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概论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章节、专题首页)(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1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2 、3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4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5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6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7、8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9、10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11、12 次课授课时间第13 、14 次课授课时间第15、16、17 次课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第一讲授课内容:上编中国古代音乐(远古——公元1840年)第一章中国上古音乐(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远古——公元前255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的起源和先秦乐律学教学目的:学习本节应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掌握先秦乐律学的成就;对中国古代十二律应熟悉。
重点、难点:三份损益法、十二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教学过程:1音乐的起源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2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①异性求爱说②语言扬抑说③摹仿自然说④信号说⑤巫术起源说2先秦乐律学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
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周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2年在位)向伶洲鸠问乐的故事,可以向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的历史线索。
3 三分损益法是齐桓公时的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员篇》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传统音乐又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
【我国民间音乐类别】我国民间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中国乐系】特点:1.乐音的带腔性。
2.音调具有五声性。
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应用非均分律动。
4.织体的单声性。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朝鲜族民歌特点】(1)音阶、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主要调式为平调和界面调。
(2)节奏、节拍——朝鲜语的重音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这与朝鲜音乐的三拍子倾向有明显关系。
朝鲜族民歌中最常用的拍子是6/8﹑3/4、12/8、9/8等。
(3)旋法——引向主音的下行二度级进和四度音程跳进,以及环绕调式中心音的纵向螺旋式升降,是朝鲜族民歌曲调进行的突出特点。
【维吾尔族民歌特点】(1)音阶——有五声、六声、七声及包含中立音的多种音阶形式。
南疆以七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东疆以五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北疆则五声、七声及其变体皆较常见。
(2)调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多用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次之: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以自然小调为主;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调式多样。
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讲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

第一讲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一、传统音乐的概念我国音乐包括以下几种概念: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我们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
二、传统音乐的分类:1、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雅乐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通常为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受厚古薄今观念支配,多沿用古乐或攀拟古乐,肃穆端庄而缺少活力。
燕乐用于宫廷中宴会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经过挑选和加工改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需要。
2、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古琴音乐:我们都知道,古琴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孔子、司马相如、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擅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从“载弹载咏、爰得我娱”的音乐功能观,到“中正平和”、“静、远、淡、逸”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出有入无”的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
词调音乐:比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文人念诵诗词、古文时的吟诵歌调等,都属于词调音乐。
吟诵音乐:吟诵音乐是文人用读唱方式诵读诗、文言文所形成的音乐门类。
3、宗教音乐:在我国主要是佛教与道教的音乐。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
佛教在印度创立时期就已使用音乐,伴随着佛教向亚洲各地的流传,佛教音乐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成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中配合使用的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曲艺音乐:又叫说唱,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作品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音乐以叙述的功能为主,兼有抒情的功能。
按照艺术风格,汉族的曲艺种类分评话,鼓曲,快板,相声;说唱音乐部分根据主奏器乐、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归纳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宋元时期,曲艺艺术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曲艺音乐的特点:1在唱词与曲调方面,说与唱相结合,形成口语化的说唱风格。
(以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半说半唱、数唱、数板等多种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
2在表演形式方面,表演形式分为:单口唱(峡北说书、浙江道情)、对口唱(河南坠子)、帮唱、拆唱(广东粤曲)、群唱、走唱(二人转)。
3在唱腔结构方面,分为板式变化体,曲牌连套体、单曲体和主插体四种类型结构。
板式变化体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采用板式变化的手段来组织唱腔结构。
它具有对比鲜明而丰富的节奏、板眼速度和腔调的变化,能够表现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变化。
曲牌连套体有多种不同的唱腔组成。
单曲体的唱段由一个基本曲调无限变化反复构成。
主插体是在板式变化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腔调形成。
4在调性结构方面,大多数作品为单一调式或同宫系统转调,也有移宫犯调现象。
5在伴奏乐器方面数量一般较少,多数为弦乐器与节奏性乐器,而且由演唱者自己掌握。
曲艺音乐的类型:1鼓词类,俗称大鼓,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
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
大鼓以演唱者自击鼓极为特点。
其他伴奏乐器还有三弦,四胡。
琵琶等。
2弹词类,是明清时期流行的说唱形式,原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后主要流行在江苏,浙江一带。
如苏州弹词。
伴奏以琵琶,三弦多弹拨乐器为主,有演唱者兼操。
其音乐曲调性很强,擅长表现长篇故事,也有抒情的“开篇”小段。
3道情类,又叫渔鼓道情,源于唐代。
后流布于南方的道情多成为说唱曲种,流布与北方的道情则多发展为戏曲形式。
曲种有湖北渔鼓,河南坠子等。
伴奏乐器主要是渔鼓和简板。
唱腔大多比较简单,吟诵性强。
民族音乐概论

戏曲音乐重点:掌握戏曲音乐的定义和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难点:把握和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西皮腔与二簧腔各自的音乐特点。
一、戏曲音乐的定义: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戏剧艺术,是以剧本为主体以表演为中心,融歌舞剧为一炉,包括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艺术。
以演故事为主体,以代言为主要文学结构。
戏曲音乐由歌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组成。
二、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全国戏曲计有十二大声腔系统,三百个以上的剧种。
明代有弋阳、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等四大声腔,清代则正式形成了我国戏曲艺术如下十二大声腔系统:1、高腔(弋阳腔)系统2、昆曲系统3、梆子腔系统4、皮黄腔系统5、打锣腔系统6、梁山调系统7、调子腔系统8、滩簧调系统9、鼓腔系统10、弦索腔系统11、歌舞腔系统12、古南曲系统。
三、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原始社会(歌舞)→先秦(乐舞)→汉魏(百戏)→隋唐(参军戏)→宋金(说唱)→元明(杂剧)→清(戏曲)简要讲述戏曲音乐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曲牌体戏曲声腔重点:掌握高腔的特点。
难点:把握昆曲的特点。
板腔体戏曲声腔重点:掌握梆子腔的定义。
难点:把握梆子腔的代表性剧种了解戏曲声腔中梆子腔的定义、音乐特点与代表性剧种。
一、梆子腔概述:1、联曲体:它是把许多首乐曲按照一定的宫调类别和排列次序组织起来,变成整套的乐曲,通过曲牌的更迭来实现旋律的变化,属于多曲体结构形式。
2、板腔体:它是以一首乐曲为基础,运用各种节拍形式(即板式),将这首乐曲作种种不同的变奏发展,属于单曲体结构形式。
一、梆子腔1、概述梆子腔是是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和民间小戏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形成最早、最典型的板腔体结构形式。
因伴奏打击乐器是梆子而得名。
梆子腔起源于陕西,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称为“秦腔”。
二、皮簧腔重点:掌握皮黄腔的定义。
难点:把握皮黄腔的代表性剧种。
了解皮黄腔的定义、音乐特点和代表性剧种。
简要讲述皮黄腔的定义、音乐特点及其代表性剧种?一、概述“皮簧腔”就是“西皮”和“二簧”两种腔调的合称,兴起于湖北、安徽一带。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地方音乐少数民族囊玛(藏族)囊玛是西藏古城拉萨独有的种格调个高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囊玛的音乐多为在堆谐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吸取汉族的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其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也是从堆谐中吸取来的,囊玛歌曲的内容除少量涉及宗教方面外,大多为歌颂家乡,赞美爱情和表现生活,抨击时弊,讽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等等。
长鼓舞(朝鲜)长鼓是一种朝鲜民族民间乐器,同时也是长鼓舞的舞蹈道具,长鼓舞多为女子独舞或双人舞,舞者边击鼓边起舞,以丰富的舞蹈,语汇与高低不同,花样繁多的鼓点相配合,构成长鼓舞的风韵,长鼓舞的伴奏乐器有唢呐,笛子,圆鼓等长调(蒙古)蒙古族民歌的主要体裁有狩猎歌、牧歌、赞歌等。
从音乐特点和风格上,蒙古族民歌又可概括为长调和短调两类。
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同甘共苦篇幅较长大,带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牧歌、赞歌属于长调范畴。
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它不仅篇幅长大,而且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长音上常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
有的长调还具有史诗般雄浑的气魄和历史沧桑感。
堆谐(西藏)是西藏西部地区的歌舞(堆)-地名.指雅鲁藏布江流域,从日喀则以西至整个阿里地区.(谐)-为藏语,有歌唱之意.堆谐:是在藏族地区古老的民间歌舞.[果谐](圆圈歌舞之意)和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原是堆地人民丰收是敬神的歌舞.后由流浪艺人带入拉萨等地,逐渐演变为脚下敲击节奏的踢踏舞形式并出现了职业艺人.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背维吾尔族的一种歌舞形式,木卡姆意为“大曲”,是一种含歌曲、歌舞和器乐曲的综合性套曲,在维语里,木卡姆有时也指“散板”。
十二木卡姆指主要流行于新疆南部喀什等地的木卡姆,其音乐结构在木卡姆中最为典型,共十二套,歌曲约170首,器乐曲约70多首。
江南丝竹(浙江、苏南、上海)江南丝竹一般是指流行于浙江、苏南、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
以“江南丝竹”的乐队组合为代表,常用乐器有笛、笙、箫、二胡、琵琶、扬琴等,在音乐演奏中大多注重音量适中、音乐柔和、乐器圆润,讲究“柔、细、轻”的音乐特点,特别强调合奏的柔润音响与精神细腻演奏风格的有机结合,使江南丝竹音乐更加好地表现愉快、欢乐的情绪(柔:指乐队合奏音响柔润的特点;细:指演奏精致、细腻的特点;轻:指乐曲侧重于表现轻快、愉悦的情趣)。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玩调是云南省( )佤族民间的风习性多声部舞歌。
A、西盟县B、景洪县C、澜沧县D、沧源县答案: D2.十二木卡姆是由琼拉克曼、达斯坦、( )三部分组成的大型歌舞套曲。
A、麦西热普B、赛乃姆C、且比亚特D、巴亚特答案: A3.花鼓调《凤阳花鼓》,又称为( )。
A、《花鼓歌》B、《花灯》C、《花鼓灯》D、《凤阳歌》答案: D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A、民间歌曲B、宫廷音乐C、民间歌舞D、说唱音乐答案: B5.乐舞类音乐是指舞蹈与谁的结合?A、歌唱B、器乐C、体育D、风俗答案: B6.梆子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 )A、高胡B、椰胡C、京胡D、板胡答案: D7.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A、京剧B、劳动号子C、山歌D、小调答案: B8.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张的音乐观念是?A、礼乐B、天籁之音C、非乐D、道法自然答案: C9.《十面埋伏》是:( )A、琵琶大曲B、琵琶文曲C、琵琶舞曲D、琵琶小曲答案: C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A、茉莉花调B、花儿C、摇篮曲D、对花调答案: B11.在小调类民歌中,哪个种类的艺术形式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 )A、谣曲B、时调C、吟唱调D、嬉游歌答案: B12.《二泉映月》是一首什么乐器演奏的经典曲目?A、琵琶B、笛子C、阮D、二胡答案: D13.我国戏曲的四大声腔不包含以下哪个选项?A、弋阳腔B、昆腔C、梆子腔D、高腔答案: A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属于我国民间音乐的概念范畴A、花儿B、小调C、歌曲《天路》D、昆曲《牡丹亭》答案: A B D2.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A、文人自度曲B、宴乐C、古琴音乐D、朝会乐答案: A C3.我国鼓书类说唱音乐主要包括以下哪两种?A、四川清音B、单弦牌子曲C、苏州弹词D、京韵大鼓答案: C D4.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A、移风易俗,莫善于乐B、礼乐C、大音希声D、声无哀乐答案: A B5.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A、长调B、呼麦C、冬不拉弹唱D、十二木卡姆小调答案: A B6.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A、民间音乐B、宫廷音乐C、文人音乐D、宗教音乐答案: A B C D7.以下哪些属于小调的艺术特点?A、音乐性格细腻B、节奏规整C、旋法多跳进D、曲式结构庞大答案: A B C8.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A、祭祀乐B、宴乐C、朝会乐D、国风答案: A B C9.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A、苏州弹词B、号子C、山歌D、小调答案: B C D10.根据乐器演奏方法,我国独奏乐器大概可分为以下哪几类?A、吹奏B、拉弦C、弹拨D、打击答案: A B C D三、名词解释1.燕乐答案:指燕礼之乐,天子大宴群臣和宾客,叫燕享(宴享、宴飨)。
传统音乐概论

传统音乐概论传统音乐概论一、民间歌曲(一)民歌: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不断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
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法。
(诗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民间歌曲收集整理工作的光辉起点)(二)民歌的地位: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三)民歌与一般歌曲的区别创作方式:民歌为个体创作,一般歌曲为集体创作创作手段:民歌为口头创作,一般歌曲为书面创作流传方式:民歌为口头流传,一般歌曲为乐谱流传呈示方式:民歌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一般歌曲时代派别和创作个性本质区别:创作者和演唱者不同(四)民歌划分按体裁划分为:号子、山歌、小调按题材划分为:生活歌、爱情歌、时政歌按功能划分为:婚嫁歌、丧葬歌、酒歌1、号子1.号子又称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劳动,具有协调劳与指挥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2.双重公用: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两者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号子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唱众和。
3.种类:搬运号子(哈腰挂)工程号子(打硪歌)农事号子(催咚催)船渔号子(川江船夫号子)4.号子的艺术特征:1、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2、节奏的律动性强3、音乐材料具有重复性4、领、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5、曲式结构简朴2、山歌1.含义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自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2.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3.一般山歌分类及地区3.1信天游分布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及山西中部,代表作啊《兰花花》《脚夫调》特征:曲式结构方面: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反复结构,上句曲调---比较开放,音区较高,跨度较大,富于激情,下句曲调---跨度不大,收拢型,旋律下行,具有叙事性、感叹性;唱词特点: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比兴,下句具体叙事、抒情;旋法:双四度音调结构;音阶调式,五声音阶,徵、商调式;演唱方式:多用真声演唱,偶尔结合假声;润腔方面:使用涩滞和不圆润的音色,有股愁感和苍凉感;甩音一种在音调下行的过程中插以短时值的反向上行的装饰手法。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最终版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最终版一选择题1 花儿会流行与我国:(花儿流行与青海、甘肃)(②)①东北地区的众多民族②西北地区的众多民族③华北地区的汉族④西北地区的汉族及少数民族2 在劳动号子中,最典型和常见的歌唱方式是:(②)①齐唱②一领众和③独唱④轮唱3 汉族山歌分为:(①)①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3类②信天游、山曲、爬山调3类③信天游、山曲、花儿3类④信天游、花儿、放牧山歌3类4 在小调类民歌中,哪个种类的艺术形式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②)①谣曲②时调③吟唱调④嬉游歌5 花鼓调《凤阳花鼓》,又称为。
(④)①《花鼓歌》②《花灯》③《花鼓灯》④《凤阳歌》6 玩调是云南省佤族民间的风习性多声部舞歌。
(④)①西盟县②景洪县③澜沧县④沧源县7 十二木卡姆是由琼拉克曼、达斯坦、三部分组成的大型歌舞套曲。
(①)①麦西热普②赛乃姆③且比亚特④巴亚特8 京剧老生三杰之一程长庚偏重:(①)①徽味②京味③汉剧风格④秦味9 京剧老生三杰之一张二奎偏重:(②)①徽味②京味③汉剧风格④秦味10 京剧老生三杰之一余三胜偏重:(③)①徽味②京味③汉剧风格④秦味11 下面哪个不是梅兰芳的代表剧目:(③)①《断桥》②《奇双会》③《荒山泪》④《太真外传》12 下面哪个是尚小云的代表剧目:(①)①《失子惊疯》②《锁麟囊》③《汾河湾》④《宇宙锋》13 下面哪个是程砚秋的代表剧目:(②)①《失子惊疯》②《锁麟囊》③《汾河湾》④《宇宙锋》补充: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14 梆子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④)①高胡②椰胡③京胡④板胡15 古筝的历史可追溯到:(①)①先秦时期②秦汉时期③魏晋南北朝时期④隋唐时期16 《十面埋伏》是:(③)①琵琶大曲②琵琶文曲③琵琶舞曲④琵琶小曲二名词解释1 民间歌曲: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第一学期复习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1. 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2.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3. 传统音乐又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4.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等。
5. 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其他各类传统音乐的基础,同时又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
第二节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6.我国民间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第三节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7.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乡土性;即兴性;流传变异性;人民性;多功能性。
第四节我国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8.中国乐系:乐音的带腔性;音调具有五声性;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运用非均分律动;织体的单声性。
9.欧洲乐系:音的固定性;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旋律具有功能和声的表层意义;节拍上均分律动的功能性;织体的多声性。
10.波斯-阿拉伯乐系:乐音有条件地带腔;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但旋律没有功能和声的表层意义;节奏节拍既有“有规律的板、眼组合”,也有“散板”;织体有单声性,也有多声性。
11.非均分律动指的是节拍中的“散板”。
均分律动即有板(即强拍)有眼(即弱拍)。
中国乐系音乐中的强弱拍并不像欧洲专业音乐那样有规律地出现。
第二章民间歌曲第一节概述12.民歌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除了娱乐作用外,它在社会生活中还具有许多实际功用——教育与传承功用、人生礼仪功用、祭祀与驱邪功用、交际功用。
13.教育与传承功用: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流传着歌唱长篇叙事诗、历史诗的民歌,例如彝族的“梅葛”、苗族的“古歌”、瑶族的“盘王歌”、哈尼族的“开天辟地歌”、景颇族的“木瑙斋瓦”、独龙族的“创世纪”、傈僳族的“木刮基”,等等。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考试范围 自己整理的

一.戏曲⒈概念: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集音乐舞蹈文学是个无数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
它作为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⒉特征:综合性、程式性、舞台表现的象征性。
⒊戏曲音乐的界定:戏曲音乐只是戏曲的成分,是戏曲作为综合性艺术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类。
戏曲音乐:声乐(主体):唱腔、念白(韵白、散白)韵白是一种艺术加工夸张的舞台语言,读音依中州韵,声调起伏跌宕,音乐性强;戏曲中上流社会人物或正面角色多用韵白,散白在不同地方剧种中是不同的方言,花旦和丑角使用散白。
器乐:文场(笛子、胡琴、琵琶、扬琴)、武场(打击乐、唢呐)二.戏曲音乐的类别和艺术特征㈠结构体分类①板腔体:板腔体的音乐是以一个曲调为基础,通常节拍节奏的整、散速度、力度的强弱快慢,音符字位的疏密繁简等变化,派生出一系列不同板式的唱腔。
代表:梆子腔、皮黄腔。
②曲牌体(移宫犯调,重组后固定在一个调内):音乐“由一至多个具有特点的独立曲调构成”,这些独立曲调被称为“曲牌”,曲牌体戏曲就是由一二支曲牌循环往复,成为若干支曲牌组合成套来表现戏剧情节、塑造人物。
唱词多采用杂言句,长短句式或自由体式为主。
代表:昆腔、高腔。
㈡剧种是指那些在起源地点、流行地区文学形式舞台表演语音声调旋律唱腔等方方面面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戏曲品种。
㈢声腔概念:指戏曲音乐中唱腔旋律框架,这些唱腔旋律的框架,代表着这段旋律在演唱方式、伴奏乐器、音乐结构、音乐风格等诸多方面,有着某种规定性。
四大声腔:现代:昆腔、高腔(弋阳腔)皮黄腔、梆子腔。
明朝: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腔。
清:东柳、西梆、南昆、北弋。
㈣戏曲四大声腔及其艺术特点⒈昆腔与昆剧:起源时间:元末明初。
起源地点:江苏昆山。
发展情况:时间:明朝嘉靖。
人物:魏良辅。
改革内容:伴奏:使用了笛、管笙、琶变胡琴为笛;音乐:使用水磨调,最初只以“冷板曲”(即清唱形式)流传;唱词:将整齐的唱词变为长短句模式;发展高潮:汤显祖《牡丹亭》南洪北孔《长生殿》《桃花扇》⒉昆剧:历史地位:“百戏之祖”“百戏之乳”,是昆腔自身发展的成熟标志,是中国戏曲发展的成熟标志,是我国最雅化的剧种。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第一章1传统音乐是什么:是指具有一定的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出来的(清代以前的即可称为传统)。
2民族音乐: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就是民族音乐。
3.传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
4.以1840年,分为古代音乐和近现代音乐:以音乐形式分为;传统音乐和新音乐。
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为:形式及风格不同,而不是创作时间的先后。
5.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6.民间音乐的特点:一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二乡土性:三即兴性:四流传变异性:五人民性:六多功能性7.我国民间音乐的体系分类:欧洲体系: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
特点:1音的固定性2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旋律具有功能和声的意义。
3节拍上均分律动的功能性。
波斯--阿拉伯乐系:有维吾尔族,塔吉克族。
特点:1乐音有条件的地带腔2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没有功能和声的意义。
中国乐系:包括汉族和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还包括朝鲜,日本,蒙古)特点:1乐音的带腔性2音调具有五声性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应用非均分律动4织体的单声性。
第二章1.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2.民歌的功能:1教育与传承动能2人生礼仪功能3祭祀与祛邪功能4交际功能3.民歌特点:结构短小,善于运用精炼创作出生动的形象4.汉族民歌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号子是产生并应用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的民间歌曲。
号子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分为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
山歌的艺术特征:1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2自由悠长的节拍,节奏。
3高亢的音高4曲式结构最常见二句体和四句体乐段结构。
小调又称小曲,俗曲。
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
小调艺术特征:1叙事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致的音乐风格2规整、均衡的节奏、节拍。
中国音乐传统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1、戏曲的艺术定: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以文学剧本为主,舞蹈音乐表演等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
2、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戏曲印度梵剧古希腊悲喜剧3、新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4、老四大声腔:戈阳余姚海盐昆山5、戏曲的结构体式分类:板腔体(板式变化)曲牌体(曲牌连缀)综合体6、2001.5.18联合国教科文组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首批19种文化表现形式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昆曲位列榜首7、2006.5.20高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传统琵琶曲按结构有大曲小曲之分,按内容有文曲武曲之分文曲代表作《夕阳萧鼓、塞上曲》武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清拿天鹅》9、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霸王别姬。
程砚秋英台抗战。
荀慧生红娘。
尚小云昭君出塞。
四大老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伴奏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10、越剧四个时期:1落地唱书 2女子越剧3新越剧4建国后全面发展。
流派:1袁派(袁雪芬)2范派(范瑞娟)3张桂凤的唱腔特色11、评剧五个阶段:1对口莲花落2拆出3唐山落子4奉天落子5评剧成兆才,艺名东来顺代表作《沾花魁、杜十娘、花为媒》伴奏乐器:以板为主,打击乐器与京胡大体相同。
12、黄梅戏分:小戏和正本戏正本戏代表曲目《天仙配、女驸马》13、乐器按八音分类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14、按乐器发音特性分:1体鸣乐器(打击)2膜鸣乐器(打击)3气鸣乐器(吹管)15、吹管:管《江河水》唢呐《百鸟朝凤》北笛《喜相逢》16、拉弦:二胡的前身是唐代奚琴《华彦钧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刘天华《光明行、月夜、悲歌》京胡又名胡琴《小开门、柳青娘、夜深沉》17、拨弦:琴又名七弦琴代表作《高山流水、秋鸿》筝:古筝《渔舟唱晚》作者娄树华18、梅花三弄最早见于朱权《神奇秘谱》19、福建南音起到乐队指挥作用是南音琵琶20、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戏曲历史上的第一个高潮《窦娥冤》关汉卿,《西厢记》王实普《墙头马上》白朴21、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生旦净丑中国戏曲形成在宋朝22、第一支简单的专业乐队出现,称正宫调,简称正调。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教案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教案第一章:中国音乐的基本概念1.1 音乐与音乐文化音乐的定义与特性中国音乐文化的特点与历史发展1.2 音乐的分类声乐与器乐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艺术音乐1.3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旋律1.4 音乐符号与记谱法五线谱、简谱、工尺谱等第二章:中国传统乐律学2.1 律学的基本概念音律、音高、音长、音色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2.2 中国传统音乐音阶与调式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等2.3 音律与音准的调整纯律、平均律、和律十二律、旋宫转调等第三章:中国传统乐器与乐队3.1 乐器的分类与特点吹、拉、弹、打四大类各自的代表乐器与演奏技巧3.2 民族乐队构成与组合吹打乐、弦乐、弹拨乐、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的组合与配器3.3 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与保护乐器的选材、制作技术与传承乐器的维护与保养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与体裁4.1 歌曲与歌舞民间歌曲、山歌、小调等歌舞音乐的节奏、旋律与表演特点4.2 戏曲音乐京剧、越剧、豫剧等地方戏曲唱腔、念白、做功等表演形式4.3 曲艺音乐说唱、快板、评书等口头文学与音乐的结合4.4 器乐音乐独奏、合奏等形式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与风格特点第五章: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化5.1 音乐与民俗文化节日庆典、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民间音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5.2 音乐与宗教文化佛教、道教等宗教音乐的形式与功能宗教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影响5.3 音乐与文学艺术诗词、歌曲、戏曲等音乐与文学的结合音乐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与作用5.4 音乐与社会的互动音乐在政治、教育、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音乐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第六章: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与地域特点6.1 风格分类与特点江南丝竹、黄土高原信天游、东北二人转等不同地域音乐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作品6.2 地域音乐文化的形成因素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等音乐与文化交融的案例分析6.3 地域音乐的合作与交流区域间的音乐交流活动音乐团体、音乐节等合作形式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7.1 音乐传承的重要性传统音乐的价值与现状传承人的作用与责任7.2 传承方式与教育体制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学校教育等传统音乐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7.3 音乐保护的措施与实践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数字化保存等音乐生态保护的成功案例第八章: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社会8.1 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文化认同、民族精神的体现传统音乐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8.2 传统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作曲家的新作品、跨界合作等传统音乐与现代审美的结合8.3 传统音乐产业的发展演出市场、音乐教育、乐器产业等传统音乐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第九章:中国传统音乐与跨文化交流9.1 传统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国际音乐节、文化交流活动等中国传统音乐的世界影响力9.2 跨文化合作与创作中外音乐家的合作作品传统音乐元素在现代音乐中的运用9.3 传统音乐的国际学术研究学者研究、研讨会、学术论文等国际学术交流对传统音乐发展的影响第十章:未来展望与挑战10.1 传统音乐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的方向传统音乐与新兴技术的结合10.2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年轻一代对传统音乐的接受程度传统音乐教育的普及与提高10.3 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传统音乐与文化传承的长期规划第一章:中国音乐的基本概念1.1 音乐与音乐文化音乐的定义与特性:介绍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特征,如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表达的艺术等。
传统音乐概论考研真题试卷

传统音乐概论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音乐形式?A. 交响乐B. 京剧C. 爵士乐D. 摇滚乐2. 古筝属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哪种乐器类型?A. 打击乐器B. 吹管乐器C. 弹拨乐器D. 弦乐器3. “高山流水”是一首著名的:A. 古琴曲B. 琵琶曲C. 二胡曲D. 笛子曲二、填空题1. 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它起源于______,是集唱、做、念、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2.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______。
3.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______。
三、判断题1. 中国传统音乐中,笛子是使用最广泛的吹管乐器之一。
(对/错)2. 古筝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打击乐器。
(对/错)3. 京剧的表演艺术形式不包括舞蹈。
(对/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2. 描述一下中国民族乐队的构成。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2. 分析中国戏曲音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二、填空题1. 清代2. 角色行当3. 羽三、判断题1. 对2. 错3. 错四、简答题1.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旋律优美、节奏自由、和声丰富、表现力强烈,以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
2. 中国民族乐队通常由弦乐、管乐、打击乐等多种乐器组成,每种乐器在乐队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表现力。
五、论述题1. 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在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对人们情感的熏陶以及对现代音乐创作的启发等方面。
2. 中国戏曲音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戏剧的表现力,丰富戏剧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视角。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音乐
丛书
参考书目
全书
类别
音乐
中国
概论
内容
理论 艺术
学生
传统
曲目
传统
分析
题题
特征
大系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丛书之一。全书分上下两篇共八章,内容涉及民间音乐,宗教、祭祀音乐。本 书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书为音乐院校专业基 础课的理论教材,其内容经过适当选择与调整,同时也适用于普通大学音乐必修课及师范院校的教学。
目录分析
二、中国传统音乐 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中国传统音乐 文化的悠久历史
三、中国传统音乐 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舞蹈音乐
第一章民间歌曲
第三章说唱音乐
第四章戏曲音 乐
第五章器乐与 乐种
第一章民间歌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民间歌曲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思考题(3-5题) 附:一、本章学生参考书目: 二、听辨与分析曲目(10-20首)
第七章道教音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道教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思考题(2-3题) 附:一、本章学生参考书目: 二、听辨与分析曲目:(2-4首)
第八章祭祀音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祭祀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思考题 附:一、本章学生参考书目: 二、听辨与分析曲目: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第二章舞蹈音乐
传统音乐概论

少年
源于甘肃临夏和青海东部,也即 人们常说的“河湟”地区,后流 传到宁夏南部和新疆北部。
秦腔
秦腔作为一个戏曲剧种,它在西北各省(区) 及西藏地区流行,是河北梆子,河南梆子, 山西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山东 梆子等梆子戏的鼻祖。风格特点是:朴实、 粗矿、激昂。常用乐器,文场有二股弦、板 胡、月琴、唢呐、海笛、笙等。武场有干鼓 (单皮)暴鼓、堂鼓、战鼓、大锣、马锣、 水水(碰铃)、梆子、指板。 秦腔音乐中值得注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在 中国戏曲音乐史上对“板腔体”这一唱腔体 式确立所起到的作用;二是“花音”、“苦 音”的运用。
北方草原支脉
地域: 大致包括:内蒙古高原区,大兴 安岭山地和丘陵区、阴山山地和 丘陵区、鄂尔多斯高原区、辽嫩 平原区、西部戈壁草原区等。这 里包括蒙古、达斡尔、鄂伦春、 鄂温克、赫哲、裕固、锡伯、满 等族。
代表性乐种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长调是蒙古族在放牧时演唱的一种牧歌。有时也在宴 席、婚礼俄那达慕大会演唱。集体创造的歌唱形式, 大都属于上下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自由、舒缓、 悠长的节奏、富于装饰的旋律,以及真假声并用的演 唱方法,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 也有齐唱和一种称作“潮尔”的二声部演唱。可以是 没有乐器伴奏的徒歌,也可以是用马头琴或四胡伴奏。 演唱时,常在持续的长音上出现类似于马头琴演奏般 的颤音和装饰音。 短调是蒙古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演唱的民歌。多流行 于半农半牧区。音乐结构较为匀称,j 于半农半牧区。音乐结构较为匀称,j节奏规整,旋 律音调较为朴素而少装饰,多用本嗓演唱。具有叙事 性与抒情性结合的特点。
旋律音调结构
双四度框架(由于这种音列是由两个纯四度 的连续所构成的一种调式框架,所以称之为 “双四度框架” 双四度框架往上五度方向再扩展形成了七声 音阶,其中,徵音是调式主音,商、宫是骨 干音,角、羽是色彩音,变宫、变徵为偏音, 适于表现欢快热烈的气氛和喜悦乐观的情绪, 被称为“花音”或“欢音”. 被称为“花音”或“欢音”. 双四度框架往下属方向扩展首先出现fa,再 双四度框架往下属方向扩展首先出现fa,再 向上四度事si,其后是mi、la。这就是“苦 向上四度事si,其后是mi、la。这就是“苦 音”, 音”,适合于表现悲哀,痛苦,愤怒,伤感 等情绪。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1.民间歌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答: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生活实用功能娱乐审美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群体凝聚功能2..什么是木卡姆歌舞?答: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传统古典大曲,具有统一调式体系,以歌舞乐三者组合而成。
主要存在两种歌舞组曲结构形式:一是麦西热普而是象多朗木卡姆3.什么是说唱音乐?答:说唱音乐是一个民间音乐门类,是讲唱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说唱音乐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文体上韵散兼用,叙事与代言相结合;表演上讲述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艺人称“跳进跳出”、“一人多角”);音乐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传统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4.什么是广东音乐?答:民间器乐合奏,属丝竹乐类乐种。
流传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后又传至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
目前主奏乐器是粤胡。
著名乐曲有《旱天雷》《连环扣》《双星恨》5.戏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集文学、音乐、舞蹈、舞美、武术、杂技、诗歌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
1、综合性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
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2、程式性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
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
3、虚拟性(舞台表现的象征性)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
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
6.简述唐代琵琶形制的变革答:唐代是我国琵琶演奏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在乐器改革方面,巧妙地将传统直项琵琶与外来曲项琵琶结合起来。
保留曲项琵琶梨形、曲项的形制特点,即保留了曲项琵琶的发音特点;逐步舍弃曲项琵琶用拨子弹奏,沿用直项琵琶用手弹奏;在曲项琵琶上将原用四相改用直项琵琶的多柱,由原来十二柱变成十四柱;在演奏上改变曲项琵琶的横弹为直项琵琶的竖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音乐概论
一、民间歌曲
(一)民歌: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不断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
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法。
(诗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民间歌曲收集整理工作的光辉起点)
(二)民歌的地位: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三)民歌与一般歌曲的区别
创作方式:民歌为个体创作,一般歌曲为集体创作
创作手段:民歌为口头创作,一般歌曲为书面创作
流传方式:民歌为口头流传,一般歌曲为乐谱流传
呈示方式:民歌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一般歌曲时代派别和创作个性
本质区别:创作者和演唱者不同
(四)民歌划分
按体裁划分为:号子、山歌、小调
按题材划分为:生活歌、爱情歌、时政歌
按功能划分为:婚嫁歌、丧葬歌、酒歌
1、号子
1.号子
又称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劳动,具有协调劳与指挥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2.双重公用:
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它也具
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两者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号子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唱众和。
3.种类:
搬运号子(哈腰挂)工程号子(打硪歌)
农事号子(催咚催)船渔号子(川江船夫号子)
4.号子的艺术特征:
1、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
2、节奏的律动性强
3、音乐材料具有重复性
4、领、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
5、曲式结构简朴
2、山歌
1.含义
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自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2.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
3.一般山歌分类及地区
3.1信天游
分布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及山西中部,代表作啊《兰花花》《脚夫调》
特征:
曲式结构方面: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反复结构,上句曲调---比较开放,音区较高,跨度较大,富于激情,下句曲调---跨度不大,收拢型,旋律下行,具有叙事性、感叹性;唱词特点: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比兴,下句具体叙事、抒情;旋法:双四度音调结构;音阶调式,五声音阶,徵、商调式;演唱方式:多用真声演唱,偶尔结合假声;润腔方面:使用涩滞和不圆润的音色,有股愁感和苍凉感;甩音一种在音调下行的过程中插以短时值的反向上行的装饰手法。
3.2山曲(酸曲)
主要流行在山西西北的河曲、保德以及陕西北部府谷和神木,主要歌唱爱情内容。
代表作《想哥哥想在心眼眼上》
特征:
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下两句前半句曲调常相同,往往以走西口、爱情为题材,出现七八度以上的大跳。
3.3花儿
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的民歌,结构基本是上下两句体,根据反复的不同,又可分为1头尾齐,四句式,两对上下句;2两担水,折断腰。
称为以令相称,每个令是一个曲调,如河州令、白牡丹令,花儿的演唱形式分为漫、对、联、合。
3.4江浙山歌对鸟
4.山歌艺术特征
坦率直露的表现手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自由、悠长的节奏、节拍;高亢的曲调;曲式结构多为二句体和四句体。
3、小调
1. 小调
又被称为小曲、俗曲,除在农村流传外,在城镇、集市也多有传唱。
2.小调与山歌、号子的区别
流传区域上:小调除在村流传外,在城镇、集市也多有传唱;号子、山歌多流传在农村;
音乐风格上:小调为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山歌坦率直露的表现手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号子直接简朴的表现手法和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
创作者:小调的创作者有广泛的社会阶层直接或间接参与创作和加工,山歌小调的创作者多为在劳动中产生
演唱形式:小调有独唱、齐唱、对唱,歌唱时常有乐器伴奏;号子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唱众和,山歌多为独唱、对唱
歌唱者:小调演唱不仅有一般的群众歌手,还有大量的职业和半职业的艺人,号
子和山歌多为劳动者演唱
题材:小调题材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山歌多为劳动人民自己抒发感情、号子多为劳动题材
形式:小调规整匀称,旋律性强,易于留传;号子节奏的律动性强,音乐材料具有重复性;山歌自由、悠长的节奏、节拍;高亢的曲调
3.小调分类
吟唱调(儿歌、叫卖调)、谣曲(诉苦歌、情歌)、时调三类
3.1时调
孟姜女调代表《孟姜女》
又叫春调、梳妆台,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民间小曲的基本曲调,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
剪靛花调
鲜花调
又叫茉莉花,是清代以来十分流行的小曲,流传范围遍及我国南北地区,这个曲调的变体很多,但填入其他内容的歌词的情况却较少,大部分都在唱茉莉花原词银纽丝调无锡景调
4.小调艺术特征
小调为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
规整、均衡的节奏、节拍和曲折多样的旋法;
最常见的曲式结构是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两类;
4、少数民族民歌
1.蒙古歌曲根据体裁分为长调和短调
区别:长调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反映游牧生活的牧歌体裁,它不仅有较长大的篇幅,而且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长音上常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短调民歌产生于狩猎劳动,歌曲轻快活泼、节奏感鲜明,曲调较长调短小,节奏整齐有力,音域也相对窄一些,但仍有蒙古族音乐中具有特征意义的大跳音程。
2.朝鲜族抒情谣代表曲目:道拉基、丰收歌、阿里郎
3.维吾尔族:
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每一套由琼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普三部分构成),四分之三音,活音
4.藏族:山歌、酒歌(祝福、祈福)
5.少数民族多声部:呼麦
二、舞蹈音乐
1、定义:
中国民间舞蹈音乐是一种相对于专业舞蹈音乐而言,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综合民歌、器乐、说唱和戏曲等民间音乐因素,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传统音乐体裁形式。
2、划分:舞歌、舞乐、歌舞乐
舞歌:
采用歌唱方式来表现民间舞蹈的内容情绪,代表地区有:我国南方的采茶舞歌,安徽、浙江、江苏等地的花鼓调,我国内蒙西部、山西北部等地二人台。
舞乐:以器乐伴奏为主。
并与舞蹈相结合,安徽淮河两岸的花鼓灯(三大件:花鼓、大锣、大钹;热烈奔放、优美细腻)、秧歌、我国西南、中南部地区的芦笙舞
芦笙舞特征:
1多用于民俗节日、婚嫁、恋爱、喜庆节日,少数用于丧葬仪式;2男子舞蹈时,因双手握芦笙,上肢动作受到局限,故以腿部和脚的动作变化为主;3男子为便于吹奏舞蹈时上身多稍前倾,女子直立,上身随步伐稍稍摆动;4吹芦笙的乐手即为舞者,芦笙舞队的随芦笙乐曲的节奏而舞;5多为男子竞技性舞蹈,动作难度较大
三、说唱音乐
1、定义:
说唱音乐是讲唱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有语言性、即兴性、听觉艺术三个特征,分为牌子曲类(曲牌体)和鼓书类(板腔体)两种。
2、曲牌体(曲牌连缀体)
民间音乐曲式结构的基本体式之一,即以曲牌体为乐曲结构的基本形单位,将若干不同曲牌连缀成套的曲式结构。
3、板腔体(板腔变化体)
民间音乐曲式结构的基本体式之一,即在乐曲反复变奏时,不改变乐曲的板数结构,而以板式(节拍)变化为原则来发展乐曲。
4、传统音乐说唱形式
牌子类说唱音乐:山东琴书、兰州大鼓、天津时调
鼓书类说唱音乐:京韵大鼓、苏州弹词、河南坠子
5、山东琴书(1941年定名)
表演形式:坐唱,演员兼演奏乐器;与其他曲艺形式相同,以说唱为主,以表演为辅;山东琴书的演唱形式,多是三四人在一起,至少两人,一人单挑者很少,通常是打扬琴者居中,还有挎板、坠琴、筝、三弦、京胡等伴奏乐器。
常用曲牌
凤阳歌:旋律委婉,富于歌唱性,适用于抒情,也可变换速度,用于叙事。
垛子板:旋律性不强,朗诵性较强,加快节奏后可表现紧张热烈的情绪
6、京韵大鼓(传统说唱音乐代表)
形成:
京韵大鼓的前身是木板大鼓,也成怯大鼓,清末,木板大鼓随破产农民流入沧县、保定又进入天津、北京等地,天津、北京的认为以河北乡音演唱木板大鼓有怯味,就贬称为怯大鼓,清末艺人刘宝全对其进行改革,在语言方面,把河北方言改为
京音,在唱腔方面,吸收京剧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造新腔,在表演方面,借鉴京剧表演程式,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举足的刀枪架式,形成一套表演身段,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京韵大鼓。
伴奏乐器:鼓、板、三弦、四胡、琵琶
结构:
属于板腔体,分为慢板和快板,慢板是一板三眼,速度较慢,变化较多,旋律丰富,能表达多种感情,适于抒情、叙事、介绍人物等,是京韵大鼓中占篇幅最大的板式;快板是有板无眼,速度较快,多用来表现紧张激动的情绪,突出故事高潮。
流派及代表剧目:
刘宝全刘派丑末寅初、徐母骂曹鼓界大王
白云鹏白派露泪缘、劝民国
骆玉笙骆派剑阁闻铃(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标志着骆派形成的代表作,分为评、叙、悲、悔、痛五部分)、伯牙摔琴、红梅阁,著有《骆玉笙京韵大鼓集》。
7、牌子曲类和鼓书类的区别
1.牌子曲类以唱为主,旋律性强;鼓书类在说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旋律性不强;
2. 牌子曲类唱词以散文为主;鼓书类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
3. 牌子曲类易发展成戏曲;鼓书类不易发展成戏曲;
4. 牌子曲类音乐结构属于曲牌体,鼓书类音乐结构属于板腔体;
5. 在唱腔风格上,牌子曲类偏于抒情,鼓书类偏于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