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

合集下载

氯化物检查简介概述

氯化物检查简介概述

氯化物是氯与另一种元素或基团组成的化合物,也指盐酸的盐或酯。

氯化物在无机化学领域里是指带负电的氯离子和其它元素带正电的阳离子结合而形成的盐类化合物。

最常见的氯化物比如氯化钠(俗称食盐)。

形成的氯化银沉淀因为硝酸银遇到氯离子会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氯化银沉淀,因此可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氯化物大多是无色的晶体(氯化铜是蓝色晶体),易溶于水(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不溶,氯化铅在冷水中微溶),并形成离子,这也是氯化物溶液导电的原因。

氯化物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常见氯化物:氯化氢(盐酸)、氯化钠(食盐)、氯化钙、氯化铵、氯化镁、氯化铝、三氯化铁、氯化银、五氯化磷、三氯化磷概述:中国药典的氯化物检查法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难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以判断供试品中的氯化物是否超过了限量。

检查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1(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m1;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置50m1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即得。

以上检查方法中使用的标难氯化钠溶液每lml相当于10μg的Cl。

在测定条件下,氯化物浓度以50ml中含50~80μg的Cl为宜,相当于标准氯化钠溶液5~8ml。

在此范围内氯化物所显浑浊梯度明显,便于比较。

注意事项检查在硝酸酸性溶液中进行。

加入硝酸可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以及氧化银)沉淀的形成而干扰检查,同时还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并产生较好的乳浊。

酸度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

检测检验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检测分析

检测检验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检测分析

检测检验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检测分析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健康问题开始朝着更为细小的层面进行关注。

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因为越来越多的食品被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害影响。

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各种各样的检测检验机制应运而生,这些检测机制包括有机和无机化合物检测分析等。

首先,有机化合物检测分析是指对于有机化合物的检测,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有机分析技术进行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是必须要重视的,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大量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其中有些物质直接进入人体之中。

例如,在食品中可能被添加各种色素、防腐剂、香精、增香剂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使得食物更具诱人的味道和口感,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毒性。

其次,无机化合物检测分析也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

无机化合物一般是指不包含碳氢键的无机化合物,例如指针、金属、酸碱试剂等。

由于无机化合物往往使用于各种各样的产品和生产工艺之中,因此它们的污染物质会经常出现在我们其他生活层面之中。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使用很多各种各样的家居日用品,其中包括很多家庭维修用品。

这些用品往往会释放出各种各样的无机化合物,这些污染物质可能会对家庭成员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利用无机化合物检测分析技术来检测这些污染物质的存在。

总之,通过对于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进行检测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人们在生活中随意接触到有害化合物的概率,从而保障我们身体健康,这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显得十分迫切。

当然,检测检验并非一件易事,需要相关资质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支持。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将这些被检测到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从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中依次消除,避免它们对于人体健康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信有越来越良心和负责任的企业和机构加入,一起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公众健康,为建设更加健康美好的社会而贡献绵薄之力。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3章 《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检测题(包含答案)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3章 《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检测题(包含答案)

《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现有Na 2CO 3、H 2SO 4、Ba(OH)2三种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溶液,若以不同顺序将它们中的两种混合起来,出现沉淀后过滤,再将滤液与第三种溶液混合起来,最终所得的溶液( ) A .可能呈酸性B .可能呈中性C .一定呈碱性D .一定呈中性2.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 2+、Fe 2+、Fe 3+,加入NaOH 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一定有Fe 2+,一定没有Fe 3+、Mg 2+ B .一定有Fe 3+,一定没有Fe 2+、Mg 2+ C .一定有Fe 3+,可能有Fe 2+,一定没有Mg 2+ D .一定有Fe 2+,可能有Mg 2+,一定没有Fe 3+3.某同学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24SO -B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NH +C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3Fe +4.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 .苯、乙酸、四氯化碳 B .乙醇、戊烷、乙醛 C .乙酸、乙醇、硝基苯D .苯、乙醇、甘油5.某溶液中有Mg 2+、Fe 2+和Al 3+三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 .Al 3+B .Mg 2+C .Fe 2+D .三种离子都减少6.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在100mL沸水中加入10 g NaHCO3固体,产生大量的气泡,可以推断反应后溶液的碱性比10 g NaHCO3固体溶于100mL冷水中形成的溶液的碱性弱B.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中不含有醛基C.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呈紫色,白色沉淀可能为CuID.某待测溶液可能含有等浓度的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K+、Na+、NH4+、Mg2+、Fe2+、Fe3+、I-、CO32-、SO42—。

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ppt课件

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ppt课件

(7)S2- 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
黑色的PbS沉淀完整。版课件
13
㈤几种重要阴离子的检验
(8)CO32-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 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
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 加入BaCl2溶液无现象,加入盐酸产生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
㈣几种重要的阳离子的检验
(8)Fe2+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 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 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 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 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
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 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 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
色Mg(OH)2沉淀。
完整版课件
8
㈣几种重要的阳离子的检验
(5)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13.1离子的检验 13.2混合物的检验
完整版课件
1
物质检验的作用
前言
1. 物质检验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必定先要认定某种物质
2. 工农业生产中对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等都 必须作检验分析
3. 社会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物质检验的踪迹。 如水质、空气、食品、房屋装潢等,通过一定 的检验来确认其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二下册-13.1 离子的检验 教案设计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二下册-13.1 离子的检验 教案设计

第十三章说明本主题“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鉴定物质中所含有的组分。

对于无机物的定性分析来说,这些组分通常为元素或离子。

在本主题中,学生除了学习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外,还将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讨论加深对高一、高二某些知识的理解,例如,学生将通过对常见离子的检验深化对离子反应的认识,等等。

教师在本主题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核心的三维目标。

本主题的核心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阴、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核心的技能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物质检验等基本操作技能;核心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物质检验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体会定性分析实验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核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

13.1 离子的检验第1课时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定一、设计思想物质的检测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中所含有的组分,对于无机物的定性分析来说,这些组分通常为元素或离子。

本节主要学习的常见离子和物质的检验就属于定性分析。

这些检验的原理大部分已在学习元素化学时就学过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引路。

本课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检验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体会定性分析实验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⑴ 理解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B )⑵ 学会设计实验来解决单一物质的鉴定问题(B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现象、获得结论的过程,认识科学研究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常见离子的检验和物质的鉴定,感悟到观察现象时认真仔细、推导结论时慎密周到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常见阴、阳离子(Cl -、Br -、I -、CO 32-、SO 42-、NH 4+、Fe 3+等)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单一物质的鉴定。

次氯酸钠检验原始记录

次氯酸钠检验原始记录

次氯酸钠检验原始记录次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用于水处理、漂白剂等领域。

次氯酸钠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次氯酸钠的含量和纯度。

以下是一份次氯酸钠检验的原始记录样本。

实验目的:检验次氯酸钠样品的含量和纯度。

实验仪器和试剂:1.电子天平(精确度为0.01g)2.称量瓶3.磁力搅拌器4.烧杯5.次氯酸钠试剂6.石蕊试剂(Na2S2O3)7.淀粉溶液8.硫酸实验步骤:1.称取其中一重量的次氯酸钠样品(约为2g),记录下精确质量(至少到0.01g)。

2.将次氯酸钠样品溶解在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并转移到烧杯中。

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样品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3.取一定量的次氯酸钠溶液(约为10mL),加入石蕊试剂(Na2S2O3)溶液,并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在搅拌下进行滴定,记录下滴定过程中的用量和颜色变化。

4.根据滴定的结果,计算出次氯酸钠样品的含量和纯度。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日期:20XX年X月X日实验者:XXX次氯酸钠样品质量:2.003g滴定过程记录:第1滴滴定用量(mL):0.5mL第2滴滴定用量(mL):1.0mL第3滴滴定用量(mL):1.5mL第4滴滴定用量(mL):2.0mL第5滴滴定用量(mL):2.5mL第6滴滴定用量(mL):3.0mL混合液颜色变化:由淡黄变为无色计算过程:1.计算滴定平均用量:平均用量=(0.5+1.0+1.5+2.0+2.5+3.0)/6=1.75mL2.计算次氯酸钠样品的含量:次氯酸钠含量(单位:mol)= 平均用量(mL) × 0.1 mol/L其中,0.1 mol/L为Na2S2O3的浓度3.计算次氯酸钠样品的纯度:次氯酸钠纯度(单位:%)= 欲测样品含量 (mol) / 理论最大含量(mol) × 100实验结果:次氯酸钠样品纯度:87.50%实验结论: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上海高中化学教材目录

上海高中化学教材目录

上海市使用的化学教材跟人教版教材纷歧样,而很多老师是人教版或其他版本教材出身,加之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将初三到高三的教材目录罗列如下: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化学的魅力第二章空气第三章溶液第四章碳九年级下册第五章酸、碱第六章盐、金属第七章化学与生活一、高中化学教材介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 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1.2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1.3 揭开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面纱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1 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2.2 海水中的氯2.3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3、探索原子构建物质的奇妙3.1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3.2 离子键3.3 共价键4、剖析物质变更中的能量变更4.1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更吗4.2 化学变更中的能量变更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5、评说硫、氮的“功”与“过”5.1 从黑火药到酸雨5.2 认识物质的量浓度5.3 硫酸5.4 化学肥料中的主角6、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6.1 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6.2 反应物如何可能转酿成生成物6.3 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7、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7.1 电解质的电离7.2 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7.3 盐溶液的酸碱性7.4 电解质溶液在通电情况下的变更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8、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8.1 应用广泛的金属资料——钢铁8.2 铝和铝合金的崛起9、初识元素周期律9.1 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10、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10.2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0.3 酸碱滴定高二年级第二学期11、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 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11.2 石油化工的龙头——乙烯11.3 煤化工和乙炔11.4 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12、初识生活中的一些含氧有机化合物12.1 杜康酿酒话乙醇12.2 醋和酒香12.3 家庭装潢说甲醛13、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13.1 离子的检验13.2 混合物的检验高三年级拓展型课程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1 原子结构1.2 元素周期律2、化学键和晶体结构2.1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2.2 晶体3、化学中的平衡3.1 溶解平衡3.2 化学反应中的平衡3.3 电离平衡3.4 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4、离子互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4.1 离子互换反应4.2 氧化还原反应5、非金属元素5.1 非金属单质5.2 一些非金属化合物5.3 化工生产6、金属元素6.1 金属及其冶炼6.2 一些金属化合物7、烃7.1 烃的分类和同系物7.2 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7.3 一些重要的烃类和石油化工8、烃的衍生物8.1 卤代烃8.2 醇和酚8.3 醛8.4 羧酸和酯9、化学实验探究9.1 罕见气体的制备和净化9.2 物质的提纯和分离9.3 物质的检验9.4 定量实验9.5 化学实验方法的探究。

化学检验工常见无机物分析方法

化学检验工常见无机物分析方法

化学检验工常见无机物分析方法无机物是指不包含碳元素或碳元素含量很低的化合物。

化学检验工在工作中常用到的无机物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一、重金属离子的定性分析方法1. 硫化物沉淀法:将待测溶液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根据沉淀的颜色和形状可以判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

2. 硫代硫酸钠法:待测溶液加入硫代硫酸钠,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易观察到的沉淀,从而判断其中的离子种类。

二、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溶液中酸碱性物质的含量。

1. 酸碱中和滴定法:通过将待测溶液与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反应,根据滴定的终点或终点指示剂变色来确定待测溶液中酸碱性物质的含量。

2. 氧化还原滴定法: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滴定,确定待测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含量。

三、沉淀反应法沉淀反应法是一种根据产生的沉淀来定性或定量分析物质的方法。

1. 比重法:通过控制沉淀反应的条件,使得沉淀的比重与待测物质的比重不同,从而可以通过沉淀的位置来判断物质的存在。

2. 溶解度法:根据待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溶液的温度来实现物质的定量分析。

四、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1. 紫外可见光谱法: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可以判断物质的存在与否,以及测量其浓度。

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物质在火焰中的原子发射特性进行分析,可以测量物质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含量。

五、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树脂或交换膜中的离子交换作用进行分析的方法。

1. 离子交换色谱法:将待测物质溶解于离子交换树脂中,通过树脂对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释放,从而实现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利用特定离子选择性电极对待测溶液中的特定离子进行测量,从而实现物质的定量分析。

综上所述,化学检验工常用的无机物分析方法包括重金属离子的定性分析方法、酸碱滴定法、沉淀反应法、光谱分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第13章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第2讲

第13章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第2讲

第13章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第二讲混合物的检验[考纲要求] 1.了解常见气体的检验。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混合物进行鉴定和鉴别.分点清理查漏补缺考点一:常见气体的检验【基础再现】【题组建模】1.某无色气体可能由O2、CO、CO2、HCl、NH3、NO、Br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通过图中洗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少(该装置前后都不与大气直接相连),通过干燥管(盛有Na2O2)后气体呈红棕色,则下列推断正确的A.原气体中一定有NO和O2B.原气体中一定有NH3、NO、CO2、COC.原气体中一定没有CO D.原气体中一定没有HCl、Br2、O2答案.D 解析:依题意气体无色,故无Br2,通过过氧化钠后呈红棕色,说明一定有CO2和NO,又因NO 与O2不能共存,故原混合气中无O2;通过浓硫酸时体积减少,则一定有NH3,NH3不能与HCl共存,故原混合气中无HCl;至于原混合气中有无CO则无法判断。

2、下图为常见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填空.(装置可重复使用)(1)检验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2)证明C02存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如果要吸收大量的C02气体,选择的装置是(填编号)(4)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中含有H2、C0和水蒸气,则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编号)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本题属于气体的净化题,可以用不同的物质除去,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氢气等常见气体,浓碱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二氧化碳用石灰水来检验;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因为无水硫酸铜有一个特性:遇到水就会变蓝色.验证混合气体中含有H2、C0和水蒸气时,要注意先验证水,再检验其它气体.解答:解:(1)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因为无水硫酸铜有一个特性:遇到水就会变蓝色.故答案为:D中固体变蓝色(2)二氧化碳用石灰水来检验,石灰水会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CO2+Ca(0H)2=CaCO3↓+H2O(3)浓碱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答案为:B(4)混合气体中含有H2、C0和水蒸气时,要注意先验证水,通过E装置以后,验证生成产物时,还要注意先验证水,再验证二氧化碳,否则影响检验效果.故答案为:DAED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气体的净化或除杂质,也考查了气体的干燥,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从而突破难点.初中阶段常用的干燥剂要记牢,而且要掌握其性质,了解一种干燥剂能与哪一类物质反应,能做哪些气体的干燥剂等.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3、已知2H2SO4(浓)+C CO2↑+2SO2↑+2H2O.为了证明木炭与浓硫酸反应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生成,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甲同学在C中盛放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乙同学在C中盛放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位同学在其他装置中盛放的药品相同且适量.①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SO2+2NaHCO3═Na2SO3+H2O+2CO2.③C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发生反应;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发生反应.④SO2+Ca(OH)2═CaSO3↓+H2O(1)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到现象,证明有二氧化硫生成.(3)甲、乙两位同学能够实现实验目的是,另一位同学不能实现实验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化学方程式

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化学方程式

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化学方程式碳酸盐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种类较多的化合物,其化学成分由碳、氧和无机盐组成,碳酸盐检测是判定碳酸盐成分及其活性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酸盐的检测方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而帮助读者对碳酸盐的检测方法和化学方程式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碳酸盐的检测方法1、铁粉试验铁粉试验是一种简单的检测碳酸盐的方法,它将碳酸盐和适量铁粉混合,若出现紫色即说明存在碳酸盐,没有显出紫色,则不存在碳酸盐。

化学方程式为:Fe(s)+Ci2(aq)→Fe(OH)2(s)+Ci2(aq)→紫色气体2、酸碱试验酸碱试验是用浓度较低的稀硫酸或稀碱溶液溶解碳酸盐,向碳酸盐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若出现棕褐色沉淀,说明存在碳酸盐,没有棕褐色沉淀,则不存在碳酸盐。

化学方程式为:Na2CO3(aq)+H2SO4(aq)→Na2SO4(aq)+H2CO3(aq)→棕褐色沉淀3、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它可以测定甲烷等有机物的碳含量,同时也可以测量碳酸盐的含量。

它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分光器所吸收的光谱强度来进行检测,根据样品吸收的光谱强度大小,推算出样品中碳酸盐的含量。

二、碳酸盐的化学方程式1、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它主要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在市场上有广泛应用。

它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s)→Na+(aq)+HCO3-(aq)2、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碳酸钙是一种有许多用途的碳酸盐,它主要用于建筑工程、制革、制糖、制纸和冶金等行业。

它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Ca2+(aq)+CO3(aq)3、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碳酸钠是一种碳酸盐,它被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工行业。

它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 2Na+(aq)+CO3(aq)三、结论本文介绍了碳酸盐的检测方法和化学方程式,这些方法和方程式在实验室检测碳酸盐的成分及其活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高中化学教材目录

上海高中化学教材目录

上海市使用的化学教材跟人教版教材不一样,而很多老师是人教版或其他版本教材出身,加之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将初三到高三的教材目录罗列如下: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化学的魅力第二章空气第三章溶液第四章碳九年级下册第五章酸、碱第六章盐、金属第七章化学与生活一、高中化学教材介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 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1.2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1.3 揭开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面纱2、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2.1 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2.2 海水中的氯2.3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3、探索原子构建物质的奥秘3.1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3.2 离子键3.3 共价键4、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1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吗4.2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5、评说硫、氮的“功”与“过”5.1 从黑火药到酸雨1.4 认识物质的量浓度1.5 硫酸1.6 化学肥料中的主角6、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2.4 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2.5 反应物如何可能转变成生成物2.6 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7、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3.4 电解质的电离3.5 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3.6 盐溶液的酸碱性3.7 电解质溶液在通电情况下的变化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8、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4.3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4.4 铝和铝合金的崛起9、初识元素周期律5.2 元素周期律5.3 元素周期表10、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1 测定1mol 气体的体积10.2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0.3 酸碱滴定高二年级第二学期11、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 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11.2 石油化工的龙头——乙烯11.3 煤化工和乙炔11.4 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12、初识生活中的一些含氧有机化合物12.1 杜康酿酒话乙醇12.2 醋和酒香12.3 家庭装潢说甲醛13、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13.1 离子的检验13.2 混合物的检验高三年级拓展型课程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7 原子结构1.8 元素周期律2、化学键和晶体结构2.7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2.8 晶体3、化学中的平衡3.8 溶解平衡3.9 化学反应中的平衡3.10 电离平衡3.11 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4、离子互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4.5 离子互换反应4.6 氧化还原反应5、非金属元素5.4 非金属单质5.5 一些非金属化合物5.6 化工生产6、金属元素10.4 金属及其冶炼10.5 一些金属化合物7、烃11.5 烃的分类和同系物11.6 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11.7 一些重要的烃类和石油化工8、烃的衍生物12.4 卤代烃12.5 醇和酚12.6 醛12.7 羧酸和酯9、化学实验探究13.3 常见气体的制备和净化13.4 物质的提纯和分离13.5 物质的检验13.6 定量实验13.7 化学实验方法的探究13.8。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化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而无机化学分析实验,更是化学实验中的基础课程。

学生可以通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培养自己动手的实践能力,加强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培养对学习和科研的兴趣。

现阶段,实验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教育机构必须改革无机化学分析实验,探索化学实验教育的新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实验教育的发展和新需求,本研究针对此问题,对无机化学分析实验的改革实践作了相关的探讨。

1、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之间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在过去的无机化学实验里,制取实验的有关内容就是只要制备出来产品,排序出来有关数据后,那么,这个实验就顺利完成了它的教学任务,也达至了实验的目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只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直观地加在一起,共同组成无机分析化学实验的这两个实验都就是相对单一制的,加在一起后它们之间没关联,并使之无法综合至一起回去分析实验过程,也无法更全面地深入探讨实验结果。

2、实验内容重复,实验结构单一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实验相对较多,而这些较多的实验中,存有很多过程在无机化学实验中我们也必须自学,这就造成了知识点的重复。

比如,某些金属离子的鉴别方法、分析天平的采用和一些电解操作方式技术的实验,它们都在各个环节重复发生,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学课时和药品,还减少了自学效率。

3、实验造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现在的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的开支都就是非常大的,很多检验性的实验,大大激化了实验药品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学生对于实验药品的`节约没有关意识。

我国环境污染轻微,仅污水灌溉就已对浅层地下水、土壤、作物导致污染和影响,时刻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而实验室对水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

国内实验室通常没废旧意识,实验废弃物通常都未经任何处置而轻易排人上岸,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无法把实验教学变为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内容牵涉至的试剂种类很多,甚至很多种都就是有害的,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离子教学反思

离子教学反思

离子教学反思1、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过原子构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对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并为离子化合物教学提供一些说理性的依据,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部分教学对学生来说既难理解有难以掌握,因此在讲解时不一加深也不宜拓展,只要学生达到了解的水平即可。

2、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对不观察,讲述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氪氙等从化学性质上说都是比较稳定的(或说不活泼的),且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与他们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氦原子的最外层是2个电子)有关,从而把元素的化学化学稳定性跟他们院系结构的相对稳定联系起来。

3、在离子形成的教学中,可利用教材第79页图4-10,让学生理解不稳定结构是如何转变成稳定结构的,知道离子也能构成化合物。

(建议趁势提出化合价的概念,但不要解释)4、物质与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网络,应由教师点拨讲解,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建议习题结合课堂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篇二:离子教学反思离子教学反思篇一:离子>教学反思学生刚刚接触原子的构成,不太适应微观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就改进了书上的知识点,课本上介绍离子之前先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但内容比较少,为了学生在学习离子时更易理解,我在小黑板上画出了核电荷数1——20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按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三大类进行归类总结,在此基础上讲解离子的形成,并逐一写出1——20 号元素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的离子符号,然后介绍离子根据带电荷不同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介绍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

课后,我又要求学生记忆常见离子符号,使学生巩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

第13章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第1讲

第13章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第1讲

第13章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第一讲离子的检验[考纲要求] 1.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鉴定和鉴别.分点清理查漏补缺考点一:物质的检验【基础再现】物质的检验是指根据物质具有的不同的特性,利用这种特性上的差异,选择适当的试剂、采用一定的方法,将物质区分或鉴定,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要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清晰可靠。

鉴定:指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其中的成分。

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鉴别:指利用物质的特性,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若干种区分开来的操作。

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

推断:指根据已知实验事实,已经进行的检验步骤,反应现象和物质的性质,分析推断被检验的是什么物质,并判断什么物质肯定存在、可能存在、一定不存在。

【深度思考】物质的检验1.物质检验时对反应的一般要求(1)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

(2)反应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如:溶液的酸碱性、浓度、温度等的选择。

(3)物质检验时常需排除干扰物的影响,如:用Ba2+检验SO2-4时应排除CO2-3、SO2-3等离子的干扰。

(4)检验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①一种试剂如果只与一种或少数几种离子反应,这种反应就叫做选择性反应。

与该试剂反应的离子种类越少,反应的选择性越高。

②如果试剂只与一种离子(或物质)发生反应,这个反应的选择性最高,这样的反应称为这种离子的特征反应。

检验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稀硫酸,化学式H2SO4,是一种常用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强酸性和氧化性。

在实验室中,我们需要对稀硫酸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检验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我们需要了解稀硫酸的基本性质。

稀硫酸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在常温下呈浓缩硫酸的形式。

稀硫酸具有强烈的酸性,可以与碱、碱性金属、硝酸等物质反应。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常用稀硫酸来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制备硫酸盐等实验。

要检验稀硫酸的质量,我们可以采用酸碱中和反应的方法。

我们需要准备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NaOH),用来与稀硫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从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此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也称为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硫酸钠是一种中性盐,水是终端产物,所以反应是完全进行的。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控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例,从而确定硫酸的浓度和纯度。

当硫酸的摩尔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2时,反应完全进行,此时硫酸的浓度即为反应容器中稀硫酸的浓度。

如果反应不完全,即有硫酸残留在溶液中,那么可以通过滴定的方法来确定硫酸的浓度。

除了酸碱中和反应,我们还可以利用其他方法来检验稀硫酸的纯度。

利用稀硫酸的氧化性能可以检验金属材料的质量。

稀硫酸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并释放氢气。

这种反应也可以用来检验硫酸的浓度和纯度。

检验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涉及到酸碱中和反应和金属氧化反应。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稀硫酸的纯度和质量,确保其在实验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二篇示例:稀硫酸是一种极具重要性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稀硫酸,因此对其质量的检验也显得尤为重要。

无机综合微实验报告(3篇)

无机综合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无机综合微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掌握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性质。

3.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一系列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探究,使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技能进行实验。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制备NaCl溶液(1)称取固体NaCl,溶解于适量去离子水中,配制成1mol/L的NaCl溶液。

(2)用滴定管量取1mol/L的NaCl溶液,进行滴定实验。

2. 实验二:制备AgNO3溶液(1)称取固体AgNO3,溶解于适量去离子水中,配制成1mol/L的AgNO3溶液。

(2)用滴定管量取1mol/L的AgNO3溶液,进行滴定实验。

3. 实验三:制备FeCl3溶液(1)称取固体FeCl3,溶解于适量去离子水中,配制成1mol/L的FeCl3溶液。

(2)用滴定管量取1mol/L的FeCl3溶液,进行滴定实验。

4. 实验四:制备CuSO4溶液(1)称取固体CuSO4,溶解于适量去离子水中,配制成1mol/L的CuSO4溶液。

(2)用滴定管量取1mol/L的CuS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

5. 实验五:探究NaCl、AgNO3、FeCl3、CuSO4溶液的性质(1)观察溶液颜色。

(2)进行沉淀反应实验。

(3)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NaCl溶液为无色透明,滴定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2. AgNO3溶液为无色透明,滴定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3. FeCl3溶液为黄色,滴定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4. CuSO4溶液为蓝色,滴定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5. NaCl、AgNO3、FeCl3、CuSO4溶液分别进行沉淀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五、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无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检验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检验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检验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可以简要介绍氧化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氧化铁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不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土壤中的铁锈、岩石中的铁矿石等,还被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如建筑材料、涂料、颜料、电子材料等。

因此,对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准确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可以简要概述目前常用的检验方法。

目前,常见的检验氧化铁中铁元素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检测氧化铁样品中的铁元素,常见的有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性质的差异来判断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含量,如磁性、密度等;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这些方法通过测试样品的吸收、发射或电化学行为来确定铁元素的含量。

然后,可以简要讨论现有检验方法的优缺点。

不同方法在准确度、精确度、可行性和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

化学方法总体上准确度较高,但需要较多的实验室设备和时间;物理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但准确度较低;仪器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度,但设备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选择适合具体实验需求的方法成为关键。

最后,可以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框架。

本文旨在对氧化铁中铁元素的检验方法进行综述和评价,以期提供有关检验方法的参考和指导。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不同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优缺点,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评估。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各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对检验方法的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以上概述部分的内容,读者可以对本文的主题和研究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阅读和理解打下基础。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方式来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撰写: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第一个要点2.2 第二个要点3. 结论3.1 总结要点3.2 对检验方法的建议在引言部分,将首先对氧化铁中铁元素的检验进行介绍和概述。

次氯酸检验方法范文

次氯酸检验方法范文

次氯酸检验方法范文次氯酸(HClO)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产物是次氯酸钠(NaClO)。

次氯酸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水处理、消毒和漂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次氯酸检验方法。

1.第一种方法:使用酸碘钾溶液反应法该方法通过使用酸碘钾溶液(KI、KI浓溶液+稀硫酸)与次氯酸反应,利用次氯酸的氧化性将溶液中的碘离子转化为碘元素。

反应方程式为:HClO+2KI+2H2SO4->I2+K2SO4+2H2O+2ClO2进行该实验时,首先将待检的次氯酸溶液与酸碘钾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用于去除余碘,并通过滴加碘化钾溶液的方法测定出反应中消耗的碘的量,从而计算出次氯酸的浓度。

2.第二种方法:使用铁氰化钾(K4[Fe(CN)6])反应法该方法通过使用铁氰化钾与次氯酸反应,然后通过滴定的方法测量溶液中未反应的铁氰化钾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次氯酸的浓度。

反应方程式为:2HClO+5K4[Fe(CN)6]->2K3[Fe(CN)6]+5KCl+2HCl进行该实验时,首先将待测样品中的次氯酸与铁氰化钾溶液反应,并等反应完成后,用硫酸钠溶液将液体酸化。

然后使用硫酸亚铁溶液作为指示剂进行滴定,当溶液由浅蓝色变为浅绿色时,滴定结束,根据滴定所需的亚铁溶液用量,可以计算出次氯酸的浓度。

3.第三种方法:使用双电极法该方法通过在待检样品中插入两个电极,一个是工作电极,另一个是参比电极。

工作电极使用玻碳电极,参比电极使用饱和甘汞电极(SCE)。

当样品中有次氯酸时,次氯酸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根据电流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次氯酸的浓度。

进行该实验时,首先将待检样品与电解液混合均匀,然后将电极插入样品中,并在电位间加上外加电压。

通过测量电流变化可以计算出次氯酸的浓度。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用于次氯酸的检验,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验的条件和需要分析的样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所以在使用时需要仔细选择并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离子的检验(二)/P121~122
1.(1)特征现象;(2)温度;(3)干扰。(4) 颜色和状态。少量,溶液。少量(2~3mL)。 2.“X试液是”NaOH溶液。(1)MgCl2, Mg2++2OH-→Mg(OH)2↓;(2)AlCl3; (3)BaCl2。 3.(略,见课堂分析展示)。
4.(1)(从左至右)稀盐酸;血红色;A: NH4+。 (2)Ⅰ.瓷坩埚,Ⅱ.电子天平;1.600g; 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电荷守恒。是,量的名称、 数据与单位①结晶水合物的质量:9.640g; ②Fe2O3的质量:1.600g;③BaSO4的质量: 9.320g或否,缺少量的名称、数据与单位: 式量,M。 (3)铝热剂。Fe2O3+2Al 2Fe+Al2O3+热量
(3)使Ca2+沉降和调pH; (4)杀菌消毒,强氧化性; (5)①③。(Cl2+H2O H+ + Cl- +HClO)
16.(1)设需加入0.100mol/LNaSO3溶液VL,由反 应方程式:0.10×V=0.010×1.0, V=0.10(L) (2)中和H+需NaOH的质量: m(NaOH)=n×M=(0.10×0.10+0.0010×1.0)×40= 0.840(g)
[步骤5]取样,加浓NaOH,加热,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有NH4+存在。 [例题6]根据以下实验,推断A、B、C、D、 E各是什么物质?A: B: C: D: E: ,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例题7]为了将某盐酸盐溶液中存在的四种 阳离子Al3+、Ba2+、H+、Fe3+分开,设计了如 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写出溶液和固体物质①~⑦的化学式。 (2)写出与①~⑦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不是 离子反应的写化学方程式)。
7.(1)不可能存在的离子:Fe2+、Fe3+、 Cu2+、MnO4-;因为它们都有颜色。 (2)不可能存在的离子:NH4+、Mg2+;因 为加碱、加热无反应。 (3)不可能存在的离子:SO32-、CO32-、S2-、 HCO3-;因为加盐酸无气体产生。 结论:可能含有的离子:Na+、K+、Cl-、 SO42-。
[步骤1]焰色反应,以确定Na+是否存在。
[步骤2]分别取样,滴加酸化的Ba(NO3)2和稀硫 酸,检验SO42-和Ba2+是否存在。
[步骤3]排除SO42-干扰,用硝酸银检验Cl-。
[步骤4]取样,滴加NaOH至过量,观察沉淀颜色 和溶解情况,有红褐色等沉淀且部分溶解,则同 时含Al3+,HCO3-不存在。
(2)结论不正确。气体也可能是SO2、H2S等, 即原溶液中可能含有易分解酸的HCO3-、 SO32-、HSO3-、S2-等弱酸阴离子。H++HCO3→CO2↑+H2O, SO32-+2H+→SO2↑+H2O (3)结论不正确。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原 溶液中可能存在Ag+。改正:应在原操作的 “滴加盐酸后”,指出“无沉淀生成”,则 结论就正确了。
第13章 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
LOGO
[例题1] 有四种无标签但已编号的白色粉 末,已知它们是NaCl、Na2CO3、BaCl2和无水 CuSO4。试设计实验鉴别它们。
[例题2]鉴定某种化肥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铵,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思考与讨论]有否一步完成的鉴定方案?
[例题3] 设计实验,鉴定硫酸亚铁铵晶体 (NH4)2Fe(SO4)2· 6H2O 组成中含有Fe2+、NH4+、 SO42-和H2O,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和化 学反应方程式。
12.两种盐(考虑离子组合):NH4Cl、Na2SO4或 NaCl、(NH4)2SO4。不能(能检出SO42-,因为混合 溶液中有SO42-,不能直接检出有Cl-);改正:取 少量原溶液,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至无沉淀, 静置,然后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Cl-。 (3)依次检验:H+,甲基橙或石蕊试液; Al3+,过量NaOH溶液;SO42-,BaCl2溶液。 (检验顺序Al3+和SO42-可以对调)
《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训练答案 (1)离子的检验(一)/P119~120
1.C,2.D,3.C,4.C,5.A,6.C,7.D ; 8.(1)结论不正确。溶液中如有SO42-、CO32-、 SO32-等离子,也会生成白色的Ag2SO4(微溶)、 Ag2CO3、Ag2SO3沉淀。 2Ag++CO32-→Ag2CO3↓(白色)等。
13.(1)肯定存在的离子:Mg2+、Al3+、 NO3-、SO42-(Cl-是否存在不能肯定,因为 方案3加了BaCl2溶液); (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Fe2+、HCO3-、 I-、Ba2+; (3)①Na+:焰色反应,若火焰呈黄色 证明含有Na+;
②Cl-:取少量的原溶液,滴加Ba(NO3)2溶液至 无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加HNO3和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Cl-。
17.(1)配平:K2Cr2O7+6(NH4)2Fe(SO4)2+7H2SO4→K2SO4+ Cr2(SO4)3+3Fe2(SO4)3+6(NH4)2SO4+ 7H2O (2)①由(1)反应确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计算还原 过量K2Cr2O7消耗(NH4)2Fe(SO4)2的物质的量: 6n=1×0.1000×0.01200,n=2.000×10-4(mol) ②20.00mL水试样消耗(NH4)2Fe(SO4)2的物质的量: 0.0400×0.0100-2.00×10-4 =2.00×10-4(mol) (3)①换算关系确定:O2+4e-→2O2-;K2Cr2O7+6e→2Cr3+ 3O2~2K2Cr2O7,20.00mLH2O消耗O2的质量: 3×32:m(O2)=2:2.00×10-4,m(O2)=9.60×10-3(g) ② 20.00:9.60×10-3=1000.00:COD, COD=0.480(g/L)=480.0mg/L
《混合物的检验》练习 /P123~124
1.B,2.B,3.A,4.C。5.(略) 6.答案依次为肯定存在的离子、肯定不存 在的离子和有关离子方程式:实验 (1)Mg2+,Al3+,Mg2++2OH-→Mg(OH)2↓;实验 (2)NH4+,无,NH4++OHNH3↑+H2O,
NH3+H2O NH3· H2O NH4++OH-; 实验(3)无,CO32-、SO42-,无;(4)Cl-、 无,Cl-+Ag+→AgCl↓。
8.(1)甲、丙不能,乙能回收到铜; (2)加热③,Hg受热挥发产生Hg蒸气有毒。 (3)2Fe3++Fe→3Fe2+,Cu2++Fe→Cu+Fe2+, +→Fe2++H ↑ Fe+Hg2+→Fe2++Hg , Fe+2H 2 本章综合练习/P125~130
1C,2D,3A,4B,5A,6B,7A,8D,9C,10A 。 11.(1)结论严密;(2)不严密,原溶液中如 含有HCO3-、SO32-、HSO3-、S2-等,也会产生气体 。 (3)不严密,原溶液中如含有CO32-、SO32-等, 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4)不严密,原溶液中如含有CO32-、SO32-、 SO42-等也会产生沉淀。
[例题4] 设计实验,鉴别无标签(已编 号) NH4NO3、K2SO4、KNO3、(NH4)2SO4 四种固 体,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和化学反应 方程式
[例题5]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 含有下列离子:Na+、Ba2+、NH4+、SO42-、HCO3-、 Al3+、Cl-、Fe3+。 试设计实验,检验溶液中存在 或可能存在的离子。
是BaSO4或CaSO4(微溶),或者是二者。 (2)Fe(OH)3、Al(OH)3[可认为Fe(OH)2被 氧化为Fe(OH)3]。 (3)2AlO2-+CO2+3H2O→2Al(OH)3↓+CO32或AlO2-+CO2(过)+2H2O→Al(OH)3↓+HCO3-
15[CaO+H2O→Ca(OH)2](1)Mg2++2OH-→Mg(OH)2↓、 Ca2++HCO3-+OH-→CaCO3↓+H2O,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2)③,Fe(OH)3;
[补充P122/第4题:确定M化学式计算过程] (1)n(SO42-)= n(BaSO4)=9.320/233=0.040(mol), n(Fe3+)=2n(Fe2O3)= 1.600/160=0.02(mol),由n(A)+3n(B)=2n(C)确定:n(NH4+) =0.04×2-0.02×3=0.02(mol), n(H2O)=m/M=(9.6400.02×18-0.02×56-0.04×96)/18=0.24(mol) (2)n(NH4+):n(Fe3+):n(SO42-):n(H2O)=0.02:0.02:0.04 :0.24=2:2:4:24 所以M的化学式为: (NH4)2SO4·Fe2(SO4)3·24H2O或(NH4)Fe(SO4)2·12H2O
(4)结论不正确。反应未加热,当浓度较小 时,也会出现上述现象。改正:加加浓的 氢化钠溶液,加热,若再出现上述现象, 则说明溶液中不存在NH4+。 NH4++OHNH3↑+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