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美 优美与壮美
”优美”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优美”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cd761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7.png)
”优美”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一、若有所思的旋律优美的音乐往往给人以静谧、深思的感觉。
这种旋律构造通常以悠扬的音符及频率的变化为特征,给人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感觉,仿佛带领听众进入一个宁静、深沉的思考空间。
这样的旋律常常通过轻柔、流畅的音符来表达,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二、优美的和声和声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音乐的层次感和丰满度。
在优美的音乐中,和声往往呈现出和谐、流畅的特点。
和声的层次感能够让音乐更加丰富,形成一种奇妙的和声纷呈之感。
这种表现形式给人一种愉悦、赏心悦目的感觉,仿佛融入了一片乐音的海洋中。
三、细腻的音色音色是音乐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优美的音乐中,音色往往表现得非常细腻、动人。
不同的乐器和声部的音色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组合,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情绪。
优美的音乐常常通过音色的精准、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内涵和情感,使人陶醉其中。
四、温柔的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音乐的灵魂。
在优美的音乐中,节奏往往表现得非常温柔和谐。
这种温柔的节奏能够让人心情平静,感受到轻松和舒适。
优美的音乐节奏往往以平缓、温柔的方式呈现,给人一种放松、宁静的感觉。
五、情感的表达优美的音乐往往能够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音乐家通过音符的演奏和演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感知。
优美的音乐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触动人们的心弦,使人们产生共鸣。
它可以引发听众的情感反应,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妙情感。
总结:优美的音乐有很多表现形式,如若有所思的旋律、优美的和声、细腻的音色、温柔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等。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它们都能够通过音乐的语言表达出一种美的境界,使人们陶醉其中。
湘教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优美与壮美》教案
![湘教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优美与壮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a513dcd15abe23482f4d2f.png)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南京师范大学实习教师王文君)【教学对象】:高一学生【课程类型】:以欣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1.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能够正确的判断和区别优美和壮美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够用语言表述优美和壮美的音乐要素的特征以及准确的辨析出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优美或壮美)。
2.知道有时候一首乐曲并非都是一种美的范畴。
【教学用具】:多媒体及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
2.播放4首乐曲片段(悲剧美、欢乐美、优美、壮美),让学生谈谈这几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听完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不同的音乐美,不同的音乐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引出书P26页的一段文字。
提问:“我们把音乐美分为哪几个基本范畴?”学生可答:“音乐美可以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提问:那优美和壮美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特征呢?设计意图:用四首学生较为熟悉的乐曲片段,来引出新课音乐的美的6个范畴。
二、欣赏优美的作品:1.仔细聆听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牧歌》的片段提出问题:演唱形式是什么?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草原的宽广和辽阔的。
2.带领学生用“lu”哼唱《牧歌》的主题,再次体会属于优美范畴音乐的特征。
3.欣赏全曲,思考优美的乐曲在旋律、节奏、速度与力度上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较有优美特点的歌曲仔细分析后,学生可以基本掌握优美的特点。
4.欣赏民族管弦乐队《彩云追月》。
着重介绍乐器、演奏形式、特有节奏。
(让学生试着跟音乐打节奏)5.再听辨乐曲《国际歌》,同样让学生听辨类型—壮美。
此时自然引入到对壮美的表现特征的分析。
三、欣赏壮美的作品:1.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
再把《国际歌》的第一段让学生跟琴演唱一遍,以体会壮美的音乐特征。
音乐的优美与壮美 (1)
![音乐的优美与壮美 (1)](https://img.taocdn.com/s3/m/96bd587cddccda38376bafbe.png)
优美与壮美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鉴赏活动,努力感受,正确判断、区别优美与壮美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能够通过体验、感受、比较、交流的音乐活动认识音乐的优美与壮美。
3.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区别音乐的优美与壮美,简述优美、壮美的概念及内涵,初步具有对音乐的比较、归纳、总结能力。
4.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感受美的生活,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牧歌》、《国际歌》优美、壮美的音乐特征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比较的方法、从音乐的角度分析优美、壮美的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看视频,体验美的感受。
实践性音乐教学法:
练习法:模唱音乐主题
聆听法:聆听优美、壮美的音乐作品
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讲解
讨论法:师生共同分析音乐
教学用具:
自制教学课件、电脑、摄影仪
教学过程:。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be0928453610661ed9f4a6.png)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1、《少女的祈祷》钢琴独奏曲,变奏曲式。
波兰女作曲家苔克拉。
芭达捷芙斯卡所作。
2赋格曲:用复调手法写的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同时也是一种复调音乐曲式。
3赋格曲基本特征:由一个(有时有两个或多个)音乐主题在不同声部时隐时现、一再模仿、不断变化重现。
4赋格曲源于欧洲,在17-18世纪发展成熟和完善。
德国作曲家巴赫是欧洲复调音乐的代表人物。
5瞿小松中国当代作曲家,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来的新一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作品:交响组曲《山与土风》小提琴与乐队《山之女》大提琴与乐队《山歌》等。
6音乐: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
7《山林之歌》是一部标题性的交响组曲,由五部分组成:A 山林的呼唤B 过山C 恋歌D 舞曲E 夜8《1812年序曲》俄国钢琴家、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始人尼古拉。
鲁宾斯坦,邀请柴可夫斯基为莫斯科及工业博览会写的一部大型乐曲,供合唱队获管乐队使用。
9《马赛曲》法国国歌。
10柴科夫斯基:作品:舞剧《天鹅湖》歌剧《叶甫根尼。
奥涅金》钢琴独奏曲《六月—船歌》第二单元音乐的美1、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2、优美是音乐美中最有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
3、优美的基本特征: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均衡的结构形式。
4、壮美具有刚劲、果断、勇猛、粗狂的特点5、《牧歌》海默词,瞿希贤以内蒙古昭乌达盟的长调民歌,运用和声变奏手法改编成的一首无伴奏合唱曲6、#C小调奏鸣曲,也称《月光奏鸣曲》贝多芬作于1801年。
是一首钢琴曲7、《彩云追月》任光写的一首优美、典雅的民族器乐曲。
全曲为引子和带再现的三段体。
8、《国际歌》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进行曲速度,大调式。
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
“优美”与“壮美”:音乐作品的艺术审美与心理功能比较
![“优美”与“壮美”:音乐作品的艺术审美与心理功能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70e5984a0116c175f0e48db.png)
出:美之为物有二种, “ 一日‘ 优美’一目‘ 、 壮美…| 。按照启蒙哲学家 赏心悦 目, 1 ] 浮想联翩” 之艺术审美特点。 康德《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中观点的理解, 比较精致的心灵感受主要有两
种: 一日优美, 一日壮美。无论是“ 优美” 还是“ 壮美”它们都令人感到愉 , 悦, 但方式不同。优美感迷醉人, 壮美感则感动人。优美可以是渺小的,
的草原我的家》 , 等 或抒发某种情感 , 或描绘 美丽 的大 自然风 光, 音色亮
收稿 日期 :2 【 ( 2 () ) ) 9一 9— 8
柔和与壮美的粗犷形成鲜明的对 比, 在美的事物 中, 凡是具有柔和特性 的
宽紧与感情节奏的张弛相对应, 乐音运动的力度与感情活动的强度相对
应, 乐音运动的速度与感情活动的内心律动关系相对应等 】 。因此, 当乐
应的反应 , 的心理上造成不同强度 、 在人 深度且千变万化 的感情共 鸣, 使 人沉浸在 审美享受之中 。人的美感有两个 明显 的特 点: 其一, 美感是一 种
优美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既小巧又柔和。在美的事物中, 凡是小巧的 合、 变化和发展 , 来表达思想感情。其音乐要素运动形态与人的感情活动 事物就是优美的 。同壮美相似, 有形体上、 力量上、 道德上的小巧。如 形成种种同构联系, 如上下起伏的旋律与感情运动的起伏相对应, 节奏的 小溪、 小丘等属于形体上的小巧, 而克己奉公、 兢兢业业是道德上的小巧。
音乐是音乐家对生活认知和情感体验的意象表现。“ 神用象通, 情变 往往不可分割, 没有可怕的因素就没有壮美; 越是惊心动魄, 越是崇高壮
美, 凶猛的老虎比温驯的大象更具壮美, 浩瀚无边的大海比大草原更具壮
美。壮美的第三的特点就是粗犷, 怪石嶙峋、 凹凸不平就是粗犷。如贝多
音乐的美之优美与壮美-涪陵五中冯菁晗2
![音乐的美之优美与壮美-涪陵五中冯菁晗2](https://img.taocdn.com/s3/m/10365ec3ce2f0066f533224a.png)
因为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艺术特征。有的音乐 表现典雅、秀美的事物;有的音乐表现雄壮、勇猛、 粗犷的事物;有的音乐欢乐;有的音乐悲伤……这 种特征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美术、文学等)的特征 有共通之处。我们把音乐的这种不同的艺术特征概 括起来统称为音乐的美。我们把音乐的美分为优
美、壮美、 悲剧美、喜剧美、崇高美和欢乐 美。
上世纪20年代,苏联以《 ?》为国歌。 1944年正式改用新国歌后,则把《 ?》作为 联共(布)党(1952年改名苏联共产党)党 歌。
壮美的特点:
刚劲 勇猛 或者气势宏大辉煌
表现特征:
大多是集体歌唱,乐队合奏。节奏铿锵 有力或活泼,旋律跳宕,情绪豪迈奔放或明
朗乐观,极具英雄气概。
大家一起说
说说你熟悉的属于优美和壮美的歌曲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 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 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 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阙。
雨 巷
听音乐片段,辨别优美与壮美
课后作业
问题
改编后的音乐,音乐美的类型会改变吗?
谢谢
音乐的美 之优美与壮美源自———涪陵五中 冯菁晗欣赏音乐
问题:从这首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优 美 的 特 点
适 中 的 速 度 与 力 度
平 稳 有 序 的 节 奏
舒 展 流 畅 的 旋 律
肖邦
19世纪波兰音乐家,钢琴家。 浪漫主义乐派代表人物。 作品多以钢琴曲为主, 被称为“钢琴诗人”。
夜曲(降E大调夜曲)
该乐曲创作于1830年,是肖邦的夜曲中格调 最明朗、最脍炙人口的一首。 是肖邦的二十一首夜曲中最早的两首中的第 二首。
优美与壮美,崇高美与欢乐美
![优美与壮美,崇高美与欢乐美](https://img.taocdn.com/s3/m/7577c4c805087632311212c3.png)
1、聆听几首歌曲或乐曲,学生根据各自 己的感受和体验选择各首歌曲所属音乐美的范 畴,并说出其选择的理由。(听音乐连线的方 式)
《月光奏鸣曲》《国际歌》《龙华祭》《祝酒歌》
(第一乐章)
欢乐美、 优美 、
崇高美、
壮美
悲剧美:(鲁迅)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
看。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慷慨激昂的音乐感受中,获 得最深沉的情感和最强烈的震撼。如:戏《窦娥冤》 歌剧《奥赛罗》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周总理你 在哪里》钢琴奏鸣曲《悲怆》二胡《江河水》
悲剧美
《松花江上》
【悲剧美】悲剧美是在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 的肯定,并且往往与崇高与壮美相联系,使人产 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的震撼,以其特 殊的艺术感召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并引发出 人们的美感。
二胡曲《江河水》 全曲共分三段。
全曲激越悲愤,缠绵悱恻 ,如泣如诉,感染力极强, 音乐形象深刻动人,扣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 染力,是一曲催人泪下的悲歌。
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
及均匀的结构形式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
壮美篇 《大进行曲》(歌剧《阿依达》)
【壮美】与优美相对应的美是壮美, 或称雄壮美。在形式上,壮美以刚劲、果 敢、勇猛、豪放、铿锵为特征,进行曲和 军歌是壮美的典型代表。
《国际歌》
欢乐美篇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
传说:某地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服劳役离乡而去,因遭百般虐 待,惨死异乡。妻子闻讯,如雷轰顶,来到当年与丈夫依依惜别 的江边。面对滔滔江水,回忆往事,悲愤欲绝,诉之泣之,遥相 祭奠乐曲反映了旧社会广大劳苦大众的深重灾难和悲惨遭遇, 表现了被压迫人民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满腔悲愤和自发反抗的 心声 闵慧芬演奏版最大的特色是乐曲中一音一顿的弓法处理,犹如声 声重锤扣击人们心扉,使悲愤激昂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乐曲 时而幽咽呻吟,时而激愤高歌,时而柔情倾诉,时而悲恸叹息, 顿挫与起伏之间似乎要将人间所有无能为力的苦难,全部诉诸于 那把二胡之中,感染力之强简直叫人回肠欲断。 闵惠芬在上海接待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时,一曲《江河水》让 小泽征尔这位世界著名指挥家感动得伏案恸哭。说她拉出了人间 真情,听来痛彻肺腑
音乐的优美与壮美
![音乐的优美与壮美](https://img.taocdn.com/s3/m/c008670f2b160b4e767fcf9f.png)
壮美的特点
【壮美】是与优美相对应的一 种音乐美。以刚劲、果敢、勇猛、 粗犷为特征,昂扬激越的音调, 铿锵有力的节奏,常用来表现人 或群体的坚定意志和英雄气概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仓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索与思考 优美与壮美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 相同点: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无论是优美 还是壮美,都必须具备节奏美、旋律美、 内容美、风格美、意境美或者听觉感受美 的基本风格。
• 不同点:优美的音乐温柔、平和、纯净、 细腻,是一种优雅的柔性的偏于静态的美 。 壮美的音乐刚劲、果敢、勇猛、粗犷,是 一种偏于动态的美。
——
第 二 单 元 音 乐 的 美
音乐的美
最温柔的美—— 优 美 最豪气的美—— 壮 美 最快乐的美—— 欢乐美 最庄严的美—— 崇高美 最幽默的美—— 喜剧美 最煽情的美—— 悲剧美
优美的特点
【优美】是音乐美中最普遍的一种 性格。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是 其典型的特点,舒展流畅的旋律, 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 度带给我们梦境般的享受。
小结
• 音乐既是听觉艺术,又是表现情感的艺术。 音乐的内涵美是在对人的心灵——情感美 的集中表现中显现出来的。让我们用心灵 去感受音乐的美,感悟生活的美!
美感划分为秀美和壮美两种典型形态
![美感划分为秀美和壮美两种典型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9402b1345a8102d276a22f6e.png)
美感划分为秀美和壮美两种典型形态所谓自由情感的运动形态,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具体情感特征,即一般意义上的喜怒哀乐。
据此,我们可将美感划分为秀美和壮美两种典型形态。
秀美也被称为优美、优雅、柔美、喜剧等。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秀美不是一种单纯的形式特性,这是一种需要克服和纠正的传统美学概念,它的内涵是情感,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互作的产物,而不是某种特殊的客体本身的外部特征。
其次,秀美的情感特征是审美客体因具有某种自然迎合审美主体的本能欲求但审美主体又对审美客体保持本能的距离感时所诱发的美感。
秀美最突出的主体反应就是轻松、愉悦、欣喜和同情,最突出的客体属性就是亲切可人。
比如小桥流水这一审美客体,小桥可以帮助我们从水面上跨过,下面的流水缓缓流动,清澈见底,即使没有桥,这种水也只能唤起我们的喝水的欲望,而不大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这一组合与我们的自然欲求是一致的,如果我们的意志克服了这种欲求的控制,就会立即产生秀美之情。
比如听中国钢琴演奏名曲《蓝色的多瑙河》,这种曲子旋律婉转、明快、空灵,节奏自然、舒缓,这种节奏就像我们的生命在和谐地运动一样自然。
这种声音恰在我们可以接受的频率和振幅范围内,对我们的生命有利而无害。
再如我们欣赏李清照的词作《钗头凤》,总是自然而然地有一种“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人生感叹,因为李清照所传达的这种情感基调正是大多数人命运的自然情势,柳永、李煜、李商隐等人的诗词也具有类似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诗词所指涉的生活正是我们渴望而不是我们厌倦的生活。
所以,这些不同类型的审美客体具有一个共同的属性,迎合我们的自然欲求的方向,而不能满足这种欲求本身,这就只能是一种心理距离。
秀美是一种最普遍的人性,也是一种最普遍的审美经验。
它来源于遗传和社会惯例两个方面,其中以遗传起决定性作用。
也就是说,在人类的染色体上具有某种控制秀美形状表达的基因结构,这种基因结构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先天方式稳定地被子代个体所继承,并随着个体的成长而表达,其表达的结果就是秀美情感的产生。
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知识要点
![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dfc84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c.png)
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中和之美、优美、壮美都是以和谐为本质特征的审美类型,属于与“崇高”相对应的审美范畴。
它们突出了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及各种形式美因素的协调统一,给人以愉悦、轻松的审美快感。
一、中和之美(一)概念:中和之美是处于优美与壮美两极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
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
(二)特点:1、刚柔相合:阳刚与阴柔相结合的“中和之美”,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
例:清人刘熙载就说:“沈著屈郁,阴也,奇拔毫达,阳也”,“书要兼备阴阳二气”,“阴阳刚柔不可偏陂”。
2、不过分而无不及:要求所有相对应的两极审美因素的兼容,强调审美意蕴程度适中。
例:《吕氏春秋》在论音乐之美时则主张:“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太巨则志荡,以荡听巨,则耳不容,不容则横塞,横塞则振;太小则志嫌,以嫌听小,则耳不充,不充则不詹,不詹则窕;……故太巨、太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何为适?衷音之适也。
何谓衷?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小大、轻重之衷也”。
3、情理统一:志气和平,不激不厉,亦即情理统一、情感表现遵循理性规范,是中和之美的理想情境。
例:《中庸》曾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强调:“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4、含蓄:中和的艺术表现婉转曲折、韵味深长。
例:田同之指出:“古人诗意在言外,故从容不迫,蕴蓄有味,所谓温厚和平也”5、和谐统一:中和之美又强调杂多审美因素的和谐统一例:《左传·昭公二十年》曾记载晏婴的言论:“和如羹焉。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
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声亦如味。
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兰亭序——王羲之二优美(一)概念:优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
优美与壮美的审美意义
![优美与壮美的审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bc8495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7.png)
优美与壮美的审美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许多美丽的事物,无论是大自然的景色、艺术作品还是人们的外貌,都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和享受。
然而,在美丽中又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包括优美和壮美。
这两种审美意义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
优美的审美意义常常与柔和、温暖和平静的特质相关联。
这种美是一种柔和的美感,它能够安抚我们的心灵,带来一种内心的宁静。
我们可以从大自然的景色中找到优美的表现。
比如,一个迷人的日落在天空中展现着温柔的红橙色,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朵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此外,优美的音乐也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体验。
比如,一首悠扬的古典乐曲,以其柔和而优雅的旋律引领着人们进入真正的音乐境界。
相对于优美,壮美的审美意义则更加强烈和有力。
壮美的美是一种华丽而浩大的美感,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力量与威严。
我们可以从大自然的景观中找到壮美的表现。
例如,壮丽的高山脉、广袤的大草原和湍急的大江河,在其宏伟的气势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壮丽美景。
另外,壮美的建筑和艺术作品也充满着力量和震撼。
比如,建筑师设计出的宏伟的宫殿、庙宇和雄伟的教堂,以及绘画家创造的壮丽的历史画面,都可以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心灵的振奋。
优美与壮美的审美意义各有各的价值,它们将美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给我们。
优美的审美能够给人们带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有助于放松和修复心灵。
在喧嚣的都市中,人们经常感受到压力和紧张,而优美的事物可以让人们暂时远离这种负面情绪,找到内心的一片宁静。
壮美的审美则能够唤醒人们内心的勇气和豪情,激发人们追求卓越和壮丽的动力。
当人们看到壮美的景观和艺术作品时,往往会被它们所展现出的庄严和伟大所感染,从而激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和激情。
在我们追求美丽的过程中,既要欣赏和享受优美的事物,也要感受和体验壮美的力量。
优美和壮美的审美意义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世界的美丽。
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可以回想起壮美的景观和艺术作品,从中汲取勇气和动力。
优美与壮美的概念与表现
![优美与壮美的概念与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e04f52a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c.png)
优美与壮美的概念与表现《优美与壮美的探寻》“哇,你看那朵云,像不像一只小兔子呀!”我兴奋地指着天空对小伙伴们说。
那是一个普通却又特别的下午,我和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耍。
阳光洒在草地上,暖暖的,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我们在草地上奔跑着、欢笑着,感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哎呀,别闹了,我们来讨论点有意思的吧。
”明明说道。
“好呀好呀,讨论什么呢?”我好奇地问。
“就说说优美和壮美吧。
”明明眨眨眼睛。
“啥是优美啥是壮美呀?”一旁的小强挠挠头。
“优美嘛,就是那种很柔和、很精致的感觉呀,就像那朵像小兔子的云。
”我试着解释道。
“哦,那壮美呢?”小强追问。
“壮美呀,就像那高山,那么雄伟,那么有气势!”明明张开双臂比划着。
“哎呀,你们说得太抽象了,我还是不太懂。
”小强摇摇头。
我想了想,说:“就好比我们看的那些漂亮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那么娇嫩,颜色那么鲜艳,这就是优美呀;而像大海掀起巨浪的时候,那种澎湃的力量,就是壮美呀。
”“哦,好像有点明白了。
”小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那生活中还有哪些优美和壮美的例子呢?”明明问。
“音乐也有呀,有些音乐很舒缓、很动听,那就是优美的;有些音乐很激昂、很震撼,那就是壮美的。
”我兴奋地说。
“还有舞蹈呢,那些优雅的舞蹈动作就是优美,像芭蕾舞;而那种很有力量感的舞蹈,像街舞,就是壮美。
”明明接着说。
我们越讨论越起劲儿,仿佛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哎呀,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优美和壮美的东西呀!”我不禁感叹道。
“是呀,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
”明明说。
“那我们以后可得多留意啦!”小强笑着说。
这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美好吗?优美和壮美,它们就像生活中的两面,一面温柔如水,一面气势磅礴。
我们既能欣赏那细腻的优美,也能感受那震撼的壮美。
这两者交织在一起,才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呀!我觉得,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它们,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描写乐队演出时的唯美句子(精选2篇)
![描写乐队演出时的唯美句子(精选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439d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d.png)
描写乐队演出时的唯美句子(篇一)乐队的音乐犹如一阵翩跹的舞蹈,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魅力和魔力的世界。
在台上,各种乐器的和谐交响,勾勒出一幅恢宏壮丽的音乐画卷。
他们的演奏如同鸟儿飞翔,自由而灵动,将人们的心灵带到无尽的远方。
音符在空中跳跃,仿佛迷失在漆黑的宇宙中,而又绽放出绚丽的星芒。
乐器的呜咽声回响在整个场馆,沉浸在其中的观众仿佛触碰到了内心深处的世界。
他们的音乐像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听众的耳际,让人心旷神怡。
弦乐演奏家的手指在琴弦上飞舞,悠扬的旋律穿越时空,将久远的记忆唤醒。
鼓手的节奏有力而稳定,每一下都是一个心跳的节拍,奏出生命的律动。
管乐器的音响如同金属的吟唱,带来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各种乐器的合奏仿佛一次完美的对话,无需语言,每一个音符都是一句微妙的表达。
观众被乐队的魅力所吸引,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
乐队的节奏犹如奔腾的江河,带领着听众冲破平凡的束缚,追逐自由的梦想。
音乐的韵律扑面而来,像一阵春风,轻抚着人们的心灵,唤醒内心的美好。
乐队成员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音乐的热爱与专注,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每一个旋律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句音符都是一段感情的表达,每一位乐手都是一个故事的演绎者。
舞台的灯光洒落在乐队成员身上,照亮了他们致力于音乐、追求梦想的坚持。
音乐伴随着观众的呼吸,融入每一个人的灵魂,让人们找到自己的寄托与出口。
乐队的演出是一场音乐的盛宴,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最美妙的瞬间。
观众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忘却了时间,只专注在音符的跃动与情感的流淌。
乐队的演出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解放,释放心中的压抑,让忧愁烟消云散。
每一个音符都是一种情感的传达,每一次演奏都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乐队的演出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对音乐的感悟与领悟。
音乐是一座无形的桥梁,将人们的心灵连接在一起,让彼此相通和理解。
乐队成员的激情与热血在音乐中融化,向观众传递一种独特的能量。
他们的演出是一种灵魂的宣泄,一种对音乐热爱的表达与传递。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牧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牧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8e4d6ff7ec4afe04a1df6b.png)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牧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优美与壮美的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并判断优美与壮美的歌曲。
3、情感目标:在对音乐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体会音乐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2学情分析了解音乐的美,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鉴赏模块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如何聆听和发现音乐的美,是我们这一课的重要内容,本课以音乐审美范畴中的优美与壮美为切入点,通过聆听《牧歌》《国际歌》等歌曲,引导学生在听赏、研究、学习中,讨论优美与壮美的特点,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的分析,是本课的主旨。
3重点难点教学难点:能通过引导,让学生从音乐的元素分析中,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音乐的优美和壮美的风格特点,并理解它们的概念和内涵。
教学重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音乐语言,准确辨析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优美和壮美)4教学过程4.1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承上启下,通过运用音乐元素,比较体验歌曲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活动: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怎样聆听音乐及音乐的元素。
2、提出问题,聆听对比歌曲,《一二三四歌》《怀念战友》(1)这两首歌曲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呢?(2)通过对歌曲的分析讨论引入主题:音乐的美之优美与壮美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说明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速度、力度、旋律等。
2、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比较,回答。
师生讨论总结:相同之处:军旅歌曲不同之处:情感不同,《一二三四歌》坚定有力、慷慨激昂《怀念战友》速度舒缓、优美抒情设计意图:承上启下,通过运用音乐元素,比较体验歌曲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音乐中的优美与壮美
![音乐中的优美与壮美](https://img.taocdn.com/s3/m/5c118d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1.png)
音乐中的优美、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摘要彼得•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是从音乐艺术的总体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
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鉴赏模块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在音乐鉴赏中结合音乐作品的听觉感受,并适当介绍音乐美学的常识,对培养21世纪的高中学生感受、理解与鉴赏音乐的美,形成“真、善、美”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美学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范畴一、引言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其外部形态的美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体裁和形式,音乐美的内在本质主要是指音乐的内在性格(如节拍、节奏、力度、速度等)及其与音乐情感性质的关系,这些都属于音乐美的范畴。
二、美学中分类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从音乐艺术形态学这个大视野来考察音乐美的话,音乐美的外部形态,主要是找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
音乐美的本质,则更多的是探讨音乐的内在性格,及其与音乐情感性质的关系,这些都属于音乐美的范畴。
由于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在于通过声音了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音乐美的范畴是和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性质的表现密切相关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认为,音乐美的范畴不是孤立的,他是和一般美学的范畴密切相关的。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他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通。
因此,我们对音乐美的范畴的认识,实际可以说就是了解、认识一般美学的范畴在音乐中是怎样表现的。
一般美学把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作为它的基本范畴,我们认为这一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涵盖力的美的范畴,对于音乐来说也是基本适宜的,因为我对音乐美的范畴的介绍,也主要是以这几个范畴为基础的,不过是结合音乐美的特征对它做了一些调整,把音体美有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在审美范畴中人们通常将优美称之为“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秀美”等,它是与崇高美想对应的最常见的美学范畴。
高一音乐_优美与壮美课件 PPT
![高一音乐_优美与壮美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a5c22d69eae009591bec11.png)
其中《第三交响曲》又 称为 _英_雄__交_响__曲_,原是 献给拿破仑的,《 第五
交响曲》又被 《命__运_交__响_曲___》;第六 交响曲又被称为 《_田__园_交__响_曲__ 》;《第 九交响曲》又被称为 《_合__唱_交__响_曲_ 》,当中 最著名的曲调就是 《_欢__乐_颂___ 》。
进行曲
• 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以整齐步伐、壮军威、 鼓士气的列队音乐,其起源可追溯至16世 纪的战争曲。进行曲的主要特点:节奏鲜 明,结构严谨方整,曲调开朗雄壮、富有 朝气,节拍上多采用偶数拍子(2/4,4/4拍 子),一般强调重拍,附点节奏较多。进 行曲通常分为三段式结构,中段较为抒情, 以取得与前后对比的效果。可根据内容分 为:行军的、凯旋的、战斗的、迎送的、 葬礼的等。
(肖邦)曲
放军占 月
领南京
优美 √ √
√
壮美
√√
优美与壮美是两种不同的美,可它们却有 什么相同之处?
它们都给了我们美的感受。 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都必 须具备节奏美、旋律美、内 容美、风格美、意境美或者 听觉感受美的基本风格。
贝多芬
贝多芬是 _德__国_ 音乐家, 被誉为是“乐_圣___。他的 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
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 为此,人们通常把这些美分 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 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 个基本范畴
优美、欢乐美、喜剧美、 壮美、崇高美、悲剧美
最温柔的美—— 优 美 最豪气的美—— 壮 美 最快乐的美—— 欢乐美 最庄严的美—— 崇高美 最幽默的美—— 喜剧美 最煽情的美—— 悲剧美
【壮美】与优美相对应的一种音乐美。以 刚劲、果敢、勇猛、粗犷为特征,昂扬激 越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常用来表现 人或群体的坚定意志和英雄气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各种音乐美是依靠各种音乐要素来实现的。
2.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正确判断、区别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3.能理解优美与壮美既是比较而存在的又是对立互补的。
4.能围绕优美与壮美有哪些相同与不相同的特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参与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比较、听辨法:对比听赏带有优美和壮美色彩音乐的各种要素(速度、力度、调性、和声、音色、旋律等)。
实践法:全体学生演唱《雪绒花》进行所谓的再度创作,通过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体会优美壮美的区别。
教学内容:“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鉴赏模块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根据高中音乐课标的要求,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结合音乐作品的体验,适当介绍一些有关音乐美的常识,对培养21世纪高中学生感受、理解与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从音乐艺术形态学这个大视野来考察音乐美的话,音乐美的外部形态,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
音乐美的内在本质,则更多的是探讨音乐的内在性格及其与音乐情感性质的关系,这些都属于音乐美的范畴。
由于声乐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音乐美的范畴是和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性质的表现密切相关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认为,音乐美的范畴不是孤立的,它是和一般美学的范畴密切相关的,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通。
因此,我们对音乐美的范畴的认识,实际可以说就是了解、认识一般美学的范畴在音乐中是怎样表现的。
一般美学把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作为它的基本范畴,我们认为这一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涵盖力的美的范畴,对于音乐美来说也是基本适宜的,因为我们对音乐美的范畴的介绍,也主要是以这几个范畴为基础的,不过是结合音乐美的特征对它做了一些调整,把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在审美范畴中,人们通常将优美称之为“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秀美”等,它是与崇高相对应的最常见的美学范畴。
在音乐美学中,优美是音乐美中最有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
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以及均衡的结构形式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
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优美与音乐的抒情性密切相关。
这种抒情性介于欢乐性与悲剧性之间,具有广阔的容量,表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大量的抒情音乐中,真正具有优美品位的音乐只是一部分。
只有那些具有真挚动人的情感表现,具有精美的艺术性的音乐,才属于优美的范畴。
与优美相对应的音乐美是壮美,或称雄壮美。
虽然在一般美学中并未把壮美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然而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壮美却是不可忽视的、普遍的基本范畴。
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与我们这里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有类似之处。
优美以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为特征,而壮美则以刚劲、果敢、勇猛、粗犷为特征。
人类有史以来,就在为追求自身、群体与社会的解放与发展不断地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共通的精神。
在各种姊妹艺术中,音乐拥有特别有力的手段:昂扬激越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整齐有序的形式,用来表现人的这种意志和精神。
进行曲与军歌可以说是壮美的典型表现。
著名的《马赛曲》、《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虽然都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抒情的意味,然而从它们所表现的情感性质与音乐特征来看,其基本的美学范畴却是壮美。
现实的壮美往往是在群众性的集体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反映到音乐中也更多地表现在群众性的集体歌唱和各种形式的乐队合奏中。
当然,音乐的壮美也不仅仅表现在群体性的歌唱与演奏中,决定性的因素还在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的品位。
例如,前苏联索洛维约夫·谢多伊谱写的《共青团员之歌》,虽是一首抒怀的作品,但是这首歌曲壮烈豪迈的气概,以及与之相配合的铿锵有力的节奏所构成的动人旋律,都充分表现出壮美的品位。
还有许多壮美的音乐节奏活泼、旋律跳宕、速度偏快,带有明朗、乐观的情调,如中国的《骑兵进行曲》等。
本课以音乐审美范畴中的优美与壮美为切入点,通过聆听内蒙古民歌《牧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亮剑》主题曲、《英雄》主题、《在灿烂阳光下》、《海上钢琴师playing love》主题、比尔·狄盖特的《国际歌》和威尔第的《大进行曲》等歌(乐)曲以及用不同情绪亲身体验演唱《雪绒花》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以分析各种音乐要素为基础探究优美与壮美各自的特点,感受乐(歌)曲中优、壮美的色彩,继而一起归纳、总结优美壮美的相同与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程度各不相同的学生进行音乐要素的感受。
2、运用不同情绪音色演唱《雪绒花》思路说明:1、美学是建立在大量实践、亲身体验基础之上的理论学科,现阶段要讲好此类课我个人人为必须以音乐要素中旋律为媒介才能深入探讨下去。
2、视听结合,借助大家比较熟悉的影视音乐进行教学。
3、重感受、轻背景知识介绍,音乐要素分析与情感体验并举。
4、课本知识前后联系,培养音乐的耳朵(音乐要素分析)→情感→美的分辨教学过程:一、导入仔细观察下列图片1、观察图片体会内涵,思考图中景色带给观察者的感受。
长城:在崇山峻岭间,如东方巨龙一般,气势雄伟令人激动。
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细腻婉约,使人觉着无比温馨。
维纳斯:阴柔之美,丰满之美,表现出一种宁静掷铁饼者:刚健之美,力量之美,表现出一种动感长城与苏州园林景色的对比,维纳斯与掷铁饼者雕塑的对比2、请学生联想能够描绘以上形象的音乐长城:大力度,长线条,较为整齐节奏、相对宽广的音乐 苏州园林:带有流畅、耐听、平静旋律,整体抒情色彩的音乐 维纳斯:力度小些,轻音乐,如班德瑞风格的音乐掷铁饼者:力度大,最好选用铜管乐器,以突出力量3、聆听《英雄》中闯秦宫一段把长城的壮观、掷铁饼者的力量与音乐结合起来。
4、聆听超级女声版《彩云追月》说明:学生对社会中热点的事务较敏感对音乐更是如此,本人选用2005年火爆一时的超级女声比赛中歌曲的《彩云追月》就是想引起学生的注意拉近师生距离,以便接下来的教学能够比较顺畅。
二、优美与壮美(对比听赏探究式学习)根据学生的反应因势利导引出本课内容――优美与壮美1、学生讨论何为优美,何为壮美。
2、学生讨论音乐如何表现优美壮美的色彩。
●听赏民乐版《彩云追月》,加深印象。
分析其音乐要素。
速度平缓,力度变化较小,属于传统和声范畴的和声效果,带给人平缓轻松的感受。
学生可以随音乐进行探戈节奏拍击,体会用何种力度表现比较合适。
3、听赏几段音乐并分析属于哪一种美学范畴(与学生一起讨论)壮美●《在灿烂阳光下》●《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大进行曲》优美●《夜曲》●《牧歌》●《天鹅》●《月光》●《彩云追月》注:分析的依据就是感受到的各种音乐要素。
《天鹅》:分解和弦支撑清晰的旋律,慢速舒缓,大调色彩,沁人心脾的感觉。
《月光》奏鸣曲慢乐章:分解和弦支撑清晰的旋律,此时的分解和弦表现为三连音形式,小调色彩同样是抒情音乐但调性改变效果会产生巨大区别。
《牧歌》:同《天鹅》《亮剑》:嘹亮充满力度的铜管音色,激动人心的混声合唱,辅以画面、歌词那样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深入人心。
《在灿烂阳光下》:嘹亮充满力度的铜管音色,激动人心的混声合唱,同时又有温馨宁静的一段。
师总结:●优美: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以和谐、协调、一致、均衡、统一为特点。
优美的本质属性是和谐。
在它的内涵中,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之间均处于协调和完善状态。
在外在形式上,它呈现为柔媚、优雅、纤巧、秀丽、飘逸、安宁、淡雅的美。
优美能给人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壮美:壮美也是一个和谐、自由的审美范畴。
它不同于优美的只是它的表现形态,它以雄浑、刚性、壮观、粗糙、怪异、迅疾、巨大为特点。
4、对比欣赏●1900《playing love》a《playing love》主题b乐队全奏段落(带有铜管音色)●《英雄》a《英雄》主题b《闯秦宫》注:运用cooledit软件把旋律相同的美感色彩不同的音乐段落表现出来,以达到对比的效果。
5、一部作品中不同段落的不同美学感受●《在灿烂阳光下》●《激情燃烧的岁月》6、学生练习演唱《雪绒花》,亲身体验美感变化请学生跟着不同版本的音响演唱体会,体验讨论情感色彩的变化会影响美感色彩。
a原版,带有悲壮色彩。
(师介绍简要电影内容)b轻音乐版,优美色彩c王刚成方圆版,优美色彩总结:音色、表演主体情绪的变化带来美的变化。
两种美的对比告诉我们具有强烈对比的音乐也就是具有极强内在张力的音乐才是能够久听不厌的音乐。
●在音乐美学中,优美是音乐美中最有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
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以及均衡的结构形式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
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与优美相对应的音乐美是壮美,或称雄壮美。
虽然在一般美学中并未把壮美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然而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壮美却是不可忽视的、普遍的基本范畴。
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与我们这里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有类似之处。
人类有史以来,就在为追求自身、群体与社会的解放与发展不断地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共通的精神。
在各种姊妹艺术中,音乐拥有特别有力的手段:昂扬激越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整齐有序的形式,用来表现人的这种意志和精神。
资料:美学aesthetics源于希腊文,原义指感官所感知的。
德国美学家 A.G.鲍姆嘉通(1714~1762) 的专著《美学》认为,相对于研究知性认识的逻辑,应有专门研究感性认识即审美的科学。
此后,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尚无公认的定义。
最常见的说法是,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
具体观察美学的对象、范围和问题,美学大体不外下列 3个方面: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探讨、关于艺术批评艺术理论一般原则的社会学探讨和关于审美与艺术经验的心理学探讨。
①美的哲学。
研究、探讨在历史上和逻辑上经常构成美学的基础部分。
它包括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自然美的本质、真善美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辨或分析。
所有这些,都可以说属于哲学的美学。
这种美学经常作为某种哲学体系或哲学理论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此外,对古往今来颇为繁多的有关美的哲学理论作最一般的概括,则大体可以分为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 3种。
②艺术科学。
美学的第二个方面是有关艺术原理的一般研究。
西方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起,中国至迟从《乐记》开始,对戏剧、音乐乃至对整个艺术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持久影响。
此后有更为多样和更为系统的有关艺术原理的学说和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