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一堂《经济生活》新授课的教后反思(三中 吕媛)
一堂《经济生活》新授课的教后反思(三中吕媛)前天,教研室来我校调研,陈老师听了我上的高一《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
课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使我对如何上好高一新授课有了更深的理解,受益匪浅。
参加工作已经7个年头,每次领导来听课,评课时我们总会或多或少地抱怨学生怎样不理想,而往往不愿意深刻反省自己的教学。
陈老师的指点让我认识到: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只有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能一味追寻适合教育的学生。
抱怨永远不能改变教育的现实,也不能提升我们的教育水平。
只有立足实际,务实工作,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常流水这句话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今天我才真正体会老师的“这通水”如果不清不楚,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疑惑甚至误解。
本节课中,“价格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新教材作了比较大的调整。
原来为表述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三方面,现教材改为“调节产量”和“调节生产要素投入”两个方面。
我将“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这点片面地理解为教材上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就增加这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于是就运用“三星手机用塑料代替玻璃制作手机显示屏”的例子来说明塑料材料比玻璃材料成本低,从而得出“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的结论。
结果学生听得稀里糊涂。
课后,与陈老师和同事研究讨论,自己也反思,觉得该点影响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价格变动会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企业的转移;二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提高使用效率、被优化利用。
而我由于备课不充分,对教材变化的理论没有深入理解,使课堂上多了一处败笔。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迅速更新,教师仅仅满足于原有的一桶“陈年老水”,不及时对自己的一桶水更换更有营养价值的“优质矿泉水”和“活水”,恐怕只会是“倒人胃口”,引起学生“营养不良”。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教材,多向同伴请教,多阅读、多思考,还要多读教育经典,拓展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学识。
高一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经济生活教学反思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
“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
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一、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
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二、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
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
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
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
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
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
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映象、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
三、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
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
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高中新课程已经开始实施,各教学线都被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落实新课标,要体现新课程的新要求。
高中教师该如何把高中新课程实施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略有反想:一、课怎么上?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如何实施?课程怎么上?课时要如何安排是我们最最关注的。
旧教材《经济常识》分上下两册,供高一年一学年教学使用,而今压缩成必修模块1《经济生活》一册,需在一学期教完,而每周课时仍为2节。
新教材虽经压缩但知识点没减反而有增,故普遍反映:“内容多而课时少,教不完。
”出于习惯,刚开始我们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表达的“粗线条”为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上,很少甚至不直接接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把新教材上已经删除的或已经降低难度要求的旧教材上的理论内容又重新放入新教材的教学中,以致走进了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的“怪圈”。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思考后,我们终于发现:事实上新课程教学只有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根据、为根本要求,才能恰当地控制教学总量,准确定位教学难度。
于是我们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表达的“内容目标”,是如何从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意义上表达、呈现具体的学习目标的;并借助课程标准中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提示与建议”,把握有关内容教学的侧重、难易、详略的要求,恰当处理好教材上看似比较多的教学内容。
如,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有关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目标”是“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这是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和分析这一原则本身有关的知识内容,能够审视坚持这一原则的价值意义;课程标准提供的“提示与建议”是:“模仿:为一家公司设计合理的分配方案。
”这是建议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分配方案的设计过程,能够运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理论知识,提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材内容涉及到:概念6个:①效率②公平③效率优先④兼顾公平⑤初次分配⑥再分配;原理观点2个: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经济生活》复习教学反思
《经济生活》复习教学反思这一周高二进行了学业水平测试,我带的四个理科班同样也结束了文科的学习,政治课不用上了,但是我们却没有因此而得到休息,我们又被重新安排,分到了文科班,来到文科班觉得自己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他们从《经济生活》开始进行一轮复习,这一轮的复习与理科班的复习完全不一样的,这轮的复习与新授课比拟像,结合知识点,再做练习题,这一轮的复习,我依然采用ppt展示的方式讲课,这轮复习依然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讲解商品的含义以及价值和使用价值。
让学生举例说出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理解货币的本质,概念以及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讲到货币的职能,分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由小组代表为全班同学讲解,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学习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促进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个体学习的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学习,尤其那些潜能生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共同提高,但是,在课堂上,我并没有把小组学习发挥的更好,可能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没能够让组员进行剧烈的讨论,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小组讨论也给学生带来了好处,但教师的课堂管理不够好的话,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应慎重使用,学生讨论可能会造成有的学生讨论与课程无关的内容,或者是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讨论的没完没了,老师示意学生停止时,学生还在底下讨论不停,这样就不能使小组讨论的优点发挥到更好了,反而产生一种不良的影响,我的课堂就不是很好,学生们上课不听话,让做作业不做,让背书不背,上课时有的学生还说话,这些都是教师课堂管理欠佳的表现。
在今后的日子里,不仅要学习课堂管理的技巧,还要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要不断的努力。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精品 (1)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高一政治学科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把高考考试大纲、基础知识、解题技巧“颗粒归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
我在这学期高一进行复习中尝试采用“专题复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指围绕某个理论知识、考试题型、考试心理等进行专题教学。
这种复习方法由于跨章节、跨教材,“以生为本”,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比较宽、广,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五月份的月考试题中,最后两道论述题要求学生分别运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知识回答问题,从学生答卷的情况看,有不少的学生基础知识分不清楚,把这三块知识混在一起,答题非常乱,得分较低。
因此从这里我感觉到政治学科复习首先重视理论知识的复习,复习理论知识不应仅仅只是注重某个具体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而应该是以某个理论知识为中心带动其他理论知识的复习,以建立起理论知识网络。
学生只有建立起了理论知识网络,才能为运用理论知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认识不高,思维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例如:《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主要是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辩证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生价值观四大板块理论知识为构成。
根据教学要求,唯物论主干知识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主干知识表现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认识论主干知识表现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主干知识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人生价值观。
我在这学期的复习教学中,通过理论知识专题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学科主干知识形成知识树,建立起知识网络,让学生牢固树立“先死后活”、“不死不活”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死中求活”、“死去活来”的境地。
学生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时达到比较满意的解题效果。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经济生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税率:不论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恒定的税 率。
(公式:应纳税额=应税收入×适用税率) (公式:应纳税额=应税收入×适用税率) 增值额:5 元-3 元=2 元 增值税:2×17%=0.34 元 问题 3:增值税只对 2 元增值额征税,体现了增值 税的最大优势。但必须出示上一环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以抵扣税款,如果没有发票,说明前一环节没有交税, 不能抵扣税款。这说明增值税有什么作用? ★增值税的作用: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 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 的偷漏税行为。 案例分析:此次范冰冰受到的是税务机关的行政处 罚,并没有构成犯罪(根据 2009 年的刑法修正案,初 次逃税并缴纳了税款和滞纳金、5 年内没有因逃税受过 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就可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范冰冰于 3 日中午在微博刊 登致歉信,表示完全接受处罚决定,会尽全力克服困难 筹措资金补缴罚款,以后也会监督公司管理、守法经营。 从 5 月 11 日崔永元因《手机 2》开拍而在微博公开谴 责冯小刚和刘震云后,崔永元曝光其“4 天拿了 6000
2、缴了为 8.84 亿元后,对她个人有没有直接的好 处?——无偿性
3、她能不能与税务总局领导协商一下,把税率降 低点,少缴点税?——固定性
【小组合作探究二】粉丝的困惑之二: 她缴纳了 8.84 亿元税款和罚金后,你知道她缴纳 的是什么税? 【小组合作探究三】粉丝的困惑之三: 粉丝每月的工资有 6000 元,他该缴纳多少个人所 得税呢?请你计算一下. 粉丝每月的工资有 8500 元,他又该缴纳多少个人 所得税呢?再请你计算一下. 1、6000 元﹣5000 元﹦1000 元 2、1000 元×3%﹦30 元 3、30 元﹣0 元﹦30 元 1、8500 元﹣5000 元﹦3500 元 2、3500 元×10%﹦350 元 3、350 元﹣210 元﹦140 元 ★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甚至不 纳税。 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纳税情况有何不同?体现 了个人所得税有何作用?(10 分)
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总结_高一工作总结
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总结_高一工作总结一、教学情况概述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政治经济与生活课的教学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经济观念和生活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与创新1. 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与组织针对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课程的特点,我重点选择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成长相关的内容,以避免内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经济意识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针对高一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教学资源的广泛利用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查找资料等,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政治经济与生活的关系,增加他们的学习乐趣和兴趣。
三、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政治经济素养和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政治经济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高度的参与度。
2. 学生的评价反馈学生在课后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反馈。
他们表示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方式,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高。
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增加与实际生活更为贴合的案例和题目,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提高整合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心得与反思本学期的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工作让我收获颇多。
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取得了一定的改进。
我也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些有效途径。
学期高一《经济生活》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高一《经济生活》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作为高一《经济生活》政治课的授课教师,我不断努力地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
在这个过程中,我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尊重,同时也有许多收获和感悟。
一、教学内容的准备在教学内容上,我注重选材的精准和面向社会。
为此,我不断查询和筛选最新的经济资料,并根据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需求,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调整。
我力求让学生端正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探究经济和社会关系,深入思考不同政治制度的优缺点,从而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不断拓展视野。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了许多创新点,比如,透过讲解动画影片让学生自主学习,透过课堂多媒体展示互动让学生进行知识扩展,透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
我还尝试通过总结学习的答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期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进一步。
此外,我深入课程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我始终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
三、讲台风格的形成在环境创设上,我不但把课堂设计得有趣而宁静有序。
课堂氛围积极又轻松,同学们在课堂上自信表达,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我在讲台上做到平易近人,与学生之间保持着友善的态度和互动,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学生们获得对知识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乐于学习。
四、思维训练的繁衍思维训练方面,我鼓励学生们自信表达和大胆思考。
以出题和阅读为例,我不断鼓励学生尝试管窥现象的本质,去揭示问题背后的原因和深层次的缘由。
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他们开始能够开展独立思考,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面对高一学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困难,我与学生们共同探究创新教学方法并尝试推行,不断对课堂的浸润、讲台风格和思维训练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同时,在学生中也形成了以诚信、合作、积极进取为核心的良好学风和班级氛围。
高一《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高一《经济生活》教学反思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058-01政治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
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虚心请教,学习宝贵经验。
回顾半年的时间,进步不小,不足也多,反思过去,以求将来。
一、对教学前的反思《经济生活》的教育观:“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各自生活指挥的碰撞和对接的过程。
教育要为学生的学科学习服务;教育要为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经济生活》的教材观:课本不仅是教师的教材,更是学生的学材。
教材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的“本”,而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的联系,以学生体验为基础的学生探索经济生活世界的平台。
要贯彻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从学生实际生活需要出发,把课本和学生有机联系起来,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因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
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然后将课本理论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将知识生活化实践化。
《经济生活》的教学观:1、情景倒设式教学过程的设计:情景导入→探究活动→形成意念→践行要求(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通过四环节教学模式,迫使教师充分关注现实生活,尊重、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设计情景,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感悟、探究、互动,从而生成相应的观点。
2、辨证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核心观点的掌握。
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经济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
关于《经济生活》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共22页文档
例如:“公司的经营”教学提纲
1、公司的类型 (1)企业的含义、作用及其所有制类型 (2)公司的含义、法律特征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 (4)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联系(共同特性)和区别 (5)其他形式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6)公司的组织机构 2、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2)企业的兼并、破产及其意义
① 有些知识点虽然新教材中涉及了,但不作进一步的解释。
② 有些知识点虽然有进一步的解释,但要么以生活化的方 式来解释,要么将解释放入辅助文。
③ 有些知识点不做进一步展开。
提示:老师们在教学前要注意对新教材知识点的难度
要求进行仔细的研究 ,不宜讲得过难、过深、过多 。
2、坚持“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防止
知识目标“虚化”
在新课改中提倡探究式学习,但探究学习并不是 要否定基础的落实,只是在新课程体系内基础知识的 内容有所更新,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水平有所调整,更 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忽视基础知识教学是 错误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能力的落实需要通 过载体来实现,而这个载体毫无疑问就是教材相关的 知识内容,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三维”教学目 标的统一。就“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而言, 老师应当着重于训练、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 应用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强化识记。
课程的设计思路:…高中阶段,既保持以生活主题 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新课程标准部分内容展示
课程性质:…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 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 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 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 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 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学论和教师教育研究等教育学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
那么你知道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篇一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
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第一,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
如,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框教学内容时,通过分析汽车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面对不断下降的汽车价格,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而对于家庭来说,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购买汽车也纳入了生活消费的内容。
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
例如,作为当代中学生,在金钱面前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高中新教材《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高中新教材《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摘要《经济常识》新教材在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师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在更新观念、改进方法、优化检测等个方面做出新的努力,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素质。
关键词新教材经济生活教学体会自从2010年四川省开始实行高中新教材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对老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以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实践。
下面我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就一些《经济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浅谈一些粗略的解决方法,以作抛砖之用。
一、落实学习培训,不断更新观念在从事新教材教学之前按规定都必须进行网上远程培训,通过参加培训,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新教材的编写目标、体例、风格、要求等都有了明确的了解,使我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也促进了自身观念的更新。
首先,我改变了对教材的看法,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将其奉为一层不变圣经,生搬硬套地教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重建。
其次,转换教师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教学设计者。
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不同”,新课改更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专家们特别指出,教师的讲授时间应该控制在2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应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学反思和提高。
第三,转换学生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
专家们认为,教学不是教师向学生通过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
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
反对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堂”,反对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行灌输。
二、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不愿听,不愿学,但又迫于高考压力,不得不学。
经济生活教学反思模板范文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经济生活模块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以一个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引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点:(1)突出重点,讲解难点。
针对经济生活模块的知识点,我重点讲解了货币的本质、职能、利率、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概念,并针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2)结合实际,联系生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我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如: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等。
(3)互动教学,激发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小组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内容为: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4. 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时,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我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总结以下优点和不足:三、教学反思1. 优点(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讲解经济学理论,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知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导入新课、小组讨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 不足(1)对学生的个别关注不够。
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需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
(2)教学手段单一。
虽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学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改进。
浅析在《经济生活》备课环节中的反思
教育随笔为人师者都清楚地知道,课堂教学的完整环节主要应该包含备课环节、授课环节和作业环节。
本论文将从备课环节部分针对高一《经济生活》课程进行教学反思。
一、注重德育目标我们在备课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一般都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正常的教学中或许会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我们往往会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是有差异的。
这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本论文认为在备课中教师应更多地、优先考虑教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例如《经济生活》中的《新时代的劳动者》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这节课的德育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此目标?怎样可以更好地组织材料并给予学生们以价值观意识的正确引导?通过对此课的教学反思,我们应让学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使高中学生可以充分地认识到诚实劳动、积极地正确地进行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应确立的正确价值取向。
二是使高中学生可以树立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并能真实地体会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提倡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风尚。
三是增强和引领高中学生树立依法维护劳动者自身合法权益的自我意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采用了讨论法、归纳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教材中穿插的的漫画,设置问题:谈谈你在就业中会考虑什么条件?学生通过讨论对正确的就业观会有一定的认识,而这不是教师直接“灌输”的,是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获得的,相信学生会有很大的触动和深刻的印象。
二、关注课堂导入在《经济生活》中的《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框题中课标明确要求“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教师要讲解货币,自然躲不开商品。
所以首先开题的是商品。
因考虑到学生刚步入高中,对于一些经济术语用讲授法也许学生难以提升兴趣。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就安排了一个小小的游戏。
上课前,我尽可能搜集了学生目前喜爱和熟悉却又与课本知识有关联的的一些小玩意,如植物大战僵尸中的仙人掌、假指甲、固体胶水、形状不同的贝壳、多彩的小石头、小漫画书、纽扣等等。
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板块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板块教学思考在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板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政治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运作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经济观。
政治经济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组织与发展,以及人类需要与资源的充分利用等基本问题。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政治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政治经济观,认识到政治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且政治经济生活的科学合理发展是实现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和矛盾,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主动思考和判断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辩论赛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经济生活的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政治经济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领域,需要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去适应和引领这种变化。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等热点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政治经济生活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和权益,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能够识别和分析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板块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板块教学思考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板块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核心素养在其中的教学思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经济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板块的教学思考进行探讨。
一、培养政治经济意识政治经济意识是指学生对政治经济现象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在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特点,以及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
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经济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分析政治经济问题、研究历史背景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政治经济意识。
在讲解历史背景时,可以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从中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培养问题分析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是指学生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在政治经济生活板块的教学中,常涉及到一些社会热点和问题,这需要学生具备辩证分析的能力。
针对具体问题,可以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某一社会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政治经济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培养问题分析能力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和思考时间。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政治经济生活板块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讲解社会经济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讨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总结_高一工作总结
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总结_高一工作总结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政治经济与生活技能、增强政治经济素养的综合性课程。
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熟悉、理解政治经济基础知识,掌握政治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政治、经济及生活问题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提高其对社会、国家和世界的认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基本概念、国际关系、经济学原理、消费与储蓄、经济全球化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调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体会与教育教学感悟:在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我深感学生的智力活跃和学习动力很高,他们对社会、国家和经济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和理解相关知识。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各种社会现象,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性地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形式,我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相联系,增加学生对政治经济知识的感知。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有些学生对政治经济知识的兴趣不高,对教学内容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学生对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缺乏认识,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和答案;有些学生学习压力大,时间有限,不能完全投入到政治经济学习中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会继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继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四、反思与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通过更多的案例和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问题。
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总结_高一工作总结
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总结_高一工作总结在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中,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实践,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中,我明确了教学目标,即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政治经济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政治经济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我注重通过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政治经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评价方式的创新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创新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我还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报告、项目展示等多种评价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展示自己所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效果的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明显增加,学生的政治经济知识掌握了不少,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通过一年的实践与努力,我在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也意识到自己仍需不断学习和提高,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改革。
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高中新课程已经开始实施,各教学线都被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落实新课标,要体现新课程得新要求。
高中教师该如何把高中新课程实施好?在新课标得指导下,一个学期得教学实践中略有反想:
一、课怎么上?
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如何实施?课程怎么上?课时要如何安排就是我们最最关注得。
旧教材《经济常识》分上下两册,供高一年一学年教学使用,而今压缩成必修模块1《经济生活》一册,需在一学期教完,而每周课时仍为2节。
新教材虽经压缩但知识点没减反而有增,故普遍反映:“内容多而课时少,教不完。
”
出于习惯,刚开始我们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表达得“粗线条”为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得课程标准得学习与研究上,很少甚至不直接接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把新教材上已经删除得或已经降低难度要求得旧教材上得理论内容又重新放入新教材得教学中,以致走进了内容多而课时少得矛盾得“怪圈”。
经过一段时间得教学实践与对新课程标准得学习思考后,我们终于发现:事实上新课程教学只有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根据、为根本要求,才能恰当地控制教学总量,准确定位教学难度。
于就是我们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表达得“内容目标”,就是如何从过程性与结果性两种意义上表达、呈现具体得学习目标得;并借助课程标准中以教师为行为主体得“提示与建议”,把握有关内容教学得侧重、难易、详略得要求,恰当处理好教材上瞧似比较多得教学内容。
如,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得有关教学内容。
课程
标准规定得“内容目标”就是“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得原则”。
这就是要求学生通过理解与分析这一原则本身有关得知识内容,能够审视坚持这一原则得价值意义;课程标准提供得“提示与建议”就是:“模仿:为一家公司设计合理得分配方案。
”这就是建议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分配方案得设计过程,能够运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得原则这一理论知识,提高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得能力。
而教材内容涉及到:概念6个:①效率②公平③效率优先④兼顾公平⑤初次分配⑥再分配;原理观点2个:①效率与公平得关系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得原则。
内容得呈现形式就是:探究活动4个,辅助文1则,综合探究(讲究效率,维护公平)1课。
建议教学使用2个课时。
把握教材上得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如果不以课程标准所规定得内容目标为根据――把教学内容限定为重点要求学生学习“什么就是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得现行分配制度)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得原则,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得原则”这三个主要问题上,并以此处理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展开学生得探究活动,而就是将教材上得所有内容按部就班地讲授完,全部剖析透、深、清,甚至再补充分析新教材虽涉及到但并没有给出具体解释得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概念得具体内容,恐怕很难按照新课程得教学要求在2个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得。
再以“国家收入得分配”得教学为例。
旧课标与旧教材在讲授这个内容时涉及“国民收入得分配用于积累与消费两个部分,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得关系,财政得概念,预算得概念,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包括得方面,财政收支平衡得概念,增加财政收入,财政得巨大作用”等三框内容,需要3课时,也必然要求学生记忆大量得概念与原理。
同样讲授“国家收入得分配”,新课标规定得内容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得工程项目,说明政府得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得影响与作用”。
根据课标得这一规定,新教材把有关教学内容缩为了两框内容“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财政得巨大作用”。
教学时就要注意控制这个内容得教学总量与学习要求:减少学时,只需2课时;减少内容,学生只要重点掌握“什么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得、财政支出得内容及其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得影响与作用”就可以了。
至于教材上得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概念等,并不需要详细分析,不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只要知道会用就行了。
教学得侧重点在于给学生时间与机会再现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得工程项目得事实,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一事实中所体现得财政支出得具体内容与具体作用得评议――归纳提升,理解相应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说明政府得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得影响与作用。
二、教师得教法与学生得学法
基于新得教学理念,课程专家建议把课堂交给学生,于就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瞧到得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得讨论瞧似热烈但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老师讲得少正好又可以掩盖部分老师知识储备得不足与课堂准备得不充分。
结果就是,学生从课堂上获得得知识,反而不如以前:以前虽然不怎么精彩,但好歹没有什么错,把老师讲得背下来,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而现在课堂上谁说得就是对得呢?
学习气氛空前活跃,主要发言者仍然只就是部分活跃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内向者仍然少有表达自己得机会。
一节课发言得人次可能会有几十次,但发言得学生得面并不广。
课改让部分学生更多得自我表现,这样她们自然也可能更努力地去学习,思考问题,以使自己表现更佳,赢得老师更多得青
睐与同学更多得掌声;而另一啊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就是在瞧别人得“表演”,自己也就不用准备,不想思考。
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在课堂上得收获反不如以前。
这样下去就隐伏着一种危险:学生中能力好得更好,差得更差,走向两极分化,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得目标可能就会落空。
因此我认为教与学都无定法,该探究时就探究,该传统时就传统,关键在于实效性,这就是不就是符合新课程得要求?
三、学生得学习如何评价
评价高中学生通过学习就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得教学要求,对学生评价就必须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得学习情感、学习方式,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知识掌握。
主要评价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识记与理解。
基础知识包括课程标准所要求得,高中学生必须掌握得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政策、基本事实。
基本技能,包括基于原理得一些基本方法,以及观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问题得一些基本技术。
2、能力发展。
主要包括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得基本思想方法,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得能力,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得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得能力等等。
这就是伴随着相应得活动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中得表现与思维水平,进行动态得、综合得、有侧重得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就是指向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党与国家得方针政策得态度,对当前社会现象与问题所表达得关切、所持有得观点。
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得行为表现,既要坚持正确得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得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变化得趋势。
4、学习情感。
主要观察评价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过
程中得兴趣与热情,能否积极参与本课程得各种学习活动,积极参与相关得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完成相应得作业练习等学习任务。
5、学习方式。
主要评价学生得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如能否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得有效得学习方法,能否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否及时对自己得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能否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等等。
对学生得学业得考核评价就是一个难点,要真得体现出上述得五点要求靠一张考卷就是没有办法实现得,对于修习过程得评价如何做到公正、客观这都需要我们在未来得教学实践中来探索,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拿出一个既符合我们学科实际,又可操作得好得评价方法。
四、对自己教学得几点反思
1、教育观念得转变势在必行:新课程最最关键得就是观念问题。
即教师得观念转变。
正如陈至立所言:课改成也教师败也教师。
几年前,初中课改就提过教育观念转变得话题,有多少教师完成了这个转变?就是一个教师眼前得个人得失重要还就是一个民族未来得前途、发展更重要?为什么我们不能舍弃一些急功近利得东西,站得高些,将视野放得更远些。
如果我们做到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得观念真正转变了。
至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谁在课堂上更重要,什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就是狭义得观念。
最本质得东西变不了,其她得就就是变也只就是一种浅层次得转变。
2、教师素质得提升:可以说任何课改都就是对教师提出更高得要求,学生对新课程得接受、反映几乎来自教师得诱导。
老师对新课程得理解、适应、驾驭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得反映程度。
因此,我们冷静地思考发现,教师素质(这里
得素质应该就是综合得,当然最直接地可能还就是教师得教育理念与教学智慧吧)关系着教育教学得成败。
不夸张地说,高素质得教师无论课改还就是非常课改对她们来说都“轻车熟路”。
3、教学中几对关系得适度处理:
1、知识广度与浓度得关系处理:教师对课标与考纲得解读要准确,对新教材得内容要进行适应得重组与补充。
2、学生得参与度与教学得进度关系: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还就是以活动为中心?
3、课堂得生活度与社会得延伸度关系:教师要处理好社会实践得空间与时间得限度关系。
4、教学资源与学生接受程度得关系:教学资源要贴近学生得生活、感受与学生得心灵,要能引起学生得共鸣,这样得教学资源才就是有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