的观点和证据。
五. 说板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日心说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理解和处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