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古道
子午道曾达到鼎盛的秦岭古道
![子午道曾达到鼎盛的秦岭古道](https://img.taocdn.com/s3/m/914c51f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1.png)
子午道曾达到鼎盛的秦岭古道子午道是蜿蜒在千山万壑的秦岭腹地中,沟通京城长安与汉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
一分为二的秦岭古道子午道,也称子午栈道,其得名不同于秦岭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和傥骆道是以地名或河流名称命名,子午道从长安出发穿越秦岭时,相当长的一段都是以正南正北的方向延伸,由于古代以北方为子,南方为午,故名子午道。
子午道在秦岭中的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走向并不一致。
秦汉魏晋时期的子午道,大致由长安南丰峪口为起点进入秦岭子午谷,再从其南的腰竹岭沿直河(今石泉河)向南,转而西达石泉、洋县、汉中。
子午道从长安出发穿越秦岭时,很长一段都是以正南北方向延伸,由于古代以北方为子,南方为午,故名子午道。
子午道全长足有千里,其中穿行于山间的谷道占到80%以上,道路崎岖,沿线居民稀少。
但西晋后,秦岭以北的子午道北段和西乡县子午镇以西的子午道南段则沦为旧道,秦岭以南至西乡县子午镇的子午道中段走向发生巨大变化。
大致是从宁陕县江口镇折向西南,溯冷水河谷至关帝庙,又折南翻越鸡公梁至七里沟口,进入月河河谷,经宁陕老城、汤坪入石泉县境,过青草关、两河口到西乡县子午镇,是为子午道新线。
不过,子午道改行新线后,旧线并未废弃,只是新线去汉中比旧线更捷近,而旧线去汉阴、安康更有优势。
西晋后,秦岭以北的子午道北段和西乡县子午镇以西的子午道南段则沦为旧道。
从卫星遥感影像图上看会更加清楚,你会惊奇地发现秦岭中河水和溪流是如此地密集。
其实倒也不用惊奇于子午道的走向,因为当古人企图穿越秦岭这个南北平均宽达200多公里,长800多公里的一个庞大山系时,沿着河流冲刷出的河谷溯游而上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而巍峨秦玲恰恰还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这点从卫星遥感影像图上看会更加清楚,你会惊奇地发现秦岭中河水和溪流是如此地密集,就是这无数条水流,千万年来侵蚀切割着秦岭,造就了千沟万壑、崇山峻岭。
子午道改行新线后,旧线并未废弃,只是新线去汉中比旧线更捷近,而旧线去汉阴、安康更有优势。
秦岭户外路线图
![秦岭户外路线图](https://img.taocdn.com/s3/m/83b18518e87101f69f319516.png)
秦岭户外路线图营盘七大穿:营盘,位于秦岭南麓终南山脚下,西临乾佑河,东依碉堡山,北与西安翠华山地质公园相连接。
历史上曾是西安(秦)通往安康(楚)古骡马大道的必经之路,呈南北走向,素有“秦楚咽喉”之称。
这里不仅是商贾行人的必宿之地,更是兵家安营扎寨的必争之地,故此命名为营盘。
现在冠名的秦楚古道,属历史上贯通西柞的“义谷道”中的一段,南起花门楼北至天都池,全长15公里。
据《柞水县志》载,该道始建于南北朝保定二年(562年),道宽2.5公尺,可通行,是由秦入楚的咽喉要道。
50年代初曾经复修过两次定名为“西康驮运路”。
营盘是西安驴界很热的站点,不仅是因为古代地理位置重要,更因为是户外界传说的“营盘七大穿越线路”起点。
小小的一个营盘古镇,聚集了从石贬峪、太乙峪、小峪、大峪、库峪等峪口穿越秦岭的多条古道,进而也就演绎出多条户外线路。
在陕西关中一带驴友中,经常有人从南坡营盘出发徒步穿越秦岭,常走的线路有7条,分别经过秦岭北坡的石砭峪、太乙峪、小峪、大峪、库峪,号称“营盘七大穿”。
全部尺寸全部颜色全部类型【户外穿越】秦岭·鳌太穿越全程回忆-美丽清720×540鳌太线首绘线路图户外救援不再满山跑_宝鸡新353×450茫茫芒草,邂逅秦岭深处的妩媚--2013年陕西西600×571蜀道难,难于上青天-10月2日至9日穿越秦岭,探533×800西安户外经典徒步线路:秦岭东梁-中华户外网户650×4052007-09-09:秦岭库峪游记- 西部旅游- 户外旅500×2682006年8月18日:秦岭大峪莲花沟穿越- 心灵的375×672不凑热闹玩休闲--秦岭沣峪、营盘环形自驾游- 716×529【苍茫户外--端午专辑】登秦岭主峰太白山,赏满666×8222013年大作五一秦岭骑行召集-绿野轻骑兵-户外600×276端午专题【骑行】--秦岭分水岭-西北-绿野户外626×564【苍茫户外--端午专辑】登秦岭主峰太白山,赏满895×715华山为五岳之西岳,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_自480×313第2 页秦岭深处户县境内惊现30米飞天瀑布-山水户760×4283月15日(周六)秦岭72峪穿越之--子午峪穿越抱792×592发现秦岭溶洞- 路线图- 中国户外运动论坛- 94×120华山为五岳之西岳,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_自480×3162010版秦岭地区徒步线路图(等高线+立体晕染120×120户外资料:秦岭72峪及附近景点地图(组图)-西部378×209中铁十八局集团西秦岭隧道TBM运输初战告捷400×300玛队★2010年10月01日-06日第二次陕西秦岭太750×478请西安的驴友给一个秦岭所有的穿越路线图。
秦岭古栈道【高清大图】
![秦岭古栈道【高清大图】](https://img.taocdn.com/s3/m/6d34fdc750e2524de5187e42.png)
秦岭古栈道【高清大图】古代人们为了越过秦岭,开拓了不少道路,其中主要有嘉陵道(陈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和丹灞道,这五条古道是连接关中到陇蜀的主要通道。
陈仓道(嘉陵道)首先是嘉陵道,嘉陵道又叫陈仓道,从陈仓(宝鸡)沿扦水(今清姜河)经大散关上行至秦岭主梁,又沿嘉陵江支流下行到凤州(今凤县)经褒城到南郑(汉中)从长安到汉中这条路最长但比较平坦,并且有嘉陵江水运之便,所以直至今日陈仓道交通依然十分频繁。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指的这条古道。
嘉陵道北段宝鸡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是一个很重要战略位置,以及交通枢纽。
位于陕西省宝鸡县南大散岭上。
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
散关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枢纽。
亦称崤谷。
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由此通过。
大散关亦称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
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穿关而过,千年天堑变通途,一批旅游场馆业已兴建。
山岩上所留前人镌刻的“古大散关”几字尚见。
大散关,亦称“散关”。
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
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一说因散谷水而得名)。
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遗址、范围为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
散关设于西汉(一说散关之名最晚当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
现在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
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
连接汉中盆地与渭河平原四条秦岭古道与历史故事
![连接汉中盆地与渭河平原四条秦岭古道与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91938463b3567ec102d8a6b.png)
连接汉中盆地与渭河平原四条秦岭古道与历史故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是关中与四川盆地之间道路的总称。
关中与四川盆地相隔着秦岭、汉中盆地、大巴山,蜀道也因此分为两段:北段为关中——秦岭——汉中,南段为汉中——大巴山——四川盆地。
秦岭横亘在中国大陆中部,东西绵延一千多公里,南北宽一二百公里,它犹如中国的一道脊梁,将中国分为南方和北方。
秦岭以北有富饶的关中平原,秦岭以南有富庶的汉中盆地,自古以来,两地人民相互往来,都要翻越险峻无比的大山,人们利用山中天然的河谷、地势开创了四条连接南北通古道,沿着这四条古道,演绎出一幕幕惊涛骇浪的历史故事。
自汉唐以来关中一直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因而由汉中盆地往北翻越秦岭进入关中盆地与长安的四条古道自西向东依次是:1、陈仓道2、褒斜道3、傥骆道4、子午道。
1、陈仓道——翻越秦岭四条古道中最西的一条陈仓道是翻越秦岭四条古道中最西的一条,又名故道,散关道。
北段从宝鸡陈仓县入山,翻越大散关,经凤县、略阳、勉县抵达汉中,因为沿着故道水而行,所以被称为故道。
此道绕开了秦岭山势最陡峭的部分,路程也更为平坦。
但比其他三道要远很多,远约200里。
此道开辟于先秦时期,秦末汉初已成为沟通关中与巴蜀的惯行路线,刘邦北伐关中便走的是陈仓道,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把土地肥沃,易守难攻的四川盆地、汉中盆地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
刘邦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栈道,他这是向项羽表白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
刘邦待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挥师东进,其野心是要与项羽一争天下,韩信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陈仓是刘邦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两地之间有险山峻岭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
刘邦按韩信的计策派了最信任的大将——樊哙带领一万人去修五百里栈道,并以军令限一月内修好。
当然,这样浩大的工程即使三年也不可能完成。
秦岭褒斜古栈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
![秦岭褒斜古栈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https://img.taocdn.com/s3/m/bcd3b645fe4733687e21aad3.png)
镇区栈道遗迹多处,誉为“古栈道自然博物馆”。其中江西营有平梁直柱式栈 道遗迹,史称“二十四孔阁”,山崖上有晋代修造栈道作记的摩崖石刻一方, 是目前汉中唯一已知的晋代修凿栈道的石刻。
此外,留坝县江口镇附近,有洪武寺遗址、柘梨园赤崖遗址、梭椤树古城遗址、 江西营“三交城”遗址等,无不显现古栈道风采。
俯望张良庙
汉张留侯词(张良庙)座落于秦岭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汉中101公里,北邻 凤州76公里,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 通较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张良庙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
张良庙
江口镇位于留坝县东北部,距县城68公里,是褒河上游、古栈道中段的一个 经济重镇和商贸集散地,全镇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53个村 民小组、,总人口7,569人,其中农业人口7,085人。
6.陈仓道,北起宝鸡的陈仓,南到汉中勉县。 7.连云道,北从宝鸡凤县,南到汉中的褒城。 8.祁山道,北从甘肃天水,南到汉中。 9.荔枝道,从汉中西乡县出发,翻巴山,到汉中镇巴县,再到四川万源。
褒斜道又称石门道。因褒斜道南口是用人工开凿的一个隧道洞,叫作石门,洞 长16.3米,宽4.2米,高3.45米。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时,淹在水库中。 褒斜道是两汉三国时期长安通往巴蜀的主要道路,多设驿站。
音乐:苏武思乡
褒斜古道,是我国古时穿越秦岭最为著名的千年交通要道,至今仍然发挥着重 要作用。这也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大道,特别是骑车行驶在这条 古道上,感受更爽。真正是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褒斜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沿 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而得名。褒斜道为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主干道路, 全长249公里,为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秦岭古栈道
![秦岭古栈道](https://img.taocdn.com/s3/m/f6ff1cf8b8f67c1cfad6b821.png)
秦岭古栈道顾克美从小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时,就知道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高中学过历史知识后,便清楚早于大运河的历史景观是万里长城,早于万里长城的历史景观是中国古栈道。
从这样形象的比喻可知道,中国古栈道有着重大的历史研究与旅游文化价值。
长城的精神在于“围”和“堵”,以大围墙的姿态拒绝外人进入自己的“家园”,而古栈道的精神却恰恰相反,它象征着延伸、沟通和发展,有了解外面、走出去的内涵。
作为税收工作者,我想说的是,我们更应该研究与关注古栈道上曾经发生过的商业贸易与税收文化。
研究中国的古栈道,陕西秦岭古栈道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蜿蜒在秦岭山里的古栈道,比秦直道还悠久得多,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山区的“高速公路”雏形。
再看看穿越秦岭的几条主要高速公路,我们随处都可以发现秦岭古栈道的遗迹。
毕竟,当年选择修建古栈道的地方,也正是古人认为是交通便捷又容易通过的地方。
现在修建公速公路,自然更会对秦岭古栈道的遗迹进行研究与参照。
有位网友很有兴趣地问我,陕西秦岭古栈道上有没有收费站?有没有车匪路霸?过去的马和骡子要不要交附加税、驴马使用税等,都确实得有历史资料去佐证。
我坚持周六在秦岭里登山已经四年多。
在攀登秦岭过程中,秦岭古栈道遗迹自然会进入我的视野。
我从拍摄图片开始,先在博客中发出不少秦岭古栈道遗迹图片,不少网友发信息询问,那真的秦岭古栈道遗迹吗?我便能够清晰地告诉他们我所拍摄图片的地点与详细情况。
那悬崖上或大或小、或方或圆的石孔,在时光的流失中早已失去了作用,但仍在向后人们诉说着那段曾经的辉煌和鲜为人知的历史,让我们揣度当年那些人与自然、自然与人历史关系。
我经常无声抚摩着古人支撑栈道的那些石孔,我真不敢想象,真的不知道前人是用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在如此险峻的山崖上,开凿出这么多条曲折的小径。
我们这些驴友,走在这条条小径上面,又会有怎样的想法?拍摄图片多了,我又会静下心来,寻找秦岭古栈道遗迹资料,反复阅读秦岭古栈道遗迹资料,专门对此进行分析与研究。
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
![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https://img.taocdn.com/s3/m/c51c36a99e314332396893c9.png)
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一、陈仓道(亦称故道)因道路北段起于陈仓县(今宝鸡市东代家湾),故名。
又因沿故道水(嘉陵江东源)而行,亦称故道。
大约兴起于殷周之际,秦于此道北段置故道县(今风州镇西北)。
陈仓道从益门镇入秦岭,沿清姜河南行,过大散关。
大散关为关中四关之一,位于今宝鸡市西南52里的大散岭上,是关中的西大门。
大散岭也就是今东峪口附近的秦岭分水岭,两山关控斗绝,形势险要,为入川必经之孔道。
今大散岭一带仍有古关隘遗址。
历史上的南北对立时期,控制这条孔道尤为重要。
因为大散关“扼南北交通,北不得此,无以启梁(汉中)益(四川),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
在南北战争中,双方都要争取控制大散关,占据有利地形以制胜对方。
大散关不仅两山夹峙,而且居南北道路的最高处,对南北两侧均有建瓴之势,兵家必争,形势使然。
陈仓道过大散关后经今东河桥、凤州镇、略阳县南入四川或东南经勉县入汉中。
刘邦还定三秦就是走的这条路,故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说。
这条道路经过的河谷比较宽畅,险段比较少,是秦岭诸通道中最易通行的一条,但线路较长,包括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平原的里程在内,其长度达1200里以上。
唐代后期兴起的连云栈道,使陈仓道南段改线,成为官驿大道。
连云栈道从凤州起,折向东南,经今留坝县至武关驿与褒斜道相接。
从唐代后期起,改线后的陈仓道,北段仍出大散关,南段则走汉晋褒斜道。
这条道路综合了陈仓、褒斜两条道路的优点,既缩短了线路,又平坦易行,故成为川陕之间的主要通道。
唐代后期所说的褒斜道,多指改线后的陈仓道。
元明清时代,这条道路是连接川陕和北京通往西南的主要官驿大道。
这条道路虽然线路较长,但平坦易行,历代战争中的激烈战斗场面无不发生在此道上。
二、褒斜道关中地区通往汉中、四川的交通干道之一,因沿斜水、褒水而行,故名。
大约兴起于殷周,作为干道则始于汉。
《史记·河渠书》说,“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这条道路从今岐山县五丈原东侧的斜峪关入秦岭,沿斜水(今石头河)南行,越过老爷岭,向西折入桃川河,越过褒斜二水支流分水岭五里坡,进入褒水支流红岩河,经过太白县虢川塬,折向西南到达江口镇,再沿褒河入汉中。
探秘秦岭四大古栈道:子午道
![探秘秦岭四大古栈道:子午道](https://img.taocdn.com/s3/m/bf8bd6d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0.png)
探秘秦岭四大古栈道:子午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巍巍秦岭,如巨屏般横亘于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之间。
关中,是秦汉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蜀汉中,自古为西南重镇——出于政治军事、商贸文化的需要,两地之间的交通往来频繁,先民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在万仞千峰间的秦岭寻觅出了道路,后经官方不断修缮,逐渐形成了连通南北的秦岭四大古栈道。
哪四条古道?自东向西: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四条古道,与发生在这里的风流往事一起,被刻印在历史长卷中。
今天,就让笔者带您走进秦岭四大古栈道中声名最著的子午道:子午道的北端,起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秦岭终南山子午峪口。
为何叫子午?子为正北,午为正南,子午古道与汉长安城南北中轴线相对,故得名。
它北起秦岭终南山子午峪,南到汉中市西乡县子午镇,全长330公里。
今天的子午道北端,进山有公路,两山间为小溪。
入古道四公里处,金仙观映入眼帘。
金仙观依山而建,道观之上,为一天然巨岩,相传系西汉时期的玄都坛即修建于此,正对汉长安城子午线。
别小看这座道观,历史记载,晚唐时期留学长安的新罗人金可记在此修道,中国道教由此传入韩国,故金仙观被冠以“韩国道教祖庭”。
从金仙观后山一处“通玄”的石门上山,沿山路攀爬20分钟,即可抵达巨岩之巅,相传汉代玄都坛即建于此上。
“玄都”为道教词语,指天界神仙居住之所。
西汉文帝时,在子午谷内随山就势修建了一座祭祀天神的坛,号为玄都坛。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汉代在终南山修建的玄都坛,与几十公里外、渭河以北的齐天祠,共同构成了汉长安城的建筑基线(即子午线),而这也得到了现代科技的认可。
古人是如何完成这样高难度测绘的?我们不得而知。
笔者登坛,此间鲜有游客来访。
静谧间,举目四望,终南群山环绕,确为风水宝地。
#戳下面的10秒钟短视频#感受一下玄都坛的幽奇吧#在这里做瑜伽不错#打开今日头条,查看视频精彩内容访子午道,如拍古人肩:楚汉相争之时,汉高祖退入汉中,即因循子午道;三国时期,魏延曾向诸葛亮献策沿子午道奇袭伐魏,孔明不同意,这成为后人认定诸葛亮“一生谨慎不爱弄险”的佐证,更因此认为他少奇谋,只适合当参谋长,不适合做统筹全局的战略家。
西京古道介绍
![西京古道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eebf6b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b.png)
西京古道介绍第一章:西京古道的背景西京古道,又称秦岭古道,是古代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之间的交通干线,也是中原文化和西北文化的交汇点。
西京古道起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穿越秦岭,经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最终通往西北边疆。
自古以来,这条路线一直是商贾、军队和学者们走向西域的必经之路。
第二章:西京古道的历史意义自古以来,西京古道一直是中原文化和西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从商代开始,中原地区就开始向西域输出商品,而西京古道是这条商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秦汉时期,西京古道成为了连接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干线,大量的商贾和军队通过这条路线运输物资和军备,同时也把中原的文化和技术带到了西域地区,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第三章:西京古道的文化遗产西京古道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秦岭长城、古战场、古烽火台、古驿道等。
而且,古道两旁的山水景观也非常优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西京古道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不仅代表了我国古代交通和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为今天的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四章:西京古道的现状尽管西京古道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古道的地位和意义已经不再像古代那样重要了。
同时,西京古道的存续状态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例如古道两旁的环境破坏和文物失窃等问题。
因此,对于西京古道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西京古道的保护和利用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西京古道的保护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道,国家对古道两旁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和保护,同时也对古道的文化遗产进行了修复和保护。
此外,西京古道也被纳入了国家的旅游景点之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在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古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古道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第六章:结语西京古道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古道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更好地展示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也可以为今天的旅游业提供丰富的资源。
秦岭褒斜古栈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
![秦岭褒斜古栈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https://img.taocdn.com/s3/m/45ce07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3.png)
6.陈仓道,北起宝鸡旳陈仓,南到汉中勉县。 7.连云道,北从宝鸡凤县,南到汉中旳褒城。 8.祁山道,北从甘肃天水,南到汉中。 9.荔枝道,从汉中西乡县出发,翻巴山,到汉中镇巴县,再到四川万源。
褒斜道又称石门道。因褒斜道南口是用人工开凿旳一种隧道洞,叫作石门,洞 长16.3米,宽4.2米,高3.45米。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时,淹在水库中。 褒斜道是两汉三国时期长安通往巴蜀旳主要道路,多设驿站。
石门受到历代文人墨客旳敬佩,李白在游历褒斜道时写下了《游石门》:
龙湫自古龙潭下,潭下弯曲一点油。 一点油石高万仞,万仞绝壁对江流。 江流有声出谷口,谷口春残翠屏收。 翠屏崖上仙为石,石为舞裳几度秋。 秋水为神玉为谷,玉骨龙肌跨龙虬。 龙虬虎豹连狮象,狮象重重千古留。
另外,留坝县江口镇附近,有洪武寺遗址、柘梨园赤崖遗址、梭椤树古城遗址、 江西营“三交城”遗址等,无不显现古栈道风采。
张良庙
江口镇位于留坝县东北部,距县城68公里,是褒河上游、古栈道中段旳一种 经济重镇和商贸集散地,全镇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53个村 民小组、,总人口7,569人,其中农业人口7,085人。
镇区栈道遗址多处,誉为“古栈道自然博物馆”。其中江西营有平梁直柱式栈 道遗址,史称“二十四孔阁”,山崖上有晋代修造栈道作记旳摩崖石刻一方, 是目前汉中唯一已知旳晋代修凿栈道旳石刻。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栈道有:
1.褒斜道,据说是世界上最早旳栈道。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 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不士旳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 2.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全 长 420公里。
秦岭四大古道地图及攻略(图)
![秦岭四大古道地图及攻略(图)](https://img.taocdn.com/s3/m/caf3343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f.png)
秦岭四大古道地图及攻略(图)
古代人们为了越过秦岭,开拓了不少道路,其中主要有嘉陵道(陈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和丹灞道,这五条古道是连接关中到陇蜀的主要通道。
陈仓道(嘉陵道)
首先是嘉陵道,嘉陵道又叫陈仓道,从陈仓(宝鸡)沿扦水(今清姜河)经大散关上行至秦岭主梁,又沿嘉陵江支流下行到凤州(今凤县)经褒城到南郑(汉中)从长安到汉中这条路最长但比较平坦,并且有嘉陵江水运之便,所以直至今日陈仓道交通依然十分频繁。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指的这条古道。
嘉陵道北段
嘉陵道中段
嘉陵道南段
褒斜道
褒斜道是从眉县斜峪关沿石头河上行至嘴头(太白县城),越秦岭分水岭,顺红岩河谷,经白云镇河王家楞,至留坝县江口镇,又沿
着褒河下行经武关驿、马道驿至褒城汉中。
全长380公里。
唐天宝十五年,玄宗李隆基为多安史之乱,逃往四川,便是取褒斜道入蜀。
林间走的秦直道深度解析
![林间走的秦直道深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8653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7.png)
林间走的秦直道深度解析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秦直道作为我国历史上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它是一条连接陕西秦岭山区和关中平原的古道,全长约400多公里,是古代军事、政治和经济交往的重要通道。
秦直道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争相探索。
本文将详细解析林间走的秦直道,主要聚焦于秦直道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秦直道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转变,以及其对自然、文化和经济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将回顾秦直道的历史背景,探寻它在秦汉时期的军事和交通作用。
其次,我们将探讨秦直道的地理特点,解析它在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秦直道的自然景观,包括秦岭山脉的壮丽风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地质遗迹。
最后,我们将探索秦直道的人文景观,包括古代遗址、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领略秦直道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秦直道。
秦直道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有着重要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因此,加强对秦直道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还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更详细地介绍秦直道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并深入探讨林间走的秦直道所展现的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通过这些内容的展开,我们希望能够带领读者领略秦直道的魅力,了解其独特之处,同时也能够引起社会对秦直道保护和开发的关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论述:引言部分将概述秦直道及其重要性,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
第一章节"走进秦直道"将详细介绍秦直道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
其中,历史背景部分将探讨秦直道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地理特点部分将介绍秦直道所穿越的地区的地理环境、地势特点等。
【图文】沿4条古道,10天自驾,纵横深度行走秦岭
![【图文】沿4条古道,10天自驾,纵横深度行走秦岭](https://img.taocdn.com/s3/m/d0aa641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8.png)
【图文】沿4条古道,10天自驾,纵横深度行走秦岭秦岭,东西延绵500多公里,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标志性分界线,融集了我国南方北方的地质、气候等自然奇观。
又因其地处中原进入巴蜀等南方地区的交通要冲,历朝历代在此修筑了众多栈道,要塞、古镇遍布大山深处,历史悠久,人文萃蔚,非常值得深度游览。
去年秋天,我一人一车,用时10天,自驾由西往东,沿褒斜——傥骆——子午——武关四条主要古栈道纵横穿越秦岭。
秦岭古道示图一、汉中——火烧店——紫柏山主要道路:316国道——244国道——武雪路——留张路路程:约120公里自汉中北行,至武关驿,这一段约70公里的244国道,和210省道重合,就是原来的褒斜古道。
在武关驿接继续北行的210省道,还是褒斜古道;接西北的316国道,便是著名的“暗度陈仓”的陈仓古道。
此段路线地处秦岭南麓,一路爬坡北行,沿途山道蜿蜒曲折,秦岭风光渐入佳境。
火烧店火烧店1.火烧店,被称为“秦岭最美小镇”,位于秦岭南麓的留坝县。
从汉中市出来,沿244国道北行约70公里,在武雪路口左转,车行8公里左右即到。
火烧店背靠紫柏山,月亮河、尚溪河穿镇子而过,依山傍水,植被茂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避暑的好地方。
镇子不大,秀气别致,环境清幽,抬头就可望见终日云雾缭绕的紫柏山。
走进镇子,古树繁花、小桥流水、田园农舍散布在山林间,处处显现着灵气。
镇子里有漂亮的民宿,还有“农耕文化体验园”、“稻草人公园”等景点。
2.张良庙。
就在紫柏山下,316国道旁。
张良与萧何、韩信合称“汉初三杰”,是汉朝开国功臣。
汉高帝刘邦即位不久,先后杀了韩信等功臣,张良急流勇退,来到紫柏山退隐修行。
现在的张良庙就是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的庙宇。
张良庙经过历代的重建、修葺,现在的张良庙是明清风格的古建筑。
古庙傍山依水,幽静肃穆,前后各有溪水环抱,周围是苍松紫柏,里面是古朴典雅的大殿、楼亭、楹联、摩崖、石碑等文物,集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
3.紫柏山,秦岭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位于秦岭南麓的留坝县,距汉中约100公里。
从蜀道申遗看秦岭古道文化价值
![从蜀道申遗看秦岭古道文化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d114ec79e31433239689394.png)
从蜀道申遗看秦岭古道文化价值作者:吴松显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第01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四川蜀道概念和申遗相关举措,深入分析了秦岭古道历史文化价值和联合申遗对策,提出了秦岭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对我国古代秦岭古道这一珍贵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关键词】蜀道申遗;秦岭古道;文化价值;联合申遗关于秦岭古道的研究开始较早,成果颇多。
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蜀道,其他路段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但即使是蜀道研究也侧重于蜀道的历史渊源、兴盛及衰败、形制、路线、走向、以及名胜传说和旅游价值等历史方面,而对于蜀道申遗的现实对策性研究则相对较少。
七年以来随着蜀道申遗工作的逐步进行,学者们在总结历代蜀道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涌现出一批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和旅游学等关于蜀道申遗的相关著作。
目前学术界关于蜀道申遗的名称、起点、联合申遗、何种形式申遗还有诸多争论,本文从秦岭古道的文化价值角度出发,对陕西省秦岭古道的文化价值和申遗对策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关于申报秦岭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思考建议。
一、蜀道概念和申遗举措1、蜀道的概念蜀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我国古代一般是指狭义的蜀道,即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
李之勤在《蜀道话古》中指出单从字面上考虑“蜀道”应解释为蜀地的道路或者蜀国的道路,蜀地或蜀国通往四方临近地区的道路。
但从历史演变来看,将蜀道释义为四周的邻近区域,尤其是当时的首都长安通往汉中或者四川的道路更为贴切一些。
[1]王蓬在《中国蜀道》一书中认为,广义上讲通往蜀国的道路,都可以称之为蜀道,但是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载的蜀道却是指长安通往成都的川陕驿道。
[2]王子今也在《中国古代文化交通文化论丛》一书中认为蜀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所有交通蜀地的道路,后者指穿越秦岭巴山联系川陕的道路,并认为长期以来文化史上已将蜀道定义为川陕驿道。
[3]由此可见,学术界对蜀道的定义一般是指狭义的蜀道。
道汇长安 秦岭古道文化地理之旅
![道汇长安 秦岭古道文化地理之旅](https://img.taocdn.com/s3/m/b31819b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e.png)
八十四盘青山驿 华阳黑水惟梁州
壮哉姜维岭 巴岭米仓道
01
“意识”载 体
02
子午新道: 一位学者向 权威与定论 的挑战
03
刘邦的“敦 刻尔克”
04
情幽平河梁
06
幸福荔香道
05
子午道探微
子午石羊关
子午玄都观
“杜南即蚀中”— —“明修栈道,暗
度陈仓”考
1
秦楚大道:备 忘录与数据库
2
文明与部族之 路
秦蜀古道之驿程和驿 站
陕甘川边区之路 金牛道及其传说
南北皆帝事 秋风大散关
峥嵘剑阁关 秦蜀茶马道
天府之国道 杜甫的“蜀道难”
秦汉褒斜古道
南褒北斜:人文和 自然
盛唐褒斜工程
武侯的武关 天下第一驿
改道廻车戍 石门湖色精卫恨
“路可观政”与傥骆 道
从堠镇到厚畛
探索发现:“得意阁” 与“关城子”
美丽的谎言
目录分析
华夏的半壁河山
秦岭古道尽沧桑
萧瑟秋风换人间
1
秦岭古道“正 名”
2
中国古道凿空 术
3
秦岭古道孰为 先
4
秦岭古道与现 代交通
5 有“蜀”无
“楚”的秦岭 古道
栈道时代与碥路时 代
道汇长安:驿道与 国都
秦岭古道“三五之 道”
秦蜀古道:备忘录与 数据库
从蜀道走回来
《周易》与秦惠王的 战略眼光
道汇长安·秦岭古道文化地理 之旅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全唐诗中有关秦岭古道的诗
![全唐诗中有关秦岭古道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2d32fe06580216fc700afdf5.png)
---------------------------------------------------------------最新资料推荐------------------------------------------------------全唐诗中有关秦岭古道的诗秦岭古道全唐诗中检索褒斜道、陈仓道、蓝关道、子午道等相关信息,查找到关于秦岭古道的诗共 56 首。
全唐诗中关于褒斜道的诗共 20 首 1.全唐诗第 008 卷第 023 首赠别唐太师道袭李建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
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
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
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
2.全唐诗第 041 卷第 029 首送梓州高参军还京卢照邻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
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
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
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
3.全唐诗第 086 卷第 028 首再使蜀道张说眇眇葭萌道,苍苍褒斜谷。
烟壑争晦深,云山共重复。
古来风尘子,同眩望乡目。
芸阁有儒生,轺车倦驰逐。
青春客岷岭,白露摇江服。
岁月镇羁孤,山川俄反覆。
1 / 33鱼游恋深水,鸟迁恋乔木。
如何别亲爱,坐去文章国。
蟋蟀鸣户庭,蟏蛸网琴筑。
4.全唐诗第 125 卷第 097 首送崔五太守王维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
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
褒斜谷中不容幰,唯有白云当露冕。
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水头行客饭。
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
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
使君年纪三十馀,少年白皙专城居。
欲持画省郎官笔,回与临邛父老书。
5.全唐诗第126 卷第038 首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6.全唐诗第 198 卷第 003 首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岑参汉中二良将,今昔各一时。
韩信此登坛,尚书复来斯。
手把铜虎符,身总丈人师。
错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传说中的秦岭15条经典穿越线路
![传说中的秦岭15条经典穿越线路](https://img.taocdn.com/s3/m/1d6dd31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0.png)
传说中的秦岭15条经典穿越线路秦岭西起甘肃,东到河南,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至二三百公里。
秦岭主体处于陕西,有太白山(海拔3767米)、鳌山(海拔3476米)、首阳山(海拔2720米)、终南山(海拔2604米)、草链岭(海拔2646米)等高峰。
山体横亘,成为季风屏障,气候界线,黄河长江分水岭。
秦岭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将动物区系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植物学家眼里,所谓“太白山上无闲草”也;在驴友眼里,美丽的秦岭就是天堂。
她既不像西藏新疆四川等雪山线路花费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又不像一些沿海地区无山可爬。
这儿既可自虐,也可休闲,许多路线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拔高剧烈,常常几里就拔高上千米,难度和强度远比一些初级雪山大的多,因而也深具挑战性。
经过几年驴友们的探索,一次次的穿越,秦岭里的许多徒步路线慢慢成为经典。
从网上搜到驴友的总结和评比,得出了15条经典徒步穿越线路。
这些线路中,有的羚牛队已挑战成功,有的已做初步尝试,有的已纳入计划,有的看来还只能等待时机。
以下就是这些线路情况:一、太白山穿越(有三条线路可选择)路线一:都督门-铁甲树南南穿越(厚昣子——老县城——都督门——老子庙——跑马梁——大爷海——拔仙台——南天门——铁甲树——厚昣子)一路可体验石海大梁、林海、云海和高山湖泊的景色,拔高强度大,一般徒步需3天时间。
难度:3级;强度: 3级半;冒险指数:2级半(仅跑马梁一段无明显路,其余较明显);风景指数:4级;原始指数:3级;海拔高度:最高3767,大部分时间3000米以上。
路线二:都督门-鹦哥或营头(厚昣子——老县城——都督门——老子庙——跑马梁——大爷海——大文公——放羊寺——明星寺——平安寺——鹦哥或营头)太白穿越最经典线路。
秦岭所有壮丽景色均可一览无遗,也是最艰苦的穿越线路,一般徒步需4天。
难度:4级;强度:4级半;冒险指数:3级(除跑马梁外路线较明);风景指数:5级;原始指数:3级。
翻越秦岭山的六条古道
![翻越秦岭山的六条古道](https://img.taocdn.com/s3/m/68c4d66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6.png)
翻越秦岭山的六条古道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长江黄河流域分水岭,自古以来当地人们就在秦岭的峪中劈山填石、架设栈道,从而开辟了许多条翻越秦岭的古道。
长安附近比较有名的6条古道从西向东依次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和武关道。
1、陈仓道陈仓道,以道路北端入山处为秦汉时陈仓县而得名;因秦岭北侧有散关扼控,又名散关道;此道开辟于先秦时期,秦末汉初已成为沟通关中与巴蜀的惯行路线,刘项相争时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由此道北伐关中。
唐代辟为驿道,逐渐替代其他栈道,成为长安通往巴蜀的主要驿道。
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长安循陇关道西行,至凤翔折南至陈仓(今宝鸡东),西南行入秦岭至玉女潭,穿越散关翻越黄牛岭至黄花川,沿故道水行至凤县,入故道川,经马岭寨、两当县、固镇、河池县、长举县至兴州治所顺政县(今略阳县),复东南行经兴城关、分水岭后渡沮水至西县(今勉县西),折西南经百牢关至金牛县(今宁强县金牛镇),再沿金牛道入蜀或经褒城至汉中。
2褒斜道褒斜道系古代长安穿越秦岭通达陕南、四川的又一驿道。
因沿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北入口在眉县斜谷,南出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
此道历史最为悠远,是秦汉时期咸阳、长安通往陕南、四川的主要驿路。
《史记》称关中南往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
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古长安经户县折西过周至、眉县,由斜谷口入秦岭,沿斜水东侧南行,经鹦鹉嘴、下寺湾,越老爷岭入桃川谷,西过灵丹庙、杜家坪,登五里坡,进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红岩河上游(今太白县城所在地嘴头镇),再折向西南行,经两河口、关山街、古迹街、西江口镇、孔雀台、马道镇、褒姒铺,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谷口,经褒城到达汉中。
当年李白来往于秦蜀,走的就是这条险要栈道,所以他写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绝唱。
褒斜栈道到褒谷口时被迫停工,此时是东汉永平年间。
汉明帝闻讯后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商议,随后下诏采用“火焚水激”的物理方法在这里开凿一条长15米,高宽约4米的穿山隧洞,称为石门,这是世界交通史上第一座人车并行的通车隧道。
说说秦岭六条古道,兼谈诸葛亮魏延之争
![说说秦岭六条古道,兼谈诸葛亮魏延之争](https://img.taocdn.com/s3/m/f6de907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b.png)
说说秦岭六条古道,兼谈诸葛亮魏延之争秦岭六条通道八条蜀道秦岭、淮河,是中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秦岭,西起甘肃,东到河南,绵延一千六百公里。
秦岭陕西段,高大险峻,南北数百里,在历史上,秦岭陕西段,自西向东,共有六条通道,其地势崎岖险要,路途艰难。
这秦岭六道分别是——陈仓道,又名故道,从勉县到宝鸡,开辟于先秦时期,因宝鸡古称陈仓而得名,途径留坝。
当年名将韩信从此道自汉中杀进关中,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刘邦出奇制胜,击败项羽,建立了汉帝国。
汉族,得名于汉帝国;汉帝国,得名于汉王国;汉王国,得名于都城汉中;汉中,得名于汉水。
唐代,“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西逃,先是跑到兴平,杨贵妃被杀,然后唐玄宗一路向西,跑到宝鸡,走陈仓道,南下四川。
现在的宝成铁路,其秦岭段,大致沿陈仓道附近。
较早的宝鸡到汉中的公路,也是沿陈仓道附近。
褒斜道,从汉中到眉县,开辟于东汉,因沿着汉水支流褒水、渭水支流斜水而行,南出口在汉中褒谷、北出口在眉县斜谷,故此得名褒斜道。
李白走过此道,发出:“蜀道难”的惊叹。
现在的青海到福建的316国道,其秦岭段,大致沿褒斜道附近。
骆谷道,从洋县到周至,开辟于东汉末年,因北出口为骆峪口而得名,这是秦岭六道中,唐人走得比较多的一段。
唐“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之后的不少唐帝君臣,只要关中有事往汉中四川跑,都走的是骆谷道。
骆谷道相对较近,可以较快达到汉中四川,不过其路途也最为险峻。
当然,在现代技术下,这都不叫事儿,近,才是最主要的,现在,北京到昆明的著名的108国道,以及京昆高速,其秦岭段,都是大致沿骆谷道,途径佛坪。
京昆高速的秦岭段,就是西安-汉中高速。
还有,西安-成都高铁,其秦岭段,也大致沿着骆谷道附近。
子午道,从西乡到西安,开辟于秦代,因北出口是长安县的子午谷而得名。
秦末,项羽将偏僻的汉王国封给刘邦,刘邦被迫从此道去了汉中,为了迷惑项羽,边走边烧栈道,表示将安守汉中,不回关中了。
刘邦后来打回关中,明里慢悠悠地修复子午道的栈道,暗里却从陈仓道出兵,突然出现在关中,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沿商於古道穿越秦岭
![沿商於古道穿越秦岭](https://img.taocdn.com/s3/m/78a5cb1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6.png)
沿商於古道穿越秦岭
沿商古道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商道和人文交流通道,由于其起点是沿海的南京,终点是宝鸡,因此被称为“沿商古道”。
它全长约190公里,横跨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等省份,穿越大别山、秦岭等山脉,向西北穿越黄河进入关中平原,向北进入内蒙草原地带,古时被誉为“天下第一高速”。
在古代,沿商古道是贯穿南北的重要交通线,是劳动、军事、文化、商业等交流的血脉。
它起点南京,途经扬州、徐州、蚌埠、武汉、宜昌、襄阳、汉中等地,最终抵达宝鸡。
经沿商古道,人们在沿途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融合。
史书记载,易国(商纣王的弟弟)据说曾带领一群商人从王宫的东门门禁外,顺潮而下,逾过淮河,抵达徐州,成为沿商古道开拓第一人。
秦岭段是沿商古道的最重要之一,这里山高路窄,地形险峻,沿途景色壮美。
在古代,沿此道拉货的人们经常要面临贫瘠的峡谷和悬崖峭壁,并且还有贼寇的骚扰。
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改进,这条路逐渐成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商道,并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人际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岭古道
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长江黄河流域分水岭的秦岭,是横亘在关中盆地与商州盆地、安康盆地、汉中盆地之间的大山,自古以来当地人们因各种往来目的,就在秦岭的峪中劈山填石、架设栈道,从而开辟了许多条翻越秦岭的古道。
长安附近比较有名的6条古道是:
蓝武道:从蓝田县的辋峪东侧翻山进入蓝峪河谷,沿河谷上行穿越秦岭到达商州,在商州盆地的丹凤县就可以接上丹江水路,可进入河南和湖北境内。
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代诗人李逢吉的诗句“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
”中的蓝关和武关就是在蓝武道上;
库谷道:从长安区的库峪、大峪、小峪进入都可以,沿河谷上行穿越秦岭到达柞水县,进而沿乾佑河谷南行到达安康盆地;
子午道:从长安区的子午峪进入再翻越到沣峪,沿河谷上行穿越秦岭到石泉县,向东可进入安康盆地,向西可进入汉中盆地。
唐代诗人杨凝的《送客入蜀》中有诗句“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
”,李白的《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中也有诗句“早行子午关,却登山路远。
拂琴听霜猿,灭烛乃星饭。
”,说的都是这里;
傥骆道:从周至县的西骆峪进入,从厚畛子镇穿越秦岭到达洋县华阳古镇,再向南可以进入汉中盆地;
褒斜道:从眉县的斜峪进入,沿石头河谷上行穿越秦岭到达太白县,再向南沿褒河河谷就可以到达汉中盆地。
唐诗中反映褒斜道的有,岑参的诗句“巴汉空水流,褒斜惟鸟飞。
”、杜甫的诗句“长云湿褒斜,汉水饶巨石。
”、白居易的诗句“途穷平路险,举足剧褒斜。
”等等;
陈仓道:从宝鸡市区向南,沿清江河上行,过大散关穿越秦岭,沿嘉陵江河谷下行,可一直到达广远市,进入四川盆地。
在唐诗中可以看出,从唐长安城向东南、正南和西南三个方向上的蓝武道、子午道和褒斜道应该是那个年代的官道,我们也可以叫做唐朝的国道,而且这国道一用就是一千多年。
上世纪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陆续修通了一些穿越秦岭的国道和省道,西安附近穿越秦岭的国道有:
312国道:从蓝田县蓝峪进入,基本沿着蓝武古道翻越秦岭到达商州,向东南方向通往河南、湖北地区;
210国道:从长安区沣峪进入,基本沿着子午古道翻越秦岭到达安康地区,向南方向可以通往重庆地区;
108国道:从周至的黑峪进入,沿着黑河河谷上行穿越秦岭到达汉中地区,向西南方向可以通往四川地区。
进入21世纪后,近年陕西省陆续修通了穿越秦岭的三条高速公路:
沪陕高速(西安至商州段):从蓝天县的辋峪进入,穿越秦岭沟通关中盆地与商州盆地;
包茂高速(西安至安康段):从长安区的石砭峪进入,穿越秦岭沟通关中盆地与安康盆地,其终南山隧道全长 18公里,为亚洲第一长隧道;
京昆高速(西安至汉中段):从户县的涝峪进入,穿越秦岭沟通关中盆地与汉中盆地。
今天我们驾车沿高速公路可以2个小时到达商州市,3个小时到达安康市,3个小时到达汉中市,当想到古人徒步翻越秦岭的艰辛,现在天堑变通途,不由称赞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如今,走在秦岭古道上的不再是偷袭的士兵、逃难的百姓、贩运的商人、通邮的信使,而是健身强体、亲近自然的旅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