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 诗歌的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古诗,做习题。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诗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__________之情。

[2]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 数重:__________绿: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3]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位于()。

A.瓜洲江边停泊的船上B.京口C.钟山[4]你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个“绿”字让我们看到了无尽的江南春色,你能把“绿”写具体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江上渔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读到这波涛滚滚的江水,你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后两句使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学案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学案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众里寻他慧眼识人——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答题三步骤并规范组织答案(二)学法指导:(1)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方法一:一颦一笑总关情,言行肖貌要留心正面描写:(1)外貌描写:容貌、衣着、姿态等(2)神态描写:面部表情(3)心理描写:情感、心理活动(4)动作描写:动作行为(5)语言描写: 对话和自问自答方法二:缘景明情品意象,侧面描写来衬映侧面烘托:1、注意环境(时间、天气、地点、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起到的作用。

尤其注意意象在诗中的含义,理解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2、注意次要人物对人物塑造的作用;注意对比反衬等手法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细看题目,巧看注释。

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思想抱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答题步骤步骤一:说特点人物形象描摹:特征(遭遇)+身份。

人物身份:游子、思妇、将士、官吏、隐士、文士等步骤二:析诗句分析描写方法,结合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识别依据。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侧面衬托(环境渲染、反衬等)步骤三:明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步骤三可根据题目要求以及诗歌本身灵活作答,有时可以省去)答题框架:①本诗(词)塑造了(特征)的(身份)的形象②通过(描写手法)写出了(译重点诗句),体现了人物(特征)③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框架灵活使用)(三)且做且思、边学边练(1)课内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新教材2021_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4古代诗歌阅读

新教材2021_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4古代诗歌阅读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4 古代诗歌阅读典题温故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年唐·郑谷①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注】①郑谷,江西宜春人,唐僖宗光启三年考中进士,长期在京城做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用两个叠词分别描绘“云”和“天”,表现了西北春天辽阔暗淡的特征。

B.对花无语、借酒浇愁两个细节,笔墨经济而含蓄,烘托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C.“苔色”和“雨声”一静一动,“寻”和“忆”一行一思,体现诗人心事重重。

D.虽然年老体衰,人生迟暮,好在还可以研究作诗的技巧,这让诗人备感欣喜。

2.这首诗抒发了人到中年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经典集训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曾巩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①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②果满篝。

【注】①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

②瓯窭(ōu jù):狭小的高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说自己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

B.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

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终将实现。

2.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

”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润州送人往长洲①陆龟蒙秋来频上向吴亭②,每上思归意剩③生。

废苑④池台烟里色,夜村蓑笠雨中声。

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旆轻。

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

诗歌的形象教案

诗歌的形象教案

诗歌的形象教案(请结合学生活动单使用)一、鉴赏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例1] 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个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2]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解读】“驿里”:远离家乡的游子动作:“抱膝”独自一人、默默呆坐的神态(孤独)“影伴身”:“伴”人影相怜,形影相吊动作:想象中家人坐在灯前说着自己【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

(要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要点三)和思家之情。

“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

二、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例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答案】(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满怀报国热情却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以前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常见人物形象见《金榜》107页知识清单请教师上课时,将以下的方法有计划地贯穿到上面试题的讲解中,不要放在最后总结。

一、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解题方法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使用想象,感知形象。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写,通过其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使用联想,体悟感情,定格形象。

3.结合背景(或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人教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08课 木兰诗(第02课时)

人教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08课 木兰诗(第02课时)

知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户理红妆..()(2)著.我旧时裳()(3)朔.气传金柝()(4)雌兔眼迷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品味文中“开”“坐”“脱”“著”“理”“帖”这六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4.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叙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却谢绝赏赐,请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地赞扬了木兰热爱国家、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优良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机智刚毅的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2)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怎么能分辨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3.“开”“坐”“脱”“著”“理”“贴”这六个词表达了木兰多年女扮男装之后终于可以还原女儿身时重点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诗运用了设悬念的手法。

木兰停止织布,连声叹息。

她在叹息什么呢?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叙述。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诗以设问的方式引出木兰愁闷的原因。

与后面的“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形成一问一答的格式。

这一问一答充分体现了本诗作为民歌的特点——朴实自然。

“思”“忆”反复出现,反映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前焦虑不安的心理活动。

3.“昨夜见军帖”“军书十二卷”隐含了什么信息?“军帖”夜传,军书有“十二卷”,表明军情紧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同时也为下文木兰代父从军做了铺垫4.本诗的详略是怎么安排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这首诗内容安排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详写了木兰从军的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征途中的艰辛与思亲、凯旋辞官、与亲人团聚的场面等,略写了木兰从军十几年的战争生活。

这样处理,意在突出木兰勇于担当、孝敬父母的品质,她的英勇善战和女儿情怀,使其形象更加饱满。

同时也寄托着作者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5.从木兰的身上,我们应该汲取哪些积极力量?木兰是一个娉娉袅袅的女子,也是一个勇敢刚毅的战士。

四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四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四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重点片段品析。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诗句中,作者用“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刻画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_______”两个字把白桦当做人来写,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了白桦______的品质。

[2]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

我有一只翠鸟我在林中捉到一只翠鸟,它有身绿宝石般的羽毛。

嘴,像只又尖又大的钳子,它那呆板的样子逗人好笑。

我特地弄来几只小虫,还有块吃剩的甜面包。

为迎合它的口味又捉条小鱼,还用小刀一段段精心切好。

奇怪,翠鸟就是不吃,它在笼子里嘎嘎乱叫。

也许是口干舌燥吧,好,舀杯清水再加点砂糖作调料。

它怎么还在叫?难道给它的东西还少?翠鸟啊翠鸟,伙伴提醒我:它准是想妈妈了,再不就是怀念家中的宝宝。

若不,它怎会气得绝食,要从笼子里尽快溜跑?哦,我明白了,它和人一样,把自由看得无比神圣崇高。

尽管送它金碧闪闪的笼子,还是不如家乡草棚美好。

于是,我打开了笼子,放走了这只美丽的翠鸟,飞吧,飞吧,尽情的飞吧,快云把欢乐自由寻找。

[1]写出描写翠鸟外貌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诗歌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

(1)从“我”用金碧闪闪的笼子作窝,喂它小虫、甜面包的切好的小鱼,给它加了糖的清水喝可以看出“我”非常喜欢这只翠鸟。

诗词鉴赏人物形象教案

诗词鉴赏人物形象教案

《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学案一.核心素养:1、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2、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浓厚兴趣3、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4、增强文化自信,热爱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相结合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语(二)考纲要求: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人物形象包括:1、诗人自我形象。

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2、作品中塑造的客观人物。

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

(四)方法探究准确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的方法1、方法一:例1 小儿垂钓胡令能(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唐)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是如何刻画的?2、方法二:例3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中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心情?例4 秋思张籍(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三、四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方法三: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鄠岑参(唐)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项复习:《诗经》知识归纳 巩固练习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项复习:《诗经》知识归纳 巩固练习

高考语文备考专项复习:《诗经》知识归纳+巩固练习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总共包括305篇作品。

《诗》在战国时已经成为儒家经典,如《荀子·劝学》说到“始乎诵经”,其中就包括了《诗》。

汉代《诗》学盛行,不同的传授家都有自己的传流行,于是《诗》有经、传之别,《史记·儒林传》载:“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则知当时诗多有传,为和《诗》传分别,故有《诗经》之名出现。

《汉书·艺文志》载《诗经》28卷,可见“诗经”一名最早见于西汉时期,并沿用至今。

《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这些作品是由周王朝乐官在古代献诗、采诗制度基础上搜集、整理、选编而成。

2.风雅颂《诗经》按照风、雅、颂分为三类。

最早见于《周礼·春官》:“教六诗,曰风、日赋、日比、曰兴、曰雅、曰颂。

”对于风、雅、颂的解释和区别,有“义别”和“音别”两说。

《毛诗序》说:风是用于教化、讽刺的作品;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所以兴废的作品;政事有大有小,故有大雅、小雅之分;颂是祭神祀祖时用以赞美“盛德”的舞歌。

由此看,它是从三类诗的内容和作用方面来立论的。

这被称之为“义别”。

宋代时,有人对风、雅、颂从乐调上来区分,像南宋著名的经学家程大昌、郑樵、朱熹等。

郑樵就说过:“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这就是“音别”。

古代的诗、乐、舞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风土之音就是各地民歌,内容多写爱情和民情土俗;大雅、小雅是朝廷里演奏的官乐,内容多和政治有关;颂是宗庙祭祀之歌,内容多是祭神祀祖的颂歌。

不同音乐,不同场合,就有不同的歌辞。

由此看,“音别”之说应该更合理一些。

3.三家诗秦焚书后,汉兴而有三家《诗》,齐人辕固传《齐诗》,鲁人申培公传《鲁诗》,燕人韩婴传《韩诗》。

又毛亨、毛苌传《毛诗》,是为四家《诗》之传授者。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外拓展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黄四娘: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②蹊(xī):小路。

③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④娇:可爱的样子。

⑤恰恰:形容鸟叫的声音和谐动听。

[1]诗人寻花的地点是__________,季节是_____。

[2]“千朵万朵”形容_____________,“压”和“低”两个字贴切生动地描绘了花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3]这首诗的后两句写了蝴蝶____________(怎样)、黄莺___________(怎样),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杂诗(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①绮窗②前,寒梅著花未③?[1]本诗的前两句连用了两个“故乡”,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个久居他乡的游子,终于见到一个来自故乡的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故乡的一切B.“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写出了仿佛故乡值得怀念的就是窗前的那株寒梅,这有些出乎常情,是故作姿态C.在句式上,以问句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D.本诗的语言风格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淡而隽永[3]本诗中________寄托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请你写出两句表达同样情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3.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教案

蓬首朱颜皆心语——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校高三语文组李品品【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把握诗歌中常见的几类人物形象。

2.通过练习,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及答题技巧。

3.在讲练中,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等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规范鉴赏诗歌形象类题目的答题步骤及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中华诗词辉煌千年,九州同济万古流传。

作为中国人,诗歌不仅让我们的生活诗意盎然,更是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国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绝的动力。

带着这份自豪,让我们一同进入高考诗歌鉴赏的复习。

大家都知道,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诗歌创作亦有三要素——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故考试说明提出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而形象则是诗歌作品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明确概念通过提前复习,大家谁来告诉我,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指什么?明确:1.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己。

2.诗中塑造的其他人物形象。

三.点拨归纳,熟悉题目1.常见问法:○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②试概括这首诗的人物形象特点。

③诗中(或某几句)写到的人物是一个()形象。

④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或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⑤请概括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⑥请简要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

⑦本诗某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2.提问变体:结合全诗(或某几句、某几联),谈谈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或细节描写、烘托、对比、比兴等)衬托出某人(如处士卢岵)怎样的形象?四.小组合作,探究技法(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对人物形象的概括。

1.东坡①[北宋]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_。

这首诗是他_______所做,相当于遗嘱,我还知道他的另外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解释带点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定:_______________乃翁:_______________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3]诗人“悲”的什么?要儿孙们家祭时告诉他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__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之:________________ 广陵:________________尽:______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_[4]解释诗歌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古诗鉴赏。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023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同步巩固练习附答案

2023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同步巩固练习附答案

2023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同步巩固练习附答案一、课内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花淀(节选)孙犁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

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硕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

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

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

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

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

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

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

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屑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

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

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

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

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

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

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

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 知识讲解+巩固练习)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 知识讲解+巩固练习)

中考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考点透视中考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

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简要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近年来中考对古诗词(曲)的考查,一般有:1.理解、鉴赏诗句内容及表达效果;2.感知诗句中的艺术形象;3.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4.评析诗词凝练的语言。

因此,考生平常就要注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古典诗词鉴赏题目的特点:一、历年的古典诗歌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或元明清的曲,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

二、历年的试题多为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少量律诗和词曲,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歌。

三、选材应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四、鉴赏的诗歌多选自课外,有少数选自课内。

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沁园春 长沙》巩固与拓展小练习

《沁园春  长沙》巩固与拓展小练习

《沁园春·长沙》巩固与拓展小练习一、基础题1.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用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则活画了岳麓山一带枫林的红色仿佛人工染成的。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其中“透”字写出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

C.“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苍鹰展翅、矫健勇猛的雄姿。

D.“鱼翔浅底”的“翔”字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状态。

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几句词的正常语序应当是 (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橘子洲头独立,湘江北去。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

(比喻)4.对下列词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使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词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运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D.“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万户侯”比喻大军阀、大官僚,此句表现了“同学少年”对“万户侯”的鄙夷之情。

5.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满)B. 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C. 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D.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为粪土)6.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7.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用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则活画了岳麓山一带枫林的红色仿佛人工染成的。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方法)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方法)
3、这表现了她的天真、活泼和勇敢的一面。
指出意义(情感)
(三)注意环境描写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 分析。
形象: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答案构成:
形象的总体特征 + 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 + 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
(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主要内容、感情基
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如南 宋的爱国思想)。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
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 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①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 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 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 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 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 萄抛掷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被埋没。 ③诗人 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 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答案三: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 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 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 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 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 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 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静女》 学习任务单

《静女》 学习任务单

《静女》学习任务单《<静女> 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静女》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能够背诵并默写《静女》。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中静女和男子的形象特点。

分析诗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掌握“爱而不见”“彤管有炜”等重点词句的含义。

2、难点领会诗歌所传达的含蓄而真挚的爱情主题。

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注释分析法仔细阅读诗歌的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疏通诗歌大意。

3、小组讨论法针对诗歌中的疑难问题,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共同探究。

4、情境想象法根据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四、学习过程1、预习阶段通读诗歌,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和《静女》的创作背景。

2、课堂学习教师讲解介绍《诗经》的概况,包括其分类、表现手法等。

详细解读《静女》,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学生活动分组朗读诗歌,互相纠正读音和节奏。

小组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如静女的形象、男子的心理变化等,并派代表进行发言。

分析诗歌中的比兴手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

梳理诗歌的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3、课后巩固背诵并默写《静女》。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诗经》中的其他篇目,如《关雎》《蒹葭》等,加深对《诗经》的理解。

五、拓展阅读1、《诗经译注》程俊英著2、《诗经别裁》扬之水著六、思考与探究1、诗歌中的静女为何“爱而不见”?这一情节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2、男子收到彤管和荑草时的反应有何不同?为什么?3、比较《静女》与现代爱情诗歌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七、学习资源1、教材中的《静女》课文及注释。

2、网络上关于《静女》的教学视频和解读文章。

八、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等。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毛茸茸的枝头”说明了枝头上________________。

[2]“雪绣的花边”告诉我们这是____季,透过“潇洒”一词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

[3]“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

”我感受到了白桦____________的精神。

[4]这棵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文直通车。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 宋、岳飞B. 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 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 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A. 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 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三)卢纶卢纶林暗草惊风月黑雁飞高,将军夜引弓②。

单于夜遁逃。

平明寻白羽③欲将轻骑逐,没在石棱中。

大雪满弓刀(注释)①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②引弓:拉弓。

③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

④没:陷入。

⑤石棱:石头的突起部分[1]两首诗描写的相同之处有()A.事件相同,都是打仗B.地点相同,都是树林C.武器相同,都有弓D.天气相同,都是下雪[2]《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_________;《塞下曲》(其三)中的将军在“月黑雁飞高”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决定是_______。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学习目标】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考点阐释】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诗人形象)二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设题方式:①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①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典例探究】例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强的民族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

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小组讨论:结合例1、例2,分析归纳答题步骤。

【积累应用】1、分析下面诗中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

时世:当代。

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课堂总结】【巩固练习】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在塑造形象时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②银胡簶③,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短衣。

②娖:整理。

③银胡簶:银色的箭袋,这里指箭。

④金仆姑:箭。

《秋天的怀念》巩固练习

《秋天的怀念》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基础知识识记1.给下列加红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痪..( )( ) 泼.洒( ) ..( ) ( ) 砸碎..( )( ) 憔悴侍.养( ) 暴zào( ) xù叨( ) jué别( )2.将成语补充完整。

(1)喜出( )外(2)翻来( )去(3)恍然大( ) (4)名( )其实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的词语。

(1)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我)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4.按课文内容填空,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

5.文学常识填空。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_______,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_______》《病隙碎笔》等。

运用能力提升6.仔细体会下面句中加红的词语,理解母亲当时的心理。

(1)母亲这时就悄悄..地听着我的动静。

..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7.作者借助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刻画出一位_________的母亲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母亲________之情。

8.从例句以外的23个大写英文字母中任选1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连接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13 北京)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给友人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我们就这样携着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走呵走呵跌倒是一次纪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你会纵情欢笑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是呵是呵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的笑直上云霞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梧叶儿嘲谎人无名氏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

六月里裹皮裘。

瓦垄上宜栽树,阳沟①里好驾舟。

瓮来的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无名氏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②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③脂油。

亏老先生下手!【注释】①阳沟:屋檐下流水的明沟。

②嗉:鸟类食管后段暂藏食物的膨大部分,状如袋子。

③刳(kū):剔,挖。

1、这两首小令各自用什么手法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注】。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四垂天:天幕从四面下垂。

2、前人认为上片妙在“拍、出”二字,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3、下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上曲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①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②,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③好。

【注释】①萧关:古关塞名。

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

③紫骝:骏马名。

4、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分别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从诗中找出这两种人,并简要分析诗人对他们的态度。

(2015高考唐山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野泊对月有感周莘②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③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5、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6、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花褪雨,絮沾泥。

②凌波寸①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7、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8、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断肠、销魂。

9、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10、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逐”字和曾诗中的“依”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嘲谎人》主要是用自我表演的方法塑造了一个爱吹牛撒谎的可笑人物形象。

《讥贪小利者》主要是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贪小利者的可耻形象。

《嘲谎人》对吹牛撒谎者进行了嘲讽。

用归谬的手法,让说谎者自我独白,自【解析】.我暴露,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

曲辞朴素,幽默诙谐,颇具特色。

《讥贪小利者》起首三句,在三个分述和一个总括中,无一字言“贪”,而贪者形象自然跃然纸上。

五六七句用三个逐步深入的意象,继续挖掘贪者之心:对一切可以捞一把的事物,从不轻易放过。

鹌鹑吞到嗉里的豌豆,他要掏出;鹭鸶细长腿上,他要劈下精肉;蚊子小肚内,他要刮出脂油。

这一系列艺术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鲜明地突出了“贪小利者”的本质。

结句精警,抨击有力。

所谓“老先生”者,实指元代的各级官吏。

2、①“拍”字形象描绘出春水不断拍打着堤岸的情景,碧水与蓝天、春水的“动”与天幕的“静”相互映衬,既表现了春水活泼的生命力,也烘托出热闹的春游氛围;②“出”字表现了绿杨掩映的楼台外,荡漾着秋千的少女的倩影时隐时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为幽美的景致增添了蓬勃的生机。

3、寄情山水,狂放不羁,乐而忘形。

表现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快乐,也表达了人生短暂、官场失意的苦闷。

春天来了,词人暂时从案牍中脱身,陶醉在明媚的春光之中,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也不怕别人笑话,在满头白发间插上鲜花,在急促的乐曲声中频频推杯换盏,举杯痛饮;而“人生何处似尊前”一句,表达了词人希望借醉人的春光和春酒来排解内心的郁闷和不平。

4、诗中写了“幽并客”和“游侠儿”两种人。

诗人用“幽并客”代指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字里行间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

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

【解析】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

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诗歌前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

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追逐名利的地方。

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

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

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5、①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

②前一句写静景(视觉),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后一句写动景(听觉),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暗指兵荒马乱。

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6、①漂泊思归之情。

“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

“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②忧国伤时之情。

“欲问行朝近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群盗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意思对即可)【诗歌鉴赏】这首诗颇有杜甫的气骨。

思想感情的沉郁和表现手法的沉着含蓄是形成杜甫气骨的主要因素。

本诗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归、忧国伤时的感情。

起句破空而来,忧愤满腹,领起全篇。

诗的第一句实际照应了题目,“江月”点明了“野泊对月”。

第二句“逋逃”言漂泊无家,点足“野泊”二字。

颔联中两句动静结合,寓情于景,气象开阔。

上句从视觉角度写,描绘天上参横斗转,地上茫茫洞庭,点明诗题中的“野”字,亦可见“对”之久,始见斗柄纵横;下句从听觉角度写,写听角伤怀之感,角声暗寓兵乱,“凄断”二字可见诗人内心悲怆、忧伤之重。

颈联写“客泪”与“归心”,点明诗人游子的身份,写自己漂泊在表现尾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外,对家人和朋友思念依旧,对国家的担忧仍在。

.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

【诗意翻译】可惜江中的明月在战乱中仍然明亮,它应该还了解为逃避战乱而客居他乡的病人的情感。

天上参横斗转,地上茫茫洞庭,凄凉的角声隔断了岳阳城。

酒杯中再落上漂泊他乡的游子眼泪,思乡之愁溅起,洞庭湖中浪涛卷着归心暗暗吃惊。

想问问迁移不定的朝廷的消息,但是那些盗贼仍然横行在中原故土之上。

7、番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8、“香红渐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

勾勒写意,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的情感内涵。

【解析】7、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重点考查根据具体语境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能力。

本题考查重点是通过诗歌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把握人物形象及人物情感,理解作者刻画的意图。

8、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技巧的分析。

本题已经告知了诗歌使用的手法——点面结合,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分析。

面,是诗歌景物描写的背景内容,即“香红渐渐稀”的春天整体景象的描写。

点,即具体部分内容的描写,在诗歌中就是“花褪雨,絮沾泥”,具体展现了春末的景象。

点面结合,点与面相互映衬。

诗歌写景,以景起情,可以丰富词作的情感内涵。

9、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

10、“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

【解析】李商隐的《柳》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

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

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句句咏物,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

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曾巩的《咏柳》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