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a26ae737fd5360cba1adb8c.png)
11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一是在区间情况不明时,对运行 列车要坚决做到“宁可错拦,不可错放”的 原则。二是及时对山顶坡面进行植被,防止 水土流失。三是对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采用 以拦挡为主、排泄为辅,即拦碴坝、排导槽 和增设泄流涵洞为一体的综合措施,确保汛 期安全。
25
15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6
泥石流渡槽工程20处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7
泥石流拦挡工程108处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由于大风造成的铁路行车事故主要发生在新疆铁路。新疆铁路包括 兰新铁路的西段(疏勒河至阿拉山口)和南疆线。 兰新铁路穿越千里戈壁,风区铁路长达525KM,占全线总长的54%。 包括安西风口、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达板城风口和阿拉山口风口。 百里风区平均每年大风天数为96天,三十里风口,每年大风天数为160天, 阿拉山口大风天数为165天。
20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一 挡 风 防 风 墙 工 程 二 执 行 大 风 天 气 列 车 安 全 运 行 办 法 三 风 蚀 路 基 防 风 工 程
常年大风吹蚀,路堤变形,根据风蚀 规律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合理确定防护范 围,构筑风蚀路基防风工程。
风 向
防护范围L表 H (m) H≤6 6≤H<9 9≤H<12 12≤H<15 15≤H 防护工程材料用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 L ( m) 1.0 1.5 2.0 2.5 3.0
铁道运输中的防灾减灾措施
![铁道运输中的防灾减灾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475e73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c.png)
铁道运输中的防灾减灾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铁道运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存在,铁道运输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铁道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各种防灾减灾措施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铁道运输中的一些重要防灾减灾措施。
一、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气象因素是造成铁道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雷电、大雨、大雾等极端天气状况都会对列车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和预警这些极端天气事件,铁路部门建立了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
该系统利用气象仪器、卫星图像和雷达技术等手段,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限速、停运或改道等,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二、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护措施地质灾害是铁道运输中的常见问题,如山体滑坡、地裂缝、地下水涌出等。
这些灾害不仅会阻碍列车运行,还会导致铁路线路的破坏。
为了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铁路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监测和防护措施。
首先,通过使用地质监测设备,定期对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勘察和监测。
其次,采取加固措施,如加固山体、设置护坡、搭设防护网等,以确保线路和设施的稳定性。
最后,在灾害发生后,及时清理和修复受损的线路,以恢复正常的列车运行。
三、火灾监测与灭火系统火灾是铁道运输中最严重的安全隐患之一。
很多火灾都是由列车设备故障或人为疏忽引起的。
为了对火灾进行及时监测和控制,铁路部门在车站、隧道、车厢等重要位置安装了火灾监测设备和灭火系统。
火灾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和烟雾变化,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警报。
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系统、灭火器等,可以快速响应并扑灭火灾,保障车厢和乘客的安全。
四、应急救援设施灾难发生时,迅速的应急救援措施是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关键。
铁道运输部门为应对紧急情况,设置了一系列应急救援设施,如消防通道、应急疏散设施、应急救护箱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和配备都是根据铁道交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的,以最大程度地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并确保乘客的安全。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4dca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d.png)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流动和财产交通需求。
铁路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自然灾害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时有发生。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的状况,并重点介绍铁路防灾措施。
一、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1. 地震事故中国地处于地震多发区,各地铁路在地震面前面临着严峻考验。
地震可以导致地面崩塌、岩石滑坡,进而破坏铁路线路和设施。
近年来,中国发生过多起地震引发的铁路事故,对铁路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
2. 洪水事故中国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国家,许多地区在雨季会发生洪水。
洪水可以淹没铁路轨道,冲毁路堤,甚至影响桥梁的稳定性,给铁路运输带来许多隐患。
洪水事故频发,对铁路的安全性以及运输能力带来很大挑战。
3. 雪灾事故中国北方地区的冬季严寒,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降雪。
大雪可以使得铁路线路积雪严重,影响铁路的正常通行。
此外,积雪还可能导致铁路的停电和设备冻结,给铁路交通带来严重影响。
二、中国铁路防灾措施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对铁路运输的影响,中国铁路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防灾措施。
1. 抗震设防对于地震频发区域的铁路线路和设施,采取了抗震设防的措施。
包括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线路和桥梁的抗震能力、设置地震传感器和预警系统等。
此外,增加抗震等级设定,使得铁路设施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更安全地运行。
2. 排水设施改造为了应对洪水,加强铁路线路和设施的排水能力是必要的。
中国铁路部门进行了大量的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包括加固桥梁、提高路基的抗洪能力、改进排水系统等。
这些改造工程有助于减少洪水对铁路交通的影响。
3. 雪灾应对措施对于雪灾,铁路部门增加了清理积雪的机具和设备,以加快清雪速度。
此外,及时进行除冰和供电设备保护,确保铁路正常运行。
4. 加强监测和预警铁路部门采用先进的监测和预警技术,对铁路线路和设施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灾害隐患,能够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铁路防灾减灾总结报告
![铁路防灾减灾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83c7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7.png)
铁路防灾减灾总结报告铁路防灾减灾总结报告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对铁路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加强铁路防灾减灾工作,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可靠,铁路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将对铁路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铁路防灾减灾的成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铁路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首先,建立了严格的防灾减灾制度,包括灾害预警、防护体系、应急救援等各方面的措施,有效提高了铁路防灾减灾的能力。
其次,铁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引入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大大增强了防灾减灾的实力。
再次,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理各类灾害事件。
最后,加强了铁路员工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二、铁路防灾减灾中的问题虽然铁路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防灾减灾指导思想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规范、科学、系统的防灾减灾理念。
其次,防灾减灾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灾害预警、灾情评估、灾后恢复等方面存在不足。
再次,应急管理能力还需加强,应急救援的机构设置、指挥系统和协调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最后,灾害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亟待提高,需要加强培训和实战演练。
三、铁路防灾减灾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加强铁路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防灾减灾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明确各级责任,确保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加强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动创新技术在铁路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提高防灾减灾的实效。
再次,完善铁路应急救援机构设置、指挥系统和协调机制,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能力。
最后,加强铁路员工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四、结语铁路防灾减灾工作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可靠的重要举措。
铁路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铁路有哪些防洪安全措施
![铁路有哪些防洪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8a302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3.png)
铁路有哪些防洪安全措施铁路防洪安全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预防和减轻铁路沿线洪涝灾害的发生和影响,确保列车和铁路设施的安全运行。
以下是铁路防洪安全的主要措施:1.沿线防洪地形勘测:在铁路建设前进行地形勘测工作,确定铁路沿线的地形特征、水流走向、洪水淹没程度等,为后续的防洪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
2.铁路堤坝建设:针对沿线可能出现的洪水威胁,铁路上设置堤坝,加固和提升原有堤坝,确保其能够抵御洪水冲击。
3.铁路桥梁设计:设计桥梁时要考虑洪水水位,设置适当的设施,如孔洞、水文标志,确保桥梁在洪水期间保持良好的排水能力。
4.降水监测系统:在铁路沿线设置降水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降水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实现对洪水的预警和控制。
5.排涝系统:铁路沿线设立排涝系统,包括排水沟、涵洞等,确保排水畅通,及时将积水排走,防止水灾对铁路设施的损害。
6.铁路线路改造:对于易受洪水威胁的铁路线路,进行改造,提高线路的抗洪能力,例如增加路基高度,设置护岸、护坡等。
7.警示设施:在铁路沿线设置洪水警示设施,包括警示牌、标志、闪光灯等,提醒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注意洪水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8.应急方案:制定完备的防洪应急方案,对可能出现的洪灾情况进行预判和应对,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
9.人员培训:对铁路工作人员进行防洪知识培训,掌握应对洪水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10.合作与沟通: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气象部门、水利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交流信息,共同应对洪灾风险。
总结起来,铁路防洪安全措施涵盖了沿线地形勘测、堤坝建设、桥梁设计、降水监测系统、排涝系统、线路改造、警示设施、应急方案、人员培训和合作与沟通等方面。
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铁路的防洪能力,确保列车和铁路设施的安全运行,减少洪涝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恶劣气候时的应急处理办法
![铁路恶劣气候时的应急处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e891e414791711cd7917e9.png)
铁路恶劣气候时的应急处理办法在铁路运输中,由于台风暴雨肆意侵袭,或由于冰冻雪害,对铁路行车安全危害很大,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为了克服或减轻恶劣气候对安全行车的干扰和威胁,所有与运输有尖部门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台风暴雨的应急措施(一)防洪防台的工作准备1 •为确保汛期的列车运行安全,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各铁路局、铁路分局在汛期到达前,以历年洪水侵袭铁路的规律为依据,编制洪水危及行车安全地段一览表,提供给有尖机务、车务、列车段组织职工学习并周知。
2.铁路各级防洪防台的值班人员,应经常与当地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当得知有暴风大雨的讯息时,应及时布置对暴风雨的防范工作。
3. 对经常遭受暴风、台风侵袭的地区,尤其是有疾风侵袭的地区,要注意预报准确,以便及时调整限编载重车辆数、限制运行速度或停运列车等安全措施。
4. 在大风暴雨天,工务人员要认真执行“雨前、冒雨、雨后"三检制和分段负责制,做到风雨不停,巡查不止。
在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险情或遇狂风暴雨,江河洪水猛涨,线路情况不明时,工务人员可在区间拦停列车或通知车站、调度所扣发列车和封锁区间。
(二)防洪防台的行车安全1. 车站值班员在接到机车、列车乘务人员,工务人员矢于“雨雪侵袭路基、桥涵,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后,不许盲目放行列车,须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临时封锁区间,如遇列车调度员电话不通时,两端车站值班员以电话联系直接封锁区间。
此时,应通知工务领工员或工长,迅速赶赴现场检查处理。
工务人员可添乘担任救援性质、执行勘察任务的单机、轨道车、轻轨车前往区间查明情况。
在排除险情后,再与车站值班员共同商定向区间放行列车的条件和方法。
2. 列车调度员在接到车站值班员,机车、列车乘务人员或工务人员的报告后,应根据气候和线路情况,及时发出调度命令,指示列车限速运行或停运。
所有的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绝对处于开机状态。
尤其是机车电台、车长电台要注意检查和勤于联系,以便途中的列车能随时与调度、车站取得联系。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0423e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d.png)
颠覆等事故。
冰雪灾害主要影响高寒地区的 铁路运输。
大量降雪可能导致线路被雪覆 盖,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泥石流、滑坡灾害
泥石流和滑坡是中国 山区铁路常见的自然 灾害。
泥石流和滑坡可能掩 埋线路,造成列车脱 轨、颠覆等事故。
这些灾害可能发生在 任何季节,但以雨季 和地震后尤为严重。
案例四
科学预测、加强巡查、及时处置、强化设备。
该铁路局通过地质监测系统和巡查发现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征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对 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自然灾害分类
根据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可 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 灾害等。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的严重性
事故数量多
中国铁路网遍布全国,自然灾害频发 ,导致铁路事故数量较多。
损失严重
影响广泛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自 然灾害对铁路的破坏不仅影响局部地 区,还可能对全国交通和经济产生广 泛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上在自然灾害防治领域 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防 灾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铁路自然 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05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防灾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铁路局应对洪涝灾害的措施
科学预测、完善预案、强化组织、落实责任、加强巡查、及 时处置。
该铁路局通过气象预报和巡查发现洪涝灾害的征兆,及时启 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 检查和维护,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采取相应措施。
培训和教育
开展防灾培训和教育,提高铁 路员工和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a91e1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5.png)
铁路事故可能对公众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造成社会恐慌和不安。此外,事故还可能对环 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人员伤亡
铁路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03
防灾措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有防灾措施介绍
灾害预警系统
中国铁路系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 善的灾害预警系统,通过高科技 手段,如卫星遥感、雷达观测、 地理信息系统等,对自然灾害进
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铁路事故。例如 ,驾驶员操作不当、调度失误等可能 导致列车相撞、脱轨等事故。
设备老化、维护不当
铁路设备老化、维护不当也可能导致 事故发生。例如,轨道磨损、桥梁结 构老化等可能导致列车脱轨、撞击等 事故。
事故损失评估
经济损失
铁路事故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如设备损坏、列车维修费用等 ,还可能影响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发,如地 震、洪水、泥石流等。这些灾害对铁 路运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 铁路防灾工中国铁路在自 然灾害中的事故状况及相应的防 灾措施。
02
汇报内容将涵盖近年来中国铁路 发生的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以及政府和铁路部门在防灾减灾 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高速铁路网建设
01
中国将继续推进高速铁路网建设,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加
入高速铁路网,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
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0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运输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
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绿色环保发展
03
中国政府将加强环保力度,铁路运输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精选PPT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20f85e49649b6649d74736.png)
15
15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6
泥石流渡槽工程20处
16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7
泥石流拦挡工程108处
17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由于大风造成的铁路行车事故主要发生在新疆铁路。新疆铁路包括 兰新铁路的西段(疏勒河至阿拉山口)和南疆线。
12
12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3
边坡绿化工程2074836平方米
13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4
坡面防护工程6509处,49132延米
14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泥石流排导工程 172处,18664.5延米
事故概况:2002年6
月9日,陇海铁路西安
灞河大桥遭受百年罕
见的洪水冲击,防洪
墙被撕裂解体,五座
桥墩一个接一个地轰
然倒塌,陇海铁路因
此而中断。为迅速恢
复陇海线的运输,郑
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分
局组成了2200余人的
抢险和筑桥队伍,仅
用了60天,建起了新
的灞河桥。
7
7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2 1981年成昆线利子依达桥泥石流重大事故
事故概况:1981年7
月9日,成昆线利子依
达桥发生因泥石流造
成的列车颠覆重大事
故。泥石流将利子依
达桥承台冲翻,一号
圆形墩墩身冲断,第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对策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4120f2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1.png)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我国铁路的运行是迅速且自动化的,而铁路安全系统的建设是涉及到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铁路安全一直是铁路研究最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对造成铁路事故的铁路运行系统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关键词:行车安全;安全事故;防范对策引言: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也是我国陆路运输的重要一种运输方式。
近几十年来,我国铁路行业发展迅速:一方面,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铁路建设和货运发展带来更快的增长。
因此,有必要建立铁路行车保护制度,不断改进管理方法。
因为火车安全管理对大众是至关重要的,是货运系统良好生产和协调的基础。
铁路安全事故比其他车辆安全更危险,因此必须加强安全防范。
1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1.1 司机疏忽其中包括疲劳驾驶、在工作时间饮酒、阅读、视力不佳、超速等。
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无法预见的意外事故。
例如,2008年9月1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赞沃思附近,一名多拉伸列车司机罗伯特·桑切斯因为发手机短信,没有看见红灯,导致与一列货轮迎头相撞,造成2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超速的风险也很高。
在高速列车时代,火车出轨最常见的原因是弯道加速。
例如,2005年4月25日,一列高速列车在日本兵库县,火车司机由于为了赶上延误的时间,在转弯处没有减速,导致火车冲出铁轨,然后撞上了一栋住宅大楼,造成107人死亡,562人受伤。
1.2 火车超载,火车货物装载不牢火车的超载可导致铁路事故。
同时,火车货物装载不牢,容易导致脱落,容易砸向其他列车或影响通道,给铁路驾驶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1.3 车站安检工作不到位乘客在车上携带易燃物品,或有毒、放射性或传染性强的物品,以及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刀等物品,都会影响铁路行车安全。
1.4 运输易燃易爆产品,化学品火车载运输,易燃易爆或化学品时,一旦出现碰撞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例如,2005年1月6日下午2点3分。
铁路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铁路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c63bf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d.png)
铁路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铁路系统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威胁,如地震、洪水等。
因此,为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一、预防措施1.灾害风险评估:对铁路系统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地震、洪水、风暴等多种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
通过科学准确的评估,可以提前知晓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合理规划建设:在铁路线路的规划和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自然灾害特征,避免选址在高风险区域。
同时,对于已有铁路线路,如果存在较高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以进行线路调整或者加固。
3.设施防护增强:在铁路线路及其设施建设中,应采用抗震、防洪等专业技术手段,确保铁路设施的抗灾性能。
例如,在桥梁、隧道等存在较高风险的区域,可以加固结构,提高抗震能力;在洪水易发区域,可以设置抗洪墙等设施。
4.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设备等手段,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风险,及早采取措施预防。
二、应对措施1.预警机制建立: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及时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以便铁路系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预警机制需要高效的监测设备和信息传输系统,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2.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各个岗位的责任和行动。
预案需要包括灾害发生时的紧急疏散、设备保护、人员安全等内容,并要定期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3.修复和恢复工作:在自然灾害过后,铁路系统需要迅速组织修复工作,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修复工作的流程需要完善,包括清理、检查、维修等环节。
此外,要建立灾后评估机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应对措施。
4.协同合作机制:铁路系统与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要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例如,与气象部门、地质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及时了解灾害信息,共同制定应对方案。
铁路防洪防汛的措施和方法
![铁路防洪防汛的措施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e09fe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6.png)
铁路防洪防汛的措施和方法铁路防洪防汛的措施和方法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洪水成为了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在防洪防汛方面举足轻重。
本文将介绍一些铁路防洪防汛的措施和方法。
一、预防措施:1. 防洪监测系统:铁路防洪防汛的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
通过洪水监测站点、气象预报数据、水文信息等手段,及时了解洪水情况,做出相应的准备和预警。
2. 强化防洪设施:铁路沿线人工挖掘、改道河流的堤岸应加强巡查维护,及时排除影响河道出堤、堤坡滑坡的隐患。
在特大暴雨和洪水临近前,要对铁路沿线的易涝河段、易发地质灾害区进行巡查,加固、清淤、疏浚河道,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提前准备防洪物资:铁路部门应提前准备防洪物资,包括防汛标识、护坡袋、防洪挡板等,以备不时之需。
二、应急措施:1. 预警系统:铁路部门应建立健全防洪应急预警系统,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人员及时转移避险,同时调配人力、物力进行抢险救援。
2. 协同联动:铁路部门应与政府有关部门、气象、水文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共同应对洪水灾害。
3. 快速应急反应:一旦出现突发洪水情况,铁路部门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抢险救援,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三、重建与恢复:1. 监测与评估:洪水过后,铁路部门应立即进行损失评估,包括铁路线路、桥梁、给水排水设施等,为后续的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2. 修复恢复工作:铁路部门应迅速展开线路、桥梁、设备的修复工作,确保铁路正常运行。
同时,要加强河道的疏浚和堤防的巩固,防止洪水再次侵袭。
3. 救灾和补偿:铁路部门应积极参与灾后救灾工作,为受灾人民提供救助和帮助。
同时,要做好赔偿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对受灾人民进行赔偿。
总结起来,铁路防洪防汛的措施和方法主要包括预防措施、应急措施以及重建与恢复。
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强化防洪设施、提前准备物资等手段,可以预防洪水的发生;在洪水发生时,及时发出预警、协同联动,进行快速应急反应;洪水过后,进行损失评估、修复与恢复工作,并积极参与救灾和赔偿工作。
预防铁路重大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铁路重大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ee6dfabd0d233d4b14e6990.png)
预防铁路重大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预防铁路重大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1.防止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的安全措施严格执行行车作业标准,认真落实非正常行车安全措施,加强机车车辆检修和机车出库、车辆列检的检查质量,提高线路道岔养护质量,加强货物装载加固措施和商检检查作业标准等。
对车辆转向架侧架、摇枕实行寿命管理,凡使用年限超过25年的配件全部报废。
加强停留机车车辆的防溜措施。
编组站、区段站在到发线、调查线以外线路上停留车辆,应连挂在一起,并拧紧两端车辆的手制动机,后裔铁鞋牢靠固定。
中间站停留车辆,无论停留线路是否有滑坡,均应连挂在一起,拧紧两端车辆的手制动机,并铁鞋牢靠固定。
车站对停留车辆防溜措施执行情况每天要实行定期检查。
2.防止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作业人员班前充分休息;班中严格遵章作业,线上施工作业确保2人以上,加强安全保护,来车按规定提前下班等。
健全道口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道口元岗位责任制,加强瞭望和防护,提前立岗;完善道口报警和防护安全设施。
3.防止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安全措施电气化铁路上网作业必须先停电后作业,并落实接地和作业区段的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防护设施和绝缘工具必须检测可靠良好;车站对作业区段的进路、道岔要落实闭锁,防止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
在列车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及车辆顶部和货物发生异状情况时,必须先断电后处理,并及时将肇事车辆调入无电线路,待处理妥当,人员撤离后方可恢复供电。
第 2 页共 4 页4.防止营业线施工事故的安全措施施工实行分级管理,分别由负责部门领导负责对施工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安全防范、现场指挥和质量验收,实行全过程组织实施和监督把关,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第 3 页共 4 页感谢您的浏览!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第4 页共4 页。
铁路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铁路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e6441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8.png)
一、总则为有效应对地震灾害,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结合铁路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铁路运营范围内发生的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体系(一)成立铁路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各铁路局、站段成立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应急处置流程(一)地震发生时,各级铁路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二)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影响范围等信息。
(三)迅速组织人员对铁路线路、桥梁、隧道、信号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四)对受地震影响的铁路设施进行修复,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五)对受地震影响的人员进行疏散、救助,确保人员安全。
(六)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一)信息报告1. 地震发生时,各级铁路单位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影响范围等信息。
2. 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铁路总公司报告,并启动应急响应。
(二)安全检查1. 对受地震影响的铁路线路、桥梁、隧道、信号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2. 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隔离。
(三)人员疏散与救助1. 组织受地震影响的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
2. 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人员安全。
(四)物资保障1. 加快修复受损设施,确保铁路运输尽快恢复正常。
2. 组织调配救援物资,确保灾区铁路运营需求。
六、应急响应等级根据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一)一级响应:地震灾害造成铁路运营中断,严重影响旅客出行。
(二)二级响应:地震灾害造成铁路运营部分中断,对旅客出行有一定影响。
探究铁路事故的成因及防范方法
![探究铁路事故的成因及防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2e69e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4.png)
探究铁路事故的成因及防范方法铁路事故是一个普遍存在且频发的问题。
许多人在铁路交通中丧生或受伤,甚至导致财产损失。
这些都是很可怕的事情。
我们需要通过探究铁路事故的成因和防范方法,来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
铁路事故的成因:1.人为因素:在铁路事故中,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驾驶员操作不当、制动阻力太小或太大、距离判断错误、违反交通规则等都会导致事故。
2.设备故障:铁路交通的运行设备非常重要,在没有正确维护的情况下,设备故障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列车制动器失灵、制动力不足等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3.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也是铁路事故的一个成因。
如强风、洪水、冰雪、雾霾等,都会影响铁路交通的安全。
为了减少铁路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1.强化人员培训:对铁路行业的从业者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增加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强化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使操作员不敢抵触规则,更好的保障行车安全。
3.维护设备:正常维护车辆和设备,定期的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所有装置都处于良好状态。
设备失灵或故障时,应立即停车修理或更换。
4.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线路、信号系统、调度运行等设施和设备,增强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铁路事故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避免铁路事故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
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强化人员培训,加强安全管理,维护设备,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当然,预防铁路事故的最好的方法仍是用户都对安全有充分的认识,提升自我安全意识,积极遵守交通规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
铁路一般灾害类型及特点
![铁路一般灾害类型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50e47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8.png)
6、铁路常见自然灾害的警报标准
6、铁路常见自然灾害的警报标准
地震 当沿线感震器的加速度值在80~120cm/s2时,列车运行速度限制在30km/h以下,在设备、电力有关人员添乘的情况下,列车速度可限制在70km/h以下;当加速度值在120cm/s2以上时.暂停运行,由维护人员做地面检查后,以70km/h、160km/h最高速度的顺序逐步提高。
以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为例,自1964年开通以来不断发生降雪积雪造成事故,被称为“怕雪的新干线”。
1、铁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1、铁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地震 地震破坏线路结构、各种房屋及桥梁,使正在行驶的列车出轨,地震的危害性最大。
1、铁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崩坍、落石 破碎或裂隙发育的岩石,变质程度较深、较脆弱的岩石,泥层岩、各种堆积层、风化物、火山堆积物等的斜坡易于发生崩坍,特别是陡崖、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的斜坡、沟谷顶端及有地下水侵蚀下部的斜坡等都易于产生崩坍。而在悬崖、陡坡、人工开挖的路堑等地方,风化侵蚀作用强而结合力弱的岩石,岩块周围的母岩较软弱容易被侵蚀等都有发生落石的可能。如果发生,就可能袭击行驶的列车、堵塞线路。
积雪 当轨面以上5~+17cm时,限速245km/h以下;17~19cm时,限速210km/h以下;19~22cm时,限速160km/h以下;22~30cm时,限速110km/h以下;30cm以上时则暂停运行。
铁路常见自然灾害的警报标准
7、我国铁路灾害救援系统
7、我国铁路灾害救援系统
还应根据灾害的等级及造成的损失大小,制订相应的措施以供各级决策部门参考,从而实施全方位的救援和灾后处理方案,使因灾害而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铁路发生地震应急预案
![铁路发生地震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a5a5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8.png)
铁路发生地震应急预案
一、地震发生后应急响应措施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铁路运输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铁路抗震应急能力,制定地震应急预案,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和恢复工作。
以下是地震发生后铁路应急响应的措施:
1. 灾情评估与通报
地震发生后,各相关单位应立即对灾情进行评估,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通报灾情变化和救援需求。
2. 抢险救援
铁路部门应组织人员和装备,立即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包括排险、清障、恢复道路等工作,以确保列车和旅客安全。
3. 通信保障
地震可能会损坏通信设施,铁路部门应加强对通信设施的保护和维护,确保通信畅通,以便及时协调救援工作。
4. 设备检修与恢复
地震可能导致铁路设备和线路损坏,铁路部门应组织力量对设备和线路进行检修和恢复工作,以恢复铁路运输秩序。
5. 安全检查与维护
地震后,铁路部门应加强对铁路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以上是地震发生后铁路应急响应的措施,铁路部门应加强日常抗震防灾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以确保铁路运输的稳定和安全。
列车火灾应急预案背景
![列车火灾应急预案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d984c48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8.png)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交通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
然而,铁路交通事故,尤其是火灾事故,对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列车火灾事故,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制定列车火灾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铁路火灾事故频发,事故原因复杂近年来,我国铁路火灾事故频发,给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事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列车设备老化,安全性能下降。
随着列车运行时间的增长,部分列车设备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安全性能下降,容易引发火灾。
2. 旅客违规使用电器设备。
部分旅客在列车上违规使用电器设备,如充电宝、电热水壶等,存在火灾隐患。
3. 列车内部装修材料易燃。
部分列车内部装修使用易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难以控制。
4. 列车乘务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部分列车乘务人员对火灾应急处置知识掌握不足,导致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5. 应急预案执行不到位。
部分铁路部门在火灾应急预案制定、培训和演练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应急预案执行不到位。
二、制定列车火灾应急预案的必要性1. 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列车火灾事故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旅客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稳定。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列车火灾应急预案,有助于提高铁路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3.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制定和实施列车火灾应急预案,可以加强铁路部门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救援效率。
4. 强化安全意识。
制定列车火灾应急预案,有助于提高铁路从业人员和旅客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制定列车火灾应急预案的原则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将旅客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旅客,减少伤亡。
我国现有的铁路应急预案
![我国现有的铁路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4689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1.png)
我国现有的铁路应急预案概述在我国,铁路交通是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和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铁路应急预案。
这些预案旨在提前做好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准备工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应急预案分类铁路应急预案可根据紧急情况的类型进行分类,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铁路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是铁路运输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
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包括了应急响应组织机构的设立、灾情监测与预警、列车调度调整、车站人员疏散等方面的内容。
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由于铁路运输的特殊性,人员伤亡事故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为了及时处理并减少损失,我国制定了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包括了事故发生后的快速处置、伤员救援、事故原因调查等方面的内容。
设备故障应急预案设备故障是铁路运输的常见问题之一,为了保障运输的正常进行,我国制定了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预案包括了设备故障排查与修复、临时替代措施采取、影响区域的交通疏导等方面的内容。
应急预案执行流程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我国铁路部门制定了一套执行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预警阶段:在预警信息发布后,铁路部门根据接收到的预警信息,启动预案执行流程。
2.紧急响应:铁路部门会立即启动紧急响应机制,组织各项应急任务的执行,包括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安排人员疏散等。
3.协调与指挥:铁路部门会迅速建立指挥部,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与沟通,包括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医疗救援等,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4.处置与恢复:在事故得到控制后,铁路部门会立即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事故处置与恢复工作,保障线路迅速恢复运行。
5.事后总结与改善:铁路部门会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善。
铁路应急预案的挑战与改进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铁路应急预案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首先,铁路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应急响应的效果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3 1994年兰新线天山站风灾重大事故
事故概况:1994年4月6日5时17分,因大风致兰新线天山 站3道停留的车列溜逸,进入天山~三个泉区间,与紧急 停在K1752+475处的243次旅客列车正面冲突,无人员伤 亡,机车严重破损,货车脱轨颠覆14辆,中断行车9小时 56分,构成行车重大事故。
3.2 1981年成昆线利子依达桥泥石流重大事故
事故概况:1981年7
月9日,成昆线利子依 达桥发生因泥石流造 成的列车颠覆重大事 故。泥石流将利子依 达桥承台冲翻,一号 圆形墩墩身冲断,第 一孔31.7米混凝土梁、 第二孔44米结合梁冲 入大渡河。 1时30分 422次旅客列车驶抵该 桥,造成列车颠覆重 大事故。
兰新铁路穿越千里戈壁,风区铁路长达525KM,占全线总长的54%。 包括安西风口、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达板城风口和阿拉山口风口。 百里风区平均每年大风天数为96天,三十里风口,每年大风天数为160天,
18阿拉山口大风天数为165天。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HB HB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一二三 挡执风 风行蚀 防大路 风风基 墙天防 工气风 程列工
车程 安 全 运 行 办
21 法
常年大风吹蚀,路堤变形,根据风蚀
规律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合理确定防护范 围,构筑风蚀路基防风工程。
风向
防护工程材料用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
H
防护范围L表
87.3% 12.7%
5
2.3 1993年-2002年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原因分析
塌方落石 8件 占29.6%
水 害 2件 占7.4% 泥 石 流 3件 占11.0%
6
风 灾 5件 占18.6% 路基塌陷 5件 占18.6%
滑 坡 4件 占14.8%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1 2002年陇海线灞河大桥水害事故
事故概况:2002年6
月9日,陇海铁路西安 灞河大桥遭受百年罕 见的洪水冲击,防洪 墙被撕裂解体,五座 桥墩一个接一个地轰 然倒塌,陇海铁路因 此而中断。为迅速恢 复陇海线的运输,郑 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分 局组成了2200余人的 抢险和筑桥队伍,仅 用了60天,建起了新 的灞河桥。
7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 及防灾措施
2009.2
1
主要内容
1.前言 2.1993年-2002年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概况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4.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5.结语
2
1.前言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 情况复杂,特别是西南地区, 多山川河流,铁路桥隧相连, 每到雨季,洪水肆虐,滑坡、 泥石流、塌方落石等山地灾害 频繁;西北地区多风沙,对铁 路运输影响极大。中国铁路长 期以来,加大资金投入,持之 以恒,对灾害频发地段进行治 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天山站
站停货物车列
423次旅客列车
1087米
9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4 2000年陇海线503次客车重大事故 事故概况:2000年9月3日6时06分,503次旅客列车运行 至陇海线渭滩至伯阳间K1376+760处,因右侧山体突然 崩塌,土方量约2.5万方,造成机车及机后1位行李车、2 位硬座车脱轨,中断行车45小时34分,构成行车重大事 故。
15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6
泥石流渡槽工程20处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7
泥石流拦挡工程108处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由于大风造成的铁路行车事故主要发生在新疆铁路。新疆铁路包括 兰新铁路的西段(疏勒河至阿拉山口)和南疆线。
25
HB
一
LB
3.5M
1.5M
HD=3.0M
挡
线
线
风
三 种
防
加筋土式挡风墙
不
风
同
墙
LB
3.5M
形
HD=3.0M
工
线
线
式
程
的
挡
“L”型砼板式挡风墙
风
墙
LB
3.5M
线
线
HD=3.0M
土堤式挡风墙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一二 挡执 风行 防大 风风 墙天 工气 程列
车 安 全 运 行 办
3
2.1 1993年-2002年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概况
历 年
(件)
10年中发生自然灾害重大事故27件
来
发
5
5
生
自 然
4
4
灾
害
3
重
大
2
2
事
故
件
11
数
图
0
表
4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单位:(年)
2.2 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占所有重大事故比例
23并夯实。
边坡加固规格1M*1M
平
栽
铺
砌
卵
卵
石
石
路 肩
道床
坡 脚
路基本体防护示意图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3 沙害的防范措施
路基两侧的防护:一是边坡外的防护,自边坡坡脚向外20米范围内铺5~8厘米、厚 度8厘米的卵砾石。二是防护林的配置,树种采用柽柳(树冠呈伞形,分枝多,树 高7米,最耐盐碱,在曲线内侧种植也不影响列车司机了望),采用线路迎风侧为 二带林,背风侧为一带林,林带宽度为15米,两带林间隔带为40米,林带的行距为 1.5米,株距为1.0米,且行与行的株距相错0.5米。在线路迎风侧距路基坡脚170米处 挖截沙沟,沟深2米、上宽4米、底宽3米、边坡1:0.25。挖截沙沟的弃土,在截沙 沟的迎风侧距沟边2米处筑成挡沙堤,堤高1.5米,边坡1:1.5
10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5 2003年2月9日京广线暴风雪中断行车事故
事故概况:2003年2月9日20时,京广铁路许昌~孟庙间,由于冰 雨加暴风雪等恶劣天气,接触网摆动严重,上下振幅达1.5米左 右、水平振幅达1米左右,接触线及承力索覆冰厚度达7毫米,导 致正馈线断线4处、定位器脱落31处、吊弦折断211处,累计中断 京广线上行289分、下行510分。
11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一是在区间情况不明时,对运行 列车要坚决做到“宁可错拦,不可错放”的 原则。二是及时对山顶坡面进行植被,防止 水土流失。三是对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采用 以拦挡为主、排泄为辅,即拦碴坝、排导槽 和增设泄流涵洞为一体的综合措施,确保汛 期安全。
20 法
一是制订、完善《大风天气列车安全运行办
法》,确保大风期间的行车安全。二是提高员工对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监护意识,特别是加强对行车组 织指挥人员的教育,不断提高非正常情况的应变能 力,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大风期间列车放行规定, 风区风力达到10级时,严禁空棚车进入区间。三是 在车站安装测风仪,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报和信息 传递的管理,及时掌握聚风口的风力变化情况,合 理安排运输。四是尽可能地避免货物列车与旅客列 车在有风区聚风口地段会车。五是有关部门在大风 期间要登乘机车检查设备,特别要加强对桥面步行 板、护轨、桥梁栏杆、线路标志、信号机等设备的 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22 失。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3 沙害的防范措施
路基本体的防护:一是 坡面防护,用10厘米左 右的卵石栽砌成1米见方 的方格状,中间铺5~8厘 米左右卵砾石,其厚度8 厘米,并拍平坡面。二 是路肩防护,在路肩上 用10厘米左右的卵石栽 砌成线,然后在路肩和 道床坡脚间600毫米范围 内铺满宽5~8厘米左右、 厚度为8厘米的卵砾石,
风向
24
15M
20M
第一带林 防火带
背风侧
20M
15M
防火带 第一带林
40M 间隔带
15M
第二带林
迎风侧
路基两侧防护示意图
80M 间隔带
截
沙 沟
挡 沙
堤
5.结语 与大自然比较,人的力量十分有限,
以上所述防灾措施仅仅是初步的。为更好 地与大自然抗争,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我们要在新线建设上提高标准和工程质量, 对灾害多发的既有线增设防护工程,加强 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
H (m) H≤6 6≤H<9 9≤H<12 12≤H<15 15≤H
L (m) 1.0 1.5 2.0 2.5 3.0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3 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呼和浩特铁 路局营业里程1628 公里,沙害线路 332公里。1981年 至2000年,全局发 生沙害11604次处, 沙害造成脱轨事故 21次,造成列车途 停3909次,列车停 时达2206.3小时,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12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3
边坡绿化工程2074836平方米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4
坡面防护工程6509处,49132延米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泥石流排导工程 72处,18664.5延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