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1. 引言生产运作管理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它涵盖了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和运营活动。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生产运作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本钱,许多企业开始关注和重视生产运作管理的培训和提升。

为了标准和统一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相关培训的标准,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根本的框架和指南,供相关培训机构和企业参考和遵循。

2. 培训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员在生产运作管理领域的核心能力和知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员将能够:•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根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生产流程设计和优化方法;•学习生产规划和调度的技术和工具;•掌握质量管理和工艺改良的方法;•了解供给链管理和物流运作;•掌握运营绩效评估和指标体系。

3. 培训内容3.1 生产运作管理根底•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和范围•系统思维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的应用•生产流程设计与改良•作业分析和设备效率评估3.2 生产规划与调度•生产方案编制方法和技术•生产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调度方法和工具•现代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3.3 质量管理和工艺改良•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过程控制和异常处理•总体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六西格玛和质量改良3.4 供给链管理和物流运作•供给链管理的根本理念和原理•供给商选择和合作管理•物流运作与配送管理•电子商务和数字化供给链3.5 运营绩效评估和指标体系•绩效评估的根本概念和框架•运营绩效指标与效果分析•绩效改良工具和方法•实施和评估绩效改良工程4. 培训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讲座和演讲•研讨会和小组讨论•实践案例分析•团队工程和作业•在线学习和虚拟实践5. 培训评估为了评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本课程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课堂考试•学员作业和论文•工程报告和讨论•学习小组评估•课程满意度调查6. 培训师资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本课程的师资将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士组成。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制定时间:课程代码:所属系部:工商管理系学分: 4分学时:72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的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 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理论基础2. 掌握设施选址的基本原理3.熟悉产品/服务设计的基本工作流程4.能够针对一般服务流程进行工作设计5. 掌握生产计划编制的一般方法6. 掌握各种库存控制模型7. 理解典型的ERP,MRP的基本原理8. 掌握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9. 掌握新兴生产运作方式的特点2、方法能力目标1. 针对不同企业能过准确分析其生产类型,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2. 能够定性分析选址问题,并撰写分析报告3. 会应用重心法,因素评分法进行设施选址的决策4. 能够将设施布置理论应用到物流服务行业5. 掌握服务蓝图方法,并进行服务设计6. 能够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7. 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8. 能够熟练编制生产计划,并进行控制9. 能够熟练应用EOQ模型,为企业制定库存控制方案10. 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准确合理的物料需求计划11. 能够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案提出改进意见3、社会能力目标1. 具备生产主管的基本素质,如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生产系统的规划分析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

2. 具备与采购部门,市场部门,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拓展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本课程最新理论和方法。

结合课程设计和企业实习,使学生具备灵活利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突出加强学生在企业内部物流的组织与控制能力。

同时也为学生后续学习《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综合实训》等课程做基础。

《生产运作管理》考试大纲

《生产运作管理》考试大纲

《生产运作管理》考试大纲
一、考察要点
1、项目管理,项目的网络图、关键路线及工程周期
2、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意义、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3、产品价值分析、价值工程
4、新产品研发战略、质量功能展开
5、产品设计的“鲁棒性”或“稳健性”
6、主生产计划
7、物料需求计划(MRP)
8、工作的提前期
9、库存管理,经济订货批量(EOQ)的计算
10、JIT生产系统、看板管理
11、设备维修管理,无形磨损,两种无形磨损的区别
二、参考书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杰伊·海泽,巴里·伦德尔著,陈荣秋编,运作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生产运作计划》课件

《生产运作计划》课件

物料需求计划的优化方法
减少库存
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计划,降低库 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
提高计划灵活性
考虑多种产品和物料的需求,提高计 划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协同供应链
与供应商和生产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 关系,协同制定物料需求计划,提高 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采用先进的计划工具和技术
利用先进的软件和技术工具,提高物 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效率。
详细描述
生产运作计划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计划,它是在市场预 测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任务、生产 进度、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规划,实现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 控制和协调。
生产运作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总结词
生产运作计划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升企 业竞争力。
详细描述
动情况,计划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计划的制定
01
02
03
确定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了 解市场需求和产品需求, 为制定生产能力计划提供 依据。
分析现有生产能力
评估企业现有设备和工艺 装备的生产能力,了解企 业实际的生产能力水平。
制定生产能力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生产 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能 力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 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PART 03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基于产品需求计划,通过物料清单、库存状态和主 生产计划等信息,推算出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计划方法。
作用
确保生产所需的物料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可用,以满足生产计划的要求,同时优 化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
进度控制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纲《⽣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纲(Production and 0perations Management)总学时:54 学分:3⼀、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专业主修2、开课学期:53、适⽤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4、课程修读条件:管理学原理、运筹学5、课程教学⽬的:本课程的教学⽬的在于使学⽣掌握⽣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

要求学⽣牢固掌握⽣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法,了解⽣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及其最新理论和⽅法。

基本具备灵活利⽤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本课程要求采⽤多媒体课室进⾏教学,每章内容配置⼀定量的作业题和案例。

授课过程要求穿插1-2次的⽣产运作现场参观。

课程结束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也可结合专业实习进⾏。

通过实践环节锻炼,加深学⽣对本课程理论的掌握程度,提⾼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三、内容纲⽬及标准:(⼀) 理论部分学时数(100%)第⼀章基本概念[教学⽬的] 掌握⽣产运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和运⾏原理、分类及其特点,⽣产运作管理原则和要求、对象和内容结构体系、运⾏环境,了解现代⽣产运作理论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运营系统概念、类型的认识,运营组织的要求,⽣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和内容体系.第⼀节运营系统及其管理⼀、组织⼆、⽣产/运营系统三、⽣产与运作管理四、⽣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体系(⼀) 运营系统的总体战略(⼆) 运营系统的设计(三) 运营系统的运⾏(四) 运营系统的维护第⼆节运营系统分类⼀、制造性⽣产与服务性运营(⼀) 制造性⽣产1. 连续型⽣产与离散性⽣产2. 备货性⽣产与订货性⽣产(⼆) 服务性⽣产1. 分类2. 特点第三节运营系统构成⼀、运营系统设施构成(⼀) 制造型运营系统设施构成(⼆) 服务型运营系统设施构成⼆、运营系统物流构成(⼀) 制造型企业物流系统(⼆) 服务型企业顾客流与物流系统三、运营系统信息流构成(⼀) 制造信息流构成(⼆) 服务信息流构成第四节运营过程的组织⼀、产品⽣产过程的概念⼆、组织⽣产过程的原则(⼀) ⼯艺专业化原则(⼆) 对象专业化原则三、组织⽣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四、零件在加⼯过程中的移动⽅式(⼀) 顺序移动(⼆) 平⾏移动(三) 平⾏顺序移动第五节⽣产与运作管理发展与趋势⼀、发展史;⼆、发展趋势;三、竞争因素的变化;四、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五、能⼒与需求的协调;六、理想的供需关系;七、集成的概念;⼋、集成的作⽤;第⼆章运营战略[教学⽬的] 了解现代企业的⽣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对企业运作系统的影响,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理论,掌握⽣产运作战略的内容,⽣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法。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的性质《生产运作管理》是电子商务专业构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术课,是本专业限选模块中的核心主干课程。

课程设置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和德州的产业基础说明了《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置的性质和作用。

德州是制造业基地,需要大批生产一线的基层管理人才如班组长、生产计划员、物料管理员、质量管理员等,“立足地方”,培训适合德州产业需要的基层生产管理人才,毕业生的出路才会顺畅。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常用的实用方法。

主要涵盖了生产公司创立,生产公司选址,生产公司布局,生产岗位设置、研究和组织,生产公司计划制定,生产库存控制,生产质量控制、生产现场控制,以及生产方式理解等十个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既能胜任公司基层生产管理工作,又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前后续课程关系先开课程: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

后续课程:企业ERP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创业管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司生产基础,公司生产岗位设置、研究和组织,公司生产任务,公司生产控制系统,以及公司生产方式五个学习情境模块。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全面认识企业生产运作的基础实务:生产运作含义、选址和布局;能够熟练掌握生产岗位的设计、研究和组织方法;能够制定简单的生产任务的计划和生产任务的排序加工安排;能够掌握有效的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现场的流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生产方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专业能力目标1)理解公司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能够运用黑匣子模型分析公司的生产问题;掌握公司的选址影响因素和常用方法,能够运用综合评价法解决公司选址的问题;掌握公司的常见布局类型和常用方法,能够运用作业相关图法和物料流向法分析公司布局问题。

2)理解公司岗位设计的涵义,能够运用5W1H准则对岗位进行设计;掌握公司岗位研究的分类和常用方法,能够运用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对岗位进行分析;掌握公司岗位评价和常用组织方法,能够运用组织原理对岗位进行组织3)理解生产计划的涵义和类型,能够运用滚动计划法制定生产规划;掌握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内容和含义,能够熟练进行生产能力的计算,运用滚动计划法、试错法和期量标准来制定各种生产计划;掌握生产作业的排序,能够运用单台排序规则和多台排序规则进行具体生产排序。

管理学课程标准

管理学课程标准

管理学课程标准管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属于B类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和方法,以及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激励职能的相关知识。

通过研究,学生将具备计划、控制、组织、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先修课程为无,后续课程包括《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中小企业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等。

课程内容包括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社会道德和责任、计划、决策、组织等章节。

其中,第一章教授管理的含义和性质、管理的特征、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和管理的职能,以及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教授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及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第三章教授管理道德的含义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员工进行道德管理的途径和方法;第四章教授计划的含义、特点、种类以及计划编制的程序,以及现代计划的编制方法;第五章教授决策的含义和特点、各种类型和决策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法;第六章教授组织结构设计、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等内容。

通过研究《管理学》,学生将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具备一定的计划、控制、组织、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管理能力。

第三节:组织的部门化组织的部门化是指将企业按照不同的功能、产品或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分割,形成多个部门,每个部门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

部门化的基本任务是实现分工与协调的平衡,使企业能够高效地运作。

在设计部门化结构时,应遵循适度分割、协调一致、灵活变通的原则,以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整体效能。

第四节:组织权利的配置组织权利的配置是指将权力分配给不同的职位和人员,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达成。

权利的构成包括职权、责任和义务。

在配置权利时,应遵循权责一致、适度集中、分权授权的原则,以确保权利的有效行使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工作任务导向下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标准研究

工作任务导向下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标准研究
中图 分 类 号 : l G7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5 2 2 1 ) 0 0 7 — 2 1 7 - 7 7( 0 1 1 — 0 1 0
《 国家 中 长期 教 育 改 革 和发 展 规 划 纲要 ( 0 0 2 2 2 1 ~ 0 0年 ) 指 》
21. 01 O 1
专业 教学研 究
工作任务导向下的《 生产与运作管理》 课程标准研究
邹 非 何 玉 龙
( 江 东方 职业 技 术 学 院 浙 江 温 州 3 5 1 ) 浙 2 0 1 摘要 : 基于 工 作 任 务 的 < 产 与 运作 管理 》 程 标准 共 由八 部 分组 成 : 程 性 质 与 定 位 、 程 培 养 目标 、 程 设 生 课 课 课 课 计 思 路 、 程 结 构 与 内 容 、 程 教 学 内容 组 织 与 安 排 、 程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 程 教 学 实 施 建 议 及 课 程 考 核 。 在 以 工 作 课 课 课 课 任 务 为导 向的课 程 体 系架 构 下 , 发适 合 高 职工 商 企 业管 理 专 业人 才 培养 需 求 的课 程 标准 , 面 I 开 还 临企业 在标 准 制 定 过 程 中参 与 的 方式 、 程 实 施相 关 的考 核 与 评鉴 、 生 对 新 的教 学模 式 变 革 的接 受程 度 等 新 的问题 , 要 不 断探 索。 课 学 需 关 键 词 : 作 任 务 ; 职 课 程 : 产 与 运 作 管 理 ; 准 工 高 生 标
基 于 工作 任 务 的 课 程标 准 编 制思 路
《 生产 与运 作 管 理 》 称 作 《 营 管 理 》 《 作 管 理产 作 业 管 理 》 展 而 来 的 一 门 课 程 , 工 商 企 生 、生 发 是 业 管 理 专 业 的 主 干课 程 之 一 。本 课 程 的教 学 目的 在 于使 学 生 掌 握 生 产 与 运 作 管 理 的基 本 概 念 、 理 和 方 法 要 求 学 生 在 牢 固 原 掌 握 传 统 的生 产 与 运 作 基 本 理 论 与方 法 的 基 础 上 . 一 步 了解 进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生产与运作管理标准学时:46课程类型:理论课《生产与运作管理》是面向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学生学习的重点来看《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把管理学的知识怎么应用到生产实际当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是学生从理论的学习向应用学习的一种转变,通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于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会处理实际的问题,特别是要掌握一些把实际的问题通过仿真的方法来模拟企业的生产实际。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企业生产的认知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1. 试行“案例教学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阐述问题的能力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组深入探索高教教育规律,通过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实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牢固地树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理论教学中,我们积极试行“案例教学法”,即围绕现实案例和自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身临实景,在实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生产现场管理课程标准完整版

生产现场管理课程标准完整版

生产现场管理课程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生产现场管理》课程标准2016年8月编写一、适用对象高等职业教育层次3学年制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知识,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内容有十一章,包括现场管理、组织管理、资源管理、成本管理等内容。

2.课程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解决生产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具有较广泛的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综合应用该学科知识的能力。

三、参考学时30学时。

四、学分2学分。

五、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获得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增强企业管理的基本意识。

包括掌握现代企业及管理的基本特征;生产现场管理的发展趋势;企业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基本内容。

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有关企业管理的一些现象,具备初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思想、了解基本方法,增强企业管理意识,培养作为具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

六、设计思路(一)课程内容设计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设计提出了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以获得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工作过程知识是根据职业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规范、工具、手段与对象结合,并指向目标的职业行动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注重对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

在工作任务学习模块中,基础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重点突出生产现场管理实践方面的知识,力求简单实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遵循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辅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理解知识要求掌握和理解生产现场管理涉相关技术、知识,对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实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实

2022年12月第25卷第2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Dec.,2022Vol.25,No.24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实施的桎梏与突破王晓玲1,褚志强2(1.通辽职业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2.通辽实验中学,内蒙古通辽028000)[摘 要]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但在目前的职业教育实践中,“技能培养”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与营利性组织经营相关的管理类专业,因为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问题更为凸显。

文章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从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角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突破方向。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实施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2.24.075[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2)24-0239-03 1 概念界定1.1 管理类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 T 13745-2009)中,一级学科管理学下包含的二级学科分别为管理思想史、管理理论、管理计量学、部门经济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管理工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未来学以及管理学其他学科[1]。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管理学门类主要包含: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包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等)、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包含物流管理等)、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以及旅游管理(包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类[2]。

结合以上两类标准,本文重点围绕两种学科分类标准中交叉且涉及企业的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旅游管理类等相关专业进行探讨,分别对应《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财经商贸大类和旅游大类下的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

生产运营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

生产运营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

生产运营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简介生产运营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企业中有效管理和优化生产过程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生产运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课程内容涵盖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

主要课程内容1. 生产运营管理概述- 生产运营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生产系统的要素和关系- 生产运营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2. 生产计划与控制- 了解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生产计划的方法和工具- 研究如何制定和执行生产计划- 理解生产控制的概念和方法3. 物料管理- 理解物料管理的基本原理- 研究供应链管理和采购的重要性- 掌握物料需求计划和库存控制的方法4. 生产质量管理- 熟悉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研究如何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 掌握质量改进的工具和技术5. 运营性能评估与改进- 了解运营性能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研究如何识别和解决运营问题- 掌握持续改进的技术和策略研究要求1. 具备基础管理知识和技能,包括组织管理、决策分析等方面。

2.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有效合作。

3. 对生产运营管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4. 积极主动,具备较强的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具备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能够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和材料。

以上为生产运营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请参阅正式的课程大纲和教学材料。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所属学院:商贸学院课程编号: 012A04A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课程1、前言1.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岗位基础平台的重要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方法,具备相关生产与运作管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技能、思维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活动。

为毕业后从事生产与运作管理活动奠定基础。

1.2 基本理念及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工商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为开设依据,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合作学习和方法创新的能力。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引入“项目导向”的理念,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重构教学体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内容。

以生产基层管理岗位的职业岗位能力对课程进行整合,构建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以生产基层管理岗位的职业岗位能力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项目设计围绕生产与运作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来安排,主要根据制造业的生产管理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并向服务业延伸。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和要求。

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模拟实训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等方法构建教学方法体系,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实际操作达标为主的评价模式,重点评价学生的应运能力。

本课程安排68学时;4 学分。

2、课程培养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和运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能够进行企业基层生产与运作管理工作的各项基本活动。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生产组织过程管理能力、先进生产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生产过程配套服务操作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高职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并获得生产管理师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生产管理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及其兴趣所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的精神状态”、“掌握”、“了解” 等笼统、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例如“能够描述……”“能够解决……”等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

在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物流管理综合掌握能力。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物流管理综合掌握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物流管理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的性质
《生产运作管理》是电子商务专业构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术课,是本专业限选模块中的核心主干课程。

课程设置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和德州的产业基础说明了《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置的性质和作用。

德州是制造业基地,需要大批生产一线的基层管理人才如班组长、生产计划员、物料管理员、质量管理员等,“立足地方”,培训适合德州产业需要的基层生产管理人才,毕业生的出路才会顺畅。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常用的实用方法。

主要涵盖了生产公司创立,生产公司选址,生产公司布局,生产岗位设置、研究和组织,生产公司计划制定,生产库存控制,生产质量控制、生产现场控制,以及生产方式理解等十个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既能胜任公司基层生产管理工作,又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前后续课程关系
先开课程: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

后续课程:企业ERP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创业管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司生产基础,公司生产岗位设置、研究和组织,公司生产任务,公司生产控制系统,以及公司生产方式五个学习情境模块。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全面认识企业生产运作的基础实务:生产运作含义、选址和布局;能够熟练掌握生产岗位的设计、研究和组织方法;能够制定简单的生产任务的计划和生产任务的排序加工安排;能够掌握有效的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现场的流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生产方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专业能力目标
1)理解公司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能够运用黑匣子模型分析公司的生产问题;掌握公司的选址影响因素和常用方法,能够运用综合评价法解决公司选址的问题;掌握公司的常见布局类型和常用方法,能够运用作业相关图法和物料流向法分析公司布局问题。

2)理解公司岗位设计的涵义,能够运用5W1H准则对岗位进行设计;掌握公司岗位研究的分类和常用方法,能够运用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对岗位进行分析;掌握公司岗位评价和常用组织方法,能够运用组织原理对岗位进行组织
3)理解生产计划的涵义和类型,能够运用滚动计划法制定生产规划;掌握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内容和含义,能够熟练进行生产能力的计算,运用滚动计划法、试错法和期量标准来制定各种生产计划;掌握生产作业的排序,能够运用单台排序规则和多台排序规则进行具体生产排序。

4)掌握生产库存含义、理论和模型,能够运用ABC分类管理法、经济订货模型和经济生产模型进行生产库存控制;掌握生产质量含义、理论和模型,掌握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和六西格玛管理,运用七种常见的质量分析法和质量控制法进行质量控制;掌握生产现场含义、理论和模型,掌握定制管理、目视管理和5S现场管理,运用5S现场管理的实施步骤进行现场控制。

5)理解ERP的涵义和发展历程,并能分析总结出ERP生产方式的特点:模块化和流程化;理解JIT的核心思想和看板管理,并能分析总结出JIT生产方式的特点:节约化和均衡化;理解CIMS的内涵和集成结构,并能分析总结出CIMS生产方式的特点:集成化和同步化。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3)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创业能力。

4)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沟通与交际能力。

3、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2)具有较好的信息分析决策的方法能力。

3)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
1.学习情境(项目、任务)设计思路:
《基于ERP系统的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
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ERP实施与执行”的能力。

该课程设计思想是:根据课程性质,以任务挖掘职业技能,以企业经营过程为序,突出工作岗位任务导向,强调职业技能训练的标准设计课程内容,以“任务驱动、情景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教学。

通过对生产运作管理的学习,对生产理论和实践进行强化的同时,积极贯彻先进职教理念,构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本课程通过五大教学情境的构建:掌握企业生产系统虚拟公司建立;企业生产系统的岗位设计、研究和组织;企业生产系统的生产任务的计划和排序;企业生产系统的库存、质量和现场控制;企业生产系统的生产方式来演绎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特点。

2.学习情境(项目、任务)课时分配
3.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3:
学习情境4:
学习情境5: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已经逐步形成了“任务技能考核—情景综合考核—课程最终考核(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采用阶段过程性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1.技能考核
本考核于教学过程中随堂进行,以公司生产中的具体任务为主,考核采用作业和训练的方式,考核根据各个具体任务进行实施,以个体为单位。

本阶段的成绩占最终考核成绩的30%。

2.综合考核
本考核于公司生产的各个教学情境的结束点,分别以学习情境为考核单元,考核时采用小组汇总讲解形式,考核根据各个情景结合现实公司各种生产情景下具体任务的实现实施,以
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公司生产各个任务具体流程的操作。

本阶段的成绩占最终考核成绩的20%。

3.最终考核
课程结束后,考核过程由课程成果展示和现场答辩两部分构成,每组考核时间30分钟,并以设计项目成果及相关材料为基础,由授课教师组织相关3以上名专业教师构成课程评价组,对各组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每位课程小组成员给出考核成绩,本成绩占课程最终考核成绩的50%。

五、实施建议
1.教材及教参
使用教材:
《生产与运作管理》,许兆祥、王政,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高教出版社,
《生产与运作管理》赵红梅、岳建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2.师资配备建议
对任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要求。

3.教学硬件条件及坏境基本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条件:企业机械行业ERP实训室(15#406)、一体化教室、多媒体机房。

执笔:张聚伟
审核:戴明
日期:2012年5月1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