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广场坡度竖向设计规范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
景观设计要掌握的数据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二、车道1.道路纵坡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L≤600m非机动车道≥0.2≤3.0L≤50m≤2.0L≤100m步行道≥0.2≤8.0≤4.0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3.道路宽度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竖向设计
五、竖向设计的一般步骤 (一)不进行场地平整时 对于不进行场地平整的基地,竖向设计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道路及室外设施的竖向设计 道路及室外设施(如室外活动场地、广场、停车场、绿地等) 的竖向设计,按地形、排水及交通要求,定出主要控制点(交叉 点、转折点、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并应与四周道路高程相衔接。 根据技术规定和规范的要求,确定道路合理的坡度与坡长。 2.确定建筑物室内、室外设计标高 根据地形的竖向处理方案和建筑的使用、经济、排水、防 洪、美观等要求,合理考虑建筑、道路及室外场地之间的高差 关系,具体确定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及室外设计标高等。 3.确定场地排雨水 首先根据建筑群布置及场地内排水组织的要求,确定排水 方向,划分排水分区,定出地面排水的组织计划,应保证场地 雨水不得向周围场地排泄,即将场地的雨水有组织的排放。正 确处理设计地面与散水坡、道路、排水沟等高程控制点的关系, 对于场地内的排水沟,也需要进行结构选型。
竖向设计是场地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场地的安全稳定,也直接影响到空间的组成。 竖向设计一般是在总体布局之后进行的。不论平坦 场地或坡地场地,都必须给出建、构筑物的设计标 高,进行场地排雨水设计,使建筑与地形密切配合, 以便创造出优秀的场地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当然, 在坡地场地设计中,因地形、地质较复杂,支挡构 筑物和排水构筑物多,竖向设计不仅难度较大,而 且关系到方案的可行性与场地开拓的经济性,所以, 竖向设计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一)设计地面的形式 设计地面的形式由地形的变化趋势及坡度值大小确定。如 果自然地形是单向斜坡,地形坡度值较为接近,可以设计一个 设计地面;如果地形有起伏变化,可能设计成双坡或多坡。设 计地面必须与地形的排水方向一致,这样可以节约土方量,利 于场地排水。同一个地形可以设计成单坡、双坡或多坡,因此 而形成的竖向布置将有所不同。
园林坡度细则
园林坡度坡度3%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道路8.0.3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人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人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o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面町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卞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I I: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I判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I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nio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I I间距不宜超过80m, 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xl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人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0.5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多层3 3 3 2 2有出入II - 5 2.5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多层22 2 1.5 1.5 I韦I墙面向道路1.5 1.5 1.5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
景观设计要掌握的数据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二、车道1.道路纵坡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L≤600m非机动车道≥0.2≤3.0L≤50m≤2.0L≤100m步行道≥0.2≤8.0≤4.0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3.道路宽度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
要掌握的数据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二、车道1.道路纵坡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L≤200m≤L≤600m非机动车道≥≤L≤50m≤L≤100m步行道≥≤≤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为坡长。
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
人行道横坡为%~%3.道路宽度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双车道:W=~(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与任务
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与任务其主要涉及的事物有: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及竖向设计的基本步骤,竖向设计的任务及其目的园林竖向设计应与园林绿地总体规划同时进行。
在设计中,必须处理好自然地形和园林建筑工程中各单项工程(如园路、工程管线、园桥、构筑物、建筑等)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到园林工程经济合理、环境质量舒适良好、风景景观优美动人。
这是园林竖向设计的基本工程目标所在,而不仅仅是安排若干竖向标高数字以及使土方平衡的问题。
一、园林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竖向设计是直接塑造园林立面形象的重要工作。
其设计质量的好坏,设计所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设计的艺术水平如何,都将对园林建设的全局造成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除了要反复比较、深入研究、审慎落笔之外,还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则。
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进行竖向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使园林地形的起伏高低变化能够适应各种功能设施的需要。
对建筑、场地等的用地,要设计为平地地形;对水体用地,要调整好水底标高、水面标高和岸边标高;对园路用地,则依山随势,灵活掌握,只控制好最大纵坡、最小排水坡度等关键的地形要素。
在此基础上,同时注重地形的造景作用,尽量使地形变化适合造景需要。
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对原有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要深入分析,能够利用的就尽量利用;做到尽量不动或少动原有地形与现状植被,以便更好地体现原有乡土风貌和地方的环境特色。
在结合园林各种设施的功能需要、工程投资和景观要求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地形改造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造园应因地制宜,宜平地处不要设计为坡地,不宜种植处也不要设计为林地。
地形设计要顺应自然,自成天趣。
景物的安排、空间的处理、意境的表达都要力求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灵活自由。
就低挖池,就高堆山,使园林地形合乎自然山水规律,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同时,也要使园林建筑与自然地形紧密结合,浑然一体,仿佛天然生就,难寻人为痕迹。
景观常用规范及尺度整理
景观常用规范及尺度整理一、居住区道路规范1.道路宽度:1.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1.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1.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1.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1.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1.6 轮椅通过:W≥1.50m,轮椅交错:W≥1.80m。
1.7 尽端式道路的长度: L<120.0m,1.8尽端回车场: S>12.0mx12.0m。
1.9 人行道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路牙要求:车行与人行道之间路牙地面高度在100~200之间;人行与草坪之间宜0~120。
2.道路横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3.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
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
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
4.道路与建筑物间距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表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之路面边线;当小区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缘。
3.建、构筑物无组织排水,则为散水边缘至道路边缘。
二、消防通道设计规范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的居住区内宜设有消防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6m高层(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消防车道设计要求:1.高层住宅的周围应设有环形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有些地方是9米)。
景观广场坡度竖向设计规范
汽车道路坡度:常用0.3%-6.0%,最大8%消防车道坡度:常用0.3%-6.0%,最大9%(登高面2%)轮椅坡道:常用0.3%-6.0%,最大8%自行车专用道坡度:常用0.3%□-1.5%,最大5%步行道坡度:常用0.3%-8.0%,超过8%改为台阶停车场坡度:常用0.3%-1.0%,最大5%广场坡度:常用0.3%-1.0%,最大2%运动场坡度:常用0.2%-0.5%,最大1.5%中、高乔木种植:57%(30度)草坪修剪作业面:33%草皮坡面最大坡度:100%(45度)景观坡度竖向设计规范广场坡度——场地排雨水一、人工排水系统(一)地表雨水排除方式自然排水暗管排水明沟排水(便宜、技术简单)(二)场地排水坡度自然地面、人工地面(详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例:0.3%≤粘土地面≤5%绿地:适宜坡度0.5%~1.0%广场兼停车场:适宜坡度0.2%~0.5%(三)场地排水方案1、建筑物标高和道路标高的协调关系(1)一般道路标高比地坪标高底0.25~0.30m,场地雨水通过道路两侧排除。
(2)建筑物低于道路时,散水处设明沟或暗沟2、绿地部分需要排除的地表水,适宜坡度0.5%~1.0%。
不超过10%的坡道宜于人活动和草皮生长。
3、广场和停车场(1)广场设计坡度——0.3≤平原地区≤1%停车场——最小坡度0.3%。
平行通道方向纵坡≤1%,横坡≤3%(2)与广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与停车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3)积雪寒冷地区广场——≤6%(且出入口处设置≤2%的缓坡)(4)广场、停车场,符合下列情况,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a、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米b、地面纵坡≥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米4、体育运动场地(1)体育场a、每分钟排除10.8mm/平米b、三个排水分区——跑道横坡1%、2%,纵坡应≤1%(2)矩形场地排水坡形式:双坡式、横坡式、纵坡式、斜坡式排球场——0.5%羽毛球场——草皮≥2%,混凝土≥0.83%篮球场地——混凝土≥0.83%网球场——非透水型0.83%,透水型0.3~0.4%二、常见排水设施布置(一)雨水口1、积水点的判断,图4-60交叉口雨水口分布。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
园林景观常规尺⼨(消防车道、⼈⾏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景观设计要掌握得数据⼀、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于4m。
转弯半径不应⼩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不应⼩于4m,供消防车操作得场地坡度不宜⼤于3%。
0o1S2uG。
2、⾼层建筑得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层建筑外墙宜⼤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于120m,应设置不⼩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便,及景观效果⼀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cLbw2s0。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积不应⼩于12m*12m,⾼层建筑回车场⾯积不宜⼩于15m*15m,供⼤型消防车得回车场不宜⼩于18m*18m。
IPIhCyf。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于⼩汽车(车长5m,最⼩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于⼤汽车(车长8~9m,最⼩转弯半径10m)tXk838A。
⼆、车道1、道路纵坡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纵坡最⼤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L≤600m⾮机动车道≥0、2≤3、0L≤50m≤2、0L≤100m步⾏道≥0、2≤8、0≤4、0注:1、摘⾃《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得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于11%,其坡长不⼤于80m,路⾯应由防滑措施。
VsvN3nE。
2、道路纵坡机动车、⾮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道横坡为1、0%~2、0%3、道路宽度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于20m。
3、2 ⼩区级道路:路⾯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得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得不宜⼩于14m;⽆供热管线得不宜⼩于10m;wT8KVUr。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
园林景观常规尺⼨(消防车道、⼈⾏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要掌握的数据⼀、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于4m。
转弯半径不应⼩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不应⼩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于3%。
2.⾼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层建筑外墙宜⼤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于120m,应设置不⼩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便,及景观效果⼀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积不应⼩于12m*12m,⾼层建筑回车场⾯积不宜⼩于15m*15m,供⼤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于⼩汽车(车长5m,最⼩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于⼤汽车(车长8~9m,最⼩转弯半径10m)⼆、车道1.道路纵坡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纵坡最⼤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纵坡机动车道≥≤L≤600m⾮机动车道≥≤L≤50m≤L≤100m步⾏道≥≤≤注:1.摘⾃《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为坡长。
在地形坡度较⼤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于11%,其坡长不⼤于80m,路⾯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机动车、⾮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
⼈⾏道横坡为%~%3.道路宽度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于20m。
⼩区级道路:路⾯宽~;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于14m;⽆供热管线的不宜⼩于10m;组团路:路⾯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于10m;⽆供热管线的不宜⼩于8m;宅间⼩路:路⾯宽不宜⼩于;双车道:W=~(场地主⼲道双车道宽度,⼩型车双车道最⼩宽6⽶,⼤型车双车道最⼩宽7⽶)单车道:W=~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机动车最⼩转弯半径:(道路内路⽛最⼩半径):车长不超过5⽶的三轮车、⼩型车。
景观设计坡度规范大全
景观设计坡度规范⼤全⼀些关于坡度的资料来源:徐姝妮的⽇志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纵坡最⼤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机动车混⾏的道路,其纵坡宜按⾮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与⼈⾏宜分开设置⾃成系统;8.0.4.2 路⽹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区内主要道路⾄少应有两个出⼊⼝;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少应有两个⽅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数应控制,其出⼊⼝间距不应⼩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于4m×4m消防车通道。
⼈⾏出⼝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不宜⼩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组团的道路,既应⽅便居民出⾏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应设置为残疾⼈通⾏的⽆障碍通道。
通⾏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于2.5m,纵坡不应⼤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于120m,并应设不⼩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地坡度⼤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柔性路⾯;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建筑物、构筑物的最⼩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道路边缘⾄建、构筑物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区路组团路及宅间⼩路建筑物⾯向道路⽆出⼊⼝⾼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 5 2.5建筑物⼭墙⾯向道路⾼层4 多层2 2 2 1.5 1.5 围墙⾯向道路1.5 1.5 1.5 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区路、组团路及宅间⼩路的边缘指路⾯边线。
景观竖向设计的方法(6个原则)
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在研究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高程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因地制宜地确定建筑、道路的竖向位置,合理地组织地面排水、有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并解决好场地内外的高程衔接。
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 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 确定建、构筑物的高程• 拟定场地排水方案• 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 设计有关构筑物①满足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②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方量③满足道路布局合理的技术要求④解决场地排水问题⑤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⑥满足建筑基础埋深、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地形图——地形测绘图(1:500、1:1000)(0.05-1.00等高线)(50-100m纵横坐标网)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资料场地平面布局——场地内的建、构物场地道路布置场地排水与防洪方案地下管线的情况填土土源与弃土地点设计说明书、竖向布置图、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土方图平坡式:台阶式:自然地面坡度划分:平坡、缓坡、中坡、陡坡、急坡1、台阶式1)台阶式布置:台阶的尺寸:需要宽度、容许宽度容许的宽度:B=(175~180)× H填 / i地-i整一般整平坡度应在0.5%——2%2)台阶的高度:相邻台阶之间的高差称为台阶高度。
台阶高度主要取决于场地自然地形横向坡度和相邻台阶之间的功能关系、交通组织及其技术要求。
台阶高差一般以3.0——4.0m为宜(最高4.0——6.0m),以免道路坡道过长、交通组织困难并增加挡土墙等支挡结构工程量。
台阶高度也不宜过低,一般不小于1.0m。
3)相邻台阶的连接方式:边坡处理和挡土墙:边坡:4)按降雨量划分台阶高度:5)两个的关系:护坡是建筑在边坡上的附属工程,是起保护边坡不被雨水冲刷或边坡绿化作用的,而挡土墙是为了保护高路基减少放坡或保护河道等作用,它们之间没有特别的关系,有的护坡底角(力点)作用在挡土墙上,它们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两两相帮衬,但护坡必须在边坡上。
园林景观地面铺筑细节要求
园林景观地面铺筑细节要求1、景观排水:景观进入铺装阶段,必须先进行排水坡向的确定,并做好控制点和路面与路侧雨水收集口的竖向测量,保证园路排水顺畅,美观。
A、雨水收集口应低于铺装面0.2---0.3cm,收集口周边地面铺装向雨水收集口找坡。
B、如道路设计竖向较小时,应充分考虑排水要求,增加雨水收集口的数量,在不影响周边道路接入和台阶平台接入时,铺装时可适当调整竖向,无法调整竖向时,在道路上增设排水截水沟,截水沟留设在铺装的分割带上,截水沟材质同分隔带材质(截水沟篦子材质厚度不低于5cm)。
C、道路竖向变化较大时,也应在坡中设置截水沟,截水沟留设在铺装的分割带上,截水沟材质同分隔带材质(截水沟篦子材质厚度不低于5cm)。
D、道路与道路相接处、道路与平台相接处应充分考虑排水要求,相接处应有排水设施,设计雨水口不合理是,位置可适当调整,没有设计时增设雨水井。
E、绿地排水,当周边地形坡度较大时,应充分考虑雨水和养护时水分对地形表面的冲刷,坡度较大处应加宽草坪的铺设面积,以保证雨水将泥土冲刷到路面。
F、同一路段和区域内雨水收集口的规格外观应保持一致,收集口与道路的距离也应保持一致。
隐形井盖安装时应注意:隐形井盖在硬质铺装面上时,井盖内的铺装缝隙和材料与周边石材缝隙保持一致,同一路段和区域井盖开启方向保持一致。
硬质铺装上隐形井盖选择无孔球墨铸铁型井盖,消防通道植草格内选用有孔型球墨铸铁隐形井盖,开启方向与周边井盖开启方向保持一致。
G、隐形井盖的安装选用,消防通道选用球墨铸铁隐形井盖,非消防通道硬质铺装选用复合隐形井盖,绿地内选用复合可植草型复合隐形井盖。
2、面层铺装:A、地面园路铺装:地面铺装时先进行放样,小样验收合格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控制有点:a、基层清理,铺装前必须要对基层落地灰、尘土进行清理并刷素浆进行处理。
B、干硬性砂灰的比例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砂灰拌和均匀,铺装后洒水养护,养护后进行勾缝处理。
C、铺装图案,应按图纸设计进行铺装,材料规格方正,表面和厚度要求符合设计及样品要求,边角方正,无扭曲、缺角、掉边,裂纹,控制色差。
场地竖向设计(垂直设计)要点全解析
三、竖向布置的任务:1.选择建筑地坪标高和广场等的标高及其连接关系。
2.确定道路标高和坡度。
3.拟定场地排水系统,保证地面排水通畅,不积水。
4.确定场地平土标高,计算土石方填、挖工程量,力求填挖总量最小,并接近平衡5.合理布置竖向设计必要的工程设施(挡土墙、护坡等)和排水构筑物(排水沟、排洪沟、截洪沟等)。
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与标准主要有: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3、《防洪标准》第一节竖向设计的基本知识一、场地设计地面形式计成平坡式、台地式及混合式。
1)当自然地形坡度小于8%时,可采用平坡式布置。
2)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可采用台地式布置。
台地高度以为1.5~3.0m,台地之间应设挡土墙或护坡联系。
3)采用混合式布置时,台地的划分应与场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相协调。
下图为平坡式:下图为台地式:二、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连接·边坡边坡是一段连续的斜坡面。
为了保证土体和岩石的稳定,斜坡面必须具有稳定的坡度,称为边坡坡度,一般用高宽比表示。
·挡土墙挡土墙是主要承受土压力,防止土体塌滑的墙式构筑物,多用砖、毛石和混凝土建造。
当设计地面和自然地形之间有一定高差时,或处在不良地质处,或者易受水流冲刷导致坍塌滑动的边坡,当采用一般铺砌护坡不能满足防护要求时,或者用地受限制地段,宜设置挡土墙。
下图为重力式挡土墙:·建筑物与边坡或挡土墙的距离要求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挡土墙和护坡上、下缘距建筑2m,已可满足布设建筑物散水、排水沟及边缘种植槽的宽度要求。
但上、下缘有所不同的是上缘与建筑物距离还应包括挡土墙顶厚度(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面加设安全防护设施),种植槽应可种植乔木,至少应有1. 2m以上宽度,故应保证3m。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
景观设计要掌握的数据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2。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
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
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二、车道1.道路纵坡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
0L≤200m≤5。
0L≤600m非机动车道≥0。
2≤3。
0L≤50m≤2.0L≤100m步行道≥0.2≤8.0≤4.0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
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
0%3.道路宽度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
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
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3。
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及坡度、空间尺度
要掌握的数据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列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二、车道1.道路纵坡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L≤200m≤L≤600m非机动车道≥≤L≤50m≤L≤100m步行道≥≤≤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标准设计标准? (GB50180—93)(2002年版)为坡长。
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
人行道横坡为%~%3.道路宽度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双车道:W=~(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居住区设计规范第一部分住宅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一. 总平面设计1. 间距1.1 建筑平面搭接错位时,h值(净尺寸)不宜大于2.4m,以免影响采光。
2. 消防2.1 总图中应做好消防车道及消防车登高面设计,注意人车分流;当消防车道下面为地下室时,结构应考虑消防车总重300KN荷载。
2.2 登高面2.2.1 登高面宜在用地红线内解决,条件限制时可利用绿化带作登高面,但绿化带下应设硬地,并按消防车总重300KN计算。
2.2.2 当建筑物凹入处进深不大于4m(净宽)时,该凹入范围可计入1/4周边长度算作登高面;如凹槽宽度不大于2.5m(净宽),该宽度可不计入建筑周边总长度。
2.3 消防车道2.3.1 高层建筑周围宜设环形或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18m×18m回车场。
2.3.2 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高层12m,多层9m。
2.3.3 消防车道最小宽度:登高面处6m,其它处4m。
2.3.4 消防车道的坡度:登高面≯1%,其它处≯7%。
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1500mm转弯半径:12m(小区道路转弯处保证视线通透,种植灌木时高度应小于0.6 m,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内)万科集团园林景观设计细则一、总体设计要求1 整体规划注重形成项目地貌,同时考虑的土方平衡。
2 要重点考虑小区内部之重点部位,如销售厅周边、会所周边及小区主入口等设计。
3 景观设计师要与建筑师进行充分的合作与沟通,配合建筑设计院对建筑立面风格设计、土方工程量、护坡、基础处理等提出合理化建议。
4 设计必须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发展商的预算范围内,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武汉地区的实际状况:当地树种、当地材料、施工水平等因素,不应选用过于昂贵的装饰材料及过于繁琐的施工工艺,力争用较低的价格获得优良的效果。
处理地型尽可能减少挡土墙的出现,减低其工程造价,并能提出巧妙构思解决高差问题。
5 项目环境设计适当考虑无障碍设计。
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21
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21公园设计规范GB -2021旨在全面发挥公园的各种功能,并确保公园设计质量,适用于城乡各类公园的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设计。
除符合本规范外,公园设计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部分对公园、用地比例、绿化用地、建筑占地、水体、公园游憩绿地、雨水控制利用、竖向控制、郁闭度和自然安息角等进行了定义。
基本规定部分规定了公园的用地范围和类型应以上位规划为依据,公园设计应正确处理公园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公园的近期建设与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3.1.3 公园设计应注重与周边城市的风貌和功能相协调,同时也应注重地域文化和景观特色的保护与发展。
在设计公园时,应该考虑周边区域的自然和文化特点,以便更好地与城市环境相融合。
3.1.4 公园的主要出入口应该位于城市主、次干道,并且规模应该与城市交通和游人流量相适应。
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游客进入公园,同时也方便游客的出行和游览。
3.1.5 当公园与水系相邻时,应该综合考虑相邻区域水位变化对公园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确保游客的安全。
在设计公园时,应该根据相关区域的防洪要求,合理规划公园的位置和形态,以避免水灾的发生。
3.1.6 公园的雨水控制利用目标,包括径流总量控制率、超标雨水径流调蓄容量、雨水利用比例等,应该根据上位规划结合公园的功能定位、地形和土质条件而确定。
在设计公园时,应该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3.1.7 公园应急避险功能的确定和相应场地、设施的设置,应该以城市综合防灾要求、公园的安全条件和资源保护价值要求为依据。
在设计公园时,应该考虑公园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避险功能,同时也应该保护公园的资源和环境。
3.2 公园的内容3.2.1 公园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并根据公园的类型确定其特有的内容。
在设计公园时,应该注重自然环境的创造,同时也要考虑公园的类型和特点。
3.2.2 综合公园应该设置游览、休闲、健身、儿童游戏、运动、科普等多种设施,面积不应小于5公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道路坡度:常用0.3%-6.0%,最大8%
消防车道坡度:常用0.3%-6.0%,最大9%(登高面2%)轮椅坡道:常用0.3%-6.0%,最大8%
自行车专用道坡度:常用0.3%□-1.5%,最大5%
步行道坡度:常用0.3%-8.0%,超过8%改为台阶
停车场坡度:常用0.3%-1.0%,最大5%
广场坡度:常用0.3%-1.0%,最大2%
运动场坡度:常用0.2%-0.5%,最大1.5%
中、高乔木种植:57%(30度)
草坪修剪作业面:33%
草皮坡面最大坡度:100%(45度)
景观坡度竖向设计规范
广场坡度——场地排雨水
一、人工排水系统
(一)地表雨水排除方式
自然排水
暗管排水
明沟排水(便宜、技术简单)
(二)场地排水坡度
自然地面、人工地面(详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例:0.3%≤粘土地面≤5%
绿地:适宜坡度0.5%~1.0%
广场兼停车场:适宜坡度0.2%~0.5%
(三)场地排水方案
1、建筑物标高和道路标高的协调关系
(1)一般道路标高比地坪标高底0.25~0.30m,场地雨水通过道路两侧排除。
(2)建筑物低于道路时,散水处设明沟或暗沟
2、绿地
部分需要排除的地表水,适宜坡度0.5%~1.0%。
不超过10%的坡道宜于人活动和草皮生长。
3、广场和停车场
(1)广场设计坡度——0.3≤平原地区≤1%
停车场——最小坡度0.3%。
平行通道方向纵坡≤1%,横坡≤3%
(2)与广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
与停车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
(3)积雪寒冷地区广场——≤6%(且出入口处设置≤2%的缓坡)
(4)广场、停车场,符合下列情况,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
a、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米
b、地面纵坡≥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米
4、体育运动场地
(1)体育场
a、每分钟排除10.8mm/平米
b、三个排水分区——跑道横坡1%、2%,纵坡应≤1%
(2)矩形场地
排水坡形式:双坡式、横坡式、纵坡式、斜坡式
排球场——0.5%
羽毛球场——草皮≥2%,混凝土≥0.83%
篮球场地——混凝土≥0.83%
网球场——非透水型0.83%,透水型0.3~0.4%
二、常见排水设施布置
(一)雨水口
1、积水点的判断,图4-60交叉口雨水口分布。
2、一个雨水口汇水面积约2500~5000平米
3、道路雨水口间距根据不同纵坡的规定(见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例:道路纵坡0.3~0.4时,雨水口间距30~40米
(二)排水沟
1、梯形沟
2、矩形沟(最常用)沟深≥200,沟宽≥400,纵坡≥0.3%
三、场地防排洪
城市重要程度分类(按人口)
1建筑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1、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1.2、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长不应大于8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5%,其坡长不应大于600m;横坡应为1%~2%;
1.3、基地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3%,其坡长不应大于5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其坡长不应大于1OOm;横坡应为1%~2%;
1.4、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4%,横坡应为1%~2%;
1.5、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
注:山地和丘陵地区竖向设计尚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2、建筑基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2.1、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措施,排水方式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应采取雨水回收利用措施;
2.2、采用车行道排泄地面雨水时,雨水口形式及数量应根据汇水面积、流量、道路纵坡长度等确定;
2.3、单侧排水的道路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应采取排雨水时不影响交通和路面清洁的措施。
3、建筑物底层出入口处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外地面雨水回流。
广场坡度:0.3-3% (最好0.5-2%)
排水坡度绿地:适宜坡度0.5%~1.0%
广场兼停车场:适宜坡度0.2%~0.5%(0.5%正常情况下,汽车没有手刹最大坡度)
停车场:与车道方向平行纵坡1%,与车道方向垂直横坡3%
残疾人轮椅基地通行坡度:最好小于2.5%且大于2.5米宽
建筑物之间详细竖向布置指建筑物室内、外地坪,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地坪标高的确定。
应引导室外雨水顺利排除,避免室外雨水流入建筑内,以保证建筑物之间交通良好。
场地建筑至道路坡度最好为:1%-3%,一般允许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