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合集下载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2温病学形成与发展:隋唐、宋金元、明清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2温病学形成与发展:隋唐、宋金元、明清

因为《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这四本书,大家都知道是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特备是《伤寒论》它是咱们现在能够见到的,第一部讲辨证论治的临床重要经典著作,所以后世把伤寒论成为方书之祖。

张仲景成为医中之圣。

因为伤寒论里边提到了温病,所有后世的医家一本都认为,伤寒法就包括了治温病,伤寒论里边的所有治法,也包括了温病在内,这个也是事实,比如说伤寒论的清法,下法,清法的代表方剂白虎汤,麻杏石甘汤,下法的三个承气汤,也确确实实被后世温病学派所采用,防广泛的应用这是事实,但是伤寒论对外感病初起他用辛温解表,二温病初起时表热证,不能用辛温解表,所以伤寒法不能完全包括温病,虽然它里面一些法,一些方对后世温病学派很有启发,,而且知道今天也被采用,但是并不能说伤寒论就包括了温病,因为伤寒论的地位非常高,他是经典著作,所以一直到公元1200年左右,这一千多年的时间,人们研究温病,始终是在伤寒论那方面,不仅人为温病是伏寒化温,是寒邪造成的,春夏发病,而且认为伤寒论的一些治法,包括了温病的治法,所以伤寒论呢,也限制了温病的发展,应该说温病学说的形成,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继承了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又前进了一大步,有所发展,但是反过来说,伤寒论也限制了温病的发展,所以一直到宋以前,温病学说一直是徘徊不前,没有进展,这个也不能归咎于伤寒论,因为伤寒论现在我们并没有见到他的全貌,人家也许那六卷是温病,但是毕竟是没有,所以后人的研究方法有问题,他思想上就认为伤寒包括温病了,所以就在伤寒那个圈里研究,跳不出这个框框,《伤寒论》所画的框框有一千多年,谁也跳不出去,所以温病学说的发展非常的缓慢。

在伤寒论之后,有几部重要的著作,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隋唐时期有这么几部重要著作。

诸病源候论这是隋代巢元方主持编写的,成书大概是公元610年左右,在这本书里面,他把温病分成三十四侯。

大家看这个书名,诸病源候论,源是病因,候是症候,这本书对各种病的病因和症候,进行了分析,其中对温病,他列出了三十四候,对它的病因和症候进行了分析,就三十四候,而且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当然说比《内经》《伤寒》,条目清楚一些,但是并没有形成辩证论治的体系,唐代,这个大家都知道《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孙思邈的著作,孙思邈后世把他叫做孙真人,活了110岁,他这部书,备急千金要方,大约是公元652年写成的,这个《千金翼方》要晚一些,是在他的晚年681年,在这两部书里面,他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在伤寒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特别是他提出这两个方剂,葳蕤汤,后世用加减葳蕤汤,葳蕤汤的原方出自《千金方》,还有犀角地黄汤,这两个方剂,葳蕤汤经过加减,犀角地黄汤,过加减治疗温病常用,滋阴解表,清热凉血,后世常用,对后世有很大的启示,但是他这儿方剂不多,现在也不都用,这两个是最有名的,《外台秘要》作者,王焘,他这部书大概成书于公元752年都在唐朝,比孙思邈《千金要方》要晚100年,它里面也有20几个治疗温病的,还有预防的,防止稳定的方剂,总归在这几部著作里面,是在内经和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治疗温病的有效方剂,但是从理论上从辩证论治的体系上并没有大的发展,还是继承了内经和伤寒,所以我们说在这个时代,从战国开始,到隋唐时期,温病学说,在这些个经典著作里面还有后世,这些重要的著作里面有记载,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也没有形成温病学,这么一个完整的学说,所以我们在历史上分期,把这个阶段叫做萌芽时期。

温病学讲座(共72讲)

温病学讲座(共72讲)

温病学讲座(共72讲)•优酷第1讲: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第2讲:形成与发展——隋、唐至明、清与吴又可(12 第3讲:形成与发展——吴又可(2)、袁班、叶桂(1)第4讲:形成与发展——叶桂(2)、薛雪.第5讲:形成与发展——吴瑭第6讲:形成与发展——王孟英等诸家第7讲:形成与发展——结语温病的概念第8讲:温病的特点.第9讲:温病的范围和分类第10讲:温病与伤寒、温病的病因(1)第11讲:温病的病因(2)第12讲:温病的发病.第13讲:温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1).第14讲:温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2)第15讲:温病的辨证——三焦辨证(1)第16讲:温病的辨证──三焦辨证(2)第17讲:温病的诊法──辨舌、齿──辨斑、疹(1)第18讲:温病的诊法──辨斑、疹(2)──辨白第19讲:温病的诊法──辨常见症状(1)第20讲:温病的诊法──辨常见症状(2)第21讲:温病的诊法──辨常见症状(3).第22讲:风温——概述、卫分证治(1)第23讲:风温——卫分证治(2)第24讲:风温——卫分证治(3)、气分证治(1)第25讲:风温——气分证治(2)第26讲:风温——气分证治(3)第27讲:风温——气分证治(4)、热入心包证治(1)第28讲:风温——热入心包证治(2)——兼证证治第29讲:风温——总结;春温——概述第30讲:春温——气分证治(1)第31讲:春温——气分证治(20)第32讲:春温——营分证治、血分证治(1)第33讲:春温——血分证治(2)第34讲:春温——血分证治(3).第35讲:春温——热灼真阴(血分)证治(1)第36讲:春温——热灼真阴(血分)证治(2)第37讲:春温——总结;暑温——概述(1)第38讲:暑温——概述(2)、气分暑热证治第39讲:暑温——气分暑湿证治、营血分暑热证治(1)第40讲:暑温——营血分暑热证治(2)、后遗症证治(1) 第41讲:暑温——后遗症证治(2);冒暑第42讲:中暑;暑秽;湿热病辨治概述(1)第43讲:湿热病辨治概述(2)第44讲:湿热病辨治法则及禁忌第45讲:湿热病的从化湿温——概述第46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1)第47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2)第48讲:湿温——湿热并重证治第49讲:湿温——热重于湿及从化证治.第50讲:湿温——总结.第51讲:伏暑——概述、初发证治第52讲:伏暑——气分证治(1).第53讲:伏暑——气分证治(2)营分证治血分证治第54讲:伏暑——总结秋燥——概述第55讲:温燥——肺卫证治气分证治(1)第56讲:温燥——气分证治(2)、凉燥证治大头瘟概述.第57讲:大头瘟证治烂喉痧概述第58讲:烂喉痧证治、总结第59讲:温病的治疗(1)——四法第60讲:温病的治疗(2)——六法第61讲:《外感温热篇》版本;第一条(1)第62讲:《外感温热篇》第一条(2)第63讲:《外感温热篇》第二条第64讲:《外感温热篇》第三条第65讲:《外感温热篇》第四条(1)第66讲:《外感温热篇》第四条(2)、第五条第67讲:《外感温热篇》第六条、第七条.第68讲:外感温热篇》第十条第八条(1)第69讲:《外感温热篇》第八条(2)第九条(1)第70讲:《外感温热篇》第九条(2)第71讲:《温病条辨》简介(1)第72讲:《温病条辨》简介(2)温病学讲座(共72讲)相关介绍刘景源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温病学》主讲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

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

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

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在《黄帝内经》中虽然也提到了温病,但是并不多,后世发展得也比较缓慢。

温病学说形成的时期应该说是清代的中期,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时间,所以说它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是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的,而且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最终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

因为《温病学》涉及到的古代医学书籍和学术观点较多,所以学习温病学就应该首先对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在谈这个题目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温病、什么是温病学。

温病与伤寒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

由于病因不一样,所以温病与伤寒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辨证论治都有很大的差异。

温病学就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从根源上应该说导源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从《黄帝内经》开始,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

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唐时期。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3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明清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3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明清

第03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明清(形成发展期·吴又可、袁班、史可法、叶天士、喻嘉言、吴鞠通、华岫云)同学们好,下面咱们接着讲瘟疫论,上次咱们谈到吴又可的瘟疫论,是第一部温病学的专著,他突破了《伤寒论》的框框,确立了温病特殊的治法,这是在温病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但是因为他论述的范围非常窄,只论述了温病里边的瘟疫,这一类疾病,而且瘟疫里面,他只论述了一个病,范围很窄,吴鞠通给他的评价,他说“得明季,就是明末吴又可,吴鞠通看到《瘟疫论》这本书,“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指出他的学术观点好多都是前人没有提到的,这个评价是很高的,但是下面他有说“细查其法,再细看这本书,“未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就是不成体系,这句话说的也很中肯,瘟疫论确实不成体系,因为他只讲了一个病,他不可能成体系。

评价他的功过两不相掩,他有很大的成就,但也有它的不足,所以他给他下了八个字的考语,他说吴又可,“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他说他用心是很好的,但是学术不精,这个评价用咱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有点苛刻,因为在吴又可那个时代,他能够写出这一部书来已经是难能可贵,因为他那个时代学术发展的水平不比清代,不比吴鞠通那个时代。

到了吴鞠通那个时代又经过了后世的叶天士,薛生白很多医家的努力,温病学又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比吴又可那个时代要高很多,所以吴又可那个时代,他学术就是这个水平,不是他本人水平的问题,当时就是这么一个状态,所以他能写出这部书来已经是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但是呢,他也指出他的不足,确实是他论述的范围非常窄,这是关于第一部文学专著瘟疫论的评价。

下面咱们介绍一本特殊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证治心传》,这部书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就是说温病发展史上没有任何人提到过这本书,而且一直到今天,人们对它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很少有人见到这本书,但是他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可以说占了一个很特殊的地位,因为他的论述,他里面的论点可以说有惊人之论,就是说我们看了以后大吃一惊,为什么呢?它里面的内容和叶天士那篇文章,一会要讲,惊人的相似,很多话说的跟叶天士一模一样,它比叶天士早100年,大家看看谁跟谁学的?这不很明显吗?这本书成书于1643年,作者名叫袁班,字体庵,他是明末江苏省秦邮金高邮县人,古代叫秦邮,清代叫高邮。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总论第一讲绪论序言:温病学: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辩证论治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研究对象: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学科性质和特点:强调其基础性:对于临床各科的指导作用:皮肤病(寒湿理论与湿症)、变态反应病淡化其临床性:把范围局限在传染病的弊病。

参考文献:张文选.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9温病学是中医学发展史的第三次高潮第三个突变的产物第一次:内经理论第二次:张仲景的经方方症和理论第三次:叶天士时方方症和理论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到晋唐时期---萌芽阶段(战国内经成书到秦汉晋隋唐)。

《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例》《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1.有关温病起源的论述:1)病名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病因的最早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伏气温病和《素问·热论》。

3)脉证特点的最早论述《素问·凭热病论》。

4)治疗的最早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

5)对传染性流行性的最早认识《素问·刺法论》。

2. 温病隶属于伤寒学说:《素问·热论》《伤寒杂病论》。

3. 温病病因证治理论的发展。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时行之气,《诸病源候论》。

萌芽阶段的特点:1无温病专著。

2尊奉“伤寒有五”之说,隶属于广义伤寒。

二、宋到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寓清热于发汗药中之蒿矢。

庞安常《伤寒总病证》首开清热解毒的先河。

贡献:首先提出要灵活运用经方。

2.金元·刘河间——首次提出以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温病(首开清热解毒先河)。

3.元末·王安道---首次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

成长阶段特点:1.理论上有了新进展,治疗上有了新突破;2.尚未完全摆脱《伤寒论》框框;3.仍没有全面论述温病的专著。

《温病学》讲义

《温病学》讲义

第十一章 伏暑
【诊断依据】 1、本病多发于深秋或冬季。 2、本病起病急骤,初起即见暑湿或暑热内伏的证 候。发于气分者,即见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 等;发于营分者,即见高热、心烦、舌绛少苔,甚 则皮肤、粘膜出血而发斑等。两者均兼有恶寒等卫 表证。 3、病程中若见但寒不热,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 减而胸腹灼热不除,兼大便不爽,色黄如酱,此多 为湿热郁结胃肠,也是本病特征之一。
【诊断依据】 1、多发于春节或冬春之交。 2、本病初起即见里热炽盛证,如突然高热、 头痛、呕吐、项强或神志改变等,其体征可 见: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 克氏征阳性等 3、本病极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等危重 证候。
第八章 春温
【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1、发于气分、营分:P125 (1)气分郁热 :分 热郁胆腑、热郁胸膈、热灼 胸膈 P125 (2)热灼营阴 :P126 (3)卫营同病 :P127 2、阳明热炽: (1)热灼津伤 :P127 (2)热结肠腑 :P127
第九章 暑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邪在气分: (1)暑入阳明:P147 (2)热结肠腑:P148 (3)暑湿困阻中焦:P148 (4)暑湿弥漫三焦:P149 (5)暑湿伤气:P149 (6)暑伤津气:P150 (7)津气欲脱:P150
第九章 暑温
2、暑入心营: P151 3、暑热动风:P151 4、邪在血分:P152 (1)热毒入血: P152 (2)暑伤肺络: P153 5、暑伤心肾: P153 6、余邪未净,痰瘀滞络 P154
(二)白
1、形态和分布:P64 2、成因:为湿热郁阻气分,蕴蒸于卫表。 3、诊断意义: (1)辨病证性质:为诊断湿热之邪在气分 的重要依据。 (2)辨津气盛衰:“水晶” “枯”

温病学(14.1)--14-吴鞠通《温病条辨》

温病学(14.1)--14-吴鞠通《温病条辨》
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
3. 论治疗
“ 治其致痉之因而痉自止,不必沾沾但于痉中求 之”。
“ 风温痉,……风温咳嗽致痉者,用桑菊饮、银翘散 辛凉例。……暑痉,……如夏月小儿身热头痛,项 强无汗,此暑兼风寒者也,宜新加香薷饮;有汗则 仍用银翘散,重加桑叶;咳嗽则用桑菊饮。”
“ 土愈虚则肝中内风愈动”即“俗所谓慢脾风是也”。 当“实土制风”,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六君、 异功、补中益气、理中等汤”。
六、吴鞠通的产后病学术思想
提出产后三主证,亡血是根本。 提出产后瘀血证, 当分虚实。 提出产后宜补也宜泻。 提出产后外感初起当“速去其邪,……或
兼顾其虚”。 纠正产后不用白芍而恣用归芎之误。 强调产后当究奇经。
七、吴鞠通对祝由的认识
由不信到信 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出也。
透 热
少 转
阳 气
: :
黄 清
芩 营
黄 汤
连 、
汤 清


透泄斑疹:化斑汤
透邪开窍:三香汤
滋阴透邪:青蒿鳖甲汤
补气透邪:活人败毒散
( 3 )创新方药
共 218 方 其中引用经方约 37 首,经方化裁变方约
54 首 来源于《临证指南医案》约 101 首 自制约 26 首
3 、明确温病治疗禁忌
热、暑温、伏暑、湿温、秋燥、温疟、温毒、 温疫、痢疾、痹证、黄疸、寒湿等病证。 3 、本书体例采用“条”和“辨”结合的方式。
三、吴鞠通温病学术思想渊源
首宗《内经》 效法仲景 取舍又可 师承天士 历取诸贤
四、吴鞠通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
1 、创立温病三焦辨治纲领 2 、丰富了温病病证及理法方药 3 、明确温病治疗禁忌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2温病学形成与发展:隋唐、宋金元、明清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2温病学形成与发展:隋唐、宋金元、明清

因为《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这四本书,大家都知道是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特备是《伤寒论》它是咱们现在能够见到的,第一部讲辨证论治的临床重要经典著作,所以后世把伤寒论成为方书之祖。

张仲景成为医中之圣。

因为伤寒论里边提到了温病,所有后世的医家一本都认为,伤寒法就包括了治温病,伤寒论里边的所有治法,也包括了温病在内,这个也是事实,比如说伤寒论的清法,下法,清法的代表方剂白虎汤,麻杏石甘汤,下法的三个承气汤,也确确实实被后世温病学派所采用,防广泛的应用这是事实,但是伤寒论对外感病初起他用辛温解表,二温病初起时表热证,不能用辛温解表,所以伤寒法不能完全包括温病,虽然它里面一些法,一些方对后世温病学派很有启发,,而且知道今天也被采用,但是并不能说伤寒论就包括了温病,因为伤寒论的地位非常高,他是经典著作,所以一直到公元1200年左右,这一千多年的时间,人们研究温病,始终是在伤寒论那方面,不仅人为温病是伏寒化温,是寒邪造成的,春夏发病,而且认为伤寒论的一些治法,包括了温病的治法,所以伤寒论呢,也限制了温病的发展,应该说温病学说的形成,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继承了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又前进了一大步,有所发展,但是反过来说,伤寒论也限制了温病的发展,所以一直到宋以前,温病学说一直是徘徊不前,没有进展,这个也不能归咎于伤寒论,因为伤寒论现在我们并没有见到他的全貌,人家也许那六卷是温病,但是毕竟是没有,所以后人的研究方法有问题,他思想上就认为伤寒包括温病了,所以就在伤寒那个圈里研究,跳不出这个框框,《伤寒论》所画的框框有一千多年,谁也跳不出去,所以温病学说的发展非常的缓慢。

在伤寒论之后,有几部重要的著作,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隋唐时期有这么几部重要著作。

诸病源候论这是隋代巢元方主持编写的,成书大概是公元610年左右,在这本书里面,他把温病分成三十四侯。

大家看这个书名,诸病源候论,源是病因,候是症候,这本书对各种病的病因和症候,进行了分析,其中对温病,他列出了三十四候,对它的病因和症候进行了分析,就三十四候,而且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当然说比《内经》《伤寒》,条目清楚一些,但是并没有形成辩证论治的体系,唐代,这个大家都知道《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孙思邈的著作,孙思邈后世把他叫做孙真人,活了110岁,他这部书,备急千金要方,大约是公元652年写成的,这个《千金翼方》要晚一些,是在他的晚年681年,在这两部书里面,他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在伤寒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特别是他提出这两个方剂,葳蕤汤,后世用加减葳蕤汤,葳蕤汤的原方出自《千金方》,还有犀角地黄汤,这两个方剂,葳蕤汤经过加减,犀角地黄汤,过加减治疗温病常用,滋阴解表,清热凉血,后世常用,对后世有很大的启示,但是他这儿方剂不多,现在也不都用,这两个是最有名的,《外台秘要》作者,王焘,他这部书大概成书于公元752年都在唐朝,比孙思邈《千金要方》要晚100年,它里面也有20几个治疗温病的,还有预防的,防止稳定的方剂,总归在这几部著作里面,是在内经和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治疗温病的有效方剂,但是从理论上从辩证论治的体系上并没有大的发展,还是继承了内经和伤寒,所以我们说在这个时代,从战国开始,到隋唐时期,温病学说,在这些个经典著作里面还有后世,这些重要的著作里面有记载,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也没有形成温病学,这么一个完整的学说,所以我们在历史上分期,把这个阶段叫做萌芽时期。

【温病学】吴瑭《温病条辨》

【温病学】吴瑭《温病条辨》

18.03.2021
19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注释】 1.洞泄:原指食后即腹泻,泻下物完谷不化。这 里指泻下无度。 2.氤氲:音姻晕,形容烟气弥漫很盛的样子。 3.陶氏《六书》:指陶节庵的《伤寒六书》。 【提要】 湿温初起证治及治禁
18.03.2021
20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2.湿温病初起证治及治疗禁忌
18.03.2021
29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注释】 1.羁:音机,停留 2.阳明阳土:此处指阳明胃腑邪热炽盛。 【提要】 温病后期真阴耗伤证治。
18.03.2021
30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本条治法:
一是脉沉实,并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 黑唇裂者,仍属阳明腑实,仍用攻下之法。 二是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邪热少而虚 热多,中无结粪,则属肾阴大伤,当用加减复脉 汤以滋养肾阴。 加减复脉汤是从仲景复脉汤(炙甘草汤)中衍化 而来,为治疗温病邪入下焦,真阴耗伤之主方。
【提要】 阳明温病提纲。 本文讨论了阳明温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产生机理, 以及阳明经腑证的证治。 阳明经证:阳明温病主症加上腹软无压痛,大便不 秘。宜辛寒清热,透邪外出,用白虎汤。 阳明腑证:阳明温病主症加上腹部胀满疼痛,便秘 或热结旁流。治宜苦寒攻下,用承气汤。
18.03.2021
25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18.03.2021
16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注释】 1.膜原:又称募原。此处指湿热性质的病邪初犯 人体所在的半表半里部位。 2.藜藿:泛指粗劣的饭菜。 3.膏梁:指饮食的肥美。 4.纨绔(wanku):华美衣服。 此处指富家子弟。
18.03.2021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稿讲学病温
4
ESAESID
ELIRBEF LANAES
点特候证
点特病发
点特邪病 �病温发引�节季病发
。 �窍清干燥�化火从易�。 �精阴肾肝伤�焦下入深可数少�津 阴胃肺伤多�液津伤燥易�。 �证燥干象燥液津�候证卫肺�主为肺以变病��点特病致 。病燥秋起引可�邪温种一的成形下件条候气燥温的�曝以阳秋�秋早在是�邪病热燥.4 。机气阻闭 �阳清氲氤�。心中变病为胃脾以�。祛速以难�慢较变传�滞淹�腻粘��点特病致 。多为夏长以�有 均季四。病温湿起引可�下件条候气的重偏气湿�盛犹气暑夏长于成形多�邪病热湿.3 。患为邪寒挟兼易� 。焦三漫弥�气阳阻郁�胃脾阻困易�。邪湿挟兼主为热暑以��点特病致的邪病湿暑 。分气阻郁邪湿挟兼易� 。风动窍闭包心中直易� 。 �证脱欲气津 �证气津伤暑� 津伤气耗易� 。士天叶”明阳自发暑夏“ �证热胃明阳�明阳犯径�速急人伤��点特病致的邪病热暑 。暑伏--发后而伏�湿暑--发即而感� �湿挟热暑�湿暑 。病温暑起引可�邪温种一的生化气之热火季夏由是� �邪病湿暑括包�邪病热暑.2 。陷易退易�包心陷内胃肺� 。包 心传逆易又�退消易既.�。津阴胃肺伤损.�。肺犯先首�入而鼻口从多.��点特病致 。温冬称季冬�温风称季春在�病温的 起引其�邪温种一的成形下境环候气的暖反寒应季冬�风多暖温季春在是�邪病热风.1 。别有位病 5。化转和 响影相互可下件条定一 4。关相切密令时节季与 3。受感外从 2。著显质性热温 1�性共 ]气疠�邪毒热温� �邪病热温的温化寒伏�邪病热 温� �邪温时四为上以�邪病热燥�邪病热湿� �邪病湿暑�邪病热暑�邪病热风[�邪温 点特病致及容内的说学因病病温、一 应相人天串贯�系关因外内�治论因审�因求证辩 因病 节一第 病发与因病 章二第 。病热性急的现表特独等疹斑发或�烂溃则 甚�痛热肿红部局有具还�外症见的病温般一具除床临�起引而邪毒热温受感因�毒温 �毒温与病温�五� 。病疾类一的性行流和性染传烈强有具中病温�疫温 。疫温为行流大�染传烈强�病温为行流积面小�小力染传�染传不�病温 �疫温与病温�四� 程过变传经六有�阳伤于易 里入热化后然表在恋留邪寒起初 程过变演血营气卫有阴伤燥化易 快较变传暂短证表 归转证辨 汤枝桂�汤黄麻 表解温辛 饮菊桑�散翘银 表解凉辛 疗治 紧浮脉 常正质舌 数浮脉 �红尖边舌

最新整理温病学考试重点讲课稿

最新整理温病学考试重点讲课稿

温病学重点(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上篇第一章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萌芽阶段《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二、成长阶段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三、形成阶段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

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6.王孟英——《湿热经纬》。

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戴天章——《广温热论》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第一节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第二节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3.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转重④由实转虚⑤由功能失常转为实质损伤)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传遍快②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③易化燥伤阴④易内陷生变)(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智昏迷,手足抽搐等。

其中斑疹、出血是热陷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神智昏迷是热邪内闭心包的结果,手足抽搐是热陷肝经而热盛动风的表现)第三节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一、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命名依据:发生于春季的风温(春季主气是风);发生于夏季的暑温(夏季主气为暑);发生于长夏季节的湿温(长夏季节主气是湿)3.根据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命名:秋燥4.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以头面肿胀为特点);烂喉痧(以咽喉腐烂、皮肤丹痧密布为特点);疟疾(以寒热定时发作为特点);霍乱(以突然上吐下泻为特点)5.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温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等第四节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因性质分类2.根据发病初起的性质分类(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温病学》讲义

《温病学》讲义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七)开窍醒神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6 (八)息风止痉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九)滋阴生津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十)固脱救逆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十一)外治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第六章 温病的预防
三、温病的预防方法 P100 (一)培固正气,强壮体质 P101 (二)及时诊治,控制传播 P101 (三)预施药物,防止染病 P102
二、三焦辨证
2、中焦证候: P44 (1)阳明热炽:病机及主要症状 (2)阳明热结:病机及主要症状 (3)湿热中阻:病机及主要症状 (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病机及主要症状 3、下焦证候: (1)肾精耗损:病机及主要症状 (2)虚风内动:病机及主要
一、卫气营血辨证 1、卫分证:主要症状及病理特点 2、气分证:主要症状及病理特点 3、营分证:主要症状及病理特点 4、血分证:主要症状及病理特点 临床意义:P42 卫气营血辨证表 P42
P38 P39 P40 P40
第三章 温病的辨证
二、三焦辨证 P43 1、上焦证候: (1)邪犯肺卫:病机及主要症状 (2)肺热壅盛:病机及主要症状 (3)湿热阻肺:病机及主要症状 (4)热陷心包:病机及主要症状 (5)湿蒙心包:病机及主要症状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
一、温病的病因 (一)温邪的概念 P26 (二)温病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 P26 (三)常见温邪的致病特点 P27 1、风热病邪: 2、暑热病邪: 3、湿热病邪: 4、燥热病邪: 5、温热病邪:
(三)常见温邪的致病特点
6、温毒病邪: P29 7、疠气: P29 二、温病的发病 (三)发病类型 1、新感温病:概念及特点 P32 2、伏邪温病:概念及特点 两者的比较表:P33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

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

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

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

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

“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

同学们好,今天有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温病学,那么《温病学》是一门什么课程,他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温病。

具体来说,温病的病因是什么,病机是什么,温病怎么发生的,发生以后又有什么发展规律,在温病发生之前怎么进行预防,发生之后各个阶段怎么进行辨证论治,是这么一门学科。

什么是温病,简单的说就是外感热病。

他究竟是一门基础课,还是一门临床课。

应该说他是一门临床课。

因为他是对温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但是,它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是属于基础学科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放在临床课之前,基础课之后,讲完基础课以后,讲伤寒,温病,然后进入临床,为什么这样,现在是把它作为一门基础临床课来讲。

那么在临床上,究竟它属于哪一个学科,放在内科可不可以?内科放不下。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的内容不仅是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宫科等。

都有外感发热的疾病,单纯放在内科不合适。

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中医对于温病的认识,起源于什么时候,可以说起源于内经。

但是《内经》里面介绍的很少,有零星的记载,并不多。

以后《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四部经典里面都提到过温病的问题。

但是都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为什么?因为古代首先认识的伤寒,我们现在说见到的《伤寒论》里面,记载最多的是伤寒病。

虽然提到了温病,但是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温病在后世的发展非常的缓慢。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他的发展也非常的曲折,可以说,温病学是中医学领域里面,最年轻的一门学科,他的形成应该是从叶天士开始,也就是说,它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历史,在清朝中期,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

在温病学硕形成之前,应该说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温病学形成之后,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完整的发展。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就具体的讲一讲,温病学说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这个内容就是咱们讲义里面绪论的部分。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一、引言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温病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温病学说的起源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是针对传染病的防治而言,这也是温病学说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伤寒论《伤寒论》是温病学说的奠基之作。

它是由张仲景撰写,主要介绍了伤寒时期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等内容,被誉为“中医经典之首”。

三、温病学说的形成1. 温邪理论温邪理论是指人体在遭受外来邪气侵袭后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应。

这种反应包括发热、汗出等现象,这些都是人体自身免疫机制的一种反应。

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时期,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治疗,逐渐形成了温邪理论。

2. 三焦理论三焦理论是指人体内的三个“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分别对应着心肺、脾胃和肾膀胱等器官。

在温病学说中,通过对不同部位的病症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不同部位的疾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从而形成了三焦理论。

四、温病学说的发展历程1. 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温病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李时中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详细介绍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2.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医家对温病学说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许多新颖而实用的治法。

3. 现代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现代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但是,传统中医学中的温病学说仍然被广泛地应用。

五、温病学说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1. 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在现代临床中,温病学说被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结核等。

2. 提高免疫力通过温补食物、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感冒等传染性疾病。

3. 促进康复在患者出院后,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药物辅助治疗等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温病学》讲义

《温病学》讲义

第八章 春温
3、热燔气营(血) (1)气营(血)两燔:P129 (2)热盛动血:P130 (3)热与血结:P130 4、热盛动风:P131 5、邪陷正衰:P132 (1)热闭心包:P132 (2)内闭外脱:P132 (3)阳气暴脱:P133
第八章 春温
6、热灼真阴 (1)真阴亏损: P133 (2)阴虚风动: P134 (3)阴虚火炽: P135 7、邪留阴分: P136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一、温病的治则 P78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P81 (一)泄卫透表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1 (二)清解气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2 (三)和解祛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3 (四)祛湿泄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五)通下逐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六)清营凉血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5
第十章 湿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2、湿热并重证治: (1)湿热蕴毒: P171 (2)湿热中阻: P172 (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P172 3、热重于湿证治: P173
第十章 湿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4、化燥入血证治: (1)伤络便血: P173 (2)气随血脱: P174 5、余邪未净证治: P174
一、辨舌 以下几种:P56 2、黄苔:主要有以下几种:P57 3、灰苔:辨别润燥的不同 P57 4、黑苔:主要有以下几种:P58
一、辨舌
(二)辨舌质 1、红舌:主要有以下几种:P58 2、绛舌:主要有以下几种:P59 3、紫舌:主要有以下几种:P59 (三)辨舌态:辨别舌体的形态,主要有以 下几种:P59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
一、温病的病因 (一)温邪的概念 P26 (二)温病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 P26 (三)常见温邪的致病特点 P27 1、风热病邪: 2、暑热病邪: 3、湿热病邪: 4、燥热病邪: 5、温热病邪: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

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

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

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

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

“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

《温病条辨》叙讲解清

《温病条辨》叙讲解清
《温病条辨》叙讲解清
诚:如果。 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变通。语出《周
易·系辞上》:“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 之谓之通”。 以:介词,用。后省代词宾语“之”。 内伤:指七情不节、饮食饥饱、劳倦、房 事过度等而致的内损脏气的病证。
《温病条辨》叙讲解清
柯琴《伤寒来苏集》:“仲景之六经, 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种,伤寒杂病, 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温病条辨》叙讲解清
时值温疫大行,有感于“生民何辜,不死于 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 精,不若不学医也”,撰《温病条辨》。又 历六年(1798),书成。1813年正式刊行。
《温病条辨》叙讲解清
《温病条辨》
将各种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 温毒、冬温、暑温、湿温、秋燥、温疟 等)的辨证和治疗,以三焦学说为经, 以卫气营血(叶天士)为纬,阐明温病 自上而下、由浅入深的过程,提出了温 病不同于伤寒,使温病理论更趋成熟。
《温病条辨》叙讲解清
不独……并……:相当于“不仅……而且 (也)……”,表示递进关系的凝固结构。
窜易:窜改。 世俗:指当代一般人。多含有平庸、平
常的意思。 乐:喜欢。 相与:共同。 宗:祖庙,从“宀”(mián),从示。→
尊崇 →推崇。
《温病条辨》叙讲解清
朱彬《温病条辨序》称:“至明陶节 庵《六书》,大改仲景之法,后之学者, 苦张之艰深,乐陶之简易,莫不奉为蓍蔡 (按:犹蓍龟,喻有先见之明者)而于六 淫之邪,混而为一。”
《温病条辨》叙讲解清
金源:金朝的别称。 刘河间守真氏:即刘完素,字守真,河间
人。突破了“法不离伤寒,方必遵仲景”的 框框,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新论点,治 疗上主张辛凉解表、表里双解和泻热养阴, 打破了外感病习用的麻黄、桂枝辛温解表 和遵循六经法先表后里的常规。开热病治 疗学之先河,后世有“外感宗仲景,热病用 河间”之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

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

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

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

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

“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

又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就是说写的都很好,但是真正实用的没有。

“其何以传信于来兹!”怎么能传给后人,“瑭”指他自己,“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所得,”读了十年书,有了心得,“因有志采辑历代明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为《温病条辨》,这本书是这么写的,搜集了历代关于温病的论述,加上了他的心得体会,再加上他自己的临床实践,写了这本书,关于这个学术的渊源,他的继承性,他在《凡例》里边说“晋、唐以来诸名家,其识见学问功夫,未易窥测,瑭岂敢轻率毁谤乎?奈温病一证,诸贤悉未透过此关”就是关于温病历代的人都没有看透。

“多所弥缝补就,皆未得其本真,心遂疑虑,未敢直断明确,其故皆由不能脱却《伤寒论》蓝本”就是说,都是在伤寒论里边搜来搜去,搜辑钩沉,在哪儿加以发挥?谁也没有敢跳出这个圈子?“其心以为推戴仲景,不知反晦仲景之法”,就是说历代这些个医家都在伤寒论里边发掘,以为推崇张仲景,实际上反而把张仲景的法给隐晦了,“至王安道”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因为王履在《医经溯洄集》里边,虽然提到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而且也提到了辛温,辛凉的问题,但是他毕竟讲的很少,也没有理发方药?所以说“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吴又可力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惜其立论不精,立法不纯,又不可从”,吴又可《温疫论》是温病学的专著,但是他只讲了一个病,并而且讲得很乱,他认为也不可以“惟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对叶天士的评价是持论平和,没什么高谈阔论,但是立法很精细,“然叶氏吴人”叶天士是苏州人,所治多南方证,他讲的是当地,江苏苏南一带的病,“又立法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症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叶天士讲的很好,但是他的《外感温热篇》内容很少,不多,没有讲的太详细,那么他关于温病的治法也很多,都是散在医案里,人们不容易找,叶天士没有一本温病的专著,所以就留下了遗憾。

“瑭“就是讲他自己,“故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他写的这本书讲了这句话,“历取诸贤精妙”,采集历代诸家有关温病有用的论述,同时,从内经加以考证,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是编之作”写出了《温病条辨》,他打了一个比方,说“诸贤如木工钻眼,以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说,历代的诸家,像木匠在木板上钻眼一样转来转去,转到九分,谁也没有钻头?最后一分,他给透开了,圆满了。

由他这个说法,大家可以看出来,《温病条辨》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内经》和《伤寒论》,然后继承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是这么个渊源,从内经到伤寒论,到叶天士,这一套理论体系,再加上他自己的体会心得,临床经验,经过了几十年,写成了这么一本书,对于他这个学术思想,他的朋友征保,在《温病条辨-序》里边给咱了概括,这么说的,“近师承于叶氏,而远追踪乎仲景,、、、其处方也”他的处方,“一遵《内经》,效法仲祖”,就是说,吴菊通温病条辨里的方剂都是有根有源的,写的很清楚,这是事实,比如说温病条辨的银翘散,银翘散这个方剂来自于温病条辨,大家都知道,但实际上是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里边的一个病例,他把这个病例的方剂加以整理,确定下来,在方论里面他说此方,这个立法组方很有规矩,就这个方剂“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这是内经的根源,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所以你看这个方剂,他讲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楚,他这个学术思想,是从内经到张仲景,到叶天士,他后边还有,这个方论最后一句话,“此叶氏立法,所以迥出诸家也”这个方剂,他说是叶天士的,而且叶氏的立法,比以前的任何学家都高明,讲的很清楚。

所以吴鞠通他的治学态度是很严谨的,这本书成书于1798年,公元1798年写成了,所以有的书上就说《温病条辨》1798年刊刻了,不对,1798年写成了并没有出版,为什么呢?他心里没底,他说我自己不敢自信,同时又怕这本书拿出去别人不信,自己没有自信,又怕别人不信,所以他就不敢出版,拿在手里反复修改,后来他的朋友汪瑟庵跟他说,现在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了解,也没有一本很好的书,你这本书既然很好,而且又经过实践检验,治疗了很多温病都有效,你为什么不拿给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就是说你不自信,又怕别人不信你拿出去以后,经过实践检验,大家一看不就信了,劝他,同时跟他一起校对,再给他加了评注,汪瑟庵有评注,最后的出版年代是1813年初版,这本书是问心堂刻本,所以名字叫《问心堂温病条辨》,吴鞠通的自序也叫《问心堂温病条辨*自序》,就是说这本书是他在世的时候出版的。

那么吴鞠通在叶天士和薛生白之后,他写书为什么这么艰难,叶天士的理论已经出来了,为什么写这本书还这么困难?因为当时的条件没有现代好,通讯没有现在发达,出版也没有现在发达,所以叶天士的论述出来以后,传播的慢,虽然传播开了,但是推行面不广,而且叶天士他那些治疗经验都在医案里面,大家也都不注意,所以,吴鞠通经过反复的搜集整理,写成了这么一本书,这本书可以说是温病的集大成之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它之前没有人写的这么系统?《温病条辨》一共有六卷,卷首不算,下边是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一共是六卷,加上卷首实际上是七卷,卷首是什么呢?他的内容是引经19条,他引了内经有关温病的论述19条加以分析解释,加注解,他表示,他这本书导源于内经的理论,有所本。

卷一是上焦篇,卷二是中焦篇,卷三是下焦篇,这三焦片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真正这本书叫《温病条辨》,核心是在三焦片,凡是温病在上焦的证治,都列在上焦篇。

凡是中焦温病的证治都列在中焦篇,下焦温病的证治都列在下焦篇,那么上焦讲的是什么?是哪个部位的病变呢?讲的是肺、心,包括心;中焦是指脾、胃,下焦是指肝、肾,而且温病的传变顺序是按照上焦--中焦--下焦,逐步深入传变,这三焦篇一共有238法,198方。

这三焦篇里面,说的238法就是有238条文,涉及到198个方剂,是《温病条辨》的核心内容,专门讲三焦温病,《杂说》里面是什么?是他自己写的小短文,小的论文。

关于外感病的,这不光限于温病,17篇关于外感病论述的论文,它收录了17篇放在这里边。

《解产难》是关于产科的,妇产科的,产科的论文也是17篇。

《解儿难》,是关于儿科的论文,儿科这部分内容是24篇,这三卷结合起来,就是卷四卷五卷六,论文一共是58篇。

两个17一个24。

文章都很短,有的几百字,基本上没有超过1000字的都不长,但是每一篇论文就说一个问题,讲得很透彻,很有见地,这里边就不都是说温病了,《杂说》《解产难》《解儿难》就不都属于温病了《温病条辨》它的主要内容就在三焦篇,在三焦篇里面,他讲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传变规律以及治疗原则。

在上焦篇的第一条,它就提出来“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后来是人就把它叫做九种温病。

首先,他提出了九种温病的名称,这个名称当然不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他最后把它系统化提出了温病有九种,实际上他不是九种。

他把暑温和伏暑这两个并合一个病,他说暑温和伏暑“证本一源”,所以他俩算一个病。

但是发病季节不一样,都是湿热性质的,在上焦篇暑温和伏暑,他是分开的,分两门。

到中焦篇下焦篇,暑温和伏暑就列一块去了,,他这“九种温病”里边没有伏暑,实际上《温病条辨》是讲的十种温病的证候,他列了十个病名,在这这儿是九种,没有这个。

然后第二条又提出来“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就是说温病是从上焦手太阴肺开始的,然后再逐步传变,这一条有毛病,他这一条实际上是根据叶天士这句话来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大家看看这两句话一样不一样,这是吴鞠通的说法,这是叶论,这两句话一样不一样,这两句话看似一样,实际上不一样,所以后世对他这句话非议很多,比如说王孟英,叶霖(叶子雨)很多对这句话都有评注,都否定它,为什么?叶天士说“温邪上受”是新感温病还是伏气温病,是新感的。

外来的温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吴鞠通这句话能不能体现出来?“凡病温者”都给圈进去了,不管你是新感的还是伏气的,只要是温病,都从手太阴开始,对吗?就不对了?他这个范围太广了,叶天士这句话没毛病,人家提出来上受,是外来的邪气,不包括伏气,他这个说的太广了,所以他根据叶天士的意思来的,但是这句话没改造好,所以有毛病,遭到后世的非议,咱们理解他这个精神,他就是讲温病是外感病,外感的邪气都从上焦开始,从口鼻而入侵犯手太阴肺,跟叶天士的那句话精神一样,但是他没改造好,出了点纰漏,后面他就开始讲了上焦温病怎么治?咱们就不引了。

吴鞠通最大的贡献,提倡三焦辨证,前面咱们讲了叶天士的时候,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是这么说的吧,为什么不说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辨证?因为前人已经提过,刘河间提过三焦辨证的问题,喻嘉言“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都讲得很清楚,也是三焦辨证,是“三焦定位”之法,所以吴鞠通应该说,他是根据前人的理论基础加以发挥,提出来三焦来辨温病,这是一个创举,但是三焦辨证不是他创立的,这是跟叶天士的区别,叶天士一个用卫气营血辨证,一个用三焦辨证,他们有点区别,因为他有个学术渊源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