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词的特殊语境义及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词的特殊语境义及对教学的指导意义语境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言语所表达的意义常常要受到语境的制约。例如:

①“你要是实在不肯,那就算了。”刘雨生果断地说,……听到他这声“算了”,盛佳秀心里一动,脸上变了色。(周立波《山乡巨变》)

②“怎么可能呢?先生,我的客舱是在船的另一边。……当然,假如我……睡不着觉,假如……假如我在甲板上,也许我会看见那个凶手进入我太太的客舱。可事实上……哦,我求求你,事情就是这样。”(克里斯蒂《泥罗河上的惨案》)

③“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孙梨《荷花淀》)

例①中,刘雨生向盛佳秀借猪,打算杀了分给社员。因为盛佳秀同刘雨生相好,准备秋后结婚。尽管“算了”只是仅仅指借猪不成而言的,但被人遗弃过的,有点旧意识的盛佳秀的感情受到了挫伤,引起了剧烈的情绪波动。例②中是林内特的女佣人路易丝回答侦探波洛的话,言语中并没有说明看见了什么,经验丰富的波洛也未引起重视。可是在场的赛蒙,却听出了弦外之音。那几个“假如”实际上是在暗示赛蒙:我已经看到这事是你干.

的。例③中是几个妇女商量一同去看望她们当八路军的丈夫时的对话。表面上,说话人不想去,实际上很想去,可谓心口不一。但听话人的心情处境一致,当然就心领神会了。

上述例句,说明了三种语言现象:①“言者无心,听者有意”;②“言者有心,听者无意”;③“言者有心,听者亦有意”。这些现象说明,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如果交际双方对语境的感知有所不同,就可能引起双方对语言意义的不同理解;如果交际双方对语境的感知趋于一致,隐晦的语言也可以理解。

由此可见,语境对于语义的传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因为:语言中的语义同言语中的语义由于语境的作用而产生不同性。如语言体系中的“人”是指“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是抽象的概念。而“车站上接人”、“人找到了吗”、“人比黄花瘦”等言语中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实体。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如“今天天气真好”,可以表现久雨连阴后的晴天;或表现久旱酷暑后的雨天;或因无风雨之阻可以出门旅行;或见面时作为寒喧的话题等等。可以推论:同一言语形式(排除词语中本身的多义现象)在不同的语境中显示出不同的语义,是语义和语境间关系的总的特点。

在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注意分析课文中词语的语境意义,比较词语本身固有的意义和在特定语境中显示出来的特定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在特定环境中使用语言来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文字作为符号是死的,它有固定的概念意义,记载在字典上;而用文字来表现生活、感情、思想,形成活生生的艺术作品时,文字便有了丰富的、内在的、深刻的意义。语文教学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内在的情趣和更深层的含义,不仅仅单靠翻查字典、辞典,而是要理解文字中内在的活的意义,“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提高对特定语境的感知能力。例如:

④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那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义。(刘白羽《日出》)

⑤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上述两例文字,写法上差不多,都是先描绘图景,再表达信念,但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语言风格的迥异。例④所描绘的那自由自在、光明、蒸蒸日上的景象与所歌颂的信念的象征意念是直接的、明确的、外在的,景象和思想都是明朗.

的,可以见出作者流畅明快、淋漓尽致的语言风格。而例⑤中的文字却使人感到曲折、深沉、含蓄。作者不直接说希望是有的,却绕了个弯子,用了个比喻,写出一个哲理。那幅很美的图画曲折地象征作者的希望。

⑥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鲁迅《呐喊》)

⑦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左传?鲁宣公十二年》)

⑧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王子模样的人面前,压抑着悲忿说:“这个给你吧!”(秦牧《土地》)鲁迅与朋友交往从来都是诚恳的,办事写文章从来都是认真的。《呐喊》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然而例⑥中却自称是“敷衍”之作。细心体会就能理解,这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收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而采用的一种委婉的说法,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鲁迅的谦虚的美德。例⑦中字面意思是说船里面的手指可以用手捧起来,而蓄于句中的意思,却是指晋军将帅无威,士不用命,争舟逃生,乱刀剁手的惨状。例⑧是根据《左传》中的一句话“野人与之块”五个字改写的,表现了作者对原文的

语言环境的感知深度。这里的“与”表达了农民的心情,“说”

的一连串动作,(压抑着悲忿)“送”、“捧”、“望”、.

把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刻画得惟妙惟肖。

上述数例说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含义丰富、简约深厚的。

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往往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即所谓“潜台词”。在语言交流中,语言感知能力强的听话者能

听出“弦外之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深

入细致地体会形成词语意义的环境因素,通过诵读和揣摩,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推求,设身处地去体会,把自己生活所得的体验积聚起来,自觉地、有意识地联系到所学的语言文字上去,为那人物、为那事件去想象,不断提高和加深对词语的语境意义的敏锐感受能力。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现代语文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叙事的,或是状物的,或是抒情的,或是议论的,甚至那些说明的、事务的,都是在某种特定的言语情境中创造出来的某种情思内蕴、寓意深邃的意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一方面从语境的观点出发,分析词语的特定语境意义,一方面创造或借用与教学内容相类似的情境,则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心的视力”,去欣赏课文的内容,体

会语言在表义上的微妙,进而转化为能力,创造精彩的文章。

我曾在教学朱自清抒情散文《春》时,选择春花春雨到来之时,让学生身入大自然中去会悟作品的意境。在悄悄的春风携来让春的无限生机和意趣一下子直边游边赏边讲,的连绵细雨中,

感个淋漓痛快,终至潜移默化,入境为亲。教学结束后,学生在作文练习中写道:“春刚到,就盼下一个春日了。既然有了这样

的渴盼,那还怕什么夏雨、秋风、冬雪的袭击,只要闯过去,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