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国际金融复习资料的整理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国际金融学本国货币升值(汇率下降)表示本国货币币值高估,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上升)表示本国货币币值低估。

一、名词解释外汇外延式经济增长:指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内涵式经济增长:指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国际资本市场:指1年以上的中长期融资市场,参与者有银行、公司、证券商及政府机构。

汇率浮动汇率: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本国货币当局不加干预的货币比价。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基础的货币制度。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国际收支的差额需要由各国普遍接受的外汇来结算。

内部均衡:反映了国内总供给与国内总需求相等的状态。

二、简答1.国际收支平衡表基本原理一、账户分类:一级账户:(1)经常账户(2)资本与金融账户(3)错误和遗漏账户(1)经常账户:二级账户①货物②服务③收入④经常转移(2)资本与金融账户:二级账户①直接投资②证券投资③其他投资④储备资产二、复式记账法(1)有借必有贷,借贷必平衡(2)借方记录的是资金的使用和占用,贷方记录的是资金的来源。

三、记账货币为了使各种交易间具有记录和比较的基础,需要在记账时将其折算成同一种货币,这种货币就被称为记账货币。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记账时,以不同货币结算的对外交易需要按记账货币和具体交易货币之间的比价(即汇率)折算为记账货币。

2.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1)国际收支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即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说是外汇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

与之相反,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小于国际支出即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说是外汇的供应小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升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一般的说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由于其货币的国内价值下降相对较快,则其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也会贬值。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第一篇:《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1、经常项目2、全球失衡3、国际收支4、J型曲线效应5、外汇储备6、错误与遗漏7、汇率8、马歇尔-勒纳条件9、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政策性措施主要有哪些?10、明斯基金融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1、什么是哈伯格条件?12、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乘数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的吸收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4、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什么?15、三代金融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6、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中的道德风险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7、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18、什么是马歇尔-勒纳条件?19、谈谈你对全球失衡问题的看法?20、谈谈你对“这次不一样”综合症的看法?21、简述美国次债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22、你认为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单边升值能否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第二篇:国际金融学2014年7月末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 即期汇率6.1510/20,3个月远期点数为14/12.现有一家中国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玩具,3个月后收到货款.问题: 1.中国出口商在这一交易中会面临什么样的外汇风险?2.该中国出口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管理其外汇风险?3.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增加,中国的外向型企业都会面临哪些外汇风险,应该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答:可以选择做外汇掉期交易,对冲外汇风险。

以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在正负2%,中国央行倾向于人民币市场化,波动区间有望加大,8月人民币连贬,打开了人民币贬值空间,德国商业银行预测,至201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触及6.55,至2016年底目标则看至6.9。

如果人民币贬值,则利好中国对外贸易,如果升值,则利空中国对外贸易。

假定一家中国进口商向美国进口价值10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3个月后支付美元。

若中国进口商预测3个月后USD/CNY将升值到6.2028/38。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国际金融是一门研究国际间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的学科,它涵盖了众多复杂但又相互关联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一些关键国际金融知识点的整理。

一、外汇与汇率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则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众多。

经济增长状况是其一,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强劲,通常会吸引外国投资,推动本国货币升值;国际收支状况也至关重要,顺差往往导致本国货币升值,逆差则可能促使本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率的差异会影响货币的购买力,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使本国货币贬值;利率水平的差异会引起资金的流动,高利率国家吸引资金流入,推动货币升值;此外,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预期、政治局势等也都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对于贸易收支,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抑制进口;对于资本流动,汇率波动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对于物价水平,货币贬值可能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从而推高国内物价。

二、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它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主要记录货物和服务贸易、收益以及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则反映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

国际收支失衡是常见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经济周期的变化、经济结构的问题、货币价值的变动、临时性因素等。

国际收支失衡会对一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如外汇储备减少、货币贬值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放缓等。

为了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直接管制等措施。

三、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应付紧急支付的各种资产的总称。

主要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完整word版)国际金融学重点知识汇总

(完整word版)国际金融学重点知识汇总

国际金融学第二章1、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国际收支与国际贷款的区别第一、概念不同。

国际收支表示一国之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情况,是一种流量;国际借贷表示一国在某特定时期内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是一种存量。

第二、范围不同。

国际收支中的转移、移居等不属于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中的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也不属于国际收支。

第三、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国际借贷是国际收支产生的原因,国际借贷的发生必然会形成国际收支。

3、记账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凡是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流入)的交易记录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外国支出(流出)货币的交易记录借方,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则记入借方。

进口记借方,出口记贷方。

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1)经常账户:商品、服务、收入、经常转移(2)资本和金额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储备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和外汇储备等官方对外资产。

(3)净错误与遗漏账户5、国家收支顺差(盈余):出口>进口、贷方>借方、收入>支出逆差(赤字):出口<进口、贷方<借方、收入<支出国际收支平衡:出口=进口、贷方=借方、收入=支出6、国际收支失调的原因(类型)偶发性的、周期性的、结构性的、货币性的、收入性的、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造成的。

7、国际收支调节政策融资政策、需求调节政策、供给调节政策、政策搭配第三章1、国际储备:又称官方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备用于对外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的各种形式资产的总称。

2、国际储备一般必须具备以下五个基本特点:充分的流动性可自由兑换性普遍的国际可接受性官方持有性非本币性3、国际储备的来源1)国际收支顺差2)国家货币当局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买入的外汇3)政府或中央银行向国外的借款4)IMF分配给成员国的SDRs5)中央银行在国内收购的黄金4、国际清偿能力与国际储备的区别国际清偿能力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以及该国潜在的对外借款能力,即向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结构以及商业银行筹措资金的能力。

国际金融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复习要点

其对象为:承担外汇风险的外币资金(风险头寸、敞口) 外汇风险一般包括三个要素:本币、外币与时间。 2.交易风险:又称结算风险,指一般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或非贸易交易时, 因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本币价值变化的风险。(最常见、最主要的外汇风险) 3.以货币兑换为特征,外汇风险主要表现:进出口贸易、国际借贷、外汇买卖 4.折算风险(会计风险、转换风险):指企业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 经营活动进行会计处理时,资产负债表中某些以外币计量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在折算成以本国货币表示的项目时,因汇 率变动而可能产生账面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 5.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而引起企业未来预期收 益发生变化的一种潜在性风险。(或指企业的世纪经济价值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不确定产量、成本、价格可能产生影响的程度,它对企业而言比交易风险、会计风险更 重要 6.加价保值法:用于出口交易中,指出口商接受软币计价成交时,将汇率损失 摊入出口商价格中,以规避风险。 出口商品新价=原商品价值×(1+计价货币预期贬值率) 7.压价保值法:用于进口交易中,指进口商接受硬币计价成交时,将汇率变动 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进口商价格剔除,以规避汇率风险。 进口商品新价=原商品价值×(1-计价货币预期升值率) 8.企业在外向型经济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外汇风险?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对策:(1)灵活选择和使用结算货币:○1争取使用本币计价结算(有利成本核算、汇率风险转移、自由兑换货币、国际惯 例:国际黄金、石油、主要农产品等交易以美元计价)○2争取硬货币取汇(出口),软货币付款(进口)○3多种货币报价 (一篮子货币计价法)○4出口配合进口币种对外报价 (2)价格调整法:○1加价保值法○2压价保值法(价格调整法不能消除外汇风险,只能转嫁外汇风险) (3)货币保值法:○1黄金保值条款(固定汇率时期)○2外汇保值条款(货币风险条款)○3“一篮子”货币保值条款(SDR) (4)提前或延期结汇:迟收早付,迟付早收 (5)配对管理(6)资产与负债管理(7)损益均摊法(8)净额结算(9)建立多国货币管理中心(10)参加汇率保险 (11)利用金融交易抵补或调整以外币计价的债权债务:○1远期外汇市场避险○2货币市场避险 (12)福费廷(13)出口押汇 第五章汇率制度及选择政策 1.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把两国货币汇率波动的界限限定在 一定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 2.浮动汇率: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对汇率波动不进 行任何干预。 3.自由浮动:又称不干预浮动,是指国家政府对汇率上下浮动不采取任何干预 措施,完全听任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涨落。(理论上) 4.管理浮动:又称干预浮动,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不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

1.外汇(Foreign exchange)的概念:①静态概念: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工具;②常见表述: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债权债务的一种支付手段。

2.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又称外汇汇价,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

外汇是可以在国际上自由兑换、自由买卖的资产,也是一种特殊商品;汇率就是这种特殊商品的“特殊价格”。

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是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比名义汇率更能反映不同货币实际的购买力3.牌价表上的汇率种类:1) 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汇率可分为:(1)买入价(Buying/Bidding Rate): 银行从客户或同业那里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2)卖出价(Selling/Offering Rate):银行向客户或同业那里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3)中间价(Middle Rate): 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价2) 按外汇资金的支付不同,可分为:(1) 现汇汇率(2) 现钞汇率4.人民币外汇牌价标价法:人民币采用直接标价法,多数情况下以100单位外币为标准折合人民币若干元。

直接标价法:外币固定本币变;间接标价法:本币固定外币变国际外汇牌价表:(1)主要外汇货币标准符号:美元:USD;欧元:EUR;日元:JPY;英镑:GBP;瑞郎:CHF;加元:CAD;澳元:AUD;人民币:CNY(2)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汇率是以五位数字来显示的:欧元/美元 1.2334(3)汇率的最小变化单位为一点,即最后一位数的变化。

(欧元/美元0.0001;美元/日元 0.01)【Exercise 1】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exchange rate value of the dollar in each case?a. The spot rate goes from $0.50/SFr to $0.51/SFr.b. The spot rate goes from SFr 2/$ to SFr 1.96/$.c. The spot rate goes from $0.010/yen to $0.009/yen.d. The spot rate goes from 100 yen/$ to 111 yen/$.Answers: a&b: The value of the dollar decreases. (The value of the SFr increases.) c&d: The value of the dollar increases.【Exercise 2】You inquire about the exchange rate of sterling against the U. S. dollar (£/$). Bank of China quotes: 1.7100/10.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quotation.① At what price does BOC buy dollar from you? 1.7110② At w hat price do you buy sterling from BOC? 1.7110③ If you sell sterling to BOC, what should the rate be? 1.71005.外汇交割(Delivery):是指外汇买卖双方履行交易契约,进行钱汇两清的行为。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2024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2024

引言概述:国际金融是指跨国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动和金融交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入手,分别从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监管等五个大点来详细讨论相关知识点。

正文内容:国际金融市场1.外汇市场1.1定义和功能1.2外汇买卖方式1.3外汇市场参与者1.4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1.5外汇市场的风险管理2.国际资本市场2.1定义和功能2.2国际证券投资2.3国际债务融资2.4国际股票市场2.5跨国并购和股权投资国际货币体系1.固定汇率制度1.1定义和发展历程1.2固定汇率的优缺点1.3固定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1.4固定汇率制度的风险管理1.5固定汇率制度的政策调整2.浮动汇率制度2.1定义和发展历程2.2浮动汇率的优缺点2.3浮动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2.4浮动汇率制度的风险管理2.5浮动汇率制度的政策调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1.汇率风险管理1.1汇率风险的定义和分类1.2汇率风险的测量和评估1.3汇率风险的避免和对冲1.4汇率风险管理的工具和策略1.5汇率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2.利率风险管理2.1利率风险的定义和分类2.2利率风险的测量和评估2.3利率风险的避免和对冲2.4利率风险管理的工具和策略2.5利率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国际金融机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定义和功能1.2IMF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1.3IMF的借贷和救援机制1.4IMF在国际金融稳定中的作用1.5IMF改革和挑战2.世界银行集团2.1定义和功能2.2世界银行集团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2.3世界银行集团的贷款和援助项目2.4世界银行集团在发展领域的作用2.5世界银行集团的改革和挑战国际金融监管1.国际金融监管机构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2世界银行集团1.3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1.4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1.5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挑战和改革2.国际金融监管框架2.1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2国际金融监管的原则和目标2.3国际金融监管的制度和规则2.4国际金融监管的风险评估和监控2.5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和挑战总结:。

(完整版)国际金融-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国际金融-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外汇与国际收支(一)外汇(Foreign Exchange)1.外汇概念A.广义——以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规定外汇的具体范围包括:(一)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二)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四)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五)其他外汇资产。

B.狭义——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由于外币现钞、外币有价证券、黄金不能直接用于国际结算,不能视为狭义上的外汇。

)2.成为外汇的条件A.以外汇表示的资产B.具有真实的债权和债务基础C.自由兑换性3.外汇的作用A.充当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B.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C.体现一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二)国际收支1.概念国际收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居民——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经济交易——其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交易,以交易为基础。

包括四类:A.交换,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B.转移,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经济价值,但未得到补偿。

C.移居,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到另一经济体的行为,此会使该人原有对外资产负债关系发生变化D.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国际收支平衡表——将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类,根据一定的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

2 。

.账户设置:经常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货物:通过海关进出口的货物,如商品;服务:又称无形贸易,如旅游、运输、电影、音像收入:包括职工报酬、投资收益(银行、债券、股票利息)经常转移:如捐款、侨民汇款、战争赔款)资本与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记录资本的流入与流出。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土地、地下矿藏等)金融账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直接投资:如直接设置分支机构、购买一定比例股票(25%)证券投资:购入股本证券和债券;其他投资:如贸易信贷、货币存款等;储备资产:货币当局的外部资产)错误与遗漏账户:人为设立的抵消账户,据IMF统计经验,其差额超过5%,可以认为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存在统计问题3.记账原理:贷方:引起本国从外国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引起本国外汇供给增加的交易。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指将每一笔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而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3、经常账户: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交易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4、资本与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5、错误和遗留账户:是一种抵消账户,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6、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

7、补偿性交易: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和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

8、临时性不平衡: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9、结构性不平衡: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10、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会率水平下或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而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11、收入性不平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要的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平衡。

12、预期性不平衡:由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使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13、货币—价格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对外支出大于收入,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国货币贬值,由此引起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4、收入机制: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5、利率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本国货币的存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国际金融复习内容

国际金融复习内容

国际金融复习内容国际金融是一个涉及贸易、投资和货币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是我们学习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国际金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围绕国际金融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大家概括和回顾重要的知识点。

一、国际金融的定义和特征国际金融是指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因贸易、投资而形成的跨越国家边界的货币和资本流动,以及相应的货币政策,货币体系和国际储备等方面的考察和研究。

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的最大区别在于,国际金融更加复杂和多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金融涉及多国货币和资本流动,具有跨国界性的复杂、普遍性和长期性。

2. 国际金融影响面广、波及面宽,不同国家间因经济水平、政治文化、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差异,使得其影响效应不尽相同。

3. 国际金融在全球化时代的学科发展中更形重要,对一国经济或系统的影响往往是无法忽视的。

二、国际金融组成要素及其运作特点国际金融组成要素包括货币、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等。

它们相互作用,决定着国际金融运作的特点。

简要阐述以下:1. 货币:货币是国际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决定着贸易与投资的成本和利润。

任何货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2. 汇率:汇率是货币交换的价格,是衡量不同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的标尺。

不同国家之间的汇率的变化是外汇市场供需关系的反映,受到市场实力和宏观经济政策支配。

全球主要国家的主要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等,都是国际交易的主要参考货币。

3.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跨国边界的资本流动和交换,包括投资、贷款和外债,对实体经济和货币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

资本流动的大小和方向也主要受到市场规律和政策调控之间的协同与对抗。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类型和运作特点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间各种金融工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易场所,并以广为接受的价值衡量方法进行估值和交换。

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和规模,可以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多种类型。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1.外汇概念a. 狭义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能够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它具有自由兑换性。

包括外币现钞、外币票据、外币有价证券等;b. 广义外汇:指一切能用于国际结算的对外债权。

它能够以本币来表示,这是其与狭义外汇的全然区别;c. 国际汇兑的简称:指国与国之间的货币兑换。

它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

动态外汇包括〝兑〞和〝汇〞两种金融活动。

人们适应所说外汇多指静态的外汇而言。

2.汇率概念外汇汇率是两种货币进行兑换的比价,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它又称为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汇价或外汇兑换率。

3.汇率的种类〔一〕按确定汇率的方法划分—差不多汇率和套算汇率〔二〕按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划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三〕按使用汇率种类多少划分—单一汇率和复汇率〔四〕按银行买卖外汇的价格划分—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五〕按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划分—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六〕按国际货币体系或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划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4.阻碍汇率变动的要紧因素〔一〕阻碍汇率变动的表面因素,引起汇率变动的直截了当因素是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

〔二〕阻碍汇率变动的要紧经济因素1.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供给>需求→本币升值2. 通货膨胀: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币贬值3. 资本流淌:资本流入增加→本币升值〔三〕阻碍汇率变动的要紧政策因素1. 利率政策:一国为了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进展的方向变动,往往利用利率政策加以调剂。

例如: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物价下降,资本流入→本币升值2. 汇率政策:指国家通过明文规定或改变汇率制度使本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动,即进行汇率调整。

3. 外汇干预政策:指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通过利用外汇平准基金介入外汇市场,直截了当进行外汇买卖来调剂外汇供求,从而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进展的方向变动。

西方国家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对短期汇率调整产生一定阻碍。

国际金融学_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_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外汇: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债权债务的一种支付手段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发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为平衡国际收支赤字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用于紧急国际支付而持有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固定汇率:就是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把两国货币汇率的波动界限规定在一定幅度之内。

浮动汇率:对汇率不加以固定,也不规定上下波动的界限,听任外汇市场根据供求情况变化,自行决定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

即期汇率:即期汇率是指目前的汇率,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

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指将来某一时刻的汇率,用于外汇期货买卖。

货币期货:指货币期货交易的双方约定根据成交单位、交割时间标准化的原则,按固定价格购买与出卖远期外汇的一种交易。

外汇期权:指合约购买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费用(期权费)后所获得的未来按规定汇率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外汇的选择权远期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事先约定币种、金额、汇率、交割时间等交易条件,到期才进行实际交割的外汇交易欧洲货币市场特别提款权:一种无形货币资产,作为成员国账面资产,赋予成员国在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特别的提款权利,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支付。

外汇风险: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增减的可能性即为外汇风险,或称汇率风险。

交易风险:指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变化的风险。

会计风险:亦称折算风险,指企业在将各种资产与负债转换成记帐货币的会计处理业务中,因汇率变动而出现账面金额变动的风险。

经济风险:指外汇汇率发生波动而引起国际性企业未来收益发生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

补:套汇:交易者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差异,通过买卖外汇赚取利润。

择期:择期业务是远期外汇的购买者或出售者在合约的有效期内的任何一天有权要求银行实行交割的一种外汇业务。

升水(At Premium)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贵贴水(At Discount)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便宜二.简答论述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如果是论述题——这么回答:1 、经济周期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受商业周期的影响,周而复始地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状况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完整)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完整)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广义外汇泛指一国拥有的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或证券,如纸币和铸币、存款凭证、票据、银行卡、股票、债券等.狭义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支付手段.包括外币存款、外币票据、外币银行卡等.2.汇率又称汇价、外汇行市或外汇牌价,是一国货币折算为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相对价格.3。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4。

货币危机: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汇率稳定失去信心,在外汇市场集中抛售该国货币,由此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货币大幅度贬值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等。

5.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必须大于1,即(Dx+Dm)〉1 (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6。

货币自由兑换: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某一货币区的居民,不受官方限制地将所持有的本国货币兑换成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用于国际支付或作为资产持有.7。

汇率制度: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8.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9。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其数量多少反映了一国在涉外货币金融领域中的地位。

10.货币局制度:是固定汇率的一种形式,是指政府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承诺本币与某一确定的外国货币之间可以以固定比率进行无限制兑换,并要求货币当局确保这一兑换义务的实现的汇率制度.11。

米德冲突: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12.特里芬两难: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是由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二、简答1。

国际金融资料整理

国际金融资料整理

国际⾦融资料整理1.国际收⽀平衡表具体记帐⽅法:记⼊贷⽅(+)的项⽬:(1)出⼝实际资源的项⽬;(2)反映本国对外资产减少或本国对外负债增加的项⽬(资本流⼊)。

记⼊借⽅(-)的项⽬:(1)进⼝实际资源的项⽬;(2)反映本国对外资产增加或本国对外负债减少的项⽬(资本流出)。

3. 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商品的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于1,贸易收⽀才能改善。

J曲线效应:指把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改善的时滞效应(货币贬值并不能马上带来贸易收⽀的改善,反⽽还可能导致恶化,只有经过⼀段时间后,国际收⽀才能慢慢改善.)如图⽶德冲突: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运⽤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

这样,在开放经济运⾏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上表中第2、3种情况运⽤政策调节是⼀致的,⽽1、4种情况存在内外均衡的冲突。

第2种:衰退刺激需求进⼝增加顺差改善第4种:膨胀压缩需求进⼝减少顺差更⼤4.中国国际收⽀状况的特点、原因、影响(⼀)我国国际收⽀的特征分析1、经常帐户和资本与⾦融帐户持续“双顺差”,从⽽使我国国际收⽀总体保持顺差,经常帐户顺差占主导。

2、我国经常帐户的顺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顺差。

3、服务历年逆差,收⼊从2005年开始为正。

4、资本与⾦融帐户的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

5、外汇储备每年⼤幅增加。

(⼆)国际收⽀不平衡的原因1、周期性失衡2、结构性失衡3、货币性失衡4、收⼊性失衡5、贸易竞争性失衡6、过度债务性失衡7、临时性失衡(三)国际收⽀失衡的影响逆差的影响1、逆差国货币趋于贬值。

2、政府⼲预汇率时,⼀⽅⾯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削弱对外⽀付能⼒;另⼀⽅⾯,会形成国内货币的紧缩形势,促进利率上升,抑制本国经济增长。

3、如果国际收⽀逆差主要由贸易收⽀逆差所致,国内失业就会增加;如果由于资本与⾦融项⽬逆差所致,经济增长也会受到抑制。

4、政府如果通过提⾼利率改善逆差会影响经济增长。

国际金融复习

国际金融复习

国际金融复习国际金融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金融交易和金融合作,是国内金融的扩展和延伸。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知识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际金融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指不同国家金融市场的集合体。

包括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涉及到外汇交易、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因此,在进行国际金融交易时需要对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运行机制有一定的了解。

二、外汇交易外汇交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

在国际金融中,外汇交易是最基本的交易形式之一。

外汇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到货币汇率变化,进而影响着贸易、企业的经济活动。

因此,对外汇交易有一定的了解是必要的。

外汇交易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价格波动、市场流动性风险等,需要重视。

三、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对冲基金是相对于传统投资基金而言的,其投资策略包括套利、风险管理等。

对冲基金旨在通过分散投资风险,来获取高额回报。

而私募股权则是指企业获取融资时,只针对特定投资者发行股权。

私募股权的特点是灵活、高风险高回报,因此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备受关注。

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的运作方式和风险特征,有利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

四、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是指因为某些原因,而导致股票、债券、汇率等市场出现持续性下跌和流动性短缺,从而引发金融系统崩溃的一系列事件。

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过程中的“寒冬”,但也使我们更加重视风险控制和防范策略,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以上是对国际金融的一些简要复习和总结,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风险控制和投资决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学习、总结、实践,不断深化自己对国际金融的认识,以更好地为投资和金融决策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资料请访问.(.....)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1. 外汇是指以外币所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2. 作为外汇的外币支付凭证必须具备三个要素:(1)具有真实的债券债务基础(2)票面所标示的货币一定是可兑换货币(3)是一国外汇资产,能用以偿还国际债务3. 国际收支的广义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4. 居民与非居民的概念与划分标准:(1)所谓居民是指在一国(或地区)居住或营业的自然人或法人;非居民是指在一国(或地区)以外居住或营业的自然人或法人。

(2)身在国外儿不代表政府的任何个人,依据经济利益中心或长期居住地确定其居民身份。

(3)法人组织是其注册国(或地区)的居民。

(4)一国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不论在国外时间长短都属派出国的居民。

(5)国际机构,如联合国、IMF、世界银行集团等不是任何国家的居民,而是所有国家的非居民。

5.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6. 净差错与遗漏:净差错与遗漏项目的具体金额为经常帐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总和与下述储备与相关项目数额之间的差额。

7. 总差额:总差额是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和净差错与遗漏三大项目金额的总和。

(总差额为正为顺差;总差额为负为逆差)8. 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结合实际,我国现在是双顺差,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固然可以增大其外汇储备,加强其对外支付能力,但也会产生不利影响:(1)一般会是本国货币汇率上升,而不利于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2)如果该国有义务维持固定汇率,那么,顺差将使本国货币供应量增长,从而加重通货膨胀;(3)将加剧国际摩擦,因为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意味着有关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4)国际收支如果是形成于过度出口总称的贸易收支顺差,则意味着国内可供应资源的减少,因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9.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1)外汇缓冲政策(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3)汇率政策(4)直接管制和其他奖出限入的外贸措施10. 弹性分析理论,马歇尔-勒纳条件(详见P34):11. “J曲线效应”:“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现,受“J曲线效应”的制约,贸易收支的改善有一定时间的滞后。

在贬值初期,出口外汇收入反而比进口外汇支出有所减少,甚至贸易收支在短期内有恶化趋向。

在经过一定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才能得到逐步改善。

12. 吸收分析理论:(1)国际收支=总收入-总吸收(2)总吸收如与总收入相等则国际收支平衡;总收入如>总吸收则国际收支呈顺差;总收入如<总吸收则国际收支呈逆差。

)它必须能为各国所普遍接受15. 国际清偿力是该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力和可能有的对外清偿力,是一国金融实力的表现。

16. 国际储备的作用:(1)充作干预资产(2)弥补国际收支逆差(3)是吸收外资或从国外借款的信用保证17. 国际储备的构成:(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3)在IMF的储备头寸(4)特别提款权补充:(1)现在世界储备货币中,美元的地位在日渐下降,以美元、欧元、日元为主,未来国际储备货币可能主要形成美元、日元、欧元三足鼎立的新格局;(2)一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其本币供给也会增加;(3)一国在国内市场用本币购买黄金储备,世界储备会增加;在国际市场用外币购买黄金储备,对国际储备无影响。

第二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汇率的总类:按外汇管制的松紧程度划分可分为:官定汇率市场汇率按外汇资金性质和用途划分:贸易汇率金融汇率按外汇收付的来源与用途不同:单一汇率多种汇率按外汇交易工具和收付时间划分: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远期汇率●在金本位制度下: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国家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叫做铸币平价。

两种金币的金含量是决定他们的汇率的物质基础,铸币平价则是它们的汇率标准。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不是漫无边际,而是大致以黄金输送点为其界限的。

●在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变化的规律受通货捧场的严重影响,通货膨胀越严重纸币实际所代表的金量越少,外汇汇率越上涨,本币贬值。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P72-751.宏观经济形势2.宏观调控政策与利率差异3.国际收支状况4.主要经济数据5.市场预期6.重大国际国内政治事件●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P78-80●西方汇率理论评价:●国际借贷说:该理论认为汇率变动主要取决于外汇资金流量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戈森把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

前者指尚未达到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

其中只有流动借贷对外汇供给产生影响。

所以国际借贷说亦称国际收支说。

●所谓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变化决定于它们购买力变化程度之比。

●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必为升水,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必为贴水。

其升贴水大致等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

●固定汇率制度,就是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并把两国货币比价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固定汇率制下,一国很难执行独立的国内经济政策1.固定汇率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很难奏效2.固定汇率制下,为维护固定汇率,一国往往须以牺牲国内经济目标为代价。

3.固定汇率使一国国内经济暴露在国际经济动荡之中。

总之固定汇率使各成员国的经济紧密相联,互相影响,一国出现经济动荡,必然波及他国,同时,也使一国很难实行独立的国内经济政策。

●浮动汇率从政府是否干预外汇市场来划分,可分为:清洁浮动和肮脏浮动●联系汇率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汇率制度的确定与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加以结合,利用市场机制,互相牵制。

●所谓外汇倾销就是指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一国政府利用汇率上涨与物价上涨的不一致,有意提高外汇的行市,使其上涨的幅度快于并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幅度,以便以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输出商品,削弱竞争对手,争夺销售市场。

●钉住政策:1.可调整的钉住政策2.爬行的钉住政策:即一国货币和另一主要储存货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固定比价,但每隔一定时期进行小幅度调整。

第三章外汇业务和汇率折算1.即期外汇业务:外汇买卖成交以后,原则上两个工作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业务。

2 远期外汇业务:即预约购买与预约出卖的外汇业务,亦即买卖双方先行签订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币种,数额,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到规定的交割日期,再按合同规定,卖方交汇,买方付款的外汇业务。

3 升水与贴水:升水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贵,贴水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贱,平价表示两者相等。

4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和利息率三者之间的关系:(1)其他条件不变,两种货币之间利率水平较低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为升水,利率较高的货币为贴水。

(2)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差异,决定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异,并大致和利率的差异保持平衡。

5 择期汇率的确定:银行卖出择期远期外汇,且远期外汇升水时,银行按最接近择期期限结束时的远期汇率计算;若远期外汇贴水时,银行按最接近择期开始汇率计算。

银行买入择期远期外汇,且远期外汇升水时,银行按最接近择期期限开始时的远期汇率计算;若远期外汇贴水时,银行按最接近择期期限结束时的汇率计算。

6 掉期业务(书P140)在买进或卖出一种交割日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另一种交割日的外汇业务。

分为三种:即期对远期,即期对即期,远期对远期。

7对外报价:本币折算外币时,应用外币的买入价。

外币折算本币时,应用外币的卖出价。

(书P151)第四章外汇风险管理1.外汇风险的种类:(1)交易风险(2)会计风险(3)经济风险2.外汇风险一般包括三个因素:本币、外币与时间。

3.在出口贸易中应该选择硬币或具有上浮趋势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在进口贸易中应该选择软币或具有下浮趋势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以减缓外汇收支可能发生的价值波动损失。

4.多种货币组合法亦称一揽子货币计价法,意指在进出口合同中使用两种以上的货币来计价以消除外汇汇率波动的风险。

5.外汇风险管理的三种基本方法:远期合同法、BSI法与LSI法。

6.远期合同法:①卖出②交割换成本币BSI法:①借入与应收外汇相同数额的外币②借入的外币,卖予银行换回本币③卖得的本币存入银行或进行投资④收到应收账款⑤还账LSI法:①提前支付货款②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从而消除货币风险③再进行投资*P183-186 应付外汇账款了解第五章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1.1994年浮动汇率制度:建立单一的、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浮动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P.200)2.外汇收入结汇制:凡属于下列范围内的外汇收入(外商投资企业除外),均须按银行挂牌汇率,全部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

(P.200)3.货币的可兑换:一国对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和资本项下的对外支付都解除了限制(或管制),则该国货币即实现了全面的可兑换。

(P.206)第六章国际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P225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间经营借贷资本即进行国际借贷活动的市场,因而亦称国际资本市场。

特点:1. 经营对象——货币——形式的单一性;2. 供求双方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借贷关系。

最大的3个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东京。

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P230所谓欧洲货币市场是指在一国境外进行该国货币借贷的国际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形成的原因:P231逃避本国金融政策法令的管制;为缓减本国通货膨胀,对非居民的本币存款采取倒收利息政策的后果;美国对境外美元的存在采取放纵的态度。

离岸金融中心:P234指具体经营外币业务的一定地理区域,吸收并接受境外货币的储存,然后再向需求者放贷。

欧洲债券与欧洲债券市场:P236在欧洲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的国家以外的货币所标示的债券称为欧洲债券,该市场即为欧洲债券市场。

中长期贷款的利率:P241中长期贷款收取的利息,一般按“伦敦商业银行间优惠放款利率”也称“同行拆放利率”(LIBOR)来收取。

中长期贷款的承担费:P242承担费是指贷款协议签订后,对未提用的贷款余额所支付的费用,根据未提用贷款余额,按一定费率计收,承担费费率一般为年率0.25%~0.5%。

贷款货币的选择:P.250借取的货币要与使用方法相衔接。

借取的货币要与其购买设备后所生产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相衔接。

借款的货币最好选择软币,即具有下浮趋势的货币,但是利率较高。

借款的货币最好不要选择硬币,即具有上浮趋势的货币。

如果在借款期内硬币上浮的幅度小于硬币与软币的利率差,则借取硬币也是有利的,否则借软币。

外汇期货及与远期外汇的比较:P257外汇期货,也称货币期货是在有形的交易市场,通过结算所的下属成员清算公司或经济人,根据成交单位,交割时间标准化的原则,按固定价格购买与出卖远期外汇的一种交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