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中考人教版化学知识点归纳
中考人教版化学知识点归纳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是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化学课程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人教版化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化学变化:反应类型、条件、能量变化。
4.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云、电子排布。
5. 分子结构: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二、化学用语1. 元素符号:元素的国际符号。
2. 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3.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三、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2.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
四、化学反应的类型1.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
五、化学计量1. 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 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与摩尔数的关系。
3.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六、溶液与胶体1. 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均匀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2. 胶体的性质: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的物质状态。
七、酸碱盐的化学性质1. 酸碱的定义:酸是能够释放氢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2. 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八、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1. 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2. 非金属的化学性质:非金属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九、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2. 烃类:只含有碳和氢的有机化合物。
十、实验技能1. 基本实验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2. 化学实验安全:防火、防爆、防毒等。
结束语通过以上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化学是一门既包含理论又包含实践的科学。
中考化学知识点的掌握不仅需要对概念的深入理解,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印象。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系统复习,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中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整理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2. 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实体,根据其化学性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转化的过程,包括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概念。
二、物质的分类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而成的物质。
3.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离子是由带电的原子团或分子组成的物质。
三、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将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排列成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基本规律有周期性表述和周期律定律。
四、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结合形成的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分子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包括线性分子、角线型分子、平面四边形分子等。
3. 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极性分子包括偏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五、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包括定性方程和定量方程。
2.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的类型。
六、化学计算1. 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化学计算主要包括物质的摩尔、摩尔质量、质量分数、摩尔分数等概念。
2. 摩尔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可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反应物的摩尔比与生成物的摩尔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
3. 反应物的限量和过量在化学反应中,限量反应物决定了生成物的产量,过量反应物不会完全参与反应,生成物的产量受限于限量反应物。
七、气体的性质和气体定律1. 气体的基本性质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可压缩性、扩散性和容易受热影响等特点。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整合过关第4课时化学用语(1)
-
N
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如:-1价 OH
、
;-2
价
S−
可)
、
C−
;-3价PO3−
4 ;+1价
N+ (合理答案均
。
(4) 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
n”表示,“+”“-”在前,数字在后,n为1时不能省略。
3.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图中小圈和圈内的数字分
素的化合价是( B )
A. +2
B. +4
C. +6
D. -2
4. (2023·淮安淮阴一模)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意义的说法,
正确的是( B )
① SO2
+2
⑤ Mg
② 2NH3
③ S2-
④ Ca2+
⑥ N2
A.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⑤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
C.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2. (2023·南通海门二模)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中,正确的是
( C )
A. Na——1个钠元素
B. H——氢气
−2
C. O ——负二价的氧元素
D. 2N2——2个氮原子
3. (2023·恩施)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符号:
Na+
。
(2) 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O2
。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
CaCl2+H2O+CO2↑
。
(4) 每个白磷分子由4个磷原子构成,白磷的化学式为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
2.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金属:导电性强、延展性好,常见金属及其用途。
2.非金属:导电性差,常见非金属及其用途。
3.常见溶液的性质和应用。
三、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1.固体混合物的分离:手工挑拣法、磁法、陷阱法、溶液结晶法。
2.液体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法、蒸馏法、萃取法、沉淀法。
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分子式。
2.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3.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五、常用化学实验1.常见实验器材和用途。
2.酸碱中和实验、金属与酸反应实验、金属与氧反应实验。
六、常见物质的安全使用1.常见物质的危险性和防护方法。
2.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的注意事项。
七、化学能和能量转化1.物质的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燃烧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特点。
八、酸、碱与盐1.酸的性质和常见酸。
2.碱的性质和常见碱。
3.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性质。
九、金属1.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2.金属的氧化反应和金属腐蚀防护。
十、非金属1.常见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2.氧气和水的性质和应用。
十一、盐1.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2.盐的晶体结构和制备。
十二、化学式1.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2.化学式的应用和计算。
十三、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的性质和应用。
十四、水的性质和用途1.水的性质:凝固、熔化、汽化、沸腾。
2.水的应用: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十五、计算题1.摩尔质量和摩尔计算。
2.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的计算。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的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新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最新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 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NO3-CO32-SO42-NH4+2、(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单质C金刚石做钻头、切割玻璃石墨做铅笔芯、电极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O2人工降雨,致冷剂水水H2O最常见溶剂铁锈氧化铁Fe2O3生石灰氧化钙CaO食品干燥剂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改良酸性土壤石灰石、大理石(蛋壳、水垢等)碳酸钙CaCO3建筑材料、工业制取CO2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清洁剂盐酸(氯化氢)HCl除铁锈、胃酸主要成分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玻璃、造纸、纺织、洗涤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天然气、沼气、瓦斯甲烷CH4燃料酒精乙醇C2H5OH燃料、乙醇汽油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2H2O+O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 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2012年3月4日星期日(绪言、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可感知和测量):——无需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必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我们周围的空气)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3、纯净物(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O2 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具有助燃性。
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2KClO3 2KCl + 3O2 ↑B、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 MnO2 + O2↑C、双氧水2H2O2MnO2 2H2O + O2↑工业上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中考化学总复习总结知识点汇总(最全篇)
化学知识点(最全篇)(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组成。
元素符号:化学元素的缩写。
元素周期表:包含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
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化学结合而成。
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不同类型原子的种类和相对数量。
结构式:用方框代表原子,用化学键连接原子。
3. 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质量数不同。
4. 常见元素及其性质-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和韧性。
- 非金属元素:通常没有金属的上述性质。
5. 常见化合物- 水:H2O- 纯碱:Na2CO3- 纯硫:S8- 二氧化碳:CO2- 纯铜:Cu- 二氧化硫:SO2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 物质的消失和生成- 物质的性质改变-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
- 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3. 平衡反应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个数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4. 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要平衡- 化学方程式要符合实验事实-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正确三、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技术1. 物质的性质- 颜色、气味、味道、溶解性、密度等- 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性质的稳定性、易燃性、挥发性等2. 物质的实验检验- 火焰颜色测试- 酸碱中和试验- 气体的检验- 盐的检验3. 实验技术-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安全操作规范四、常见物质1. 酸和碱- 酸: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常见酸有硫酸、盐酸、醋酸等。
- 碱:碱性氢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碱,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 盐: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常见盐类有氯化钠、硫酸钠等。
3. 氧化物:氧与其他元素化合形成的化合物,常见氧化物有氧化铁、二氧化硫等。
4. 燃料:可以燃烧释放能量的物质,常见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中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
中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中考化学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总结和检验,知识点广泛,考点繁多。
以下是对中考化学知识点考点的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原子结构1. 原子的基本构成:原子核和电子。
2.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
3. 电子的排布规律。
三、化学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3. 元素周期律。
四、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离子键、共价键。
2. 分子的极性。
3. 分子间作用力。
五、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
3. 酸碱中和反应。
六、化学计量1. 摩尔概念。
2.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3.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七、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概念和类型。
2.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3.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
八、酸碱盐的性质与应用1.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酸碱指示剂。
3. 盐类的水解。
九、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 氧化数的概念。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3.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十、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 烃类化合物。
3. 官能团与有机反应。
十一、化学实验技能1. 基本实验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2.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
结束语中考化学知识点考点的归纳是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化学学习中不断进步,为未来的科学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中考化学全册常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化学全册常考知识点汇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中考中化学占有较大的比重。
下面是中考化学全册的常考知识点的汇总:1.元素及元素的性质: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性质。
常见元素包括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元素。
2.金属元素及其性质: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和铝等。
3.非金属元素及其性质: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氢和碳等。
4.典型金属元素的性质:钠、镁、铜等金属元素和氧、氯等非金属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5.元素的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结构而排列的。
周期表可以用来预测元素的性质。
6.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原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为产物物质的过程,化学方程式是反应过程的记述方式。
7.各种常见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8.酸、碱和盐:酸是指能溶于水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溶于水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而盐是由酸和碱通过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
9.酸性、碱性和中性:指物质所呈现的酸、碱或中性性质。
10.燃烧和燃烧反应:燃烧是指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能量的过程。
11.碳的化学:碳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常见的碳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12.物质的分解和合成:物质可以通过分解反应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也可以通过合成反应合成更复杂的物质。
13.物质的组成:物质通常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14.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别是物质的三种常见的状态,具有不同的性质。
15.溶液和溶剂: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16.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是由具有规则排列的离子、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而非晶体是由无规则排列的离子、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
17.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不导电的物质。
九年级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尽总结人教版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物质种类稀有气体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化合物碱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及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及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燃烧、腐蚀等)。
二、分子、原子与离子1.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
2.原子:具有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三、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
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3.反应物:进行反应的物质。
4.生成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四、溶液与溶剂1.溶液:溶质和溶剂所组成的体系。
2.溶剂:将其他物质溶解的物质。
3.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五、酸、碱与盐1.酸:能产生H+离子(质子)的物质。
2.碱:能产生OH-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3.盐:酸和碱反应所生成的物质。
六、酸碱中和反应1.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酸碱指示剂:用于判断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的物质。
七、金属1.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光泽、延展性、韧性等。
2.金属的活动性:与非金属反应活泼程度的大小。
八、火药与炸药1.火药: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
2.炸药:炸药是一种能迅速放出巨大能量的物质。
九、化学能与化学反应1.化学能: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具有的能量。
2.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消失或生成产物的速度。
十、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具有周期性。
十一、化学实验室安全2.使用实验室常见设备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3.化学实验中的个人防护措施:穿戴实验服、戴手套、护目镜等。
以上是中考化学必背的一些知识点总结,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中考化学的备考是非常有帮助的。
同时,还需要通过做一些选择题和解题技巧的练习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化学成绩。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基本概念及重要性2.元素与化合物3.质量与物质的变化4.关键词解释:原子、分子、离子、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用途和环境问题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物质的微观、宏观特征及其分类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4.关键词解释: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元素的电子层、周期律、同位素、化学键、分子式、离子式等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1.物质的性质及其分类2.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3.常见物质的制备4.关键词解释: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溶解性、熔点、沸点等四、溶液的酸碱性1.溶液的概念和性质2.酸、碱、盐的概念及其性质3.常见物质的酸碱性4.关键词解释: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酸碱均衡五、常见气体的性质及应用1.常见气体的性质及应用2.常见气体的制备3.常见气体的用途和环境问题4.关键词解释:气体的颜色、气味、溶解性、密度等六、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1.化学能量及其守恒定律2.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3.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4.关键词解释:化学能、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方程式、活化能、自动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七、常见的化学试剂及其用途1.颜色试剂的测试及用途2.气体试剂的探测及用途3.关键词解释:重要化学试剂、测试反应等八、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1.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2.常见金属材料及其性质与用途3.关键词解释:质地、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硬度、车削性、高熔点等九、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材料1.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2.常见非金属材料及其性质与用途3.关键词解释:导电性、不可熔、易燃、耐酸碱性等十、常见矿石与冶金1.常见矿石的提取2.冶金的基本过程3.关键词解释:金属的提取、冶金过程等以上是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的一个大致概括。
具体的知识点细节还需要根据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2CO2+3H2O 此反应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此反应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
CO2 + H2O =H2CO3
(市卷五20)13.几位同学对蜡烛燃 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⑴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 取出,现象如右图A,这证明焰心的温度 最低 ,外焰 的温度 最高 。 ⑵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 现象(如右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 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是气体;具可燃性 。
NH4NO3
非金负价氢金正, 单质零价要记清, 正负总价和为零。
七、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水体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的污染: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 (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 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防治: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 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 种草等。 2.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 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 施用化肥、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或未待装置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
[实验拓展] ⑷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 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 气瓶。经讨论,同学们一 致认为这是因为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里的 压强没有发生变化 。
5.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以二氧化锰为 催化剂可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现欲制得干燥而纯净的氧气, 可采用右图装置: 装置A中,锥形瓶内盛有二氧化锰, 装置B中的药品是浓硫酸。从长颈 漏斗中逐滴加入30%过氧化氢溶液。 ⑴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 其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2 2H2O+ O2 ↑ ⑵请你猜想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干燥氧气 ; ⑶检验装置C中氧气是否充满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瓶口,看是否会复燃 。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精选8篇)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精选8篇)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第1篇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第2篇(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绪言、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可感知和测量):——无需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必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我们周围的空气)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3、纯净物(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O2 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具有助燃性。
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2KClO3 2KCl + 3O2 ↑B、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 MnO2 + O2↑C、双氧水2H2O2MnO2 2H2O + O2↑工业上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6、氧气的化学性质: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助燃性、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 + O2点燃 CO2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②(黄色)S + O2点燃 SO2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4P + 5O2点燃 2P2O5 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用于发令枪、烟幕弹)④(银白色)2Mg + O 2 点燃 2MgO 现象是: 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
(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3Fe + 2O 2 点燃Fe 3O 4 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 3O 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7、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粉尘 和 气体 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 2、CO 、NO 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8、化合反应(多变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 《属基本类型之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AB=A+B 《属基本类型之一》9、氧化反应(必须有氧参加):物质与氧(氧气和氧化物)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不属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动植物的呼吸、人的衰老、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
《不属基本反应类型》10、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
(如:2H 2O 2 MnO2 2H 2O + O 2 ↑ 此反应中MnO 2是催化剂)1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①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药品等 ③固定装置 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⑤收集气 ⑥移出导管(离) ⑦熄灭酒精灯(自然界的水)1、电解水《通的是直流电》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 ;质量比为8︰1。
2、3、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特点〉①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 ②分子间有间隔③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4、水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静置沉淀 —— 吸附沉淀 —— 过滤 —— 蒸馏5、过滤操作: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如:粗盐提纯操作要点:“一贴” 用水润湿滤纸并紧贴漏斗壁;“二低”指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②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因此,没有大小之⎪⎪⎪⎪⎩⎪⎪⎪⎪⎨⎧⎪⎪⎪⎩⎪⎪⎪⎨⎧⎩⎨⎧氯酸钾等非氧化物三氧化等水氧化物化合物稀有气体等金属氢气氧气单质同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河水等空气如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KMnO )、(:(Cu、Fe)、:)(、:)(H2O 、H 2、O 2、H 2O 、Al 2O 3、CO 2 KMnO 4、KClO 3“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6、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②加入化学试剂转化成软水。
7、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8、爱护水资源,主要从 :①节约用水;②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着手。
水的污染来自于 A 、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C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防止水体污染措施:①生活用水处理后排放; 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9、H 2 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点燃前一定要验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作为燃料的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产物(水)不污染环境。
实验室制H 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 2而生成H 2O ;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工业上制H 2的原料:水、水煤气(H 2、CO )、天然气(主要成分CH 4)(物质构成的奥秘)1、 分子、原子、离子可直接构成物质。
(注:质子、中子、电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气体单质如H 2、O 2、N 2、Cl 2(即双原子分子)等、一些固态单质C 、S 、P 等。
化合物如H 2O 、CO 2、P 2O 5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 、CaCl 2、NaF 、KClO 3、ZnSO 4。
例: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 +、ClO 3-。
2、原子 (除氢原子外)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3、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5、要记住1—20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 2个电子(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软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除He只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6、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b.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7、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即:相对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Ne和H2O; S和O2; Na+和NH4+。
8、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原子电子层相同,同一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9、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即原子得失电子>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1)化学式的意义:(如H2、H2O等)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11、书写化学式的步骤:(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a.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12、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离子的电荷数在数字上相等)一价氢锂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一七氯三五氮,硫价常显二四六,铜汞一二也都有。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13、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 ╳ 100%(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