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手册

合集下载

水泥质量管理制度

水泥质量管理制度

水泥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泥生產企業的生產安全管理, 保障產品質量, 滿足市場需求, 保證用戶的使用安全,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 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從事水泥生產的企業。

第三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水泥產品質量管理體系, 對生產環節進行嚴格監控, 對產品質量進行嚴格管理, 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第四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水泥產品質量檢測機構, 對產品進行監測, 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

第五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加強對生產人員的技術培訓, 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 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品質管理。

第六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加強對設備的維護, 確保生產設備的良好運行, 減少設備故障率。

第二章生產管理第七條水泥生產企業在進行生產過程中, 應當根據市場需求, 合理進行生產排程, 確保生產進度與市場需求相符。

第八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制定生產計劃, 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

第九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嚴格控制原材料進料, 合理配置原材料, 確保原材料質量。

第十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生產管控體系, 對生產過程進行全程監控, 確保產品質量。

第十一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加強對生產設備的維護, 確保設備的良好運行。

第十二條水泥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當遵循相關規定, 對廢氣、廢水進行排放控制, 確保生產環境安全。

第三章質量管理第十三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 對產品質量進行全程監控。

第十四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加強對原材料的檢測, 確保原材料的質量。

第十五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產品檢測機構, 對產品進行嚴格檢測, 確保產品質量。

第十六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加強對產品質量檢測人員的培訓, 提高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

第十七條水泥生產企業應當加強產品質量信息管理, 建立產品質量信息檔案, 對每批產品進行追溯。

第十八條水泥生產企業在產品質量管理過程中發現問題, 應當立即停產, 進行排查, 確保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水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水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水泥企业的质量管理,确保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企业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水泥质量安全生产工作。

2.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制度,组织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3.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确保生产安全。

4. 各车间、班组设立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本区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质量管理1. 质量检验(1)原材料检验: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生产过程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3)成品检验:对出厂的成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合格率达标。

2. 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水泥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四、安全生产管理1. 安全生产责任制(1)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2. 安全生产检查(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起重设备等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消防安全通道畅通。

3. 安全教育培训(1)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能。

五、奖惩措施1. 对在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或产品质量问题的个人和集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企业管理手册-黎必静池水泥公司质量手册 37页 精品

企业管理手册-黎必静池水泥公司质量手册 37页 精品

文件编号:QM/001.20XX版次:A/0黎必静池水泥有限公司质量手册(依据GB/T19001-20XX标准编制)受控状况:受控发放编号 001持有者20XX—01—04发布 20XX—01—04实施黎必静池水泥有限公司发布公司简况--------------------------------------------------------3颁布令----------------------------------------------------------4管理者代表任命书------------------------------------------------51 目的和范围--------------------------------------------------61.1 总则-------------------------------------------------------61.2 删减-------------------------------------------------------62 引用标准----------------------------------------------------73 术语和定义--------------------------------------------------74 质量管理体系------------------------------------------------84.1 总要求-----------------------------------------------------84.2 文件要求---------------------------------------------------95 管理职责--------------------------------------------------105.1 管理承诺--------------------------------------------------10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05.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15.4 策划------------------------------------------------------125.5 职责、权限与沟通-------------------------------------------125.6 管理评审--------------------------------------------------136 资源管理--------------------------------------------------146.1 资源提供--------------------------------------------------146.2 人力资源--------------------------------------------------146.3 基础设施--------------------------------------------------146.4 工作环境--------------------------------------------------147 产品实现--------------------------------------------------157.1 产品实现的策划--------------------------------------------15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167.3 设计和开发------------------------------------------------167.4 采购------------------------------------------------------177.5 生产和服务提供--------------------------------------------18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198 测量、分析和改进-------------------------------------------20 8.1 总则------------------------------------------------------20 8.2 监视和测量------------------------------------------------20 8.3 不合格品控制----------------------------------------------22 8.4 数据分析--------------------------------------------------22 8.5 改进------------------------------------------------------23附录1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示意图附录2 各部门职责和权限附录3 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附录4 水泥厂生产工艺流程图附录5 水泥大全标准清单公司简介黎必静池水泥有限公司(原中岳特种水泥厂),始建于一九九二年,位于中原腹地新密市袁庄。

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

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

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
是指水泥厂为了保障产品质量,确保生产过程中遵守质量标准和要求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

下面是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的一些要点:
1. 质量目标和策略:水泥厂需要制定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要求。

2. 质量责任:水泥厂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和权力,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框架和机构。

3. 质量管理体系:水泥厂需要建立和实施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检验和测试、质量记录和报告等。

4. 产品质量控制:水泥厂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和验收、生产工艺的控制、成品质量的检查和测试等。

5. 质量培训和教育:水泥厂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工作。

6. 不合格品处理:水泥厂需要建立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和制度,包括不合格品的分类、处理和记录,以及对不合格品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7. 改进和持续改善:水泥厂应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监测和评估质量绩效,找出问题和改进机会,并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是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的一些要点,具体的制度内容和要求应根据水泥厂的实际情况和质量管理需求来确定。

水泥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水泥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水泥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质量管理,贯彻“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原则,不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认真贯彻执行《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和相关的质量法规,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质量控制,优化质量成本,实施质量责任制和质量否决权,全面落实各项质量管理措施。

第二章管理体制及职责第三条公司质量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是公司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贯彻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政策法规,制定公司生产经营及质量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负责制定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组织定期的管理评审,保证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确保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主管公司质量工作的副总经理是公司质量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实施,制定公司产品生产和质量年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生产组织。

协助总经理对公司产品从原材料入厂到水泥出厂全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改进影响产品质量的装备和生产工艺,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实现。

第五条品质管理部在主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公司质量管理工作,职责为:(一)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公司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内控质量标准,编制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所必需的程序文件;(二)负责制定公司年度质量指标计划,经审批后纳入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三)负责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检验和控制工作,做好质量记录和标识,为车间及时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使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四)负责对生产过程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统计和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指标调整;(五)有权制止各种质量违规行为,并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扭转质量失控状态;(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与检验制度,完善试验室条件,检验与试验仪器、设备、化学试剂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七)定期向上级水泥质量检验机构寄送样品,进行对比验证检验,不断提高检验水平,同时接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监督;(八)负责质量记录的填写、归档及上报工作,质量记录要清洁、准确,不得任意涂改;(九)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配料方案。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1. 引言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是为了确保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达到标准化要求的文件。

本规程旨在指导水泥企业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促进企业发展。

2. 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水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责任制度等。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应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相应的规划和组织。

2.2 质量管理文件控制水泥企业应制定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

这些文件应经过定期的审核和更新,并向相关职员进行培训和传达。

3. 原材料采购与管理3.1 原材料采购计划水泥企业应根据生产需求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确保原材料的供应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原材料采购计划应考虑到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供应稳定性等因素。

3.2 原材料供应商评估水泥企业应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对其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和售后服务进行审核。

只有经过评估合格的供应商才能被批准为水泥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3.3 原材料入库管理水泥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检验和入库管理制度,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

检验内容包括原材料的外观、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等,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4. 生产过程控制4.1 原材料配比控制水泥企业应根据产品配方和质量要求,合理调整原材料的配比。

在配比过程中应确保原材料的准确称量和混合均匀,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2 生产设备管理水泥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设备,排除设备故障,减少生产中的停机时间。

4.3 生产操作规程水泥企业应制定生产操作规程,明确生产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

操作规程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4 生产过程监控水泥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的监控体系,包括关键环节的监测和记录。

监控内容包括生产温度、时间、能耗等指标,以及产品质量的抽样检验和测试数据。

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

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

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泥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用户利益,适应市场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厂水泥产品的生产、检验、销售及售后服务全过程。

第三条我厂水泥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要求,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厂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厂长、副厂长、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人员组成。

第五条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质量管理科,具体负责全厂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科的主要职责如下:1. 组织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2. 组织制定和完善产品标准;3. 组织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督;4. 组织处理质量事故;5. 组织进行质量培训和宣传;6. 组织进行质量改进活动。

第六条生产、检验、销售等部门应设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员,具体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章产品质量要求第七条产品原料要求:采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的原料,并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质量。

第八条生产过程要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检验,确保生产过程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第九条产品质量检验要求: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细度、凝结时间等,检验结果必须符合企业标准要求。

第十条产品质量追溯要求: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记录产品生产、检验、销售等环节的相关信息,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第四章质量控制与改进第十一条质量控制:通过生产过程控制、成品质量检验等手段,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二条质量改进:根据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和用户反馈,分析产品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第十三条质量认证:按照国家和行业要求,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取得认证证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水泥厂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水泥厂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水泥厂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产品质量,预防安全事故,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建立健全水泥厂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设立质量安全部,负责全厂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2. 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对全厂质量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2)制定和完善水泥厂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3)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质量安全意识;(4)组织全厂质量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5)处理质量安全事故,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质量安全措施。

三、原材料管理1. 严格原材料采购,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建立原材料入库、出库管理制度,实行先进先出、定期盘点。

3.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4. 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隔离处理,禁止进入生产线。

四、生产过程管理1. 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靠。

2. 加强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4. 建立生产记录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五、产品质量管理1. 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3.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处理,禁止出厂。

4. 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六、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确保生产安全。

2.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责任。

七、奖惩制度1. 对在质量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奖励。

2. 对违反质量安全规定,造成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部门给予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为准。

水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水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水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本制度,监督、检查各部门执行情况。

2. 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质量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质量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

3. 设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本制度,监督、检查各部门质量安全生产工作的执行情况。

三、安全生产管理1.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3. 对电气装置、起重机械、防护用品等特殊装置、用品和重要场所每年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4. 加强对防雨、防雷电、防中暑、防冻、防滑等工作进行季节性检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对要害部门如变电站、配电室、钢丝绳、连接装置及提升装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等进行重点检查。

6.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四、质量管理1. 严格执行国家水泥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泥产品质量监控。

2. 对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 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5. 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质量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奖惩制度1. 对在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规定,造成安全事故或质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水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水泥企业管理制度

水泥企业管理制度

目录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1)附件1 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 (11)附件2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管理办法 (16)附件3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评审员管理办法 (20)附件4 水泥企业化验室评审考核表 (22)附件5 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 (27)附件6 试验允许误差表 (29)附件7 水泥企业产品质量月报 (30)附件8 过程质量控制指标要求 (31)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泥企业管理,保证和稳定水泥及水泥熟料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相关水泥、水泥熟料的产品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水泥和水泥熟料生产企业。

第三条水泥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按照GB/T19000-ISO9000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有效运行。

水泥企业应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实行质量否决权,并设立质量基金,用于开展质量活动和奖励对企业质量管理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企业最高管理者可以任命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质量管理,化验室主任在企业法人或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下对产品质量具体负责。

第五条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省级建材(水泥)行业协会应加强对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本规程。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第六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一)企业应确立以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负责的质量管理组织和设立符合《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附件1)的化验室。

(二)质量管理组织设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各车间和职能部门设立相应的质量管理组织,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企业化验室内设控制组、分析组、物检组和质量管理组等,分别负责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检验、控制、监督与管理工作。

水泥企业质量安控管理制度

水泥企业质量安控管理制度

水泥企业质量安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泥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水泥生产企业。

第三条水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四条水泥企业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对其生产的水泥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第二章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第五条水泥企业应当设立质量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制定并实施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二)组织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四)组织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五)组织对员工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和培训;(六)组织对质量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七)组织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

第七条水泥企业应当设立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第八条水泥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九条水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辅材料采购制度,确保原辅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第十条水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过程控制制度,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一条水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对产品进行逐批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第十二条水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记录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信息,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第十三条水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

第十四条水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质量安全和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第十五条水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四篇)

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四篇)

水泥厂质量管理制度一、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及部委条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制度和车间各级质量管理责任制。

二、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为用户服务”的思想,认真贯彻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实行质量责任制和质量否决权,全面落实各项质量管理措施。

三、企业内部的工资、奖金分配,必须体现“质量第一”的方针,要与生产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及产品质量挂钩,认真、坚决贯彻质量否决权。

四、企业设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____厂长担任,以便能独立行使监督,检验职权,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把好原材料、燃料进厂质量关,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出厂销售。

五、化验室应根据本厂生产工艺流程,建立健全检验制度;负责全厂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检验,检验结果应及时通知车间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各项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根据生产要求进行配料比计算,并及时进行各项指标的调整和修订,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努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六、化验室要严格贯彻执行水泥国家标准,有权制止任何违背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为,保证出厂水泥全部合格和留足富裕强度,进一步提高实物质量,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加强各项目的对比试验,根据本厂的实际生产工艺,合理制定各项内部控制指标值。

七、企业要建立和坚持访问用户制度,每年至少要信访、走访有代表性的用户两次,广泛征询用户对本厂水泥的品质性能、包装、装运及执行合同等方面的意见,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措施迅速改进。

八、企业对出厂水泥的自检结果中,有任意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电告用户停止使用,同时向建材主管部门和水泥检测中心报告,经批准将封存样复验,并以复验结果为准;经复验,产品质量不合格属重大质量事故,企业企业要进行质量事故检查,并向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检查报告,根据用户损失程度承担质量责任。

九、企业要不断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水泥厂成品的质量管理制度

水泥厂成品的质量管理制度

水泥厂成品的质量管理制度水泥磨喂料设备能满足物料配比的计量要求,确保配料准确,发生断料或不能保证物料配比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化验室对熟料、混合材、石膏的配比出示配比通知单,操作岗位具有相应的操作记录一、入磨熟料温度控制在80°C以下,出磨水泥温度控制在135°C以下,以防石膏脱水而影响水泥性能,超过135°C时,立即停磨采取降温。

二、不同品种强度等级的水泥按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分别入库。

三、水泥库有明显标识,出磨水泥必须入化验室指定的库,严禁上入下出,同一库不得混装不同品种,强度等级的水泥,生产中改品种强度等级或由低强度等级改磨高强度等级时,应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洗磨,输送设备和包装设备,清洗的水泥全部作低强度等级水泥处理,低强度等级库改装高强度等级水泥时,必须进行清库,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必须用专用库贮存,每班必须准确测出各水泥库的库存量并填写记录,按化验室要求做好出入库管理工作,出厂水泥要保持5天的贮存量。

四、出磨水泥必须按产品标准中技术要求规定的有关性能,检测项目,频次进行检测。

五、主要生产过程中重要质量指标三小时以上或连续三次检测数据不合格,属于过程质量事故,控制室及时通知车间,车间必须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好记录报相关部门。

水泥厂工艺管理制度1、根据水泥磨生产工艺特点及操作方法。

确定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充分运用计量监测仪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优质、稳产、高效、低耗、安全和文明生产。

2、工艺管理的任务: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质量管理,以优质、低耗、稳产为目的,加强磨机的工艺管理,开展科学研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检测、定额等基础管理工作,提高全过程的工艺管理水平。

3、本规程由我公司的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

实行专业管理和员工管理相结合的方针,明确职责,奖罚分明,对贯彻执行较好者应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本规程致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者要严肃处理。

水泥厂各项管理制度

水泥厂各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泥厂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维护企业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水泥厂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第三条水泥厂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以人为本,注重员工权益;3.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4. 质量至上,客户满意。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第四条水泥厂设立以下组织机构:1. 生产经营部:负责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产品质量监控等;2. 技术研发部:负责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设备维护等;3. 质量管理部:负责产品质量监控、质量检验、质量事故处理等;4.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5. 安全生产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事故调查处理、员工安全教育等;6. 财务部:负责财务预算、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税务筹划等;7. 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信息管理、文秘等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职责:1. 生产经营部: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2. 技术研发部:负责技术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 质量管理部:负责产品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合格;4.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提高员工素质;5. 安全生产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员工安全;6. 财务部:负责财务预算、成本控制,确保企业经济效益;7. 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确保各部门工作有序进行。

第三章生产管理制度第六条生产计划:1. 生产经营部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月度生产计划;2. 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量、原材料需求量、设备使用计划等;3. 生产计划应报送总经理审批,并下达给相关部门执行。

第七条原材料采购:1. 生产经营部负责原材料采购,确保原材料质量、价格和供应;2.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合格供应商;3. 采购合同应明确质量、价格、交货期等条款。

第八条生产过程管理:1.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2. 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出厂水泥管理制度

出厂水泥管理制度

出厂水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出厂水泥生产和销售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销售出厂水泥的企业。

三、出厂水泥生产管理1. 生产企业应当依法设立生产车间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生产监督和管理。

2. 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生产水泥,确保产品质量。

3.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原材料检测、生产控制、成品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 生产企业应当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转。

5. 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

6. 生产企业应当定期进行产品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7. 生产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8. 生产企业应当确保产品交货期准时,不得拖延交货。

四、出厂水泥销售管理1. 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销售,不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2. 销售企业应当依法办理销售手续,确保产品合法流通。

3. 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价格政策,不得操纵市场价格。

4. 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对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处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出厂水泥监督管理1. 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企业依法生产经营。

2. 监督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监督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

4. 监督部门应当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六、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制定机构所有。

以上就是关于出厂水泥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所有生产、销售企业都能够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中控操作员操作,统一操作思想,精心操作,不断摸索总结,达到系统稳定的目的。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兴业海螺5000t/d熟料生产线中控窑操作,即从均化库底到熟料库顶。

3引用标准
《工艺设备性能参数》、《工艺规程》、《设备讲明书》、《兴业海螺单机操作规程》、《集团5000t/d熟料生产线中控操作规程》等
4操作指导思想
4.1 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精心操作,不断摸索总结,在实
际中充分利用计量监测仪表和先进的DCS自动操纵等技术手段,整定出系统最佳运行操作参数,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及长期安全运转和文明生产。

4.2树立全局观念与原料、煤磨互相协调,紧密配合,三班操作员必须
经常交流操作思想,做到统一操作,达到三班保一窑的目的。

4.3 为了保持整个系统热工制度的稳定,必须坚持前后兼顾,全面平衡
的原则。

应优化和调整风、煤、料、窑速以消除系统热工波动。

同时窑炉兼顾,既要保持窑的烧结能力,又要保证预热器系统和分解炉的预热分解能力,掌握窑炉合理的用煤、用风量,来稳定系统热工制度,提高熟料质量,保持结粒均齐,防止过烧或欠烧。

4.4 燃料完全燃烧,幸免产生CO和系统局部高温,防止五级筒溜子及
分解炉与窑尾烟室间的缩口结皮、堵塞。

4.5正确调整篦冷机篦床速度和各室用风量,以防止堆“雪人”并提高
二、三次风温及熟料冷却效果。

4.6 坚持以耐火材料运行周期决定窑运行周期的指导思想,加强耐火材
料运行治理,加强操作中运行监控与维护。

5工艺流程及主机设备要紧性能参数
5.1 工艺简介
均化库的生料通过气动截止阀、电动流量阀、进入喂料缓冲仓,入窑生料均从喂料缓冲仓卸出,经气动截止阀、电动流量阀,经冲击固体流量计计量后至喂料斜槽再经斗提提升至预热器顶斜槽经分料阀分料喂入预热器内。

在预热器A列、B列中,生料和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在达到A列、B列四级筒后进入分解炉内,入炉生料通过充分混合与分解,然后进入五级旋风预热器进行料气分离,入窑煅烧,熟料经篦冷机急冷后进入锤式破裂机破裂后由裙板输送机输送到熟料库。

5.2 主机设备性能参数
5.2.1 入窑斗提(1428)
型号: H-GBW 1000×99500
用途: 生料入预热器
头尾轮中心高: 99.5m
输送物料: 生料
物料容重: 0.8kg/m3
物料水分: <1%
物料温度: 正常:80℃最大:120℃
输送能力: 正常:380t/h、最大:450t/h
电机功率: 200kW
5.2.1.1 开机前的预备
a)确认各部分螺栓、壳体是否组装到位、有无松动及漏缝;
b)确认斗提内部有无异物、积料、积水;
c)确认胶带接头连接情况是否完好及传动张紧链的张紧度是否适
度;
d)确认各部润滑油是否符合要求;
e)确认传动及防倒转装置是否完好;
f)确认液偶是否完好;
g)确认下游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h)检查斗提爱护装置是否完好。

5.2.1.2 运行中的检查
a)检查各部分螺栓、壳体是否有漏灰漏风现象;
b)检查运行中皮带的跑偏情况;
c)检查各部润滑情况是否正常及设备各部温升情况;
d)检查斗提运行中是否平衡有无异常振动声音;
e)检查入斗提物料温度;
f)检查电机运转是否异音、振动、温度情况。

5.2.2预热器(1501)::
5.2.2.1 开机前的预备
a)确认系统各溜子翻板阀轴承是否补加黄油,翻板动作是否灵活;
b)确认各级旋风筒及溜管内有无异物,系统的耐火砖是否完好;
c)关闭所有的人孔门及检查孔,并进行投球确认系统畅通无阻;
d)点火升温,应将预热器各级下料溜子翻板用铁丝吊起;
e)在窑开始投料前应将各级溜子上的翻板阀挡板放下;并再次投球,
确认系统畅通;
f)确认供料系统设备是否正常。

5.2.2.2 运转中的检查
a) 系统各溜子翻板阀动作是否灵活,配重是否调整在合适位置;
b) 检查所有的检查孔及人孔门是否有漏气跑灰现象,并进行堵漏处理;
c) 检查系统空气炮的气源压力(≥4.5kg)及转换开关是否转到
工作状态,气源阀是否打开及运行是否正常;
d) 注意观看各级旋风筒差压变化,防止堵塞;
g)观看预热器外壳体温度变化,看是否有局部耐火材料脱落现象;
h)定期对预热器清扫孔进行清理;
i)经常检查预热器各点监控温度及负压是否正常。

5.2.3 分解炉(1509)
设备名称: NST-I分解炉
规格: ф7.5(内径)×31×0.01
容积: 1368.8m3
分解炉主截面风速: 8m/s
气体停留时刻: 3.9s
压力损失: 400Pa
喷煤嘴数量: 2 套
5.2.3.1 开机前检查
a)检查耐火衬料是否完好;
b)检查分解炉内的积料情况,依照需要进行清扫;
c)检查分解炉喷煤嘴烧损、磨损情况,结碳需要进行清扫;
d)检查分解炉三次风入口积料情况;
e)校正分解炉三次风挡板实际开度与中控对应关系;
f)所有的人孔门是否关闭。

5.2.3.2 运转中的检查
a)检查系统是否有漏风、漏灰现象;
b)观看分解炉缩口结皮情况,依照需要进行清扫;
c)检查分解炉喷煤管工作是否正常,管道是否漏气;
d)检查分解炉各差压是否正常;
e)检查分解炉炉壁、炉中及锥部温度是否正常;
f)出口温度及负压是否正常。

5.2.4回转窑(1511)
5.2.4.1 设备规格、型号
规格:Φ4.8×74m(胴体内径×长度)
型式:单传动、单液压挡轮
窑支承:3档
斜度:4%(正弦)
转速:主传动: 0.35~4 r/min
辅助传动: 8.52 r/h
功率:主传动: 630 kW/660V
窑头密封装置:弹簧钢片片式密封
窑尾密封装置:配重压紧端面
5.2.4.2开机前的预备
窑体:
a)确认窑出入口处密封护板及窑口护铁的安装螺栓是否松动;
b)确认窑体上人孔门是否关好,止松螺母是否拧紧;
c)窑内耐火衬料是否符合砌筑要求。

轮带:
a)确认轮带与垫板之间的间隙无异物;
b)确认轮带与垫板间是否加足石墨锂基脂;
c)确认轮带与托轮接触面之间有无异物;
d)确认轮带与托轮在旋转时是否碰到其它物体。

托轮:
a)确认各部螺母有无松动;
b)确认石墨块是否装好,托轮轴温检测装置是否完好;
c)确认润滑油位及淋油槽是否正常,冷却水阀是否打开。

窑头罩:
a)确认耐火材料是否符合砌筑要求,燃烧器入窑孔周围密封是否添
加;
b)确认窑罩灰斗是否有积料,应排空保持畅通;
c)窑罩是否与旋转部件磨擦。

传动:
a)确认大牙轮与小齿轮的磨损与接合情况;
b)小齿轮轴承润滑油路是否畅通;
c)齿面润滑是否正常;
d)液压挡轮是否正常。

5.2.4.3 运转中的检查
a)注意窑体各部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b)检查大牙轮与小齿轮的啮合和润滑情况,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
振动;
c)注意窑轮带与托轮在整个宽度的相接触;
d)确认轮带与窑体是否保持直角状态;
e)检查托轮轴温及温升情况,并做好记录;
f)检查托轮轴润滑油的油质、油量、渗漏等情况;
g)冷却水是否常开;
h)窑尾、窑头密封装置的旋转是否与固定部分之间有无接触及异常
响声;
i)主电机有无异音、异味、异常振动,冷却风机是否正常,主电机
碳刷是否打火;
j)主减速器油位、油质、油泵压力、油温是否正常;
k)窑罩灰斗是否堵料;
l)确认各挡轮带滑移量是否在可控范围(5-10mm);
m)窑罩冷却风机运行是否正常。

5.2.5 燃烧器(1526)
5.2.5.1 设备规格、参数
煤粉/空气的浓度: 4~6kg/m3
型式: NC-15Ⅱ型三风道燃烧器
喷煤管总长度: 11214 mm
喷煤管的用煤量:正常15t/h、最大18t/h
一次风比例:约7.5%
一次风机(罗茨风机)风量:约11000 m3/h;
风压:16000 Pa;
数量: 1台
柴油燃烧装置工作压力: 2.5~5.5MPa
5.2.5.2 开机前的预备
a)确认燃烧器的耐火材料是否剥落,本体有否变形头部磨损及烧损
情况,通道是否畅通,各部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b)确认燃烧器与窑内的位置是否合适,防止烧坏火砖;
c)确认燃烧器各处调节挡板是否灵活自如,指示值是否正确;
d)确认燃烧器活动小车是否自如,燃烧器可否在下车口上下左右调
整;
5.2.5.3运转中的检查
a)检查燃烧器耐火浇注料是否烧损;
b)及时清扫燃烧器头部积料,以保持正常的火焰;
c)调整燃烧器内、外流比例,伸缩节范围,保证良好的燃烧条件,使
火焰长度适当,又不冲刷窑皮;
d)检查有无磨通冒灰漏气现象;
e)燃烧器上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5.2.6 篦冷机(1528)
5.2.
6.1 设备规格、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