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 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第十单元课题一常见的酸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第十单元课题一常见的酸优秀教学案例
二理解酸的定义,掌握酸的通性,能够准确描述酸的特点。
2.掌握常见酸的化学式,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运用化学式进行分析和判断。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酸相关的生活问题,提高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酸的性质和特点,如:小组讨论不同酸的化学式与性质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实验,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和观察,如:小组合作进行酸与金属反应的实验。
3.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如:小组成员互相分享对酸的理解和认识。
(四)反思与评价
结合教材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酸的定义、酸的通性、常见酸的化学式与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发现酸的共性与特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发现酸的通性;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不同酸的性质及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酸的微观结构等。此外,我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了一些与酸相关的实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酸的共性与特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酸的微观结构,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酸的概念。
4.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人教版初中化学常见的酸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常见的酸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常见的酸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常见的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等;
2. 了解酸的性质和应用;
3. 掌握酸的一般性质,包括呈酸性、与金属生成氢气等;
4. 能够正确区分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见酸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酸与金属生成氢气的反应机理。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玻璃棒等;
2. 实验药品:稀盐酸、稀硫酸、锌粒等;
3.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酸的分子结构和应用场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酸的概念和常见的酸的名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酸的基本性质(10分钟)
1. 酸的定义:酸是一类常见的化合物,能在水中产生质子(H+)的物质;
2. 酸性:探讨酸的呈酸性的特征,如酸液的酸味、酸液的导电性等;
3. 与金属反应:介绍酸与金属生成氢气的反应机理。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1. 实验一:硫酸与锌的反应;
2. 实验二:盐酸与铁的反应;
3. 实验三:硝酸与镁的反应。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不同酸与金属的反应特点和产生的气体。

五、应用拓展(10分钟)
分组讨论不同酸的应用领域和方法,展示不同酸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鼓励学生深入学习酸的更多性质和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常见的酸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
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9篇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9篇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9篇【设计理念】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复习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

讨论归纳等【复习流程】一、酸和碱的概念1.酸常见酸的化学式:2.碱常见能溶于水的碱的化学式:二、酸和碱的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状态气味密度打开瓶口的现象naohca(oh)2俗名颜色。

状态溶解性露置在空气中的现象三、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稀盐酸稀硫酸酸的化学性质指示剂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zn+hcl-fe+h2so4-金属氧化物fe2o3+hcl-cuo+h2so4-碱fe(oh)3+hcl-cu(oh)2+h2so4-盐agno3+hcl-bacl2+h2so4-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碱的化学性质指示剂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氧化物co2+naohso2+naohco2+ca(oh)2—酸naoh+hclca(oh)2+hcl—盐cuso4+naohna2co3+ca(oh)2例题: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能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四、ph应用1.溶液酸碱度测定方法在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__________或________将被测液滴到_______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2.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色,此时溶液的ph____,向此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溶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____性,ph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呈____色,ph____,在整个实验中溶液发生了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

九年级《常见的酸》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常见的酸》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化学学习中,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酸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酸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探索未知领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通过实验、实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酸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酸的性质、分类、应用等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6.针对本节课的课堂练习,教师筛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练习,以提高他们对酸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7.布置一道综合性的研究性学习题目,要求学生分组合作,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与酸相关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的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的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1. 酸的性质:酸味、腐蚀性、导电性、与金属反应、与碱反应。

2. 常见酸的名称及化学式:盐酸(HCl)、硫酸(H₂SO₄)、硝酸(HNO₃)、乙酸(CH₃COOH)等。

3. 常见酸的用途:医药、制造化肥、制造合成纤维、食品添加剂等。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的性质和特征。

2. 了解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和用途。

3. 能够用简单的实验验证酸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入酸这一概念,让学生探讨酸对物质的作用。

2. 探究:通过实验验证酸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总结。

3. 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巩固对酸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酸的性质、常见酸的名称及用途。

四、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分。

2. 课堂问答:随堂问答,检验学生对酸的理解程度。

3. 练习题:分发练习题,测试学生对酸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方法如何创新?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
3. 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希望以上教学方案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教授化学课程,让学生对酸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祝教学顺利!。

《常见的酸》教学设计及反思

《常见的酸》教学设计及反思

浓酸的安全使用。

3.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①反应稀酸与活泼金属反应②稀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思考并分析猜猜看——浓硫酸的一则谜语。

(探究讨论系列活动三)制氢比赛分组实验,观察描述现象,书写方程式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思考小结:稀酸+活泼金属→盐+H2↑(探究讨论系列活动四)分组实验,观察并汇报实验现象带锈铁钉稀盐酸稀硫酸书写方程式思考小结:稀酸+金属氧化物→盐+水(探究讨论系列活动五板演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上浓硫酸的滤纸被酸腐蚀。

引导分析“黑面包”的形成,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板书)强调浓酸的安全使用。

创设情境:Mg、Zn、Cu的制氢气大赛。

引导小结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规律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汇报实验现象引导小结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规律巡视纠错的腐蚀性照应新课引入,加深对脱水性的了解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安全教育创设情境,探究稀酸与金属的反应学习归纳方法创设情境,探究稀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同时增强学生对化学应用与生活的理解学习归纳方法回顾旧知,引入新知教学反思:常见的酸是初中化学阶段化合物知识部分的重点教学内容。

以前教师总是认真的演示每个实验,得出盐酸和硫酸的一条条化学性质,然后归纳出酸的通性,最后再由学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

这样做看起来条理非常清楚,但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是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不佳,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要求,也不是学生需要的现代课堂。

学生所期望的现代课堂上最快乐的事是平等的交往;课堂上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新奇而又富有挑战的学习内容;而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固守教材,而忽视学生;在实施教学时,不能“只见教材和教案,不见学生”。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因此,本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充分注意“如何教”与“如何学”的设计理念的转变,放弃了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

一、以新奇的实验切入课堂激疑。

初中常见酸教案

初中常见酸教案

初中常见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和特点。

3. 学习酸的用途和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重点:1. 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和特点。

2. 酸的用途和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1. 酸的化学式的记忆和理解。

2.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物质分类,引出酸的概念。

2. 讲解酸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介绍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和特点。

举例说明:- 盐酸(HCl):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是一种强酸。

- 硫酸(H2SO4):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是一种强酸。

- 硝酸(HNO3):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是一种强酸。

- 醋酸(CH3COOH):无色透明液体,有醋味,溶于水,是一种弱酸。

2. 讲解酸的用途和酸碱中和反应。

举例说明:- 盐酸的用途:制取氯气、制造化学品、钢铁除锈等。

- 硫酸的用途:制取肥料、制造化学品、电池等。

- 硝酸的用途:制取肥料、制造化学品、炸药等。

- 醋酸的用途:食品添加剂、制药、制造化学品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观察现象。

2. 演示硫酸与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观察现象。

3. 演示硝酸与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观察现象。

4. 演示醋酸与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观察现象。

四、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酸碱中和反应,观察并记录现象。

2. 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2. 强调酸碱中和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记忆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和特点。

2. 完成课后练习,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

1.3常见的酸(第2课时)(教学教学设计)-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

1.3常见的酸(第2课时)(教学教学设计)-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表现不够熟练,课堂讨论时部分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晰。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表达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与总结,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加强实验操作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实验技能。
2. 加强学生的表达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注重课堂纪律,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 继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4)盐酸和硝酸的工业制备方法:介绍盐酸和硝酸的工业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5)酸碱中和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处理工业废水、降低土壤酸碱度等方面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调查生活中常见的酸及其应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活中常见的酸,了解其用途,如醋酸在烹饪中的应用、柠檬酸在饮料制作中的应用等。
(4)拓展学习的创新性想法或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在生活或工作中应用酸的新思路或改进方案。
学生应在课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途径,进行拓展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在拓展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采用了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和实验教学法,力求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深入理解酸的性质和应用。在课堂互动方面,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环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然而,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不够熟悉,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实验技能。

常见的酸课程设计

常见的酸课程设计

常见的酸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酸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常见的酸的名称和化学式。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识别和描述酸的特性,了解酸的分类和命名规则,掌握常见酸的化学式和性质。

此外,学生还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与酸相关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酸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常见的酸的名称和化学式。

首先,我们将介绍酸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酸的基本概念。

然后,我们将学习酸的性质,包括酸的溶解性、酸碱中和反应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常见酸的名称和化学式,包括盐酸、硫酸、硝酸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掌握酸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酸的名称和化学式。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我们将使用讲授法来讲解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我们还将运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加深对酸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我们还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与酸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我们还将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酸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一些教学资源。

首先,我们将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提供学生学习的资料和参考。

同时,我们还将利用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酸的性质和实验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将准备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酸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利用,我们将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首先,我们将通过课堂参与和提问,评估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发言积极性和问题的解答准确性。

高二化学教案《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几种常见的酸》教案二(精选3篇)教案一:介绍酸的定义和性质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酸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酸。

2. 教学重点:酸的定义和性质。

3. 教学难点:酸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的酸种类。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酸的实验演示,以及展示酸的性质和实验结果的图片和实验材料。

5.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酸碱中和反应。

(2) 新授知识:讲解酸的定义和性质,并引导学生讨论酸的化学性质,如酸的味道酸酸的、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等。

(3) 实验演示:进行酸与金属的反应实验,观察产生的气体和溶液的变化,并讲解实验结果。

(4) 学生练习:分组讨论并总结几种常见的酸的种类,并讲解酸的命名规则。

(5) 小结复习:让学生进行小结,归纳酸的定义和性质,并讲解酸与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6) 实验拓展:进行酸碱指示剂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酸的颜色变化,并思考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6.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酸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有个较好的了解,并且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酸。

实验演示和实验拓展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酸的化学性质和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教案二:常见酸的性质和应用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常见酸的性质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2. 教学重点:常见酸的性质和应用。

3. 教学难点:酸的应用实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常见酸的实验材料和示意图,以及与酸有关的现实问题。

5.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酸的定义和性质。

(2) 新授知识:讲解常见酸的性质,如硫酸的强酸性、盐酸的腐蚀性等,并介绍酸的应用实例,如硫酸用于制造化肥、盐酸用于清洗金属表面等。

(3) 学生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解决几个与酸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4) 实验演示:进行几个与常见酸有关的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腐蚀等,并讲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教案、教学设计
5.结合所学知识,向家人或朋友讲解酸的性质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和科普传播能力。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酸的通性及其化学性质,常见的酸及其化学式,酸的应用。
2.难点:酸的性质与反应机理的理解,实验操作中的安全与准确性,酸与日常生活环境的联系。
(二)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引入酸的日常应用场景,如清洁剂、食品添加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酸的通性。
-设想案例:讨论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6.创设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实验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思维碰撞。
-设想活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互相解答疑惑。
7.教学评价设计,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酸的通性、分类、性质和应用等方面。
3.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使知识体系更加清晰。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酸的奥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柠檬汁会这么酸?醋为什么能用来腌制食物?”
2.学生分享自己对酸的了解和体验,教师总结并板书“酸”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酸的一些基本性质,如与金属反应、与碱中和等,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知识的讲授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系统地讲授酸的定义、分类、性质及其应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酸的通性,思考并举例说明酸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常见的酸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常见的酸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的化学性质,理解相似化学性质本质原因;
(2)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2)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体验,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小组合作探究并动手实验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及归纳总结能力;
(2)启发学生运用已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酸的五点化学性质,理解其本质原因;
2.难点: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过程。

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和硫酸性质相似是因为都含有氢元素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2.下列能说明醋酸具有酸性的是()
A.有刺激性气味
B.常温下醋酸是无色液体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易溶于酒精和水
3.下列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B.用铅笔芯的粉末开启生锈的锁
C.发现厨房中的液化石油气泄漏,马上打开排气扇进行通风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常见的酸作业设计方案》

《常见的酸作业设计方案》

《常见的酸》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酸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常见的酸的种类及其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酸?2. 常见的酸有哪些?3. 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常见的酸的种类及其性质。

难点:常见酸的用途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结合实例,生动形象地介绍酸的定义和性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常见的酸的种类和特点。

3. 小组讨论,学生自主进修并分享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酸的实物,引发学生对酸的兴趣。

2. 进修:教师介绍酸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酸。

3.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钻研常见的酸的种类和特点。

4. 总结:学生展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5.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酸的性质和反应。

6. 应用:学生分析酸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判:1. 参与度评判:观察学生在教室讨论和实验中的参与水平。

2. 进修效果评判:通过小测验和作业,检验学生对酸的掌握水平。

3. 实践能力评判:评判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份关于常见的酸的种类和性质的调查报告。

2.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一种常见的酸的性质和反应。

3. 分析一种酸在平时生活或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撰写一份钻研报告。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常见的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自主进修,激发了学生的进修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见的酸》优质课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常见的酸》优质课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酸的化学性质一、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微课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

在酸的化学性质中,酸与指示剂作用——应用性知识,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复习性知识,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新知识。

而酸与碱反应(中和反应)放在本单元课题2学习,与盐的反应放在第十一单元,但是已经弱化。

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利用微课实行翻转课堂,课堂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有关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2.能根据酸与金属反应的情况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以及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对常见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判断)3.理解酸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提出问题】1.常见的酸有哪些?2.不同的酸在组成上有哪些共同点?3.通过微课的学习你知道盐酸、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1.能与指示剂作用;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3.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师生共同总结。

【讨论】酸除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二)知识应用提升【创设情景】【问题】有两瓶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性溶液),请同学们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出来?你提出的这些方案的依据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方案并汇报: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师生小结:盐酸、稀硫酸具有的一些相似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提问】为什么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视频探究溶液的导电性】学生观看。

《常见的酸》教案

《常见的酸》教案

《常见的酸》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的酸;知道几种常见的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识图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化学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几种常见的酸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知道几种常见的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溶液的酸碱性有关知识,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吃没有成熟的葡萄、桔子,大家感觉怎么样?【学生】很酸(有酸味)【教师引导】实验研究表明,物质有酸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酸,含有酸的溶液就会显酸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酸”。

环节二:新课讲授【提问】请大家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以及在化学课中,你接触或听说过哪些酸?【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醋、柠檬、可乐、盐酸、碳酸等。

【教师讲解】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和碳酸(H2CO3)等。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常见的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回答】食醋中含醋酸,用来调味;大多数饮料中含有碳酸。

【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解】我们的胃可以消化食物,是因为胃液中含盐酸。

盐酸在生活中常用作金属除锈剂。

图中的铅酸蓄电池中含硫酸,铅酸蓄电池即汽车常用的电瓶。

【教师提问】大家思考一下盐酸、硫酸、硝酸为什么储存在不同颜色的试剂瓶里呢?【学生回答】可能是硝酸需要避光。

【教师讲解】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

环节三:巩固提高【多媒体展示】【教师提问】通过图片我们了解到酸雨的腐蚀性很强,那么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碳酸。

【教师讲解】碳酸不具有腐蚀性,其实酸雨中溶有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因而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环节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几种常见的酸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酸(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写常见酸的化学式和名称;知道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的异同点。

2、了解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掌握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

3、认识酸的通性;知道酸具有酸性的原因。

4、掌握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

5、能判断复分解反应及中和反应。

6、强化实验的安全意识。

7、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学习内容包括了盐酸、硫酸,浓硫酸的腐蚀性和酸的化学性质几个部分。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本节课十分鲜明地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常见的酸》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具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本节课的内容,在之前的复习中见到很多的有关酸的知识点,特别是与碱、盐在一起常作为实验探究。

大多数学生已掌握酸的性质及应用,但是并不能完全应用到实际中考之中。

因此,将酸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后,在通过例题分析,建立系统地知识框架之后,就很能很好应用到学习当中。

【学习重点】
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处理方法:自主归纳、小组总结,建立知识网状图,强化知识点。

【学习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
处理方法:通过建立知识网状图,与例题紧密结合,不断强化。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以中考题常见考点切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找出中考重点知识点、难点,引出酸碱盐复习的重要性。

一、全班齐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使得学生提前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学习时更具有针对性。

二、酸的物理性质(由学生回答)
1、归纳浓酸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特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在书上和对实验的回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知道常见酸的用途。

设计意图:性质决定用途,建立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对化学的兴趣。

3、注意稀释浓硫酸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联系中考考点,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

三、酸的化学性质(由学生回答)
1、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新盐+新酸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在书上和对实验的回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哪些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反应,还不是很清晰,在强调反应条件后,明确酸的第3-5条化学性质,能根据反应条件确定是否发生。

四、例题分析(由学生回答)
1、物质的制取
【例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写出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备ZnSO4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利用化学性质,这需要去思考酸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生成物为硫酸锌,就确定了选择的酸是硫酸。

2、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如何检验Cl-、SO42-、CO32-。

会选用试剂。

【例2】如何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能考虑到氢氧化钠变质后产生碳酸钠,检验的是碳酸根离子。

培养学生正确回答问题的叙述能力。

3、物质的除杂与提纯
【例3】用化学方法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知道区分两种酸是区别酸溶液中的酸根离子,检验的是硫酸根离子。

培养学生正确回答问题的叙述能力。

【例4】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加强对酸的认识,学生能更清楚酸的化学性质,完善巩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五、链接中考
精选去年最新的中考题,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直击中考,检验本节课的复习效果。

以达到巩固知识点,对知识的迁移和拓展的目的。

所选用的题目,难度中等,紧扣本节课复习的知识网,通
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从容面对中考。

【总结】
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归纳“本节课复习了什么?”让学生根据对酸组成上的认识归纳酸化学性质的通性。

知识点网状脉络清晰,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环节层层紧扣,复习效果好。

通过中考真题,让学生感受到“酸”也不是那么难。

但是学生的小组合作热情不高,只有部分同学会进行讨论,有待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