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构筑下的心灵避难所——试析沈从文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浪漫主义构筑下的心灵避难所——试析沈从文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作为二十年代“京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人,沈从文的地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分量之重是毋庸置疑的。这位曾经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始终怀揣着民族主义的自由思想,以深入生活本身为手段,以挖掘人性之态为目的,坚持着自己的创作。无论从他的小说,散文,还是家书来看,沈从文的创作风格都带有一层或淡或浓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正是这样的创作风格使得他的作品有异于他者的美学价值。对于他的创作,后人对他的解读形色各异,在赞誉中也不乏诟病。尤其是在“文革”的特殊时期,无论是沈从文本人,还是他的作品,都被时代和政治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的尴尬地位。但随着改革开放,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沈从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许多学者重新对其创作进行了更深入细致,也更客观的研究。如今,在二十一世纪众说纷纭的学界,重新对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进行探讨也是十分有意思和有必要的。前辈学者对沈从文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首先,从沈从文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为突破口,对其创作风格的思想源头进行分析,进而推导出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以此表明作者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并非是空穴来风或刻意模仿他人作品的行为,而是拥有牢固根基的,是作者于自身经历和思想斗争中所孕育出的一种他认为最贴近自己内心表达需求的创作风格。叶婷的《站在赞与叹的的边缘——解析沈从文作品的生命意识起源》中指出“独特的人生经历与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开启了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引发他对生命的探寻与思考。”,并标明,“当沈从文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反观湘西生命时,他不仅扼腕于湘西生命本身固有的缺失,且更忧心于现代文明所导致的生命褪色。所以他企望构建一种理想的生命形式,以此来对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堕落和生命蜕变。”换言之,作者所接触的人和事,所遭遇的经历是一种外因,而他自身对这些外在事物的思考和反映则是内因,两者在相互作用下,使作者自觉的在文学创作上有了一股浪漫主义的情愫,从而能让人们感受到其字里行间的潇洒恣意和温和优美。

其次,也有前辈对沈从文的浪漫主义文本进行意义的挖掘。《边城》是沈从文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张厚萍的《人性美的栖息地——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创作》一文就以《边城》为主要的研究作品,对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无论是对原始生命强力的张扬,还

是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统一都给予了应有的肯定。此外,鲁燕在《桃源的发现与缺失——从<边城>看沈从文的矛盾心态》里不仅对作品中所寄寓的自由而健全的人性给予了褒扬,还剖析了作为经历过也厌恶着城市生活的作者在主观意愿与现实体验之间的矛盾心态。另外,这里还不得不提到凌宇先生,他在《感悟生命之美的<看虹录>》”(收录于《从边城走向世界》P327-P340)中客观而公正地回击了郭沫若对沈从文的有关“桃红色”作家的非难,并充分肯定了作品在宣扬社会教条下人类精神复归上所做出的贡献。

再者,关于沈从文如何利用文本创作构建他的浪漫主义世界也是许多前辈学者所研究的一个方向。周钦明在《追求自然本色的天籁之美——浅析沈从文小说的创作特色》中称沈从文为“自由奔放的文体作家”。在小说的体式上,他认为沈从文创造性的发展了小说的“散文化”,而在语言的艺术处理上,则认为他在生机勃勃的湘西乡土口语的基础上,吸取了文言文、书面语的特长,使得其文学语言与众不同。钱理群等北大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还提到,沈从文的创作体制不拘常例,有的全无人物对话,纯用分析性的讲述来代替,有的通篇对话,有的则采用日记、书信的穿插,而有的是语言、传奇或民间故事体。这些是属于文本外在的浪漫主义,就好比一个人穿的衣服一样,这些要素的组合成就了沈从文的每一次创作。

最后,还有一些学者则从沈从文的创作主体作为切入点,将他的创作分为“乡村”和“城市”两部分。作为一个以农村为题材来创作的作家,沈从文有别于他者,比如鲁迅,赵树理,或者后来的高晓声。这种区别的关键点就在于他的创作风格。同样是写“国民劣根性”,鲁迅则是犀利的,冷峻的,而沈从文则显得温和得多。他更善于让那些丑陋的东西披上一件华美的衣袍,从而与两者的美丑对比中,强调了丑。美国著名汉学家金介甫教授在他的《沈从文传》之“沈从文的乡土特色”(P162-P164)这一节中说,沈从文的乡土文学具有很浓烈的地方色彩,他写湘西的山山水水,也湘西人民的日常生活,或者湘西男女以对歌的方式寻找爱情等。这里头有他的回忆,有他的眷恋,而那些又总能给他很温暖很美妙的感觉,是他心灵的需要。而以“城市”为背景的这类题材也占据了沈从文的一部分创作,在面对不同环境下不同的人物时,沈从文的内心是完全不同的两面。尽管他想要表现喧嚣都市下人性的异变,但他的叙述却依然存有浪漫的痕迹,而这种迹象还往往伴随着一种讽刺。凌宇的从《边城走向世界》一书中,在说到沈从文的这类创作时,他说,这是为上等人造的一面镜子。通常,作者不为直接揭露都市人的沉沦和靡乱着笔墨,而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以更加温和的方式来接近读者,但等读者真正体会到其中深意后,便会不自觉倒抽一口凉气。他写《八骏图》,那里有“被夕阳烘照成一边浅紫色的草坪”,有“湿砾上留下的一列美丽的脚印”,还有一个能

使人“值得向地狱深阱跃下的女子”,然而那些美丽事物的背后却暗藏的却是性心理的变态。

以上分类,只是论文资料整理初期的简单回顾,未能完全囊括所有关于沈从文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研究方向。虽然许多问题没能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某些方面已经逐渐逼近共识。需要更加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从单方面,比如单一的美学价值,单一的社会功能等方面来考量沈从文的作品,或者评价他的创作风格。成熟而完整的作品是丰满而立体的,所以从多角度来阅读和欣赏,才能获得综合而全面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伍丹阳.《边城》的浪漫主义色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2).

[4]史晓军.理想生命形式的追寻与现实人生的无奈——论沈从文小说中理想人物与隐性围城的纠缠[J].保定学院学报,2009,(06).

[5]高维生.浪漫沈从文[J].安徽文学,2010,(07).

[6]戴雪花.沈从文生命意识缘起分析[J].文学与艺术,2009,(12).

[7]叶婷.站在赞与叹的边缘——解析沈从文作品的生命意识[J].群文天地,2009(08).

[8]周钦明.追求自然本色的天籁之美——浅析沈从文小说的创作特色[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05)

[9]张厚萍.人性美的栖息地——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创作[J].新闻爱好者2009(12).

[10]沈从文.沈从文集(小说卷)[M].花城出版社,2007

[11]沈从文.湘行散记[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12]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岳麓书社,2006.

[13]金介甫.沈从文传[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9.

[14]陈安利.论沈从文的浪漫主义[A].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文艺理论研究),2008,(03).

[15]Luo Chengyan shen: Rousseau-style aesthetic romanticism,[J]

"Romanticism in Modern China", Hunan Education Press, 1992, p. 2

[16] Jeffrey C. Kinkley.The Origins of Shen Congwen’s

Literary Regionalism[M].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19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