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4级一月月考
语文试题卷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主旋律床第之言节.骨眼jié 层见.叠出xiàn
B.哈密瓜世外桃源乞骸.骨hái 一塌.糊涂tā
C.老俩口矫揉造作发横.财hèng 正当.防卫dàng
D.大拇指食不裹腹香喷.喷pēn酩.酊大醉mǐng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纵观各类贪腐案件,真心悔过者有之,把悔过作为一种避重就轻、博得同情的手段者有之,把认罪伏法
..当成一种谋求轻判的诉讼策略者亦有之。
B.从过去个别项目赴海外试水,到如今大规模到海外买地,开发商“走出去”的步伐越
来越快,不过海外诸多风险琢磨
..不定,房企海外扩张不可轻狂。
C.近日,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其主碑铭全文217字,以典雅的文言文写就,
微言大义
....,字字千钧。
D.城外峭壁千寻,城墙雄壮巍峨,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这就
是早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钓鱼城。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万里乡,由于大海波浪的常年侵蚀、岩石风化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就了蜂窝石、蕈状岩、溶蚀盘等绵延罗列的奇特景观。
B.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取得的。
C.大学是一个大熔炉,让身在其中的我们得到锻造,从而塑造出更完善、更成熟的自己,而这段黄金时光也必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最珍贵美好的记忆。
D.澳大利亚的大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思考,不盲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汉口三金潭小区的一厕所围墙上赫然写着______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______的警示语。据写下标语的老人说______由于这一带外来民工较多,他们把厕所弄得很脏,自己只是想警示一下,并非歧视______
A.“”:“。”
B.“!”,“”。
C.“!”,。
D.:“”,。
二、(本大题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考察民俗节日中秋节的内核,团圆、平等、诗意都成为其重要内涵,而团圆又是最为核心的内涵。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说到当时的中秋节,家家户户“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明代田汝城也说:中秋日,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同时代刘侗则云:“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这些记载都揭示出中秋团圆的主题。中华民族一向有追求和谐圆满的人生理想,而中秋节的形成正满足了人民的这一愿望。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普遍趋势,人口流动频繁,很多人长期离家在外,漂泊成为了一种常态。因此我们更应注重节庆的社会调节功能。由于现在的国定节期只有一天,纯粹意义上的回家团圆很难做到,因而注重中秋团圆内涵中的“家园感”就显得特别重要。李白诗云:“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人生漂泊本属无奈,但“家园感”却能让人们融入此时此地的群体之中,获得一种归属感。因此,如乡镇街道乃至文化馆以及社区业委会等民间组织,都可以做一些民间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建设工作,以消除邻里之间的隔阂,建立温馨的社区文化和宜居环境。
贯穿中秋文化的另一核心内涵,则是平等的观念。宋人金盈之《醉翁谈录》记载当时京师赏月:“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这就完全摆脱了古代祭月礼的贵族性和某些节目的小众特点,成为全民平等欢乐的节日。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与人平等、阶层与阶层平等成为社会的普世价值,但毋庸讳言,我们现在的社会各阶层之间、集团之间依然有着诸多壁垒需要消除。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社区都可以举办相关活动。但所有的行为举措,都应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即群体的参与。只有群体参与其中,才能产生平等的氛围。所以文艺活动的方式可采取参与者自主互动,无需预设表演者和观众,人人都是表演者,形式则宜多样化。
还值得一提的是,诗情画意也是中秋的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贯穿着中国人的时间意识,体现着自然和生命的节律,代表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所以向来不乏诗情画意,其中尤以中秋为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既代表着古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美好期待。而“但愿团圆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等,则通过对人类共通情感的抒发,起到心灵抚慰的效果。诚如林语堂所言,“诗教给中国人一种旷达的人生观,一种慈悲的意识,一种丰富的爱好自然的态度和艺术的忍受性”。因此,在中秋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当下的人们理应放下手中的工作,放松身心,试着体验诗意栖居的美好。
当今全社会都在讨论中华文化的复兴问题,文化重建就是其中一题。从中秋等具有生命力且又历史悠久的节日入手进行文化建设,应该是一条见效较快的途径。
(节选自黄意明秦惠兰《文化建设从节日入手》) 5.下列不属于
...当下要注重中秋“家园感”的原因的一项是
A.城市化成为普遍趋势,流动人口增多。
B.当今很多人长期漂泊,中秋节难以回家团圆。
C.人们融入群体、获得归属感的需要。
D.民间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6.下列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在中秋节置办家宴、互赠月饼、女子返回夫家,均寄寓团圆之意。
B.古代的祭月礼和其他一些节目,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普通百姓无甚关系。
C.群体参与是营造节日平等氛围的关键,人人是观众也是演员。
D.中秋体现了国人对自然和生命的节律的认识,并一直含有诗情画意。
7.结合文意,概括三点重建中秋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贾谊不至公卿论
欧阳修
论曰:汉兴,本恭俭、革弊末、移风俗之厚者,以孝文为称首,议礼乐、兴制度、切当世之务者,惟贾生为关谈。天子方欣然说之,倚以为用,而卒遭周勃、东阳之毁,以谓