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新人教版 (50)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https://img.taocdn.com/s3/m/4943293948d7c1c708a14583.png)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和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解释】相委:丢下别人。
委:丢下,舍弃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af1e1d4b35eefdc8d333b3.png)
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咏雪》一文出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一门,语言浅易,故事简单。
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中,谢家子弟咏雪的事情。
文章只是客观地叙写其事,没有任何评论,而这正为学生进行文本的个性解读,提供了极好平台。
在教学中,教者一改以往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方式。
在学习形式上,设计了“表演式感知”、“探究式鉴赏”、“独立式创作”等三个环节,通过学生表演,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探究式鉴赏中,学生合作探讨,自主生成问题,并选择有代表性、典型的问题放到桌面上,让学生们解疑答问。
这篇课文的精彩点在于谢家子弟谢朗、谢道韫,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不同诠释,而对这两句不同的咏雪句的鉴赏又是这一教学环节的重彩戏,学生在谈自己喜欢的理由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感悟、自我鉴赏的过程,在思想的交流中也丰满了自己的思想。
“独立式创作”一环旨在让学生鉴赏他人诗句之余,也亲自“尝尝梨的味道”,用“_______差可拟”或“未若_______”的句式尝试着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鼓励学生超越文本,在创作中融入学生对雪、对诗的感悟与智慧。
教学目标:1.讲清楚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2.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3.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品评词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些小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看着同学们一双双闪烁着智慧的眼睛,我不由地想起冰心的一句诗:“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 / 含着伟大的灵魂,/ 有着无穷的智慧。
”是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明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同学们知道哪些聪明孩童的故事呢?1、学生回答自己所知道的古代聪明孩童的故事。
(如: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2、导入主题:其实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当宰相的甘罗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8.《世说新语》二则(人教版) (共43张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8.《世说新语》二则(人教版) (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3f5b4f76c66137ef061909.png)
形似
撒盐
咏雪
意蕴
柳絮
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 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 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 絮”一喻而“笑乐”。文章没有具体的 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 看出,作者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 谢道韫的才气。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 份,有什么用意?
拓展延伸 咏雪名句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李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岑参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夜大雪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 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 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 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 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说新语》 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 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被鲁迅评为“一 部名士的教科书”。
咏雪
拓展延伸 (古人称呼)
称呼
(亲属)
别人的
自己的
父母:
尊君,令尊 令堂,令母
儿女:令郎,令爱
妻子: 尊夫人,贤内助
父母: 家父,家母 儿女: 犬子,小女
妻子: 拙荆,内人
拓展延伸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 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 王朗说:“船上恰巧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 呢?”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拉
回头看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2f61a9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6.png)
2.教学难点
-古文阅读理解:由于古文语言的特殊性,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文意,特别是古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词义。
-古文词汇的准确运用:学生需学会如何将学到的古文词汇运用到实际的语境中,这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两个篇章:
1.《世说新语·言语》之《顾悦与简文》
-文章主旨:通过顾悦与简文的对话,展现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
-生字词:悦、简、机、智、对、应等。
-语法点:并列句、省略句。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各小组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需要我在旁边及时引导,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学生小组讨论中,大家围绕《世说新语》二则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仍有少数学生显得比较拘谨,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并列句、省略句等语法点和古代人物的品德修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世说新语》二则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古人的智慧。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模拟古代人物的对话,体验古人的智慧和应对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世说新语》二则的生字词,如“悦、简、机、智、对、应、戎、道、旁、李、德、行”等,并理解其词义。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92ba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b.png)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因此,我考虑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了解魏晋时期的文人风貌。
(2)阅读理解两则故事,掌握文章主旨和寓意。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智慧与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咏雪》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2.教学难点
(1)古汉语词汇、句式的运用:对于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举例: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使学生理解宾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式特点。
(2)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需要教师引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对于了解古代文化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9974ff2e3f5727a4e96267.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392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f.png)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道德观念;
(2)运用朗读、复述、分析等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品质;
(2)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修养。
4.教学重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汉族书面语言的一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具体的案例。文章通过陈太丘与朋友之间的约定,展示了诚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诚信观念如何影响人际关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成功引起了他们对文章的兴趣。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句式结构和词语含义的理解存在困难。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或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方式,如引入故事、漫画等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对于难点部分,如一词多义、古汉语句式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诚信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演示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体验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1b6ed7482fb4daa48d4b33.png)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①与友/期行②,期/日中③。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④,去后/乃⑤至。 元方⑥/时年七岁,门外/戏。
①陈太丘: 即陈寔,自仲弓。曾任太丘长。 ②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③日中:正午时分。 ④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⑤乃:才。 ⑥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儿子。
鲁迅曾称赞《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太傅( fù ) 雪骤(zhòu ) 可拟( nǐ ) 柳絮( xù )
俄而( é ) 差( chā ) 无奕( yì ) 撒( sǎ )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 讲论文义④。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⑦?”兄子胡儿 ⑧\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⑨。”
讨 论 1,文中营造的一种怎样的家庭氛 探 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究
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热
闹的家庭氛围。
从“寒雪”“内集” “欣然”
“大笑乐” 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讨 论 2.谢太傅和作者更赞赏谁的诗句?你 探 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究 谢太傅和作者都更赞赏谢道韫的
诗句。谢太傅‘大笑乐’;作者
左将军\王凝之⑬\妻也。
⑩未若:不如,不及。 ⑪因风:乘风。因,趁、乘。 ⑫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 ⑬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
古诗今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 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 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 “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 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 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5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9c9146804d2b160b4ec0c8.png)
8
翻译课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 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雪越下越大,太傅高兴地 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 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做 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 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 1.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末若柳絮因风起
19
• •
请同学用“表现情景法”朗读课文,运用 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故事情景。 指定几名同学朗读人物对话,集体揣摩对 话的语气、语调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
学生活动,作好演读准备:分小组,分角 色(叙述者、谢太傅、谢道韫)。
学生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上台演读课文, 并对文中人物作出评价。
20
《咏雪》描写了人物群像, 侧重表现了谢道韫的文采。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 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 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 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 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 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 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气氛? 答:融洽、欢快、轻松。 古代“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第0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0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bac00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d.png)
l为iyon真gqia切ng 地描绘出当时之景。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品读课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谢太l傅iyong对qiang两人的答案未做评论,只是“大笑 李永强
乐”而已,你能看出他的态度吗?作者也没有表
态,却在最后补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的态度表明了他对晚辈的赞赏,也说 明他看重的是家庭氛围和生活情趣。作者的暗示, 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华。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品读课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友l人iyong便qian怒g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李永强
去。’”从神态、语言描写品析这句话。
一个“怒”字,使“友人”不守信用而且无理 的神态毕现。“非人哉”更表现了“友人”粗野、 毫无羞耻之心的特点。这也为陈元方的反驳提供了 依据。
李永强
板书设计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撒盐(差可拟)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和睦
咏 雪
何所似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比喻 比较 欣然, 轻松 亲情 大笑乐
柳絮(未若)
融洽
知识盘点 墨剑飘雨
◆古今异义 liyongqiang 与儿女讲李论永文强义 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liyongqiang 李永强
8 《世说新语》二则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学习目标
0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受古今 汉语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
02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804b8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1.png)
——撒盐空中
比 喻
——柳絮纷飞
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时间): 寒雪日
(地点): 家中
(人物): 谢太傅、儿女们
(事情): 咏雪
(经过):
起因
发展
↓
↓
“白雪纷纭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
结果 ↓ 公大笑乐
拓展积累
1、积累写雪的诗 句或写雪的成语。
。
白(朋1友雪)李钱却辉强看嫌在到放春后学立—色回即—家晚上韩的去,路愈帮上故《各与式春穿同各雪学庭样》打钱树架强,作。钱飞强的花好。 忽(2如)刘一丰夜在体春育风课上来扭,伤了千脚树,林万健树送刘梨丰花去医开务。
2.家庭温馨,和乐一家的气氛
3.作者虽没表态,却在后面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 这就暗示他称赞道韫的才气。
4.“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这个比喻不仅形似且神 似,雪的飘飞与柳絮的飘飞接近,并写出雪的颜色 和数量,拥有前者所没有的美感。
人物
观点
兄子胡儿 哥哥的长子 (谢朗)
谢太傅 (谢安)
长兄的女儿 兄女 (谢道韫)
友人:
元方:
勇无 于信 自无 责礼
诚信 礼貌
有聪 正颖 义机 感智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参考:
A: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检讨自己的过失, 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 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 无言可答。所以,这一则的核心是“无信”、“无礼”, 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行。) 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之父
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 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 机会,允许人家道歉。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考点精讲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考点精讲课件(2024秋)](https://img.taocdn.com/s3/m/0cf9586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c.png)
在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
岁,正在家门外玩耍。迟到的友人问他:“你的父亲在不在家?”
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到,已经离开
了。”友人便发怒说:“简直不是人啊!和我约好一起出行,却
丢下我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
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是不讲信用;当着我的面骂我的父亲,这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故事的起因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
qī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fǒu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
文 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 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哥哥的儿子,即侄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 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像什么。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华幼武《次韵曲林春雪》
——张元《雪》
课前预习
◎ 本课选取了古代有关儿童的两则著名故事。预习课文时, 注意感受文中反映的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 教养。
◎ 借助注释,把握课文大意。画出你不懂的语句,与同学 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歌咏,赞美 “咏”的对象
咏雪
歌咏白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https://img.taocdn.com/s3/m/872089b1e87101f69f31951e.png)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中的题目。 2.请同学们交流收集到的有关 守信的名言。 3.课外阅读:选《世说新语• 言语》中的一个小片断《雪夜 访戴》来读一读。
作品简介
❖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 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 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 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 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 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 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拓展延伸 发挥想象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历 代名人写飞雪的句子吗?
—— 岑 参
——杜甫
—— 毛 泽 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拓展延伸 发挥想象
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 道韫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 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 呢?
第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陈太丘与友期行
尊君在不 fǒu 太丘舍去 shě
懂礼识仪 机智聪明 刚正不阿
小组合作 分析人物
3.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 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作者写此文,意图是 什么?
1. 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 “信”和“礼”的重要 性。
2. 也赞扬元方的聪敏。
拓展阅读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 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 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哪两个错 误?元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3.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 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小组合作 分析人物
1.陈太丘的朋友到底是一个怎样 的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精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精析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31110f4431b90d6c85c74f.png)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精析咏雪一、课文译评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重点字词(1)寒雪:这里指在下着寒雪的季节,即寒冬。
(2)与:跟,和。
(3)讲论:讨论讲解。
(4)文义:这里泛指诗歌文章等的创作与欣赏的理论。
(5)俄而:不久,一会儿。
(6)骤:急。
(7)欣然:愉快的样子。
(8)纷纷:指白雪纷飞的样子。
(9)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
(10)差:差不多。
(11)拟:相比。
(12)未:不。
(13)若:像。
(14)因:乘,通过。
(15)起:飘起。
(16)乐:高兴。
(17)即:就是。
(18)大兄:大哥。
译文: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太傅谢安举行家庭聚会,跟他的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白雪纷飞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像)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谢安大笑,非常高兴。
(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评析:本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虽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由衷地欣赏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喻雪,表明了他赞赏道韫的聪敏与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与:和,跟。
(2)期:约定。
(3)日中:正午时分。
(4)中:即前句的日中时分。
(5)至:到。
(6)舍:放弃。
(7)去:离去。
(8)乃:才。
(9)时年:那年。
(10)戏:嬉戏。
第8课《_世说新语_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_世说新语_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30467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6.png)
fǒu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时分,(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舍弃(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用于对方的亲属。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
惠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惠顾(他人的光临)、惠赠(他人赠予的敬辞)
垂
用于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询、垂念(对方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垂爱(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赐
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赐教(给予指教)
高
用于对别人的敬称。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朋、高邻(对邻居的敬称)
(7) 下车引之 引: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牵拉
(8) 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头看
文言虚词
(1) 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
才
(2) 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顺接
(3) 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就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我约定同行,舍弃我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寔,字仲躬,颍川许县(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古桥镇陈故村)人。是东汉时期官员、名士。陈寔出身微寒,司空黄琼辟选人才,补闻喜县令,治理闻喜半岁;复除太丘长,后世称为“陈太丘”。其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cb0a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6.png)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冬天பைடு நூலகம்时候,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下雪的场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描绘雪的美丽和意境的。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仍然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对于文章中的重点难点,我要进一步优化讲解方式,力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仍然显得有些拘谨。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指导,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总体来说进行得较为顺利。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应用,确保他们能够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本节课主要学习《世说新语》中的两则故事:“咏雪”和“陈元方候袁公”,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文学风采,感受古人对雪的赞美和对友情、礼仪的重视。具体内容包括: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中的文学价值和咏雪的意义。咏雪是古人通过对雪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和审美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古代文人墨客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的体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0e9e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9.png)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和文学价值:《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思想和社会风尚。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保存了大量的晋代逸闻轶事。学习《世说新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提高文学素养。
2.文言文阅读技巧:《世说新语》二则中的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通过翻译和解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和启发不够充分。其次,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最后,在作业批改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不高,需要我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关键词:《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人物形象、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分别列出两个故事的关键词,旁边可以附上人物关系图或情节发展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④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知识点: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关键词:自然景色、人物形象、情感表达、文学鉴赏
3.课文内容理解:《世说新语》二则分别讲述了《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两个故事。学生需要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这两个故事,学生可以领悟到友谊、诚实和信任等价值观。
4.文学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https://img.taocdn.com/s3/m/aa738f0ea98271fe910ef9e5.png)
五读:美读全文, 品味诗句, 写出心声。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读:大声朗读, 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Zhòu
sì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
chā
nǐ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lè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 之/妻也。
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乘风飞起的柳絮。”
公大笑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 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急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 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乘风飞 起的柳絮。”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 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
W hen (时间):寒雪日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733f80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9.png)
2021/5/27
3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 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 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我们相信:诚 信相伴,一生无悔!
2021/5/27
39
2021/5/27
24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021/5/27
26
语气词,表示感叹。
丢下我走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拉,牵拉。
回头看。
2021/5/27
27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
《世说新语》两则 ——
2021/5/27
1
作者简介
刘义庆
• 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
• 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 人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 作。
2021/5/27
2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
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 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 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 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 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
君久(君 )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4.《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研读《咏雪》。
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
(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板书文题)三、研读《咏雪》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
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明确: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默写课文。
四、课堂练习教师分发打印好的阅读材料,人手一份。
材料内容如下:王冕者,诸暨(jì)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 é,就)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1.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窃入学舍(偷窃)B.冕因去(离家)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D.琅琅达旦(天亮)2.简答。
(1)“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2)“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3)“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4)“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学生完成这个练习,教师选五位同学回答。
明确:1.A(窃:偷偷地、悄悄地)2.(1)王冕(2)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3)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4)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关《咏雪》一文的题目。
2.课外阅读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两个小片断,并思考两文的深刻含义。
附原文:徐孺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tónɡ)子,无此必不明。
”木犹如此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
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xuàn,泪水流下的样子)然流泪。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读《陈太丘与友期》。
学生朗读课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背诵课文;归纳借鉴本文的写法和语言特色,积累词语。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二则《陈太丘与友期》。
设计(二)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板书文题)二、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
教师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三、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评四、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课文1.各小组提问。
2.教师归纳所提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依据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
明确:(1)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
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
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有同学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
(3)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
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4.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
(1)投影显示: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请一学生尝试读文,应读出句读、语气来。
(3)全班齐读、背诵。
五、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体味语言简练意义丰厚的特色提问:通过研读这两篇短文,《世说新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六、课堂练习投影显示: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逐一回答,明确:1.期:约定。
去:离开;过去的。
顾:回头看。
引:拉;放开。
舍:放弃;牺牲。
信:诚实,讲信用;随意、随便。
2.①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②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③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④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敬词有③④⑥⑦⑨谦词有①②⑤⑧4.B(例句中“不”通“否”;A.“女”通“汝”;C.“见”通“现”;D.“说”通“悦”)七、课堂小结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