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公园

合集下载

防灾公园

防灾公园

1 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功能1.1城市防灾公园日本对防灾公园的定义是“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中绿地”[1]。

1.2防灾公园的功能防灾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供避难者避难及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

具体包括: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成为临时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发生大火时的暂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点等)及最终避难场所、避难通道、急救场所、灾民临时生活的场所、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等,中心防灾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地,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

2 国内外城市防灾公园的发展2.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防灾减灾实践城市防灾绿地建设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欧洲有许多建于地震区的城市,如1693年的意大利卡塔尼亚和1755年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为了防灾减灾的需要,在灾后的重建规划中改变了原来的城市形态:由笔直宽阔的城市大道代替狭窄曲折的小巷,在城市大道两旁种植行道树,并且规划建设一些特大型的广场与之相连,使之成为相对完善的防灾、避灾、救灾体系。

2.2美国公园系统中的防灾规划美国1871年?0月9日,发生了著名的芝加哥火灾,中心市区受灾面积达730hm2,10万人无家可U]。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美国开始考虑建造公园系统,以绿地开敞空间分隔原来连成一片的市区,提高城市的抗火灾能力。

随后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在南部公园区的杰克逊公园和华盛顿公园设计中,规划了连接杰克逊公园和华盛顿公园的公园路。

路中间一条连续的水渠,连通了杰克逊公园的咸水湖和华盛顿公园的人工池,以起到疏导洪水的作用。

芝加哥公园系统通过公园与公园路分割建筑密度过高的市区,用系统性的开放性空间布局来防止火灾蔓延,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规划方法与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绿地的功能,成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的先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日本的防灾公园

日本的防灾公园
为 了提高防灾公 园的防灾功能 ,指
导方针 还要求在公园 内修建厕所 、掘井
或 挖水 池 。
建设省要求都 、 、 、 道 府 县等地方政
府制定各 自的 “ 区防灾计划” 依照《 地 , 防
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 》 的规定积极
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 》 就 防灾公 园的定 公园 , , 在发生大地震 、 火灾等灾害时 , 主 建设各种类型的防灾公园。 地 方政 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 ,在 义、 功能 、 设置标准及有关设施等作 了详 要作为 附近居 民的紧急避 难场所或到 区

般 城 区 的缓 冲 绿 色 地 带 。
神户市把建设防灾公 园作为一项极其重
・面积在 5 0 方米左右 的街心公 要的任务 。到 目前为止 ,该市 已经修复 0平 了在地震 中遭 到破 坏的 4 0 0 余处城市公 ・拥有作 为区域防灾据点功 能的城 园 ,平 常作为防灾活动的据点 。 0 处城市公 园 ,使城 市公 园—— 即面积在 5 公 顷以上 的国营 0 《 防灾公 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 》 规 园,并且新 建了 1 0
政府从 1 9 年开始实施 “ 96 第 设 防灾公 园的 内容 :一是扩大 防
免 一 死 。地 震 发 生 后 , 当时 东 京 人 口 的 作 为避难场所 和避难通道 的城市公 园称 市公 园建设 计划 ” ,其 中新增 了.
19 年 1 , 9 6 月 阪神大地震发生后 , 神 的对象 ,把面积在一公 顷 以上 的.
中 9 % 以上 是 被 大 火烧 死 的 。 也 是 在 这 园建设 成保护城 市居 民生命 财产的避难 人 均公 园 面 积 扩 大 到 1 平 方米 , 0 2
场 大震灾 中 , 城市里 的广场 、 绿地和公园 地等 内容 。 等公共 场所对灭 火和阻止火势蔓延起 到

城市防灾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防灾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防灾设 施 是 防 灾 功 能 的 基 础 与 保 障 。包 括 情 报设 施 ( 时 广 播 设 备 、 信 设 备 和标 志 、 报 设 灾 通 情 备 ) 水 设施 ( 、 抗灾 贮水 槽 、 时 用水 井 、 水 设备 以 灾 散 及水 池 、 流 等 ) 能 源 与 照 明设 施 ( 种 备 用 电源 水 、 各 与太 阳 能 照 明设 备 ) 防 灾 树 林 等 植 被 、 后 用 厕 、 灾 所 、 灾物 资储 备 仓 库 ( 救 内存 确 保 居 民基 本 生 活条 件 的紧急救 灾物 资 ) 以及 公 园 内 的道 路 与广 场 ( , 包
成为孤儿 , 直接 经济损失达 5 .8亿 元。19 44 9 5年
1月 1 日 日本 阪神 . 路 7 2级 大 地 震 , 成 经 7 淡 . 造
济损失竟高达 1 0 0亿美元… 。无数惨痛的教训 0
表明 , 经济 增 长必 须 与 生 态环 境 保 护 、 代 灾 害 防 现 御等 相 关 工 作 协 调 推 进 , 是 城 市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这
必要 条 件 。 由于 城 市 灾 害具 有 起 因 复 杂 、 发 性 突
1 防灾型公园的防灾机能和防灾设施
1 1 防灾功 能 .
强 、 以预 知 的特 点 , 何 城 市 都 必 须 增 强 应 付 突 难 任 发事 故 的安 全 保 障 能 力 , 须 构 建 科 学 、 效 、 必 有 完 善 的应 急避 险 场 所 体 系 。公 园 绿地 具 有 开 敞 的 空 间, 当城 市 灾 害 ( 地震 、 灾 、 疫 等 ) 生 时 , 如 火 瘟 发 公
成重 大 经 济 损 失 , 如 17 例 9 6年 7 月 2 日 0 8 3时 4 2分 发 生在 中 国唐 山 的 里 氏 7 8级 大 地 震 , 时 . 震

中日“防灾公园”和“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概念辨析

中日“防灾公园”和“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概念辨析

中日“防灾公园”和“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概念辨析任家仪;林广思【摘要】The urban green space is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voidance system.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voidance have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in recent years. Japan has much more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voidance due to disasters breaking out frequently.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Japan, China has been making improvement in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voidanc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concepts as “disaster prevention park”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stronghold” and so on fr om the relevant stud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ed documents of China and Japan, discriminates the definition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rk”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stronghold” and so 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an d “urban green space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voidance”, and classifies the types of urban green space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voidance. At the end,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efinitions and scop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rks in China and Japan, and it concludes that the essenc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ark” in Japan comes closer to that of “urban green space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voidance” in China.%城市绿地是城市防灾避险体系中的重要载体,近些年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研究与建设逐渐受到重视.日本灾害频发,因此在防灾避险建设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信息.在学习和借鉴中,中国的防灾避险研究与建设也在逐步发展.但目前从中日的相关研究来看,“防灾公园”“防灾据点”等概念的实际应用在两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分析了中、日相关文献,辨析了“防灾公园”“防灾据点”等概念的定义及与“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关系,细分了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类型.最后对中日两国防灾公园的概念定义和范围进行了对比,得到了日本“防灾公园”这一概念的实质更接近于中国“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这一概念的结论.【期刊名称】《风景园林》【年(卷),期】2018(025)004【总页数】5页(P110-114)【关键词】城市绿地;防灾避险;防灾公园;防灾据点【作者】任家仪;林广思【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 51064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5106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1 引言中国因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上,是世界地震多发国之一,地震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巨大。

防灾避险的公园设计

防灾避险的公园设计

• 三木综合防灾公园的功能主要 体现在: (1)灾害时的应急活动据点, (2)防灾人才教育培训基地,(3)防 灾情报发布中心,(4)防灾调查及研 究中心,(5)地区体育运动场所5个
方面。公园不仅具有防灾机能,同
时也是地区平时开展体育活动的场 所, 具有平灾结合的双重性。
• 三木综合防灾公园由中央的城市道路将其
难广场区的周边。但是,不要进散设定,也不要设定特
别的区,只进行设置配置。

4.救援活动对应区:(1):为以消防、救援、医
疗救护活动、其他各种活动的空间等为主体的区。为了
达到空间的有效利用和设施的高效使用,使避难广场区
和防灾关联设施区相连接,或者一部分重复。(2):
对于避难者直接相关的医疗、救护等活动之外的各种活
钟、饮水处、洗手处等。
• 6.管理设施:仓库、车库、材料堆放处、垃 圾处理场、供水设施、排水设施、电力设 施等。
• 三木综合防灾公园
三木综合防灾公园作为日本首 个广域防灾据点,其功能与以往的 广域避难场所不同,它可以容纳城 市大规模灾害的大型救援队,可以 接纳和运送全国及世界范围的救援 物资和大型器械, 是开展灾后救 援复兴活动的后方基地。
防灾公园概念是日本在1993年 颁布的《城市公园法实施令》中首 次提出的,指“由于地震灾害引发 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 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 地域等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起的 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
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

1.提供避难场所,为避难者提供基本
的生活条件和从市区火
灾蔓延等的安全性出发,设置于公园的中央,
根据必要在周围设置防火树林带区。此外,一
部分可以作为避难者的临时避难生活的空间进

防灾公园的“平灾结合”规划设计思想

防灾公园的“平灾结合”规划设计思想

第29卷 第4期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129 No14 2007年11月J ourna l of Hebe i Polytechn ic Un i ver sity(Na tur a l Science Edition)Nov.2007文章编号:1674-0262(2007)04-0149-03防灾公园的“平灾结合”规划设计思想苏幼坡,初建宇(河北理工大学建工学院,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009)关键词:防灾公园;平灾结合;游憩设施;防灾设施摘 要:城市公园游憩设施和防灾设施的“平灾结合”是防灾公园的重要设计思想,确保一个公园具有一般公园和防灾公园的双重功能。

探讨了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公园入口形态与外围形态,抗震减灾用水设施与水景设施,厕所,公园树木与防火树林带,广播设施、通信设施、发电设施、照明设施诸方面的“平灾结合”规划设计思想。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平灾结合”是规划设计防灾公园的基本原则[1]。

平时利用游憩设施供市民、游人观赏、休憩;灾时启用防灾设施,供市民避难。

游憩设施和防灾设施的和谐与整合是防灾公园的重要设计思想,通过和谐设计使一个公园具有一般城市公园和防灾公园的双重功能。

可以认为,防灾公园是增加了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园,或防灾公园是同时具有游憩功能和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园。

1 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避难疏散场所特别是其中的固定避难所是防灾公园必备的防灾设施。

固定避难所是在园内广场、绿地上搭建避难空间设施(帐篷等),供避难者安全避难。

防灾公园必须实现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的和谐设计。

平时是公园广场、绿地,灾时启动防灾设施,转化成避难所。

公园广场、绿地的防灾功能划分、避难所的布局、灾时向防灾公园的转化程序是和谐设计的要点。

防灾公园的规模是影响避难所与公园广场、绿地和谐设计的重要因素。

面积小于011公顷的防灾公园只能用作紧急避难所,其内不设避难空间设施;1公顷以上的用作固定避难所,是居民避难的主要场所;大于50公顷的用作中心固定避难所,其内设直升飞机坪、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救治中心、救援部队营地、运输车辆基地等[2]。

城市防灾公园防灾功能规划

城市防灾公园防灾功能规划
科技信息
计 算机 与 网络
地 市 盼 灾公 园 盼 灾 功 链 规划
河北联合 大学 唐 山市城 乡规 划局 何 建辉
[ 摘 要】 防灾公 园是具有完善防灾功能的城 市公 园。 平时供居 民游憩 、 观赏、 运动 与健 身。 灾时启用防灾设施 , 生完善的防灾功能, 产 转 换 成 防 灾避 难 场 所 , 避 难人 员提 供 基 本 的 生 活 条件 与环 境 , 保 生 命 安 全 灾公 园作 为城 市 的 重要 防 灾避 难 场 所 , 应 当坚持 为 确 防 也 统筹规划原则, 由城 市的 规 划 部 门、 园林 管 理 部 门 、 害 管理 部 门等 协 商 规 划 , 出规 划 建设 方 案 。 灾 提 [ 关键词 ] 防灾公 园 防 灾功能 规 划原 则
学 校
避 难 面 积 5 .9 68
1统 筹 规划 .
公 园
1. 97 4
机 关
92 _9
停 车场
5 3 3
市 场
2 8 . 7
体 育 场
27 .4
车 站
11 . 6
道 路 活 动 中心 寺 庙
O5 .7 05 . 3 04 .9
加 油站
04 . 4
() 2 宿营地功能 。 严重灾害特别是像我 国唐 山地震 、 汶川地震 、 台湾 集集地震 以及 日本 阪神地震等建筑物破坏极为严重 的地震灾害 ,灾后 需要派遣部 队 、 医疗队和工程抢 险队支援灾区 , 并有 大批 的志愿者 , 需 要安排宿营地及其他相应的防灾设施 。公园东南部的体育场馆和中部 的多功能大厅 , 可以用作宿营地。体育场用作停车场。体育场馆周边的 地域 可 以设 置 厨 房 和 用 餐 场 所 。 () 3 医疗功能。公园东北角原有的医疗保健机构 , 灾时用作医疗 中 心或 医疗室 。 为伤员和避难人员提供 医疗服务和防疫 灭病 。 救护车通道 与公 园周边 的道路和公园内的棚宿 区连接 。 () 4 其他功能 , 主要包 括交通功能 、 防火树林带 、 标识功能等。救 灾 物 资储备仓库和管理办公 室利用公园内原有道路 , 规划避难道路 、 消防 和救援物资通道 、 救护车通道 。在棚 宿区西南角设直升飞机 停机坪 , 运 输 紧急救援物资和伤员。 园四周的树木灾时用作 防火树林带 , 于 公 有助 防止外围火焰向内部延烧 , 能遮挡火焰 热辐射和明火火星飞落到避 并 难场所 , 保护避难场所安全 。 在公园西北角设救 灾物资储备仓库和管理 办公室 , 并在设 救灾物资存放分 发处 。严重灾 害发 生后, 能够确保及 时 提供防灾减灾的 、 生活 必 需 的 物 资 。 规划建设 防灾公 园必须 “ 以人为本 ”强化城市 防灾结构 , , 并遵循统 筹规划 、平灾结合” 确保安全 、 “ 、 充分利用开放空 间、 强化防灾功能 、 方

(完整版)东京地区防灾避险绿地建设

(完整版)东京地区防灾避险绿地建设
此外,为了在灾害时能够进行动物的救护 和健康诊断,还与厚木爱甲兽医生会签订 了合作关系。
4、公园设施
至于公园设施,最大程度的利用已有自然环境, 向能够进行安全、娱乐的方向进行建设。
公园内最大的“多目的广场”表面为微粒铺装, 可以进行橄榄球和足球运动。广阔的“儿童广 场——原野”铺有草坪,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 动。对原有树木进行保留的“季节之丘”,是春 天赏樱花、秋天赏枫树和银杏的地方。在附近的 “小动物园”中,亲子可以亲近孔雀、鸳鸯和兔 子等。
此外,为了确保生活用水,还准备了二眼防灾用地下水 井,可作为消防用水。平时则可以作为公园地标的 在数万人的避难生活中,厕所的设置也非 常必要。在该公园中,坐凳型、独立型等 4类厕所总计210个。坐凳型厕所在拆掉上 部木板时就可变为座式厕所。独立型在打 开地面上露出的铁盖口就可以使用。这两 种类型都是组装式,独立的便槽埋于地下。 在四周安置专用帐篷就可以进行安心使用。
公园面积为9.4ha,因为富有季相变化的自 然景观和开放性游憩场所而成为厚木市著 名景区。
2、作为防灾城市厚木市的象征
阪神大地震后,防灾山丘公园成为正式的 具有完善防灾设施的公园,并成为全国防 灾公园的范例。它与荻野运动公园、本厚 木田园俱乐部一起被指定为厚木市广域避 难场所,成为防灾城市厚木市的代表物。
另外,还准备了在医疗救护所使用的医药品和 残疾人轮椅、婴儿的奶粉和喂奶瓶、纸尿布等。
(3)300t的饮用水——耐震性贮水槽
灾害时引用水的确保成为重要内容之一。每人每天大约 需要3升水,如果2万人在此避难3天,需要18万升(180t) 的水量。在中心设施前面大草坪之下,埋设着3个100t的 耐震性貯水槽。该貯水槽与市民生活用水的自来水道连 接在一起,一直流动着新鲜生活用水。灾害发生时,由 于受震动影响连接自来水道接口处自动关闭,这就确保 了生活用水。虽然该公园仅可以容纳2万人避难,但从 饮用水来看可以提供大约3万3千人生活3天。

防灾避险的公园设计共19页

防灾避险的公园设计共19页

防灾公园的设施选定
• 1.休憩设施:休憩所、凳子、野外炉、 野外桌、烧烤区等。
• 2.游戏设施:各种游戏设施等, • 3.运动设施:操场、附属建筑物等。 • 4.教育设施:各设施的建筑物、室外
空间等。
• 5.方便设施:停车场、各设施的建筑 物、时钟、饮水处、洗手处等。
• 6.管理设施:仓库、车库、材料堆放
防灾公园设施设计原则

1.公园的平时利用;

2.对于弱者(老年人、小孩、残疾人)
的对应;

3.有效地建设、活用;

4.对于时间系列变化的对应;

5.具有柔软性的设施利用;

6.容易利用、管理;

7.建设(设置)、管理主体;

8.耐震性
防灾公园的设施功能分区

1.防火树林带区:以防火树林带为主
体的区,主要设置于公园的外围。

2.避难广场(临时的避难生活对应)
区:以避难广场为主体的避难空间的区,
从市区火灾蔓延等的安全性出发,设置于
公园的中央,根据必要在周围设置防火树
林带区。此外,一部分可以作为避难者的
临时避难生活的空间进行利用。除了与避
难者有关的救援活动空间之外,尽量不要
与设置救援活动对应去重复设置。

3.防灾相关设施区:为建设、设置水
防灾公园的主要功能

1.提供避难场所,为避难者提供基本
的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

2.作为抗震防灾的据点,震灾时开展
救援、恢复重建等活动,震后可进行防灾
演习与抗震减灾知识教育;

3.防止或减轻火灾的发生和蔓延,防
止或减轻易燃易爆物品发生、防止或减轻

城市防灾公园防灾避难功能规划研究——以长春市南湖公园规划建设为例

城市防灾公园防灾避难功能规划研究——以长春市南湖公园规划建设为例

城市防灾公园防灾避难功能规划研究——以长春市南湖公园规划建设为例摘要:近年来,灾害的发生愈演愈烈,为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其中防灾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灾害隔离带,防灾公园规划与防灾体系建设仍存在极大不足。

本文以长春市南湖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长春市城市防灾公园体系的应用方向及防灾公园的具体设计方法与配置要求。

总结相关防灾设施的配置要求,并针对长春市南湖公园的防灾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防灾避险;居民意识;管理系统;长春市1.引言诗经中曾描绘地震的可怕:“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不时遭受严重地震震害的国家之一。

有资料表明,我国占全球 7 级以上地震约 1/3,我国有 40%以上地区属于7度地震烈度区,且有70%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处于地震区[1]。

虽然我国城市发展进程加快与高精端技术迅猛发展,但是城市的整体防灾减灾功能一直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

由于近年来城市灾害频发,城市安全日益受到关注。

如何应对灾害与风险,为市民创造安全的城市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内可供市民活动的大型室外活动场地,同时也承担着城市防灾减灾的主要空间载体的功能。

防灾公园是指以地震为起因,发生街道火灾等二次灾害时,为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城市防灾结构而规划建设的避震疏散功能比较完善的城市公园。

应当指出的是,防灾公园虽然是以防止地震灾害为主要目的,但也具有防止其他城市灾害的能力[2]。

在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防灾公园是城市居民重要的避险和候援的重要场所[3]。

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长春市南湖公园的调查研究,针对性分析长春市防灾规划的缺失与不足,总结并归纳出基于中国国情发展、适应性强的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安全规划提供借鉴。

2.南湖公园防灾建设现状分析2.1场地整体及周边调研分析2.1.1场地服务半径及服务人口规模南湖公园是长春市区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公园,占地面积约238.6公顷,大约能容纳10万人避难。

日本大型防灾公园设有防灾中心

日本大型防灾公园设有防灾中心

筒 、简 易检 水 器 、简 易灭 火 器 、救 护 工具 、医疗 用
具、医药、饮用水、衣物 、压缩性食品 、消毒液等 。
日本 的大 中城 市都拟定 有防灾应 急方案 ,这 些方
27
域 面 积 的4 % 。 在 东 京 的死 者 中 有5 0 0k 被 大 火 烧 避 难 场 所 。8 多 年 过 去 了 , 日本 在 防 灾 方 面 取 得 了 良 4 9 0) 是 O
道 路 的 宽 度 不 小于眯 ,路 面 能 承 受 消 防 车 辆 。 公 共 消 灾 公 园 , 或 者 防 灾 公 园 没 有 整 治 好 ,就 被 认 为 防 机 关 或 地 方 民办 消 防 团 ,都 把 防 灾 公 园 视 为 防 灾 宣 是 市 长 的 无 能 和 失 职 , 是 法 律 所 不 容 的 , 因 此 日本 地 传 的 阵 地 、 消 防 培 训 活 动 的据 点 , 定 期 派 遣 消 防 职 员 方行政 长官 ,大多重视 防灾公 园的建设 与维护 。公共 或 消 防 团 员 到 此 辅 导 民 众 开 展 消 防 活 动 , 官 方 则 免 费 消 防机 构 的 行 政 长 官 对 此 项 工 作 也 多 视 为 自 己分 内 的 向 民 众 发 放 消 防 宣 传 品 , 地 震 体验 车 、 消 防 车 时 常驶 事儿 ,力争把它 做好 。而且越是在 历史上经 历过大地 入 防 灾 公 园 , 引 导 民众 登 车 , 体 验 地 震 或 火 灾 时 的模 震 的 城 市 , 对 防 灾 公 园 的建 设 投 资越 多 、 出力 越 大 , 拟 情 景 。 孩 子 们 更 是 常 常 在 防 灾 公 园 接 受 寓 教 于 乐 的 因 为 有 过 大 地 震 的经 验 教 训 。 12 ̄9 日, 日本 关 东 9 3 月1 防 灾 活 动 ,使 得 幼 小 心 灵 留 下 深 刻 的 防 患 意 识 。

防灾避险绿地案例

防灾避险绿地案例

防灾避险绿地案例防灾避险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合理的绿地布局和设计,增加城市的防灾能力和抗灾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的一种绿色建设方式。

下面列举一些防灾避险绿地的案例。

1.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该公园内的水系和湿地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

2. 上海世博园:上海世博园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场馆,该园区内的绿地和水系设计非常合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

3. 成都东郊记忆公园:成都东郊记忆公园是一座以防灾为主题的公园,该公园内的绿地和水系设计非常合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

4. 广州白云山森林公园:广州白云山森林公园是一座以防灾为主题的公园,该公园内的绿地和水系设计非常合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

5.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座以防灾为主题的公园,该公园内的绿地和水系设计非常合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

6.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是一座以防灾为主题的公园,该公园内的绿地和水系设计非常合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

7. 南京夫子庙:南京夫子庙是一座以防灾为主题的公园,该公园内的绿地和水系设计非常合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

8. 武汉东湖:武汉东湖是一座以防灾为主题的公园,该公园内的绿地和水系设计非常合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

9. 北京颐和园:北京颐和园是一座以防灾为主题的公园,该公园内的绿地和水系设计非常合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

10.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一座以防灾为主题的公园,该公园内的绿地和水系设计非常合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

日本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

日本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

日本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日本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日本作为地震和台风频发的国家,长期以来致力于提升城市防灾能力。

防灾避险的公园设计

防灾避险的公园设计

防灾避险的公园设计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承担起社区居民和城市居民防灾避险的功能。

为了确保公园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我们需要在公园设计中融入防灾避险的考虑。

首先,公园设计需要合理规划疏散通道。

灾害发生时,疏散通道是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公园设计中,应预留足够宽敞的疏散通道,同时要考虑到不同灾害类型可能对通道的影响,如地震时可能导致建筑物垮塌,需要设立疏散通道穿越建筑物的设计。

此外,还可以设置指示标识和紧急避难点,方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避难地点。

其次,公园设计需要考虑防灾设施的设置。

防灾设施包括避难场所、避雷设施等,能够提供人们在灾害发生时的临时庇护和保护。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设置避难场所,如建筑物或地下室,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此外,可以考虑引入避雷设施,如避雷针和避雷网等,减少雷击灾害的危害。

再次,公园设计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灾害的发生往往与环境破坏有关,因此,在公园设计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可以采用生态景观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

同时,可以考虑采用生态工程措施,如植被绿化、雨水收集利用等,减少水患和土地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最后,公园设计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培养。

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是防灾工作的重要一环。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设置防灾教育基地或展示馆,向公众普及防灾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此外,可以开展防灾演习和培训活动,让公众了解防灾措施的实施方法和应急处置的程序。

总之,公园设计中融入防灾避险的考虑,可以提高公园的功能和价值,保护人们的安全和财产,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在公园设计中,要合理规划疏散通道、设置防灾设施、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培养等方面下功夫,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防灾避险场所。

同时,要注重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完善公园防灾避险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公园的防灾避险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防灾公园规划设计

防灾公园规划设计

第五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一、防灾公园的功能与类型(一)防灾公园的定义防灾公园,是指平时作为一般公园使用,但同时具有明确的防灾功能,灾时能开展医疗急救活动、复原与重建活动,发挥避难场所、避难道路、火势蔓延的延迟与阻断等多种防灾功能的公园。

(二)防灾公园的功能考虑平灾结合,防灾公园的平时的功能为景观美化、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等。

防灾公园在灾时、灾后应具有的功能,随受灾初期(受害到3小时内)紧急阶段、应急阶段(约发生三天左右)、恢复重建阶段(三天以后)的时序变化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避难、减灾、信息传达、医疗、卫生、运输等基本功能。

具体的功能分述如下:①避难。

因火灾蔓延、房屋烧毁及倒塌,防灾公园可作为紧急避难的场所、临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地、最终避难所、避难道路、临时的避难生活场所。

②减轻灾害影响。

防止及减轻火灾、爆炸等灾害,以及缓和、防止山崩、土石流等自然灾害、并提升避难空间的安全性,为防止及延迟街坊大火的蔓延、以及保护避难空间中避难者免受街坊大火辐射热的侵袭,并提升避难场所的安全性。

③情报的收集及传达。

警报及预报等灾害发生前的情报传达、灾害时的灾害状况、伤亡受损状况、避难、安全确认、救助、救援、紧急应急物资及生活相关的各种情报收集及传达。

此外应包含救援活动等指挥、调整相关情报的收集及传达。

④支持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活动。

支持消防机关及地区居民所进行的各项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活动等据点。

⑤支持临时避难生活。

提供避难生活上必要的饮用水及其它用水、临时厕所、照明、能源、食物、生活日用品、生活日常所需器材、临时避难生活空间,支持临时避难及紧急避难生活的空间等。

⑥支持防疫、清扫活动。

支持检测水质及消毒等防疫活动、清扫活动、垃圾处理及水肥处理活动。

⑦支持救灾的运输。

提供救助及救援方面必要器材、人员输送的中转空间,用作直升机停机坪。

(三)防灾公园的类型防灾公园的类型可依据其功能、规模、面积、形态、道路宽度及服务半径等,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将防灾公园划分为六种类型(表4-6)。

城市公园环境设计专项设计1 -防灾避难

城市公园环境设计专项设计1 -防灾避难

荷风四面亭
万寿公园内部景观
万寿公园实景
防灾避难--实例
• 应急指挥中心一般与公园管理处相结合,同时还应和物资储备区结合一同设置 。
荷风四面亭
万寿公园应急避险指挥中心
万寿公园
防灾避难--实例
• 绿化隔离空间一般布置在场地周边,起防护隔离作用。绿化
防灾避难--实例
入口广场
专项设计--防灾避难
• 公园从北到南依次为入口广场区、消防历史广场、科普教育区,形成一条完整连续的主题文化动线,打造沉浸式的游览 体验,以寓教于乐的场景营造展现园区的消防主题文化。
荷风四面亭
科普空间
康体健身广场
专项设计--防灾避难
• 园区内还建立了完善的排污及雨洪调蓄系统,绿道、透水铺装、生态树池、植草沟、生态石笼等防洪生态设施在园区得 到了充分运用
宜兴市团氿湿地公园
宜兴市团氿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图
防灾避难--实例
• 北京曙光公园
• 以防灾减灾教育为主题 ,灾时发挥防灾避险功能的区域综合性公园。
荷风四面亭
北京曙光公园实景
曙光防灾公园雕塑
防灾避难--实例
• 应利用公园的场地条件,设置不同的防灾救灾场所,做到统筹兼顾。
荷风四面亭
曙光公园景观
• 曙光公园内部
• 东京临海广域防灾公园平面图
专项设计--防灾避难
• 在我国,200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 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荷风四面亭
城市绿地
城市公园
专项设计--防灾避难
• ①防灾减灾功能:防止和减轻地震及其二次灾害的危害程度,延缓火灾蔓延,防止瘟疫入浸、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案例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案例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案例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是位于厦门市湖里区的一片红树林生态景区,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环绕厦门岛的东海与厦门市区之间,是厦门市海岸线上的重要红树林资源。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不仅是厦门市重要的生态景观,也是保护自然环境与防灾减灾工作的典型案例之一一、红树林公园的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红树林公园的建设始于2000年,整个建设过程中以生态保护为主要目标。

首先,公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公园内红树林的重要性,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生态保护政策。

公园内禁止破坏红树林,禁止任何形式的污染,以保护该地区独特的红树林生态系统。

其次,公园内设有专门的环保人员,负责巡逻、巡视,及时发现红树林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与保护。

二、防灾减灾工作的展开与效果作为离市区最近的一片红树林生态景区,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充分发挥了红树林的防波护岸功能,有效降低了台风和海啸带来的损害。

公园内设置了一系列防灾设施,如防护堤、固定堤坝、护岸工程等。

这些设施在台风或海啸来临时,能够减少波浪冲击力量对岸边建筑和环境的破坏,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近年来,通过这些防灾设施的设置和工作人员的努力,公园内红树林的防灾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保护了市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与成效为了恢复和保护红树林的生态系统,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作。

首先,对红树林公园内的水域进行了治理和整治,清理了沉积物,改善了水质。

其次,加强了红树林的采样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红树林的问题。

同时,公园内还推行了生态保护教育和科普活动,宣传红树林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提高公众对红树林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这些生态修复工作,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内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保护。

红树林数量逐渐增多,物种多样性也得到了提升。

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和改善,为市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是一个集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为一体的典型案例。

阜新避险公园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阜新避险公园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阜新避险公园规划方案1. 引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城市避险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

阜新市政府也开始重视阜新市的城市避险工作,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防御方面的工作。

因此,阜新市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规划方案——阜新避险公园,旨在建立一座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避难场所,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命质量和城市环境的抗灾能力。

2. 规划目标阜新避险公园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一个多功能的避难场所,提供安全的住所和食品供应,确保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2.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城市环保教育;3.建立一个公园式的避难场所,提供休闲娱乐等多样化的社会活动;4.建立一个集中体现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避难场所。

3. 规划内容阜新避险公园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阜新避险公园将位于阜新市的红旗街道,占地面积约为1000亩。

由于该地区常年干旱,土地资源匮乏,因此该区域一直未被采用。

建设阜新避险公园不仅能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洲,还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达到“资源在利用中增值”的效果。

2. 建筑设计阜新避险公园的建筑设计主要采用了环保、低碳和节约的理念。

公园内建筑全部选用可回收的材料,实现材料投入的最小化,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风能和地热能等方式实现低碳和节能的效果。

3. 功能区划阜新避险公园的功能区划为以下几个区域:避难区避难区是防灾避险公园最主要的功能区,占地面积300亩左右,可以容纳50,000人左右。

避难区的建筑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内部将配备消毒设施和洗浴用具,确保居民在危机情况下获得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环保教育区环保教育区是公园中比较特别的款区,旨在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知识。

该区域将设置一些环保的展品,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处理等展品。

同时还将设置一个环保科普中心,定期举办一些环保宣传和培训活动。

娱乐休闲区娱乐休闲区为居民提供一个放松和娱乐的场所。

设施包括游泳池、保龄球馆、影院、网球场和篮球场等。

公园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公园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公园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

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色休闲空间,承载着人们的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等多种功能,然而在自然灾害面前,公园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保障公园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风险评估。

在公园防灾减灾工作实施前,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针对公园所处地域的自然灾害特点,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水、风暴等,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确定公园所面临的潜在灾害风险。

同时,还需要对公园内的建筑、设施、绿化等进行评估,确定其抗灾能力,为后续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园内的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设置避难场所、加固建筑物、设置疏散通道、配备灭火器材等。

同时,还应加强对公园内的水利设施、排水系统等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在发生洪涝灾害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排水,减少灾害损失。

四、应急预案制定。

公园管理部门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水、风暴等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灾害发生时的处置流程、责任分工、人员疏散等内容。

同时,还应加强对公园内人员的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提高公园内人员自救互救的能力。

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公园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获取自然灾害的监测信息,提前预警,减少灾害损失。

包括但不限于地质灾害监测、气象灾害监测等系统的建设,确保在灾害发生前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六、协同联动机制建立。

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起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与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联动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七、总结。

公园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公园内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公园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加强对公园防灾减灾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介绍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

介绍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

介绍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摘要:1.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的定义和重要性2.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的分类3.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的功能和设施4.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的管理和维护5.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一、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的定义和重要性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是指在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发生时,为市民提供紧急避难场所的公园。

这类公园在平时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而在紧急情况下,它们可以迅速转换为避难场所,为市民提供安全保障。

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的分类根据功能和设施的不同,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一般应急避难场:提供基本的避难设施,如临时帐篷、食品和饮水等,适用于应对一般性灾害事件。

2.紧急避难场:除了提供基本避难设施外,还配备有医疗救护、消防、通讯等设施,适用于应对重大灾害事件。

3.防灾公园:在设计和建设时已经考虑到防灾功能,拥有完善的避难设施和设备,可以应对多种灾害事件。

三、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的功能和设施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主要具备以下功能和设施:1.避难场所: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避免市民受到灾害的威胁。

2.基本生活保障:提供食品、饮水、临时住所等基本生活保障设施,确保市民在避难期间能够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3.医疗救护:配备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为受伤市民提供紧急医疗救治。

4.通讯设施:提供通讯设备,方便市民与外界取得联系,报告灾情或求助。

5.应急物资储备:储备各类应急物资,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迅速调配和使用。

四、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的管理和维护为确保公园类型应急避难场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1.定期检查:对避难场所、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2.演练:组织市民和相关部门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3.宣传:加强对市民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功能城市防灾公园日本对防灾公园的定义是:“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1]1.2防灾公园的功能防灾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供避难者避难及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

具体包括: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成为临时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发生大火时的暂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点等)及最终避难场所、避难通道、急救场所、灾民临时生活的场所、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等,中心防灾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地,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

第二章主要城市灾害种类与造成的危害第一节地震第二节海啸第三节洪水第四节火山第五节火灾第六节泥石流第七节台风第八节城市灾害特征与城市防灾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试行)1、总则1.1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规范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2.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2.3《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1.2.4《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2.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1.2.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1.2.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通知》1.2.9《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1.2.10《城市防洪标准》1.3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

1.4原则1.4.1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最大程度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充分考虑市民的避灾需求,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生产环境。

1.4.2 统筹布局,分类细化防灾避险绿地需要和其他避险场所一起统筹部署、均衡布局并就近安排,使市民及时就近疏散。

对规划确定的分区、分级、建设标准等作出规定。

1.4.3 平灾结合,综合利用按照平灾兼顾、综合利用的原则,将防灾避险绿地建成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平时依照土地的使用性质,满足人们游憩、娱乐和健身等功能,灾时发挥避灾场所的作用。

2.规划引导2.1规划思路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项规划。

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根据城市的规模、类型、结构,满足城市的防灾、减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功能需要,规划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体系。

2.2防灾避险绿地分类及要求2.2.1防灾公园防灾公园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长时间(数周至数月)的避灾生活场所、救灾指挥中心和救援、恢复建设等的活动基地。

防灾公园应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布局,须具备完善的避灾、救援设施和物资储备。

2.2.2临时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短时期(数天至数周)的避灾生活和救援等活动的绿地。

临时避险绿地应靠近居住区或人口稠密的商业区、办公区,具备应急避灾设施、提供临时救灾物资。

2.2.3紧急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居民可以在极短时间内(3~5分钟内)到达的避险绿地。

满足短暂时间的避灾需求。

2.2.4隔离缓冲绿带隔离缓冲绿带是指位于生活区、商业区与油库、加油站、变电站、工矿、有害物资仓储等区域及不良地质地貌区域之间,具有阻挡、隔离、缓冲灾害扩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功能的绿化空间。

2.2.5绿色疏散通道绿色疏散通道,是指灾害发生时具有疏散和救援功能的通道。

通道利用城市道路将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和紧急避险绿地有机连接,构建网络,连接城市主要对外交通,形成疏散体系。

通道两侧应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带。

2.3指标体系依据城市的灾害类型与防灾重点,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对绿地进行防灾避险功能布局,并满足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技术指标要求。

(表一)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技术指标2.4规划成果与内容要求2.4.1中、小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应以专章形式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对防灾避险绿地的指标、布局、结构、分类和近期建设等作出规划,2.4.2 特大城市、大城市须作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专项规划。

2.4.3 特大城市、大城市防灾避险专项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成果须包括:● 文本①总则包括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等②规划目标③规划指标④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⑤防灾避险绿地分类规划简述各类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和规划指标⑥植物材料规划⑦主要设施规划⑧近期建设规划● 说明书①概况及现状分析(评估报告)Ⅰ.城市概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况和城市基本概况等)Ⅱ.相关规划分析(包括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分析)Ⅲ.防灾避险绿地现状分析(分析威胁城市安全的主要灾害类型、分布情况和特点,调查现状城市绿地及防灾避险绿地的类型、布局和规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等)②规划总则Ⅰ.规划编制的意义Ⅱ.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Ⅲ.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③规划目标Ⅰ.规划目标Ⅱ.规划指标④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结构布局Ⅰ.规划结构Ⅱ.规划布局⑤防灾避险绿地分类规划Ⅰ.防灾公园Ⅱ.临时避险绿地Ⅲ.紧急避险绿地Ⅳ. 绿色疏散通道Ⅴ.隔离缓冲绿带分述各类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和规划指标,并确定相应的防灾避险设施。

⑥ 绿地植物规划Ⅰ.植物选择的原则Ⅱ.植物选择建议⑦近期建设规划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规划分期建设可分为近期和远期。

在安排各期规划目标和重点项目时,应依城市的规模、类型和灾害发生的特点以及城市绿地自身发展规律而定。

近期规划应提出规划目标与重点,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和投资估算。

● 图则①.区位关系图②.灾害分析图③.城市规划区和建成区现状分析图④.防灾避险绿地结构图⑤.防灾避险绿地总体布局图⑥.近期建设规划图3.设计引导3.1 防灾公园3.1.1 选址防灾公园应交通便利,地形相对平坦,周边空旷,无泥石流、洪涝等次生灾害影响,距次生灾害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重大危险源和防火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无易燃易爆及有害化学物品的影响,无建筑物倒塌等的影响,确保避险人员安全。

3.1.2布局与分区场地要求:场地面积根据城市规模,不应低于表一第2项指标的要求,须与两条及以上救援疏散通道相连。

绿地应为开敞式,应考虑避险需求,有效避险面积不宜小于绿地总面积的60%。

人均有效避险面积1~2㎡,周边应设置防火安全带,宽度应宽于 25m,且园内应划分区块,区块之间应设防火安全带。

如果中心避险绿地周围有木制建筑物群且风速较大,应当加宽防火安全带。

出入口设置:不少于两个双向快速交通出入口,并应设置应急备用出入口。

出入口布置相应的设施,至少有一个进出口设置无障碍通道。

防灾功能分区:防灾公园应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功能区,救灾指挥区、物资存储与装卸区、避灾与灾后重建生活营地、临时医疗区、对外交通区(停车场与直升机临时停机坪)。

3.1.3 设施·基础设施①供水水源:须与城市供水管网相连并设有独立的供水设施如地下水井、或封闭式蓄水池。

保证饮用水3升/人?天。

②排水:应设置独立的排污系统,污水应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医疗卫生污水、应急厕所污水应进行收集外运集中处理。

③供电:应采用双电源供电,配备有便携式发电机组,并储备有备用燃料。

④通信:须设置固定电话,并应设置移动通信设施,使无线信号覆盖避险避险绿地。

宜配备卫星无线通讯设施(一般通讯中断后的紧急通讯系统)。

设置广播系统,配备监控系统。

·救灾机构及占地要求①救灾指挥中心:功能:统筹指挥整个救灾行动,指挥救援和安置,对救援人员进行调度。

配置监控广播系统,固定电话和无线通讯设备。

保证救灾指挥中心与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畅通。

建筑面积宜大于200 平方米,抗震等级须在《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室外空地(搭建帐篷)不小于500 平方米。

布局原则:靠近服务性出入口,便于交通组织和信息传递等。

②应急服务中心:功能:主要为本避险绿地服务,组织受灾群众有序安置,物资收集与分配。

占地面积不应小于100平方米,抗震等级须在《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布局原则:靠近服务性出入口,便于组织和协调。

③医疗救护中心:平时为开敞空间、在灾时能搭建医疗帐篷迅速转为医疗救护中心。

功能:收治、救助伤员,及时转运伤病员。

占地:按20~50个床位设置,占地面积应不小于1600平方米布局原则:靠近输送救援出入口,便于伤员和药品的运输。

④集散场地:应设置一处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集散场地,作为人员集散,临时停车,物资运输,宜与直升机临时停机坪设置在一起。

·物资储备应设置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消防、交通、工具、器材等物资库,并设置通信设施。

物资仓库应靠近输送救援出入口,便于物资输送。

·配置设施及建设标准①内部道路:尽量实现环路,便于人员疏散。

②自备水源(水井或封闭式蓄水池等):应有明确的标识。

③应急直升机停机坪:面积为40×50平方米, 以草坪及低矮灌木为主,周边不得有高大乔木。

宜设于集散场地内。

④在绿地周边、入口处和各功能分区处须设置明显指示标志,并且入口处须悬挂应急避险场所平面图及周边地区居民疏散通道图。

⑤公厕:固定公厕:按每1000人设置一处。

临时公厕:平时预留空间和管道接口,灾时通过简单搭建即可使用。

按防灾避险容量,每500人设置一处。

⑥消火栓:须设置消火栓,且间距不应超过120米。

⑦公用固定电话:应备有不少于3部固定电话。

3.2临时避险绿地3.2.1 选址临时避险绿地应交通便利,地形相对平坦,周边空旷,无泥石流、洪涝等次生灾害影响,距次生灾害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重大危险源和防火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无易燃易爆及有害化学物品的影响,无建筑物倒塌等的影响,确保避险人员安全。

3.2.2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场地要求:场地面积根据城市规模,按表一要求设置。

须与两条以上避险疏散通道连接;场地内应设置环形通道,通道的宽度不小于7米。

绿地应为开敞式,有效避险面积不应小于绿地总面积的60%。

绿地周边须设置防火隔离带,不应小于15米。

出入口设置:应不少于两个双向交通出入口,应与集散场地相连。

至少有一个进出口设置无障碍通道。

防灾功能分区:临时避险绿地应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功能区:管理与指挥区、物资存储与装卸区、临时避险空间(含临时医疗点)、对外交通区(救援用车停车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