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23篇 伯牙鼓琴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23篇 伯牙鼓琴

4.甲乙两文都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请你从乙文中找 出侧面描写韩娥歌声具有极大感染力的句子。(至少两句)(2分) 【答案】(2分)①左右以其人弗去。②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 不食。③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写出两句即可)
【参考译文】【乙】从前韩娥向东到齐国去,缺乏粮食。经过齐国都城雍 门时,卖唱换取食物。已经离开,但余音还在城门栋梁缭绕,三日不断。 身边的人都认为她还没有离开。经过一家客栈,客栈的人欺辱她。韩娥拖 长声调悲伤地哭泣,整个乡里的男女老少都互相看着忧愁哭泣,三天吃不 下饭。匆忙追赶她,韩娥回来,又拖长声调高歌,整个乡里的男女老少都 欢呼雀跃,鼓掌助兴,不能控制自己,忘记了从前的悲伤。于是赠送她丰 厚的财物。所以雍门的人直到现在还擅于欢歌,痛哭,这是在模仿韩娥留 下的歌声。
汤汤:__水__流__大__而__急_的__样__子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答案】 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答案】 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成语___余__音__绕__梁__,__三__日__不__绝__(__或__余__音__绕__梁__或__绕__梁__三__日__)___出自乙文,后 人借此形容歌声的美妙和音乐的魅力。(2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角度对比训练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10分)
【甲】《伯牙鼓琴》全文 【乙】昔韩娥①东之齐,匮②粮。过雍门,鬻歌③乞食。既④去,而余 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⑤,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 声⑥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⑦而追之。娥还,复 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⑧舞,弗能自禁,忘向⑨之悲也。乃厚赂⑩发 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15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15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 【乙】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用费 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 此益疏。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
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微子 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 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 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 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甲子日,纣兵败。
(3)委而去之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得道者多助 (7)寡助之至
环:__围__ 兵革:__泛__指__武_器__装__备___ 兵:__兵__器__ 委:__放__弃__ 去:__离__开__ 固:__巩__固__ 威:__震__慑__ 得道:__指__能__够__施__行_治__国__的__正__道__,__即__行__仁__政___ 至:__极__点__
(3)错误的一项是_B__
分类 收集
加点字词
续表 词义理解
A. 诸侯以此益疏(更加,越发) 课外 B. 乃强谏纣(尽力,极力) 字词 C. 乃详狂为奴(详尽,仔细)
D. 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投奔)
(4)加点词语 的意思不正确的 一项是__C_
【解析】(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的“固”译为“巩固”。(4)“乃详狂为 奴”的“详”同“佯”,假装的意思。
基础知识检测
1.通假字 亲戚畔之__畔__同__叛__,意思是:__背__叛__ 2.古今异义
三里之城 古义:__内__城__
今义:城市
3.一词多义 利:天时不如地利【F】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人教版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七至九年级)

人教版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七至九年级)

文言文总复习七年级上册:1、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

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

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所以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5、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岳阳楼记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岳阳楼记

会: 把: 和: 已:
聚集 持,执 和煦 停止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31-
1.岳阳楼记
2.【新考法题】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 处)。(2分)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 寒雁一影 飘零天末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32-
1.岳阳楼记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共3 分。“大观”1分,“备”1分,句意1分)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 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如雪山汹涌起伏。(共3分。 “猛”1分,“雪山”1分,句意1分)
-4-
1.岳阳楼记
2.重要句子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010安徽]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
畅游。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5-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7-
1.岳阳楼记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8)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句/2023四川广安]
宾语前置:指将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
以示强调。
翻译技巧:仍用“调”的方法。本句中,疑问代词“谁”作
介词“与”的宾语,调整正常语序为“吾与谁归?”。
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3说理哲思类第28篇鱼我所欲也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3说理哲思类第28篇鱼我所欲也
•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 注释:①良医所:官署名。后“太医院判”为 官名。②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 于卒后上奏。③份份:同“彬彬”,文质兼备 的样子。
• 李时珍,字东璧,以行医为业。(李时珍) 读书十年,不出家门,广泛学习,没有什么不
看的,擅长医术,就以医生自居。楚王听说李
时珍后,召他去做王府“奉祠”,掌管王府良 医所的事务。楚王世子突然休克,李时珍(药 到病除),使之活命。(楚王于是将他)推荐给朝 廷,(朝廷)授予他太医院判一职。一年后(他) 请求回乡,开始写《本草纲目》一书。
1
2
34
• 4.【悟情思】正如“贤者”,每个伟大的称谓 背后都有其取舍。请从下边称谓中任选其一, 结合相关作者或人物,谈谈他是如何取舍而名 垂千古的。(4分)
• 真将军(《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 古仁人(范仲淹《岳阳楼记》)
1
2
34
• 答案:示例一:真将军周亚夫在细柳戍守时, 汉文帝前来慰劳,他没有选择竭尽逢迎以讨好 汉文帝,而是选择忠于职守、严守军纪,这使 他恪尽职守、刚正不阿、不卑不亢的真将军品 格流传千古。(概括人物事件2分,分析得当2 分)
文言文阅读 三、说理哲思类 第28篇 鱼我所欲也
• [2024深圳龙华区二模改编]鱼我所欲也( 对比阅读练习)
• 学习小组向古人汲取“选择”的智慧,搜 集以下材料,对此展开讨论。

【甲】李时珍,字东璧,以医为业。读书
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善医,即以
医自居。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①事
。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
查阅词典。 就:①赴,前往;
②踏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③成,成功;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记承天寺夜游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记承天寺夜游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户,欣.然.起行。……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13-
11.记承天寺夜游
【乙】臣自颍移.扬,过豪、寿、楚、泗等州,所至麻 麦如云。臣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 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 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 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17-
11.记承天寺夜游
【参考译文】 我从颍州到扬州,经过濠、寿、楚、泗等
地方,所到之处遍地都是麻和麦子(丰收景象)。我询问父老 乡亲,(他们)脸上都有忧虑的神色,说:“丰收的年头还不 如灾荒的年头。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
用度,还可以活下去。如果是丰收的年头,(官府)催缴积累 的欠债,一群官府小吏上门,枷棒打在身上,那么一家人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27-
1.【创新题】下面是“胜”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结 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填写义项。(3分)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22-
11.记承天寺夜游
※2.【新考法题】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 三处)。(3分)
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 一 觞 而 一 咏。 断句技巧四:借助修辞手法断句。使用排比、对偶、反 复、顶真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往往句式整齐,以四六句居 多,可抓住这个特点断句。

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三篇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

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

“何……之有”可译为“有何……”。

“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

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

如:(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2.“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

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3.“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

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

如:(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

如:(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

如:(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1.“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

中考常考十六篇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中考常考十六篇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中考常考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6篇)整理此资料用意:将常见易考文言文及其翻译归纳,不必繁琐分册复习,节省宝贵时间。

包含以下篇目:一、《醉翁亭记》;二、《岳阳楼记》;三、《小石潭记》;四、《桃花源记》;五、《出师表》;六、《记承天寺夜游》;七、《陋室铭》;八、《爱莲说》;九、《送东阳马生序》;十、《三峡》;十一、《论语十则》;十二、《鱼我所欲也》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十四、《曹刿论战》;十五、《马说》;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醉翁亭记》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1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的优美。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3说理哲思类第23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3说理哲思类第23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质:以财物或人员作抵押
1
2
34
• 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答(案1):特应宜该宽特省别 宽,恩以减招省未, 以至招。来(3那分些)尚 未 归 附 的 人 民 。
(“宜”“省”译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分) 答案: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
• 材料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 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 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长治久安。两文均强调了得民心的重要性。(4分,言之成理即 可)
1
2
34
• 词语迁移 • [1]质
• ◀课内篇目迁移▶
• ①援疑质· 理(《送东阳马生序》) •询_问_____
• ②非天质· 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资_质_____
• [2]省
• ◀课内篇目迁移▶
• ①吾日三省· 吾身(《<论语>十二章》) •自_我_检__查_、__反_省________
• (选自《孟子译注》)
• 注释:①薛虎子:北魏大臣。②覃(tán):蔓延 ,延伸。③蒙化:蒙受教化。④缣(jiān):双 丝织的浅黄色细绢。
• 薛虎子又(向皇帝)进呈奏章说:“陛下您 以道义让天下百姓融洽,恩德如同大自然一样 ,仁德所延伸的范围,功业超过前代的圣哲。 我私下认为居住在边境的民众,蒙受教化的时 间短。小户人家只有一个成年人,统计他被征 调的赋税,一年竟然有七匹细绢的价值。去年 不能满足征收(赋税)的求取,有的人卖掉田地 房屋,典当妻子,卖掉孩子,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1写人叙事类第8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1写人叙事类第8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
• 注释:①给事中:官名。②阿房:秦宫殿名。 下文的“章华”为楚宫殿名;“乾阳”为隋宫 殿名。③功力:功劳,功业。
• 张玄素担任给事中,贞观初年,(朝廷)修 建洛阳宫,为皇帝出巡做准备,(张玄素)上书 极力劝谏,大概是说:“我听说阿房宫建成时 ,秦国人心离散了;章华宫完成时,楚国人人 心背离;等到乾阳殿完工时,隋朝就解体了。 而且陛下现在的功业和往日有什么不同,(也 不过是)役使穷苦的百姓,沿袭隋朝亡国的弊 病。凭着这一点来说,恐怕您比隋炀帝有过之
劝谏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选
文中张玄素与链接材料中邹忌的劝谏艺术各有
哪些高妙之处?请简要分析。
• (4分)
• 【链接材料】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1
2
34
• 答案:张玄素列举历史事例,并对比唐太宗 前后做法,切中要害,使唐太宗信服;邹忌
取譬类比,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入情 入理,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所接受。(各2 分,意思对即可)
• ③予谓· 菊(《爱莲说》) • 认_为_______
• ④此之谓· 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叫_作_____
⑤太守自谓· 也(《醉翁亭记》) _命__名___
• ◀成语迁移▶

⑥勿谓言之不预也 ·
•说____
•答(案1):卿你谓说我我不不如如炀隋帝炀,帝 ,何那如么桀我纣比?桀(3、分纣)怎 么 样 ?
(“谓”“何如”译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事虽不行,天下称为至德。(3分)
答案:事情虽然没有按您的建议进行,但天下百姓都称颂您有
极好的品德。(“虽”“称”译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四部分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四部分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

❸〔念〕考虑,想到。
❹〔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❺〔相与〕共同,一起。
❻〔中庭〕院子里。
原文译注
原文译注
精准解读
-2-
11.记承天寺夜游❶ 苏

庭下如积水空明 ❼ ,水中藻、荇 ❽ 交横,盖 ❾ 竹柏影也。 [默,默] 何夜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
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原文译注
精准解读
-8-
11.记承天寺夜游❶ 苏

2.【教材·思考探究三】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
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参考答案
“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
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
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精准解读源自-5-11.记承天寺夜游❶ 苏

二 结构图解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叙事 人物:吾、张怀民
起因:月色入户
事件:庭院赏月
月光如积水:空灵澄澈
写景
竹、柏影如藻、荇:纵横
交错
议论抒怀
清幽宁静
(比喻
侧面烘托)
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点明中心)
原文译注
精准解读
-6-
11.记承天寺夜游❶ 苏

三 内容主旨
全文着一“闲”字,通过对澄澈透明而美妙的月色的
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的感情微妙而复杂,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原文译注
精准解读
-7-
11.记承天寺夜游❶ 苏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梳理一词多义汇总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梳理一词多义汇总
患,死于安乐》
守法度
重点词
例句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4.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虽有嘉肴》
释义
同“返”,返回
同“返”,往返
反思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25.方
方欲行——《狼》
正,刚刚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
区域,地方
释义
朝(zhāo)晖夕阴——《岳阳楼记》
早晨
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重点词
例句
使人称谢——《周亚夫军细柳》
9.称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送东阳马
生序》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释义
与“谢”连用,向
人致意,表示问候
称说
著称
重点词
例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
重点词
26.芳
例句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27.奉
释义
侍奉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接受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供给
重点词
例句
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8.拂
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一道
33.怪
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女子出嫁
34.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返回,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最新中考复习文言文(10篇)

最新中考复习文言文(10篇)

中考复习文言文(10篇)1.《孔子语录》(孔子)(一)《论语十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词:愠:恼恨。

翻译: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词:耻:以……为羞耻。

翻译:(他)聪明而且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不应该感到满足;教导学生不应该感到厌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本文选自儒家经典著作,作者是,是时期鲁国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学而不思则罔()(4)学而不厌()3、本文强调思学结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躬.耕于南阳(______)(2)夙.夜忧叹(______)(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阅读下面甲乙两问,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2022年河北省廊坊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

2022年河北省廊坊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

2022年河北省廊坊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以至昼夜忘寝室,惟读书是务。

及举进士时,学者方为四六,号时文,公已独步其间。

天圣七年,补国子..,皆为第一人,由是名重当世。

先公..监生。

是秋取解,明年省试平生文章擅天下,未尝以矜人。

初奉敕撰《唐书》,而《列传》则宋公祁所撰。

书成奏御,旧制惟列官最高者一人,公官高,当书。

公曰:“宋公于传’功深而日久,岂可掩其名,夺其功?于是《列传》书宋公。

先公平生以奖进贤材为己任。

今湖州孙正言觉为合肥主簿,未与公相识。

郡守怒之,欲捃拾以罪。

时胡侍讲在太学书与其寮佐,令保全之,遂获免。

福州处士陈烈,素不与公相识。

公闻其名,知其行义,屡荐于朝,乞赐召用,朝廷即召烈为国子监直讲。

先公天性劲正,不顾仇怨。

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

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横身当事,不恤浮议。

是时,今司徒弗魏公当国,每诸公聚议,事有未可,公未尝不力争,或奏事上前,众议未合,公亦往返折难,无所顾避。

(《文忠..集•附录二•先公事迹》,有删节)(乙)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

民有父母,国有著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

誓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

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范,朝廷无所稽疑。

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录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实!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

呜呼哀哉!尚享!(苏轼《祭欧阳文忠公》。

有删节)(丙)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梳理5、托物言志类(3篇)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梳理5、托物言志类(3篇)
文言文梳理 五、托物言志类(3篇)
知识梳理 七下:《陋室铭》(P144)、《爱莲说》(P145) 篇目 八下:《马说》(P146) ①间接表达了文章的主旨;②对文中事物进行详细、生动 相同 地描绘;③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借议论方式,或表达个 点 人志向,或反映社会现实
《陋室铭》:托物言志,借给自己的陋室作铭,表 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不 写作手 《爱莲说》:托物言志,借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 同 法及 写,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点 主旨 《马说》:托物寓意,借千里马遭受屈辱、埋没, 慨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和任用人才
李唐③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
独爱莲之出淤泥④而不染⑤, 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
濯清涟而不妖⑥,中通外
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
直⑦,不蔓不枝⑧,香远益 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
清⑨,亭亭净植⑩,可远观而 (它)洁净地挺立(在水中),(人们只)可以从远处
内染上青色。⑥鸿儒:博学的人。鸿,大。⑦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
人。⑧调(tiáo)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⑨金经:指佛
经(佛经用泥金书写)。⑩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
弦乐器。竹,指管乐器。⑪无案牍(dú)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
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⑫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意
琴⑧,阅金经⑨。无丝竹之乱 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
民。可以弹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
耳⑩,无案牍之劳形⑪。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

十六篇必考中考文言文

十六篇必考中考文言文

十六篇必考中考文言文一、《醉翁亭记》二、《岳阳楼记》三、《小石潭记》四、《桃花源记》五、《出师表》六、《记承天寺夜游》七、《陋室铭》八、《爱莲说》九、《送东阳马生序》十、《三峡》十一、《论语十则》:十二、《鱼我所欲也》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十四、《曹刿论战》十五、《邹忌讽齐王纳谏》十六、《马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文言文是中考语文中必考的内容。

一般是考查一篇文言文,文章常常选自课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言文。

在个别地方的中考中,可能会选一篇来自课外的但难度并不大的文言文。

这样的文言文,同学们通过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的掌握,是完全可以做出来的。

文言文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对重要实词、虚词的考查,分为两种情况:1、直接考查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

2、考查一词多义,让同学们去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3、也可以放在句子中,通过翻译来考查。

二、翻译。

从选文中选出一句或几句,让同学们翻译。

所选出的语句,往往包含重要句式和词语。

三、对语句或选文的理解。

包括概括内容,信息筛选等。

四、对选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或者对于选文人物的理解。

文言文的分值一般是10分到15分,包含4到6个小题。

从题型上来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主观性试题等。

备考指南对于文言文的复习,主要还是以课文为基础,把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复习好。

如果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已经掌握得相对好了,那在做文言文阅读题,一般问题是不大的。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考试标准,因为有一些考试标准,对于文言文的考试内容作了规定或者明确。

了解考试标准,有利于同学们知道文言文考查的内容。

一、顺畅朗读基本课文1.读准字音。

有的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先要弄清读什么音时是什么意思,结合句意,确定读音。

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中"遗"字,在句中是"给予"的意思,因此应读wèi。

读准通假字的字音。

2022年甘肃省张掖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

2022年甘肃省张掖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

2022年甘肃省张掖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1.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关于文中称呼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君”“尊君”“家君”都是尊称。

B“君”是元方对父亲友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C.“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类似的说法还有“家父”“家慈”。

D“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类似的说法还有“令堂”“令尊”。

(2)下列对这则故事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故事的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B.故事的发展,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C.故事的高潮:元方据理斥友人D.故事的结局,友人愤然离去(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友人“无信”;友人得知陈太丘已经走了,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怒斥陈太丘,说明友人“无礼”。

B.友人“下车引之”,说明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陈太丘与元方的父亲是好朋友,他们相约出行,结果陈太丘不守时迟到了,元方的父亲就自己先走了,这作事怨陈太丘。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但知错能改。

B.元方:聪慧明理,正直,爱憎分明。

C.陈太丘身上体现的是古人鄙弃的做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理念。

D.陈太丘之友自己言而无信,反而责怪别人,受到元方的斥责,实在是咎由自取。

2.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假字整理(九年级)
❖ 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適戍,强迫去 守边。
❖ 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 将军身被肩执锐 “被”通“披”,穿着。
(《陈涉世家》)
❖ 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
❖ 轻寡人与 “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 “吗”。
❖ 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
寡人、 子、先生、

将军、公
是、此、 夫、彼、 或、某 莫、无 孰、安、何、
斯、然 其、








然则
之、然
也、矣、 乎、
夫、盖
焉、耳、 与(欤)、
邪(耶)、
哉、夫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词类活用
❖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稍稍宾客其父
以宾客之礼相待
2.鞭数十,驱之别院 用鞭子打
3.腰白玉之环
腰佩
4.名之者谁
命名
5.人恒过
犯过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神弗福也
赐福、保佑
7.公将鼓之
击鼓进军
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 入侵
9.天下缟素
白色的丝织品,穿丧服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词类活用
❖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1.陈胜王
称王
12.置人所罾鱼腹中
渔网,用网捕
13.卒中往往语 1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5.争高直指,互相轩邈
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 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感情色彩变
化) “卑鄙”古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词语 汤
文理
池 亲戚
尝 是
古义 热水
文采和道理
护城河 内外亲属, 包括父系、 母系亲属 曾经

今义 食物煮后所 得的汁水
文章内容方 面和词句方 面的条理 池塘 旁系亲属
谈论 限制
高、远,用作动词
16.将军身披坚执锐
铁甲,武器
❖ 动词活用为名词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名声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文言文复习
四种词法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 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 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 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 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通假字:“得”、“与”——本字: “德”、“欤”)
❖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孟子>两 章》)
❖ 故患有所不辟 “辟”通“避”,躲避。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鱼我所欲 也》)
❖ 小惠未徧 “徧”通“遍”,遍及,普遍。 (《曹刿论 战》)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一词多义(实词)
拂使得道发固 国将间举类绝 期求书数素徒 闻或许已胜属 阴加朝自患欲 信会不至从观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一词多义(虚词)
代词(指 代作用)
介词(组 合作用) 连词(连 接作用) 助词
我、予、 若、而、 之、其、 臣、孤、 君、足下、
吾、余 尔、汝 彼
通假字整理(七年级)
❖ 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童 趣》)
❖ 尊君在不 “不”通“否”。(《与陈太丘友 期》)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 引。(《伤仲永》)
❖ 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两小儿辩 日》)
通假字整理(八年级)
❖ 略无阙处 “阙”通“缺”
(《三峡》)
猪、牛、羊 业而舍弃生


案件
监狱
第二次 见识短浅
表示动作重 复
指品质低劣
牺牲玉帛,弗 敢加也
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
一鼓作气,再 而衰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间 参与 可以 可以凭借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隔开,中间 又何间焉 空间,时间。
对某事表赞 可以一战,战

则请从 。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词语
古义
今义
例句
出处
地方 土地方圆

逃亡

同样
某一个地方 死亡 等待、等等
今齐地/方千里
今亡亦死,举大计 亦死;等死,死国 可乎?
《邹忌 讽齐王 纳谏》
《陈涉 世家》
间 往往 会计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暗地里
中间、时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
空间
旁丛祠中
到处、处处 常常
❖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
(《与朱元思书》)
❖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的意思。
(《送东阳马生序》)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 “俱”,全。
❖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
(《岳阳楼记》)
尝试
判断动词
例句
及其日中如 探汤/滕人持 汤沃灌
其文理皆有 可观者
池非不深也 以天下之所 顺,攻亲戚 之所畔 公亦尝闻天 子之怒乎 非若是也
出处 《两小儿辩日》 /《送东阳马 生序》 《伤仲永》
《孟子》 《孟子》
《唐雎不辱使 命》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词语
古义
今义
例句
出处
牺牲
狱 再 鄙
指祭祀用的 为正义的事
(《唐雎不辱使命》)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通假字整理(九年级)
❖ 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抵抗。
❖ 子墨子守圉有余 “圉”通“御”,防守,抵挡。
❖ 公输盘诎 输》)
“诎”通“屈”,理屈。
(《公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 曾益其所不能 。
“曾”通“增”,增加。
❖ 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古今异义
❖ 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 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 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
②有的词义缩小了 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
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 如:“走”古代指跑,现指步行。“夸父与日逐走”
卒中往往语
是两个动词, 指从事财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
聚会商议 工作的人员 ,皆来会计事 名词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一词多义:
❖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 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 在句中的含义。如: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 (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 (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 (4)旧——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5)特意——如“桓侯故使人问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