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酒文化
浅谈景颇族的酒文化
浅谈景颇族的酒文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景颇族很早就采用制米曲酒。
每年九、十月间,当遍山的苦草、甜草、辣草、酸草成熟的时候,寨里的老人便煮好糯米饭和鸡蛋,挑选出一对全寨人品最好,长得最漂亮的小姑娘和小伙子,由巫师或有威望的老人带着,背上最香最纯的米酒,到山上择一块空地,摆好祭品,举行采酒药草仪式。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头豪猪来偷吃旱谷,被一位叫图空的姑娘支的扣子套住。
她要豪猪赔偿损失,豪猪赔不出来,便将四种草药指给她。
这四种药叫勒爬、勒对、勒卡和薹扎。
姑娘得到这四种菜,照豪猪教的办法,采回晒干后,舂细,合上糯米粉,捂起来,待发酵后便成了酒药。
在捏制酒药饼时,须捏一对凹和凸的酒药饼,凹的代表雌性,凸的代表雄性。
并将其合放在一起,摆在酒药堆中间。
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他们认为,只有阴阳交合,酒药才会好。
采草仪式和制饼仪式是否举行得认真虔诚,直接关于到酒的质量好坏,所以举行仪式时是十分神圣的。
在做酒药的季节,景颇族往往把自己家做的酒药,当做珍贵的礼物,互相赠送。
酿制酒,要先洗净粮食,用甑蒸熟,然后倒入簸箕中,打散。
等温度降下些时,以酒药拌匀,再放在竹篮里,四周围芭蕉叶之类封严,置火坑头上。
两三天后,待酒药发酵,取下置于缸中,以麻袋捂紧缸口。
春夏捂三、四天,秋冬捂六、七天,待有酒味时打开,把山泉水倒入,就成了水酒。
喝酒前,以一大竹筒掏空,一头以棕叶捆在口上,放于酒缸之中,水酒即滤入竹筒之内。
又取一细竹管,一端放在大竹口上,再以手指按紧管口,酒即吸入管中,然后按紧管口酒即倒入碗中了。
第一次放入的水酒喝完,又可掺水入缸,再喝第二缸。
头缸水又香又甜,掺水两次以后味道就逐渐清淡,不如第一次味道好。
景颇族有一句谚语:“酒能把两座山粘在一起。
朋友的心要连在一起,没有酒不行。
”因此,无论你走到哪个寨子,一坐下,主人便捧出水酒、米酒待客。
景颇族水酒
景颇族水酒,聚居云南省德宏州的景颇族是一个性情淳朴、待客热情的民族,德宏景颇人认为,客人来到云南省德宏州景颇山寨,是看得起景颇人。
所以,他们在村口或寨中,只要遇到外地来客,总是有礼貌地笑脸相迎,邀请客人到家里坐。
这种恭敬和友好的邀请,常使客人们留恋不舍。
德宏景颇族男女老幼,不论上街赶集,串亲访友,还是婚丧节庆,总要随身挎一个筒帕,筒帕里总是放着一个小巧的竹制“特勤”(小酒筒)。
凡有客来访,或者知己相逢,都会拿出“特勤”传递给对方;同时,对方也会掏出自己的“特勤”传递过来。
接“特勤”者斟出一杯水酒来,首先传给传递者饮。
传递者又客气地传向第三者饮。
然后,共同来喝一口,这样才算是做到了以礼相待,彼此尊重。
景颇人认为,不用酒待客是极不礼貌的。
关于云南省德宏州景颇族水酒,在景颇族中有这样一个传说。
很早以前,云南省德宏州景颇族有位妇女叫木吉锐纯,与其还没断奶的儿子阿崩娃分住在恩梅开江的两岸。
由于江桥断绝,阿崩娃每天要绕山绕水,走很远的路才能见到母亲。
有一天,他请求母亲给他想一个断奶的办法,云南省德宏州木吉锐纯就给他一包酒药,教他用水酒当奶。
这种水酒甜中有辣,回味绵长,便成了德宏景颇人喜爱的美酒。
云南省德宏州景颇族水酒清凉可口,十分解渴。
景颇族水酒的酿制是把大米淘洗干净后,用甑子蒸熟,放在簸箕里晾干后,拌上酒药,又用芭蕉叶包好,过上几天,待能闻出酒味时,再把它放人土罐中,过上十来天,加上凉开水,就成水酒了。
每逢结婚、贺新房、孩子周岁、举办云南省德宏州目脑纵歌盛会、相亲都要制水酒。
第一次加水的酒,叫头酒,要让尊贵的客人喝。
景颇族大都爱喝酒,熟人相见互相敬酒,不是接过酒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才喝,表示互相尊重,看得起。
做客时,主人一般不给每个客人敬酒,而是把酒筒交给其中看上去年纪大的人,意思是要你代表他的心意给大家敬酒。
每人都有份,包括主人在内,最后酒筒里还留一点。
大家共喝一杯酒时,先喝的人喝一口后,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传给别人。
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
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云南少数民族的酒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结晶,是民族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深厚,包含了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社会等诸多的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在这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那么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呢?1.彝族。
彝族习俗以妇女敬酒为贵,不论任何场合只要是妇女买的或是敬的酒,被敬者不得拒绝,饮酒后要回赠点礼物。
2.纳西族“客酒”。
“客酒”是以高粱、大麦、小麦等为原料酿制而成。
其制作方法是大麦、小麦各占60%,煮熟、焖黄,然后摊凉加酒药装箱糖化,再分装入瓦罐,加上60度大麦清酒,封存60天后过滤去糟,将汁液再分装入瓦罐密封沉淀,时间最短一年,越长越好,度数不高,富含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酒。
3.独龙族竹筒酒。
云南怒江贡山一带的独龙族男女老少都喜好饮酒,每当收获季节,家家户户都酿酒。
独龙族人酿酒不用土坛而用竹筒。
酿制时他们选用最好的竹中,将竹子做成酒筒,然后将煮熟的大米、小麦、或高粱拌上药酒装进竹筒。
7天后,将竹筒盖打开,即可喝到醇香的竹筒酒了。
4.黎族山栏酒。
云南等地的黎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临门,便以自制的山栏酒为客人接风洗尘。
他们饮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腔斧昂”,是饮酒叙情之意;第二阶段是喝醉酒,叫“痹熬”,就是按黎族风俗要喝醉才罢;第三阶段叫“吞卓丘”,即主宾对唱当地民歌。
5.水族肝胆酒。
水族人民素以肝胆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胆相照,苦乐与共。
他们在杀猪时,一般都把猪胆留了下来。
当客人入席,酒过三巡,主人便取出猪胆,剪开管口把胆汁注入酒壶,给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后才轮到主人。
喝酒高潮时,往往要喝交杯酒,即宾主联臂举杯,同时将对方递来的酒饮下,表示心诚。
以上就是对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这一旅游饮食安全知识给大家带来的介绍。
希望大家在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对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多做了解,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
景颇族别具一格的食文化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在饮食方面很独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食文化。
贺新房食俗每逢景颇山上的景颇族人家新房落成时,众多乡亲都会赶来贺新房。
其情景热闹非凡,让你大开眼界、大饱口服。
主人看到人们来了,立刻把大家请上竹楼,领到火塘边坐下,然后拿起引人注目的酒筒,请大家饮用。
这种酒筒系用金竹精致而成,长约35厘米,上节是盖,占整个酒筒的1/3,是个酒杯。
如果来祝贺的人中有生人,会被主人待为上宾。
主人拨开酒筒盖,倒出一些米酒在筒盖里敬客人。
客人刚喝完香喷喷的米酒,主人家的大嫂就走上来,一只手的胳膊窝里夹着近一人高、大碗般粗、斜开口的大竹筒,往另一只手里拿着的大碗里倒水酒,请客人再喝。
这香甜清凉的水酒,使你倍感主人家的热情。
清凉爽口的水酒是怎样制成的?水酒的原料是大米。
把大米蒸熟放在簸箕里晾干后,拌上酒药,又用芭蕉叶包好,过上几天,闻到酒味时,再把它放进土罐中,再过十来天,加上凉开水就成水酒了。
新房落成,傍晚要请来原始宗教师在新房前祈祷,贺新房的第一天也就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在一位会念贺新房词的老人带领下,后面紧跟二位男的三位女的;男的提着三角架、锅,女的分别背着水、米、鸡蛋和肉进新房。
到竹楼口,带队的长者点燃火把,进楼把火塘点燃,新房里的生活开始了!主人赶忙准备饭菜招待远方来的亲朋好友。
菜中少不了两道做法独特的景颇族菜。
一是火灰焐牛肉干巴。
把干巴割成五寸长、二寸宽,把烧着的柴块向两边挪挪,把发热的火灰扒成窝,将割好的牛干巴放进灰窝里焐上,然后加柴块烧大火,火上烤竹筒牛肉莱。
半个小时后,取出牛干巴,用斧头背把牛干巴锤打散,再舂成绒状,把它跟辣子、大蒜、姜、芫荽拌匀就成了一道颜色暗红,有淡清香,吃着微苦回甜的菜。
吃后还有生津消食、清热解毒的功效。
当这道菜做好时,竹筒烧牛肉菜也熟了。
竹筒烧牛肉,先将半斤鲜牛肉剁细,加盐、胡椒、草果面,掺进大约100克芹菜叶,揉搓成团塞进竹筒,用芭蕉叶紧紧堵好竹筒口,放到火上烧烤。
中国民间传统习俗:景颇族的节日习俗
中国民间传统习俗:景颇族的节日习俗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景颇族也不例外,它主要有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为目脑纵歌。
那么景颇族的节日习俗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文介绍。
一、景颇族的节日习俗目脑纵歌是景颇族祭祀天神“木代”的传统祭典活动。
“木代”是景颇族超自然信仰中最大的天神,代表着财富和幸福,能够给人予保佑,是只有山官家才拥有祭祀权力的神。
祭祀“木代”的目脑是山官显示威望和权势的象征,举行次数越多、规模越大,山官在百姓中的威望就愈高。
过去,目脑主要为祭祀、庆祝丰收、庆祝战争或拉事的胜利而举行。
举行目脑时,山官统辖之下的村寨须筹集猪、牛等祭品进行供奉,牺牲和耗费十分巨大,因此祭祀“木代”的目脑并不普遍,一个山官辖区一般数年或数十年才举行一次。
目脑以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形式呈现,内含祈求木代及其他保佑辖区居民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意蕴。
因此,山官举行目脑之际,百姓均踊跃参与。
二、景颇族的传统节日1、景颇族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而传统的节日,节日期间有着丰富的活动。
景颇族也一样,春节之前先准备节日的物品。
三十晚上吃团圆饭,所不同的是大年初一,鸡叫头遍,青年男子便要去争挑新年的第一挑水,挑回后舀出一碗与头天准备好的一碗水比较轻重,若新水重,说明今年的雨水比去年多,反之则少。
2、景颇族恩鲜鲜景颇语,即采花节,是景颇族的传统节日。
一般在春节后数日举行。
3、景颇族目脑节又称“总戈”,景颇语音译,意思是“大伙跳舞”。
云南省德宏一带景颇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间举行,节期一至三天不等。
相传,景颇族的创世英雄宁贯娃的父母曾对他说:“我俩死后,你要举行目脑送魂仪式,这样,我们就能变成大地,你就能变成人,繁衍人类。
”宁贯娃遵从了父母的意愿,去学会了目脑舞,了别人,并每年举行一次,经过世代相传,便成为今天景颇族一年一度的节日。
4、景颇族火把节云南省德宏一带景颇族的传统节日。
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在瓜果成熟季节择日举行,节期一天。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简介关于景颇族的风俗习惯简介景颇族是西南边陲的一个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独有文化和风俗习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景颇族别具一格的文化习俗,希望大家喜欢!景颇族的地理环境与文化环境景颇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小家庭,父亲是一家之长,子女从父姓。
家庭中保留着幼子继承财产的习惯。
长子、次子结婚后一般都另起炉灶,成立自己的小家庭,幼子则留下与父母同住,赡养父母。
有女无儿的'可以招婿,上门婿不改姓,子女亦从父姓。
无子女的可以收养子女,养子同亲生子一样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继承财产的权利。
女儿一般无继承权,但有些地方亦有子女同等参加财产继承的现象。
妇女在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承担着栽秧、割谷、收割等田间劳动外,还要从事织布、做饭等家务。
因此,景颇族男子常说“没有妻子就没有饭吃,就没有衣穿”.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图库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图库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
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
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
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流传,包括反映民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及神话、故事、寓言、谚语、谜语等。
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
景颇地区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
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桐、茶叶、咖啡等。
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基督教。
景颇族的各类传统习俗习俗景颇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长子婚后另立门户,幼子却留在家中赡养父母,财产也主要由幼子继承。
景颇族坦诚好客,一直保留着“吃白饭”的待客习惯。
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
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
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
无论婚嫁、过节集会,走亲串戚,景颇族人都要提一只篮子,内装水酒、熟鸡蛋、糯米饭团,民间称“送礼篮”,主人接过礼篮后,要向随从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后才能自己喝,并清点礼物,然后再把篮子还给客人,以表示礼物如数收到。
德宏景颇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及其开发建议
德宏景颇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及其开发建议作者:常晓蕖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2020年第02期摘要:德宏景颇族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其饮食与其居住环境、传统习俗等息息相关,有强烈的民族色彩,饮食文化是景颇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德宏景颇族概况、景颇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以及德宏景颇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开发建议等方面来探讨德宏景颇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并对德宏景颇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的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景颇族;饮食文化;饮食特色;开发景颇族作为德宏州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其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亦是景颇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饮食文化也增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自古道:“民以食为天”,“食”作为维系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与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对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脉络及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
1 景颇族概况中国境内景颇族现有人口约15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陇川县、盈江县、瑞丽市以及梁河市两市三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
景颇族依山而居,大多居住在海拔1 500~2 000 m的山区,以农耕为主,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产丰富。
除种植旱谷、玉米、水稻外,盛产名贵的红木、楠木和各种竹子,还有橡胶、油桐、咖啡、茶叶以及香茅草等经济作物,以及热带、亚热带水果菠萝、菠萝蜜、芒果和芭蕉等。
深山老林中栖息着各种珍禽异兽,地下矿藏丰富。
追溯其历史起源,景颇族是一个历史复杂、由北向南逐渐迁徙的民族,一个经历了中原、高原与山地多自然生态的民族,一个相对封闭、又兼具文化交融的跨境民族[1]。
2 德宏景颇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景颇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为景颇族传统饮食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随处可见的野菜野味是居住在山林里的景颇族的重要食材来源,丰富的食材是影响景颇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因素。
2.1 主食为大米景颇族大多居住在山地,以农耕为主,因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常年种植旱谷、水稻等,闲时每日两餐,忙时三餐,主食为大米。
景颇族的饮酒习惯已发
景颇族的饮酒习惯
景颇族几乎家家都会酿酒,一般用大米、红米、苦荞、包谷等
为原料自酿水酒,另外还会酿制米酒和有怪味的酸水酒。
在景颇族
人的日常生活中,水酒是不可缺少的饮料,所以多数人家饮酒量大,一年都要多次酿酒。
景颇族有句谚语:酒能把两座粘在一起,朋友
的心要相同,没有酒不行,饮酒和吃饭、穿衣一样重要。
景颇族人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是先倒回对
方的酒筒里一点酒再喝。
在大家共饮一杯时,先让老人喝,每个人
喝一口后都用手楷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
在对外交往中,景颇族人喜欢用“礼篮”接待尊贵的客人。
篮内一般是两小筒酒,一筒水酒、一筒米酒。
水酒象征女性,喝了能解渴;米酒象征
男性,饮了可消乏。
客人接受“礼篮”后,要表达祝福,然后饮篮
内的酒。
景颇族人饮酒还有一条规矩:饮酒必成双,要喝两杯或两口,
即使不会喝也要用嘴在酒杯边碰上两次,以象征团结友谊。
景颇族
人举行婚礼,有酒参与的形式很多。
新娘在将到新郎家的路上,有
个传统习俗,要越三道路障。
其中第一道路障,要到处竹筒里的水
酒给小姑娘喝,并送上一些喜糖和喜钱。
不同的路障有不同的解决
方法,但都是对新娘的一种良好祝愿。
——摘自《中国酒典》。
中国少数民族景颇族的饮食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景颇族的饮食文化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世代都居住在云南省,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等,从古至今,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的生命里占了多大的比重,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景颇族的饮食文化,希望能帮到你。
景颇族的饮食文化景颇族以米为主食,吃法有烂米饭、糯米饭、糯米粑粑或竹筒饭。
蔬菜除部分来源于菜园,多靠采集野菜来制作,吃法除煮、焖、炒或凉拌外,最有特色的要算是舂菜了。
他们将野菜洗净后精心炮制,加上豆豉。
豆豉:一种豆子煮熟发酵后制成的食品。
生姜、辣椒、盐,在竹筒或杵臼内舂碎。
其味道鲜美独特,常用来待客。
景颇族还喜饮水酒,喜嚼“沙枝”(用草烟、芦子、熟石灰配成的嚼料)。
见面互赠“沙枝”是传统礼节之一。
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
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
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比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
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烧酒。
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的,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然后再喝。
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酒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景颇族的特色菜谱1、酸笋烧鱼上火,将油烧至七成热,放入洗净去鳃的鱼,炸至呈金黄色捞出控油。
然后又在锅中注入油,用葱、姜、蒜炝锅,烹入料酒、酱油、高汤、沸后下鱼、酸笋、辣椒、味精、盐、白糖、胡椒,收至汁浓时装盘。
色泽鲜艳、酸辣可口。
2、舂鳝鱼将鳝鱼去头去内脏。
蒜、姜拍松,香菜、荆芥切成末。
鳝鱼用炭栗火烧成金黄色。
辣椒炒熟透,切成米粒。
鳝鱼舂细,放入配料,调料舂细装盘。
松脆香辣,别有风味。
3、景颇蒸肉把猪肉或牛肉剁成肉泥,拌上腌菜、盐,辣椒等佐料搓成团用芭蕉叶包得严严实实放到蒸笼里去蒸,或者埋进浅土里,上面烧上一堆火“蒸”熟,这样的蒸肉,野味十足,特别香鲜。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篇一:景颇族习俗景颇族习俗―礼仪景颇族家庭中尚留存幼子承继制,幼子地位低于长子,长子婚后自立门户,幼子却回到家中赡养父母,财产也主要由幼子承继。
景颇族坦诚好客,一直保留着“吃白饭”的待客习惯。
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
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
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
无论婚嫁、过节集会,走亲串戚,景颇族人都必须加一只篮子,内装水酒、熟鸡蛋、糯米饭团,民间称“送礼篮”,主人接过礼篮后,要向随从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后才能自己喝,并清点礼物,然后再把篮子还给客人,以表示礼物如数收到。
很多地区平时进餐仍然沿袭无论男女长幼均把饭菜分份进餐,无需桌椅、餐具,饭菜都用芭蕉叶包好,进食时人手一份。
忌把叶包反。
无论喝酒喝汤,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随用随去。
篇二:景颇族春节习俗景颇族春节习俗景颇族春节习俗景颇族的春节和汉族时间相同。
庆祝活动有别于其他兄弟民族的是举行,但丁“比赛。
节日的早晨,人们盛装打扮,火伙子们用白布包头,红色绣穗鲜艳夺目,妇女们黑丝绒短衫上镶嵌着晶亮闪光的银沧,纷纷来到“但丁”比赛场上,进行打靶比赛。
“但丁”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一般是景颇姑娘,她们把绣好的荷色用细线吊在竹竿顶端,射手要击中晃动着的吊着荷包的细线,才算胜利。
篇三:景颇族独有的火葬习俗景颇族独特的丧葬习俗景颇族通常行土葬,但也用火葬的。
成年人死后,家属立即在家门前敲响锣,并且鸣枪数响,向邻居近亲报丧,人们闻声立即前来帮助料理丧事。
当晚,同寨或附近村寨的青年男女要到死者家中参加“布滚戈”(一种祭祀性舞蹈),主人以水酒招待,这种舞要跳通霄,并且要连跳数夜。
尸体在家里停车五、六天。
吴达礼前要洗尸,穿衣服,并在尸体下垫棉毯(男用)或筒裙(女用),然后收尸至用粗壮树身挖空而变成的棺木之中。
安葬前必须在寨子附近择地,择地时,以鸡蛋投掷于地上,如果鸡蛋超越,就是吉地。
景颇族的介绍和风俗习惯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有关,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
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
15 -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僳僳、汉等民族杂居。
景颇族中景颇支、浪峨支、瓦支、喇期支原先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
景颇族主要有五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浪速)、波拉。
多数地区不同支系的人杂住在一起。
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等四个支系的语言比较接近,同属藏缅语族缅语支。
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系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前者创制于19世纪末,后者创制于1957年。
景颇族的饮食景颇族以米为主食,吃法有烂米饭、糯米饭、糯米粑粑或竹筒饭。
蔬菜除部分来源于菜园,多靠采集野菜来制作,吃法除煮、焖、炒或凉拌外,最有特色的要算是舂菜了。
他们将野菜洗净后精心炮制,加上豆豉。
豆豉:一种豆子煮熟发酵后制成的食品。
生姜、辣椒、盐,在竹筒或杵臼内舂碎。
其味道鲜美独特,常用来待客。
景颇族还喜饮水酒,喜嚼“沙枝”(用草烟、芦子、熟石灰配成的嚼料)。
见面互赠“沙枝”是传统礼节之一。
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
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
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比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
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烧酒。
景颇族的酒文化
同样 重要 。所 以,景颇族 有许 多非 常独特 的喝酒礼 有 尚 未满 月 的孩 子 , 父母 喝 酒 后 ,也 要 用 手 指蘸
神 州民 俗 l文 化习 俗
霉 爱 酒 颇 了 篓 成 族 独 , 主 特 无 为 , 姜 论 对 的 了 詈 酒 是 人 类 也 文 丈 曩 化 人 永 是 蓍 , 雅 恒 情 銎 我 士 的 有 誊 们 羁 独 亦 妻 不 或 绊 钟 差 妨 几 , 。 凄 一 是 他 犬 差 起 俗 人 们 豢 来 子 类 的 妻 品 , 文 酒 尝 在 明 中 一 这 流 不 下 可 片 淌 个 或 广 着 中 缺 一 阔 滋 个 的 味 神 一 民 。 部 族 州 分 对 大 地 。 酒 萎 上 彩 的 情 不 云 萋 之 乏 丝 其 南 , 萎 人 的 形 主 景 成 。 l - I ‘ - 号 ■ ■ 昌 — ■ 昌 一 ■ - 皇 ■ -
景 颇 族 很 早 就 采 用 制 米 曲酒 。 每 年 九 、 十 月 饼 时 ,须 捏 一 对 凹和 凸 的 酒 药饼 , 凹 的 代 表 雌 性 , 间 , 当 遍 山 的 苦 草 、 甜 草 、 辣 草 、 酸 草 成 熟 的 时 凸 的 代 表 雄 性 。 并 将 其 合 放 在 一 起 , 摆 在 酒 药 堆 中 候 ,寨 里 的 老 人 便 煮 好 糯 米 饭 和 鸡 蛋 ,挑 选 出一 对 间 。 与 人 类 早 期 的 生 殖 崇 拜 是 一 脉 相 承 的。 他 们 认 全 寨人 品最 好 ,长得最 漂 亮的小 姑娘和 小伙 子 ,由 为 ,只 有 阴 阳 交 合 ,酒 药 才 会 好 。 采 草 仪 式 和 制 饼
酒制作技艺(景颇族水酒制作技艺)
酒制作技艺(景颇族水酒制作技艺)景颇族水酒制作技艺是景颇族的传统工艺,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恒久的重要部分,受到了当地人们的尊重和热爱。
景颇族水酒的制作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了许多美好的文化元素,被世人所称道。
一、历史渊源景颇族水酒制作技艺自古以来就深受景颇族人民的青睐,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明清时期,就有景颇族制酒之士,他们在中国和邻国分布广泛,影响力非常大,制酒技艺也从中被普及,形成历史上美丽的一段风景。
二、制作过程(1)酿造将清水、稻淀粉(或糯稻米)、酵母进行混合,放进陶缸中加热,发酵7-10天,使酵母转化为酒。
(2)烘干把发酵完成的汁液取出,放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最终达到8-10号甜度,成为景颇族水酒。
(3)装瓶将烘干好的酒放进瓶子中装瓶,可以保鲜存储一个月之久。
三、特点(1)特有的制作工艺景颇族水酒是由清水、糯稻米等原料发酵而成的混合型酒,不同于传统的酒类制作工艺,景颇水酒的特有制作工艺,把时间、温度、水份、比例等调节得刚刚好,清新可饮,这也使得它有着独一无二的口感。
(2)浓郁的文化背景景颇族水酒制作技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把景颇族古老而精微的技术及文化融汇贯通、延续至今,传承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经由制作者的智慧提炼,凝练出醇香绵长的浓郁风味。
四、文化价值景颇族水酒的制作技艺已成为景颇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族人的智慧和情感,这也正是它受到了许多人的尊重和热爱,并被各族人们所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总之,景颇族水酒的制作技艺深具历史性和文化价值,受到了当地人们的尊重和热爱,是景颇族人民的传统工艺,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
景颇族酿酒工艺与酒文化-2019年文档资料
景颇族酿酒工艺与酒文化-2019年文档资料景颇族酿酒工艺与酒文化景颇族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境内。
这里的景颇族大多居住在海拔1500―2000的山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产丰富。
景颇人与酒有深厚的缘分。
饮酒作为景颇族的习俗,世代相承。
关于景颇族酿酒的起源,也为人所乐道。
一、景颇族酿酒的起源据景颇人介绍说,景颇族的酿酒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这个传说的名字叫《找酒药》。
在很古的时候景颇族有个小寡妇叫吹末末班(景颇语,小寡妇的意思),她丈夫死了,留她一个人在山里生存,非常凄凉、艰苦,小寡妇很想酿酒但是没有办法酿,因为她不懂草药。
有一天她去山里干活,发现豪猪来吃他的苞谷米,小寡妇十分生气打算去杀死豪猪。
她去豪猪洞口,在前后布下扣子,一定要擒住豪猪。
等了一天不见,等了三天不见,一直等到第九天,扣子套住了豪猪的脖子。
豪猪大声求饶说:“哎哟哎哟,你放了我吧,我告诉你做酒药的秘方。
”小寡妇说:“好啊,你说吧。
”第一次豪猪却跟她说了毒药的配方。
被蒙在鼓里的小寡妇很开心,回去就用它说的配方酿出了酒,小寡妇用这些酒款待了她的亲戚朋友,结果毒死了一大批人。
小寡妇十分伤心,又去了豪猪的洞口布下扣子,这次又套到了豪猪的脖子。
小寡妇对豪猪说:“上次你给我毒药的配方,害我毒死了那么多人,这次你要是还跟我说假的配方,我就永远不放你,砍掉你的头。
”小豪猪说:“这次我不敢啦,不敢啦,这次我要说给你真的秘方。
”然后小豪猪就将桑阔,拉堆这些酒药的秘方告诉了她。
小寡妇说:“好吧,我先回去做,要是成功了我再放你回去。
”小寡妇就回去按照豪猪给她的配方重新做了一次,这次就相当成功了,小寡妇就将豪猪放掉了。
从此,景颇人也会酿酒了,酿酒的配方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来。
景颇族关于酒的起源传说是景颇族酒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透过原始的光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酒的传说里,洋溢的都是对酒由衷的赞美同时也揭示出了酒的本质,它独立与人而存在,人们只是偶然发现了酒而已,而不是发明酒。
【原创】景颇族的传奇美酒——水酒
【原创】景颇族的传奇美酒——⽔酒青锋原创
景颇族的饮酒习俗是景颇族社会物质⽣活的重要内容,是景颇⼈表现和满⾜其精神⽣活需要的重要物质载体。
从饮酒习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只是物质层⾯的酿酒技术和器具,还有精神⽅⾯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民族情结。
传说,景颇族有位妇⼥叫⽊吉锐纯,她与⼉⼦阿崩娃分居在恩梅开江的两岸。
由于江桥断绝,阿崩娃每天要绕⼭绕⽔,⾛很远的路才能见到母亲。
有⼀天,他请求母亲给他想⼀个戒奶的办法,⽊吉锐纯就给了他⼀包酒药,教他⽤⽔酒当奶,这种⽔酒甜中有辣,回味绵长,阿崩娃从此戒掉了奶。
后来这种⽔酒被景颇族⼈世代相传,成了景颇⼈喜爱的美酒。
景颇族⽔酒清凉可⼝,⼗分解渴。
⽔酒的配制是把⼤⽶淘洗⼲净,⽤甑⼦蒸熟,放在簸箕⾥拌上酒药,放⼊⼟罐中,⼜⽤芭蕉叶包好,过上⼏天,待能闻出酒味时,加上凉开⽔,就成⽔酒了。
每逢结婚、贺新房、孩⼦周岁、举办⽬脑纵歌盛会、相亲都要制⽔酒。
第⼀次加⽔的酒,叫头酒,要让尊贵的客⼈喝。
景颇⼈外出时,筒帕⾥往往要背⼀个可做酒杯的⽵酒筒。
彼此敬酒时,要将对⽅敬的酒倒回对⽅酒筒⾥⼀点再喝,以⽰相互尊重。
来客⼈时,主⼈把酒筒交给客⼈中年纪⼤的⼈,说明把⼼都交给了你,请你代表他的⼼意,给⼈家敬酒。
分酒时每⼈都要分到,包括主⼈也分到⼀份,敬酒⼈才能喝,最后酒筒⾥还要留⼀点酒,表⽰互相尊重,也表⽰酒筒⾥的酒永远喝不完。
⼤家共喝⼀杯酒时,每⼈喝⼀⼝后,都要⽤⼿指⼀下⾃⼰喝过的地⽅再传给别⼈。
有⽼⼈在场时,应让⽼⼈先喝,景颇⼈认为,不⽤酒待客是极不礼貌的,这是传统的礼节。
来源:云南风。
景颇族饮食文化
景颇族饮食文化片马镇景颇族饮食文化片马镇位于泸水县西部,处在国家级自然爱护区——高黎贡山自然爱护区西坡腹地,东与鲁掌镇相连,南北长24公里,南、西、北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64.44公里,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海拔1897米,属典型的温带雨林气候。
主要居住有景颇族、傈僳族、纳西族、苗族、白族、怒族、壮族、彝族等8个民族。
其中景颇族文化较为突出,是当地的一特色文化产业。
一、饮食习惯片马镇气候温柔,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各种野生植物特别丰富。
景颇族是山居民族,村寨都建在山上近水源靠森林的地方。
每家宅旁园地里种植蔬菜、豆类和薯类,有时候是靠采集野菜、野果作为副食品。
食用的肉食除牛、羊、猪、鸡外,也捕食野猪、野鸡、鱼、蟹等等野味。
不论蔬菜和肉食,一般只加盐和辣椒等调料烧煮食用。
景颇族喜酸辣、酥脆口味。
他们尤爱喝酒,酒杯用竹筒制成,全凭景颇刀削制,不漏酒,随身携带。
在食物安排方面,景颇族有见者有份的习俗。
即使是有生疏的客人到来,仆人也热忱款待。
他们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那是很不风光的事。
客人来了,仆人家除平常吃的饭菜外,还会特地杀鸡款待。
吃鸡肉时,鸡头、两只鸡翅膀、两只鸡腿会特地挑出来给客人吃。
有社会阅历的人会主动让仆人家的老人吃,实在推不过时,就会边吃、边看鸡头,祝福仆人家顺当发财,全家幸福平安。
景颇族吃饭时男女可以同桌。
景颇人习惯于一日三餐。
晌午饭尤具特点,通常为野餐。
景颇人外出劳作时,均用青叶包一个饭团,再包一个小包,内装盐、辣子、豆豉等佐料。
待歇晌时,将劳动中或休息时找到的动植物野菜加入佐料烹调,而后作餐享用,别有风味。
农忙时,一日四餐,即早、中、晌、晚餐。
吃晌午饭与前同。
五十年月前,景颇人在集体食食时,均把食物用树叶分成若干包,根据人数,不论宾主,不分老幼,每人两包,既不得多,也不得少。
直到后来,在大集体吃饭时,仍保持此风习。
可见,平均安排的原始公平观念仍残存在景颇人的日常生活中。
(一)节日饮食每年谷子成熟的时候,景颇族家家户户都要过“新米节”。
景颇人独具特色的酒文化(美食丨景颇族的美食太清凉了)
景颇人独具特色的酒文化(美食丨景颇族的美食太清凉了)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此的各民族在传承本族文化时,其中难免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
因此各民族便互相影响,产生了更多元、丰富的民族文化。
景颇族便是其中之一,他们主要居住云南境内的德宏以及怒江境内。
邻近的民族有傣族、佤族等,其饮食也受两族影响较大。
舂菜在景颇族的饮食文化中,舂菜是一大特色。
这种将菜舂得酥松绵软、易于入口的制作方式是景颇族美食的一大特点。
舂菜的起源相传是为了让当地牙口不好的老人家吃上美味的肉食,于是景颇人就发明了舂菜。
它的做法就是将肉、菜等加入竹筒内,将它们捣碎,之后在加入调料搅拌均匀就成了一道美味的食物。
制作过程中肉和菜的纤维组织遭到破坏,使得它们的口感更加软糯,同时其中的香味也迸发了出来,更加还原了食材所独有的香味。
常见的舂菜有舂鸡脚、舂茄子等。
在景颇族人家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舂筒不响,饭菜不香」。
由此可见景颇族人民对于舂菜的喜爱有多深。
到了夏天,它就作为凉菜上桌,经过了木锤反复敲打的菜早已入足了调料的味,独属于景颇族的酸辣味混合着菜的香气飘在盘上,吃上一口,炎热的暑意便被驱散了几分。
竹筒饭在景颇族的眼中,竹筒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炊具,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舂菜,还能用来制作竹筒饭。
竹筒饭是傣族、景颇、哈尼等族经常吃的一种主食。
制作竹筒饭所使用的竹子名为香糯竹,是云南特有的珍贵稀有竹种。
相传在很久以前,少数民族需要进山打猎获取食材,但上山路远,往往一次打猎就要一天甚至更久。
大家便将米装在竹筒内,需要时便加入泉水,放在火上,不用多久就熟了。
直接将竹筒劈开,便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米饭,这样一来竹筒便代替了锅和碗的作用。
煮得好的竹筒饭不仅米饭软而适口,还带有一股特殊的竹子香气,于是竹筒饭便被流传了下来。
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景颇族最爱的两大主食之一。
鸡肉烂饭除了竹筒饭,景颇族的另一大主食便是鸡肉烂饭了。
鸡肉烂饭据说最早起源于佤族,佤语称其为「布安纳亚」,是佤族的待客佳肴。
景颇族的酒礼
景颇族的酒礼
晶莹
【期刊名称】《风景名胜》
【年(卷),期】1994(000)007
【摘要】居住在云南德宏州的景颇族,家家户户都酿酒,老老少少爱喝酒。
景颇人有一句俗谚:"酒能把两座山粘在一起,朋友要心连着心没有酒不成!"因此,无论你走到哪一个景颇人的寨子,一坐下主人首先敬客的就是水酒,亲朋好友碰在一起更是离不开酒。
酒在景颇人的生活中,几乎与吃饭、穿衣同等重要,所以景颇人有许多独特的酒礼。
到景颇人的家里作客,一进门,主人先要敬你一筒(竹制的盛酒器具),"见面酒",客人不能推托,必须一饮而尽。
晚上客人宿在景颇族人的家中,睡前主人又要向你敬二筒"温床酒";客人头天在景颇族人家里吃饭,主人要设"洗尘接风酒";客人离开时,主人又要摆"饯行酒"。
所以没有酒量的人是很难到景颇人家里作客的。
在景颇人的村寨里,遇到丰年要办"庆丰酒",请人调解纠纷要向调
【总页数】1页(P33-33)
【作者】晶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云南德宏景颇族礼仪念词的社会功能 [J], 赵兰芳
2.淘金季节,从礼品葡萄酒开始——礼品葡萄酒凸现四大趋势 [J], 王克亮
3.剑南礼酒打造“礼”文化强势品牌——访剑南礼酒全国总经销辽宁享逸实业有
限公司营销总经理于保华 [J], 无
4.东方礼睿天下——“恭喜发财”品牌酒华夏礼学第一酒 [J], 杨杉;
5.景颇族酒的功能变迁与基督教民俗体系的建构 [J], 李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酒——德宏景颇族酒文化小议学院:人文学院班级:20120221学号:2012022146姓名:杨林叶目录:景颇族历史探源 (2)景颇族的民族特征 (2)景颇族的酿酒文化 (2)景颇族的饮酒文化 (3)景颇族以酒迎客的方式 (3)景颇人的饮酒方式 (4)景颇人的饮酒之道 (4)景颇酒文化的发展及其开发 (5)水酒—德宏景颇族酒文化小议摘要:景颇族的饮酒习俗是景颇族社会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 是景颇人表现和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物质载体。
从饮酒习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只是物质层面的酿酒技术和器具, 还有精神方面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民族情结。
关键词: 景颇族; 酒文化; 水酒景颇族的饮酒习俗是景颇族社会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景颇人表现和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物质载体。
从饮酒习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只是物质层面的酿酒技术和器具,还有精神方面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民族情结。
饮酒作为景颇族由来已久的习俗, 应该世代相传和继承,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变迁, 少数民族的饮酒习俗和酒文化也将发生变化。
1 景颇族历史探源景颇先民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南部山区。
自唐代南迁、明末清初大批迁入今云南德宏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 景颇族社会发展到原始农村公社趋于解体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景颇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景颇方言属景颇语支, 载瓦方言属缅语支。
景颇族大多住在海拔1500~2000m 的山区。
这里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景颇族是一个跨境民族, 同时它也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
景颇族先民从民族发源地青藏高原往南迁徙的过程中, 经历了由游徙牧畜、采集、狩猎到刀耕火种农业的物质文化衍变。
中国境内的景颇族至2000 年已经彻底终结刀耕火种的历史, ……”2 景颇族的民族特征各民族的人民都会因一些特定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而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云南的景颇族, 是一个勤劳淳朴、待客热情的民族, 景颇族同胞主要聚居于滇西南一带。
景颇人, 男女老少都爱喝酒, 酒与景颇人可谓相伴终生, 这种嗜酒之习世代沿袭, 从而形成了一道绚丽的人文景观———景颇人独具特色的‘酒文化’。
”景颇族是德宏第二大民族, 占全国景颇族总数的95% 。
景颇族一般以大米或玉米为主食。
过去以芭蕉叶包饭, 平均分配, 以手抓食。
主要饮料是山泉和水酒。
喜嚼沙枝( 一种用草烟等配成的嚼料) 。
杀牛祭鬼时, 全寨分食牛肉。
住竹木结构茅屋。
普遍信奉原始宗教, 信鬼不信神, 祭祀仪式繁多, 至今仍保持完整。
近百年来也有少量景颇族人信奉传入的基督教和天主教。
各民族人民都会由于自己民族的历史原因而有一些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与节庆。
如景颇族每年正月十五、十六的传统节日———目瑙纵歌节。
“目瑙纵歌”意为: 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一个场地唱歌跳舞。
当然在节日与节庆中, 酒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3 景颇族的酿酒文化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的不同, 而有着自己不同的酿酒方式和酿酒文化。
关于水酒,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 有个叫本吉锐纯的妇女, 与其子阿崩娃分居于恩梅开江两岸, 由于江桥断绝, 阿崩娃每天要绕山绕水走很远的路才能见到母亲, 吃到母亲的乳汁。
有一天, 他请求母亲给他想个断奶的办法, 木吉锐纯就给了他一包酒药, 教他制作水酒, 并叫他用水酒当奶。
阿崩娃依母所言果然制出了水酒, 这种水酒甜中有辣, 回味绵长, 阿崩娃从此戒掉了奶。
后来这种水酒被景颇人世代相传,与景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像乳汁一样哺育着景颇人。
景颇人喝的酒, 是家家户户都会制的水酒, 它度数不高,近于啤酒, 其味醇香, 清凉可口, 少饮可解渴, 多饮也易醉。
水酒的制造工艺简单, 只须把大米淘洗干净, 用甑蒸熟后再晾干, 然后拌上酒药, 用芭蕉叶包好后放上几天, 待闻到有浓烈的酒香味后, 再把它放入土罐中密封保存, 过上10 来天后, 再加上凉开水, 就制成水酒了。
它是一种用精米酿制白酒经过山泉或冷开水勾兑出来的低浓度酒类饮料。
景颇族的饮料主要有山泉水、米酒、水酒、茶叶四种。
米酒和水酒是常用饮料, 家中一般不会断酒。
米酒和水酒以景颇族药酒酿制的为最好, 米酒在35%Vol 左右, 水酒在8%Vol 以下。
水酒呈乳白色, 味微甜带酸。
4 景颇族的饮酒文化“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 而是一种文化象征。
酒文化以酒为载体, 以酒行为为中心形成独特的文化形态。
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同时还对社会生话各个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本质上说, 酒既具有自然属性, 又具有社会属性。
酒文化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 更侧重于酒的社会属性, 即酒在社会话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心理, 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4.1 景颇族以酒迎客的方式景颇人, 无论上街赶集、串亲访友, 还是婚丧节庆, 他们的“筒怕”( 挎包) 里总是放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竹制“特勒”( 酒筒) 。
凡知己相逢、熟人见面、客人来访, 他们都会拿出自己的“特勒”传递给对方, 对方也会掏出自己的“特勒”传递过来。
先接到“特勒”者斟出一杯酒来, 首先敬给传递者饮, 然后双方对饮; 若还有第三者、第四者在场, 则传递者又会把酒依次敬给他们饮, 然后彼此共饮。
酒, 成为一种联络感情必不可少的佳酿, 又是一种以礼相待的美味。
景颇人认为, 不用酒待客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若违背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 就会为人所不齿而遭到唾弃, 故景颇人个个都是“海量”。
景颇人对外来的无论相识与否的客人都异常尊敬。
他们认为: 凡能够来到景颇山寨的, 都是看得起景颇的人。
所以, 凡在村口或寨中遇到外来客人, 他们都异常高兴, 总是笑脸相迎, 礼貌相邀, 把客人请到家里, 拿出水酒, 端上美味, 和客人来个一醉方休。
“景颇族宴客有一种食俗, 客人到后稍事休息, 便有身着盛装的中年妇女出来敬送“礼篮”。
篮子用藤篾精心编织, 内装一竹筒白酒、一竹筒米酒、两包熟鸡蛋、两包糯米饭团。
首客受礼后致谢, 先饮一口酒, 再转给众人轮饮, 然后将鸡蛋切片, 放在饭团上, 每人一份, 边吃边赞美, 吃毕奉还礼篮, 表示回敬。
这些食物各有含义: 白酒代表‘女’, 米酒代表‘男’, 糯米饭代表‘粘贴结合, 亲如一家’, 鸡蛋代表‘纯洁、圆满、平安、康乐’。
”4.2 景颇人的饮酒方式“饮酒习俗作为少数民族一种由来已久的风俗习惯, 对当地人有一种迫使其遵守的不可抗拒性。
很多民族的择偶、求婚、订婚、迎亲、待客、奔丧、祭祀祖先和亡灵等场合都有用酒的习俗, 酒作为种种传统习俗延续的媒介与社会环境融合在了一起”。
由于各民族间存在着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所以各民族间的饮酒方式也不尽相同。
到景颇族家做客, 他们常以竹筒饭、麂肉饭团、飞蚂蚁煎饼、鸡肉牛头饭和水酒等待客。
景颇族嗜好喝酒, 其酒文化较发达, 有喝见面酒、接客酒、起床酒、晚安酒、合好酒、送客酒、蒙眼酒、塞耳酒等说法。
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水酒, 但成年男女更喜烧酒。
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 熟人相遇互相敬酒, 不是接过来就喝, 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
大家共饮一杯酒时, 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 再传给别人, 如有老人在场, 先让老人喝。
“婚丧节庆的酒宴上, 主人也不给客人敬酒, 而是把酒筒交给席上的长者, 请长者代表自己的心意给大家敬上一巡酒,每人都有份, 包括主人在内, 喝完这巡酒后才能自己随意喝,但最后酒筒里还要留下一点, 不能喝光来个‘底朝天’, 这表示一种吉祥: 年年有余”。
景颇族、傣族、壮族等有击鼓而饮的习俗。
现在, 每逢隆重的庆典和宗教祭祖活动, 仍然有击鼓的行为, 其主要目的是“招同类”, 烘托氛围, 但与以前击鼓而饮、饮则击鼓已经不是同一含义了。
4.3 景颇人的饮酒之道“酒不是生话必需品, 但是一种特殊的食品。
《礼记》有言酒食所以合欢也’。
合欢者, 亲合, 欢乐之谓也。
在中国‘,饮’与‘食’同样具有极强的亲合力, 把这一亲合力用之于人际交往, 就形在了一种社会文化”。
“景颇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
其独特的饮食习惯和菜肴制作方式更是以其花样之多、风味之美、品种之精、配方之奇、做工之妙而一枝独秀, 久盛不衰”。
“只有到过景颇山寨的人, 才能品尝到世间山珍的真正韵味”。
“那香甜可口的竹筒烧饭、鲜美清香的竹筒烧肉、清凉爽口的竹筒水酒, 叫人谗涎欲滴, 闻之欲醉。
景颇人的绿叶宴更是独树一帜, 饮誉四海, 其色之美, 其味之鲜, 倍受众人青睐, 成为景颇人饮食文化中的‘永恒主题’, 成为闻名遐迩的山珍名菜。
”所谓绿叶宴是景颇山寨中既古朴又带点野性的名宴。
以当地极为丰富的山菜和野味为主,采用传统的烤、煮、炸、腌等手法烹制,用肥大的树叶或芭蕉叶包盛饭菜,用树叶叠成勺、盆盛汤,因满席翠绿、全不用碗筷而得名。
逐一打开“绿包”:有喷香的糯米饭,有鲜美的鱼腥草,有蜂蛹荷包蛋,还有飞蚂蚁煎饼、舂烤绿斑鸠、帕滚酸菜鱼等,真不知先吃什么好。
面对整桌碧色、满席佳肴,再加上醇香的米酒、景颇族的饮食文化渊源流长,丰富多彩,其独特的饮食习惯和菜肴制作方式更是以花样之多、风味之美、品种之精、配方之奇、做工之妙而一支独秀,久盛不衰。
绿叶宴是景颇饮食的永恒主题,也是最能体现景颇人热爱自然、改造自然、回归自然,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典型,是景颇人招待客人最富于特色的宴席,吃时完全不用碗筷。
他们从山中采来各种野菜,用竹筒烧或舂出完全无污染的绿色菜肴,饭用竹筒烧制而成,就连盛饭菜的盘、盆、碗都用硕大的枇杷叶、芭蕉叶包扎而成,喝汤的勺用树叶折叠、装泉水的桶用大龙竹做成,装酒的酒具是用荆竹雕刻制作的,喝酒用的是竹酒杯、喝的茶是竹筒茶,甚至连吃饭摆宴席用的桌橙都是用绿色的竹桌、竹橙。
就餐时, 景颇人会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向客人敬酒, 并可以根据客人需要提供歌舞表演, 让客人在绿色的环境下, 品味“回归自然”的感觉。
5 景颇酒文化的发展及其开发景颇族作为一个跨境民族, 其民族文化独具特色, 是一个有着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情的民族。
这些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 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走进景颇族地区。
特别是一年一度隆重举行的目瑙纵歌节及每届德宏景颇族国际目瑙纵歌节景颇族水酒及八大名莱评选大赛的举行,进一步加快了景颇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各地人士都纷纷深入景颇地区, 他们了解景颇文化, 领略堪称天下最为壮观的景颇舞蹈———少数民族节日之最———景颇族目瑙纵歌, 品尝景颇绿叶宴和畅饮景颇美酒———水酒。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认识的不断深化, 原色原汁原味的景颇饮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在, 德宏州各县市相继开办了为数不少的诸如文蚌饭店、景哩来饭店、景味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