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生态学课后习题汇总

合集下载

污染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污染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污染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污染生态学 ]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者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生物对污染的适应性,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污染引起的“自然”环境的改变(外环境的变化)的适应,以及对污染引起生物的生理变化(内环境的变化)的适应;二是生物对污染物自身的适应。

前者是间接性的,后者是直接性的。

生物结皮是由土壤微生物、藻类、地衣和苔藓植物等孢子植物类群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它的形成使土壤表面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上均明显不同于松散沙土,具有较强的抗风蚀、水蚀功能,也是干旱荒漠地区植被演替的重要基础。

:指通过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

是试图重新创造、引导或加速自然演化过程。

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与类型、生态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一门科学。

: 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各层次对环境污染程度所产生的反应来阐明环境状况,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 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特别是氮、磷过多而导致水生植物(浮游藻类等)大量繁殖,影响水体与大气正常的氧气交换,加之死亡藻类的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水体溶解氧迅速下降,水质恶化,鱼类死亡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加速水体衰老的进程。

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表现,也是湖泊分类与演化的一个指标。

: 广义的生物修复,指一切以利用生物为主体的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

它包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降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也包括将污染物稳定化,以减少其向周边环境的扩散。

一般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三种类型。

狭义的生物修复,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

污染生态学大题

污染生态学大题

水污染指标有哪些?温度、色度、秀味觉、浑浊度、透明度、导电率、悬浮固体、pH、DO COD、细菌总数等。

大气污染指标有哪些?二氧化硫、悬浮颗粒、光化学氧化剂。

土壤污染指标有哪些?土壤酸碱度、有机质、有机碳、CEC污染生态学重点研究:生物受污染后的生活状态、受害程度、受害阙值、致死剂量;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转移、富集、降解的过程和规律;食物链富集传导的规律,生态系统的污染负荷,确定生态系统容量,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环境污染的生物防治和修复;污染环境的生物指示、监测和评价。

根部对土壤溶液中污染离子的吸收过程:①将离子吸附到根细胞表面;②离子通过外部空间进入皮层内部;③离子通过内部空间进入木质部;④离子进入导管。

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污染物能改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影响酶活性;能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在组织和细胞中出现生理生化和亚细胞显微结构等微观变化;影响种子生活力;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

污染物对动物的影响:污染物破坏动物的组织器官和内脏;干扰动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动物的寿命。

污染物对人类的影响:无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甲基汞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及运动失调等,严重时能疯狂痉挛致死。

氟:斑釉齿、骨质硬化症、骨质软化症及甲状腺肿瘤。

);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毒性来着本身的化学结构;毒性与代谢有关,大部分慢性毒性属这类。

)生物对污染物的解毒作用:生物对污染物的结合钝化(植物:植物细胞壁中物质可与重金属等毒物结合,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结合毒物,细胞质与液泡中具有许多能与毒物结合的“结合座”。

动物可在血浆蛋白、肝、肾等部位与毒物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结合反应。

微生物提供其分泌物对毒物的沉淀作用和胞外络合作用等)、代谢解毒(通过氧化、还原和水解等作用降低或消除毒性)、遗传解毒控制、排出作用(生物通过各种途径将毒物排出体外)。

污染生态学作业1

污染生态学作业1

《污染生态学》作业生态112班强宏海学号:11423321560分1.何谓污染物?它具有哪些性质?如何分类?答题需要层次分明通常,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危害人类的物质。

污染物可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的污染物和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有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既有自然来源的又有人为来源的。

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化学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又可分为噪声、微波辐射、放射性污染物等;生物污染物又可分为病原体、变应原污染物等。

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3.简述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方式。

从根表面吸收的污染物能横穿根的中柱,被送入导管。

进入导管后随蒸腾拉力向地上部移动。

一般认为穿过根面的无机离子到达内表层可能有两种通路:第一条为非共质体通道,即无机离子和水在根内横向迁移,到达内表层是通过细胞壁和细胞缝隙等质外体空间;第二条是共质体通道,即通过细胞内原生质流动和通过细胞之间相恋的细胞通道。

5微生物细胞吸收污染物的机制是什么?太简单污染物连接到微牛物细胞壁上有三种作用机制:1. 离子交换反应2.沉淀作用3.络合作用。

7.简述影响植物吸收、迁移污染物的因素不知所云1、物质的形态和结合方式在植物体内运输和储存。

络和活离子状态。

2、吸收部位:根吸收的部位不同,向地上部移动的速率也有差异。

如小麦根尖端1—4cm区域吸收的离子最易向地上部转移;由更成熟的部位吸收的离子,移动速度就僵得多。

3、和植物的发育阶段有关,幼小部位吸收的物质易向上迁移4、土壤或培养液中离子浓度的高低9.什么叫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从大气污染到水污染,从土壤污染到固体废弃物污染,各种类型的污染无处不在。

大气污染是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

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以及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不仅影响着空气质量,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许多城市常常被雾霾笼罩,人们呼吸着污浊的空气,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水污染同样令人担忧。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农业中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未经有效处理,使得河流、湖泊和海洋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水中的化学物质超标,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甚至有些水域出现了“死水区”,丧失了生态功能。

土壤污染则是一个相对隐蔽但危害深远的问题。

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和工业废弃物的堆积,使得土壤的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长期积累的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固体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堆积如山,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产生渗滤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二、生态环境污染的例题分析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让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例题。

例 1:某工厂附近的河流,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含量严重超标,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水生态系统崩溃。

这是由于工厂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进入河流所致。

例 2:在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由于长期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农产品质量下降,同时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

例 3:某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经常超过国家标准,PM25 浓度居高不下。

经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城市中汽车数量过多,交通拥堵,尾气排放量大,加上周边工厂的废气排放。

这些例题清晰地展示了生态环境污染的多种表现形式和严重后果。

三、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污染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污染生态学课后习题

污染生态学课后习题

《污染生态学》复习题第一章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1.何谓污染物它具有什么性质如何分类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污染物的性质:a.一种物质称为污染物,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浓度,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

b.污染物会在环境中发生转化,即具有易变性。

污染物的分类: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污染物;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一次和二次污染物。

2.简述植物对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过程。

植物吸收污染物的主要器官是根,叶片也能吸收污染物。

水溶态的污染物到达根表面,主要由两个途径:一条是质体流途径,即污染物随蒸腾拉力,在植物吸收水分时与水一起到达植物根部;另一条是扩散途径,即通过扩散而到达根表面。

植物的细胞壁是污染物进入植物细胞的第一道屏障,在细胞壁中的果胶质成分为结合污染物提供了大量的交换位点。

细胞膜调节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并与细胞壁一起构成了细胞的防卫体系。

污染物通过植物细胞膜进入细胞的过程,目前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动的扩散,物质顺着本身的浓度梯度或细胞膜的电化学势流动;一种是物质的主动传递过程,这种过程需要能量。

3.简述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方式。

从根表面吸收的污染物能横穿根的中柱,被送入导管。

进入导管后随蒸腾拉力向地上部移动。

一般认为穿过根表面的无机离子到达内皮层可能有两种道路:第一条为非共质体通道,即无机离子和水在根内横向迁移,到达内皮层是通过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等质外空间;第二条是共质体通道,即通过细胞内原生质流动和通过细胞之间向连接的细胞质通道。

污染物可以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通过叶片吸收的污染物也可从地上部向根部运输。

4.简述动物体对污染物质的主要吸收途径。

环境生态学课后练习-第1和第2章的答案

环境生态学课后练习-第1和第2章的答案

环境生态学课外作业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是什么?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估;(2)干扰方式、强度的识别与退化特征判定;(3)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技术;(4)生态规划与生态设计;(5)生态系统管理。

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定义是什么?答:环境生态学是研究受干扰生态系统的动态规律、变化机理和产生的生态效应,以及对其开展生态诊断、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科学。

3、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答:(1)人为干扰与生态系统动态;(2)生态系统受损伤程度及危害性的识别;(3)受损伤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育技术;(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途径。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题1、最小值定律指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

2、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过程中常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对其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3、耐受性定律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4、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限与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5、短日照植物日照时数少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6、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7、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8、有效积温法则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该现象称为有效积温法则。

9、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要大一些,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一现象称为贝格曼规律。

10、阿伦规律恒温动物或称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从而减少散热的形态适应现象。

四川农业大学污染生态学思考题

四川农业大学污染生态学思考题

第一章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的思考题一、填空题1、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来源和来源的污染物。

2、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和污染物等。

3、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和污染物。

4、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和污染物。

5、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和污染物。

二、名词解释1、污染物2、安全浓度3、最高允许浓度4、效应浓度5、致死浓度6、吞蚀作用7、胞饮作用8、相加作用9、协同作用10、拮抗作用11、独立作用三、间述题1、简述污染物的性质2、简述污染物的分类3、简述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粘附和吸收。

4、简述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方式。

5、简述复合污染时污染物联合作用的类型。

四、论述题1、论述影响植物吸收、迁移污染物的因素。

2、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减少植物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吸收?3、论述植物对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过程。

五、单项选择题1、多种化学物质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各单个物质毒性的总和。

这是()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拮抗作用D、独立作用:第二章生物富积一、名词解释:1、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又称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2、富集系数或浓缩系数3、超量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二、简答题1、简述污染物的性质主要包括那些方面2、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后产生哪些效应,为什么?3、生物富集与生物解毒之间有什么关系?4、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延伸,生物富集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三、填空题:1、影响生物富集的主要因素有:、、、和。

2、生物体内影响其富积的因素:、、、、和3、到目前为止,我国科学家仅发现砷超积累的植物、;锌、隔超积累的植物;隔超积累的植物;锰超积累的植物;铅、隔超积累的植物。

4、解毒能力愈,则富集能力愈;反之则富集能力愈。

5、基质溶液中,污染物可给态(可溶性)数量,植物的吸收和富集量就。

6、土壤水分过多,污染物以态为主,活性受到,富集量。

污染生态学三、四章习题

污染生态学三、四章习题

污染生态学三、四章作业1、简述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富集和污染物对生物毒害的关系。

第一,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生物对污染物的富集---污染物对生物的毒害作用,总的来说是这样一个过程。

第二,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

(1)植物,叶片气孔对大气污染物的粘附和吸收;植物的根和叶对水溶性的污染物的吸收。

(2)动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将少量的污染物吸收,通过体内肺泡的吞噬,肠道粘膜的吸收等。

(3)微生物,吸收污染物的主要方式是沉淀作用和络合作用,将有毒的污染物转化为微毒害或无毒化合物。

第三,在吸收的基础上,当达到一定数量无法转化时就会富集。

(1)生物体内凡是能与污染物形成稳定结合的物质,都能增加生物富集,从而消除或缓解毒害作用。

(2)不同器官对污染物的富集有很大差异,不同物种对污染物的吸收积累状况也不同。

(3)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富集量与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成正相关,同时也受作用时间的影响。

(4)生物体内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是随着食物链的营养级的增加,富集量逐渐增多,污染物在体内的含量也就越来越多。

第四,污染物对生物的毒害作用必须建立在生物体吸收和富集污染物的基础上。

2、污染物对生物的生理化毒害与遗传(特别是DNA)毒害之间有何关系?(1)对植物生理化的影响①.污染物影响细胞膜的透性,从而影响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②.污染物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③.重金属中的镉对呼吸作用干扰对呼吸酶的活性干扰④.污染物对蒸腾作用有明显影响⑤.锌对吲哚乙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其活性降低⑥.污染物对植物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变化(2)污染物对遗传物质的毒害①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的影响:大麦根尖经Hg2+、Cd2+、和Pd2+处理后,在所有浓度范围内一直表现出对细胞分裂的抑制表现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不同程度下降。

重金属对根生长的抑制主要是由于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②有丝分裂异常,染色体畸变:断裂、粘联含镉种子萌发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频率随着种子中镉积累的增加而下降。

污染生态学课后习题汇总资料

污染生态学课后习题汇总资料

污染生态学课后习题汇总资料《污染生态学》复习题第一章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1.何谓污染物?它具有什么性质?如何分类?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污染物的性质:a.一种物质称为污染物,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浓度,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

b.污染物会在环境中发生转化,即具有易变性。

2.简述植物对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过程。

植物吸收污染物的主要器官是根,叶片也能吸收污染物。

水溶态的污染物到达根表面,主要由两个途径:一条是质体流途径,即污染物随蒸腾拉力,在植物吸收水分时与水一起到达植物根部;另一条是扩散途径,即通过扩散而到达根表面。

植物的细胞壁是污染物进入植物细胞的第一道屏障,在细胞壁中的果胶质成分为结合污染物提供了大量的交换位点。

细胞膜调节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并与细胞壁一起构成了细胞的防卫体系。

污染物通过植物细胞膜进入细胞的过程,目前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动的扩散,物质顺着本身的浓度梯度或细胞膜的电化学势流动;一种是物质的主动传递过程,这种过程需要能量。

3.简述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方式。

从根表面吸收的污染物能横穿根的中柱,被送入导管。

进入导管后随蒸腾拉力向地上部移动。

一般认为穿过根表面的无机离子到达内皮层可能有两种道路:第一条为非共质体通道,即无机离子和水在根内横向迁移,到达内皮层是通过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等质外空间;第二条是共质体通道,即通过细胞内原生质流动和通过细胞之间向连接的细胞质通道。

污染物可以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通过叶片吸收的污染物也可从地上部向根部运输。

4.简述动物体对污染物质的主要吸收途径。

主要有三种:经呼吸道吸收,经消化管吸收,经皮肤及其他途径的吸收。

5.微生物细胞吸收污染物的机制是什么?三种:离子交换机制,沉淀作用,络合作用。

6.影响微生物吸收污染物的因素有哪些?培养液的PH、培养时间、污染物的浓度及培养温度等。

7.简述影响植物吸收、迁移污染物的因素。

环境生态学习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习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合计43题)一、填空题1.人类对自然的适应环境污染5.《寂静的春天》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7.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8.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产生9.《增长的极限》10. Haeckel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前苏联学派12.生物圈生命支持系统13. 大气圈微观二、选择题1. A2. B3. D4. D5.A B C D6. A7. A B8. B9. A 10. C三、判断题1. (√)2. (×)3.(√)4.(×)5.(×)6.(√)四、名词解释——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的反馈效应。

或指由于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引起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应用生态学的原理,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研究和指导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中,正确协调人与环境相互关系,寻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是由众多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总称。

——是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

五、简答题1.生态圈运行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答:特点:生态圈的物质是封闭循环的;生态圈是具有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的自持系统;生态圈具有优化演进的能力。

启示以自己的理解围绕要怎么善待生态圈来作答。

2.简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答:研究内容包括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

学科任务: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措施。

污染生态学+全部答案

污染生态学+全部答案

第一章1污染生态学的定义是什么?《污染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 污染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污染的生态系统①①研究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的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②采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和修复的学科内容:第一: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输入及污染物对生物系统的作用过程,和生物系统对污染物的反应及适应性--污染生态过程。

第二:人类有意识地对污染生态系统进行控制、改造和修复的过程--污染修复过程。

3如何理解污染生态学的学科来源?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相互交叉,导致了污染生态学这么学科的产生。

一些学者甚至叫污染生态学为环境保护生态学。

4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分支有哪些?A 当强调生态介质时,污染生态学可以分为:(1)大气污染生态学;(2)水污染生态学;(3)土壤污染生态学;B 当强调生命组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受到污染的危害时,污染生态学又可以分为:(1)植物污染生态学;(2)动物污染生态学;(3)微生物污染生态学;C 当强调生态系统的结构或污染问题产生的尺度时,污染生态学又可以分为:(1)生态系统污染生态学;(2)个体污染生态学;第二章景观生态学介绍1美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对景观的理解有何不同?景观(Landscape)一词的使用最早见于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全书,原意是自然风光、地表形态和风景画面。

汉语中的“景观”一词涵义丰富,反映“风景、景色、景致”之意。

景观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主要突出一种综合直观的视觉感受。

景观是由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理综合体。

--“自然地域综合体”的代名词2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过程),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属于宏观生态学科)研究内容:• 描述景观: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解释和理解其中的生态过程: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到物活动等)。

整理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整理

整理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整理

文件编号: B7-59-3B -40-33
整理人 尼克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整理
文件编号:B7-59-3B-40-33
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相间电流保护第三、四、七、九题
第三章零序电流保护第六、七题
第四章距离保护第五、七、八题
第六章重合闸第二、三、四题
第七章变压器保护第七题
我答案的两页纸都扫描了,同学们就按照上面的信息到答案图片里面去找!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污染生态学》复习题

《污染生态学》复习题

土地处理技术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表漫流、湿地、地下渗滤系统。

2、生物抗性机制外部排斥、内部忍耐。

生物抗性机制外部排斥、内部忍耐。

3、微生物对金属离子的转化作用甲基化、还原、氧化作用。

4、污染物间的不同效应相加、协同、颉颃、独立作用。

5、污水灌溉纯污水、清污混灌、间歇污水灌溉6、氧化塘厌氧、兼性和好氧氧化塘氧化塘厌氧、兼性和好氧氧化塘7、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避性气孔阻碍、外表皮阻碍作用。

8、特殊转运又可分为载体转运、主动运输、吞噬和胞饮作用。

9、影响微生物吸收污染物的因素培养液pH pH、、培养时间、污染物浓度及培养温度。

10、污染物通过动物细胞膜方式被动运输与特殊转运。

11、被功运输简单扩散和滤过作用;被功运输简单扩散和滤过作用;12、土壤污染检测研究型、监视性、事故性监测。

13、土壤采样方法对角线、棋盘式采样、蛇形采样布点法。

三、简答题1、阐述污染引起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机制.1.1.直接毒害作用,阻碍生物正常生长发育,使生物丧失生存或繁衍的能力;直接毒害作用,阻碍生物正常生长发育,使生物丧失生存或繁衍的能力;2.2.污染物引起生境改变,污染物引起生境改变,使生物丧失生存的环境;使生物丧失生存的环境;3.3.3.生态系统中的富集和累积作生态系统中的富集和累积作用,使食物链后端的生物中毒而难以存活或繁育等。

2、试述污染物在植物体内迁移的影响因素.1.1.植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植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2.2.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形态差异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形态差异3.pH4.3.pH4.氧化氧化还原电位5.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6.6.污染物间的不同效应污染物间的不同效应污染物间的不同效应3、试述复合污染的类型1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其联合作用时所产生的毒性为各单个物质产生毒性的总和2协同作用,多种化学物质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各单个物质毒性的总和3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其结果每其结果每一种化学物质对生物体作用的毒性反而减弱,其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单个化学物质毒性的总和4独立作用各单一化学物质对机体作用的途径、方式及其机制均不相同,联合作用于某机体时,在机体内的作用互不影响4、植物的抗性指标包括几个方面?1形态解剖指标形态解剖指标 如气孔构造、栅栏和海绵组织的比例、角质层和木栓层的厚度2生理生化指标生理生化指标 如细胞膜透性、细胞质含水量、酶系统活性及细胞内结合物质的含量3生态学指标生态学指标 如根的分布性、根基效应状况如根的分布性、根基效应状况5、试述生物对污染的适应.1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反应,以适应污染的环境2生理上的适应性反应,包括消极和积极两方面3遗传上的适应性,包括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变化和遗传基因自身的变化自身的变化6、试述我国氧化塘的主要特点.1充分利用地形,工程简易2超大型氧化塘工程3净化和利用相结合4广谱、高效和稳定的净化能力5人工强化系统塘的研究和应用人工强化系统塘的研究和应用7、生物对污染适应的两重性生物对污染适应的两重性 :第一是对污染物引起的“自然”环境的改变的适应以及对污染引起生物的生理变化的适应;应以及对污染引起生物的生理变化的适应;第二是生物对污染物自身的适应。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整理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整理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整理BY 周晓杰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它包括4 个层次的内容;1)生物在其历史条件下的适应;2)种群的形成与发展规律;3)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的形成与发展规律: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为什么说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生态学研究的主流?20 世纪60 年代后,由于出现全球人[ ]。

环境、资源等威胁人类生存问题出现,生态系统研究成为生态学研究主流论述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书上,有)讨论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书上有)第二章:个体1。

环境:是指某- 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 一切事物的总和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3。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 一种或少数儿种因予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于最小量的那种营养物质5.谢尔福德耐性定律:一种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 -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外延为耐性定律:对于具体的生物,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 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又称阈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其中包括最适区,适宜区和高低死亡限(见耐受曲线)。

6.限制因子定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7.适应:是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状的现象,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污染生态学第三章,第四章课后作业

污染生态学第三章,第四章课后作业

.第三章p104 思考题3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对生物的毒害作用1无机有毒物:主要有非重金属的氰化物,砷化物与重金属中的汞,镉,铬,铅等.氰化物(CN)是剧毒物质,对人的口服致死量每毫升0.05-0.12毫克,低浓度的氰化物会引起人的慢性中毒.砷是累积性中毒的毒物,当饮用水中砷含量每毫升大于0.05毫克时,就会导致累积.重金属在水体中只要有微量的浓度即可产生毒性效应,某些重金属还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重金属不但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大量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采矿、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化工等工业生产排出的污染物中大量为无机污染物,其中硫、氮、碳的氧化物和金属粉尘是主要的大气无机污染物。

各种酸、碱和盐类的排放,会引起水体污染,其中所含的重金属如铅、镉、汞、铜会在沉积物或土壤中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与生物。

无机元素不同价态或以不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时其环境化学行为和生物效应大不相同,这是当今无机污染物研究中的前沿领域。

无机污染物有的是随着地壳变迁、火山爆发、岩石风化等天然过程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和生态系统的。

有的是随着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而进入的。

各种无机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和转化,参预并干扰各种环境化学过程和物质循环过程,造成了无机污染物的污染。

锡、镉、砷、铅、锑等的矿物开采量甚至大大超过它们的自然循环量。

现代采矿、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化工等生产部门,每天都排放大量的无机污染物,包括有害的元素氧化物、酸、碱和盐类等。

其中硫、氮、碳的氧化物和一些金属粉尘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可以直接危害人体和生态系统(见大气污染)。

它们有的会和烃类污染物进一步发生气相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有的会发生液相反应,引起酸雨等,从而伤害动植物,腐蚀建筑材料和使土壤肥力下降。

各种酸、碱和盐类的任意排放,往往引起水质恶化等后果,其中所含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铜等可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物链在不同的营养级上逐级富集,造成更大的危害。

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我们先来通过一些例题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例题一:某工厂长期向附近河流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导致河水变黑发臭,鱼类大量死亡。

请问这属于哪种类型的环境污染?答案:这属于水污染。

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化学药剂等,这些污染物进入河流后,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同时也会对周边居民的用水安全造成威胁。

例题二:某市的空气质量持续恶化,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

可能是由于该市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建筑工地的扬尘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从而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例题三:某地区的森林遭到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

这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答案:这反映了生态破坏问题,具体为森林资源的减少和土地退化。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提供生态服务等重要功能,过度砍伐会破坏这些功能,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灾害。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接下来,让我们系统地总结一下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和相关知识点。

一、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1、水污染工业废水:来自工厂的生产过程,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酸碱等污染物。

农业污水:主要包括农药、化肥的残留,以及畜禽养殖废水。

生活污水:如厨房废水、厕所污水等,含有有机物、氮、磷等。

2、大气污染工业废气:如化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汽车尾气:包含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

燃煤废气:烧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3、土壤污染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中化学物质残留超标。

工业废渣和垃圾的填埋: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渗透到土壤中。

污水灌溉:未经处理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污染土壤。

环境生态学习题

环境生态学习题

环境生态学习题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此后光化学烟雾又被称为洛杉矶型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1.洛杉矶型污染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分类为污染;根据分类,它属于空气污染,由它引起的环境影响属于环境影响。

分析了污染源的类型。

如果按照人类社会活动的功能划分,则应属于污染源。

洛杉矶型污染中包含的污染物可以在环境中迁移和转化。

2、请解释洛杉矶型污染所属环境效应的定义,并列举其它还有哪些环境效应。

3.洛杉矶型污染中的污染物以何种方式进入环境?污染物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入环境?请举个例子。

4、请分别解释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和转化的概念,并解释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三种不同类型的异同点。

1.化学;环境因素;环境化学;运输物理化学迁移和化学转化2、环境化学效应是多种环境条件影响下,物质间化学反应引起的效应。

此外还有环境物理效应、环境生物效应(未举例说明)3.人类活动期间的无意排放(错误);在人类活动中故意使用,如使用杀虫剂;工业生产中的废弃物排放,如工业三废4、污染物的迁移就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往往是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伴随发生的。

物理转化:通过蒸发、渗透、冷凝、吸附或放射性转化实现化学转换: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和络合水解等作用)的转化过程实现(最常发生)例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次污染物)经光化学氧化作用或在雨滴中有铁、锰离子存在的催化氧化作用而转化为硫酸或硫酸盐(二次污染物)生物转化:通过生物吸附和代谢。

如果有机氮被生物转化为氨氮或硝态氮,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将土壤中的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气体并进入大气;土壤中的许多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降解转化为其他衍生物或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污染物通过这三种转化方式,可以使其对生物的毒性增加也可以使毒性降低污染物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生物体,并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效应。

污染生态学考试复习题

污染生态学考试复习题

1、污染生态学: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污染生态学研究对象:污染生态系统3、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4、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具有①持久性②长距离运输③生物积累性④亲脂憎水性。

5、效应浓度和致死浓度的区别:效应浓度:在某一期限内导致某一特殊反应的毒物浓度。

致死浓度:一次染毒后引起受试动物死亡的浓度。

6、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迁移过程?一、吸附到根细胞表面二、进入细胞三、横向迁移至导管四、纵向迁移至各器官吸收:污染物可通过各种途径透过生物机体的生物膜进入生物体内的过程。

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和范围的相对移动过程。

7、影响植物对污染吸收迁移的因素有哪些?1)植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不同物种、不同生态型、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同一植物的不同生育期2)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形态差异:元素的种类、元素的价态3)PH 4)氧化还原电位 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6)污染物间的不同效应 7)土壤的性质影响8)根际微生物的作用8、植物粘附气态污染物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植物表面积的大小)和(叶的粗糙程度)。

9、植物主要通过(叶片气孔)和茎部皮孔来吸收气态污染物。

10、植物对水溶态污染吸收的主要器官是(根),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使水溶态污染物到达根附近(质体流)和(扩散)。

前者为主要11、污染物穿过细胞质膜:被动扩散、主动传递。

12、污染物在植物体内横向迁移的方式有(非共质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两种。

13、污染物在植物体内迁移,镉主要以(共质体方式),铅主要以(非共质体)方式。

14、生物富集: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浓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生态学》复习题第一章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1.何谓污染物?它具有什么性质?如何分类?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污染物的性质:a.—种物质称为污染物,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浓度,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

b.污染物会在环境中发生转化,即具有易变性。

污染物的分类: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污染物;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一次和二次污染物。

2.简述植物对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过程。

植物吸收污染物的主要器官是根,叶片也能吸收污染物。

水溶态的污染物到达根表面,主要由两个途径:一条是质体流途径,即污染物随蒸腾拉力,在植物吸收水分时与水一起到达植物根部;另一条是扩散途径,即通过扩散而到达根表面。

植物的细胞壁是污染物进入植物细胞的第一道屏障,在细胞壁中的果胶质成分为结合污染物提供了大量的交换位点。

细胞膜调节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并与细胞壁一起构成了细胞的防卫体系。

污染物通过植物细胞膜进入细胞的过程,目前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动的扩散,物质顺着本身的浓度梯度或细胞膜的电化学势流动;一种是物质的主动传递过程,这种过程需要能量。

3.简述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方式。

从根表面吸收的污染物能横穿根的中柱,被送入导管。

进入导管后随蒸腾拉力向地上部移动。

一般认为穿过根表面的无机离子到达内皮层可能有两种道路:第一条为非共质体通道,即无机离子和水在根内横向迁移,到达内皮层是通过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等质外空间;第二条是共质体通道,即通过细胞内原生质流动和通过细胞之间向连接的细胞质通道。

污染物可以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通过叶片吸收的污染物也可从地上部向根部运输。

4.简述动物体对污染物质的主要吸收途径。

主要有三种:经呼吸道吸收,经消化管吸收,经皮肤及其他途径的吸收。

5.微生物细胞吸收污染物的机制是什么?三种:离子交换机制,沉淀作用,络合作用。

6.影响微生物吸收污染物的因素有哪些?培养液的PH、培养时间、污染物的浓度及培养温度等。

7.简述影响植物吸收、迁移污染物的因素。

植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形态差异;P H ;氧化还原电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污染物间的不同效应;土壤性质的影响。

第二章生物富集2.生物为什么能富集污染物?生物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同时,还会主动和被动地从环境中吸收许多生长发育所非必需的物质。

有些物质在生物体内易于降解,在生物体内存在的时间不长,生物在不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同时,其分解过程也在不停地进行,因而不易积累;而有些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被降解,可在生物体内以原来的形态或其他形态长时间存在。

生物在吸收这类物质后在体内的分解过程却十分缓慢,生物吸收的数量远远大于分解的数量,结果导致这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

生物富集主要决定于生物本身的特性,特别是生物体内存在的、能与污染物相结合的活性物质的活性强弱和数量多寡。

生物体内凡是能和污染物形成稳定结合物的物质,都能增加生物富集量。

3.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后产生哪些效应,为什么?生物体吸收污染物后,由于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毒性,从而使其在体内富集。

主要表现在: a 污染物和生物体中某些成分结合,不能再参加代谢活动,使污染物失去毒性,从而可以在生物体内富集; b 体内污染物在酶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水解、脱烃、脱卤、苯环羟基化和异构化过程,毒性降低,甚至彻底分解,失去毒性,从而加速生物的吸收,增加生物富集量。

4.生物富集与生物解毒之间有什么关系?解毒能力越强,富集能力越弱;解毒能力越弱,富集能力越强。

5.生物富集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环境要素通过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污染物的性质来间接影响污染物的生物富集。

7.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延伸,生物富集将发生什么变化?在生态系统内,污染物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含量逐级增加,其富集系数在各营养级中均达到很高的程度。

8.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有哪些?生物种的特性、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环境特点。

第三章污染物的毒害作用及机制4.重金属对生物毒性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关于重金属使生物中毒的分子机制,目前还未弄清楚,但是从大量的生物毒性试验结果可以预测,毒性是由于重金属与生物大分子作用造成的。

金属离子既可取代生物大分子活性点位上原有的金属,也可以结合在该分子的其他位置。

当有毒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上活性点位或非活性点位结合后,可以改变生物大分子正常的生理和代谢功能,使生物体表现中毒现象或者死亡。

第四章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1.总体来讲,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机制是外部排斥和内部忍耐的综合结果。

生物处于污染胁迫条件下,一方面通过形态学机制、生理生化机制、生态学机制等将污染物阻挡于体外;另一方面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毒、分室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这两方面的综合结果形成抗性。

3.简述动物的抗性机制。

动物的抗性机制可以划分为避性、结合钝化、分解转化及排出体外等。

避性:动物对污染物的避性可以通过行为或生理的方式表现出来,通常毒物经吸收后方能产生效应。

动物具有排斥环境中的污染物,使其不能进入体内的机制,但对于可以自由活动的动物来说,从行为上主动避开污染环境也许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措施。

结合钝化:污染物可经呼吸道、消化管、皮肤和其他一些途径进入体内。

毒物有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屏障,其中之一是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经多种方式被结合、固定下来,使其不能达到敏感位点。

分解转化:污染物进入动物体后,在体内经过水解、氧化、还原或加成等一系列代谢过程,改变其原有的化学结构,生理活性也相对减弱,加速了从体内排泄的过程。

排泄作用: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动物体内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过肾随尿排出,其次是经过肝、胆通过消化管随粪便排出,还有一个途径是通过皮肤随汗液排出。

挥发性污染物及其代谢物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随呼出气体排出。

4.简述微生物的抗性机制。

微生物的抗性机制可以划分为避性、分解转化等途径。

避性:环境污染物对微生物各个部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微生物则有避开污染物的能力,这取决于微生物的生理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特性。

在形态学上有些微生物具有荚膜,它是污染物进入细胞内子重要的屏障。

微生物的生理学避性则表现在环境污染胁迫下能够从体内分泌出某些具有络合或分解转化污染物能力的有机物质,是污染物的移动性降低或极性改变,从而不容易进入微生物体内。

分解转化: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途径主要是分解和转化,将它们转变成为无毒害或低毒害作用的物质,甚至将污染物作为营养或获得能源的物质。

第五章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1.生物对污染环境的长期生态学效应有哪些?在长期的污染条件下,生物的这种生态效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不能适应污染的生物,种群衰退,物种消亡,引起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其二,能够适应的生物,在强大的污染选择作用下,将产生快速分化并形成了旨在提高污染适应性的进化取向。

2.生物对污染环境的适应将付出哪些代价?为了适应污染环境,生物在生理、生化、遗传进化方面的调整,提高了生物对污染的适应性,但可能降低和制约了生物在其他方面的适应性,这就是适应代价问题。

适应代价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归纳为生态代价、生理代价、进化代价三种。

生态代价主要指对污染适应的生物在进入到正常环境中时,它的竞争力降低;同时,还可能伴随有对温度、水分、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下降。

生理代价是指对污染适应的植物,在某些生理性能上低于正常植物。

进化代价反映的是污染适应很好的植物在其他环境中进化发展的灵活性降低,以至于可能失去适应其他环境的可能性。

3.污染引起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机制?三种机制:一、污染物的直接毒害作用,阻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使生物丧失生存或繁衍的能力;二、污染引起生境的改变,使生物丧失了生存的环境;三、生态系统中的富集和积累作用,使食物链后端的生物中毒而难以存活或繁育等。

4.生物对污染的适应,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污染引起的“自然”环境的改变的适应,以及对污染引起生物的生理变化的适应;二是生物对污染物自身的适应。

前者是间接性的,后者是直接性的。

第六章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1.什么是生物监测?如何处理物理监测、化学监测与生物监测三者间的关系?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各层次对环境污染程度所产生的反应来阐明环境状况,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对特定污染物的抗性或敏感性来综合地反映环境状况,这是任何物理、化学监测所不能比拟的。

生物监测能够弥补化学、物理监测的缺陷。

如果没有化学、物理监测数据所提供的信息,生物的反应就不能准确地提供污染信息。

3.如何区分指示生物和监测生物?指示生物是指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产生各种定性反应,指示环境污染物的存在。

监测生物不仅能够反映污染物的存在,而且能够反映污染物的量。

监测生物必然是指示生物,同时它还要回答环境中污染物多少的问题。

第七章水体污染及其生物防治1.水体及水体污染的概念是什么?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水体是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

水体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及水生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是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水体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的数量达到了破坏水体原有功能的程度。

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2.污水灌溉的概念是什么?污水灌溉有哪几方面的效益?污水灌溉一般是指使用经过一定处理的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

污水灌溉的效益有三方面:提供灌溉水源、提高土壤肥力和净化污水。

3.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是什么?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特别是氮、磷过多而导致水生植物(浮游藻类等)大量繁殖,影响水体与大气正常的氧气交换,加之死亡藻类的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水体溶解氧迅速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加速水体衰老的进程。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条件: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决定水体中绿色植物分布、生长的光,影响水中氧和营养物质的垂直运动和在各层分布的水体温度。

5.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生物防治方法。

危害:感官恶化,不利观光;鱼类窒息或中毒死亡;影响作物生长;水质变劣,净化费用增高;加速湖泊衰亡。

生物防治方法:污泥法除氮,活性污泥法除磷,种植高等水生植物,建立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