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87de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d.png)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
候审的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按照一定
的流程履行相关手续,本文将详细介绍取保候审后的流程。
首先,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
规定,如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地或者限制居住地,不得变更住所等。
同时,还需要遵守法院或公安机关的监督管理,接受监督人员的检
查和监督。
其次,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积极配合案件的
调查工作,如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出庭应诉等。
在此期间,犯罪
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犯罪,不得干扰案件
的调查和审理。
另外,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按时履行相关的
诉讼程序,如应到案件的开庭审理、听取判决等。
在此期间,犯罪
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保持联系畅通,及时接受法院或公安机关的通
知和传唤。
最后,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擅自外出,不得参加违法犯罪活动,不得接触受害人或证
人等。
同时,还需要遵守法院或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如不得变更
居住地、不得与他人串供等。
总的来说,取保候审后的流程是一个严格的法律程序,犯罪嫌
疑人或被告人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案件的调查和审理,不得违法犯罪,不得干扰司法公正。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案件的顺
利进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
![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https://img.taocdn.com/s3/m/b087ceb1551810a6f52486e0.png)
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缓刑是有条件的,原判不执行。
因此,试用期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已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犯以外的一切犯罪分子。
除累犯外,由于累犯是犯罪受到处罚后法定时间内的再犯,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大。
其他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个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
缓刑对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
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除刑法自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决于犯罪分子自身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犯罪没有认识、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实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
缓刑实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
一般来说取保候审的很大可能会判缓刑,但是具体还需要根据案件进行分析。
虽然获得取保候审和适用缓刑的有些条件存在相似之处,但并不能导致先去获得了取保候审的,之后就一定可以适用缓刑,这点还请大家能够区分清楚。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基本都是开庭一次, 案件复杂的有可能开两次或以上。
取保候审后,法院开了庭,后公安局又传唤犯罪嫌疑人,说明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已经由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取保候审后判刑的几率大吗?
![取保候审后判刑的几率大吗?](https://img.taocdn.com/s3/m/acd44fb23c1ec5da51e270c7.png)
The right decision comes from the wisdom of everyone.(页眉可删)取保候审后判刑的几率大吗?导读:取保候审不代表一定能获得宣告缓刑的处罚,但是司法实践中只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定罪后宣告缓刑的几率还是比较大。
除非被告人不认罪悔罪、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法律规定、重新犯罪、发现有新的犯罪或者被害人一方不予谅解等情形,不排除会判处实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取保候审不代表一定能获得宣告缓刑的处罚,但是司法实践中只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定罪后宣告缓刑的几率还是比较大。
除非被告人不认罪悔罪、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法律规定、重新犯罪、发现有新的犯罪或者被害人一方不予谅解等情形,不排除会判处实刑。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是就没事了、不会被判刑了。
这是很多家属、当事人的想法,这些完全是误解。
取保候审后,案子并没有了结,还会被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
起诉后会送到法院进行开庭审判,开庭后在不长的时间会下判决书,法院会根据开庭情况下判决,对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判刑。
取保候审到结案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取保候审并不代表着结案,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是一年,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符合逮捕条件的话,司法部门随时随地都可以重新予以逮捕,从逮捕以后到结案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准确的答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ls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
![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https://img.taocdn.com/s3/m/eba997b3a300a6c30d229f74.png)
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由公安机关执行。
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
解释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
由公安机关执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核实保证金已经交纳到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后,将有关法律文书、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和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收到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当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执行。
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核实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的身份以及相关材料,并报告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
特点与国外的保释制度相比,中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指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担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取保候审期满的法律后果(3篇)
![取保候审期满的法律后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ac6e0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8.png)
第1篇摘要: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取保候审的定义、适用条件、期满后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引言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即在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前提下,允许其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期满后,相关法律后果如何,本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取保候审的定义及适用条件1. 定义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即在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前提下,允许其取保候审。
2. 适用条件(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下刑罚;(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取保候审:①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的;②有亲属或者朋友担保的;③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④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三、取保候审期满的法律后果1. 期满后继续侦查(1)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期满前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继续取保候审的建议。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建议后七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同意继续取保候审。
(2)人民检察院同意继续取保候审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同意决定书后七日内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执行取保候审。
2. 期满后移送起诉(1)期限届满,案件已经办结,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期满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书后,应当依法进行审查。
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受理案件。
3. 期满后不起诉(1)期限届满,案件已经办结,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期满前作出不起诉决定。
(2)不起诉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帮信罪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案例
![帮信罪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2799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9.png)
帮信罪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案例
一、案情简介
被告人王某今年18岁,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则银行卡租用广告后,便以每月900元的价格,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及U盾提供给对方使用,该卡最终被境外诈骗团伙用于洗“黑钱”,走账一百万元以上。
王某被抓获后承认,有人租用银行卡来走账,肯定是干违法的事,但他贪小便宜,心存侥幸,认为不会被发现,更不清楚将会面临刑事追责。
其家属在第一时间委托史xx律师担任辩护人介入。
二、办案经过
史xx律师接受委托后,为了解真实案情,在一个月内,本律师三次到看守所会见王某,两次到办案派出所和主办人员沟通案件,陆续提交了建议不予呈捕的法律意见,不予批捕的法律意见,经律师多方奔走、沟通、协调,最终检察院采纳本律师法律意见,同意对王某不批捕,王某随即被释放,重获自由。
王某和家属对律师服务,表示非常满意。
之后,该案法院也对王某适用了缓刑
三、裁判要点
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明知他人租用他的银行卡是用于干违法的事情,仍然将自己所有的银行卡出租、出借给其使用,客观上为他人实施犯罪活动提供了帮助,情节严重,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但考虑到王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王某是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依法可以给与王某从轻处罚,判决被告人王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两年执行。
四、法条链接
(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
![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https://img.taocdn.com/s3/m/b981085b7c1cfad6185fa712.png)
取保候审大部分的结局缓刑是有条件的,原判不执行。
因此,试用期应满足以下条件:(一)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以外的其他犯罪分子。
除累犯外,累犯是指在犯罪受到处罚后法定时间内的累犯,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大。
其他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社会危害小,人身危险小的犯罪。
缓刑对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缓刑后不再危害社会的。
除了刑法本身的威慑和教育功能外,犯罪分子是否会再危害社会,还取决于犯罪分子的认罪、悔改和犯罪情节。
如果罪犯对自己的罪行不了解,不悔过,他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
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的,即使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能再次危害社会,不能适用缓刑。
缓刑实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
一般来说取保候审的很大可能会判缓刑,但是具体还需要根据案件进行分析。
虽然获得取保候审和适用缓刑的有些条件存在相似之处,但并不能导致先去获得了取保候审的,之后就一定可以适用缓刑,这点还请大家能够区分清楚。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基本都是开庭一次, 案件复杂的有可能开两次或以上。
取保候审后,法院开了庭,后公安局又传唤犯罪嫌疑人,说明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已经由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取保候审的后果有哪些
![取保候审的后果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cea69d6b90d6c85ed3ac6e7.png)
Being able to be impulsive means that you are still passionate about life, and always impulsive means that you still don't understand lif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取保候审的后果有哪些这只是一种暂待不用被审判的状态,就是说处于等待案情进展的期间。
等到案件有了新的一步发展,尤其是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相关证据出现时,那这个人还是会被法院传召回去再进一步进行审判,如果很严重将会面临再次蹲牢房。
如果你在得到取保候审期间或后期面对法院传召时,选择的是躲避或者逃跑出国,那你就完了。
所谓取保候审就是说一个人犯罪后,因为不想在案情没有结果的时候在警察局里呆着而寻找一个可以为他担保的人或交一定的保证金并写一份保证书,其中承诺等待候命,不会故意损坏现场证据等。
然后他就可以出去,不用继续呆在警局里。
对于保证金这方面是由公安机关进行执行的,数额就要根据你犯罪的严重性来定了。
但是相应的取保候审也是要看案情的严重性和已有的证据是不是对嫌疑人十分不利。
最后要说的是这只是一种暂待不用被审判的状态,就是说处于等待案情进展的期间。
等到案件有了新的一步发展,尤其是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相关证据出现时,那这个人还是会被法院传召回去再进一步进行审判,如果很严重将会面临再次蹲牢房。
如果你在得到取保候审期间或后期面对法院传召时,选择的是躲避或者逃跑出国,那你就完了。
那时你将会被警察追捕并有可能会让公安人员增加对这个案件的重视。
然后你再想申请取保候审时就不会被允许。
如今,这种方法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是很合乎人情的。
它可以给你相应的时间为社会做出贡献,可以让你在家里反省自己所犯的过错。
这只是公安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所制定的一种强制措施,主要限制了嫌疑人的自由。
然后公安方面继续跟进案情进展,若有进展将会再次召唤嫌疑人进行询问。
取保候审后会留下案底吗
![取保候审后会留下案底吗](https://img.taocdn.com/s3/m/fff7106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1.png)
取保候审后会留下案底吗
一、取保候审后会留下案底吗(以下内容由海淀区律师为您整理)
1、取保候审期间是不会留下案底的,取保候审后如果检察院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是不会留案底的。
但取保候审之后如果判刑的是会留下案底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七十八条,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
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较轻,没有必要逮捕,对有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及其他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有期徒刑比管制、拘役更为厉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较重,如果在采取取保候审时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且没有逮捕必要时,可以采用取保候审。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
诈骗20万元,刑拘37天退赔后取保候审了,能判缓刑么?
![诈骗20万元,刑拘37天退赔后取保候审了,能判缓刑么?](https://img.taocdn.com/s3/m/a9d172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7.png)
诈骗20万元,刑拘37天退赔后取保候审了,能判缓刑么?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诈骗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会给受害人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犯罪分子来说,是否能够判缓刑,一方面要看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另一方面要看其是否有悔改的表现。
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件的具体情况。
据报道,犯罪嫌疑人在微信上冒充他人身份,以借款为名骗取受害人20万元。
后来被警方抓获,经过37天的拘留,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还了全部赃款,目前已取保候审。
那么,他能否判缓刑呢?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是明显的诈骗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犯罪嫌疑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
缓刑是一种特殊的刑罚,它是指对于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罪犯,在执行刑期前可以根据其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暂缓执行刑罚或者减轻刑罚的一种刑罚形式。
犯罪嫌疑人是否能够判缓刑,还要看他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
在这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还了全部赃款,这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他还取得了取保候审的资格,这也说明他在法律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如果他能够积极认罪悔罪,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并能够取得社会上的认可和支持,那么他有可能被判缓刑。
诈骗20万元,刑拘37天退赔后取保候审了,能判缓刑么?这是一个需要权衡各种因素的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犯罪嫌疑人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他能够表现出积极的悔罪态度和赔偿意愿,那么他有可能被判缓刑。
无论如何,我们希望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悔改,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取保候审肯定判缓刑吗
![取保候审肯定判缓刑吗](https://img.taocdn.com/s3/m/44f15f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8.png)
一、取保候审肯定判缓刑吗
不一定,取保候审跟是否判缓没有直接关联,也有取保后被批捕的,判缓刑主要是看罪名和刑期,三年以下可以宣告缓刑,一些特殊人群也可以缓刑,例如未满18周岁,怀孕的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也可以适用缓刑。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后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但最终判决结果,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
这个没有绝对的,但是判缓刑的几率较大,本身取保候审这个强制措施就是针对罪行非常轻的人的,否则的话一般不会给犯罪嫌疑人取保的,90%的取保候审最后判的都是缓刑,甚至撤销案件都有。
取保候审是我国形式上的一种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可以成功申请取保候审被判缓刑的几率还是挺大的,但是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
二、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缓刑的适用条件为:
1.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三、缓刑期间有哪些限制
法律快车提醒您,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3篇)
![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4e42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e.png)
第1篇摘要: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种重要的强制措施,它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出发,对其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进行探讨。
一、引言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期间,根据其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有无悔罪表现、是否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等因素,决定对其采取的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1.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影响(1)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取保候审制度能够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因被羁押而失去自由,能够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降低羁押率,提高司法效率取保候审制度的实施,有助于降低羁押率,提高司法效率。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继续参与诉讼活动,有助于案件的快速审理。
2. 对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影响(1)有利于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积极配合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有助于案件的侦破和审理。
(2)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在取保候审期间,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利用取保候审的机会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给侦查、起诉、审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3.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1)维护社会稳定取保候审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羁押而可能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2)可能对被害人权益造成损害在取保候审期间,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给被害人权益造成损害。
三、取保候审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1. 取保候审条件不明确取保候审的条件不明确,可能导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适用取保候审时出现偏差,影响取保候审的公正性。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还会判刑吗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还会判刑吗](https://img.taocdn.com/s3/m/e45f683b76c66137ee0619e5.png)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还会判刑吗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
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
在说到取保候审的时候,可能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
一般公民在被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即被刑事拘留或者被逮捕,这个时候其实可以委托律师申请取保候审,一旦获得了批准就可以暂时不被羁押。
那究竟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还会判刑吗?下文中,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
▲一、什么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由公安机关执行。
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
▲二、取保候审之后还会判刑吗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
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
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
取保候审,完全不等于最终不能判实刑、不需要坐牢。
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
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取保候审相关知识: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
由公安机关执行。
取保候审的条件:(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后果是怎样的
![取保候审的后果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010951e2c1c708a1284a44a1.png)
取保候审的后果是怎样的
取保候审的后果就是可以照常过上之前的生活。
取保候审的出发点就是不影响在被告之前的生活。
但是,事实上,首先就是会受到舆论的干扰。
像邻居、同事、亲朋好友这些人,都会对自己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当然心理素质强的人可以忽视。
取保候审的后果就是可以照常过上之前的生活。
取保候审,顾名思义,获取保证,等候审判。
取保候审之后,基本就是等待了。
取保候审的出发点就是不影响在被告之前的生活。
但是,事实上,首先就是会受到舆论的干扰。
像邻居、同事、亲朋好友这些人,都会对自己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当然心理素质强的人可以忽视。
其次,取保候审毕竟是带有强制性的,假如你在谈一项很重要的合作,但是法院这时候你赶到法庭,那就只能去法庭,而不能为了工作,强硬的抵抗法院。
所以,在取保候审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重要的工作要不是停滞,就是倒退了。
因为在这个时间段,不太方便进行重要工作,出国那就更不可能了。
还有,驾驶证也是上交的,对于现在的出行,没有驾驶证比没车更不方便。
最后,虽然说是照常,但是呢,却是也要在他人的监督下,也可以说是暴露在大众之下的生活,不是很自由。
另外,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能进行取保候审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他们可以去找保证人,这个保证人比较简单,但建议找一个原则性比较强的,这个对三方都有好处。
也可以交保证金。
再强调一下,取保候审后能过上正常生活的前提是自己本身就是无罪的,并且在其期间配合法院、公安机关等的工作。
取保候审押金什么时候退还。
被取保候审还会判刑吗
![被取保候审还会判刑吗](https://img.taocdn.com/s3/m/61aecb76a8956bec0975e389.png)
被取保候审还会判刑吗
一般而言,被采取取保候审仍有很大可能被判刑。
目前,就只有两种情况是不会判刑的。
第一,那就是犯罪嫌疑人本来就是没有触犯刑法;第二,因为证据存在瑕疵,不能充分证明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因而不能判刑。
一般而言,被采取取保候审仍有很大可能被判刑。
目前,就只有两种情况是不会判刑的。
第一,那就是犯罪嫌疑人本来就是没有触犯刑法;第二,因为证据存在瑕疵,不能充分证明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因而不能判刑。
首先,必须指出,取保候审是对触犯刑法的人,一种诉前保险措施。
因而可以推定出,此等犯罪嫌疑人之所以不被采取更为严重的措施,是因为其所实施的行为对公共安全危害性较小,很有可能不再有此等类似于犯罪行为的事实发生,或者是该犯罪嫌疑人有很大的可能所判处的刑罚较轻,一般都低于3年以下,甚至很有可能无须在监狱里受罚。
当然,取保之后的犯罪嫌疑人,决不可以在此期间在犯任何事,最好洁身自好,连治安管理处罚法都不要触犯,同时也不要与之前一起犯事的相关人士联系。
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
![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https://img.taocdn.com/s3/m/9bad34970029bd64783e2cb1.png)
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不会判决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会不会坐牢还要司法机关进一步审理后判决才知道。
取保候审的期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什么是
取保候审,因此在获得取保候审批准后才会有这样的疑问。
那么究竟在获得取保候审后,行为人还是否会被判刑呢?详细内容,请从下文中了解。
▲一、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
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
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
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
取保候审,完全不等于最终不能判实刑、不需要坐牢。
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
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温馨提示:需要满足的取保候审的条件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取保候审后会有哪些结果
![取保候审后会有哪些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03291c9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9.png)
取保候审后会有哪些结果取保候审是⼀种强制措施,在法律上对于刑事诉讼中需要逮捕或者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需要取保候审申请书,保证⼈或者保证⾦。
那么取保候审后会有哪些结果?下⾯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取保候审后会有哪些结果会有两种结果:⼀种是提起公诉,另⼀种是继续侦查。
取保候审是《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种刑事强制措施。
在我国,指⼈民法院、⼈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刑事被告⼈提出保证⼈或者交纳保证⾦,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
相关法律知识: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民法院、⼈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被告⼈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
”这⼀规定即意味着,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对已经采取的强制措施的决定进⾏变更或者撤销的权⼒。
我们认为,这是适应案件的不同进展情况⽽作出的变通规定。
应当说,这⼀规定是⽐较合适的。
取保候审撤销或者变更的表述⽅式及其理由主要有以下⼏种:(1)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
(3)发现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的。
(4)已被逮捕的被告⼈患有严重疾病的。
(5)已被逮捕的被告⼈,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
(6)已被逮捕的被告⼈正在怀孕、哺乳⾃⼰婴⼉的妇⼥。
(7)已被逮捕的被告⼈,第⼀审⼈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附加刑,判决尚未发⽣法律效⼒的;(8)已被逮捕的被告⼈,第⼆审⼈民法院审理期间,被告⼈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审⼈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9)已被逮捕的被告⼈,因进⾏司法鉴定⽽尚未审结的案件,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的。
(10)犯罪嫌疑⼈、被告⼈死亡的。
犯罪嫌疑⼈、被告⼈是取保候审的被保证⼈或者说是保证对象,既然保证对象都不存在了,取保候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意义,当然也应当予以撤销。
(11)保证⼈死亡、重伤或者出现其他丧失保证能⼒情形的。
取保候审还会判实刑吗
![取保候审还会判实刑吗](https://img.taocdn.com/s3/m/7a02d5b1866fb84ae55c8d18.png)
取保候审还会判实刑吗取保候审只是在刑事诉讼期间为保障诉讼顺利进行而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其与法院到底判处实刑还是缓刑等并无直接的联系。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条文注释本条是关于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刑事案件只要存在六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就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对于刑事诉讼开始前已经发现的,不应立案受理。
在侦查阶段发现的,应当撤销案件。
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在审判阶段发现的,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应当作出判决,宣告无罪;对于告诉才处理,被害人撤回告诉的,用准许撤诉的裁定结案;对具有其他情形的案件,一律裁定终止审理。
第一百六十三条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
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没收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附加刑分为罚金、财产。
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对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具体说来,在立案阶段,人民法院发现自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
公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作出不立案的决定。
取保候审结案流程
![取保候审结案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c2f1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6.png)
取保候审结案流程一、取保候审的申请。
被告人或其辩护人可以向审判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申请时需要提供具体的理由和证据,说明取保候审对于案件审理和社会稳定没有不利影响,并承诺不会逃避审判。
审判机关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被告人的社会关系、身份等因素来审查决定是否同意取保候审。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
被告人被取保候审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包括有固定住所、有合法职业、有家属或者其他保证人可以监督等。
同时,被告人需要签订取保候审的保证书,保证在规定的期限内不逃跑,不进行犯罪活动。
三、取保候审的监督。
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比如不得离开固定居所、不得变更住址、不得与被害人、证人等有联系,不得参与犯罪活动等。
同时,审判机关会指定相关人员对被告人进行监督,确保其不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
四、取保候审的解除。
如果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了相关规定,比如逃跑、变更住址、进行犯罪活动等,审判机关有权解除其取保候审的决定,将其收押。
同时,对于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被告人,如果案件尚未结案,审判机关也可以决定解除取保候审,将其收押。
五、取保候审的结案。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案件得以侦查完毕并进行审理,最终判决结果为无罪或者刑期已满,被告人即可解除取保候审的限制,恢复自由身份。
如果最终判决结果为有罪,被告人将按照判决执行相关刑事处罚。
六、取保候审的意义。
取保候审制度的实施,可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案件的审理和社会的稳定。
对于一些轻微犯罪或者社会关系较好的被告人,取保候审可以减轻其在案件审理期间的压力,使其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矫正,有利于其回归社会。
七、取保候审的注意事项。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违反取保候审的限制。
同时,被告人需要积极配合案件的审理工作,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确保案件能够顺利进行。
对于取保候审的监督人员来说,也需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被告人不会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保候审的一般结局
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不羁押的处理。
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一般由公安机关执行。
但要想取保候审相关行为人是需要符合相关条件并按照相应的取保候审流程进行取保候审申请的,申请成功后在取保候审期间行为人也是需要遵守相应规定的。
取保候审一般判缓刑吗
缓刑是有条件的对原判刑期不执行,因此,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为累犯是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以后再法定的时间以内的再次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都较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实行缓刑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
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除刑法自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决于犯罪分子自身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犯罪没有认识、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实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
缓刑实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
一般来说取保候审的很大可能会判缓刑,但是具体还需要根据案件进行分析。
虽然获得取保候审和适用缓刑的有些条件存在相似之处,但并不能导致先去获得了取保候审的,之后就一定可以适用缓刑,这点还请大家能够区分清楚。
若在这方面还有疑问,请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取保候审一般多久办下来?一般取保候审需要多久时间?
照法律规定,办案机关在接到取保候审申请三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只要办案机关同意,警方就会办理有关手续放人。
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