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

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工农业和水产业的发展、破坏生态平衡),污染源(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2.水质(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分类(从卫生学角度可将其分为感官性状、化学、毒理学、细菌学和放射性等类;从污染监测角度出发,可将其分为一般性状指标、有机污染的三氧平衡参数、富营养污染指标、无机污染指标、有机毒物污染指标、放射性污染指标、病原微生物污染指标、水生生物相组成指标等类).3.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水质本底检测,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特点(测定对象多变,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干扰严重,可供选择的方法多),方法要求(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周期短,经济实用).4.对一条较长的河流进行污染调查时,应根据河流的不同流经区域设置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背景断面一般设置在污染源上游100m处,控制断面是用于了解水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通常应设置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消减断面设在控制断面下游一定距离,估计水体基本达到自净的地方(一般至少距离城市和工业区1500m以上).5.采样量:水质理化检验所需的水样量取决于检测项目,不同的检测项目对水样的用量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各个监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再适当增加20%~30%。

6.测定油类的水样单独采样,应在水面至300mm深处采集柱状水样,不得用采集的水样冲洗采样瓶(容器),全量分析测定。

7.质量控制样品有现场空白样、运输空白样、现场平行样和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通过对以上质控样品的分析,可对水样采集进行跟踪控制。

8.水样保存作用(减少水样的生物化学作用,减缓氧化还原作用,减少被测组分的挥发损失,避免沉淀、吸附或结晶物析出所引起的组分变化),方法(冷藏与冷冻、过滤与离心分离、加生物抑制剂、加氧化剂或还原剂、调节PH值)。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CHAPTER 11.水资源: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主要指逐年可以达到更新的淡水资源。

2.水环境:整个水圈+生存与水中的生物群落+与各种水体共存的底泥。

3.优先控制污染物:均具有毒性,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不可逆性;生物降解困难,在环境中有长效性;在水中含量低,多为ug/L 乃至ng/L水平。

4.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过扩散、稀释、沉淀、氧化、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污染物逐渐降解或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定时间水体基本恢复到原有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水体所具有的这种自我调节、净化的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

5.水环境容量:指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允许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

6.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水质本底监测;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

CHAPTER 2 水养的采集、保存与处理1.采样点的设置A.B.C.D.E.2.原则?3.水样保存方法A.冷藏与冷冻:2~5℃;-20℃;B.过滤与离心分离;C.加生物抑制剂;D.加氧化剂或还原剂;E.调节pH值;F.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4.用于水质理化检验的分离富集方法较常见的有:液液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剂吸附、沉淀或共沉淀、泡沫浮选和气体发生等。

5.固相萃取(SPE):将样品溶液通过预先填充固定相调料的萃取柱,待测组分通过吸附、分配等形式被截留,然后用适当的溶剂洗脱,达到分离、净化和富集的目的。

操作步骤:萃取柱的预处理;上样富集;淋洗杂质;洗脱待测物。

CHAPTER 3 一般理化检验指标1.水温水温计:水表层;-6~40℃深水温度计:水深<40m;-2~40℃颠倒温度计:水深>40m;主-2~32℃、辅-20~50℃2.臭和味等级:0级无;1级微弱;2级弱;3级明显;4级强;5级极强嗅阈值法(稀释倍数法)用无臭水将水样稀释至分析人员刚刚嗅到和尝到臭和味时的浓度,称为嗅阈浓度。

水质检测方法知识要点整理

水质检测方法知识要点整理

水质检测方法知识要点整理1. 简介水质检测是评估水体安全和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水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来确定水质的优劣程度。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质检测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2. 水质检测的基本原理水质检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水中不同物质的特性,利用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测定。

主要包括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三个方面。

2.1 物理性指标物理性指标是指与水的物理性质相关的指标,如温度、浊度、电导率等。

常用的物理性指标检测方法包括温度计测温、浊度计测浊度、电导仪测电导率等。

2.2 化学性指标化学性指标是指与水的化学成分相关的指标,如溶解氧、pH值、氨氮、总磷等。

常用的化学性指标检测方法包括溶解氧仪测溶解氧、酸碱度计测pH值、分光光度计测氨氮和总磷等。

2.3 生物性指标生物性指标是指通过检测水中微生物或生物体的存在来反映水质状况,如大肠杆菌、藻类等。

常用的生物性指标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测大肠杆菌、显微镜观察法测藻类等。

3.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水质检测方法根据不同指标的性质和检测要求而有所差异。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

3.1 pH值检测方法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试纸法、酸碱度计法和玻璃电极法。

其中,试纸法适用于快速检测,酸碱度计法适用于现场检测,而玻璃电极法适用于实验室检测。

3.2 溶解氧检测方法溶解氧是评价水体富氧程度的指标,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溶解氧仪法、化学碘法和万家灯火法等。

其中,溶解氧仪法可以直接测定水中溶解氧浓度,化学碘法和万家灯火法适用于水样中溶解氧测定的快速检测。

3.3 总磷检测方法总磷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显色法、原子吸收法和草酸铵浅黄色法等。

其中,显色法可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测定总磷含量,原子吸收法和草酸铵浅黄色法适用于对总磷浓度进行精确测定。

4. 水质检测的应用水质检测在环境监测、饮用水安全、水处理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009卫检水质理化检验重点

009卫检水质理化检验重点

水质理化检验第一章绪论世界水资源分布及特点:1.可利用的水资源少2.分布不均衡(我国为水资源贫乏国)我国水资源分布及特点: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总量丰富,人均贫乏2.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南丰北乏3.人类活动影响明显,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如果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平均径流深度284 mm,为世界平均90%,居世界第6位。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600 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土地亩均水资源1900立方米,为世界亩均的4/5,明显偏低,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水的自然特性:随机性、流动性、脆弱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可更新性水的自然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在太阳辐射及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水的形态不断发生由液态-气态-液态的循环变化,并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不停息地运动,从而形成了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指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不断取用天然水体中的水,经过使用,一部分天然水被消耗,但绝大部分却变成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放,重新进入天然水体。

水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和人工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江河、溪流、沟渠;相对静止的湖泊、水塘、沼泽、水库;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与海洋;地下水和极冰。

水环境就是以水体这种环境要素为中心而形成的水生态系统,它不仅仅指水,而且指由构成水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各种要素,其中包括水相和固相物质、水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

水环境的特点: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关联性、多样性。

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

水资源的卫生学特征: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与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般景观要求水域。

水质理化检验_总结

水质理化检验_总结

第一章、绪论1、水及水环境组成天然水:不是纯净水,是溶解了很多天然物质的水溶液。

一般天然水中的天然溶解物主要有8种离子,即Na+、K+、Ca2+、Mg2+、CL-、SO42-、SiO32-、HCO3-等。

天然水体(水环境):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称为天然水体。

它不仅包括水,而且包括水中悬浮物、底泥和水中的生物群落等其他所有因素。

水体分为海洋水体、陆地水体、地上水体、地下水体等不同区域和类型。

水体大至海洋,小至池塘。

一般天然淡水含有三类物质:溶解性物质,胶体物质,悬浮颗粒。

监测多限于水层,是水环境的一部分;底泥和生物群落的监测仅限于科研。

2、根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水域中的保护目标将水资源划分为五类:Ⅰ类适用于源头水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和鱼虾产卵。

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和游泳池。

Ⅳ类,一般工业用水区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农业用水区和一般观景要求水域。

3、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

水污染的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工农业和水产业的发展;破坏生态平衡4、优先控制污染物特点:1.均有毒性,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具有不可逆性;2.生物降解困难、在环境中有长效性;3.在水中含量低,多为μg/L乃至ng/L水平。

5、水体污染源:凡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称。

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水体自净能力:是指水体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的综合作用,使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逐渐分解破坏,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水体的这种能力称为水体自净作用。

自净容量:是指水体通过自净作用而使其不受污染所能承受的污染物的量。

超过该限度,就会发生水污染。

6、水质:是指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

水质检验理论复习

水质检验理论复习

水质理化分析题目:一、名词解释:1、总硬度:指溶解于水中的钙盐、镁盐类的含量。

2、环境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使环境丧失了自净能力,是污染物在环境中累积,导致环境特征的改变,或原有用途产生一定不良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对人体的健康或生活生产产生一定危害或影响的现象。

3、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4、水质: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称为水质5、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称为水质指标。

6、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7、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8、BOD5 :水样经稀释后,在20± 1℃培养5天所需要的氧作为指标,以氧的mg/L表示。

9、水污染:进入水体的物质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范围,造成水质恶化现象,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影响水的有效利用,这样,就称为水污染10、矿化水:以纯净水、天然矿石为原料,经矿化器过滤,溶出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饮用水。

11、准确度指单个检测值或多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12、样品前处理为消除或减少干扰因素而采取的预先处理措施称样品分析前的处理,简称样品的前处理。

二、单项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中。

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也不反扣分)C1. 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其滴定方法属于()( A)酸碱滴定法(B)沉淀滴定法(C)氧化还原滴定法(D)络合滴定法时采用的指示剂是()B2. 在测定水中的CODCr(A)甲基橙(B)试亚铁灵(C)酚酞(D)淀粉C3. 酸度计的参比电极为()(A)玻璃电极(B)膜电极(C)甘汞电极(D)惰性金属电极A4. 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A)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B)排污单位排出口取样(C)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取样(D)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取样B5. 河水体系的监测对照断面应设在()(A)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后的地方(B)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C)废水进入河流以后的地方(D)河流回流处B6. 设置背景断面时,要求断面上的水质为()(A)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处(B)基本未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处于受污染源影响的高峰处(D)处于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处C7. 当河流水面宽度为()时,应设置三条采样垂线。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11、水资源: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主要指逐年可以达到更新的淡水资源。

2、水环境:整个水圈+生存与水中的生物群落+与各种水体共存的底泥。

3、优先控制污染物:均具有毒性,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不可逆性;生物降解困难,在环境中有长效性;在水中含量低,多为ug/L乃至ng/L水平。

4、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过扩散、稀释、沉淀、氧化、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污染物逐渐降解或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定时间水体基本恢复到原有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水体所具有的这种自我调节、净化的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

5、水环境容量:指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允许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

6、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水质本底监测;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

CHAPTER2 水养的采集、保存与处理1、采样点的设置A、B、C、D、 E、2、原则?3、水样保存方法A、冷藏与冷冻:2~5℃;-20℃;B、过滤与离心分离;C、加生物抑制剂;D、加氧化剂或还原剂;E、调节pH值;F、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4、用于水质理化检验的分离富集方法较常见的有:液液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剂吸附、沉淀或共沉淀、泡沫浮选和气体发生等。

5、固相萃取(SPE):将样品溶液通过预先填充固定相调料的萃取柱,待测组分通过吸附、分配等形式被截留,然后用适当的溶剂洗脱,达到分离、净化和富集的目的。

操作步骤:萃取柱的预处理;上样富集;淋洗杂质;洗脱待测物。

CHAPTER3 一般理化检验指标1、水温水温计:水表层;-6~40℃ 深水温度计:水深<40m;-2~40℃ 颠倒温度计:水深>40m;主-2~32℃、辅-20~50℃2、臭和味等级:0级无;1级微弱;2级弱;3级明显;4级强;5级极强嗅阈值法(稀释倍数法)用无臭水将水样稀释至分析人员刚刚嗅到和尝到臭和味时的浓度,称为嗅阈浓度。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

第一章、绪论1、水及水环境组成8、理化检验特点:1测定对象多变2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3干扰严重4可供选择的方法多9、水质理化检验常用测定方法:容量法;光度法;原子吸收法;极谱法;气相色谱法10、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1考虑选择标准分析方法。

2应根据待测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水平选择,优先考虑那些不需富集的测定方法。

3应考虑共存成分的影响。

4还需注意测定方法的定量的浓度范围尽量宽。

5方法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灵敏)。

6抗干扰能力强(特异)。

7方法稳定,操作方便。

8方法易于普及。

9试剂无毒或毒性较小。

11、常量分析:固体试样质量(mg)>100,液体试样体积(ml)>10;其它: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水质理化检验结果表示:1物理指标,均按统一规定的国际单位名称表示。

如水温以℃表示。

有些物理指标也按其特定的单位表示,如色度、浑浊度均用特定的度表示。

2有毒有害物质多以mg/L表示,有时其含量太低,也可用μg/L、ng/L表示。

mg/L(ppm)、μg/L (ppt)、ng/L(ppb) 。

4有些指标规定用某些化合物的量表示,但并不意味是以这种形式存在。

如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硬度规定以CaC031mg/L为l度,并不意味着水中的钙和镁离子全部是以CaC03形式存在的。

12 定结果应以适当的有效数字表示:2容量分析法由于准确度为1/100ml,因此,有效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二位;3分光光度法由于仪器性能、读数误差等,一般取2-3位有效数字。

4一个测定方法常几种方法都有应用,首先是各记各的,最后测定结果以标准值的位数为准。

第二章水样的采集、保存与处理1.水样的代表性;是采集样品阶段的核心问题。

2.从采样到分析期间,采取一切措施,保证样品各组分的浓度不发生改变。

2 盛水容器:1聚乙烯塑料(多适合分析无机组分:金属);2硬质玻璃器皿(多适合分析有机组分:油类)3 采样量:检测项目的120-130%,多次采样应混合后再装入样品容器4采集水样前,应用所采水体的水冲洗2-3次再装水样5 水样保存的目标:减少样品组成的变化保存方式:视水样的质量、检验项目的要求而定1.冷藏易受微生物分解、易氧化而发生变化的水样,在冷库、低温室等处(&lt;4℃)阴暗处保存。

水质检测技术复习提纲

水质检测技术复习提纲

第1节水样的采集和保存一、采集水样的类型1、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对组成较稳定的水样,或水体的组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变化不大时,采集瞬时样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2、混合水样等时混合水样(平均混合水样),指某一段时间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照相等的时间间隔采集等体积的多个水样后混合成的水样。

等比例混合水样(平均比例混合水样),指某一段时间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集的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经混合后得到的等比例混合水样。

3、综合水样(等时综合水样)是指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样品。

综合水样在各点的采样时间虽不能同步进行,但越接近越好,以便得到可以对比的资料。

二、地表水样的采集采样前的准备盛水容器、采样器、交通工具(船只)等。

采样器具要求:1、化学性质稳定;2、不吸附欲测组分;3、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4、大小和形状适宜。

三、水样的保存水样保存的基本目的:•减缓水样的生物化学作用•减缓化合物或络合物的氧化-还原作用•减少被测组分的挥发损失•避免沉淀、吸附或结晶物析出所引起的组分变化保存措施:1)加入生物抑制剂。

2)控制溶液的pH值。

3)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

4)冷藏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

第2节水样的预处理预处理目的:使欲测组分达到测定方法和仪器要求的形态、浓度,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主要方法:包括水样消解、富集与分离两大类。

一、水样的消解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一)湿式消解法利用各种酸或碱进行消解(二)干灰化法(干式分解法、高温分解法)二、样品的富集与分离⏹富集:是分离的一种,即从大量试样中搜集欲测定的少量物质至一较小体积中,从而提高其浓度至其测定下限之上。

水质检验考试要点-1

水质检验考试要点-1

分类
指 标 微囊藻毒素 苯 甲苯 苯系物 乙苯 二甲苯 异丙苯 苯乙烯 氯苯
标准限量 (mg/L) 0.001 0.01 0.7 0.3 0.5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 测 方 法
1.溶剂萃取-填充柱气相色谱法(FID) 2.溶剂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FID) 3.顶空-填充柱气相色谱法(FID)
0.02 0.3 气相色谱法(FID)
0.005
3.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4.催化示波极谱法 5.原子荧光法
铬(六价)
0.05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1.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01
3.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4.催化示波极谱法 5.原子荧光法

0.05
1.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巯基棉富集-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1.酸性高锰酸钾 2.碱性高锰酸钾 仪器分析法
分类
指 标 色度 浑浊度 臭和味 肉眼可见物 pH
标准限量 (mg/L) 15 1 铂-钴标准比色法
检 测 方 法
1.散射比浊法-福尔马肼标准 2.目视比浊法-福尔马肼标准
无异臭异味 嗅气味和尝味 无 6.5-8.5 直接观察法 1.玻璃电极法 2.标准缓冲溶液比色法 电极法 450 1000 0.00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称量法 1.4-氨基安替吡啉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 2.4-氨基安替吡啉直接分光光度法 1.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2.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 1.硫酸钡比浊法 2.离子色谱法
感官和 物理
电导率 总硬度(以CaCO3计) 溶解性总固体 挥发酚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0.3
硫酸盐
250
3.铬酸钡(热法)分光光度法 铬酸钡(冷法)分光光度法 4.硫酸钡烧灼称量法 1.硝酸银滴定法

最新水质理化检验期末复习资料总结资料

最新水质理化检验期末复习资料总结资料

第一章绪论水的循环:社会循环、自然循环。

水环境的组成:水中的生物群落、与各种水体共存的底泥、整个水圈(水溶液)。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人口集中的城市。

污染物多为无毒的无机盐、需氧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和洗涤剂;主要成分为水,通常水>99%,固体物质<1% ;水质成分呈有规律的日变化,用水量呈有规律的季节变化。

工业废水:是目前水体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物种类最多、毒性大、含量变化大、不易净化、处理难等。

农业污水:有机质、植物营养素、病原微生物、化肥、农药的含量高;面广、分散、难于收集和治理;农药和化肥有80%~90%均可进入水体,有机氯等残留期长的农药可用水一起参与循环,形成全球性污染。

水质: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

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

1直接用杂质的含量或浓度表示;2利用某一类杂质共同特性间接反映其含量的,如有机物可用容易被氧化的共同特性即耗氧量作为综合指标;3水质指标与测定方法有关,如浑浊度、色度。

水质理化检验的特点:1测定对象多变,水质指标种类繁多,监测目的的不同。

2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3干扰严重4可供选择的方法多选择定量方法:对于任何样品,如果不经任何处理就能直接定量测定显然是最方便的,这就是我们选择方法的依据。

1首先应考虑待测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根据其浓度优先考虑那些不需富集的测定方法2其次应考虑共存成分的影响3还要注意测定方法的定值内容4必要的精密度和简化操作。

第二章水样的采集、保存与处理第一节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采样原则:聚乙烯塑料(以P代表)容器:金属硬质玻璃(以G代表)容器:有机物2•河流采样点的确定:应根据河流的不同流经区段设置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①背景断面是提供水系未受污染时环境背景值的采样断面,该断面应尽量不受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所以需远离工业区、城市居民区、农药和化肥施用区及主要交通干线。

②控制断面是用于了解水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的断面,通常应设置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完整版)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期末复习

(完整版)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期末复习

第一部分:水质理化检验1、水污染定义:在人类的社会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给各种水体环境带来杂质,当这些杂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水质变化,给人类环境和水的利用产生不良影响,就称水污染。

2、污染源的类型:凡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叫做污染源。

可分为自然和人为两大类。

3、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

各种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由此可判断水质的优劣和是否符合要求。

第一节、三氮的测定NH3-N、NO2-- N、NO3--N总称为三氮,主要来自含氮有机物和粪便污染,以及特殊工业污水。

随着无机化作用的进行,水中有机氮化合物不断减少,微生物的营养素不断减少,水中致病性微生物也逐渐减少,因此三氮的含量多少常作为水体有机污染程度以及自净能力的指标。

无机化作用:水中复杂的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和氧气的作用下转化为简单无机物的过程。

NH3 (NH4+) →NO2-→NO3-+ - - 新近(污染情况水体自净能力)- + - 不久- - + 很久+ + + 连续一、NH3-N氨氮在水中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NH4+ 和NH3。

一般要求饮用水中的氨氮不得超过0.02mg/L。

1、纳氏试剂比色法(1)原理:在碱性溶液中氨与纳氏试剂碘化汞钾生成棕黄色的碘化氧汞胺,反应产物在15-30分钟内稳定,颜色深浅与氨氮的含量成正比。

(2)特点:本法是用于无色透明、氨氮含量较高的水样,本法准确、操作简便、但抗干扰能力差。

2、样品前处理--蒸馏法a.原理:利用在碱性条件下NH3易挥发,通过蒸馏使其与水中共存成分分离而消除干扰,再进行比色法检测。

b.特点:本法可分析有色浑浊干扰成分多的水样,也可用来分析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c.操作:加热蒸馏,稀酸溶液做吸收液。

水样调至中性水样(25.0ml)标准系列↓+水至25ml↓+酒石酸钾钠↓+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5分钟,比色测定d.注意事项:a采样后尽快分析。

如需保存加硫酸使PH1.5~2于4℃下保存.b余氯加Na2S2O3除去。

水质一般理化检验指标练习题及答案

水质一般理化检验指标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一般理化检‎验指标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色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参考资料《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上册一、填空题1、水环境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规定色度‎是测定经_‎____澄‎清后样品的‎颜色。

_____‎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____‎_。

答:15min‎;pH值;pH值《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上册,P2652、铂钴比色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__‎___和_‎____ 。

答: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工业废水《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上册,P2653、钴铂比色法‎样品的色度‎以____‎_的度值表‎示。

在报告样品‎色度的同时‎报告___‎__。

答: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pH值《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上册,P2664、铂钴比色法‎色度标准溶‎液放在__‎___玻璃‎瓶中,存放于__‎___,温度不能超‎过____‎_。

答:严密盖好;暗处;30℃《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上册,P2665、铂钴比色法‎结果的表示‎以色度的_‎____报‎告与试料_‎____,在0-40度的范‎围内,准确到__‎___。

40-70度范围‎内,准确到__‎___。

答:标准单位;最接近的标‎准溶液的值‎;5度;10度《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上册,P2676、采样时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__‎___或 _____‎加以清洗,最后用__‎___、_____‎。

答:盐酸;表面活性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净‎;沥干《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上册,P266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铂钴比色法‎与稀释倍数‎法可以同时‎使用()。

两者有可比‎性()。

答× ×《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上册,P2652、铂钴比色法‎是将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500m‎l的玻璃瓶‎内()。

水质检验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化学分析

水质检验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化学分析

水源水质及用户对水质要求
四、用户对水质的要求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无色、无臭,无味、不
浑浊、无有害物质,特别是不含传染病菌。供 给城市、城镇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规 定。
(二)生产用水水质要求 各种工业企业对水质有不同要求。 在确定生产用水的水质标准时,应进行调
给水处理基本方法
过滤 经过混凝沉淀或澄清后,原水中颗粒较大而
易于下沉的杂质已被截流于沉淀池或澄清池中。 但仍有细小杂质及细菌留在水中,还需要进一步 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处理。
滤池通常置于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滤出水 浊度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水的过滤处理是让原水通过具有孔隙的粒状 滤料层,利用滤料与杂质间吸附、筛滤、沉淀等 作用,截留水中的细微杂质,使水得到澄清。
水质检验基础知识和相关 的化学分析
内容:
一、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净化知识 二、实验室基本知识 三、溶液的制备 四、滴定分析法概述 五、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六、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七、实验室安全知识 八、相关的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水源水质及用户对水质要求
水源水质及用户对水质要求
为了鉴别水源中杂质成分、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必须进 行水的物理,化学及细菌分析,有时还须进行水生物分 析。
色度低,含盐量及硬度不大 细菌含量较多 水温变幅较大。此外,河流易受污染而含有各种有害物

水源水质及用户对水质要求
3.湖泊及水库水 水浑浊度较低 藻类较多,使水产生色、臭、味 易受废水污染 含盐量比河水高。按含盐量分,有淡水湖、微咸水湖和
咸水湖三种。这与湖的形成历史、水的补给来源及气候 条件有关。咸水湖的水不宜生活饮用。我国大的淡水湖 主要集中在雨水丰富的东南地区。 4.海水 海水含盐量高,而且所含各种盐类或离子的重量比例 基本一定,这是与其它天然水源所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

水分析化学复习重点

水分析化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知识点[1]水分析化学的地位及作用[2]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1.水中污染物包括无机:金属离子Ca2+、Mg2++ 重金属离子:Pb2+、Fe3+、Mn2+、Cd2+、Hg2+等有机:酚、农药、洗涤剂等以上污染物都需要水分析方法去定量2.分析方法包括①重量分析——称重的办法用途:残渣分析②化学分析——借助化学反应a.酸碱滴定——质子传递(最基础的滴定分析)用途:检验碱度、酸度b.络合滴定——络合反应M+Y→ MY用途:测定 Ca2+、Mg2+、Fe3+、Al3+另外,络合反应可用于掩蔽技术,消除非测定离子的干扰c.沉淀分析——沉淀反应Ag++Cl-→AgCl用途:测定水中Cl-d.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特点:电子转移)用途:测COD等有机污染指标氧化还原反应也用于废水的化学处理,(如脱CN-,CN-+ClO2→N2)③仪器分析a.吸收光谱法用途:分析有机分子、无机离子b.色谱法:气相色谱用途:如氯仿测定液相色谱用途:如多环芳烃测定离子色谱用途:如阴离子测定c.原子吸收法用途:金属元素测定d.电化学分析法用途:pH值的测定[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1.水质指标物理化学微生物学一、物理指标(特点:不涉及化学反应,参数测定后水样不发生变化) ①水温②臭味(臭阈值)文字描述③色度:表色(悬浮性物质、胶体核溶解性物质共同引起,定性描述)真色(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引起,定量测量)色度的测定方法:标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a.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色阶(Pt—Co色阶,K2PtCl6+CoCl2,稳定性高,1mgPt/L定义为1度)b. 未知水样置于同规格比色管中(如混浊先静置澄清),俯视与标准色阶对比④浊度:由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引起的水样的浑浊程度,是混凝工艺重要的控制指标。

浊度的测定方法a.目视比浊法: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浊度阶,1mg漂白土/L定义为1度,水样俯视对比b.分光光度法:680nm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浊度单位(1.25mg硫酸肼/L和12.5mg六次甲基四胺/L形成甲聚合物为1度,测定结果单位FTU)c.散射法,浊度仪(也以甲聚合物为标准浊度单位,测定结果单位NTU)⑤残渣(总残渣=可滤残渣 + 不可滤残渣),重量法测定⑥电导率,电导率仪测定⑦UVA254: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⑧氧化还原电位(ORP):废水生物处理过程重要控制参数二、化学指标①pH值 pH=-lg[H+]②酸度和碱度:给出质子物质的总量(酸度)接受质子物质的总量(碱度)③硬度:水中Ca2+、Mg2+离子的总量永久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暂时硬度: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形成,煮沸后分解形成沉淀④总盐量(水中全部阴阳离子总量)⑤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宏观地描述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总量指标,不针对哪类有机物)a.高锰酸盐指数(Pi):用KMnO4作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量,用mgO2/L表示b.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水中能被得重铬酸钾氧化的水中有机物的量,用mgO2/L表示c.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一定时间温度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mgO2/Ld.总有机碳(TOC):水体有机物总的碳含量,用总有机碳分析仪高温燃烧水样测定,单位mgC/Le.总需氧量(TOD):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在高温下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需氧量,单位mgO2/L三、微生物学指标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指标①细菌总数②大肠菌群③游离性余氯:Cl2/HOCl/OCl-2.水质标准:根据不同用水目的制定的污染物的限量域值除余氯为下界,其他指标均为上界限值,不可超越[4]取水样、保存、预处理1.取水样根据试验目的选取取样点,取样量,容器和取样方法取样点:河流水系沿上下游和深度布设,处理设施在进出水口 取样量:保证分析用量3倍以上,至少做2次平行样容器:玻璃或塑料瓶,容器清洁(化学指标)或无菌(微生物指标) 取样方法 2.保存意义:采用一些措施终止或减缓各种反应速度①冷藏②控制pH 值,加酸调pH <2,个别指标加NaOH ③加保存试剂 3.预处理——水样的分离技术()①过滤②蒸馏③萃取L-L 液萃取:分离水中的有机物④浓缩富集[5]分析方法的评价体系用水和废水水质分析首选GB(国标)方法 1.准确度:测定值和真空值的接近程度T i X X -常用测量加标回收率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加标回收率(%)=加标量加标前测定值加标后测定值-×100平均加标回收率(%)=∑=ni n 11加标回收率平均加标回收率处于97%-103%,可以认为分析方法可靠 2.精密度:测定值之间的接近程度X X i -常用相对标准偏差评价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又称变异系数,用CV 表示%100⨯=XSCV ∑==n i i X n X 11偏差1)(11212--=-=∑∑==n X X n dS ni i ni i3.准确度和精密度之间关系精确度高,则精密度一定高 准确度低,则精密度一定低 精密度高,而准确度不一定高[6]标准溶液1. 基准物质,可以直接准确称量,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一类物质基本要求:①性质稳定,②组成恒定,较大的摩尔质量,③纯度高,易溶解滴定分析常用基准物质:Na2CO3(酸碱滴定)CaCO3 Zn粒(络合滴定)NaCl(沉淀滴定)K2Cr2O7(氧化还原滴定)2.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基准物质——直接法非基准物质——间接法或标定法例:0.1mol/LHCl的配制①用浓HCl稀释粗略地配制所要求的浓度②用Na2CO3溶液对其进行标定,计算出HCl的浓度3.量浓度①物质的量(摩尔,mol):表示物质的指定的基本单元是多少的物理量,1mol物质B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为阿佛加德罗常数②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卫生检验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题及答案

卫生检验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题及答案

一题:术语解释水圈质量控制水资源检出限水的社会循环空白实验水污染校准曲线工作曲线标准曲线二题:判断题1.一般天然淡水含有三类物质:溶解性物质、胶体物质、悬浮颗粒物。

对2.水环境包括整个水圈及生存于水中的生物群落和与水体共存的底泥。

对3.Ⅲ类水域,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娱乐用水区。

错4.2004年我国130000Km河流中,全年期水质为Ⅲ类水河长占12.8%错5. 2004年我国在评价的50个湖泊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有18个。

对6.全球的水总储量约为13.8×108 Km3。

错7.在全球的水总储量中,77.2 %为淡水。

错8.水具有流动性、不可替代性、可更新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和商品性等诸多特点。

对9.一个人体内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 4~5 L,就会死亡。

错10.我国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四类。

错三题:选择填空1.全球的水总储量约为〔13..8*109〕Km3,其中〔2.78 〕%为淡水。

1.在全球的淡水中,22.4%为河流、湖泊等地表水。

2.在全球的淡水中,77.2 %为冰川。

2.水具有流动性、不可替代性、可更新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和〔 C 〕性等诸多特点。

A 可塑性B 扩散性C 商品性D 治疗性3.一个人体内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 C 〕L,就会死亡。

A 4~5B 5~6C 7~8D 9~104.我国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C 〕类。

A 三B 四C 五D 六1.在〔 A〕条件下,Gr〔VI〕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响,生成紫红色配合物,测定540nm波长的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A、酸性B、碱性C、37°CD、100°C2.测定水中总铬时,除去高锰酸钾的方法为〔A 〕A.沿瓶壁参加95%的乙醇2ml,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棕色B.沿瓶壁参加95%的乙醇2ml,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无色C.沿瓶壁参加0.01 mol/L〔1/2H2C2O4〕2ml,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棕色D.沿瓶壁参加0.01 mol/L〔1/2H2C2O4〕2ml,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无色3.清洁的地面水在正常情况下,所含溶解氧接近饱和状态,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约为淡水的〔 B〕A.70%B.80%C.90%D.95%4.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D 〕A.溶解氧为3~4mg/L,鱼类就会死亡。

水质复习资料

水质复习资料

水质理化检验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水体的自净作用:进入水环境的各种污染物在承受水体中经稀释、扩散、沉降等物理作用和氧化还原、分解-化合、沉淀-溶解、吸附-解吸附、胶溶-絮凝等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以及生物分解、转化、富集等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分解破坏,使水体又恢复到未受污染的程度,水体所具有的这种能力称为自净能力。

2.水质水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水的质量,我们将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称为水质。

3.水质理化检验的内容⑴水质本底检测:调查监测未受污染水域,积累本底资料;⑵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为了解执行卫生标准情况、研究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提供资料;⑶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的监测:是水质理化检验的常规任务,查找污染源并判定污染程度对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都十分重要;⑷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这是水质理化检验的主要任务。

结合多方面的情报资料,综合分析,预报水质情况,一边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类健康。

4.水质理化检验的意义:①防止发生急慢性中毒和疾病蔓延;②检查执行标准情况;③为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5.水质理化检验的特点:①测定对象多变,②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③干扰严重,④可供选择的方法多6.方法选择一般原则(方法应满足的要求):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周期短、经济实用第二章水样采集、保存与预处理1.背景断面:是提供水系未受污染时的环境背景值得采样断面,该断面应尽量不受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

2.控制断面:是用于了解水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通常应设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3.消减断面:是指废(污)水汇入河流,流经一定距离与河水充分混合,污染物因河水的稀释和水体的自净作用,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4.进行地下水质调查时,通常根据调查目的设置背景值监测井和污染控制监测井。

5.废(污)水采样点的确定: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出口包括:汞、铬、砷、铅、Cr6+、强致癌物……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包括:悬浮物、硫化物、挥发性酚、氰化物、有机氯……6.贮样容器选择原则:①贮存测定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水样时应选择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容器或硬质玻璃容器;②贮存测定有机物指标的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容器;③若所采集的水样含大量油类时,应使用玻璃材质的容器贮存,禁止使用塑料容器贮存,以防渗透某些碳氢化合物;④用于特殊项目测定的水样可选用其他化学惰性材料材质的容器贮存。

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重点

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重点

余氯:水经加氯消毒;氯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有效氯..余氯的作用:保持持续杀菌;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余氯的危害:1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危害;2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致癌物;3引起皮肤干燥;丘疹;粉刺;4作为生产酒的原料;起不良作用..余氯的出厂水中限值:4mg/l;出厂水中余量:大于等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大于等于0.05mg/l余氯的种类:游离型余氯HCLO;CIO-;CL2;化合型余氯NH2CL;NHCL2;NCI3余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邻联甲苯胺比色法邻联甲苯胺比色法原理:在ph值小于1.8的酸性溶液里;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蒽式化合物;再与重铬酸钾-铬酸钾配制的标准色列目视比色..邻联甲苯胺的检测限:0.01mg/l余氯铬的生理意义:适量的三价铬对生物体有益;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缺三价铬导致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六价铬的毒性:对人的致死剂量是1.5克;水中六价铬的致死剂量超过0.1mg/l 就会中毒生活饮用水的国家标准:铬不得超过0.05mg/l六价铬的测定方法:二苯羰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六价铬采样的注意事项:测定六价铬时;ph应用NAOH调节至8左右;防止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测定总铬的方法:用酸性高锰酸钾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多余的高锰酸钾用乙醇消除;六价铬再与二苯羰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比色..化学需氧量COD:水中还原性有机物被氧化时;消耗氧化剂的量相当于氧的量..Mg/l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I类和II类水质的CODCrmg/L为≤15;III类为≤20;IV类为≤30;V类为≤40..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酸性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酸性高锰酸钾测定原理:水样加入硫酸酸化后;加入高锰酸钾;沸水浴加热一定时间;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标准液滴定..测定化学需氧量酸度的控制:维持0.45mol/lH+浓度水平;酸度只能用硫酸来维持;不能用盐酸和硝酸..溶解氧DO:溶解于水中的氧气..Mg/l生化需氧量BOD:水中还原性有机物被水中好气性微生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的氧气含量.mg/l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是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最终产物..溶解氧DO与什么因素有关:氧分压和温度;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测定溶解氧的卫生意义:当水体溶解氧量为3-4mg/l时;鱼类会死亡;当水体溶解氧含量小于2mg/l时;水体变臭..溶解氧采样时注意事项:无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都不能使采样瓶中混入气泡..测定溶解氧的方法:碘量法;溶解氧测定仪法;电导测定法碘量法原理:Mnso4与Naoh反应生成Mnoh2;与OD反应生成亚锰酸;再加入Mn0h生成偏锰酸;偏锰酸与KI反应生成I2;Na2s2o3标准液反应确定I2的量..哪些物质影响溶解氧的测定:NO2-、Fe3+;怎么掩蔽加入NaN3和NaF 通常测定的水中硫化物是指:溶解性的H2S、HS-、S2-;酸溶性硫化物:ZnS、CdS..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规定硫化物不得超过0.02mg/l金属硫化物的分类:按能否被酸溶解酸溶性硫化物:ZnS、CdS;非酸溶性硫化物: CuS、HgS、Ag2S硫化物的采样和保存:用棕色瓶采样;用醋酸锌固定..测定硫化物的常用方法:I量法、亚甲蓝分光光度法2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物原理:在含Fe3+的酸性溶液中;硫化物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反应生成亚甲蓝染料;再比色..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原则是:1.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 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盛水器的选择:塑料瓶用于测定金属;玻璃瓶用于测定有机物容器材质的选择要求:1.容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 2.容器不能吸附某些待测组分 3.容器不能与某些待测组分反应 4.如测定对光敏感的物质;需用棕色瓶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采样点位的确定:水深≤5m;水面下0.3~0.5m;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1、现场空白样:指在现场以纯水作样品;按照一定采样标准和要求;和样品水样相同条件装瓶;运输送至实验室分析..2、运输空白样:以纯水作样品;从实验室带至采样点;再随样品水样带回实验室..3、现场平行样:同种条件下;采集多组水样;测定结果反映实验室精密度..4、现场加标样:在现场平行样中选一份;加入已知浓度的待测物质标准溶液;带回实验室分析..5、现场质控样:将标准样或标准质控样带到采样点;和水样相同处理后;带回实验室分析我国水质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色度不超过15度铂钴标准比色法原理: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成与天然水色调一致的黄色标准色列;并规定1L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水的色度为1度..浑浊度:水中含有悬浮物质或胶体物质而使水浑浊;透过的光被散色的程度与浑浊度有关的因素:悬浮物质的浓度;悬浮颗粒的粒径;入射光的波长水质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超过1散射浊度单位NTU;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NTU..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pH值范围在6.5~8.5之间..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硬度不得超过450mg/l天然气的臭味剂:硫醇总硬度total hardness:主要是指水中的钙盐、镁盐类的含量..暂时硬度:经煮沸能够去除的硬度永久硬度:经煮沸不能除去的硬度检测水硬度的国家标准方法: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位滴定法;检出限1m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位滴定原理:铬黑T与水中Ca2+;Mg2+离子结合成铬黑T-Ca2+和铬黑T Mg2+;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后;先与水样中游离的钙镁离子结合;再争夺铬黑T中的钙镁离子;使溶液由紫红色变为天蓝色..水资源:地球上的天然水约13.8×109km3..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向水中排入有毒有害物质;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使水使用价值降低;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水质: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水质指标的分类:从卫生学角度出发;可将其分成感官性状、化学、毒理学、细菌学和放射性等类..从污染监测角度出发;可将其分成一般性状指标、有机污染指标、无机污染指标、放射性污染指标、病原微生物污染指标、水生生物相组成指标等类..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1水质本底监测2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3)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4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水质理化检验的意义:1防止发生急慢性中毒和疾病蔓延..2检查执行标准情况..3为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水质理化检验特点:1.测定对象多变2.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3.干扰严重4、可供选择方法多水污染water pollution类型:1生活污水污染物多为无毒的无机盐、需氧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和洗涤剂..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目前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显着特点是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物种类多、毒性大、含量变化大、不易净化、处理难等..3农业污水农业污水面广;分散、难于收集和治理;其有机质、植物营养素、病原微生物、化肥、农药的含量高..2、根据污染类型分类1化学型污染指排入水体的碱、酸、无机和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水体污染..2物理型污染指引起水体的色度、浊度、悬浮性固体、水温和放射性等监测指标明显变化的物理因素造成的污染..例如;热污染源将高于常温的废水排入水体;水土流失等因素造成水体的悬浮性固体指标的增加;植物的叶、根及其腐殖质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的色度和浊度急剧增大..3生物型污染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引入某些病原菌造成污染..酸度;所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物质的总量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物质的总量..酚酞碱度其意义表示水样的部分碱度..甲基橙碱度其意义表示水样中总碱度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值8.0-10.0无色-红色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值3.1-4.4红色-黄色酸度、碱度和pH值的区别和联系pH表示水的酸碱性的强弱;而酸度或碱度是水中所含酸或碱性物质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重点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余氯:水经加氯消毒,氯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有效氯。

余氯的作用:保持持续杀菌,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的危害:1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危害;2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致癌物;3引起皮肤干燥,丘疹,粉刺;4作为生产酒的原料,起不良作用。

余氯的出厂水中限值:4mg/l;出厂水中余量:大于等于0.3mg/l;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大于等于0.05mg/l
余氯的种类:游离型余氯(HCLO,CIO-,CL2);化合型余氯
(NH2CL,NHCL2,NCI3)
余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邻联甲苯胺比色法原理:在ph值小于1.8的酸性溶液里,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蒽式化合物,再与重铬酸钾-铬酸钾配制的标准色列目视比色。

邻联甲苯胺的检测限:0.01mg/l余氯
铬的生理意义:适量的三价铬对生物体有益,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缺三价铬导致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六价铬的毒性:对人的致死剂量是1.5克,水中六价铬的致死剂量超过0.1mg/l 就会中毒
生活饮用水的国家标准:铬不得超过0.05mg/l
六价铬的测定方法:二苯羰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
六价铬采样的注意事项:测定六价铬时,ph应用NAOH调节至8左右,防止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

测定总铬的方法:用酸性高锰酸钾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多余的高锰酸钾用乙醇消除,六价铬再与二苯羰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比色。

化学需氧量(COD):水中还原性有机物被氧化时,消耗氧化剂的量相当于氧的量。

Mg/l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I类和II类水质的CODCr(mg/L)为≤15,III类为≤20,IV类为≤30,V类为≤40。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酸性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
酸性高锰酸钾测定原理:水样加入硫酸酸化后,加入高锰酸钾,沸水浴加热一定时间,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标准液滴定。

测定化学需氧量酸度的控制:维持0.45mol/lH+浓度水平,酸度只能用硫酸来维持,不能用盐酸和硝酸。

溶解氧(DO):溶解于水中的氧气。

Mg/l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还原性有机物被水中好气性微生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的氧气含量.mg/l
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是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最终产物。

溶解氧(DO)与什么因素有关:氧分压和温度,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测定溶解氧的卫生意义:当水体溶解氧量为3-4mg/l时,鱼类会死亡;当水体溶解氧含量小于2mg/l时,水体变臭。

溶解氧采样时注意事项:无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都不能使采样瓶中混入气泡。

测定溶解氧的方法:碘量法,溶解氧测定仪法,电导测定法
碘量法原理:Mnso4与Naoh反应生成Mn(oh)2,与OD反应生成亚锰酸,再加入Mn(0h)生成偏锰酸,偏锰酸与KI反应生成I2,Na2s2o3标准液反应确定I2的量。

哪些物质影响溶解氧的测定:NO2-、Fe3+,怎么掩蔽?加入NaN3和NaF
通常测定的水中硫化物是指:溶解性的H2S、HS-、S2-,酸溶性硫化物:ZnS、CdS。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规定硫化物不得超过0.02mg/l
金属硫化物的分类:按能否被酸溶解酸溶性硫化物:ZnS、CdS;非酸溶性硫化物: CuS、HgS、Ag2S
硫化物的采样和保存:用棕色瓶采样,用醋酸锌固定。

测定硫化物的常用方法:I
量法、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2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物原理:在含Fe3+的酸性溶液中,硫化物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反应生成亚甲蓝染料,再比色。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原则是:1.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 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盛水器的选择:塑料瓶用于测定金属;玻璃瓶用于测定有机物
容器材质的选择要求:1.容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 2.容器不能吸附某些待测组分 3.容器不能与某些待测组分反应 4.如测定对光敏感的物质,需用棕色瓶
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采样点位的确定:水深≤5m,水面下0.3~0.5m,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
1、现场空白样:指在现场以纯水作样品,按照一定采样标准和要求,和样品水样相同条件装瓶,运输送至实验室分析。

2、运输空白样:以纯水作样品,从实验室带至采样点,再随样品水样带回实验室。

3、现场平行样:同种条件下,采集多组水样,测定结果反映实验室精密度。

4、现场加标样:在现场平行样中选一份,加入已知浓度的待测物质标准溶液,带回实验室分析。

5、现场质控样:将标准样或标准质控样带到采样点,和水样相同处理后,带回实验室分析
我国水质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色度不超过15度
铂钴标准比色法原理: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成与天然水色调一致的黄色标准色列,并规定1L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水的色度为1度。

浑浊度:水中含有悬浮物质或胶体物质而使水浑浊,透过的光被散色的程度
与浑浊度有关的因素:悬浮物质的浓度,悬浮颗粒的粒径,入射光的波长
水质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超过1散射浊度单位(NTU),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NTU。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pH值范围在6.5~8.5之间。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硬度不得超过450mg/l
天然气的臭味剂:硫醇
总硬度(total hardness):主要是指水中的钙盐、镁盐类的含量。

暂时硬度:经煮沸能够去除的硬度永久硬度:经煮沸不能除去的硬度检测水硬度的国家标准方法: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位滴定法,检出限(1mg/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位滴定原理:铬黑T与水中Ca2+,Mg2+离子结合成铬黑T-Ca2+和铬黑T Mg2+,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后,先与水样中游离的钙镁离子结合,再争夺铬黑T中的钙镁离子,使溶液由紫红色变为天蓝色。

水资源:地球上的天然水约13.8×109km3。

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向水中排入有毒有害物质,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使水使用价值降低,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水质: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

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

水质指标的分类:从卫生学角度出发,可将其分成感官性状、化学、毒理学、细菌学和放射性等类。

从污染监测角度出发,可将其分成一般性状指标、有机污染指标、无机污染指标、放射性污染指标、病原微生物污染指标、水生生物相组成指标等类。

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1)水质本底监测(2)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3)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4)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
水质理化检验的意义:1)防止发生急慢性中毒和疾病蔓延。

(2)检查执行标准情况。

(3)为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水质理化检验特点:1.测定对象多变2.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3.干扰严重4、可供选择方法多
水污染(water pollution)类型:
1)生活污水污染物多为无毒的无机盐、需氧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和洗涤剂。

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目前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显着特点是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物种类多、毒性大、含量变化大、不易净化、处理难等。

3)农业污水农业污水面广,分散、难于收集和治理,其有机质、植物营养素、病原微生物、化肥、农药的含量高。

2、根据污染类型分类
1)化学型污染指排入水体的碱、酸、无机和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水体污染。

2)物理型污染指引起水体的色度、浊度、悬浮性固体、水温和放射性等监测指标明显变化的物理因素造成的污染。

例如,热污染源将高于常温的废水排入水体;水土流失等因素造成水体的悬浮性固体指标的增加;植物的叶、根及其腐殖质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的色度和浊度急剧增大。

3)生物型污染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引入某些病原菌造成污染。

酸度;所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物质的总量
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物质的总量。

酚酞碱度其意义表示水样的部分碱度。

甲基橙碱度其意义表示水样中总碱度
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值8.0-10.0(无色-红色)
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值3.1-4.4(红色-黄色)
酸度、碱度和pH值的区别和联系pH表示水的酸碱性的强弱,而酸度或碱度是水中所含酸或碱性物质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