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考博论述题

中医内科学考博论述题

简答题: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①整体审查:诊断疾病时,应重视病人整体的病理联系以及外界环境等对人体病变的影响。

②四诊合参:医生临证时,必须四诊并重,诸法参用,广泛收集病情资料,并综合分析判断。

③病证结合:进行疾病诊断时,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全面认识疾病的病理本质。

2.中医诊断基本原理?①司外揣内:外: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或体征,内:脏腑等内在病理本质,医生通过诊察、分析病人外部的异常现象,可测知其体内的病理变化。

②见微知著:微: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明显整体的变化,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③以常达变:常:健康生理的状态,变:异常病理的状态,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3.何为望诊,包括哪些内容?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包括全身望诊---望神色形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颈项、躯体、四肢、二阴、皮肤。

;望舌---望舌体,舌苔;望排出物---望痰涕、呕吐物、大小便;望小儿食指络脉。

4.虚证失神的特征及临床意义?久病精亏、神衰而失神。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面色晦暗,目光无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消著骨,动作艰难,或郑声神昏等。

临床意义:提示正气大伤,功能衰败。

多见于久病、重病患者,预后不好。

5.假神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神志昏迷,或精神微米,突然甚至清楚,精神躁动;目光晦暗,瞳神呆滞,突然目光明亮,浮光外露;面色晦暗无华,突然颧红如妆;不欲言语,语声低微断续,突然言语不休;毫无食欲,或食量减少,突然欲进食或暴食。

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绝,属于病危。

6.假神与重病好转如何鉴别?假神见于垂危的病人,在治疗无效的前提下,突然出现局部症状的暂时性“好转”,与整体病情恶化不相符。

重病好转是在治疗有效的基础上,从个别症状的改善,逐渐发展为全身的、稳步的好转,与整体状况好转相一致,如食欲渐渐增加,面色渐渐红润。

中医内科博士考试试题

中医内科博士考试试题

中医内科博士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博士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博士考试是中国中医药大学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想要在中医内科领域深造的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

这个考试的试题涵盖了中医内科学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考察了考生对中医内科学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首先,考试的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包括中医内科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中医内科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能够准确地解释中医内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病理机制。

第二部分是疾病诊断与辨证论治。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和辨证论治能力。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同时,还需要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和治疗方法。

这部分试题考察考生对中医内科学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的灵活运用。

第三部分是中医内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文献阅读。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内科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考生需要了解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需要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中医内科学的相关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最后,考试的最后一部分是综合能力考察。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内科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考生需要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复杂病例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同时,还需要能够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展示自己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中医内科博士考试试题涵盖了中医内科学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从疾病诊断到治疗原则,从研究方法到文献阅读,全面考察了考生对中医内科学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通过这个考试,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中医内科学水平,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 中医内科真题总汇.资料

最新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 中医内科真题总汇.资料

北中医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汇总(2008-2017)2008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内科学试题:100分一、名词解释(3分/题)呕吐、泻南补北、培土生金、癫狂痫、痨瘵二、简答题(5分/题)1、何谓瘟疫?2、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

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

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脘痛的鉴别。

4、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见?三、论述题(10分/题)1、关于水肿的治疗,请你结合古代文献作出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3、结合临床请你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的优势所在。

4、肺、脾、肾气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临床应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题 25分患者女,7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

近三日出现感冒,发热,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满,喘息,喉中痰鸣有声。

近一日出现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闷,渐出现意识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滑。

肺胀,(外感引动,痰热瘀阻,蒙闭心神)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一、名词解释痿躄着痹怔忡霍乱卑惵二、简答1、试举例说明温肺化饮治法的代表方剂、药物组成、临床适应病症。

2、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比较阴黄、虚黄的异同。

三、论述1、结合古籍和临床阐述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并举出三种常见并发症的病机特点和治法。

2、请结合临床比较分析眩晕、中风、厥证的基本病机、临床特点、治疗法则及转轨预后。

四、病例分析1、患者,男,76岁,反复发作鼻腔出血5年,每年发作3-4次,近1年来鼻出血次数频繁,且血量多,经治疗可以控制,但经常头晕目眩。

3天前因大怒,鼻腔出血复发,并头晕目眩加重,活动后尤甚,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鼻中出血量多,色鲜红,头晕目眩,活动后加重,心悸神疲,气短乏力,夜难成寐,大便干燥。

检查:面色苍白,鼻中隔粘膜溃烂,出血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数。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北中医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汇总(2008-2017)2008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内科学试题:100分一、名词解释(3分/题)呕吐、泻南补北、培土生金、癫狂痫、痨瘵二、简答题(5分/题)1、何谓瘟疫?2、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

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

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脘痛的鉴别。

4、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见?三、论述题(10分/题)1、关于水肿的治疗,请你结合古代文献作出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3、结合临床请你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的优势所在。

4、肺、脾、肾气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临床应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题 25分患者女,7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

近三日出现感冒,发热,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满,喘息,喉中痰鸣有声。

近一日出现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闷,渐出现意识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滑。

肺胀,(外感引动,痰热瘀阻,蒙闭心神)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一、名词解释痿躄着痹怔忡霍乱卑惵二、简答1、试举例说明温肺化饮治法的代表方剂、药物组成、临床适应病症。

2、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比较阴黄、虚黄的异同。

三、论述1、结合古籍和临床阐述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并举出三种常见并发症的病机特点和治法。

2、请结合临床比较分析眩晕、中风、厥证的基本病机、临床特点、治疗法则及转轨预后。

四、病例分析1、患者,男,76岁,反复发作鼻腔出血5年,每年发作3-4次,近1年来鼻出血次数频繁,且血量多,经治疗可以控制,但经常头晕目眩。

3天前因大怒,鼻腔出血复发,并头晕目眩加重,活动后尤甚,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鼻中出血量多,色鲜红,头晕目眩,活动后加重,心悸神疲,气短乏力,夜难成寐,大便干燥。

检查:面色苍白,鼻中隔粘膜溃烂,出血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数。

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整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整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2005年1请结合阴阳学说得观点,谈一下您对唐王冰注解《素问。

至真要大论》时所提出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得认识。

2请简述气得主要来源。

3《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您得认识、4请用简单得表格,说明十二经脉得名称、分类、简要循行部位。

5请简述疠气形成与疫病流行得原因。

6何谓五行得相生与相克?五行得生克制化对事物有何作用?7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得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8何谓“辨证求因”?辨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指导意义?9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中得作用?10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2006年1《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基础理论得形成有何贡献?2何谓七情?简述七情致病得特点就是什么?3试述十二经脉得走向交接规律与在四肢得分布规律、4试分析脑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得地位及其意义、5试述内生“五邪”学说得主要内容。

6《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请据此简述您对三因制宜基本治则得认识。

7《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请阐释其含义,并说明其临床指导意义、8《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请结合五行学说,谈谈您得认识、9请简述气得生成与脏腑得关系。

10请谈谈您对肾藏精得认识。

2007年1试述阴阳自与得含义及其意义。

2“肺与秋气相通应”有何临床意义。

3请阐述痰饮致病得特点。

4试从整体观念得角度论述中医学得形神统一观。

5如何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6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脑”得地位及其意义就是什么?7试述标本得内涵及治标与治本得缓急取舍?举例说明。

8张介宾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能用精气分阴阳来解释实寒、实热、虚寒、虚热等寒热性病证不?解释这些寒热性病证得“阴阳”所指各就是什么?简述之。

9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得概念及其之间得逻辑关系。

中国中医科学院考博真题中医内科学2012

中国中医科学院考博真题中医内科学2012

选择题总共10题,比较简单,都是送分题。

一、名解:
1.哮病;
2.肥胖;
3.眩晕;
4.水肿;
5.心悸
二、简答:
1.虚寒胃痛的主症、治疗方法、主方
2.消渴概念机基本病机
3.针灸捻转补泻中泻法具体操作
4.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三、论述:
1.简述对病、证、证候、症及证素的认识。

2.辨证论治疗效评价主要问题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你有何建
议 
3.简述流行病学中有关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解释DME的主要内涵。

四、病案
1.关于中风中脏腑的
要求写出诊断、证候诊断、分析、治疗方法、代表方剂、药量、煎煮法、饮食和生活调护。

2.关于头痛的
要求写出诊断、病机、针灸治法、针灸处方及方义、饮食和生活调护。

分)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胁痛
胁痛
2中风
中风
3泄泻
泄泻
4喘证
喘证
5消渴
消渴
分)
二、简答题(20分)
简述脾胃虚弱与湿邪困脾的不同脉证,各有什么特征?
简述脾胃虚弱与湿邪困脾的不同脉证,各有什么特征?
分)
三、治法方药(20分)
1良附丸主要治什么类型的胃痛?
良附丸主要治什么类型的胃痛?
2脾虚泄泻的治疗方药?
脾虚泄泻的治疗方药?
分)
四、案例题(40分)
写出肝郁脾虚的门诊案例(写出病名、症候、治法、方药剂量、症候分析)
分析)。

中医药大学考博内经真题总汇

中医药大学考博内经真题总汇

中医药大学考博内经真题总汇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2008年内经试题:共100分一、原文填空(1分/空)1、《内经》的成书年代()2、风盛则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湿盛则(濡泻)。

3、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4、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二、经文解释(10分/题)1、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三、问答题(10分/题)1.结合《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简述阳气的生理功能。

2.《内经》中脾主时令的论述有哪些反映了什么学术内涵3.《素问·玉机真藏论》五实证和五虚证预后佳的前提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4.《内经》中因势利导治疗原则的体现有哪些四、论述题(15分/题)1.《内经》中有关脏腑与神明关系有几种学说你的看法是什么2.举出五个注解《内经》的注家着作,并说明其注本特点。

2011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考博试题四、论述题结合内经原文谈谈对脾胃的理解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考博试题一、名词解释气交罴极之本中渎之府两感病五神脏二、填空1、木郁达之,火郁()之,土郁夺之,金郁()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灵枢.本神》三、问答题1、《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涵义是什么,后世医家存有哪些理解2、《至真要大论》关于五脏病机的认识。

3、结合原文,《内经》养生学思想与方法。

4、如何理解《示从容论》“年长者求之于府,年少者求之于经,年壮者求之于藏”的含义。

中医内科试题及答案300

中医内科试题及答案300

中医内科试题及答案300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 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医内科常见的病症类型?A. 气滞型B. 阳亢型C. 阴虚型D. 血瘀型2. 以下哪种药物不适用于阴虚内热的治疗?A. 黄连B. 熟地C. 玄参D. 麦冬3. 下列哪种疾病适用于寒凝型的治疗原则?A. 高血压B. 糖尿病C. 颈椎病D. 冠心病4. 中医内科治疗强调的是:A. 沉默疗法B. 食疗C. 全身按摩D. 药物治疗5. 阳虚火旺的常见症状是:A. 目痛B. 腹泻C. 头晕D. 小便清长6. 下面哪种中草药可以治疗气虚内停的症状?A. 当归B. 金银花C. 生姜D. 木瓜7. 中医内科治疗的重点是调整:A. 肾脏功能B. 心脏功能C. 脑功能D. 肺功能8. 下列哪种不是中医内科病症分类中的基本病症?A. 寒热病症B. 气滞病症C. 血瘀病症D. 肺胃病症9. 冠心病属于中医内科中的哪种病症类型?A. 寒热病症B. 气滞病症C. 血瘀病症D. 脾胃病症10. 中医内科治疗的重点是调整人体的:A. 气血阴阳B. 消化系统C. 体温D. 循环系统11. 中医内科诊断强调的是以下哪种方法?A. CT扫描B. 心电图检查C. 望、闻、问、切四诊法D. 血液检查12. 下列哪种中药适用于气虚血瘀的治疗?A. 当归B. 青蒿素C. 白加黑D. 金银花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中医内科是通过服用药物来治疗疾病的。

2. 内科中的病症分类是根据中医的辩证施治理论形成的。

3. 中医内科强调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

4. 阳亢型病症适合使用草药来进行治疗。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医内科的病症分类及其特点。

2. 阳虚火旺属于中医内科的哪种病症类型?请描述其主要症状。

3. 中医内科治疗的重点是调整人体的哪些方面?请详细说明其中一种调整方式。

4. 请简述中医内科的诊断方法。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C4. B5. D6. A7. A8. D9. A 10. A 11. C 12. A二、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正确4. 正确三、简答题1. 中医内科的病症分类主要有寒热病症、气滞病症、血瘀病症和阴虚病症。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

北中医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汇总〔2021-2021〕2021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内科学:100分一、名解〔3分/〕呕吐、泻南北、培土生金、狂、瘵二、答〔5分/〕1、何瘟疫2、一男,50,高血病史5年。

今晨起床后,感,物旋,如坐船,一二。

你作出中医断,并其作出具体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脘痛的。

4、血妄行和气不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三、述〔10分/〕1、关于水的治,你合古代文献作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及其床如何用。

3、合床你中医在治消渴的所在。

4、肺、脾、气虚的不同之在哪里,合床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25分患者女,73,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

近三日出感冒,,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喘息,喉中痰有声。

近一日出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出意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滑。

肺,〔外感引,痰瘀阻,蒙心神〕2021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一、名解痿躄着痹怔忡霍乱卑惵二、答1、例明温肺化治法的代表方、物成、床适病症。

2、从病因病机、床表、治法方等方面比阴黄、虚黄的异同。

三、述1、合古籍和床述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并出三种常并症的病机特点和治法。

2、合床比分析眩、中、厥的根本病机、床特点、治法及后。

四、病例分析1、患者,男,76,反复作鼻腔出血5年,每年作3-4次,近1年来鼻出血次数繁,且血量多,治可以控制,但常目眩。

3天前因大怒,鼻腔出血复,并目眩加重,活后尤甚,遂来我院就,刻下症:鼻中出血量多,色,目眩,活后加重,心悸神疲,气短乏力,夜成寐,大便枯燥。

:面色白,鼻中隔粘膜,出血量多,舌苔薄黄,脉数。

〔1〕写出本病案中医断,辨病分析〔包括病位、病性〕,中医治法、方药。

〔2〕本案如立即用填塞法止血,请写出3种中药。

2、患者,男,45岁,2021年7月2188日就诊。

患者间断胃脘满闷不舒已年,胃镜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未见不典型增生。

已用各类中西药物,疗效不佳,故来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中医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汇总(2008-2017)2008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
内科学试题:100分
一、名词解释(3分/题)
呕吐、泻南补北、培土生金、癫狂痫、跨瘵
二、简答题(5分/题)
1、何谓瘟疫?
2、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

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

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脱痛的鉴别。

4、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见?
三、论述题(10分/题)
1、关于水月中的治疗,请你结合古代文献作出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3、结合临床请你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的优势所在。

4、肺、脾、肾气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临床应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题25分
患者女,7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

近三日出现感冒,发
热,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满,喘息,喉中痰鸣有声。

近一日出现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闷,渐出现意识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滑。

肺胀,(外感引动,痰热瘀阻,蒙闭心神)
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
一、名词解释
痿蹙着痹怔忡霍乱里陕
二、简答
1、试举例说明温肺化饮治法的代表方剂、药物组成、临床适应病症。

2、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比较阴黄、虚黄的异同。

三、论述
1、结合古籍和临床阐述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并举出三种常见并发症的病机特点和治法。

2、请结合临床比较分析眩晕、中风、厥证的基本病机、临床特点、治疗法则及转轨预后。

四、病例分析
1、患者,男,76岁,反复发作鼻腔出血5年,每年发作3-4次,近1年来鼻出血次数频繁,且血量多,经治疗可以控制,但经常头晕目眩。

3天前因大怒,鼻腔出血复发,并头晕目眩加重,活动后尤甚,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鼻中出血量多,色鲜红,头晕目眩,活动后加重,心悸神疲,气短乏力,夜难成寐,大便干燥。

检查:面色苍白,鼻中隔粘膜溃烂,出血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数。

(1)写出本病案中医诊断,辨病辩证分析(包括病位、病性),中医治法、
方药
(2)本案如立即用填塞法止血,请写出3种中药。

2、患者,男,45岁,2009年7月2188日就诊。

患者间断胃院满闷不舒已6年,胃镜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未见不典型增生。

已用各类中西药物,疗效不佳,故来就诊。

刻下症:胃脱痞满不舒,纳食过多时尤甚,恶心欲吐,时有暧气、呃逆,头重如裹,身重肢倦,时感头晕目眩,倦怠乏力,纳呆,大便油薄。

检查:形体消瘦,腹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舌淡胖,苔薄白,脉濡滑。

(1)写出本病案中医诊断,辨病辩证分析(包括病位、病性),中医治法、方药。

(2)若本患者出现心下痞满,按之不痛,呕恶心烦,口渴不欲饮,干噫食嗅,肠鸣下利,舌质淡红,苔白腻偏厚,脉沉虚大无力时,中医当以何法何方治疗?
2013年中医内科学
一、词解(5分*2 )
1肺胀2厥心痛
二、鉴别诊断(10分*2)
1喘证与哮证2水月中与鼓胀
三、论述(15分*2)
1胃脱痛从肝论治
2消渴病及消渴病变证血瘀证病机的原因
四、病例分析(20分*2)
1中风病
2心悸
1男,67,糖尿病史6年,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一般。

半身感觉麻木一周,半身不利,下肢肌肤甲错,心烦,口渴咽干,大便二日不行。

脉滑细。

2女,28,心悸一周,劳后加重。

一周前外出时外感高热,后服药治愈,此后开始心悸,劳后重, 是有胸痛,渐行加重。

现自汗心悸,面色无华,舌红苔少,脉细数
2015年临床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真心痛、癖闭、尿浊、疫毒痢、反胃
二、问答每个20分共40分
1、试根据气血理论,从心脑病症(选三个病症)论述气血共治
2、归脾汤可以治疗内科哪些病症?其具体适应证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治疗思想三、简答每个10分共20分
1、哮病和喘证该如何鉴别
2、胃痛肝气犯胃临床表现是什么,并写出其治法方药四、病例讨论
写出诊断辩证分析治法方药及调护消渴及胸痹
气血理论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
内科部分(北京)
一、选择题(10分)
二、名词解释
1、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2、无痰不作眩
3、治痿独取阳明
三、简答题
1、噎膈、呕吐、呃逆的病机异同点。

2、胸痹的治法有哪些?
3、
4、消渴的病机要点是什么?
5、蠲痹汤的适应症是什么?
四、论述题
1、从痰治喘的五个方剂,证候特点。

2、气不摄血所致的血证有哪些?有何证候特点?
3、水月中所致瘀血的四种证候及证候特点,病机机转。

五、病案
郁证
2017年临床
1名解(4分*5)
时行感冒关格休息痢厄痹厥证
2简答(10分*2)
鼓胀与水肿的鉴别诊断
气虚发热的表现、治法、方药
3论述(20分*2)
基于气血相关理论,论述心系、脑系(至少3个病症)的临床表现、治法及选方用药特点
基于肝肺相关理论,论述肺系疾病(至少3个)的临床表现、治法及选方用药特点
4病例(20分*1 )
消渴病变证中风---气阴两虚兼血瘀
• •OOO 中国移动4G 17:01 T->
<返回
2016年3 月13 曰12:34
2016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内(临床)A 名解:风哮,逆流挽舟,溢饮,脏腑痹
简答:1、如何理解“甘温除大热”?2、头
疼与真头疼如何鉴别?
论述:1、脾胃病症如何从肝论治?列举脾胃病证三个相关证侯表现,治法,方药。

2、论内科病证从痰论治的临床意义,并列举内科病证三个相关证侯表现,治法,方药。

病例:男,63岁。

咽干口干10余年,伴间断心悸发作3月。

患者素体壮,形体肥胖,喜食煎炸。

10年前,查血糖高,未规律治疗。

近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间断发作,伴气短胸闷,动则加重,伴心烦失眠。

咽干口渴,肢体麻木,肌肤甲错,小便黄,大便干,舌暗红,舌苔薄黄,脉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