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筝文化发展及其影响
论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
论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中国古代筝是中国文化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古代人民的心灵深处,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筝的起源、分类、演奏技巧以及音乐作品等方面来论述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以探索其独特的魅力。
中国古代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
商代筝的样式简单,通常只有数根弦,并用于祭祀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筝逐渐发展,不断改良扩充了弦的数量。
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筝,如七弦筝、十三弦筝等。
而到了汉代,五十三弦的箜篌出现,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筝乐器。
中国古代筝可分为两大类,即徽派筝和京派筝。
徽派筝是指出自安徽一带,以徽州箜篌为主要代表的筝乐风格,具有深情厚谊的音乐特色。
而京派筝则是指出自北京地区,以京胡、京箜篌等乐器为主要代表的筝乐风格,其音乐语言较为优雅高亢。
古代筝的演奏技巧非常独特。
演奏筝的人通常坐下来,用手指弹奏筝弦,手指借助筝盖的凸突来触动,可以发出不同音色。
演奏者需要有丰富的音乐造诣和独特的技巧,以便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情感。
筝音乐作品是中国古代筝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多以古诗、古乐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
比如《广陵散》,该曲是古代筝乐中最早的一部以地名命名的曲子,被誉为筝曲中的“绝品”,其曲调悠扬优美,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还有《阳关三叠》,该曲是中国最早完整记谱的筝曲之一,以描绘阳关美景为主题,曲调饶有情调,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
还有《秋胡赋》、《广陵散》等一系列筝曲都是中国古代筝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给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代,筝乐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之一,丰富了古代音乐的体裁和风格。
而在宋代,筝乐成为社交场合和日常娱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了明清时期,筝乐逐渐融入民间音乐,成为各种戏曲和民歌的重要伴奏乐器。
现代中国筝乐演奏家以器乐领域为主,如叶小纲、阎肃等,为中国筝乐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论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
论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中国古代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筝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筝在中国音乐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据传最早的筝是由黄帝时代由少典发明的,当时的筝为五弦筝,仅有五根弦,称为“觱篥(bìlì)”。
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筝逐渐演变成为了丝、竹、絲和尺结合的弹拨乐器,也因此由五弦扩展至十三弦,并最终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古筝。
这一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筝音乐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的变迁和创新。
古筝在古代音乐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不仅在古代的宫廷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深受广大民间艺人的喜爱。
在中国古代,筝不仅是宫廷雅乐的主要乐器,还被用于各种庆典和宴会的演奏。
在汉代、唐代和宋代等历史时期,筝音乐文化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在这些历史时期,筝在民间活动、节庆喜庆和宗教仪式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不仅在宫廷雅乐和民间音乐中有所体现,还在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都对筝进行了着墨,描绘了筝在古代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
比如在《琵琶记》中,就有大量关于筝的描写和评价,反映了当时筝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也常常以筝为题材,描绘了古筝在古代生活中的种种场景和表现。
在中国古代,筝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在音乐表演方面有所体现,还在乐器制作和音乐理论方面有所延续。
古代筝的制作工艺也是非常精湛的,古筝的制作需要经过繁琐的手工制作和精湛的琴艺技术,这些技术在古代被世代相传,成为中国古代器乐制作工艺中的一大亮点。
古筝的音乐理论也是非常丰富的,古代筝乐的演奏技巧和曲谱编排都有着严密的体系和规范。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
中国古筝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古筝在中国的传承和开发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古筝的传承和
开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国古筝的传承是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进行的。
古筝的技艺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制度,
传统上只有有人才和艺术家才能获得学习古筝的机会。
这种传承方式不仅保证了技艺的传
承和发展,还使古筝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
在现代社会中,古筝的传承方式面临着
一定的困境。
古筝的学习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古筝的技艺。
古筝传承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古筝的传承与开发还表现在对古筝音乐的记录和传播上。
古筝音乐的记录和传播是保
证其传承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早期的古筝音乐记录主要依靠传统的乐谱和口传方式,但这
种方式存在着不稳定和易于丢失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古筝音乐的记录和传播逐
渐趋于规范和智能化。
目前,一些音乐学院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发出了一些专门记录和传播
古筝音乐的软件和设备,使古筝音乐的传播更加方便和广泛。
中国古筝的传承与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
传承古筝需要历经千锤百炼,需要
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开发古筝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实践,以适应现代乐坛的需求。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让中国古筝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魅力,走向更广
阔的舞台。
浅谈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古筝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推动古筝艺术迈向世界舞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古筝艺术的继承是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音乐历史和文化内涵。
其音色婉转悠扬,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画面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古筝艺术的继承,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创造的美妙音乐,了解古代的生活和文化,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
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有助于推动古筝艺术走向世界舞台。
自古以来,古筝音乐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手法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喜爱。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传统音乐在国际间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将古筝艺术与现代音乐、西方音乐等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古筝作品,使古筝艺术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还需要注重创新与时代需求的结合。
传统的古筝演奏形式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
可以通过加入新的技巧、表现手法和音乐元素,创造出更加富有个性和现代感的古筝作品。
也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如电子音效、多媒体等,使古筝艺术更具现代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也需要重视教育与培养新一代古筝艺术家。
只有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接触古筝,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和培训机构,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古筝艺术的精髓,并且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古筝艺术家,并推动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推动古筝艺术走向世界舞台的机遇。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需要注重创新与时代需求的结合,并且重视教育与培养新一代古筝艺术家,才能够让古筝艺术焕发新的活力,继承创新、发展壮大。
浅谈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1. 引言1.1 古筝艺术的历史传承古筝艺术的历史传承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古筝最早出现在中国战国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古代,古筝常常被用于宫廷音乐和宴会娱乐,被认为是高雅文化的象征。
古筝的历史传承体现在传统的曲谱、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上。
许多古代名曲如《广陵散》、《阳关三叠》等至今仍然被传颂。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筝艺术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在唐代,著名音乐家李冰制定了古筝谱谱法,为古筝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的丁仙华更是将古筝的演奏技巧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古筝演奏的黄金时期。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古筝艺术不仅在中国深深扎根,还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现今,古筝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2 古筝艺术的现状古筝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目前,古筝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许多音乐学院和艺术学校都设立了古筝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古筝演奏人才,为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现代社会,古筝艺术也逐渐融入了各种艺术形式中,如与现代舞蹈、戏曲、声乐等结合,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时尚化的形式。
许多古筝演奏家也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音乐节和演出活动,为古筝艺术的传播推动了更广泛的空间。
古筝艺术在国际上也逐渐受到关注和喜爱。
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中国学习古筝,或者在自己的国家组建古筝乐团,演奏传播中国古筝音乐文化。
古筝艺术的国际化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也为古筝艺术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打开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1.3 古筝艺术的发展趋势古筝艺术的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古筝艺术正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古筝艺术将会更加注重与现代社会的融合,通过融入当代元素和创新表现方式,使古筝音乐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性,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
古筝调查报告
古筝调查报告引言: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表现力。
自古以来,古筝在中国音乐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报告旨在对古筝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探讨其现状以及对于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的意义。
一、古筝的起源和演变古筝原创于中国古代,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古筝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
起初,古筝仅有12根弦,形状也较为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筝逐渐演变为有23根、25根甚至双弦的不同类型。
这种演变代表着古筝在不同时期的音乐需求和技术发展,同时也使得古筝适应了更加丰富和复杂的音乐表达。
二、古筝的音色和音乐表现力古筝作为一种弹拨乐器,其音色柔美、清澈,具有独特的余韵。
通过不同的弹奏技法和手指的动作,演奏者可以表现出丰富的音乐情感,如悲、喜、怒、哀等。
而古筝的音域广阔,既可以用来演奏古典曲目如《广陵散》,也可以进行现代音乐的创作和演绎。
因此,古筝在各个音乐领域都具备重要的表现力和独特性。
三、古筝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的意义随着时代的演变,传统音乐逐渐受到了现代化和西方音乐的冲击。
然而,古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古筝的保护和发展,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种优秀的艺术形式。
同时,古筝也可以与其他音乐风格和乐器进行融合,产生创新和独特的音乐作品,为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四、古筝的普及和教育为了推广古筝的魅力和美妙,需要加强对古筝的普及和教育工作。
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和社区开设古筝课程,让更多的人接触和学习古筝技术。
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古筝演奏比赛和音乐会,为喜爱古筝的人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对古筝产生兴趣,为古筝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结论古筝作为中国独特的乐器,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承载着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的使命。
通过对古筝的调查和研究,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筝的起源、演变和音乐表现力。
浅谈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的音乐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筝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远的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一代的古筝艺术家都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古筝艺术的继承是其发展的基础。
古筝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中国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古筝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艺术传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继承的宝贵财富。
古筝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
要想使古筝艺术得以继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传统的基础,让古筝音乐的精髓得以传承下来。
古筝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不断的创新。
在继承古筝艺术的基础上,古筝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将古筝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推出了许多新颖的演奏风格和曲目。
将古筝音乐融入到流行音乐、爵士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中,使古筝音乐更具包容性和时代性。
古筝演奏技法、曲谱编排等方面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使古筝音乐得以在不断的发展中繁衍出更多的可能性。
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还需要有一批专业的古筝艺术家来进行引领和推动。
这些古筝艺术家需要具备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古筝艺术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扎实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奏经验。
这样的古筝艺术家不仅可以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可以在教学和演出等方面传播和推广古筝艺术,对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文化机构、学术团体、媒体等都应该加大对古筝艺术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给古筝艺术家进行创作、交流和展示。
社会大众也应该加强对古筝艺术的了解和关注,学习和欣赏古筝音乐,让古筝艺术得以在更广泛的群体中传承和发展。
古筝艺术的融合发展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
在当今社会,各种形式的音乐和艺术都在相互交融、融合发展,古筝艺术也应该在这种趋势下进行自身的发展和创新。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中国传统古筝是一种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古老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独特之美。
古筝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
在随后的历史时期,古筝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古筝在唐朝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了文人雅士的最爱。
此后的宋朝、元朝和明朝时期,古筝的演奏法和技巧逐渐成熟,并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演奏方式和曲目。
清朝是中国古筝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的古筝曲目和演奏技法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以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传统古筝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许多年轻人对古筝缺乏兴趣,传统的演奏方法和曲目逐渐被遗忘。
为了推动古筝的传承和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应该加强对古筝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举办音乐会、比赛和展览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增加对古筝的兴趣。
在学校和社区设立古筝培训班,鼓励年轻人学习古筝。
要注重古筝的创新与开放。
传统古筝的演奏方法和曲目虽然有着独特的魅力,但也需要与时俱进。
可以引入一些现代元素,创作一些新的古筝曲目,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可以借鉴外国乐器的演奏技巧和理论,来丰富古筝的表现形式。
应该鼓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与融合。
古筝可以与舞蹈、戏曲、声乐等形式相结合,创作一些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
这样可以增加古筝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使更多的人对古筝感兴趣。
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只有通过积极的宣传推广、创新与开放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才能让古筝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古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每个人都应该为其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中国传统古筝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管弦乐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传统古筝在音乐表现上有着非常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点,具有高度的音乐性和艺术性,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如今,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和开发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中国传统古筝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音乐风格,尤其是在弹奏技巧和音乐表现上有着非常高超的技艺。
同时,古筝也是传统器乐演奏中最具代表性和表现力的一种乐器之一。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古筝已经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曲目和演奏方式,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流派。
传统的古筝演奏方式主要是按照古筝曲目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演奏,从而达到表达音乐情感和表现音乐表达的目的。
古筝演奏技巧非常独特,需要演奏者学习和掌握许多不同的技术和演奏方法,如双手指弹、拨弦、扫弦等等。
古筝演奏需要演奏者在演奏时非常专注,力求达到音乐的意境和表现目的。
在当代社会中,古筝的传承和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许多专业的音乐院校和音乐培训机构开设了古筝专业课程,为古筝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许多文化活动和演出也可以看到古筝的身影,展现了古筝传承和发展的魅力。
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古筝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支持。
许多音乐软件和互联网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古筝音乐资源和学习资料,为古筝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和演奏体验。
在传承和发展古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护古筝这一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重视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价值,同时也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注重创新和发展。
通过传承和发展古筝,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让古筝这一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浅谈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1. 引言1.1 古筝艺术的历史意义古筝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古筝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为了一种独具魅力的音乐艺术形式。
古筝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载体。
古筝的历史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古筝作为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代表,承载着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瑰宝。
在古代,古筝被视为高雅文化的象征,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古筝演奏,可以感受到古代皇宫乐师的才华和精湛技艺,体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意境和情感。
古筝艺术的历史意义还体现在其对中国音乐的影响和贡献上。
古筝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音调,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古典音乐作品都离不开古筝的伴奏或演奏,古筝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灵魂之一。
古筝艺术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其作为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代表,更在其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和传承古筝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古筝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1.2 古筝艺术的传统特点古筝艺术的传统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上。
古筝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演奏过程中,古筝琴体的弯曲设计使琴音清越悠扬,音色优美动听。
古筝具有丰富的音域和表现力,能够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意境。
古筝演奏时常伴有细腻的音色变化和悠扬的抒情感,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震撼。
古筝艺术注重情感表达和音乐意境的营造,追求内心真挚的情感交流,寄托情感于音乐之中。
古筝演奏技巧独特,需要演奏者熟练掌握各种指法、琴弦的轻重、用力和移动,才能表现出音乐作品的精湛艺术效果。
古筝艺术传统特点的体现,使其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古筝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古筝艺术的继承古筝艺术的继承是指将古代的古筝艺术传统和技艺延续下来并传承给后人的过程。
古筝发展史及文化
古筝发展史及文化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筝起源于中国,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有古筝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筝不断发展和改进,成为中国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唐代,古筝开始流行于宫廷和贵族社会。
唐代的文人雅士喜爱古筝,将其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
古筝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古代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古筝的发展在宋代和元代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宋代的文人墨客更加重视音乐,对古筝进行了更多的改良和创新。
在元代,古筝成为了宫廷音乐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并开始传入民间。
元代的著名音乐家蔡邕更是将古筝演奏推向了新的高峰,被誉为“筝神”。
明清时期,古筝的规格和结构逐渐固定下来,并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
古筝成为了艺人和民间音乐家的主要乐器之一,在各地的庙会和民间艺术表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古筝在民间音乐中的角色也逐渐增加,开始与唢呐、二胡等民间乐器一同演奏。
20世纪以后,古筝经历了一次重要的革新。
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音乐发展需要,古筝进行了结构和音质上的改进。
古筝开始与西方乐器如钢琴、大提琴等一同演奏,形成了独特的古筝合奏形式。
古筝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乐器,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古筝的演奏艺术融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多种元素,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筝音乐以其悠扬、婉转的音色,富有东方韵味,表达了中国人的情感和思想。
古筝曲目中不仅有古韵悠然的古曲,也有现代创作的新曲,展现了古筝音乐的时代变化和发展。
古筝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也逐渐走向世界。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欣赏古筝音乐,将古筝的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
古筝的发展既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体现。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中国古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它不仅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
古筝的传承与开发一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国古筝音乐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古筝的历史传承、现状发展和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古筝源于中国古代的丝弦乐器,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在中国古代,古筝一直是贵族社会的宫廷乐器,所以古筝曾被称为“宫廷琴”。
在唐宋时期,古筝被广泛传播到民间,并逐渐成为了中国民间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在历史上,古筝曾经历过多次的变革与改进,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古筝。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筝的音色、演奏技巧、曲目风格等方面也不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中国古筝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极其漫长而又不断变化的过程。
随着中国古筝音乐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乐器演奏者接触和学习的对象。
在中国古筝音乐的传承中,有一些重要的传统学派和名家,如上海古筝学派、杨河派、姚珏派、朱贞洁、刘天华等名家。
他们对古筝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古筝的传承,不仅在于技术的传授,更在于对古筝音乐精神内涵的传承。
正是这些古筝名家,通过不断的演奏、创作和教学,使得古筝音乐拥有了更为丰富和精深的内涵。
古筝音乐的发展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古筝音乐也在不断地脱离原有的古典形式,融入到现代音乐的创作与表达中。
古筝音乐与舞蹈、戏曲、影视等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开辟了新的音乐领域,丰富了中国古筝音乐的表现形式。
古筝音乐也逐渐开始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一张重要名片。
中国古筝的传承与开发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
中国古筝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筝的传承与开发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培养更多的古筝学习者和爱好者,创作更多具有艺术价值和时代特色的古筝音乐作品,推动古筝音乐的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开创中国古筝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新局面。
论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
论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中国古代筝是一种古老而悠久的乐器,它在中国音乐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自古以来,筝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筝最早可以追溯至中国夏朝时期,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筝被称为“箏”,它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是由木制的筝体和一系列的弦线组成,而且有着固定的音高。
古筝的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因此古筝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古筝的描写和赞美。
在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中,古筝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它是宫廷各种音乐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在古代,宫廷音乐是由宫廷乐队演奏的,而古筝则是其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古筝在宫廷音乐中通常负责伴奏,为其他主音乐器如琵琶、笙、笛子等提供音乐的基调和和声。
在宫廷音乐中,古筝被广泛应用于宴会、宴乐、祭祀等场合,成为了展示宫廷音乐魅力的重要乐器。
在中国古代的宗教音乐中,古筝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中,古筝常常被用来伴奏吟诵佛经、道经,并给信徒们带来宗教的慰藉和安抚。
在这些宗教场所,古筝还常常被用来演奏一些宗教音乐曲目,如《洞箫引》、《佛说心经》等,以此来降伏信徒,增加宗教氛围。
在中国古代的民间音乐中,古筝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古筝在民间音乐中不仅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古筝在民间音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既可以独奏,也可以和其他乐器合奏,还可以和歌唱结合。
在中国古代的农村和乡村,古筝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在喜庆的婚礼中,还是在悲伤的葬礼上,古筝都会被用来演奏音乐,以此来表达人们的情感。
古筝的音乐文化在中国古代也孕育出了不少经典的曲目。
在中国古代,有着很多著名的古筝曲目,如《阳春白雪》、《梅花三弄》、《凉州词》、《广陵散》等,这些曲目都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
这些古筝曲目不仅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传颂,而且在后世也被不断地演绎和传承,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古筝文化普及情况汇报稿
古筝文化普及情况汇报稿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筝音乐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柔美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古筝文化的普及情况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古筝文化普及情况的汇报。
首先,古筝文化在中国各地的传播情况。
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古筝文化已经逐渐走出国门,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
在国内,各地的音乐学校、艺术团体都开设了古筝课程,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和了解古筝。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对古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国际音乐比赛也开始设置古筝类别,为古筝文化的传播打开了更多的渠道。
其次,古筝文化在大众中的认知情况。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古筝音乐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古筝表演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形式,古筝音乐会、古筝比赛等活动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参与。
同时,一些古筝音乐作品也在互联网平台上得到了广泛传播,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古筝音乐的魅力,从而增加了对古筝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再次,古筝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情况。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古筝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普及至关重要。
近年来,学校和社会组织纷纷开展了古筝文化的普及活动,通过举办古筝比赛、音乐讲座、校园演出等形式,让更多的青少年接触和了解古筝文化,激发他们对古筝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也为古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古筝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情况。
古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音乐艺术领域,也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古筝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
古筝音乐的传播不仅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国家软实力。
综上所述,古筝文化的普及情况正在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中国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代表,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筝的传承与开发一直是中国音乐界和文化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展开讨论。
古筝在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风琴形式的古筝。
到了汉代,古筝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音乐表演乐器,同时也被列入《乐府诗集》中。
唐代以后,古筝逐渐成为宫廷音乐和雅乐的主要乐器之一,同时也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
在元明清时期,古筝的演奏技法、曲目、制作工艺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流派。
到了20世纪,古筝又发展出了现代音乐和外国音乐的演奏技法和曲目,使得古筝演奏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古筝的传承首先离不开古筝的传统乐曲和演奏技法的传承。
古筝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传统乐曲有很多是源自古典时期的音乐作品,如《广陵散》、《阳关三叠》等等。
这些传统的古筝曲目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演奏这些曲目需要继承并承传古筝演奏技法。
在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中,有很多都是需要通过师傅传授和学徒习练才能够掌握的,这也造就了古筝这一传统乐器的传承方式。
而在传统乐曲和演奏技法的传承下,古筝也得以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继续发扬光大。
古筝的传承还离不开古筝演奏家和文化出版界的推动。
古筝演奏家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断地推广古筝艺术,积极参与各地文化交流活动,使得古筝这一传统乐器在民间和学校得以传承,并且更多地融入当代艺术表演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筝的出版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有关古筝演奏、演奏曲目、古筝制作工艺、古筝文化历史等的书籍、专业音乐刊物等不断涌现,使得古筝的传承得以更充分地展现。
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也面临着许多困难。
古筝传统乐曲和演奏技法的传承需要时间和精力,这对演奏者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音乐的冲击也使得古筝这一传统乐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古筝默认中五六上一二
古筝默认中五六上一二摘要:一、古筝的起源与发展二、古筝的演奏技巧与表现力三、古筝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四、如何欣赏古筝音乐五、学习古筝的建议与指导正文: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的音色优美,表现力强,被誉为“东方钢琴”。
本文将从古筝的起源、演奏技巧、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如何欣赏以及学习古筝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一、古筝的起源与发展古筝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最初被称为“瑶琴”,后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古筝。
古筝在我国各地都有流传,其中以山东、河南、浙江等地的古筝最为著名。
各地的的古筝制作工艺、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各有特色,丰富了古筝艺术的表现力。
二、古筝的演奏技巧与表现力古筝演奏具有独特的技巧,如颤音、滑音、拨弦等。
这些技巧使得古筝音色丰富多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演奏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表现出悠扬、激越、抒情的音乐风格。
古筝曲目繁多,既有古典名曲,也有现代创作。
三、古筝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古筝在我国音乐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民间音乐的代表,还广泛应用于戏曲、民间舞蹈、诗词吟咏等领域。
古筝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如何欣赏古筝音乐欣赏古筝音乐,首先要了解古筝的音色、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在聆听古筝曲时,关注演奏者的指法、音色变化、音乐情感等方面的表现。
此外,了解古筝曲的创作背景、寓意等,也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古筝音乐。
五、学习古筝的建议与指导学习古筝需要耐心、毅力和正确的方法。
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1.选择适合自己的古筝,初学者可选价位适中的普及型古筝。
2.寻找专业古筝教师,跟随老师学习基本演奏技巧和曲目。
3.制定学习计划,保持练习时间,逐步提高演奏水平。
4.多参加音乐会、比赛等活动,积累舞台经验,提高音乐素养。
5.善于借鉴名家演奏,吸收优秀传统,创新发展。
学习古筝不仅能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还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古筝在世界各地的流行与影响
古筝在世界各地的流行与影响在中国的乐器中,古筝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充满魅力的乐器。
它与中国文化和传统紧密相连,多年来一直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之一。
然而,古筝不仅在中国大地上享有盛誉,它还在世界各地流行并对当地音乐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古筝在亚洲其他地区的流行与影响不容忽视。
古筝早期传入日本,逐渐融入了日本的音乐和文化之中。
在日本,古筝被称为“箏”,被广泛用于传统的日本宮廷音樂和茶道等重要的文化活动中。
日本古筝的演奏技法与中国的传统演奏方式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另外,古筝也在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流行,并成为了这些国家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古筝也逐渐传播到其他世界各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在古筝的表演和学习上越来越受到欢迎。
许多音乐学院、大学和学校纷纷开设古筝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古筝的独特声音和富有表现力的演奏技巧,吸引了许多西方音乐家和作曲家,他们将古筝与西方乐器结合,创造出了全新的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既保留了古筝的独特魅力,又融入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形成了跨文化的音乐风格。
古筝不仅在西方世界获得了认可,它还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产生了影响。
随着中国与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持续交流与合作,古筝走进了这些地区,并与当地的音乐元素相融合。
在非洲,古筝与非洲传统乐器如卡林巴、非洲鼓等合奏,产生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展示了中非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同样地,在拉丁美洲,古筝与当地的传统乐器如吉他、哈篸等相结合,创造出了新的音乐形式,激发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古筝的流行与影响不仅限于音乐领域,它还对文化和旅游产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古筝音乐会、古筝比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参与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古筝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到中国学习和欣赏古筝。
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演奏古筝,通过古筝的学习,他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筝音乐的美妙,还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深刻内涵。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
论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中国古筝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器乐的代表之一,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古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是中国古代士人和宫廷贵族常常乐器之一。
在古筝的传承中,中国古代音乐家对古筝的演奏技巧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为古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音乐家创造了许多琴书,记录了古筝的演奏技巧和曲谱,这为古筝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筝的传承也离不开古代音乐家的传师教授和学生的勤奋学习,他们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使古筝的技艺得到了发扬光大。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模式。
一方面,传统的古筝演奏技巧和曲谱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保护。
许多古筝艺术团体和学校成立了古筝演奏班,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优秀古筝演奏家。
这些古筝演奏家在传统古筝音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演奏形式和技巧的创新,推动了古筝音乐的发展。
许多音乐学院和研究机构也致力于对古筝音乐的研究和创新,通过对古筝音乐的演绎和创作,使古筝音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古筝音乐的传承与开发也多样化地与其他音乐形式和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风格和形式。
古筝与西方古典音乐、爵士乐等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古筝现代演奏形式。
古筝音乐也与舞台艺术、戏曲、流行音乐等结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演出形式,使古筝音乐更加多元化和时尚化。
在古筝的传承与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古筝音乐的传承需要继承人对古筝音乐有足够的热爱和执着,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训练。
由于古筝演奏技巧的独特性,一些年轻人对古筝音乐的学习和传承可能存在困难。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的娱乐方式,使古筝音乐在广大人民中的接受度较低。
科学合理地调整古筝音乐的演奏形式,设计吸引年轻人的曲目和演出方式,是古筝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是一个持久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传统古筝音乐的传承和创新,保护和发展好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古筝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是古筝的传承与开发的重要目标。
论古筝文化发展和影响
论古筝文化发展及其影响论古筝文化发展及其影响古筝也叫“秦筝”,据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筝就广泛流传于各地,其中以秦国(现省)最为盛行,在有据可查,较早的并较为确切证实筝存在和流传的史料《史记.斯谏逐客书》中就有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到了晋代,筝被称之为“仁智之器”。
而在盛唐时期,描述古筝艺术的诗篇就更多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句就是“平生无所愿,愿作乐中筝”,“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这都说明了筝在当时已是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民间乐器了。
筝又被称为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
它有着不同凡响的乐器结构特点,具备动静阴阳﹑音韵并重的独特风格。
由于它好听易学,艺术感染力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这份喜爱延续了几千年仍然经久不衰。
筝是一门易学的高雅艺术,民族特色浓郁,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的生动诗句来描绘古筝的美好境界,陶冶身心。
筝,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流传久远,遍及全国各地,是纯粹的华夏民族传统乐器,筝的音色古朴,优美而多变,既能表达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
一﹑古筝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筝流行于民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
正如《战国策.齐策》中一段话所述: “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
”又如西汉桑弘羊《盐铁论.散不足篇》中所述:“...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
”可见筝在民间的流行的广泛性。
筝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转调。
候瑾《筝赋》中记有:“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
”是采用移动筝柱来转调。
十三弦筝,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开皇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
隋代筝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转调的方法:“促调转移柱”(王台卿诗),“调宫商于促柱”(顾野王赋)。
筝在唐代音乐中广泛使用,如用于礼乐之雅乐中。
筝在宋代也流行较广,宋炀《乐书.宋史.乐志》中记载:“本朝十三弦筝,然非雅部乐也”。
论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
论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
中国古代筝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乐器,它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筝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中国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中国古代筝的音乐文化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元素。
筝是一种弹拨乐器,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七种主要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宏亮,音域广阔,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筝在中国的音乐中通常充当主奏乐器的角色,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音乐表达方式。
筝在中国古代的音乐剧院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戏曲演出中,筝常常充当伴奏的乐器,为戏曲演员提供音乐支持。
中国古代筝还有着丰富的演奏技巧和曲目。
筝有着独特的弹奏方式,演奏者用右手的指甲弹动琴弦,左手按住琴弦以产生不同的音高。
演奏者通过不同的技法和技巧,可以表现出各种丰富的音乐效果。
筝的曲目也十分丰富,有古琴曲、戏曲音乐、山水画声乐等不同类型的曲目,每一种曲目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古筝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不仅在音乐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筝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技巧,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情趣。
古筝音乐创作和演奏也成为了中国文人雅士的重要修养和审美享受的方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论古筝文化及其影响姓名杨颜嘉学号 201112080005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双学位年级2011级指导教师牛淑萍2013年 4月 03 日目录摘要 (3)Abstract (4)前言 (5)一﹑古筝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5)二﹑古筝文化中的美 (7)㈠古筝文化中的雅典美 (7)㈡古筝文化中的悲情美 (8)㈢古筝文化中的壮美 (8)三﹑古筝文化的功能和影响 (9)㈠古筝文化的社会功能 (9)㈡古筝文化的审美功能 (10)结语 (12)摘要筝,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雅俗共赏的奇葩,它源于秦而盛于唐,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的乐器之一。
古筝演奏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变化,形成多层次的表达音乐内涵的音乐线条,这些客观存在的音乐美震撼着听众的心弦。
而由此衍生出的古筝文化也从古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其独有的民族文化韵味和所展现的民族神韵,形成了其独特的功能。
而随着时代的迁移,古筝文化也有着自身的发展,通过这种奇特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属于每个时期的独有的特征,古筝文化勇气自身独有的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起了五彩缤纷的水花。
关键词:古筝文化;发展;影响AbstractZheng, is a treasure of folk instruments, tastes wonderful, it stems from the Qin Sheng Yu Tang, there are nearly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is one of the ancient China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nstrument. Zither playing a variety of music change, the formation of a multi-level expression of the musical lines of the musical content,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se musical beauty shocked the audience's heartstrings. Zheng culture derived therefrom ancient times to influence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its unique flavo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charm of the show's national, the formation of its unique features. With the migration of the times, the zither culture also has its own development, through this strange development, we also se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eriod, zither cultural courage of its own unique charm,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agitation from the colorful splash.Keywords: Guzheng culture; Development; Impact前言古筝也叫“秦筝”,据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筝就广泛流传于各地,其中以秦国(现陕西省)最为盛行,在有据可查,较早的并较为确切证实筝存在和流传的史料《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中就有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到了晋代,筝被称之为“仁智之器”。
而在盛唐时期,描述古筝艺术的诗篇就更多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句就是“平生无所愿,愿作乐中筝”,“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这都说明了筝在当时已是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民间乐器了。
筝又被称为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
它有着不同凡响的乐器结构特点,具备动静阴阳﹑音韵并重的独特风格。
由于它好听易学,艺术感染力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这份喜爱延续了几千年仍然经久不衰。
筝是一门易学的高雅艺术,民族特色浓郁,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的生动诗句来描绘古筝的美好境界,陶冶身心。
筝,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流传久远,遍及全国各地,是纯粹的华夏民族传统乐器,筝的音色古朴,优美而多变,既能表达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
一﹑古筝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筝流行于民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
正如《战国策.齐策》中一段话所述:“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
”又如西汉桑弘羊《盐铁论.散不足篇》中所述:“...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
”可见筝在民间的流行的广泛性。
筝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转调。
候瑾《筝赋》中记有:“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
”是采用移动筝柱来转调。
十三弦筝,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开皇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
隋代筝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转调的方法:“促调转移柱”(王台卿诗),“调宫商于促柱”(顾野王赋)。
筝在唐代音乐中广泛使用,如用于礼乐之雅乐中。
筝在宋代也流行较广,宋陈炀《乐书.宋史.乐志》中记载:“本朝十三弦筝,然非雅部乐也”。
筝的演奏艺术进一步提高,明代已用十五弦筝。
据明代《敦煌实录》云:“所函宗伯夷成善弹筝,悲歌能使喜者堕泪;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时人号曰:雍门周。
”清代的筝有了新的发展,值得重视的是,清代十四弦筝已用了七声音阶的定弦。
在《律吕正义合编》中有记载:“筝似瑟而小,十四弦。
各隋宫调柱和弦以谐律吕,通体用桐木金漆,四边绘金夔龙,梁及尾边用紫檀,弦孔用象牙为饰.....今筝十四弦则五声二变为七,倍之为十四也”。
这里说的“五声二变为七,倍之为十四也”,即指七声音阶定弦。
另据记载,清康熙年间,曾有人用筝等四种乐器在宫廷合奏了康熙根据琴曲改编的“平沙落雁”,当时还有人用筝独奏了变调“月风儿”。
古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推广普及和发展,并与当地的戏剧音乐,说唱音乐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
其中有以“秦声”见称的陕西筝;郑卫定音的河南筝(中州筝);齐鲁雅韶的山东筝;武林逸韵的浙江筝;闽南诏安的福建筝;韩江丝竹的潮州筝;中州古调,汉阜旧谱的客家筝等主要筝流派。
此外,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延边地区朝鲜族的伽耶筝;具有内蒙古草原风格的“牙托克”(蒙古筝);而日本筝则是唐朝传至日本的中国筝沿袭下来的,至今仍保持许多唐筝的特点。
历史上中国筝还曾流传到朝鲜﹑越南等地。
传统筝曲据记载可查到汉代的《陌上桑》及民间流传的《天下大同》、《寒鸦戏水》、《高山流水》、《出水莲》、《锦上花》等。
在民间流传的有手抄二四谱记录的筝曲,但是一直没有正式的筝谱出版,直到1930年,才有梁在平先生编著的《拟筝谱》一书出版。
筝不仅用于独奏,还在传统民间器乐合奏和地方戏曲的伴奏占有重要位置。
如《弦索十三套》、《河南板头曲》广东潮州音乐的传统合奏中都有筝。
河南曲剧中筝是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之一。
陕西《榆林小曲》也有筝伴奏。
近年来,筝的演奏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筝的改革也进行了多种实验,制作了多种优质精美的筝(如四川筝、上海筝、苏州筝);筝的转调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已经改革了几种转调筝(如营口张力转调筝,沈阳音乐学院移码转调筝,苏州截弦转调筝,上海音乐学院蝶式筝),这些转调筝扩大了筝的表现力,使筝更便于参加合奏和伴奏。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文化越来越走近人民的生活,对人民文化娱乐生活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流畅动听的曲调,款款大方的演奏姿势,使得古筝越来越赢得青少年的青睐,使它成为唯一能够与西洋乐器中的钢琴相媲美的民族乐器。
古筝被世人美誉为“国宝”,“东方钢琴”,“东方乐器之王”等,由于海内外五百万人在学习中国古筝,现被誉为“国琴”,并且大有超过钢琴学习之势。
古筝文化不仅仅在国内发展得如火如荼,在国外也掀起了一股热潮。
虽然我国的古筝文化传播对于世界音乐文化传播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但却是我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越传播的福音。
二﹑古筝文化中的美㈠古筝文化中的雅典美典雅是优美这一美学风格的重要形态之一,以独具一格的情调赢得人们的青睐。
典雅与粗俗相对,指的是斯文优雅。
杨廷芝在《诗品浅解》中讲道:“典则不枯,雅则不俗。
”典雅的音乐文化一般“端庄中杂流丽”,文辞雅致,犹如新出的芙蓉,格调清新而脱俗;节奏柔和缓慢,不以刚劲﹑粗重取胜,而是娓娓道来,犹如春风化雨,细水淙淙,平静而缓缓地感染人。
山东筝曲《琴韵》是一首温润和雅的小曲。
虽是北派筝曲,但乐曲整体旋律走向平稳,起伏不大,乐风中正而平和。
潮州筝曲《平沙落雁》则更多体现出古雅的格调。
乐曲营造出“秋水共长天一色,孤鹜与落霞齐飞”的美妙意境。
又如《铁马吟》,乐曲中独特的演奏技法、泛音的效果以及对古琴音色的模拟,营造出一种古朴、优雅的氛围,让人忘记尘世,身临肃穆的禅院。
客家筝曲《出水莲》则是清雅的典型之作。
筝曲由著名客家筝大师罗九香先生从民间乐曲《出水莲》发展变化而来,经过削删、加花润色的加工而成为目前广为传奏的曲目。
乐调因与中原古调的历史渊源而具有古朴之风,更因为民间的加工而呈现出清雅之貌。
《梅花三弄》也是清雅的一首乐曲。
格调清新雅致,尤其是其中的泛音,将梅花舞羽翻银、亭亭玉立于风雪中的形象和高洁的品格巧妙泻于指下。
此曲可谓“以最清之音写最清之物”的写照。
潮州筝曲《寒鸦戏水》是潮州弦诗乐十大套中最富诗意的一首。
整体上,乐曲格调娴雅清新,又不失谐谑。
乐曲从慢板到拷拍再到三板的铺排结构,以及在节奏上的跌宕变化,巧妙地刻画出寒鸦(即鱼鹰)悠闲自得的步态以及追逐嬉戏于江湖中的情景。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粤乐筝曲《平湖秋月》一曲犹如清风从人面拂过,清新的旋律令人联想到美不胜收的深秋月夜。
典雅的古筝音乐作品注重声韵互补,重视意境的拿捏和营造,通过颗粒性的弹拨乐声织就的音串、形象的音响模拟效果和起伏错落有致的旋律让听众展开联想和想象,每位听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和修养来描绘自己心里的诗情画卷。
《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月儿高》等古筝乐曲无不如此。
㈡古筝文化中的悲情美悲剧性是审美风格中的又一重要类型或形态,在中外很多艺术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占有一定的比重。
就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性而言,它讲究对主体深刻的情感体验,与现实生活中所常见到的悲剧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
进入审美领域的悲剧一般都通过主体个人生命的摧残、毁灭乃至不幸遭遇,彰显出主体在精神上的不屈不挠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