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历史解释-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三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共36张PPT)

历史解释-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三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共36张PPT)

年 29.“革命”一次出现的频率增加
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全 30.毛泽东认为中俄资产阶级有区别 解释毛泽东如此说的意图
国 31.一五期间, 俄文图书借阅量上升
解释原因
卷 32.陪审法庭审查政治上的所有问题
解释原因
33.拉丁美洲的落后
解释原因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重要考查途径,是 高中历史教学和高三历史备考的核心概念。
过去
现在
将来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 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E.H.卡尔《历史是什么》
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 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பைடு நூலகம்实与解释
什么是历史事实?
什么是历史解释?
• 北伐战争 • 贞观之治 •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 1915年,陈独秀掀起新文化运动。
史料本身具有某种不明确性
对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的不同解读
一般认为此陶缸应该是氏族首领的葬具。白鹳应是首领本人所 属氏族的图腾,鱼则是敌对氏族的图腾。石斧是权力的标志,是首 领所用实物的写真。首领生前曾经率领白鹳氏族同鱼氏族进行了殊 死的战斗,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们将这些事迹寓于图画当中, 记录在首领本人的瓮棺上,通过图腾形象与御用武器的顶级组合来 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以纪念首领的英雄业绩。
课标要求分解(P7)
(1)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 (2)历史叙述包含史实和解释两部分,学会区分历史叙述 中的史实与解释。 (3)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能够分辨不同的历 史解释 (4)能够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5)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 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客观地解释历史) (5)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运用历 史解释认识现实问题)

唯物史观 学生版

唯物史观 学生版

认识历史必须超越对局部社会时空的理解,既要 从个别的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获得历史认识,又要超 越具体和个别,用联系的视角整体认识历史。没有 对局部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没有对整体的理 解,局部就无法认识。
以整体观把握历史,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历 史发展的不同时间进程中探究历史规律,以规律性 认识整体性;二是从具体的、局部的、分散的历史 中发现历史的关联性,以关联性认识整体性。——
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 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亚细亚生产方式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没有土地私有制; 2.全国分成许多孤立的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农村公社; 3.中央集权政府的存在; 4.长期停滞,没有内在发展的动力。
历史主义方法的要求
李剑鸣先生说, “理解过去世界 的最大困难,在 于今人没有在那 个世界生活的直 接经验,不免会 根据自己的经验 和见识来揣度, 而揣度又很容易 沦为臆测,造成 误解乃至歪曲。”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物质生 活条件不同,阶级状况、思想 意识、社会制度不同,历史的 任务和课题也不同。所以分析 任何社会历史问题,都要从具 体的历史环境出发考察问题,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 移,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 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 要求前人。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1890年
(2017·全国Ⅰ卷·27题)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 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 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 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高中核心素养系列——唯物史观 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高中核心素养系列——唯物史观 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原理释疑
河流污染 (社会存在)
河流保护 (社会意识)
河道清淤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反作用。
感受真题
(2017·全国Ⅲ卷·24)下图是西周与战 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 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
的主要因素是( A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唯物史观
理论保证
唯物史观
课标阐述
P4: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 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 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 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 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必须以科学的历 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唯物史观使历史 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 面、客观的认识。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部分 国家迅速实现机械化与战后 欧洲的联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反映了生产关系反作用于 生产力的原理。
再举一个朴素的例子: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原理释疑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 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的总和。
生产力极其低下 (石器文明)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青铜文明)
生产力巨大进步 (铁犁牛耕)
生产关系 群居氏族对立 奴隶主——奴隶 地主——农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感受真题
(2020·全国乙卷·34)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 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 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 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

【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新儒学
讨论神学问题 为现实政治服务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 思想 官方化,成为封建正
统思想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多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学、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 君权以神权色彩。 3. 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 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 “仁政”思想。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辩证地看待董仲舒的新儒学 (1)“大一统”:一方面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 另一方面,大一统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 需要。所以要摒弃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扼杀 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 的争鸣。 (3)“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纯属唯心主义,但它要求统治 者爱护百姓,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董仲舒新儒学得到全面肯定的原因及影响 (1)得到全面肯定的原因 ①社会根源: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但内有 王国问题外有匈奴入侵,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 中央集权,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 ②理论创新: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改造后,宣扬“大一统”, 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非常有利,因而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史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有何特点? (2)在史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其实质是什么? (3)在史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思想?有何作用? (4)依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为人处世的道德问题上, 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有何意义?

史料实证-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三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共38张PPT)

史料实证-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三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共38张PPT)

41 民族主义
42 中西对比 45 80年代工资改革 46 开罗会议 47 评价季札
2017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情况
专题 必修一 必修一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二
通史分期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专题复习
1、史料实证的概念 2、史料的分类与辨析 3、史料的运用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史料是什么?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
史学就是史料学。
——傅斯年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 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梁启超
史料的概念: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 主要来源有实物的(如古迹、文物、地下发 现的遗物等)、文字的(如各种著作、文献、 铭刻等)和口传的(如传说、访问、民歌 等)——《中国历史大辞典》
地位: 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 心谨慎;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 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 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 百人,已自行处死”。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南京大屠杀”确 有其事的 ( )
设问关键词 说明 据此可知 认定 反映 举措 因素 贯彻 主旨 反映 可知 表明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 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 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高考复习史观讲座PPT教学课件

高考复习史观讲座PPT教学课件

活领域的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包括物质生产、生活,流通和交通等。政治文
明指人类在政治生活领域里的文明,从专制到
民主,包括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组织和
政治行为等。精神文明指人类在思想领域里的
演进,从愚昧迷信到科学化理性化,包括科技、
20思20/12想/11 、学术、文学艺术和宗教等。
2
世界史: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20清20晰/12,/1合1 乎逻辑
6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08上海)16.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 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 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 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 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政治文明: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古罗马法→近代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
物质文明: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历程
精神文明: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近代西方思 想启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2020/12/11
3
中国史:
政治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近代民主政治的尝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现 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三大民主政治制 度)
业的曲折发展( 1895—1919年)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 经济近代化在甲午 战后到一战期间有 了长足的发展,但 没有走上独立发展 的道路
19世纪中期资
本主义世界 市场初步形 成,中国被 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 中国经济近 代化的艰难 起步 19世纪末20世
纪初,资本 主义世界市 场最终形成 ;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9
问题:(8分)
(1)这些“不同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哪些区域?(3分)

高考历史复习: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课件】

【解析】据材料“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 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C项;材料“称为‘皮币’”,而且有定价的,说明不是货币,排除 A项; 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B项;材料“‘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说明地 方仍旧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应该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D项。
进工作方法意在
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
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A.
(2021·全国乙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0.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
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
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
据表2可知 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A.
(2021·全国乙卷)
35.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 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 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 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理论: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25.[2019·全国卷Ⅱ]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
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
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2.7 启蒙运动

《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2.7 启蒙运动

人民主权 ” “___________
(3)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财产的私有 是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扩展
康德 。 (1)代表人物:德意志著名哲学家______ 纯粹理性批判 》 (2)代表作品: 《_____________ 。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名师指津] 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的原因 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 而不是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英国, 这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而在思想 上的反映,是法国社会矛盾特别尖锐的产物。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图解历史] 理性主义的内涵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思想家 代表作 主要观点 天主教会 (1)抨击__________ 评价
(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 《哲学通 君主立宪制 _____________ 法国启蒙运 伏尔泰 信》 《路易 (3)提倡“天赋人权 ________”, 认为 动的领袖 十四时代》 人生而自由平等 (4)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 奠定了资产 阶级有关国 论基础
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特别提醒]
启蒙运动强调的“理性”并不是对文艺复兴时期
“人性”的否定,而是发展。“理性”是指人的思考和判断, 仍然是强调人,只是把人的自然欲求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概念阐释] 启蒙运动 启蒙(enlighten)的法文原意是明亮、照耀,启蒙运动的含义是 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 与希望。启蒙先驱们提倡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 切事物, 只敬畏真实, 尊重科学, 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 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 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页
原 社会意识: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理 释 疑
河流污染 (社会存
在)
河流保护 (社会意
识)
河道清淤 (社会存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劳动资料)三部分。
公有制 vs 私有制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奴隶主-奴隶 vs
学术下移、百家争鸣
地主-农民
奴隶主获得vs自给自足
士阶层崛起
生产力提高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或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
现六代化大(近史代观化分)史别观反: 映史的,包是括人政类治社、会经济的、某思个想侧、面生的活等特。殊规律, 文是明史对多观唯元: 物史人采史观类猎观历文的这史明地一是、位人农基并类业本不文文规平明明律发、等的展工。丰的业唯历文富物史明和史。;深观有横化多是向;种基看划础,分包,,括其比:他如物:史质纵观文向明看、,政包治括文:
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总是不断进步发展的,要 以进步的眼光审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从野蛮到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分散到整体)
原 过程中可能有曲折和反复 理 法国共和制政体形成的曲折历程 释 疑
常见的七大史观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
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阻碍社会前进。

高考历史选择题考前攻略-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共19张PPT)

高考历史选择题考前攻略-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共19张PPT)
注意辨别选项本身是否正确,不要印象流 注意选项是否吻合材料信息 选项成立的时空与材料的时空是否吻合 注意开始、出现、成为等词是时空错位高发信号
(2013.全国II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 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 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添枝加叶
①确定所给材料的主题 就是要能弄明白材料讲的是 什么问题,如果选项与所给
样 确
②依据材料排除选项。
材料选择题,材料是第一位的,与材料观点不符 的,就不能选,哪怕材料的观点与课本不符。
材料的主题不符,千万不能 选。 ②注意设问的角度 选择题往往问材料反映了什 么、实质是什么、原因是什 么等等,显然不同的问法, 答案就不同,不符合设问角
——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上述材料主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你是根据什么做出的判断?
答案: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的弊端” 。 根据是材料第一句和引文的出处。
二、如何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
(1)确定图片的时代背 景。从材料的蛛丝马迹
(2)领会图片的主旨。 不管是拍摄的照片还
高考历史选择题考前攻略
1、高考选择题如何给我们挖 坑儿 2、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思路 3、如何提取选择题材料信息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选择题如何给我们挖坑
1、夸大其词 2、以偏概全 3、答非所问 4、似是而非 5、添枝加叶 6、时空错位
注意选项表述的准确性(程度、数量是否准确) 注意对材料信息概括是否完整 选项与设问是否吻合,注意辨析概念,变化题
三析:回归教材,科学分析史料。(不是每一道题都需要)
【例】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 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 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 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 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 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 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 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历史 1.1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历史资料与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2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历史 1.1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历史资料与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2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阿奎那的“君权神圣”1.教权与王权的比较社会生活的最终目的将不仅是德风广播,而且还要通过有德行的生活达到享受上帝的快乐的目的。

的确,如果依靠人类的天然德行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的话,则指导人们走向这个目的,结果将成为君主的职责。

然而我们相信,君主的职责是掌握世俗事务中的最高权力。

政治按照它服务的目的的重要性而属于一个更高的等级。

……享受上帝的快乐这一目的,并不是单靠人类的德行就能达到的,而是要依靠神的恩赐,像使徒保罗①所告诉我们的那样(《罗马人书》②,第六章,第二十节):“唯有神的恩赐才是永生”。

因此,只有神的统治而不是人类的政权才能导使我们达到这个目的。

这样的统治只能属于既是人又是神的君主,即属于耶稣基督、我们的主,他在使人们成为圣子时,已使他们享受天国的荣光。

这就是交托给他的政权:一种必然永远不会终止的统治权,并且他由于这种权力才在《圣经》③中不仅被称为神父而且也被称为君王;像《耶利米书》④所说的(第二十三章,第五节):“君王必掌权,行事有智慧。

”君王的神父身分就是从基督产生的,而且,所有基督的信徒既然是基督教徒,就成为神父和君王。

这个王国的职务不是交托给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而是交托给神父,以便使世俗的事务仍旧和神的事务有所不同:并且,特别是,这个职务是委托给祭司长、彼得⑤的继承者和教皇、罗马教皇的;基督教世界的一切君王都应当受他的支配,像受耶稣基督本人的支配一样。

因为,那些关心人生次要目的的人们,必须服从他这个关心最高目的的人,并受他的命令指挥。

──〔意大利〕阿奎那著《阿奎那政治著作选》【解读】《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的中文本译自拉丁文、英文对照本,原书由A. P. D’Entrèves编辑并撰写序言,正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政治论文”收录了《论君主政治》第一篇和《论对犹太人的统治》,前者涉及政治制度的必要性、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君主政体的真正目的、君主的职责、教权和王权的比较等内容,后者是一封“致布拉班女公爵”的书信,集中讨论了涉及如何统治犹太人的八个问题;“第二部分哲学著作选辑”辑录了《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等著述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涵着极为丰富的政治思想。

山西省康杰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康杰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康杰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

……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开工后)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

……乃延(请)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

……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

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耗损殆尽。

对于丝厂发展,折射出的史实本质是A.技术人员主要依赖外国B.产品销售不十分的顺畅C.因官督商办而走向衰败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2.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

”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的是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C.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D.改良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3.“尚书六官,各有所职,倘无折中,则恐互相推避,……故总摄以宰相。

宰相亦虑有未周,见有所偏,乃先之以中舍之杂判……又继之以给事之驳正。

”材料描述的是A.三公九卿制B.内外朝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4.中国近代史上某政府发表宣言:“中国八十余年间,备受不平等条约之束缚。

【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因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 况和思想感情。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两部分,是贵族宴 饮时演唱的乐歌,主要反映贵族阶层的生活和感情。颂是贵族 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主要歌颂祖先和当权者的功德。 (2)正确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 《离骚》虽然是一部浪 漫主义文学作品,但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未来充满向往,体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①指: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②指: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的杜 甫被后人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③指: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 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栏目 导引
赋为主。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成就 时期 初唐 代表人物 风格特点 历史地位
陈子昂 王勃、_______ 高适 ____、岑参
孟浩然、王维 边塞诗
山水诗 _______ 浪漫主义 _________
现实主义 誉为“诗仙” 誉为“诗圣”
盛唐
李白 杜甫
诗史 ” “_____
讽喻诗
中唐
白居易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市民数量 不断增加。 (1)背景:商业发展,城市繁荣,_________
(2)演变
唐 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 ①___
②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长短不齐 (3)特点:句子________ ,便于抒发感情,能够歌唱。 豪放派 (4)代表: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______的苏轼、辛弃疾。

【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1.3 宋明理学

【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1.3 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达到了儒学思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 (2)它提出的范畴、命题以及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4)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联系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 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①指: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 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就不存在。 ◆②指: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③指:世间万物都源于一个“理”,即天理。 ◆④指:深刻探究、穷尽。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在对“理”的认识上,史料一、二有何共同点? (2)据史料三,分析在伦理观上,朱熹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 何在?有何积极性? (3)据史料四, 分析在认识论上, 二程、 朱熹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有何进步作用?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本体 论 不同 点 体验 方法 哲学 范畴 “理”是世 界本原, 理在 心外 格物致知 客观唯心主 义 陆王心学 “心即理也”,理在心 中
反省内心、致良知
主观唯心主义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程朱理学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提示:(1)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 (2)主张:“三纲五常”即为天理。 目的: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积极性: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 的性格。 (3)主张:“格物致知”。 作用:对于探究科学知识和规律,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地认知 规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1.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1.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仁义”和“王 荀子 “____
道”,以德服人
人民群众 ____________
的力量巨大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影响 (1)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
道 ”。 ①世界观:世界万物的本原是“____
②政治主张: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提倡清静无为、 知足寡欲, 无为而治 ”。 主张“___________
运动 ,有无、难 ③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______
易等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2)庄子
相对 的。 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______
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 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儒学创立:孔子
仁 ”,即爱人;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 (1)思想核心:“___
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政治主张
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 ①统治者要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轻巧识记] 1. “一、二、三、四”巧记“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图示法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主题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史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为政》 不①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尽心下》

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doc

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doc

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12.国庆六十周年献礼上,成龙演唱的《国家》有句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反映了家国观念已刻在中国人的脑海。

下列描述没有涉及家国文化的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修身治家平天下”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13.形成战国七雄争霸局面的重大事件是()A.三家分晋、田氏代齐B.桂陵之战、马陵之战C.吴越之争、晋楚之争D.吴越改革、商鞅变法14.冯友兰的《新事论》中:自汉以后,中国人所见者,只有一种文化,对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理论,不感兴趣,……及至清末,中国人又看见许多不同的文化,因此对于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理论,又发生兴趣。

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A.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B.中国人对文化产生了研究的兴趣C.中国文化失去了活力D.中国人的思想由僵化到开放15.下列疆域先后归属中原中央王朝统治的顺序为()①黑龙江流域②天山南北③云贵高原④西藏地区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16.1842年魏源编竣并刊行了《海国图志》。

据档案记载,1853年,武英殿修书处奉旨将此书修缮贴锦进呈,但咸丰末有细读,读后有何感受,今人亦无从得知。

1851年《海国图志》传往日本,两三年内,日本刊印的各种选本有二十多种。

这一现象()A.成为中国在现代化方面被耽搁二十年的诠释B.导致十九后半期中日国势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C.激发日本有识之士推动社会变革D.是中国重视文化编撰整理和传播的重要成就17.有学者编撰《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下列哪一事件不宜作为此书的独立章节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18. 199月,一位中国学者撰文指出:中国固有文明虽然不能直接应用于未来世界,然而中国文明也颇有足以证明西洋文明之错误,为未来中国固有文明之指导者。

一些中国人发现“西洋文明之错误”是缘于A.辛亥革命无以救治中国B.一战和巴黎和会的国际矛盾C.对五四运动的恐惧D.中国共产党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纲领19. 1922年,陈独秀写成《对于现代中国政治问题之我见》中说:中国经济包括三个部分,内地乡村的家庭农业,各城市的手工业,沿海沿江近代资本主义式的工商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空观念”阐释》,《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5 期,第41页。
整体关联意识










经 济
经济: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 政治:历史发展的关键 文化: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社会:历史发展的内部环境。
国际:历史发展的外部环境,往往 提供的是借鉴或挑战。 地理:历史发展的自然环境。
个人: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 者。
唯物史观
1、概念含义 2、培养目标分解 3、高考观察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概念含义
概念界定: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 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 论。 内涵阐释: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 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 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成为 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 观的认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标准(2017年版》
科学史观只有一个,那就是 唯物史观。所谓的其它史观只 是提供了认识问题的角度
马克思、恩格斯绝没有提供某种抽象 的社会学公式,他们提供的乃是经验 研究的结果,而且这种经验研究随着 研究范围的扩展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恩格斯曾郑重指出:“如果不把唯物 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 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 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 对立物”。 ——吴英:纠正关于唯物史观
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


(一)整体观点及纵横分析法

(二)历史观点及历史主义方法 (时空观念)

(三)实践观点及实践标准方法
的 主
(四)生产观点及生产力标准方法

(五)群众观点及人民利益标准方法

(六)阶级观点及阶级分析方法

(一)整体观点及纵横分析法
以整体观把握历史,表现为两个方 面:一是从历史发展的不同时间进程 中探究历史规律,以规律性认识整体 性;二是从具体的、局部的、分散的 历史中发现历史的关联性,以关联性 认识整体性。——马维林:《我们赖以认识历史的
我们所看到的全球化。世界历史 有一个重要的要义,那就是在世 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文明从 多元无关的点状文明逐渐发展到
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多元相关的地域文明,最后发展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 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
如此。”
文明。——李惠军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 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 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 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 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 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充满活力的重要动力 之一,也是历史学成为人类智慧宝库中之常 青树的奥秘所在。——史平
历史课程对“唯物史观” 的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 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 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 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 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 想。——2017年历史课标
考核要求水平划分
学水 科平 素等 养级
学科表现
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
水 平1
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
法,理解唯物史观是
水 科学的历史观。
平2

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
物 史
水 平3
于历史学习、探究中,

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
水 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 平4 想。
唯物史观与其他史观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和考纲宗旨的变 化,强化唯物史观。坚持以唯 物史观为指导,就是在唯物史 观的宏观指导下,将文明史观、 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作为 唯物史观的二级子目,将它们 看成是唯物史观下看问题的多 重视角。
他(米海洛夫斯基)一定 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 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 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 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 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 这条道路。……但是我要请 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 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 过多的侮辱。 ——马克思《给
<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1877年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从纵向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 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它 们构成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不是所有民族、 国家的历史都完整地经历了这五个阶段,但是这个发展总 趋势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意义。——[2017版课程标准]
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 从横向看,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1848 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从整个的空间分布和人类文明的
产党宣言》中曾指出:“资产阶级, 联系来看,它最初的是点状文明,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 后来发展到区域文明以至于今天
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 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互相
图:影响历史演变的因素示意图
(二)历史观点及历史主义方法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 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 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 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马克思
“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都必须把问题提到一定 的历史范围之内,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 求。”——《列宁全集》第20卷401页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 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 供了新的东西。”——列宁
启蒙运动以来广泛传播的线性进步观,塑 造了另外一种形态的历史决定论:人类历史 注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后续的阶段必然胜 过前一阶段;而且,这种直线式的进步将始 终伴随人类历史,直到进入某种完美的状态。 这种观念对于鼓舞人类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 固然有它的价值,但用来解释历史,却难免 将复杂的历史运动简单化。人类历史并不是 一个朝着某个先定的高级目标不断迈进的必 然过程,而是充满了曲折、反复、失败和倒 退;人类在某一方面取得的进步,往往是在 其他方面付出沉重代价的结果。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 联书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