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课外比较阅读
一、【甲】余幼时即嗜学。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遒④人也。
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②学生,耽书③,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④。
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
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选自《北史》) 【注】①范阳遒(qiú):范阳郡道县。
②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
③耽书:酷爱读书。
耽,迷恋、沉溺。
④都讲:主讲。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益慕圣贤之道( ) (2)或遇其叱咄(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生徒悉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5.如果用“祖莹偷读”作为上联,结合【甲】文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说说【甲】【乙】两文所写人物宋濂和祖莹在读书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下联:共同点:6.体会【甲】【乙】两文画线句子的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7.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从宋濂求师的经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答:参考答案:3.(1)更;(2)有时;(3)同“披”,穿;(4)全、都。
4.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5.示例:宋濂借阅他们都想方设法刻苦读书。
6.【甲】通过对比表现宋濂读书的清苦(以读书为乐)。
【乙】通过侧面(烘托)表现了祖莹的文章之妙(好)。
7.示例:“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表明求师的艰苦;“余立侍左右”或“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表明虚心、尊师;“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表明要善于质疑二、【甲】既加冠,-------,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
②辄:就。
③沃:浇。
文中有“洗”之意。
④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肉食者谋之.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
(每小题0.5分,共2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②录毕,走.送之走:③或.夜昏怠或: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3.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每小题2分,共4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5.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分)【答案】1.A2.①假:借;②走:跑;③或:有时;④妻子:妻子和儿女。
3.(1)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余幼时就喜欢研究,但家境贫寒,无法买书阅读。
于是每次都去向藏书之家借书,自己手写笔记,然后计算时间还书。
即使天气酷寒,砚台都结冰了,手指也无法弯曲,他也不敢懈怠。
写完笔记后,他会赶紧送回去,从不敢超过约定时间。
因此,许多人都会借书给他,他因此得以遍览群书。
长大后,他更加崇拜圣贤之道。
但他也面临着一个问题:没有硕师名人可以向他请教。
于是,他会趋向百里之外去拜访先达,向他请教经义。
先达德高望重,门徒弟子满了他的房间,但他从未轻视过余,余站在他左右,提出疑问和问题,俯身倾听。
即使XXX有时会严厉批评他,他的态度也更加恭敬,不敢再说一句话。
只有等到先达高兴了,他才会再次请教。
因此,即使余很愚笨,最终也获得了很多知识。
XXX两岁时就成为孤儿,家境贫寒,没有依靠。
但他有雄心壮志,把天下大事视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
有时他会熬夜读书,但感到疲惫时,他会用水洗脸提神。
即使没有足够的食物,他也会啃粥边读书。
后来,他成为一名官员,总是慷慨地讨论天下大事,甚至不顾个人安危。
但他也曾被人诽谤并贬职,被派往邓州。
XXX刻苦自励,不再重视肉食,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也只是勉强维持生计。
他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该先为天下人的忧患而忧患,后为天下人的乐事而高兴。
”1.A组的词语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
2.(1)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的“假”是借的意思。
(2) “走送之”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3) “或夜昏怠”中的“或”是有时的意思。
(4)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中的“妻子”是指妻子和孩子们。
3.(1) 我虽然很愚笨,但最终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
(2) 士人应该先为天下人的忧患而忧患,后为天下人的乐事而高兴。
4.两个人幼年时的共同点是:家境贫寒和刻苦读书。
5.从这两个人的成功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要刻苦勤奋研究;(2)要广泛阅读;(3)要虚心请教他人。
甲]这段文字讲述了余早年热爱研究的经历。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题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材料原文〔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
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沟渠。
⑤甫:刚。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题【小题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分)自谓可将兵十万【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3分)(1)走送之走:(2)自谓可将兵十万将:(3)会有土寇会:【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小题4】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和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和。
(2分)【小题5】结合*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题答案【小题1】自谓/可将兵十万【小题2】(1)跑 (2)率领(或“带领”) (3)适逢,正赶上【小题3】(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小题4】借书抄书打仗失败治水失败【小题5】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
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含答案)送东阳马生序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记述了他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以及他对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他家境贫寒,无法买书,于是他就借书、抄书、笔录书,从中汲取知识。
他还常常远赴百里之外,向名师请教,虽然受到了师傅的严厉批评,但他仍然虚心接受,不断努力,最终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和耐心,就能够在求学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12.请简述送东阳马生序的主要内容。
(2分)答:送东阳马生序记述了作者苏轼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以及他对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1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
(2分)答:成年后,我更加崇敬圣贤的思想道路。
14.“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答: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向名师请教时的态度,即虚心听取意见,即使遭到批评也不敢反驳,等待机会再次请教。
15.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关于研究的道理?(6分)答: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下关于研究的道理:1.即使家境贫寒,也可以通过借书、抄书、笔录书等方式获取知识。
2.要有毅力和耐心,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最终会取得成功。
3.要向名师请教,虚心听取意见,即使受到批评也不要轻易反驳。
甲、既加冠,宋濂更加向往圣贤的道路。
但他没有名师指点,也没有名人相伴,所以他前往百里之外的先达家中,向他请教经义。
先达德高望重,门徒弟子络绎不绝,宋濂站在他身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虚心求教。
即使先达有时会严厉斥责,宋濂也会更加恭敬,不敢出声,等到先达心情好了,又会再次请教。
虽然宋濂自认为愚笨,但最终还是有所收获。
乙、王羲之常常向往张芝,到他的池塘研究书法。
池水全都变黑了,这是他曾经留下的痕迹,难道这不是真的吗?王羲之虽然不能因为学问而被重用,但他曾经游历东方,穿越沧海,以山水之间来寻找乐趣,这难道不是他的真实经历吗?他的书法直到晚年才变得精湛,这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得到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05《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2022·吉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诸弟总须力图专业。
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
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
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节选自曾国藩《曾国潘家书》)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书序。
B.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古代一般称“有才德的人”为“君子”,“犹幸预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则指有官位的人。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19篇(分师生版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19篇·学生版1.(2018•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①,自平乡尉免归乡里。
布衣环堵②之中,萧然自得。
时人莫之知也。
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
及命表又出意外。
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
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翌日,拜监察御史。
(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
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
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同舍生皆被.绮绣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③还次.蒲州驿④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烨然.若神人②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B.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C.①时人莫之.知也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①则天甚异.之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4)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
送东阳马生序的比较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的比较阅读(一)〔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备注〕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zhèn):皇帝自称为。
1、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
〔甲〕文写宋濂的故事;〔乙〕文写宋濂的故事。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又患上并无硕师名人与游患:(2)色愈孝,礼愈至至:(3)濂具以实对具:(4)间问群臣臧否臧3、用现代汉语说道说道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精确所译。
(1)俟其欣悦,则又请(2)诚然,卿不朕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甲〕余幼时即为嗜学。
家贫,难以谒见以观,每冒用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对般,手指不容屈曲,弗之怠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母姚氏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浅数尺,足肤腋下而无人知晓。
至比涅③,四支僵劲无法颤抖,媵人④抱持汤沃灌,以衾拥覆,长而实乃和。
……砌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
②箧:书箱。
③舍:学舍,书馆。
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怨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补荆⑤为笔,镌刻树汁为墨。
夜则百花星月而念,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存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录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去尚存;不学者,虽存有,谓之行尸走肉耳。
2022年部编版语文比较阅读06 送东阳马生序(附详解)
比较阅读06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致:得到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借,借给C.穷.冬烈风穷:穷困D.腰.白玉之环腰:在腰间佩戴2.下面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敢稍逾约B.四支僵劲不能动C.略无慕艳意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作者“嗜学”而“家贫”,所以求借于藏书之家抄书,体现出作者少时求学的艰难。
B.文中“未尝稍降辞色”表现了老师的言辞、脸色很严肃,这里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反衬作者求师的恳切。
C.第二段作者将富家子弟的“烨然若神人”与自己“缊袍敝衣”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作者甘于敝衣粗粝,是因为“中有足乐者”。
D.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意在强调求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坚持不懈。
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比较阅读及部分参考答案
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比较阅读及部分参考答案(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武王至鲸水①,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
胶鬲曰:“西伯② 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
”胶鬲日:“曷③至9 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
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
军师皆谏曰:“卒病④,请休之。
”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
”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⑤矣。
至殷,因战,大克之。
此武王之义也。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鳍(wei)水:古水名。
②西伯:原指周文王,这里指武王。
③盍:何。
④病:疲乏。
⑤陈:同“阵”,列阵。
119.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使人之所恶奠基于死者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B.故不为苟得也或异二者之为(范仲《岳阳棱记》)C.子以是报矣以是入多以书假余(宋源《送东阳马生序》)D.武王疾行不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12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121.概括(甲)文的主要观点。
122.(乙)文结尾说“此武王之义也”。
对于武王的“义”你是否认同?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1.(1)得到(2)全,都(3)交游,交往2. A (A.动词,做,从事\介词,对;B.助词,的\助词,的;C.代词,指老师\代词,指老师;D.介词,来\介词,来;)3.(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够看到各种名样的书。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精练6篇(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精练6篇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3题。
(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③,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④为若干卷。
(节选自《精骑集》序)【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读qiān。
⑦善:认为……是对的。
⑧勒:编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走.送之:________________ (2)援疑质.理:________________(3)然.负此自放:________________ (4)故虽有勤苦之劳.:________________2.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对比阅读精选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对比阅读精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葛洪《西京杂记》)【丙】冬夜读书示子聿③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①不逮:照不到。
②文不识:人名。
③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门人弟子填.其室(2)援疑质.理(3)色愈恭,礼愈至.(4)资.给以书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B.人不知而.不愠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4.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懂题目对鉴赏古诗歌尤为重要,本诗题目交代了写诗时间、写诗情境和写诗目的。
B.首句“无遗力”的意思是不遗余力,表现出古人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的学习品质。
C.本诗与《示儿》都是陆游写给儿子的,两首诗歌旨在叮嘱儿子要重视学习,刻苦学习。
D.本诗的语言平实质朴,在浅显的语言中彰显深刻的道理和独到的见解,耐人深思。
5.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1.(1)充满(2)询问(3)周到(4)借2.B 3.(1)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一)【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廉《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不敢稍逾.约()②俟.其欣悦()(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念自七岁时先妣①殁,遂来依姊氏。
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
树阴有屋二椽,姊携拯居焉。
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
比夜,则姊恒执女红②,篝一灯,使拯读其旁。
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
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
日出,乃遣入塾。
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
或夜读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呜呼!拯不才年三十矣,念姊氏教不可忘。
(节选自王拯《媭③砧课诵图序》,有删改)[注]①先妣:已去世的母亲。
②女红:女子纺织、缝纫之事。
③媭:古代楚国人对姐姐的称呼。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汇编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14年北京中考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意思(2分)(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________________(2)援疑质理质:____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翻译:________________(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翻译:________________11.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
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4分)句子: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一、太原市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
(13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
唉!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唉!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二)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砍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 B(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C喜从滑稽饮者/游;D而常/废于善忘;)
3.①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②年轻的时候不勤奋,已经无可奈何了。
4.(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不勤(3).善忘(4).
(2)示例;告诉我们要乘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有所成就,而不应终日玩耍荒废学业。
[查阅词典法]
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素”的义项,“融素骄贵”中“素”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
素:①未经染色的生绢;②本然的,未加修饰的;③真情,后作“愫”;④蔬菜、瓜果类食品;⑤一向,平素;⑥预先。
[语境推断法]
根据语境,乙文“家贫,客耕东莱”中“客”是____________之意。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送东阳马生序课外比较阅读
一、【甲】余幼时即嗜学。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遒④人也。
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②学生,耽书③,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文,④。
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
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选自《北史》) 【注】①范阳遒(qiú):范阳郡道县。
②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
③耽书:酷爱读书。
耽,迷恋、沉溺。
④都讲:主讲。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益慕圣贤之道( ) (2)或遇其叱咄(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生徒悉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5.如果用“祖莹偷读”作为上联,结合【甲】文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说说【甲】【乙】两文所写人物宋濂和祖莹在读书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下联:共同点:6.体会【甲】【乙】两文画线句子的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7.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从宋濂求师的经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答:参考答案:3.(1)更;(2)有时;(3)同“披”,穿;(4)全、都。
4.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5.示例:宋濂借阅他们都想方设法刻苦读书。
6.【甲】通过对比表现宋濂读书的清苦(以读书为乐)。
【乙】通过侧面(烘托)表现了祖莹的文章之妙(好)。
7.示例:“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表明求师的艰苦;“余立侍左右”或“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表明虚心、尊师;“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表明要善于质疑二、【甲】既加冠,-------,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
一、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解释加点加粗的字。
2..概括各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4..本文与《马说》相比,体裁上有什么异同?
5..本文与《马说》相比,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
6..根据语境填写课外名句。
面对堆积如山的书籍,我们只有“勤读”,才能走向成功;面对无边的知识海洋,我们只有驾着“苦学”的小舟,才有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这段话正好验证了这样一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7. 课外积累.
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二、对比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
②箧:书箱。
③舍:学舍,书馆。
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或:有时。
④庵:茅草小屋。
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
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⑦悦:敬佩。
⑧易:交换。
1.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
(2分)
(1)手指不可屈伸 (2)夫人好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媵人持汤沃灌汤: (2)以衾拥覆衾:
(3)负笈从师负: (4)编茅为庵为:
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4分)
(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
三、阅读: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东汉新繁人,字叔本,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
②笈:书籍。
③庵:茅草小屋。
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填空。
甲文中加点的“加冠”的意思是。
乙文中加点的“会意”的意思是。
甲文中作者写自己加冠以后求师的情况,先写,再写,最后写。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②尝趋百里外
③夫人好学,虽死犹存④题其衣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答:②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答:
4.请选用一句诗或对联来概括这两段文字体现出来的共同意思,并简要说明理由。
诗句或对联: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