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成因浅析及预防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暴力成因浅析及预防对策
具有关报到显示:校园安全方面,将近一年的统计32%的中小学生曾被人踢打或恐吓索要金钱。众所周知,校园不文明现象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且触目惊心,愈演愈烈。逃课、偷窃、打架、斗殴、拉帮结伙等,对社会、学校、家庭尤其是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以近些年来呈疯狂上升趋势的校园暴力行为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因此,校园暴力现象应引起各有关部门和个人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校园暴力行为可分为学生暴力行为和教师暴力行为。本文只针对中小学中的学生暴力行为,试对其成因及如何预防做一下简单探讨。
一、校园暴力行为成因分析
校园暴力行为是发生在校园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如殴打、强奸、抢劫、侮辱、杀害等。导致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诸方面的影响,其原因大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内因)
1、学生的自身认识不高,分辨力、抵御能力差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现在的中小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蛮横、娇诈、自私、嫉妒、虚荣等性格的众多小皇帝随之出现,一旦在家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以自我为中心、遇事由家长解决的生活,再加上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处世无知、盲目、争
强好胜、报复心强或怯懦、逃避、承受能力差等不良倾向,当接触群体(特别是学校)生活时,面对种种的不适,特别是遇事不为自己所愿,或受不良现象或文化影响时,往往经不起诱惑,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导致了校园暴力的出现。例如,某些学生因过早的不成熟的三角恋、钱财需求、青春性意识萌动或者仅仅是模仿录像某些情节,发泄心中怨气等面对其他学生施暴的行为。因此,增强学生的自身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2、学生的法制意识淡薄
这是暴力行为频频上演的主要因素。由于现有教材内容和现实严重脱节,学校法制工作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上学校对此方面的教育重视不够,致使学生缺少此方面的教育,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再加上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他们在社会上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往往会不加选择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社会信息,如电视中的“黑社会”团伙以及作案手法会成为他们模仿学习的一部分,他们也会模仿组织“××帮”或“××派”,抓一些班里的弱者作试验品,尝试作案的“威风”等,致使校园暴力频频上演。
3、受许多不良习惯的影响
学生生活在群体中,必然会受到许多不良习惯的影响,包括别人和自己的。例如学生中的小偷小摸、打架斗偶、抽烟喝酒等,再加上老师与家长不加以制止与约束,助长了这些不良习惯的滋生,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且影响着周围的同学,造成不良影响。
(二)客观因素(外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的条件。虽然校园暴力行为是由校园里的学生实施发生,但是与校园这个空间相联系,其发生地或策划地也绝不仅仅是在学校,还有许多复杂的外在条件共同作用,为校园暴力推波助澜。
1、家庭,这是第一位因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家庭的教化功能对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决定性的。统计分析,校园暴力倾向严重的学生都在家庭受到棍棒式或温柔的强制管理。家庭破碎、父母离异、父母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造成他们厌贫心理和仇富心态,又加上家长对于电视上、网上许多包括暴力在内的影响和信息对孩子不加以控制与约束,日积月累,耳闻目染,使得幼小心灵充斥着暴力思想和暴力行为。到了中学阶段,自觉四肢威武有力,满脑子闪现的皆是打架、斗殴、强者为尊,攻击性人格就在家庭中逐渐养成。一旦个人欲望膨胀,便顺理成章地对他人施暴以求自我心理的平衡。因此,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
2、学校,主要是学校法制道德教育滞后和渎职行为激发了学生的暴力倾向。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在社会上开展“送法上门”、“法律进家”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有所欠缺,往往流于形式,使得青少年自身不重视此方面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而做出许多暴力行为的事情。同时由于学校在对学生管理上的疏漏,不管学校采取何种手段强化管理,校园暴力总有发
生的时间和空间,仍不能杜绝暴力现象的发生。例如,某寄宿中学的所谓老大,利用晚上老师巡逻以后的时间,强制学生为其洗脚、按摩,学生慑于雄威敢怒不敢言,学校对于没闹出大事来的此类事件充耳不闻,学校的渎职就助长了暴力行为的气焰。
3、社会,主要是社会经济负面效应及不良文化的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受社会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坑蒙拐骗、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的影响,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致使青少年为了攀比,为了贪慕虚荣,盲目的做出许多诸如偷摸拐骗、敲诈、勒索之事。又如,目前在文化市场上流通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特别是香港及国外流入的暴力片、恐怖片,如以校园暴力为题材的《流星花园》;以美国校园枪击事件为蓝本的影片《大象》及港台暴力片《古惑仔》等,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青少年好奇心和模仿的欲望,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剧情的指引从而完成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诸多暴力行为。
二、校园暴力行为的有效预防
如何更好地预防学生的暴力行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大力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懂得用法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就目前来看,校园暴力行为已愈演愈烈,且行为手段日益残忍,
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的法律意识淡漠,法律知识缺乏,不懂得用法律去约束自己。再加上中小学生自身辨别能力差、心理不成熟和易于教化,很容易做出暴力行为,同时校园暴力行为是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的前奏,因此,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加强法制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
首先,各级教育部门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法制教育。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根据青少年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编写完整而系统的有关校园暴力及校园犯罪等方面的法律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律教育系统化、持续化。比如说,根据儿童的特点编写成法制连环画的形式,让他们初步建立法律观念,而到了中学,可采取文字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法律意识,或是各地区或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应的编写地方课本或校本课本等。
其次,学校应增开法制课,聘用一些法律专业人士任教或是担任顾问。由于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理论功底深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并且也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学生多一些案例教学和形象教学,以案说法,以例释法,真正能深入到学生心里,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例如现在许多学校采用聘任校外辅导员制,请法律人士或少年犯等直接与学生进行接触,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他们与学生很少接触,根本不了解学生心理,许多的讲座和报告根本不知如何能适合学生的心理,相反里面许多反面实例,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就与法制教育的意愿相悖而持,因此,可通过对与学生接触最为亲密的教师、家长进行培训、讲座,使他们内化吸收,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