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基础知识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七)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七)](https://img.taocdn.com/s3/m/d28d0a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8.png)
• 6、二皮花砖二线脚正、垂脊:脊身采用二皮花砖 或堆塑花板砌筑、以突出花砖的二条线脚分隔的 一种屋脊形式,可用于正脊和垂脊。(P224 11-88 附图2-J-6)
• 7、三皮花砖三线脚正脊:脊身采用三皮花砖或堆 塑花板砌筑、以突出花砖的三条线脚分隔的一种 屋脊形式,用于正脊。( P224 11-89 附图2-J-7)
图2-5-2 卷棚式屋面
3、悬山式屋面也属于单檐屋顶,它与硬山屋顶的 区别仅在与两端山头部分。悬山式屋顶的山头部分 悬挑出山墙。其他屋面构造与硬山屋顶完全相同。 悬山式屋顶根据屋面式样也可分为尖山式和卷棚式 两种。用琉璃瓦、青筒瓦和小青瓦三种瓦筑成。悬 山式屋顶因其屋顶挑出山墙,故在其下部无法设砖 博风,而改用木板博风,直接钉在挑出山墙的桁条 头上;博风在山尖交接处常设悬鱼装饰。(图2-5-3)
图2-5-3 悬山式屋面
• 4、歇山屋面:歇山屋面是在山墙两端山尖墙下缘 往开间方向转折,再形成一片坡屋面的一种构造 形式,这种屋顶有两个山墙面、四个坡屋面和十 一条脊,位于屋顶的称正脊,正脊在山墙的两端 头常设正吻或鸱尾,位于山尖墙上向两大坡屋面 延伸至戗角根部附近的称垂脊(竖带),位于屋 面四个角的戗角之上的称为戗脊,而位于博风板 下山花板底边的称博脊。歇山式屋顶有单檐歇山 和重檐歇山两种做法,重檐歇山的下檐屋面上口 四周常设一圈脊,称“围脊”或“博脊”。 歇山
附图2-J-14 琉璃斜沟瓦
• 15、合角吻:合角吻安装在盝顶平台、重檐顶(如 重檐庑殿、重檐歇山)第二檐以及围脊的四个转角 处,由两个吻兽组成,呈90度。阳角的为阳合角 吻,阴角的为阴合角吻。合角吻的使用受到等级 限制,只有使用正吻的屋顶才能用合角吻。 (P248 11-177、11-178、11-179 附图2-J-15)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d3ee9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e.png)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
一、古建筑的概念和分类古建筑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时期,以木材、砖石、土坯等为主要材料所建造的建筑物。
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古建筑可以分为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多种类型。
1. 宫殿:宫殿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具有严肃庄重的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
故宫、颐和园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宫殿建筑。
2. 寺庙:寺庙是用于修行、祭祀和礼佛的地方,古建筑中的寺庙建筑有着独特的佛教建筑风格。
例如,少林寺、灵隐寺等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
3. 园林:园林是一种将自然景观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独特建筑形式。
中国的园林建筑以精美的布局、精巧的缀饰和亲近自然的理念而闻名。
拙政园、留园等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建筑。
4. 民居:民居是中国古代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也是反映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南方的四合院、北方的院落式建筑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
二、古建筑的主要特点中国古建筑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结构:中国古建筑注重用木材搭建结构,以榫卯连接,减少使用钉子和刺槽的方法。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古建筑在地震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2. 形式美:古建筑注重形式美,强调对称、谐调和比例。
从整体上看,古建筑呈现出庄重、稳重和谦逊的美感。
3. 装饰艺术:古建筑装饰艺术极其精湛,主要体现在雕刻、彩画、瓦片等方面。
雕刻精美的柱子、漫画精细的壁画、彩瓦上的图案等,都是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4. 自然融合:古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注重自然景观的利用。
建筑中常常有庭院、花园、假山等景观,使得整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三、中国古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中国古建筑有许多著名的代表作品,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下面介绍几座代表性的古建筑:1.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建于明代,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ppt课件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b23760524de518964b7def.png)
• (7)、天花枋:天花枋和天花梁作用相似,是承 托天花板和支条的横向构件,两端交于柱中。
• (8)、平板枋(斗盘枋):平板枋位于大额枋之 上,斗栱之下,是用于承受斗栱底座的大木构件。 (P9 8-25~8-27 图2-4-28)
图2-4-28 平板枋(斗盘枋)
• (9)、承椽枋:重檐建筑上檐的小额枋,因其上 有孔以承下檐的椽尾,故称为承椽枋。(图2-4-29)
图2-4-40 瓦口板、 眠檐板
瓦口板
• (2)、山花板(垫疝板):用于歇山房屋的两端 歇山山尖、封闭山面的木板。(P46 8-186 图2-441)
图2-4-41 山花板(垫疝板)
• (3)、博风板(排疝板、博缝):是歇山或悬山 屋顶的山尖部分屋面伸出山墙或山花板之外,钉 在伸出山尖悬挑桁头上的木板。(P46 8-187 图 2-4-41)
图2-4-29 承椽枋
• (10)、连机:连机是不设桁枋的小式建筑桁条 下面的辅材,其作用和桁枋相似,主要是增强桁
条的抗弯强度,充实桁条的美观和厚实感。(P15 8-52 8-53)
•(11)、搁栅:是用于楼房的楼板和承重梁
之间,作为次梁的木构件,它承受楼板重量并 传递给承重梁。
• 4、檩(槫、桁):檩是承托屋顶椽子的木构件,
图2-4-33 罗锅椽
• (6)、茶壶档轩椽:茶壶档轩椽是一种矩形截面 的直角弯椽,常用于古建筑的轩廊之上。(P24 884、8-85、8-86、8-87 图2-4-34)
图2-4-34 茶壶档轩椽
• (7)、摔网椽:摔网椽是指屋面转角起翘部分的 出檐椽,因为椽子之间的距离,由尾至头是逐渐 斜着岔开成斜撒网状的,为与正身部分出檐椽相 区别,故取名为摔网椽。摔网椽的截面有半圆形 和矩形,半圆形称为半圆荷包形摔网椽。( P26
古建筑基础知识主要内容
![古建筑基础知识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1b67ac614791711cd791771.png)
图2-4-49角梁(老戗、嫩戗)
古建筑基础知识主要内容
角梁(北方官式做法)
古建筑基础知识主要内容
• (2)、草架柱:歇山建筑固定山面构件的骨架。 歇山建筑梢间桁条向山面挑出,出梢部分需要有
构件支顶,这个构件就是草架柱。它是断面呈方
形的小柱,既支撑梢桁,又可作为钉附山花板的 龙骨。草架柱的下端落脚在踏脚木上。(图2-4-50)
• (2)栱:“栱”是成倒栱形的弓形曲木,在两端 栱脚上安装“升”。它是承受其上各分件的主要 受力构件。其摆向与建筑物面向平行,故可以说, 凡是与建筑物正面平行的弓形曲木均称为“栱”。
古建筑基础知识主要内容
• 栱依其所在位置不同,有正心栱、外拽栱、里拽 栱之分,并按其长短和安装层次有正心瓜栱(泥 道栱)、正心万栱(慢栱)、里外拽瓜栱(瓜子 栱)、里外拽万栱(单材慢栱)、厢栱(令栱、 桁向栱)和斜栱之别。但总的分足材栱(高一材 一栔)和单材栱(高一材)两大类。
古建筑基础知识主要内容
图2-4-54 蒲鞋头
• (8)、棹(zhào)木:也是配合斗栱的一种装饰 板,它一般在大梁底的两端,斜插在蒲鞋头的升 口上。(P40 8-160 图2-4-55)
• 注:定额错印为“悼木”
古建筑基础知识主要内容
图2-4-55 棹木、蒲鞋头、梁垫、山雾云、抱梁云等
古建筑基础知识主要内容
古建筑基础知识主 要 (15)、夹堂板:凡镶在两方木条之间的木板, 一般都可称为夹堂板。一般是指夹在木门窗两横 头之间的木板。(P46 8-188图2-4-48)
图2-4-48 夹堂板
古建筑基础知识主要内容
• (16)、垫栱板:垫栱板是两攒斗栱之间的填空 板,宋代称栱眼壁,因其形似灶口,清代工匠形 象地称之为“灶火门”。北方官式古建筑中除镂 空雕花外,一般还采用彩画装饰;而在南方古建 筑中则常采用单纯的镂空雕花处理。(P46 8-185 见附图2-b-1、2-b-2)
仿古建基础知识古建筑专家精心
![仿古建基础知识古建筑专家精心](https://img.taocdn.com/s3/m/98e7b77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e.png)
式木构架结构如同现代的框架结构一样;在平面上 可以形成方形或长方形柱网&柱网的外围;可在柱 与柱之间;按需要砌墙壁;装门窗&由于墙壁不负担 屋顶和楼面的荷重;这就赋予建
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既可以做成各种门窗大小不 同的房屋;也可做成四面通风;有顶无墙的凉亭;还可 做成密封的仓库&在房屋内部各柱之间;则用格扇、 板壁等做成的轻便隔断物;可随需要装设或拆改& 中国历史上有预先制作结构构件运至现场安装的
第四、材料取用比较方便:中国的木构架建筑
在防火、防腐方面虽然有着严重的缺点;可是在古 代中国大部分地区内;木料重量相对较轻;而且比砖 石料更容易就地取材;加工和安装都可以以人力来 完成;不需要大的机械或设备;可迅速而经济地解决 材料就地供应问题;因此;木结构仍然广泛地用于一 般建筑&
除了木构架结构以外;周朝初期已产生了瓦&接 着战国时代出现了花纹砖和大块的空心砖;中国的 砖瓦最大特点是未经过红砖红瓦的阶段;一开始就 生产质量较高的青砖、青瓦;以后也一贯保持着这 优良传统&汉代除了已有预制拼装的空心砖墓和 砖券墓、砖穹窿墓以外;墓内还使用印有人物和各 种花纹的贴面砖&自此以后;木构架建筑的墙壁逐 步以烧制砖代替原来的夯土和土砖&
国古代匠师在石结构方面具有高度水平&
二、建筑布局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 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 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 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组群&
商朝宫室已有成行的柱网;可能当时已产生了 “间”的概念&一座建筑的间数;除了少数例外;一 般都采用奇数&
中外建筑史3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外建筑史3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a5592b0d15abe23492f4d38.png)
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 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 之吞烟吐雾。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能食 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獬豸,也称解廌或解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 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 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 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 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 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皇帝、“正大光明” “清 平公正”的象征。
斗拱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拱 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五)装饰构造而不去构造装饰
斗拱结构:承重+装饰
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 拱与拱之间垫的木块叫斗,斗上 加拱,拱上加拱,层层叠加,起
到支撑作用。
榫卯结构:
凸出的部分叫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罩: 作用:①分隔室内空间,柱子之间做各种形式的木花格或雕刻,常用 在较大的住宅或殿堂中。
②装饰作用
窗 早期称为囱,后来又称为牖。 窗的主要形式有直棂窗、槛 窗、支摘窗、漏窗等。
⑴直棂窗: 中国古代木建筑外窗的一种, 窗格以竖向直棂为主,是一 种比较古老也是最简单的窗 式。
⑵槛窗: 一种形制较高级的窗,是一种隔扇窗,即在两根柱子之间的下半段砌筑墙体 在墙体上安装隔扇,窗扇上下有转轴,可以向里和向外开关,常用于殿堂、 也用于大型的住宅和寺庙、祠堂等。
⑵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用 材以砖为主,也有的配以条石,常 在台基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 筑或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如上图下 部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三章 中国古建筑基本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三章 中国古建筑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92147b8ce2f0066f5332286.png)
(三)封建社会建筑 1. 战国时期:砖的出现和应用 2. 秦汉时期: 木构成熟——抬梁式和穿斗式形成、斗拱普遍使
用 砖石建筑、拱券结构发展——我国古建体系基本
形成
Page 5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发展时期 最突出的:佛寺、佛塔、石窟 4. 隋唐时期——成熟时期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木结构的构件形式及用料规格化,砖石建筑进一步
Page 28
2. 歇山顶 是庑殿顶和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
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 垂脊、四条戗脊组成。又称九脊顶。
Page 29
保和殿
Page 30
3. 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
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Page 31
4. 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古代建筑的思想内涵与艺 术特色、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结构和建筑、布 局及装饰上的特点。
Page 1
第一节 概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 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建筑 早期:穴居、巢居 晚期: 北方——木骨泥墙 南方——干栏式木构
周口店
Page 2
半坡遗址
Page 3
(二)奴隶社会建筑 商朝——夯土技术比较成熟 西周——木构架主要结构方式、瓦的出现和使用
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 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 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Page 25
(四)屋顶 1. 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
度,又称四阿顶。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理论知识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995415fcc22bcd127ff0c4a.png)
• 举架与步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首先要下解什么 是步架。步架是我们把房屋总进深的长度以桁条 的间距为标准分成几个小段,一个小段(两桁条 间)即是一个步架。带有廊子的建筑,一般情况 下廊步要比里边步架稍大一些,就是说廊步应大 于金步。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三)木构架的主要构件
• 古建大木四种最基本的构件为柱、梁、枋、檩(槫、 桁),柱和梁是最主要的承重构件,辅助稳定柱与 梁的构件就是枋,檩(槫、桁)是直接承受屋面荷载 的构件,并将荷载传导到梁和柱。
• 依据木构件各自的位置、作用、形状不同,柱、 梁、枋各有各的名称,具体如下: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每一个屋架都是以进深尺寸,步架长短和举架的 高度,得出屋面的曲线。而屋架各架的举架高度, 又是根据建筑物的步架多少而定的,架数少举高 数小,架数多举高略加大。屋面的曲线则是由每 一架的不同举高所形成的,即由檐步至脊步,逐 步增加举高而形成屋面的反弯曲线。
• 通常檐步是五举,飞檐步三五举。檐步五举,即 按步架深度十分之五定举架高度。七桁(檩)以上屋 架一般为脊步按步架深的十分之九定举,七檩以 下屋架脊步一般以步架深的十分之七定举高。
• 1、柱是“直立承受上部重量之材”,由于所处位置 不同,各有专用的名词。一般柱可分为:檐柱、 金柱、重檐金柱、中柱、山柱、雷公柱和瓜柱 (童柱、蜀柱、矮柱、灯笼柱)等。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1)檐柱:位置在建筑物的最外侧,面向室外, 屋檐重量全由檐柱支承。(图2-4-2)
• (2)金柱:即檐柱以内的柱子,全部在室内,并 且不在开间方向的纵轴线上。金柱有里外之分, 离檐柱最近的是外金柱,远的是里金柱。金柱承 载出檐以上屋面的重量。(图2-4-2)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建筑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6c925a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3.png)
(2)石狮
陵墓、大门前:辟邪 石窟:佛力浩大,无物不降 雄狮(左):统一寰宇和无上
权力 雌狮(右):子孙绵延
(3)吉祥缸
(4)嘉 量——表示 公正和至高 无上,象征 国家统一和 强盛
(五) 日晷—计 时器
(6)铜龟、铜鹤— —象征长寿
(7)鼎式香炉 有盖为鼎,无盖为炉
(三)北京故宫
第二,砖普遍使用(民居、 城墙)、琉璃砖瓦更广应 用;
第三,皇家园林与私家园 林的建造极盛;(园林专 著《园冶》)
第四,喇嘛教建筑兴盛。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 本构件
(一)台基
1、普通台基
2、须弥座(又称金刚座) 古建级别的标志之一
(二)开间(三)大梁
(四)斗拱
我国古建特有的结构构件
第三,建筑风格: 整体建筑: 气魄宏伟、严整而又 开朗;
单体建筑:
屋顶舒展平远,出檐深 远;斗拱较大,板门, 直棂窗;色彩简洁明快, 风格庄重朴实。
5、宋朝—大转变时期
特点: 第一,出现了建筑规范 文献《营造法式》
第二,建筑风格: 规模比唐代小,但绚丽多彩; 单体建筑: 屋顶坡度增大,出檐不如
(四)注重和周围环 境的协调
《南巡盛典》中的锡山惠山形势图
第二节 宫殿和庙宇
一、宫殿 (一)宫殿的沿革 目前保存较好的宫殿: 北京故宫、沈阳清故宫
(二)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1、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按封建统治的礼制来加以规划,
一般布局按中轴线作左右对 称、层层进深的布局。 (江苏部分)
——我国古建体系基本形成
3、魏晋南北朝时期— —发展时期 最突出的—— 佛寺、佛塔、石窟
4、隋唐时期—— 成熟时期
唐代建筑的特点: 第一,建筑群处理愈趋 成熟
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5b434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d.png)
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材料: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木构架结构是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2. 建筑布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简明的组织规律,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比较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
3. 建筑造型: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比较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同时,屋身和台基也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建筑结构: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三种主要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再用枋子、斗拱和椽子等把排架连接成为一体,所以称为穿斗式。
井干式是用木材层层叠加而成为房屋的墙壁,然后再用横梁等构件把四面墙壁连接起来成为房屋的结构。
5. 建筑装饰: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
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
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
雕饰则多采用龙、凤、云、花等图案,以及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等。
6. 建筑等级: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规模、形制、装饰等都受到严格的限制。
建筑等级越高,装饰越复杂、繁华。
斗拱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之一。
7. 建筑抗震:中国古代建筑在抗震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智慧。
由于木材的柔性和榫卯的弹性,使得建筑物在地震时可以有一定的伸缩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古代建筑介绍
![古代建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d1b0cb16edb6f1aff001fc9.png)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远景
4、隋唐至宋
▪ 隋:结束战乱及分裂,为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创 造了条件。著名建筑有河北赵县安济桥(赵洲桥,世界上最 早的敞肩空腹拱桥,李春)、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等。
▪ 唐: 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大雁塔、小雁塔、登封会 善寺净藏禅师塔等。建筑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庄重大方。 斗拱的结构职能鲜明,补间铺作少且造型简洁,色调简洁明 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
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 秋时小国淹国的都城,
有城墙三圈)鸟瞰
3、秦汉-南北朝
▪ 秦 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 ▪ 汉 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
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 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 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 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 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 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 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 ▪ 三国、晋、南北朝 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 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 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
▪ 堂:指正房的房屋部分,后常指厅堂,如宗 祠、衙署、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等。
▪ 亭:独立式建筑物,多为开敞式,可有单层 和重檐,并可与其他建筑类型组合。
▪ 廊:是“狭长修曲”且有屋顶的过道,多作 开敞式,一般用来连接不同的建筑物。
▪ 轩:本是车的一种称呼,后来指有双层屋面、 内部较为精细的建筑。轩可以是独立建筑, 也可单指厅堂建筑中的梁架及内屋面部分。
河南郑州 大河村 F1-4房屋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abde6d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05.png)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目录一、基本概念 (2)1.1 古建筑的定义 (2)1.2 古建筑的分类 (3)1.2.1 按用途分类 (5)1.2.2 按结构类型分类 (5)1.3 古建筑的历史发展 (6)二、古建筑结构 (8)2.1 地基与基础 (9)2.2 墙体与柱子 (11)三、古建筑装修 (12)3.1 内部装修 (14)3.2 外部装修 (15)四、古建筑装饰 (16)5.1 园林的定义与特点 (18)5.2 园林的布局与元素 (20)5.3 园林的设计理念 (21)六、古建筑保护与修复 (22)6.1 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23)6.2 古建筑修复的原则与方法 (24)七、古建筑实例介绍 (25)7.1 皇家建筑 (26)7.2 宫殿建筑 (28)7.3 寺庙建筑 (29)7.4 传统民居 (30)八、古建筑文化 (31)8.1 建筑艺术 (32)8.2 建筑文化 (34)一、基本概念中国古建筑,又称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穴居、巢居等简易居住形式,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初步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体系,并在随后的各个朝代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特征,采用柱、梁、枋、斗拱等构件组合成各种形式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还经常运用雕刻、彩绘、砖雕、木雕等装饰手法,使建筑物更加美观和富有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宫殿、庙宇、宅第、园林、古城等。
宫殿是帝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具有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装饰华丽等特点;庙宇是祭祀神灵的地方,具有气势磅礴、造型独特的特点;宅第是普通百姓的住宅,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园林是供游览和休憩的场所,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古城则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0aad6ec80722192e4436f6af.png)
▪ (2)角楼
▪ 位于城之四角,因为它双向迎敌,所以是城 防中的薄弱点,需要努力加强防卫。战时,一般 角楼中集中较多的兵力和武器。
▪
编辑ppt
(3)敌台
▪ 又称“马面”,敌台的防御作用是很大的,
因城墙正面不便俯射,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
容易遭到对方的射击,有了突出的城台,进逼城
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敌台上的射击,
编辑ppt
城市规划
编辑ppt
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仰韶文化)
编辑ppt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
一些聚落遗址出 现规模较小的城堡
安徽蒙城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址 中心的大型广场
编辑ppt
(二)商周时期
1、商代早期
城堡发展成为规模 较大的、有防御设施的 都城。根据考古发掘, 可以确认的有河南偃师 尸乡沟商城、郑州商城 和安阳殷墟。
▪
1、城的防御意义
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有 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中国古代,上 自天子王侯的都城,下至州郡府县的治所,都有 城墙围绕。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垛口等防御工 事,构成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
编辑ppt
(1) 门楼
权力的象征,同 时也常是一个城的重 要标志,所以一般门 楼建得比较高大雄伟。 门楼在平时作隙望守 卫,储备粮食武器之 用,战时则是作战指 挥中心和守卫要地。
身的女墙,墙顶通道一般较宽,可五马并骑,十
人排行而走。地势陡峭处,路面筑成阶梯形的梯
道。为了排除下雨时的积水,在墙顶还有排水沟
等设施。在墙体内侧隔一定距离开有石砌或砖砌
的拱形券门,中修磴道,直通墙顶,以便战士们
上下。
▪
编辑ppt
▪ (7)瓮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建筑概念
1、古建筑与近现代建筑
以时代界定1911年为分界线1911年以前为古建筑1911年以后为近现代建筑2、人类营造活动的遗存。
包括:宫殿、寺庙、道观、书院、文庙、城墙、民居、宗祠、
楼阁、亭、塔、牌楼、牌坊、桥梁等等。
二、营造古建筑营造的材料
生土、木材、砖、石、竹、瓦
三、古建筑的单体建筑平面
面阔、进深以间计
面阔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进深第一间、第二间、……
四、主要构件名称
1、台基
阶条石柱顶石墁地:方砖、条砖、方石、条石
2、台阶踏跺台阶礓察
3、柱础覆盆式、古镜式、鼓形(圆鼓形、方鼓形、多边形鼓形)
木櫍
4、柱材质木柱、砖柱、石柱
构造通柱、叉柱、童(短、矮、蜀、瓜)柱
分布的部位檐柱、内柱(金柱、中柱)、山柱
5、梁
宋式名称:几椽栿明栿、草栿
清式名称:几架梁
6、额枋檐额、内额
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门额
普柏枋(平板枋)、穿枋
7、檩(桁)按所在部位:脊檩、金檩(上金檩、中金檩、下金檩)、檐檩、挑檐檩檩条、垫板、随枋
8、椽子按所在部位:正身椽(脑椽、花架椽、檐椽)、翼角椽、飞椽
9、望板(望砖、望瓦)、封檐板、博风板、山花板
10、瓦
布瓦:灰色筒、板瓦、小青瓦
琉璃瓦:几种颜色
构件筒瓦、板瓦、勾头、滴水
五、木构架
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式
六、屋顶
1、基本类型:悬山、硬山、歇山、庑殿、攒尖
2、屋脊:正脊、垂脊、戗脊、博脊、角脊、围脊
七、材
八、斗栱
九、门板门:实榻门、棋盘门、镜面门
槅扇门(几抹头、槅心、涤环板)十、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