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4e3637eff9aef8941e06af.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景物描述、细节描述的作用。
2、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活动描述的作用。
二)知识和潜力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2、了解作家作品;3、学习本文透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1、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
2、训练学生透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述把握人物性格的潜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积累字、词,理清思路和线索2、了解作家作品教学步骤:一、导入: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
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那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这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⑴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⑵《水浒传》《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述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
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之后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资料,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清思路一)、积累字、词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赍发(jī)喝彩(hè)砧辱模样(mú)B、差拨(chāi)彤云(tóng)洗漱央浼(měi)c、酒撰调和(tiáo)迤逦朔风(shuò)D、提防(tí)仓廒(áo)吹撼毡笠(zhān)解析:A、玷辱c、酒馔D、提防(dī)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B、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c、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不见)解析:消耗:消息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三)、师生共同理清思路开端(第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dfb6c2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69.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一说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必修课本的第二个小说单元,其教学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而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可见三者紧密相连。
本课通过叙述林冲怒杀贼人,逼上梁山的完整、曲折故事情节,再现了林冲由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鞭笞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揭示了“官逼民反”的小说主题和历史必然性。
本课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合理,这和本单元另外两篇文章《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淡化情节有所不同,而三篇小说都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借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学习本文中可为后阶段引导学生鉴赏不同风格的小说打下基础。
二说新课标和新考纲:《新课标》提倡“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2012年湖北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提出“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具体要求。
本文教学要以二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为依据。
三说学情:在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过《林黛玉进贾府》《老人与海》《祝福》三篇小说,所以学生对小说常识和小说鉴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把注意力放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上,往往是通过故事情节来把握人物形象,而忽略了文本中通过语言、动作、深情、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从而挖掘小说主旨。
基于教材分析、新课标和考纲分析和14班的实际情况,我的教学设计如下:四说教学目标:梳理小说情节,概括段落大意。
2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挖掘其人物性格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根源,把握小说主题。
3 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情和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47a1dc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0.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了八百里梁山泊好汉林冲在上梁山前同高俅、陆谦、富安等人的复杂矛盾,以及林冲被发配沧州后,在山神庙杀死仇敌的经历。
全文以林冲刺配沧州开端,通过林冲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写出了林冲由希望美满生活到极度失望,再到愤怒杀敌的心理变化,赞扬了林冲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课文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白描般的叙述。
正因为这样,才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氛围,从而体会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林冲复杂的心理变化。
这篇课文是我省著名特级教师郑万隆先生所教,他所教的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祖国,爱家乡”。
为此,我从以下三方面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 1、采用导读法,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发展顺序,深入理解林冲性格变化的原因,做到主线明确,条理清楚,以突破教学重点。
2、采用任务型学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首先通过观察插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主动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之中。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借助阅读、品味、揣摩、质疑、讨论、朗读等形式,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林冲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我是带着对新课标的理解走进语文课堂的,通过课前预习,我了解到学生们对林冲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查找了关于林冲的相关资料。
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大,可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我在备课时先让学生反复地阅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再集中讨论:1、情景交融,为全文奠定基调。
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应放手让学生去读书、思考、理解课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悟出人物品质。
因此,教学中,我遵循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快乐读书,读有价值的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517a9f4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8.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说课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的环境描写历来为人称道。
金圣叹、鲁迅等人对此大加赞赏。
因此,在上一节学习小说故事情节和结构的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着重赏析小说精彩的环境描写,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环境的,进而深入探讨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小说主题。
教学思路我的教学思路分四步走:(出示课件)教学思路一、看回目,巧导入二、找风雪,查手法三、赏风雪,析作用四、扣风雪,结主旨一、看回目,巧导入我们知道,这一课选自《水浒》第十回,这一回的回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章回小说的回目是对仗的,因此“风雪”在这里活用作动词,即林教头在山神庙躲避风雪。
显然,“风雪”应当是作者着力描写的景物。
那么,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风雪”了呢?林教头为何要到山神庙里去躲避风雪呢?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找风雪,查手法。
(生找)(板书:风雪)二、找风雪,查手法(1)、文中描写风雪的句子共有几处?请找出来。
(生答) (出示课件)风雪描写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2、那雪正下得紧。
3、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4、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5、那两间草厅以被雪压倒了。
6、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2)、大家看,作者对风雪的描写有什么特点?是长篇大段地去渲染的还是用非常简洁的笔墨去描写的?那么,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呢?(生答:白描)“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对事物进行描写。
它是我国古典小说常用的刻画人物、描写环境的传统笔法。
小说中对风雪的描写,就采用了白描的手法。
虽然着墨不多,却生动传神,富有神韵,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3)上面这6句话都是描写风雪的,但描写的角度不同,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是侧面描写。
请大家为之分类。
直接描写1、2、3风雪侧面描写4、5、6(板书)(师生共同分析)三、赏风雪,析作用这几处风雪各是在什么时候描写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答)讨论明确:1、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起雪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5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d54d5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b.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5篇]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是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力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并力图与高考接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而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
基于此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二、说目标1、了解故事大意,梳理主要故事情节。
2、分析主人公林冲的性格特点。
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作品主题教学难点:分析“风雪”这一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四、说教法于漪老师曾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积极性的调动,本课我主要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
五、说学法全程贯穿探究性学习方式,分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分析鉴赏”、“ 迁移运用,提高能力”三个层次。
本课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在发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同时,相机诱导,挖掘文本中的“探究点”,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关乎文章精要之点的问题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合作与探究。
以情激情,以诱达思,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写作,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一)激趣导入,进入情境。
学生对《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较感兴趣,因此我让学生说一说都知道哪些人物及绰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豹子头林冲,由此导入课文。
从而为“自主、合作、探究”做铺垫。
(二)讲述故事,激发共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么长的文章怎么能让学生在不占用课堂时间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读进去,况且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说课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说课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https://img.taocdn.com/s3/m/a314956bbe23482fb4da4cf8.png)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说课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四大名着《水浒传》中的第十个章回,作者施耐庵。
小编准备了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说课稿,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的情节结构,学习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赏析课文中风雪描写的作用,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4、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在起伏的矛盾斗争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2、赏析课文中风雪描写的作用,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法学法】
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
但是学生阅。
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
![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https://img.taocdn.com/s3/m/c02a12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2.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素养、说教法、说过程、说板书六个部分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小说。
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立体丰满,主题深刻。
对本课进行深入研习,可以培养学生相关方面的核心素养,同时为后阶段引导学生鉴赏不同风格的小说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历政生物方向的学生,他们大多在语文学科中花费时间较少,不重视精读小说,深入思考。
但他们也有优势:在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中已经系统学习过小说,因此对小说鉴赏方法有一定的掌握。
三、说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指导学生组织语言,梳理故事情节。
2. 思维发展与提升:指导通过细节描写概括林冲性格特点,把握林冲性格转变过程。
3. 审美发现与鉴赏:体悟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以及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重点:概括林冲性格特点,把握林冲性格转变过程。
教学难点:体悟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和必然性。
四、说教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定位是:“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因而特设置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引导法。
2.小组合作探究法。
3.归纳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五、说过程(一)音乐导入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提出疑问,是否所有的梁山好汉都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呢?【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一方面是为了抓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对人物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新课标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要求的体现。
(二)自主思考理情节1、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
2、教师向学生展示四幅图片,学生根据各幅图画独立概括所对应的情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完美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46474c8e9951e79b89276a.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景物描述、细节描述的作用。
2、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活动描述的作用。
二)知识和潜力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2、了解作家作品;3、学习本文透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1、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
2、训练学生透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述把握人物性格的潜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2、了解作家作品教学步骤:一、导入: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
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那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这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⑴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⑵《水浒传》《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述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
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之后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资料,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一)、积累字、词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赍发(jī)喝彩(h)砧辱模样(m)B、差拨(chāi)彤云(tng)洗漱央浼(měi)C、酒撰调和(tio)迤逦朔风(shu)D、提防(t)仓廒(o)吹撼毡笠(zhān)解析:A、玷辱C、酒馔D、提防(dī)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B、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C、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不见)解析:消耗:消息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开端(第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说课讲稿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说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5cba387ff705cc17552709ee.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三课时的教学。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我这节课的总体设想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把一种对经典的阅读方法传递给学生,把一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教授给学生。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我国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的第十回,是历来被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
节选部分内容以细节描写见长,主要记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太尉高俅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
二、说学情和教学目标教授此课面对的是高二学生,尽管学生在高一的学习过程中接触过小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也已经掌握了小说的阅读方法,但我以为学生们还需要在阅读小说的技巧上再下功夫。
所以我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的分析更深入地解读经典文学作品。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要求,本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设置如下:知识与能力:1、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
2、学生能够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能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情感与价值:感受我国古典小说的语言艺术魅力。
依据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感受·鉴赏”部分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还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第三课时,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2、掌握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
依据是:学生平时阅读过程中的普遍做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不善于发现、不善于思考。
而文学作品的独具匠心之处却往往是在细节描写之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说课稿)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5f0b32b7375a417866f8fc9.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这里我重点说说《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人物塑造上的现实主义艺术。
它的特点就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这个特点后来有什么变化,都是从生活里边来的,都有他的出身、生活遭遇,他生活的具体环境,有根有据,所以就令人信服。
《水浒传》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是现实主义的。
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写正面英雄人物,常规写法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
但《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能忍。
林冲为什么能忍呢?因为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有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妻子,日子过得很美满、很幸福。
因此,林冲对于社会矛盾、社会斗争的态度就有很多顾忌,考虑问题比较多。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军官,妻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被高衙内调戏,奇耻大辱啊,不能忍受的,林冲居然忍了。
小说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也是现实主义的,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而变化。
《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
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的转变过程。
所谓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
他走了一段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
作者写林冲的转变,有很多伏笔,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有满腔不平之气。
这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
林冲虽然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
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
林冲好端端的一个家庭,由于高衙内看中他的妻子,被活活折散,弄得他家破妻散,发配到沧州。
作者就是通过这一情节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写出了林冲的性格,也揭示出梁山起义事业逐渐壮大发展的原因。
逼上梁山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得最鲜明、最突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27fac6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c.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背景介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由金庸先生所著的武侠小说,是“连城诀”系列的第二本,于1977年首次出版,共分两本。
该小说讲述了少林寺中的高僧林平之带领弟子前往山神庙探查失踪同门的经历。
故事曲折离奇,紧张刺激,是金庸先生创作的又一经典作品。
二、内容梗概故事开始于少林寺中,林平之的师兄皓月禅师失踪,林平之被授予了寻找师兄的任务。
在寻找过程中,他遇见了瑛姑,两人一起前往山神庙进行调查。
在山神庙中,他们发现了许多诡异之事,当地的百姓对山神庙的恐惧也让他们感到不安。
在最后破解谜团的过程中,林平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同时展现了少林弟子的高尚品德。
三、创作思路本文主要围绕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展开。
首先介绍了小说的背景和基本情节,在介绍人物和地点的时候,重点突出了林平之这一角色。
其次,重点介绍了小说的情节发展,突出了小说中的诸多魅力所在。
最后,重点介绍了小说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有关角色的结局,以此来突出小说的高尚品格。
四、文本展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曾经被拍摄成电视剧和电影,深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故事情节精彩曲折,其中的角色生动具有特点,尤其是林平之一角,展现出了传统武侠小说中所特有的高尚品德和文化气息。
故事情节在恰当的时候开花结果,有力的体现了作者的高超技巧和深刻理解。
小说中,林平之的身体力行和高尚品格,让人们看到了武林中人的风范和高贵品质。
小说中描写的诡谲异常的环境,让读者不禁感叹人类在大自然中的渺小,更加深化了小说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
故事情节的开展和结局的展现,均显示了作者金庸先生高超的技巧和深沉的情感,加之小说中其他可贵的品质,使得该小说成为继《天龙八部》、《神雕侠侣》之后,金庸先生的又一不朽武侠小说传说。
五、结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它描绘了少林弟子的高尚品格,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
在今天,该小说依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价值。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825b7b683d049649b665862.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一、说学情2008年4月初,上海师大基础教育课题组的一次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明,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四大名著的学生占有较高比例。
许多学生是因为看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才来读原著的。
2007年9月,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一些古文名篇被通俗文学替换。
于是有网友哀叹:“快餐文化取代了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文化。
”“这预示着教育娱乐化时代的全面来临。
”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对老师补充逸闻趣事、播放影视资料很感兴趣,但一到自己钻研课文就走马观花了。
我们无法改变快餐文化对经典文学的冲击,但我们可以针对学生这种浮躁的学习状况,将影视引进课堂,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比较鉴赏。
引导学生体味经典文学的魅力。
二、说教材尽管经典文学受到快餐文化的冲击,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依然给经典文学留有很大的空间,保留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章节。
教材第三、西册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小说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水浒传》第十回,写了林冲因恶了高太尉,屡遭陷害,被刺配到沧州接管草料场时。
在山神庙里避风雪意外识破陆虞候等人的诡计,怒不可遏,杀死奸贼,离开沧州投东而去的故事。
这篇课文编排在第五册“小说的鉴赏”单元,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阅读要求,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明清时代小说的总体特点: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迹;情节曲折,故事完整;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除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外,可以在语文的人文性上下功夫,像陈丹青教授说的那样,把语文当作学问、当作道德。
因此,我确定的知识目标是细心研读课文,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表现林冲性格变化的写作方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4f1512c5a8102d276a22fb3.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一、备教材本单元之前,学生除了初中接触过一些小说外,在高中第二册学过一个小说单元,本册又在第一单元学习了现当代小说和外国小说。
而本单元本身的特殊之处在于是古典小说,就要在通常的小说解读的三要素上,关照到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的不同之处。
而在本单元之后的第五册,应该还有一个小说鉴赏单元,注重的应该是文学评论方面。
根据这个单元承上启下的位置,一方面在本课的教学中运用三要素去解读文本时,要兼顾古典小说的特点;另一方面,应该从解读文本的阅读能力训练向评论、写作训练上延伸迁移。
具体到本课,一个要关注的是林冲作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的人物形象,以及小说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官逼民反”的主题。
一个要关注的是本课具有古典章回小说明显的说书性质,《水浒》本身情节上的前后勾联,一环套一环的巧妙设置。
二、备学生就学生阅读前的情况,在阅读能力上,从初中到高中两个小说单元,对怎么抓住三要素来解读文本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在文本了解上,大多数学生没有阅读过原著,更多的了解来自央视的连续剧。
阅读时,学生自觉边阅读边分析边感悟边评论的意识欠缺,更多的是阅读时先沉浸在小说情节之中,读完了再去考虑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语言。
三、备教法基于此,在情节探讨上结合学生已知的央视连续剧来切入,让学生比较本课情节上与连续剧中不同之处,比较评价优劣,当然,关注点不在影视艺术的表达效果,而在文学艺术中情节设置的精心与巧妙。
在人物形象和主题分析上,则最好从学生读后的感性认识切入,以一个问题提挈全文,在问题的引导下感悟人物性格和主题,在感悟后点评运用,最后再化这种阅读理解为自己的写作指导,落实到笔头。
当然在情节和人物分析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具体描写,在前两者结束后,把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鉴赏的原则加以明确:所有的描写都应该是为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服务的,所以鉴赏描写必然要从这两个角度考虑,才能体味出描写的精妙,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b4645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d.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介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一篇优秀的小说。
本文的作者是石龙洪,生于1976年,曾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长期从事文化创意、群众文学研究和编辑工作,作为一位活跃在当代文学舞台上的作家,其作品既传达了时代的声音,又带有强烈的文化底蕴。
本文所属教材的选文主题是“原创与传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与当代创作之间的关系。
1.2 教材内容梗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一篇以武侠背景为主题的小说。
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林教头在草原上遭遇到了一段奇幻的经历。
在为百姓办事的过程中,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勇敢地与恶势力进行了斗争,最终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英雄。
1.3 教材的重点难点本文的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武侠背景下的角色形象塑造与冲突呈现。
- 传统文化与创作之间的结合与冲突。
- 文学语言运用的特色与套路。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理解武侠小说的基本特点与创作背景。
•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当代创作中的重要性。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与表达方式。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含义。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使其能够从传统文化中发现创作的灵感。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情感体验,增强对民间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热爱。
•通过英雄主义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文学鉴赏与人物塑造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理解武侠小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分析,挖掘作品中的隐藏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3.2 教学策略•导入引导策略:通过介绍武侠小说、传统文化与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尊敬的老师: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现有的基础和学习兴趣)、(四)教学目标、重难点及重难点突破的方法、(五)教学设想(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六)学法指导和习惯培养、(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
备课要分析透教材,了解学生的情况,目标定位要准确。
教学目标的完成要依赖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高度浓缩。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教学设计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建构主义普遍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是由每个人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的。
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体验也存在差异。
教学设计关注如何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和建构性。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情境、对话、协作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展开的教学,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社会性和建构性。
二、教材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
高中语文新课本五本教科书,共有两个单元涉及小说。
首先,从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来看,人教版必修教材共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有两个小说单元,一是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文章;二是必修五第一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三篇文章。
其中,必修三小说单元重点学习“小说的人物与环境”;而本小说单元要重点学习小说的“主题与情节”。
一是要理解作者蕴涵的感情,了解作者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
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
因此,从教材体系和大纲要求上来看,必修五小说单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归纳主题和概括分析情节,尤其要着重分析情节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与优越性。
其次,从它所处的单元位置看,本单元所选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中国古典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选自外国小说,《边城》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文章。
作者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教学应引导学生重点体会。
再次,就本篇文章来看,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对现状很满足,当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高俅设计陷害他时,他不能像出身下层军官的鲁智深那样奋起反抗,而是委屈忍辱,逆来顺受。
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林冲的思想性格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从最初的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委曲求全、软弱善良到最后的奋起反抗,其中情节推动着他性格的变化,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二、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小说,小说的情节吸引人,但大部分学生只了解小说的情节,对小说中情节如何发展推动,尤其是情节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与优越性很难把握。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都已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阅读方法。
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水浒传》,阅读过《水浒传》,对林冲有一定的了解。
但毕竟影视作品和小说还是有差别的,电视剧中的很多情节是改编过的。
很多同学对林冲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忍的层面上,而对于林冲不忍的一面,性格中的理智、谨慎的认识不足。
而且就小说的鉴赏方法上,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也只是支离破碎,分别鉴赏,对于人物、情节、环境与小说的主题有联系认识不足。
四、教学目标(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文本,本着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如下目标: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复述和分析情节,把握林冲的性格变化。
分析风雪山神庙等环境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理解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相联系。
②过程与方法:阅读文本,找出文中风雪描写的句子及林冲一系列的动作等细节描写,说出文中推动情节发展的事物。
③情歌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情节的梳理,认识官逼民反黑暗的社会现实(二)重点与难点及突破途径。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学重点是:分析故事情节,把握林冲性格变化的过程。
理解中国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人物的作用,山神庙等环境描写对情节、教学难点是:分析风雪、理解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相联系.确定重难点的依据:一从教学方面看,根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难点。
二从学生方面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分析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层次,心理特征、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确立。
突破途径:通过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经课堂讨论,师生双向互动,突破重难点。
(三)课时:两课时五、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根据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研讨法、圈点批注法。
情境法有人类获取知识很大程度上是靠视觉直接获得,情境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迅速进入角色,利于学生直接获得感性知识,展现各部分情节。
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主要用图画的形式引入文章,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研讨法,的能力。
掌握文章整体印象。
圈点批注法,让学生圈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让学生寻找文章的细节处,体会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其性格发展。
、学习方法2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是为了最终落实学生的“学”,以达到“不需要教便能自行研习”的目的。
我采用学法指导是诵读法、比较阅读法、揣摩语句法等。
比较阅读法,将要学的内容与已知内容相比较,加深理解(林冲与鲁智深、武松的比较);揣摩语句法,主要从句子体现的人物心理与动作入手,圈点批注,找细节,让学生学会从细微处解读文本。
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3、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板书等其作用是: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直观、生动,引发学习兴趣。
六、教学程序设计第一课时,激发求知欲(ppt5分钟)第一环节:导入画面1:高俅调戏林冲妻,林冲紧握拳头 2:林冲刺配沧州途中,林冲被小人整治,一路咬牙隐忍。
画面问题:好汉歌中“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而林冲一直隐忍,他会忍到底么?设计意图: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分钟)第二环节:走进文本(30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设置问题、课堂讨论、比较分析。
先讲小说阅读,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解读,其中理顺情节尤为重要。
小说中的情节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合理性和优越性,并解说。
(一)、看图,复述情节沧州遇旧交——密谋害林冲——好言劝林冲——草场交接——路遇古庙——出门沽酒——雪压草料——古庙借宿——真相大白(二)、分析情节1.沧州遇旧交 1)同学读第一自然段()林冲曾帮助过李小二,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善(2“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林冲:(3”可以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不想今日在此见你。
看出林冲的性格?善良、安分,不给自己招惹是非。
如果是鲁智深,他会如何称高太尉?,如何理解?他认为这是高俅对自己陷害的极限,认为自己“久后”熬过刑期,就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
善良、为他人着想)(4“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陆谦密谋2. 问题)两个闪字给你什么感觉?让人生疑(1(2)还有其他让人生疑的地方吗?请人,不认识;支开李小二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李小二注意到的细节?东京,不认识官营,高太尉 (4)林冲大怒,去买刀寻敌,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血性男儿,刚烈”松懈,善(5)“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良,软弱牢营草料场3.“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料场管事,却如何?”看出林冲的性 (1) 格?有疑心,谨慎,未多想,善良。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2 看出林冲的性格?随遇而安)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3(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从这些细微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细心谨慎,不想惹事。
(4)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对前途充满憧憬、天真。
4.火烧草料场()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
小心谨慎1)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2地烧着。
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跳起身,看出林冲的警觉,开门救火,林冲责任心。
)只听得外面有人说起话来(3每一句话是谁说的?哪一个是富安,哪一个是陆虞请同学读,问题,侯,哪一个是差拨?为什么不说清是谁说的,而让林冲自己判断?此刻,林冲的路在何方?忍无可忍,被逼爆发。
4)三人杀法不一样?(、林冲先杀谁?后杀害?先后的顺序说明了什么?A差再对付主要敌人, ,先搠倒差拨和富安&再杀陆谦先收拾次要角色,是个富安是陆谦的伴当、拨是杀害林冲的阴谋的直接献计与执行者,走卒,他们都听命,陆谦不仅是主谋,还是背叛朋友的无耻之徒于陆谦,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B、杀人的武器有讲究吗?, 前二人用花枪利索地结果了。
而杀陆谦则用那口解腕尖刀 C、为什么用尖刀?尖刀本为复仇准备。
---解恨、痛快,距离短,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此时不用,更待何时?杀人可恕,情理难容”?D.杀陆谦前为何还要宣言“论情你我自幼相交,但你陆谦情理难容所以杀人可恕,杀人本不可恕,你也不当助&&情同手足自不当背弃我'。
论理,我遵纪守法规矩做人从东岳, 纣为虐,这句话不但是说给陆谦听的,也是说给全社会听的先前, 种种酸楚义愤&全都落到这句话庙受辱以来的种种新仇旧恨+ 林冲的委曲求全、忍辱偷生。
现在终于求无所求、忍无所忍。
手刃的设计意图手刃的顺序与武器本似无趣细加品析&也另有滋味'很耐人寻味自当认真品读?&宣言设计意图: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林冲的话语,一方面让学生认识林冲的性格,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的方法,养成品读小说的习惯。
分析细节,让学生明白小说的创作与解读都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 5 分钟)总结林冲的性格采取学生小结教师适时引导补充的小结模式,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第五环节: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林冲性格发生的变化忍再忍——无需再忍2.造成其性格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官逼民反3.林冲的性格总结忍,不忍,之间理智、谨慎、机警。
引金圣叹的评语“林冲是一个毒人”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
毒,忍的时候对自己毒,做的时候对别人毒。
4.5.金圣叹的评语乱自上作,林冲身上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么?(二)自然景物鉴赏1.让学生找文中风雪描写的语句2.这雪下得正紧出现几次?第一次是出门,第二次是打酒鲁迅先生认为这句话写得好,你认为?与“卷”相比较呢?紧,给读者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