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讲义
《劳动合同法》讲义(共62张PPT)
年1、的劳;动合同履12行的一般原则
增加倍 (2)从我国就业形势来看,劳动力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倾斜保护。
1、全面贯彻落10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劳动合同法》讲义
2、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
倾斜保护的原因: (1)《劳动合同法》是一部社会法,而社 会法的重要属性就是要调整社会关系,使 之实现平衡; (2)从我国就业形势来看,劳动力长期处 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劳动者处于弱势地 位,需要倾斜保护。
《劳动合同法》讲义
(二)适用范围(第二条)
1、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
《劳动合同法》讲义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第十七条)
①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②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③劳动合同期限;
④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⑥劳动报酬;
⑦社会保险; ⑧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⑨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1)增加了部分必备条款 (3)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支付劳动报酬的规定
⑤(新增)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④《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1、劳动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 1、针对一些规模较小的用人单位中职工流动性较大、职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这些单位内工会力量薄弱,难以有效开展 集体协商的问题,规定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 立区域性集体合同(第五十三条)。 ①(新增)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4)因用人单位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的情形 (1种) ⑤(新增)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即使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 同。 (3)补充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裁减人员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
劳动法合同法知识讲义
劳动法合同法知识讲义一、劳动法基本概念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平衡而制定的法律。
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相关事项。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1. 订立劳动合同的要素劳动合同的订立需要满足以下要素:•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都需要明确表示希望订立劳动合同的意愿。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内容应明确规定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关键条款。
•法定的劳动条件:劳动合同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
•合法的目的和原因: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是合法的,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劳动合同的形式要求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通常采用书面形式。
但在以下情况下,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根据国家规定不需要采用书面形式的特殊工种或特殊情况。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劳动合同都应明确规定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关键条款。
1. 劳动合同的履行义务劳动合同对于双方当事人都有履行义务。
用人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支付劳动报酬,并履行其他约定的义务。
劳动者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工作职责,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并履行其他约定的义务。
2. 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未约定劳动合同的期限或者约定劳动者享有终身聘用的劳动合同。
无论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都应在劳动合同到期前30日内,双方当事人应书面通知对方是否继续履行合同。
劳动合同的变更应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书面形式进行确认。
变更内容可以涉及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
对于劳动合同的变更,要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否则可能构成劳动合同的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讲义pptx
劳动合同法具有以下特点:(1)以劳动合同关系为调整对象 ;(2)以实现劳动过程的全面规范、维护劳动者权益为目标 ;(3)具有灵活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特点。
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
保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通过规范劳动合同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如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讲义 》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劳动合同法概述 • 劳动合同法核心内容 • 劳动合同法实施与应用 •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 • 劳动合同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附录: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法规
01
劳动合同法概述
劳动合同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履行、变更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规定
01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02
劳动法调整的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
社会关系。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劳动者权益、明确劳动者的权利和义
03
务、维护劳动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解释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各种福利待遇,包括但不限 于年终奖、带薪年假、免费体检等。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 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福利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劳动者各种福利待遇, 包括但不限于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
03
劳动合同法实施与应用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细则
。
案例三
企业以虚假理由与员工解除劳 动合同,分析其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讲义
劳动合同法讲义劳动合同甲方:[雇主姓名]乙方:[员工姓名]一、工作内容及地点1.乙方同意担任甲方所安排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a.详细描述工作内容b.工作岗位要求c.工作地点:[工作地点]二、工作时间及休假1.工作时间为每周[工作时间]小时,具体工作时间安排由甲方确定。
2.工作时,乙方应当全身心地工作,不得擅自离岗、旷工、迟到或早退。
3.乙方享受法定节假日,带薪年假和病假等休假权益,具体休假事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三、合同期限及试用期1.合同期限为[合同期限]个月/年,自[合同生效日期]起生效。
2.合同期满后,若乙方表现良好,甲方有权续签合同,继续雇佣乙方。
3.若乙方未在[合同期限]之前提出解除合同,双方同意自动延期[延期期限]。
四、薪酬及福利1.乙方的薪酬由甲方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相关规定支付,并在合同签订后的[支付时间]进行发放。
2.甲方提供乙方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福利待遇。
3.乙方享受带薪年假、带薪病假、婚假、产假、陪产假等法定休假权益。
五、保密和知识产权1.乙方在工作过程中得到的甲方的商业秘密及其他保密信息,乙方应保守秘密,不得非法使用、传播或披露给第三方。
2.乙方在工作中创造的任何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
六、解除合同1.任何一方在以下情况下有权单方解除合同:a.乙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b.乙方擅离职守、旷工或早退超过[天数]天;c.乙方偷盗、侵占公司财物或发生其他违法犯罪行为;d. ...(根据具体情况添加解除合同的条款)2.乙方有权提前[提前通知期限]书面通知甲方解除合同。
七、争议解决1.合同履行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2.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同意提交争议至[仲裁地点]的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3.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八、其他事项1.甲乙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有违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讲义》课件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用人单位提前通知解除等 。
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
书面通知、协商、办理离职手续等。
劳动合同解除的限制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也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解除的补偿与赔偿
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 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赔偿金
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
法定变更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如劳 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等,用 人单位可以依法变更劳动合同的
内容。
04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获得劳动报酬权
劳动者有权获得根据合 同约定或法定标准计算
的劳动报酬。
休息休假权
劳动者有权按照法律规 定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
利。
安全卫生保障权
口头形式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口 头约定劳动合同的内容, 但口头约定不具有法律效 力。
电子形式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 通过电子方式签订劳动合 同。
劳动合同的变更
协商一致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 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工资
、工作岗位等。
单方面变更
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单 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如劳
劳动合同法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劳 动法》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再到后续的修订和完 善。
详细描述
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 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但当 时的劳动合同主要由企业自行制定和管理。第二阶段是 1994年《劳动法》的出台,该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基本 内容和管理程序,为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该法对劳动 合同制度进行了全面规范和完善,提高了劳动者的权益 保障水平。第四阶段是近年来《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和 完善,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讲义-讲义-文档资料
《劳动合同法》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内容概要:
(一) 适用范围 (二) 规章制度 (三) 劳动合同订立 (四) 无效劳动合同 (五) 工资支付 (六) 劳动合同变更 (七)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 (八) 经济补偿金标准 (九) 法律责任 (十) 劳务派遣
一、适用范围:
▪ 适用范围有所扩大
• 这部法律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地位
▪ 《劳动法》是《劳动合同法》的上位法,它 是根本大法《宪法》下平行于《民法》的基本大法 之一。
注:《劳动合同法》比《劳动法》在适用范围及合 同必备条款有所扩大及增删。
▪ 《黑龙江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是下位地方 法规,凡条款与《劳动合同法》有冲突的,均要以 《劳动合同法》条文为准。
2、个人劳动合同(简称“劳动合同”)(第七条起 ,第六十八~七十二
条) . (1)全日制工劳动合同(书面订
立)
. (2)非全日制工劳动合同(可以
口头订立)
▪ 定义:非全日制工是指以小时
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 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二)劳动合同签订
▪ 工会或职工有权提出意见修改不适当的规章制度。 ▪ 规章制度要经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三、劳动合同订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第七条) ,建立 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十条)。
(一)劳动合同类别
定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
和义务的协议(《劳动法》第十六条)。
.
1、集体劳动合同(简称“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五十六条)
▪ 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涉及全体职工切身利益
劳动合同法讲义
劳动合同法讲义一、引言劳动合同法是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1. 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包括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
2.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 劳动合同的变更: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内容。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 解除劳动合同: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权,以及双方协商解除。
2. 终止劳动合同:包括合同期满、劳动者退休、用人单位解散或破产等情形。
五、经济补偿1.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根据解除原因和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
六、劳动争议处理1. 劳动争议的调解:劳动争议发生时,首选调解方式解决。
2. 劳动争议的仲裁:调解不成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劳动争议的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法律责任1. 用人单位的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劳动者的责任: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八、附则1.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2.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日期:本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讲义旨在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框架和要点,以便双方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时能够遵循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讲义
《劳动合同法》解读1、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是保护劳动者还是保护双方当事人?⏹第一稿:“为了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定本法。
”⏹征求意见稿:“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2、《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劳动关系的界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a) 劳动关系兼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征b)劳动关系具有人身性和财产性的性质认定劳动关系主要考虑两个标准:⏹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实际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二是用人单位提供了基本的劳动条件,劳动条件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此外,还可以考虑的标准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报酬。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案例:赵某是一个从事乡镇间运输的个体经营者,自2003年2月开始雇佣张某为售票员兼沿途拉客服务,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赵某没有营业执照。
同年7月,张某在下车拉客过程中不慎被另一车撞死,张某家属即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鉴定,劳动部门认为不是工伤,张某家属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劳动合同法讲义
劳动合同法讲义第一讲劳动合同概述(上)从200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即将全面施行。
众所周知,劳动合同是规范劳动关系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在法律上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是夯实劳动关系基础的必然要求。
尽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劳动合同制度改革试点,1995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法》正式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度,1996年开始施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但由于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并不理想。
特别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质量低下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因此,专门就劳动合同制度进行立法刻不容缓。
实际上,在1994年的下半年,国家劳动部和全国总工会就已经启动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程序,但是到1998年下半年,准备提交国务院法制办进行审查的时候却被暂时搁置。
其原因主要是当时中央提出到20世纪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诸如就业、社会保险等配套法律尚未启动立法,单独制定《劳动合同法》存在衔接问题,即使制定《劳动合同法》,其所产生的实际效应也未必理想。
因此,直到2004年底,《劳动合同法》的起草工作才重新启动。
重新起草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于2005年12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于2006年3月20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结果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的反馈意见达19万条之多。
我国出台《物权法》的时候,就曾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审议七次才通过,但就是这部关注度非常高的法律,在公开征求意见的时候,也只收到1万多条反馈意见。
而《劳动合同法》不但创造了收集意见之多的纪录,其各方阵营对抗之激烈、立场对峙之鲜明、意见对立之清晰,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因为这部法律与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反映出劳动合同制度亟须通过法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的现实需要。
其中,最为集中和激烈的争议莫过于立法宗旨了,即《劳动合同法》究竟应该是平等保护劳资双方利益的“平等法”,还是侧重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倾斜法”。
劳动合同法讲义1
劳动合同法讲义序言、劳动合同法概述1.《劳动合同法》出台的社会背景:以前劳动合同制度存在四大问题:一是劳动合同签约率特别低(如建筑业20%左右), 特别是无固定期限合同签约率特别低, 给社会埋下了一个不和谐因素。
二是低端劳动者的权利受侵犯问题非常多, 劳动维权成本高, 而用人单位违法成本低。
三是劳动者流动性大, 权利救济渠道不畅通, 劳动关系不稳定。
四是工会在维权上遇到挑战。
同时, 在立法上有两方面的压力: 法律应该向劳动者倾斜, 还是应该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并重平等保护, 即双保护还是单保护?一部分人认为, 不可以对劳动者的保护太强化, 以免加大企业成本, 削弱国家的竞争力;另一部分人认为, 现在我们的劳工权利保护太弱, 问题太多。
这问题一直是充斥于立法整个过程中, 各种力量搏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从2005年12月24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读审议、在网上公布草案向社会征求修改意见以来, 经历了(一年半)四读后, 于2007年6月29日, 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颁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劳动合同法》要平衡取舍、尽力解决上述问题, 以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
最终, 与《劳动法》相比, 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地位表述顺序上稍有改变。
——《劳动法》第1条为: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调整劳动关系, 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
”——《劳动合同法》第1条规定: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制定本法。
”由此可见, 《劳动合同法》在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并重规范基础上, 又特别提出了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
可以说, 相对于《劳动法》来说, 《劳动合同法》作了“有限度的让步”。
劳动合同法讲义
劳动合同法讲义劳动合同第一讲定义和特征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一般特征:附合、双务、有偿、诺成特殊性:1、从属性人格从属-服从组织中的工作规则、服从指示命令、接受检查、接受制裁;经济从属-生产组织体系由雇主构建、生产工具由雇主所有、原料由雇主供应)、2、继续性合同给付的内容和范围因时间的延续而有变化,使得合同的目的须经持续的给付才能实现典型:租赁合同、仓储合同、合伙合同、供用水电气合同等3、不完全性合同的目的有限定,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与劳动合同相近的几个合同主要认识一下区别性: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1、主体不同从劳动主体来看,在劳务合同中,劳务的提供方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
在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只能是自然人。
2、内容不同劳动合同一般要求劳动者提供的是劳动的过程,一般不要求劳动者提供劳动成果,只要付出了劳动就应当获得劳动报酬;而劳务合同一般要求提供的是劳动的成果。
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某灯箱广告公司系两个自然人投资设立,业务范围为灯箱广告的设计、制作和安装。
平时,投资人负责拉订单和设计灯箱,灯箱的制作委托一些从事铝合金加工的小作坊完成,安装悬挂灯箱由公司一位投资人的表弟王某完成。
每次有安装任务时,投资人给王某打个电话,王某就去铝合金作坊拿上定做的灯箱前往指定地点;安装工具由灯箱广告公司提供;计件付酬,每月结算一次。
王某无其他职业,其妻子也无业,在安装难度较大时,其妻子也随王某同去,帮忙扶梯子、递工具灯。
这样持续了一年之久,王某在广告公司安装所得基本能维持全家生活。
一日,王某在安装过程中,不慎从梯子上摔下,造成重伤。
对于是否工伤的问题产生争议。
问题:王某与公司之间的关系该如何认定?劳动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是什么?劳动关系与代理关系相比较而言,有两个本质性差别:一是在劳务给付的地位上,在代理关系中,事务处理为代理协议的目的,而劳务给付为事务处理之手段,而在劳动关系中,劳务给付为劳动合同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讲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讲义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的规定。
本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 使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部法律。
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法》确定的劳动合同制度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其中,设专章共20条对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作了规定。
《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对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分配式的劳动用工制度,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必需的企业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自主择业权,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和劳动力要素实现市场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12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劳动用工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劳动合同短期化。
二是滥用试用期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是滥设违约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是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规避用人单位法定义务,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是对一些新的用人主体的用工行为缺乏规范,如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以上情况,《劳动法》有限的条文无法解决。
因此,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2.“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劳动合同制度最重要的内容是要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劳动合同法确立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并在具体制度中明确双方当事人的特定权利义务关系,这是保证劳动合同制度在实践中能够切定贯彻实施的关键环节。
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是鉴于劳动者在双方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合同法》也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出针对某一方当事人的特定规定。
劳动合同法培训讲义
劳动合同法培训讲义劳动合同法是指规范劳动关系中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的平等和公正性。
本讲义将着重介绍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条款和要求,旨在帮助雇主和雇员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劳动法的要求。
一、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劳动合同的定义与要素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和权益义务的合同。
劳动合同一般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资福利、工作时间和地点、劳动保护、终止条件等。
双方签署劳动合同时应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和合同约定事项的书面记录。
2. 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劳动法律关系是指雇主和员工之间的法律约束关系,形成于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双方的实际工作关系。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雇主有权指导和监督员工的工作,员工则有权利接受雇主安排的工作并享受相应的福利和权益。
3.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法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即双方需自愿签订劳动合同;公平原则,即双方权益应平等保护;无期限原则,即双方应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保护原则,即法律应保护弱势一方即员工的利益;提前通知原则,即终止劳动关系应提前通知对方。
二、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和要求1. 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应包括雇主和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工作内容和职务、工作地点和时间、薪酬福利、工作保护措施、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和解除条款等。
2. 劳动合同的工时和休假要求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工时和休假要求,包括每日工作时长、每周工作时长、加班和调休等。
根据劳动法的要求,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员工享有带薪年假和其他法定假日。
3. 劳动合同的薪酬和福利要求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薪酬和福利要求,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社会保险和福利补贴等。
劳动合同应遵循工资支付的公平原则,确保按时发放工资,并保障员工享有法定的社会保险和福利。
4. 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条款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终止和解除条款,包括双方解除合同的程序、提前通知期限和赔偿等。
劳动合同法讲义.doc
第一讲劳动合同概述(上)从200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即将全面施行。
众所周知,劳动合同是规范劳动关系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在法律上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是夯实劳动关系基础的必然要求。
尽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劳动合同制度改革试点,1995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法》正式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度,1996年开始施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但由于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并不理想。
特别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质量低下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因此,专门就劳动合同制度进行立法刻不容缓。
实际上,在1994年的下半年,国家劳动部和全国总工会就已经启动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程序,但是到1998年下半年,准备提交国务院法制办进行审查的时候却被暂时搁置。
其原因主要是当时中央提出到20世纪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诸如就业、社会保险等配套法律尚未启动立法,单独制定《劳动合同法》存在衔接问题,即使制定《劳动合同法》,其所产生的实际效应也未必理想。
因此,直到2004年底,《劳动合同法》的起草工作才重新启动。
重新起草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于2005年12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于2006年3月20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结果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的反馈意见达19万条之多。
我国出台《物权法》的时候,就曾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审议七次才通过,但就是这部关注度非常高的法律,在公开征求意见的时候,也只收到1万多条反馈意见。
而《劳动合同法》不但创造了收集意见之多的纪录,其各方阵营对抗之激烈、立场对峙之鲜明、意见对立之清晰,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因为这部法律与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反映出劳动合同制度亟须通过法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的现实需要。
其中,最为集中和激烈的争议莫过于立法宗旨了,即《劳动合同法》究竟应该是平等保护劳资双方利益的“平等法”,还是侧重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倾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