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分娩的护理ppt
合集下载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幻灯片
• 〔4〕第二产程延长: 宫口开全至胎儿分娩,初 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为第二产程 延长。
• 〔5〕第二产程停滞: 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 降无进展,为第二产程停滞。
• 〔6〕胎头下降延缓: 活泼期胎头下降速度每小 时少于1cm,称胎头下降延缓。
• 〔7〕胎头下降停滞:活泼期晚期胎头停顿不再下 降超过1小时以上,称胎头下降停滞。
• 以上产程曲线异常,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 存母儿的影响
• 1、对母体的影响
• 〔1〕产妇衰竭 由于产程延长,产妇休息不好、进食少,重者引起脱 水、酸中毒、低钾血症;产妇精神疲惫及体力消耗可出现肠胀气、尿 渚留等,加重子宫收缩乏力。
• 〔2〕产伤 由于产程延长,宫缩不协调,软产道长时间受压,可导致 局部组织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致形成膀胱阴道瘘或尿道阴道瘘。
• (二〕身体评估 • 1.评估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 • 2.观察产妇神志、皮肤弹性等的改变。 • 3.注意评估临产后产妇的休息、进食及排泄情况,
是否出现持续性腹痛、 • 烦躁不安、产妇疲乏无力,肠胀气,排尿困难等。 • 4.评估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强度与频
率;绘制产程图,了解产程进展情况。评估宫颈 成熟度,并进展评分。 • 5.评估骨盆是否正常。 • 6.评估胎儿情况 注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胎心音及胎儿大小。
二、临床表现
• 1、子宫收缩乏力 •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 3、产程曲线异常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 子宫收缩力保持其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 仅仅是收缩力变弱无力,宫缩持续时间短、 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小于2次/10分 钟。在收缩的顶峰期,子宫体隆起和变硬 不明显,用手按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 陷,宫腔压力降低〔小于15mmHg〕,又 称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根据其出现的时 间可分为原发性宫缩乏力和继发性宫缩乏 力。
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PPT课件
4、辅助检查:
B超:根据胎儿颜面部及枕部的位置,可以准确性探清抬头位置以
明确诊断,产前是否头盘是否相称及胎先露情况
护理评估
5、治疗原则及措施
(1)有明显头盆不称者应行剖宫产术 (2)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 1)试产应严密观察产程,嘱咐产妇改变体位, 协助抬头枕部向前旋转,注意抬头下降、宫口扩张程度 宫缩强弱及胎心音变化 2)加强全身支持疗法,补充水分及营养,并仔细观察胎
③第三产程:
产程延长易并发子宫 收缩乏力性出血。胎 盘娩出后,应肌注缩 宫素或前列腺素制剂 ,防止产后出血。行 手术操作及有软产道 损伤者,应及时检查 并缝合,给予抗生素 预防感染。
②第二产程:
接产前,应导尿。初产妇应作会 阴后-侧切开术。有3种分娩方式 :①自然分娩:胎儿自然娩出, 不作任何牵拉。极少见,仅见于 经产妇、胎儿小、宫缩强、骨盆 宽大者。②臀位助产:当胎臀自 然娩出至脐部后,胎肩及后出胎 头由接产者协助娩出。脐部娩出 后,一般应在2~3分钟娩出胎 头最长不能超过8分钟。后娩出 胎头,有主张用单叶产钳,效果 佳。③臀牵引术:胎儿全部由接 产者牵拉娩出,此种手术对胎儿 损伤大,一般情况下应禁止使用 。
心如有异常行剖宫产术 3)产程延长,子宫乏力者,要防止产后出血及感染,手
术助产或阴道损伤者,及时检查及修补。新生儿应重点监 护。
第一节
【护理诊断/问题】
胎位异常
1.活动无耐力 与宫缩乏力、产程 延长、产妇体力消耗有关。
2.疼痛 与胎头压迫骶神经有关 3.焦虑 与担心自身及胎儿安全 有关
第一节
【护理目标】
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第一节
胎位异常
【护理站立 走动,少做肛查及阴道检查 ,不灌肠,尽量避免胎膜破 裂。一旦破膜,应立即听胎 心。若有胎心异常,应行阴 道检查,了解有无脐带脱垂 。若有脐带脱垂,胎心尚好 ,宫口未开全,为抢救胎儿 ,需立即行剖宫产术。若无 脐带脱垂,可严密观察胎心 及产程进展。当宫口开大4~ 5cm时,胎足即可经宫口脱 出至阴道。
B超:根据胎儿颜面部及枕部的位置,可以准确性探清抬头位置以
明确诊断,产前是否头盘是否相称及胎先露情况
护理评估
5、治疗原则及措施
(1)有明显头盆不称者应行剖宫产术 (2)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 1)试产应严密观察产程,嘱咐产妇改变体位, 协助抬头枕部向前旋转,注意抬头下降、宫口扩张程度 宫缩强弱及胎心音变化 2)加强全身支持疗法,补充水分及营养,并仔细观察胎
③第三产程:
产程延长易并发子宫 收缩乏力性出血。胎 盘娩出后,应肌注缩 宫素或前列腺素制剂 ,防止产后出血。行 手术操作及有软产道 损伤者,应及时检查 并缝合,给予抗生素 预防感染。
②第二产程:
接产前,应导尿。初产妇应作会 阴后-侧切开术。有3种分娩方式 :①自然分娩:胎儿自然娩出, 不作任何牵拉。极少见,仅见于 经产妇、胎儿小、宫缩强、骨盆 宽大者。②臀位助产:当胎臀自 然娩出至脐部后,胎肩及后出胎 头由接产者协助娩出。脐部娩出 后,一般应在2~3分钟娩出胎 头最长不能超过8分钟。后娩出 胎头,有主张用单叶产钳,效果 佳。③臀牵引术:胎儿全部由接 产者牵拉娩出,此种手术对胎儿 损伤大,一般情况下应禁止使用 。
心如有异常行剖宫产术 3)产程延长,子宫乏力者,要防止产后出血及感染,手
术助产或阴道损伤者,及时检查及修补。新生儿应重点监 护。
第一节
【护理诊断/问题】
胎位异常
1.活动无耐力 与宫缩乏力、产程 延长、产妇体力消耗有关。
2.疼痛 与胎头压迫骶神经有关 3.焦虑 与担心自身及胎儿安全 有关
第一节
【护理目标】
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第一节
胎位异常
【护理站立 走动,少做肛查及阴道检查 ,不灌肠,尽量避免胎膜破 裂。一旦破膜,应立即听胎 心。若有胎心异常,应行阴 道检查,了解有无脐带脱垂 。若有脐带脱垂,胎心尚好 ,宫口未开全,为抢救胎儿 ,需立即行剖宫产术。若无 脐带脱垂,可严密观察胎心 及产程进展。当宫口开大4~ 5cm时,胎足即可经宫口脱 出至阴道。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 对母儿的影响 】
(二)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胎膜早破、脐带脱垂 胎儿窘迫、胎儿死亡 新生儿窒息、外伤,甚至死亡 臂丛神经损伤及颅内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护理评估】
第三节 胎儿及胎位异常
病史
身心状况
诊断检查
– 身体检查;疲乏、脱水酸中毒……
– 产科检查——腹部
– 阴道或肛门检查;大囟门在前/大小囟门在 两侧
第二节 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
第二节 产道异常
妇产科护理学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二节 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
(一)骨产道异常
狭窄骨盆分类 –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我国常见
• 单纯扁平骨盆(simple flat pelvis) •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 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 漏斗骨盆(funnel shaped pelvis) • 横径狭窄骨盆
第一节 产力异常
【产力异常】
(二)子宫收缩过强
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急产 <3小时 – 对母儿的影响: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感染 新生儿死亡率增高 – 处理及护理:预测 检查 相应处理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 临床表现:强直性子宫收缩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 处理及护理:镇静剂、解痉剂
妇产科护理学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异常分娩( Dystocia )
产力 产力异常
生理
妇产科护理学
产道 骨产道 异常 软产道异常
难产
VS
胎儿 胎位异常 胎儿发育异常
病理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产力异常
【病因】
(二)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胎膜早破、脐带脱垂 胎儿窘迫、胎儿死亡 新生儿窒息、外伤,甚至死亡 臂丛神经损伤及颅内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护理评估】
第三节 胎儿及胎位异常
病史
身心状况
诊断检查
– 身体检查;疲乏、脱水酸中毒……
– 产科检查——腹部
– 阴道或肛门检查;大囟门在前/大小囟门在 两侧
第二节 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
第二节 产道异常
妇产科护理学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二节 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
(一)骨产道异常
狭窄骨盆分类 –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我国常见
• 单纯扁平骨盆(simple flat pelvis) •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 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 漏斗骨盆(funnel shaped pelvis) • 横径狭窄骨盆
第一节 产力异常
【产力异常】
(二)子宫收缩过强
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急产 <3小时 – 对母儿的影响: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感染 新生儿死亡率增高 – 处理及护理:预测 检查 相应处理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 临床表现:强直性子宫收缩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 处理及护理:镇静剂、解痉剂
妇产科护理学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异常分娩( Dystocia )
产力 产力异常
生理
妇产科护理学
产道 骨产道 异常 软产道异常
难产
VS
胎儿 胎位异常 胎儿发育异常
病理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产力异常
【病因】
2024年度-异常分娩ppt课件完整版
情绪。
积极心理暗示
鼓励产妇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 示,如“我一定能顺利分娩”,
增强自信心。
家属参与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分娩过程,提 供情感支持,减轻产妇心理压力。
32
健康教育内容设计
分娩知识普及
向产妇及家属普及分娩相关知识,包括分娩过程、疼痛管理、产 后恢复等。
心理调适技巧
教授产妇心理调适技巧,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我激励等。
胎盘早剥
胎盘在胎儿娩出前从子宫壁剥离, 危及母儿生命。
前置胎盘
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 内口,阻碍胎儿先露部下降。
23
剖宫产手术方式选择
01
02
03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适用于大多数需要剖宫产 的情况,切口位于子宫下 段,术后恢复较快。
子宫体部剖宫产术
适用于子宫下段有病变或 胎头位置较低的情况,切 口位于子宫体部,术后恢 复较慢。
腹膜外剖宫产术
适用于合并腹腔感染或需 要同时行腹腔手术的情况, 手术不进入腹腔,减少术 后感染风险。
24
剖宫产手术并发症防范
出血
术前积极备血,术中 仔细止血,术后密切 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
损伤
熟悉解剖结构,避免 损伤周围脏器及组织。
粘连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 动,减少粘连的发生。
产妇心理变化特点分析
焦虑、恐惧
由于分娩过程的不确定性及疼痛 感,产妇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
情绪。
依赖与被动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往往依赖医护人 员及家属的支持,表现出一定的被 动性。
情绪波动
受激素水平变化影响,产妇情绪容 易出现波动,如易怒、哭泣等。
积极心理暗示
鼓励产妇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 示,如“我一定能顺利分娩”,
增强自信心。
家属参与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分娩过程,提 供情感支持,减轻产妇心理压力。
32
健康教育内容设计
分娩知识普及
向产妇及家属普及分娩相关知识,包括分娩过程、疼痛管理、产 后恢复等。
心理调适技巧
教授产妇心理调适技巧,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我激励等。
胎盘早剥
胎盘在胎儿娩出前从子宫壁剥离, 危及母儿生命。
前置胎盘
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 内口,阻碍胎儿先露部下降。
23
剖宫产手术方式选择
01
02
03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适用于大多数需要剖宫产 的情况,切口位于子宫下 段,术后恢复较快。
子宫体部剖宫产术
适用于子宫下段有病变或 胎头位置较低的情况,切 口位于子宫体部,术后恢 复较慢。
腹膜外剖宫产术
适用于合并腹腔感染或需 要同时行腹腔手术的情况, 手术不进入腹腔,减少术 后感染风险。
24
剖宫产手术并发症防范
出血
术前积极备血,术中 仔细止血,术后密切 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
损伤
熟悉解剖结构,避免 损伤周围脏器及组织。
粘连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 动,减少粘连的发生。
产妇心理变化特点分析
焦虑、恐惧
由于分娩过程的不确定性及疼痛 感,产妇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
情绪。
依赖与被动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往往依赖医护人 员及家属的支持,表现出一定的被 动性。
情绪波动
受激素水平变化影响,产妇情绪容 易出现波动,如易怒、哭泣等。
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PPT课件
胎位/ 胎儿发育异常
骨产道/ 软产道异常
妇产科护理
目录 第一节 产力异常产妇的护理 第二节 产道异常产妇的护理 第三节 胎儿异常产妇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 第一节 产力异常产妇的护理
定义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 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子宫收 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妇产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4.子宫收缩乏力对母儿的影响
对产妇的影响:体力消耗大 ,肠胀气、排尿困难,脱水 、酸中毒、低钾血症。胎膜 早破、产后感染、产后出血 。 对胎儿的影响:胎儿损伤 、胎儿窘迫、死胎。
妇产科护理
(三)心理、社会状况 产程延长,产妇及家属担心母儿的安全 ,出现焦虑、恐惧,请求医护人员尽快 帮产妇结束分娩。
(一)健康史 详细阅读产前检查记录,经产妇须了解前次分娩 情况;注意评估有无宫缩乏力的因素、影响程度、 使用过的药物,临产后产妇的精神状态、宫缩情况 、产程进展。
妇产科护理
(二)身体状况
1.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宫缩乏力)
– 子宫收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
– 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
妇产科护理
急产
(二)身体状况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 ,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 若产道无阻力,宫口迅速开全,分娩在短 时间内结束,总产程不足3小时,称急产。
妇产科护理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强直性子宫收缩 宫颈内口以上部分的子宫肌层出现强直 性 痉挛性收缩,宫缩无间歇期。产妇表现烦躁不 安,持续性腹痛,拒按。胎位触不清,胎心听 不清。有时可出现病理缩复环、血尿等先兆子 宫破裂征象。
妇产科护理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2024年)异常分娩(难产)PPT课件
提高医护人员对异常 分娩(难产)的认识 和应对能力,保障母 婴安全
2024/3/26
掌握异常分娩(难产 )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4
难产定义及分类
定义
难产是指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 况,导致胎儿不能顺利通过产道娩 出,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分类
难产可分为产力异常、产道异常、 胎儿异常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导致 的难产。
2024/3/26
9
其他因素
高龄产妇
年龄超过35岁的产妇, 分娩风险相对较高。
2024/3/26
妊娠合并症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糖尿病等,可能增
加分娩难度和风险。
多胎妊娠
既往难产史
双胞胎或多胞胎妊娠, 可能导致子宫过度膨胀
和分娩困难。
10
有既往难产史的产妇, 再次分娩时难产的风险
增加。
03
异常分娩临床表现与诊断
异常分娩(难产)PPT课件
2024/3/26
1
目 录
2024/3/26
• 引言 • 异常分娩原因及危险因素 • 异常分娩临床表现与诊断 • 异常分娩处理原则与措施 • 异常分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异常分娩护理要点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2
01
引言
2024/3/26
3
目的和背景
了解异常分娩(难产 )的定义、分类及原 因
难产过程中,胎儿可能因缺氧而发生窘迫,严重时可能导致死胎或 新生儿窒息。
21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孕期保健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难产的因素。
合理饮食与运动
孕妇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度肥胖,有利于降低 难产风险。
异常分娩的护理课件
子宫收缩过强
1. 协调性宫缩过强
(1) 特点:1)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 过强、过频2)若产道无阻力,宫口迅速开全,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 ,宫口扩张速度>5cm/h(初产妇)或10cm/h(经产妇),总产程<3h 结束分娩,称为急产。 (2) 对母儿的影响:1)对产妇影响: 宫缩过强、过频,产程过快,可致 初产妇宫颈、阴道以及会阴撕裂伤。如胎先露部下降受 阻,可发生子宫破裂。接产时来不及消毒可致产褥感染。胎儿 娩出后子宫肌纤维缩复不良,易发生胎盘滞留或产后出血 。2)对胎儿、新生儿影响:宫缩过强、过频影响子宫胎盘血液循环 ,胎儿在宫内缺氧,易发生胎窘、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胎 儿娩出过快,胎头在产道内受到的压力突然解除,可致新生儿颅内 出血。无准备的分娩,来不及接产,接生儿易发生感染。 (3) 处理原则
第八章 异常分娩的护理
第一节 产力异常
产力是分娩的动力,产力中以子宫收缩力 为主,子宫收缩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在分娩过程中,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 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子宫 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宫缩乏力
和宫缩过强两类,每类又分为协调
性宫缩和不协调性宫缩
(2)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 1)调节子宫收缩,恢复正常节律性及其极性。 + 2)给予强镇静剂哌替啶100mg、吗啡10~15mg 肌注或地西泮10mg静脉滴 + 注,使产妇充分休息,醒后不协调性宫缩多能恢复 为协调性宫缩。 + 3)在宫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严禁应用缩宫素。 + 4)若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未能得到纠正或 伴有胎窘征象,或伴有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 。 + 5)若不协调性宫缩已被控制但宫缩仍弱时,可用 协调性宫缩乏力时加强宫缩的各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收缩过强的护理措施
1、预防宫缩过强对母儿的损伤,可配合 开展镇痛分娩
2、密切观察宫缩与产程进展 3、分娩期及新生儿的处理 4、作好产后护理
第二节 产道异常
产道包括骨产道(骨盆腔)及软 产道(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外 阴),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骨产道异常
骨盆狭窄:骨盆径线过短或形态异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此环特点是 不随宫缩上升,阴道检查可触及狭窄环
图2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1)狭窄环绕胎颈 (2)狭窄环容易发生的部位
子宫收缩过强对母儿的影响
1、对母体的:软产道裂伤、子宫破裂、 产褥感染、胎盘滞留或产后出血、手术 产机会增多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新生儿颅内出 血、感染、外伤
常,致使骨盆腔小于胎先露可通过 的限度,阻碍胎先露下降,影响产 程顺利进展。
图1 异常的宫颈扩张曲线 (1)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 (4)第二产程延长
对母儿的影响
对产妇的影响:
体力消耗 产伤:生殖道瘘 感染 产后出血
对胎儿的影响: 影响胎头旋转——产程延长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手术机
会
增多,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病率增
加
处理原则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重点掌握
1.难产定义 2.产力的内容 3.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因、临床表现、护
理措施 4.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 5.均小骨盆
异常分娩的临床分类
产力异常
骨盆异常
胎儿异常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过强 入口平面狭窄 中骨盆平面狭窄 出口平面狭窄 畸形骨盆 畸形 胎儿过大 胎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
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 力为主,子宫收缩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
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
力异常
产力异常
子宫收缩
产 乏力
力 异 常
子宫收缩 过强
协调性(低张性) 不协调性(高张性) 协调性-急产≤3小时
强直性子宫收 缩-病理性缩复环 不协调性
护理措施
(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者 (三)提供心理支持,减少焦虑与恐 惧,开展“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方式整 体护理
结果评价
1、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获得支持 满足了基本需要且舒适度增加;
2、产妇无水、电解质失衡与酸中毒问 题;
3、母婴顺利渡过分娩,产后24小时内 阴道出血量小于500ml。
1. 第一产程的护理 (1)改善全身情况 a.保证休息 b.补充营养、水分、电解质,鼓励产妇多进
易消化高热量饮食,对入量不足者需补充液体 c.保证膀胱和直肠的空虚状态
护理措施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者 1. 第一产程的护理 (2) 加强子宫收缩:排除头盆不称、胎位异常
和骨盆狭窄,无胎儿窘迫,产妇无剖宫产史。 针灸,破膜,刺激乳头,催产素 (3) 剖宫产术的准备 2. 第二产程的护理 助产,抢救,加强宫缩 3. 第三产程的护理 预防产后出血,感染
宫颈评分 3. 实验室检查
可能的护理诊断
疲乏:与产程延长、孕妇体力消耗、水 电解质紊乱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产程延长、过度 疲乏影响摄入有关
预期目标
1.产妇体液问题得到纠正,水、电解质 达到平衡
2.产妇情绪稳定,安全度过分娩
护理措施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者,明显头盆不称 的剖宫产,可经阴道分娩的护理如下: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因
1. 精神因素 2. 产道与胎儿因素 3. 子宫因素 过度膨胀,变性,增生
物 4. 内分泌失调 5. 药物影响 6. 其他 营养不良、贫血和其他慢性
疾病所致体质虚弱者
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
1.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 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 节律性、对称性、极性,但收缩力弱, 宫腔压力低,持续时间短,间隙期长 且不规则。(原发性宫缩乏力;继发 性宫缩乏力)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异常分娩的护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前言
分娩能否顺利进行的四个主要因素 是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的精神心理状 态。其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 异常,或这些因素之间不能相互适应而使 分娩过程受阻,称为异常分娩,俗称难产。
子宫收缩过强的处理原则
1.有急产史的提前住院 2.提前作好接生和抢救准备 3.急产新生儿,预防颅内出血 4.强直性子宫收缩,硫酸镁抑制宫缩或及
时剖宫产 5.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及时予以纠正
子宫收缩过强的护理评估
(一)病史 (二)身心状况 (三)诊断检查 1. 一般体格检查 2. 产科检查
子宫收缩过强
病因
1、经产妇软产道阻力小 2、催产素应用不当 3、待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极度
疲劳、胎膜早破、多次宫腔内操作引起 子宫局部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过强的临床表现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分娩在短时 间内结束,造成急产,即总产程不超过3 小时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强直性子宫收缩:出现强直性痉 挛性收缩,宫缩间歇期短或无间歇,即病 理性缩复环,导尿为血尿等先兆子宫破裂 的征象
寻找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处理:头盆不称,剖 宫产;无头盆不称,寻找原因、加强宫缩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镇静,恢复子宫收缩生理极性和对称性 使用镇静剂后宫缩仍不正常,不可使用催产素 有胎儿窘迫,剖宫产
子宫收缩乏力的护理评估
(一)病史: (二)身心状况 (三)诊断检查 1. 体格检查 2. 产程观察:宫缩、产程图、胎心监测、
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
2.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 子宫收缩乏力):极性倒置,节律 不协调,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不能。
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
3. 产程曲线异常 (1)潜伏期延长 16小时 ( 8小时) (2)活跃期延长 8小时 (4小时) (3)活跃期停滞 2小时无进展 (4)第二产程延长 2小时 ( 1小时) (5)第二产程停滞 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 (6)胎头下降延缓 每小时下降小于1cm (7)胎头下降停滞 1小时无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